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爱祖国的诗歌范文(优秀5篇)

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关于热爱祖国的诗歌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祖国的诗歌 篇1

生活的重压一直在迫使着自己向下,向下,再向下,以零距离的姿态,拥抱庸常和世俗。而那些美好的诗意,总被轻易消解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便是生活的惯性。在一个快节奏的年代,无可回避。但仍有一些记忆,亦无法消遁。它萦绕在心底,日渐成为青春的一抹亮丽底色。

这是有关阅读的记忆。阅读诗歌,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在这个人人为房子、工作、交际等等奔忙的年代,谁还会安静地读一首诗呢。而一旦能遇上一首好诗,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惊喜。

一年前,我读到雪马的《我的祖国》。那一刻,我已相信,它是一个出色的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我的阅读记忆里,它是如此深刻,并使我不再怀疑,这依然是一个能诞生杰出诗歌的年代。

“我的祖国/只有两个字/如果拆开来/一个是中/一个是国/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甚至嚎叫”。这是这首诗歌的上半部分。诗人雪马似乎是在嬉笑之间,向我们展示着有关“中国”两个字的另一种描述。如果用一下文学批评的术语,当属解构的写法。它将我们的祖国――“中国”所蕴含的神圣、庄严,化解于无形之中。它彰显了一种生活的自在状态,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爱国者所能抵达的自由――把祖国的名字拆开来读和写,有什么不可呢。换句话说,这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达方式。

雪马是智慧的。他在以举重若轻的手笔,写出了一个个体对祖国赤诚的爱。狂热,却又平和、节制,并透出温暖的力量。但显然,这些还只是一个铺垫,一种异常平静的叙述。它只是为了在下半部分,表达汹涌的大爱大恨和大情大义。他从个体细小的灵魂悸动出发,最终试图说出具有普泛价值的爱国叙事:

“但你不可以拆开/字里的人们/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合起来的力量/如果你硬要拆开/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祖国,也没有理由不去爱自己的祖国。相对于祖国而言,国家是个政治权力机构,通常不带感彩。祖国则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民族、人种等集合的概念。雪马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更多的是写的作为一个国家的祖国。但在下半部分,笔锋急转,以大写意的手法,寥寥数字,将祖国所应有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彰显无遗。祖国,意味着一个民族群体的信仰,意味着牢不可破的力量,意味着对广袤的天空和大地的热爱……每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都会以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荣光。雪马所写的“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表达的正是一个常识――我们的祖国神圣不可侵犯。

但就是这样的常识性表达,足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它击中了我们柔软的内心,它拨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它告诉我们,爱国,是一种本能。

雪马以一种解构的姿态,完成了对爱国主义的个性建构,并形成非凡的普泛价值。对雪马这样一个以先锋著称的诗人而言,确实是一个奇异的存在。雪马倡导“简单主义”诗学,他一直在以最微小生活细节为切入点,来勾勒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我的祖国》,则无疑是将个体的情怀,上升到对宏大民族主义的书写,虽仍是以口语入诗,但凸显出浓重的精英意识。这样的反差,使得这首诗歌产生一种博大的内涵:在祖国面前,个体是轻松的,也是凝重的;是渺小的,也是强大的;是平民的,也是精英的。整首诗,从日常书写到精神旨归,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高度、深度、广度。

我不掩饰对这首诗歌的喜爱。实际上,雪马自己也认为《我的祖国》是他巅峰状态的作品,是一个灵感式的杰作。我当然认同。一个诗人,在他年轻的时候,能创作出如此作品,会是多么欣慰和骄傲。

写祖国的诗歌,古今中外蛇行蚁爬,然出类拔萃廖廖。我无意夸大这首诗歌的价值。但至少,在一个越来越难以诞生好诗的年代,它确实给人以温暖和勇气、震撼,是如此清晰,轮廓分明――在雪马的个人创作史,乃至当代诗歌史中,都将是一个孤绝的范例。

附雪马作品: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爱祖国的诗歌 篇2

客观而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至今,由于对“个人化写作”的不恰当理解和过度倚重,中国新诗普遍显得“小”而“轻”:一方面,很多诗歌只是对琐屑的生活情景、一时的个人感念的简单录写,其格局、情怀和境界都显得狭小,不够开阔和大气;另一方面,不少诗歌只是表达一种个人情绪、一些零星感受,缺乏更为高远的生命观照,因此分量和意义都显得很轻,不够厚重和深切。谭仲池的诗与当下盛行的“个人化写作”大相异趣,它往往是摒弃小我的放怀高歌,是舍弃私欲的大爱阐发,是弘扬正气、抒发豪情的时代组曲,凸显着乐观主义的思想底蕴,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具有别样的美学旨趣。

一、“祖国”形象的审美演绎

出生于1949年的诗人谭仲池,他的成长和发展是与共和国同步的,诗人如此追述他独特的人生履历:“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在古老神州黎明的曙光里/我睁开了瞭望世界的眼睛/浑身沐浴着 温暖的阳光/从此 浏阳河清亮而甜美的乳汁/滋润着我生命的花蕾/浇灌着我金色的梦想”(《仰望天安门》),独特的出生赐予了诗人特定的人生记忆,共和国的身影从一开始便牢牢植入他的心田之中,成为他始终梦绕魂牵、一直深情凝望的历史对象。而他的诗歌,也从不同的精神向度上,描绘了伟大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它受世人注目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对“祖国”形象进行了精彩而新颖的审美演绎。

