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最新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材料到底怎么写呢?

优秀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

xxx,女、现年四十九岁,一九七八年参加工作,一九八四年入党,担任过宁强县粮食局机关支部委员、业务科科长、兼军供站主任,现任粮食局机关退休支部书记、军供站主任。她认真履行一个党务工作者的职责,积极开创工作新局面。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把广大党员、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成为党组织与广大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多次被省、市、县授予“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二00七年被选为汉源镇人大代表。

一、加强党建工作,当好支部书记的助理

(1)认真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为了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创佳评差”工作落到实处,将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培训纳入到干部职工和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开展集体学

(2)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收听、收看科学发展观电视讲座,充分发挥和提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大力实施“温暖工程”建立贫困党员关爱帮扶机制,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4)向离退休党员发放和邮寄生日恭贺信,让他们时刻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5)按时收缴党费,向上级组织报送党员基本资料。

二、善待他人,做群众的贴心朋友

乐于帮助同志,善待他人,这是她的一贯作风,她平时和蔼待人,积极了解和掌握广大党员、群众的困难与疾苦,把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给组织,使有困难的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有问题有矛盾的及时得到化解和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增进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现和培养先进青年,传授党的理论知识,接受组织的考察和锻炼,培养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新党员2人。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

三、爱岗敬业,积极奉献

不爱岗就不可能敬业,这是她多年来的座右铭,自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以来,她从事过多个岗位,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积极奉献。前两年粮食体制改革之际,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少,领导从全盘考虑,把粮改过程中许多重要岗位压到了她的身上。除了正常的救灾粮、军粮供应、粮食应急预案、调拨管理、市场粮油价格上报等工作以外,还要做好粮改的`摸底、资产的清理与接收、人员置换的兑付等大量工作。粮改涉及方方面面,重要的涉及职工本人和家庭,置换人员大部分是夫妻双方均在粮食部门工作多年,身份的转换,一度职工情绪低落,粮改工作缓慢,她积极配合领导,走访职工家庭,了解困难所在,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职工共渡难关,经常工作至深夜,队的粮食供应工作,特别是援宁部队6月12日来宁后。按照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紧急组织粮源,一切服务部队,一切方便部队,简化一切手续,只要部队一个电话,起早贪黑冒着路途随时有塌方的危险,近两个月来,前后12次将粮油送到驻营在我县的毛坝河、青木川、广坪、阳平关、汉源镇五个受灾最严重乡镇,9个连队的伙食团,并帮助援宁部队解决燃眉之急,联系汽油桶多个,应急用车多次,不仅受到援宁部队的赞扬,而且受到国家军粮管理中心负责人来宁视察后的赞扬。由于工作出色,她负责的军供站2008年8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4月又一次被陕西省授予“抗震救灾军粮供应先进单位”。

工作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篇2

xxx,女,高级教师,西安高新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多年来,xxx笃实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织织的作用,学校党支部连年荣获高新区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xxx多次荣获高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高新区“双爱双评”活动优秀经营者、西安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创新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一、笃实党建工作

不懈思想建设。一直以来,xxx坚持以理论学习与个人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广大党员教师系统学习;学习“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内容,积极参加党工委组织的党群工作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等活动;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师德规范等职业理论和素养。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引领广大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境界,升华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壮大组织建设。xxx带领党支部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发展工作;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提高党性修养;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帮扶”计划,促进成长,创新性地编印支部党建活动信息。

完善制度建设。xxx率领党支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按照党建目标责任书考核细则,与时俱进,对现行的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切实做好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

重视少先队建设。xxx始终把开展共产主义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线,紧紧依托少先队工作,始终如一地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并结合少先队工作特点,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让学生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争当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少年,促进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的形成。

二、创新学校发展

践行群众路线。在学校工作中,xxx始终将群体智慧与力量的发� 设法创设机会,搭建平台,为老师们提供施展才华,提高能力的机会,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员工的监督,畅通言路,群策群力打造高新一小教育品牌。

文化统领思想。用学校文化统领教师思想,用学校发展愿景凝聚教师力量,是我们提升师德素养的另一个有效做法。把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行为准则及是非荣辱,都聚焦到学校文化上来;把全体教师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都集中到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上来,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和发展愿景的导向功能、评价功能与约束功能,从而形成充满正能量的聚合效应。实践证明,这是师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学校的师德建设,注重在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多年来构建了高新一小的核心价值观

一品文化一马当先擎高新,一专之长筑基础,从一开启拓未来,传承优势创一流。

一小精神追求卓越,不断超越。

一小校训更高、更新、更远。

培养目标培养合格的社会人。

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社团为平台,以特长�

基本公式课堂+活动+社团+特长。

团队作风和谐共处做战友,和衷共济促工作,合作共赢求发展;凝聚团队精神,续延团队作风,形成组织合力。

管理模式集体决议,团队领导,人文关怀。最大化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量,最大化发挥团队智慧与力量,最大化让老师们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

