脱贫攻坚支部党日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热门3篇)

脱贫攻坚支部党日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3篇)

脱贫攻坚支部党日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扶贫工作的成绩不能被高估,艰难也被不 能低估,问题更不 能回避。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增强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 强化责任,采取有 力有 效措施,特殊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要正确面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成本较高的现实。由于农村教育的相对落后,农民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 准等因素,存在部分群众面对利益分配时,互不 相让的现象。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 农民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 难度,给精准识别增加了 难度。在现有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病人 残疾人等贫困群众所占比例较大,往后该比例还会提高。同时,具体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不 落实 不 到位 不 精准等问题,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数字脱贫的问题,还存在盲目提高或者降低贫困标准的问题,还存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违规等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有 力的措施认真解决。

扶贫工作必须要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贫困群众通过政府扶持带动和自身勤劳致富,逐步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但也有 少数人被动地“等” “靠” “要”,甚至觉得“谁穷谁占理”,甘愿守着贫困,等着救济补贴,期望“天上掉馅饼”;送来畜苗禽苗帮扶搞畜牧养殖,竟要求把管护工也送来,有 的甚至宰杀了 吃肉;有 些年富力强的村民也甘心跻身贫困户当中,享受着“福利”……这些现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屡见不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要害在人,要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树立战胜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以安于贫困为耻,以勤劳致富为荣。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要起到带头作用,率先立志摆脱贫困,充满奔向富裕的信心,与贫困群众携手奔向小康。

摆脱贫困还需要智慧,治穷先治愚。要帮助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满足一时之需;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才是脱贫最直接最有 效的途径。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根据实际需求为贫困群众量体裁衣,群众缺什么就给他们补什么,把最新的科技知识 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把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和最新的市场信息送到贫困户手中,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换来长久的富足。“扶智”更要从长远着手,紧抓“教育扶贫”这个根本方向,既扶“今天”,更扶“明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远离贫困,让小康社会货真价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脱贫攻坚支部党日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时时刻刻与老百姓站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诉求,所思所想所盼。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着力解决“两不愁”问题,主要是带动贫困群众进一步抓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在产业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红薯、辣椒、水稻、畜禽养殖以及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持续做好旅游扶贫,提升贫困户参与度;在就业方面,提高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地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信心,提高家庭收益。

2.聚焦“三保障”,进一步抓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农村住房安全及人居环境整治。教育方面,知识改变命运,传播正能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群众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医疗方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买得起药,提高健康指数。住房保障方面,让贫困群众有安全的房屋,常言说“有家就有温暖”。

3.聚焦高质量脱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干部群众提升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期,我们要保持决胜态势。朝着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决胜目标勇敢追梦。

脱贫攻坚支部党日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由我省组织创拍的反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晚八点档,首播就高居收视榜首,并在全省引发强烈反响。

《最美的乡村》充分融入河北元素,真切生动地把燕赵大地美丽的乡村风貌、怡人的自然风光和长城等文化遗产搬上了荧屏,正能量、大情怀!

《最美的乡村》以党和国家新时代“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时代背景,讲述自带时代注脚的共产党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接受扶贫攻坚工作的故事,再现了扶贫一线的苦与乐,展现了扶贫干部和当地群众同心协力、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彰显了我省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和实践成效。

脱贫攻坚是关涉人民幸福、国家发展的大事,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瑕疵,各级领导干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者、领路人,因此也就要求领导干部严守纪律、实事求是,切实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对违纪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也是向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而不是终日寻思投机取巧、抄近路。干部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才能解决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才能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