诗人常常将祖国形象的建构,放置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上,借助对历史的寻访和文化的追忆,来塑造祖国形象的精神厚度。在《寻觅一个神圣的灵魂》一诗中,诗人如此写道:“盛夏的风 从烟波浩淼的湖面/荡起一片清凉 冰轮浮在波浪上沉思/在用圣洁和宁静梳理我的思绪/把帆影和渔火/一齐引向 古楼灯笼的光影里/我沿着清辉搭起的浪桥/去寻觅一个神圣的灵魂/把汨罗江紧紧地搂在怀中/朝着遥远的苍穹呼唤/归来哟 哀民生之多艰/九死而不悔 上下求索的诗人啊/你《离骚》的热血情肠/融化了多少世纪的悲凉”,对伟大诗人屈原的追寻,就是对民族之魂和诗歌之魂的深情呼唤。在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人文关怀里,和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毅追求中,我们能鲜明捕捉到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的担当意识和求索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不摧折、遭遇挫折更加奋进的力量源泉。在屈原的身后,多少文人志士相继而出,将民族的精神魂灵反复雕塑,不断提升。

诗人接着写道:“站在岸边 我又看见孤舟上/杜甫支撑着消瘦的影子/在凌波放歌/把满腔的酸楚/倒下江中起伏的惆怅/高举着酒杯 泼一地胆汁的李白/以楚狂人的风流 面对君山挥手/让诗心植入远古湘竹的泪斑/最是范仲淹读懂了洞庭湖的云气/浪涌 肝胆 文心 才用自己的血性/写流传千古的绝妙华章”,杜甫、李白、范仲淹……那么多优秀知识分子组成了一个闪烁着人文力量和艺术风采的精神谱系,让中国历史由此发散出璀璨夺目的辉光。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述与描摹,谭仲池为祖国形象的演绎寻找到精神地基。

自然,“祖国”形象的展示,更多的应建立在对当下状况的写照上,也就是说,光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没有美好而幸福的现实,“祖国”形象将是有缺憾的,不完整的,她的美丽与神奇会打折扣;只有用充满光彩和魅力的当下现实说话,“祖国”形象才可能完全呈现出令人着迷的风姿来。或许是意识到这一点,诗人塑造“祖国”形象时,更多是对新中国当下现实境况的艺术写真。他写自己在飞机上鸟瞰祖国秀丽山河的情形:“我看到珠穆朗玛雪光的圣洁/布达拉宫的宁静辉煌/我看到西湖苏堤 日月潭月光的温柔/九寨沟 张家界山水的明亮/我看到紫荆花的鲜丽/妈祖庙灯火的吉祥/我看到太平洋彼岸 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自豪地飘扬”(《我在云天歌唱》),将祖国瑰丽的风光进行了艺术的展现。面对当今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繁盛景观,诗人内心深处始终洋溢着自豪的情绪,他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力争“每一个脚印都要踏出中国的尊严”,并直朴地道白说:“我曾经去过许多国家的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我们自己建筑的高楼 高速公路/并不比别人差 甚至更精致雄阔”(《我是中国人》),这是内在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祖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令诗人欣喜若狂:“中国人在追梦/梦飞到了 月球之上/嫦娥舞袖在银河歌唱/玉兔驾车在月球上徜徉”,“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扬/绽放着中国人的自豪和荣光”(《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扬》),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现代科技发展并置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中华文明古国在当下的腾飞之景。

祖国的历史是雄厚的,现实是不凡的,这令诗人情感激荡,爱意萦怀,他无法遏止对这种深爱之情的高声咏唱。在《祖国 我深爱着你》一诗中,诗人深情地写道:“我爱你 祖国每一寸土地/到处都生长生命的奇迹/我爱你 祖国每一座高山/无处不呈现岁月的神奇/我爱你 祖国每一条江河/无时不在奔放梦想的涟漪/我爱你 祖国的每一朵云彩/天天在展现江山的瑰丽/我爱你 祖国的每一缕清风/刻刻在滋润心灵的希翼”,“祖国 我深爱着你/我在抚摸五千年文明的光华/我在品味唐诗宋词的高贵/我在弹拨黄河长江的雄浑/我在阅读宇宙万物的生机”,诗歌中饱胀的爱恋之情,如滔滔江水,奔泻而来,给人带来极大的感染与触动。通过历史的追述和现实的描画,谭仲池在诗歌中建构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富有传统底蕴和现代气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祖国”形象来。

二、地域诗性的艺术彰显

《祖国,我深爱着你》这部诗集的第二辑为“天涯共此时”,是诗人“有意为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而作的诗歌的集结,在这三十多首诗里,诗人“选择有象征意义和代表性的山水、名胜、人物、传说、历史遗存、人文情致来构思、写景、抒怀、寄情”(《祖国,我深爱着你》“后记”),也就是说,诗人根据各个省市的特征,选取一个最能体现这一省份精神的层面来对它进行诗意烛照,从而将一个地域所具有的诗性意蕴艺术地彰显出来。

对于文化传统悠久、历史掌故闻名的地域,诗人往往会从历史的维度上来加以艺术描述和情感抒发,例如写湖南,诗人以《湖南洞庭湖》为题,通过观湖怀远,忆古思今,来倾吐胸中的激情。诗人先从屈子写起:“这故乡的清波银浪里/居住着屈原和他的《离骚》/湘夫人的眼泪 从九嶷山飘来/滴出君山湘竹斑斑泪痕/逝者如斯夫 青螺落玉盘/洞庭湖的云气烟波/托着一个不朽的灵魂/在天地间高吟飞翔”,屈子为洞庭湖注入了不朽的精魂,而后来者也顺着这精神的流向继续前行,诗人接下来又写到了贾谊、杜甫、秦观、范仲淹等与洞庭湖发生过关系的历代文人:“贾谊站在湘江岸边/望洞庭湖上的月亮/蘸着日夜江声/在写怀国恤民的文章/那天杜甫凄然地拖着病体/坐在孤舟上颠簸/心中是否也有/秦观雾失楼台的惆怅/也许是巴陵的得天独厚/也许是灵秀湘江的雄杰浩荡/也许是芙蓉花开的圣洁妖娇/也许是楚人情结的血性担当/一座古楼的墨迹字间/竟写下了千古传扬的忧乐情肠”,因为有这些文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踪迹和故事,洞庭湖得以更加声名远播,湖南大地也充满了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内涵。山水有了精魂,大地便更加灵秀,这里的子民也有幸歆享到上苍的特别恩赐。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诗人由衷地歌吟到:“这就是洞庭湖之魂/这就是楚文化的精髓光华/在这里我们读岳阳楼/读湘江 读湖南 就会萌发/多维向度的关于人 关于天地 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和世界的思索……”以书写洞庭湖为切入点,来概述湖南大地的精神风貌,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对于自然风光秀丽迷人的省份,诗人则采取直接描绘美丽景致的方式,以凸显这一地区的诗性素质。如写安徽,诗人就着意描绘了黄山上的奇特景观:“黄山果然奇特 深邃 雄峻/飘逸 古典 空蒙/眼前峰顶 峭壁 深谷/挺立 盘坐 浮动 流泻的奇松/怪石 云彩 银瀑 蓬勃生发着/大山与自然胜境的浩瀚/庄重 沉寂和奔涌生机”(《安徽黄山松》),以对黄山上独具特色的怪石奇松的艺术点染,来展现安徽神秀的一面,还是较为恰切的。描写海南时,诗人则展开想象的翅膀,立足于一个高远的视点上,对那里的五指山进行了全景式展示:“伸展巨臂 张开五指/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在目揽古今雄丽/袖挽江天明霞//你手牵南沙群岛/近眺海角天涯/脚印里有亚龙湾的浪花/鹿回头的足痕 百花岭的花光”(《海南五指山》),诗人的想象是大胆而奇幻的,描述出的五指山也妩媚动人,海南的独有魅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在彰显各个省份的地域诗性时,诗人采用的抒情策略是较为丰富的,除了上述两种之外,诗人有时还注重展示一个地区的民间工艺和民间文化,如写天津:“月移星转 天津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风雨颠簸/天津在雕刻独特文化的景观/就这条估衣街 这扇狗不理包子窗口/这个泥人张 这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和极具写实风韵的杨柳青年画/就足以让天津誉满天下”(《天津怀古》),诗中提到的“狗不理包子”、“泥人张”、“杨柳青年画”,都是天津所拥有的独具色彩和风味的民间文化的代表。诗人有时还借助某个精彩的比喻,将地域的诗性特征瞬间照亮,如写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诗人以“金色的胸针”这个喻体来比拟之,显得极为生动和传神:“明珠塔 中国上海的标识/你是别在祖国霓裳上/一枚金色的胸针/我们都神往它巨大的魔力/面朝大海 怀揣诗卷”(《上海明珠塔》),一个精巧的比喻,一下子就将明珠塔在祖国山河版图中的特定形象准确而生动地揭示出来。在描绘重庆之雾的朦胧、梦幻和神秘之时,诗人也在最后安设了这样的比喻:“重庆山城的雾啊/我能把你当手帕吗/真想拭一拭/它能否擦亮岁月的河床”(《重庆山城的雾》),这样的比喻也是极富表现力的。如果说前一首诗中“金色的胸针”这一比喻意在将明珠塔纳入到祖国的版图中来描述,从而鲜明扩充了诗歌的空间感的话,那么此诗中“手帕”喻象的出现,意在引起后一句“能否擦亮岁月的河床”的问询,诗歌的历史纵深感,则由此蓦然增强。

通过彰显各个省份的诗性特质,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大地的深情厚谊,那堆积于心的浓浓爱意,也在这些诗章之中默然淌流出来。

三、秀丽山河的钟情礼赞

谭仲池创作过不少反映山光水色风姿和神韵的写景诗,这些诗歌,只有少部分是从一个特定层面来呈现某个省份的诗性内涵,更大部分并没有纳入到行政区域的地理学视角上来考察,而是直接以养人眼目、陶冶性情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出现于诗行之中的。诗人通过对这些美丽景物的生动描画,既艺术地展示了中华大地无处不在的迷人风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秀丽山河的钟情礼赞。

在谭仲池的笔下,无论是山、水,还是岛屿、寺庙,都呈现着绰约的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描绘山:“石头做的书/重叠成高耸的山/层层渐次步入云端的森林/蕴藏着大山生命的蓬勃/和雾幔的万般遐想”(《王屋山》),既赋予这座山文化的内涵,又敞现了它蓬勃的生机,将一座山的神韵精巧地勾勒而出。他写水:“初春的雨丝 柔情脉脉/挂满城市的楼台/乡村老屋的翘檐/树泛新绿 花绽红霞/人也在沐浴自然之母的温情/地底下 涌动着人与自然/对话和拥抱的旋律/一腔圣洁 透明的希望/从井口流向醒来的大地”(《水之乡音》),富有柔情和旋律的水,给人带来春天的快慰,这是神州大地流淌圣洁和希望的晶亮之物,诗人还在这首诗中对它作了如此的咏赞:“水是流动的生命/水是流动的音乐/水是流动的美丽/水是流动的乡恋/水会在世界和人的心灵/生长永远的梦幻和绿荫”,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水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他写岛屿:“秦皇岛 你是一座古老而丰盈的城市/你拥有摩诃禅寺的佛法灵慧/大海无边的壮阔和绚美/山海关的巍峨和安宁/还有白色海鸥飞翔的自由豪迈/我的怀想 也如夜海上的明月/伴着潮生 伴着潮落 伴着潮鸣 伴着潮飞”(《秦皇岛怀想》),将秦皇岛的地域特色、生态氛围和历史底蕴,写得如此透辟,并将自我面对这座岛屿时情思起伏、心潮涌动的情形交代得异常清晰。他写寺庙:“古寺的风景 庄严如一幅/石刻的壁画 所有的楼宇/树木 花草 台阶/都在编织虔诚 经典 宁静/和生生不息的祈祷”(《大明寺幽思》),只用一个比喻,就将大明寺的环境与氛围艺术地点化出来,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描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理区域之外,诗人还写到了现代都市,写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深圳”:“大海的琴声奔上高速公路/铺开时代昂扬雄浑的五线谱/飞速转动的车轮 在释放无穷的热力/书写春天的故事/我走在大街的春风里/在尽情阅读花之海 绿之海/光之海 梦之海/和诗歌的绚丽”(《写给深圳的诗》),写出了现代化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奇迹以及诗人对此奇迹的惊叹和咏赞之情。

谭仲池的山水诗中,故乡书写占了不小的篇幅,诗人的家乡湖南和浏阳在他的诗章中也一样呈现出美妙的韵致,流淌着醉人的旋律。他将古城长沙放置在秋天的季节环境中来着意描摹:“秋天岳麓山的树林/燃烧着丹枫的热烈向往/树叶沉淀着金黄的梦幻/悠悠飘荡到人们的心上/它牵着一片清凉而湿润的风/不绝如缕地唱一支奔放 葱郁/芬芳而悠远的歌曲/把一个古老江城的美丽故事/吹进千万个洒满阳光的窗口”(《秋天的江城》),在情与景交融中,将江城的美丽以及诗人对它的挚爱展现出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的经典小说《边城》,将湘西大地的人性与人情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从此,那个居于四省交界之处的偏僻的“边城”,一跃而成为了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迅速为世人所知晓与接受。谭仲池的诗歌也写到了“边城”:“古城楼下/清澄的水里/映一片帆的倒影”(《边城》),这是简洁的素描,已初步交代了湘西凤凰的古典气质和水乡本色。这首诗的最后,诗人深情地描绘道:“金色的童年回来了/翠鸟站在塔顶欢鸣/边城呀 白发返青的母亲/又唱起了古老摇篮曲/拨动了多少背篓孩子的心/我要去追赶梦中的小船啊/给她倒满彩色的歌/和一盘粉红的月轮”(《边城》),这是站在当下的历史视点上对边城的重塑,诗人以“梦中的小船”、“彩色的歌”、“粉红的月轮”等短语来表达对而今旧貌换新颜的湘西世界的欣悦与礼赞之情。在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后,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和瓦尔登湖一样美丽的故乡之湖来:“这是幻觉吗/我怎么也回到故乡的湖畔/心和身子都坠入湖中的波浪/我发现自己与清泉石上流的影子/我抓住了浮在水面的山之青翠/我闻到了湖岸飘来的花香/还有从云片上飞落的鸟羽/其实 我的故乡的湖/也和瓦尔登湖一样/天然 生态 妩媚 清澄/宁静 孤独 幽深 高贵”(《故乡的湖》),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和情感的归宿点,对它的爱恋和回忆是每个人心灵

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

作为优秀的当代诗人,谭仲池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了解与领悟也是同样不俗的,他的政治抒情诗,往往能在现实的描绘中自然联想到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又能从古典文学中生发出对现代精神的新颖的理解,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之中,表达出对祖国的深爱,对民族的真情来。

谭仲池的不少诗,在对祖国山河进行艺术描画时,常常从历史写起,以历史为情思展开的发端,以此铺垫出所述之地的文化底蕴,然后过渡到对它的现代情状的描摹,呈现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轨迹。如写“北京”,诗人先言古都的远古历史:“周口店的北京人 曾经/在七十万年前就用石头击火/点亮了昏暗的岁月 他们/用人工制作的石器/开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先河”,接着叙说它的近代变迁:“有一种声音 要穿越时空隧道/有一种火焰 要划破重重黑夜/北京的京剧的高昂的唱腔/北京五四运动的火炬 在唤醒/积贫积弱的国家重新站立”,最后写出对它的现代感悟:“我们凝望北京/就是在品读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书/我们向往北京/是在深思寻梦 追梦的壮丽征程/北京的情丝永远澎湃着中华儿女不息的感恩”(《北京情丝》),诗人沿着时光的河道,一边追溯民族的发展历史,一边感受中国人而今的幸福生活,心中的激情在悄然涨潮。由于将北京放置在一个较为悠长的历史时段上来审视,诗人才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发展轨迹,从而尽现了它的神韵和风采。诗人书写“布达拉宫”的思路与书写北京同出一辙,也是先交代它的历史特性:“晨雨 清风 阳光 蓝天 白云/红墙 白墙 黑窗 飞檐 金顶/千年天风和云雨的无数次穿越/宫墙上留下了岁月斑斓的沧桑/岩石隆起的盘山而上的台阶/嵌下了西藏古代文明和烽火的足印”,再着力渲染其现代化发展:“有比喜马拉雅山峰更高的信念/有比雅鲁藏布江更宽阔的胸怀/有比雪峰更纯洁的情感/有比彩云更美丽的梦想/山顶古洞的炉灶锅台依然散发的余温/仍在讲述一段辉煌和圣洁爱情的历史故事/荒漠已经在新世纪的阳光里堆金叠翠/山南的江南正飘着绿色的音符/加入辽阔田园的春天大合唱/雪原的马蹄声在宽广的大道上跌落/高高耸起的修筑青藏铁路的吊塔和挖土机/正在寂寞的雪域之原喷涌出巨龙般滚滚热浪/牧场的羊群在新描的蓝图里/化作飞翔的白云 银色的飞机/在藏民世代的企盼里 带着绚丽的想象/降落在雅鲁藏布江金色滩头”(《布达拉宫》),在由古而今的思维线路中,向我们生动揭示西藏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

为了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踪迹,诗人往往会采取由古而今、古今分述的表达策略,不过更多时候,诗人常常是将历史与现实、古典与现代直接对接,让古典言说现代,让现实重释历史。《中国路上》有这样几行:“于是 我们便领略到王维/走路的佳境/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一个国家 也何尝不似人走路/行到绝迹处 处处是风景/行到灵韵时 一切是奇迹”,诗人借用王维的诗句来言说现代社会的发展,既显示出某种语言的机趣,又不乏启人心智的哲思。在《汉长城之叹》中,诗人写道:“少时吟唱过的羌笛忧怨/琵琶凄情 夜光杯的眷恋/美酒的壮烈 故人的梦影/都在我灵魂的深处/抒写着永不消逝的边塞情结/和壮丽怀想//眼前的阳光变得多情明亮/路边的葡萄架上已露出葡萄的浅笑/那浓浓的甜蜜正在向我逼近/让我这个已白发的老兵/终于明白了对于大地 对于河流/对于边关应当有怎样的情怀和担当”,这是用现代来重新阐释古典的范例,在今昔对比中将祖国的发展和诗人自我的成长一同表现出来。还有《水与诗之美灵》一诗,其中有这样几行:“秦观也惊叹郴山的深邃温柔/停泊在津渡的欸乃声/又撞伤了湘女弱小的肩膀/原本布满愁云的江面/泛起了暮雪风寒/蓑笠翁把钓竿 横在脚下/在细数孤雁鸣落的秋声/就看见柳工酿制的蛇酒/竟洗瘦了小巷深处的兰草”,这里既展示了诗人的历史学眼光,又蕴含着文化学深意,既将水的灵秀和山的深邃艺术彰显,还较为含蓄地表明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积淀的那种挥之不去而弥足珍贵的古典情致。

在上述的阐释中,我们从几个方面概述了谭仲池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强调了他的诗歌在政治抒情上所具有的美学风采。从创作格调上说,谭仲池的诗整体上呈现着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具有着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这些诗没有自怜自叹的感伤之气,没有怨天尤人的愤慨之情,给人以昂扬和奋发的阅读之感,传递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正能量。

爱祖国的诗歌 篇3

巧在整合设计

李希贵校长说:“语文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反三归一’,通过大量阅读,最后感悟点什么,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笔者一改传统教学一诗一课的安排,尝试将本单元整合后,利用三课时完成单元和主题丛书的教学任务。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力求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容量又有质量。通过对六首诗深入分析,单元内容整合后,教学设计命名为“情深意浓恋故土”。教学流程采用板块式,共五个板块,即:激情导入――说爱谈情――论诗悟理――传情达意――余音绕梁。每个板块的设计都流光溢彩,充满诗情画意。

学生在课堂上情感得到深化,心灵得到洗礼。这样巧妙运用单元整合,由表及里,由意象到意境,由内容到情感,环环相扣,课堂上品读相融,读写互动,动静结合,相生相成,让学生始终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

巧在诗意提炼

课堂伊始,一曲廖昌永演唱的《祖国呀,慈祥的母亲》,营造了爱祖国、恋故土的浓浓氛围让学生热血奔流,把他们带入诗的主题和意境之中。笔者借此动情点,顺势导入“说爱谈情”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在教学时契合诗歌特点,在充分诵读和表达朗读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把握诗歌主题,然后给出模式,以诗说诗,即用诗化的语言提炼主题。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老师给出的句式,个个奋笔疾书,用诗化的语言概述主题,可谓一语中的。

例如有学生写道:

余光中说,爱是小小船票中传递的亲情,爱是窄窄船票里表达的恋情,爱是矮矮坟墓中连接的生死情,爱是浅浅海峡里飘荡的爱国情。原来爱就是萦绕心间的不能忘却的愁思。

还有学生写道:

戴望舒说,爱是刺刀铁蹄下泣血的杜鹃,爱是陕北窑洞里涅的凤凰。原来,爱就是心中永恒的中国。

更有学生将四首诗高度概括,说:

爱是剪不断的情思,爱是血肉相连,爱是生死相依,爱是心中永恒的中国。

此环节以“读”为抓手,具体教学时,在“诵我所爱,说我所感”的基础上,进行“抒我所悟的主题解读,读写互动,层层递进,做到以诗解诗。通过分享交流,从小组至全班,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让学生丰富充实自己的阅读体会,使阅读进一步深化。这样读写二者得兼,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自我的理解,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巧在多样诵读

在“论诗悟理”这个环节中,老师抛砖引玉,示范诵读《乡愁》后,要求学生结合理解和体会创意诵读自己欣赏的小节或篇章。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展示精彩纷呈。其中有的形式多样,有小组齐诵,有领诵,有男女分诵,有轮诵……如有学生读《我爱这土地》,诗的第一部分小组成员一人一句,当读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时不断反复,第一遍女生读,第二遍男生读,第三遍全班读。他们这样反复强调,一唱三叹,更强烈更淋漓地表达了深沉的赤子之情。有的内容创新,有把对诗歌的点睛之笔化用到其他诗歌进行诵读的,有把四首诗歌串联起来一起诵读的,有两首诗歌整合诵读的……如有学生把《我用残损的手掌》和《祖国呀,亲爱的祖国》组合诵读,这样的整合从形式到内容可谓珠联璧合,令人耳目一新;还有学生诵读《乡愁》时,化用《我爱这土地》里最后一�

课堂上,学生的朗读真正做到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他们不仅声情并茂,还通过诵读形式的多样、对诵读内容的创新,使得经过二度创作的朗读锦上添花、别开生面,在琅琅的书声里把作者、读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情感共鸣。

巧在传情达意

教学以本为范要求学生结合学习体会和情感经历,联系今天的新时代,仿照四首诗作中的任意一首,用鲜明生动的意象和凝练优美的语言抒情言志。如有学生写道:

我用明亮的双眸望着大地,这一角春光无限,那一角秋色烂漫,这就是我的家乡,我挚爱的祖国。

还有学生仿写道:

假如我是一棵草,我也应该用柔软的身体舞蹈,这被阳光装饰着的校园,这孕育着我们梦想的摇篮,这深沉无比的师生情感和那来自校园的琅琅书声。然后我枯萎了,连叶子也腐烂在泥土里,为什么,为什么我的脸上常挂笑�

从以上学生的表现来看,说他们口吐莲花、落笔锦绣也不为过。这样一点也不矫情的表达,皆是因为对文本解读到位,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样以本为范,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

巧在余音绕梁

这几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诗人们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他们和祖国血肉相连、生死相依。基于这一�

土地情思

即使喉咙嘶哑痛痒

也要为你歌唱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即使身隔万山重洋

也要把你凝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即使手掌破烂残损

也要轻抚你的面庞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即使祖辈贫穷迷惘

也要实现你富强梦想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样的梳理不仅巧妙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在写作上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也不言而喻,而且还始终让课堂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思想上也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这个环节的教学笔者命名为:余音绕梁。其用意是希望“爱国思乡”的余音能在学生心中萦绕而绵绵不绝,因为恋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应该永远根植于学生心底,像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永不老去学生通过诵读《土地情思》,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又让课堂书声琅琅,余音绕梁。

爱祖国的诗歌 篇4

关键词: 诗歌运动 天安门诗歌 地震诗歌 社会现实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因而是人内心情绪的集中反映和激情表达,相对于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诗歌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了诗人的内心体验上,抒写的是诗人脑中丰富的想象、心中沉淀的情绪和胸中澎湃的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来释放自己的性灵,可诗歌这种“主内”的特殊性质并不能割断诗歌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

诗人是社会中的人,诗人的思想、情绪、情感体验等都直接来源于社会,是对社会凝练而集中的概括。诗人诗兴的产生离不开社会事件的触发,诗人内心情感的触动也是面对社会现实的本能反应,诗人笔下汹涌的感情更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与感性表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上爆发的两次大的诗歌运动就证明了诗歌能高度概括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它们分别是1976年以悼念,谴责“”为主题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爆发的“地震诗歌”运动。

1976年春季,尊敬的逝世,把持政权的“”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千方百计压制人民对总理的悼念活动,并抹黑总理的形象。清明节清晨,成千上万愤怒的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朗诵悼文,传抄诗歌,表达对的悼念和对“”罪恶行径的谴责。

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里氏8.0级大地震,生灵涂炭,一片疮痍……全国人民迅速投入到抗灾抢险的紧迫战斗,在巨大的灾难和无数感人肺腑的事迹面前,诗人的诗情迸发了,一时之间,中国大地汹涌起诗歌的浪潮。

这两次诗歌运动相隔了二十多年,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不少的相通之处,而造成这种相通的原因之一就来源于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这一性质。

一、自发性

这两次诗歌运动都是群众自发形成的大型的有众多人员参与的诗歌运动,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后者比前者的参与人数更多,规模也更大。没有一个突出的召集人,没有明确的纲领与目标,没有事先详细的召集与宣传,大家都是自发地参与进来,而这样的自发是源于他们表达情感的需要。

前者是在天安门广场展开,大家自觉地聚集是为同一个目标――悼念,反对“”的反动势力,在极其压抑的环境里,这次集合成了一次集体感情的大迸发,诗歌成为这种强烈感情的载体,“四五”诗歌也成为那一段历史最真实的见证。面对总理的逝世,人民难掩心中的悲痛,于是将悲痛化为悼念总理的诗篇;面对黑暗的现实,面对“”的高压与迫害,人民心中喷出愤怒的火焰,于是将愤怒化为对“”严厉的谴责,面对祖国的厄运,人民充满悲愤却没有丢失希望,于是将这希望化为对祖国美好的祝愿。剧烈的情感激荡让人民不再沉默,而是用自发的行动来进行愤怒的抵抗。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手段的进步,后者的形成就更为多元,网络、报刊、电视传媒……都成了诗人的阵地,信息化社会信息的快速透明以及传播面广让这次运动更为深入与持久,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种信息载体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发回灾区现场的报道,的英勇无畏、灾区人民的坚强自救、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深深地触动了每一颗关注的灵魂,没有人倡议,没有人号召,大家只是凭着心中那汹涌情感的驱动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诗歌,面对巨大的灾难,面对感天动地的真情,只有诗歌这样情感丰富的载体才能传达出他们内心的不平静,于是诗歌成为自觉的选择,中国大地上迅速汹涌起诗歌的浪潮。

二、民间性

从运动主体也看,两次诗歌运动的主体是诗人,虽然其中不乏专业的诗人,可是更多的作者来自民间,属于草根力量。

在天安门广场上,在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四五”诗歌的作者们大都是化用假名或者没有留下名字,《请收下》署名“十个工农兵学员”、《向总理请示》署名“普通劳动者”、《祭总理》署名“中华儿女”……他们都是来自民间,来自百姓中间,他们不是专业的诗人、作家,他们只是在天安门广场上祭奠的普通民众,可是在悲愤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自发地成为了诗人,以诗歌为武器表达心中的感触,抒发心中的情感。

“地震诗歌”虽然也有专业诗人的参与,老诗人孙绍振、韩静霆,中年诗人高洪波、柯平,年轻诗人伊沙、赵丽华等都有所创作,但是相比之下,民间诗人、普通大众的创作更为活跃,流传一时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出自一普通网友之手,在央视晚会上朗诵后引起巨大反响的《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出自一名指战员,《亲人,别哭》的作者孙清越甚至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诗人仿佛一瞬间被震醒,诗情一瞬间迸发出来,面对苦难与感动,每个人都成为了诗人,用诗抒发激荡的感情。

三、祖国的主题

两次诗歌运动时间虽然相隔久远,但是却有重合的主题,那就是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关照。祖国的危亡牵动着每一位诗人的心,二十多年前如此,二十多年后也是如此,面对着祖国的现状,正视着人民的苦难,他们选择“我手写我口”,用诗歌记录着中国的一段历程。

在天安门广场上,诗人们深切地悼念,用诗篇表达对总理的爱和对“”的憎恶:“谁不知,足下中原皆骨沃,中华儿女谁不念总理。谁不闻,八亿悲泪汇成河,人民讴歌总理竟是声声泣。问蛀虫,灰埋人心何凛?消狂徒,滚滚泪河谁阻?”“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生死荣辱全不顾,羞煞争权弄利人。”……天安门诗歌是悲歌也是战歌,它们把对总理深切的悼念,对“”深刻的憎恶和对祖国深沉的爱结合在一起,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出人民朴素的爱国情感。人们憎恨把祖国弄得乌烟瘴气的“”,真挚地怀念,归根到底是希望能够打倒“”,建立一个更好更伟大的祖国。

汶川地震后,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对于灾难的关注变成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母爱的歌颂升华成对人间大爱的颂扬,那些真切的感情在他们的胸膛里奔腾,让他们直抒胸臆,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炽热的情感:“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叶浪,《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瓦砾中的中国正在站起来,它依然是一道巍峨的风景线/它对所有死去和活着的/儿女说:‘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我们有一个永不会塌陷的家,名字叫中国!’”(汤养宗,《瓦砾中的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蕴育中华坚韧的意志/面对平地而起的灾难,奋起是我们唯一的武器/抓紧生命的绿丝带,中国/让远去天国的灵魂,看见倔强的中国龙/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幻中行,《中国在灾难中成长》)……以祖国为母题的诗歌还有很多,在诗人笔下,祖国成为坚强与伟大的代名词,而对孩子、对灾区的关注让诗歌充满了温暖的人性力量。

两者虽然面临着不同社会背景,但是却表现出共同的指向――“祖国”成为诗人最崇高的主题。

四、诗歌成就

这两次运动像流星一样划过中国当代诗坛,在一个瞬间留下了光亮的痕迹,可是这样的亮光却都很短暂,诗歌运动的蓬勃让人仿佛看到了诗歌复兴的曙光,可是运动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持续发展,而只是表现出短暂的小高潮。

而造成这两次运动昙花一现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诗歌总体成就不高,担不起复兴诗歌的重大责任。两次诗歌运动的参与主体都是民间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也没有系统研究过诗歌的创作规律,他们只是因为一腔感情急于抒发而选择了以诗歌为载体来表达,他们看到了诗歌“主情”的一方面,注意到了诗歌表达情感的优势,可是时间的仓促、艺术积累的薄弱、个人素养的欠缺却让他们笔下的诗歌失去了某些“审美功能”,例如诗歌的韵律、节奏,诗歌的结构无形中被忽略了,代替的是感情直接的宣泄,诗歌成为表达内心,反映现实的工具,诗歌的文学性逐渐被消解了,缺乏了审美意义的诗歌自然失去了长久流传的价值。

但是在这么多的诗歌中,也不能极端地认为所有的诗歌价值都不高,其中也不乏感情真挚、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在铺天盖地的诗歌浪潮中它们被掩埋了,可是时间会提炼出有价值的作品。

诗歌具有表现现实、抒发感情直接与热烈的优势,这是艺术上的良莠不齐所不能掩盖的事实。在被压抑的政治环境里,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诗歌作为武器去反映现实、记录感情。诗歌的本质是纯粹的情感和充满激情的力量,“国家不幸诗家幸”,在伤痛的现实面前,在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悲悯里,诗歌成为传达现实最有力的力量,“诗歌合为事而作”,两次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足以证明:在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生上,诗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怀周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编。革命诗抄(一、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翻印。

[2]赵丽宏,吴谷平主编。惊天地 泣鬼神――汶川大地震诗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爱祖国的诗歌 篇5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杜甫 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功用

一、引言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民的劳动艺术结晶,其中凝聚了诗人很多的思想情感和品德操行,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也都蕴含在其中,对当今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现在普遍忽视了文学课程的学习,造成了文学素养整体上偏低的现状,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贯穿了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涵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将中国的古典诗词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让学生从中领悟更多的东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杜甫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诗歌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杜甫一系列诗歌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在中国一千二百多年前,有一位从朱门外,叛军营,栈道旁,茅屋中提起笔的人,从一个从广阔视角来通过诗歌反应社会战乱现实和人们的流离失所,“国破山河在”的悲伤,记录了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们的悲惨经历,抒发了诗人的忧伤和气愤,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间的历史面貌。他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

从文学文献资料统计来看,杜甫的诗歌现存有一千四百多首,诗歌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个人的人生遭遇而进行创作的。在这些众多的诗歌里面,有些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在水深火热战乱中的劳动人民的同情,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眷恋之情。这些诗歌无不都深刻地体现了杜甫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成了杜甫诗歌的主题。

杜甫的一生比较坎坷,屡试不第,献赋未成,所以仕途梦想也就此破灭,也让他对国家的统治忧心忡忡。生活艰难所迫让杜甫开始正视自己生活的现实,终于吟唱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在安史之乱以后,长安城沦陷,杜甫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这样感人至深的诗句。

杜甫的诗歌之中包含了这么多的爱国主义主题,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诗歌载体,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国学文化素养,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杜甫诗词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学功用解读

(一)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在杜甫的大部分诗歌里面,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赞美和歌颂,诗歌的高度概括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真挚性都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成为了后代诗歌创作的楷模。

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对祖国大好河山,名川名山描写的诗篇,杜甫从二十岁起,先是在南方游走了吴越等地,之后又在北方游历了齐赵,过了“裘马清狂”的生活,亲自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的杜甫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只要是足迹可以到达的地方都有他的诗作问世。高耸的岱峰,险峻的剑门,秀丽的锦江,奇骏的山峡都出现在了杜甫的诗歌里面。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不同于其他的诗人,在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颂的时候总是会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命运的深刻关怀之情。在杜甫的诗歌《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悲壮的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背井离乡,一直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年老多病,同时国事不宁,重新回到故乡也遥遥无期的忧伤之情。另外在诗歌《春望》中有这样的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人至深的名篇,如果没有心中那颗对于祖国的炽热的心,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呢?

杜甫在诗歌中通过自己的亲身游历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通过这些诗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要经常走出课堂之外,亲自去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和奇秀,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于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情。

(二)培养学生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杜甫一生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直生活在社会中的劳动人民阶层,一直饱受着贫穷和颠簸流离之苦,所以用一种忧郁的目光目睹了唐王朝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和劳苦人民悲惨生活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让劳动人民是九死一生,忍受着妻离子散的痛苦。

在杜甫前期创作的诗歌里面,很多是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进行批评,表达了自己对于百姓疾苦同情的名篇。比如诗歌《丽人行》:“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描写的是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表达了对于老百姓生活的无限关怀之情,也是对那个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在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曾经沦为胡虏,辗转到了祖国各地,亲自目睹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所以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诗歌也都成为了经典,构成了杜甫诗歌的灵魂主题。在杜甫经过石壕村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征兵给人民带来的远赴边疆、家破人亡的惨状;刚刚新婚不到一日的夫妇竟然成为了永别的惨状,花甲老人拜别老妻的无奈,将士们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悲壮情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对渴望回到自己家乡的深刻思念之情。杜甫也�

教师通过对杜甫此类诗歌的归类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明白劳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和生活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永远和劳动人民心连心的思想观念,时刻想着劳动人民的疾苦,从心里树立起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民族意识,主张民族团结,反对战争和侵略。在自己的诗歌里面,杜甫反对唐王朝对吐蕃和南诏等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和侵略,同时也反对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原地区的侵略和骚扰。杜甫在诗歌中当时表现出来的这种睦邻友好和民族团结的态度,符合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趋势,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在杜甫后期的诗歌作品创作中,主要多是写安史之乱的,在诗歌中杜甫同样表达了自己维护民族团结和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精神。在诗歌《塞芦子》中,杜甫反对军阀割据混战而提出了正确的军事策略。在诗歌《述怀》中,杜甫表达了想要通过拾遗这个谏官,帮助唐王朝评定叛乱,恢复祖国河山大一统的雄心壮志。“汉运初中兴”则是代指了唐王朝,表达了自己希望唐王朝可以再次恢复以前的模样,从而表达了自己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诗歌《北征》中,诗人杜甫还是时刻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了。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有着这样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和人文之一精神,是因为作者生活在那动荡的社会中,生活面广,接触到了更多的下层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在诗歌中进行了最真切的表达。除此之外,在《诗经》和《汉乐府》中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及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等的情怀都对杜甫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杜甫继承前人的一切形式又有所发展。各种诗集杜甫都能纯熟运用。杜甫的五言古诗善于描写社会的动乱,民生的疾苦和个人的漂泊。他的七言古诗长于抒写情怀,申述政见;他的五律和七律感情深厚,格调精深,在唐代很少人比得上;他的绝句数量不多,质量上乘,堪与唐代绝句名家媲美。

教师通过对杜甫此类诗歌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责任心,从而也鞭策自己要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涵养。

三、结语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他自己一生所创作的一系列的诗歌中都时刻透着他那颗对于祖国炙热的心,诗歌中同时也反映出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诗歌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了,品读杜甫的诗歌,总是会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深深地感染着,被作品中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爱国主义和深厚洋溢的人道主义深深震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宝库中汲取营养,改革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新解读,帮助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人文素质涵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鲁金波 治国诗词殷鉴[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徐中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李青云 唐宋诗词人文精神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3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