这些价值观引导教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提升老师们的思想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发挥模范作用。xxx率领支部举办师德演讲、师德征文、评优评先等系列举措,激发教师的爱生爱校情怀,弘扬校园正气;结合雁塔区、高新区“道德模范在身边”活动,组织教师评选身边的师德榜样,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积极推进党员教师示范引领课,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党员先锋模范岗”活动,建立党员高级教师工作站,成立“追梦诗社”,最大化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互动作用,为党建工程做出了贡献。

创建发展特色。多年来,xxx强调“科研立校、特色发展”的理念,打造了高新一小“一基一翼一核心”的特色教育典范。

身先士卒进行教学改革,学校已构建了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全员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在所有学科中,校本课程的研发全面开花,成效显著。

语文学科“一步三化”作文早起步——破解作文难,提升写作能力;书写规范化——培养态度习惯,夯实基本功;阅读海量化——蓄积语文素� 这既是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尤其是作文早起步实验,大面积、普遍性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被专家誉为“一场颠覆性的作文改革”。目前各项校本教材已编写完成,其中《作文早起步》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数学学科构建了“四位一体”校本课程体系(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数学阅读拓展探究视野,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综合评价促进多元发展),编撰了《数学游戏大课堂》《阅读让数学世界更精彩》《寒暑假数学生活》校本教材,《小学数学思维拓展》三~六年级(上、下册)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综合学科遵循“生活为基、体验为法、开放为策、�

真正的忠诚源于觉悟,坚定的追随来自认同。xxx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体现,是发自内心的觉悟和认同。用她的话讲只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内心坚定充实,始终奋斗无怨无悔。

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3

吴是中学生物高级教师,从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我校任教至今。从教26年,曾任班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政教处主任、教导处主任,xx年9月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工作中他能严以律已,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工作积极、负责,团结合作,能较好地处理上下级关系,要求学生、教师、干部、党员做到的,他自己先做到,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曾得到县教育局和县人民政府的表彰:1993年6月被评为“定远县教育局英语优秀辅导教师”、1995年9月被县政府评为“定远县优秀教师”、1992-1997县十一届人大代表、1995年9月荣获全国语言文规范知识竞赛二等奖、xx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xx年7月、xx年7月、被评为“池河镇优秀共产党员”、1995、1999、多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多篇论文在不同刊物上发表并荣获不同等次的奖励名称。

一、用心治学,初出成效

吴1999年任政教主任、xx年任教导主任,xx年任主管教学副校长至今,他积极参加各类有关学校管理学习培训班,校长上岗培训班、校长提高培训班等,不断提高管理理论和水平。在学

校管理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树立“学校人文管理”理念,树立“以质量为目标,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他在处理学校整体工作时重点突出:学校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以教育教学管理为两翼,以创设和谐校园为主线。学校办学取得显著效果:

1、 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处事民主、公正,团结群众,为教职工办实事、好事,廉洁奉公、依法治校,学校管理逐步迈向科学、民主、和谐。

2、他带领全体教职工一心一意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乐教善教,教育教学效果好。多年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安全责任事故为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4年艺体类高考获得县政府和教育局的嘉奖,考入高等院校的人数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各年中考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年教师参加论文评比和各项竞赛也获得了不同等次的名次和奖励,学校得到了很好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同,学校声誉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科研探究,喜结硕果

吴是“恒谦教学与备考研究中心”会员,也是“滁州市生化学会”的会员,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积极参加科研探究实验,

以身作则,积极指导学校科研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市级课题《校园暴力和学校管理》研究,经市级课题组专家委员会审核验收,现已顺利结题。同时他个人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全国、省、市论文评比,有多篇获奖。其中:撰写论文《突出学科渗透,广开德育园地》、《揭秘细胞死亡机理》分别在全国基础教育和中学生物学教学上发表;编写的《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手册》被列为每年新生入学的必修内容。

三、音体美教学,彰显特色

学校树立“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学生”为办学理念,成立以吴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以专项训练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坚持两条腿走路,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池河中学画室成立于xx年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画室已经从xx年的`“家教式”培训到现在拥有规模的办学组织,为省内外众所高校输送了大量美术人才。

正是他,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把一片真情,献给广大受教育者,把自己的光和热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着的教育事业。

工作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篇4

32年如一日,栉风沐雨,扎根沃土,他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里忙碌;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帮农民之所需,情系农业;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成

想农民之所想。农民的理想就是多打粮食,增加收入,但是没有正确的生产规划和农业技术做支撑,往往是事与愿违。桂琴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种过决明子、春红薯、春花生,而且种什么就购置什么机械,结果决明子因没有销路而赔钱,春花生因自然灾害大部分烂在地里,红薯因价格低入不敷出,年年种年年赔,但自从结识了杨xx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杨炳俭来到桂琴农业合作社的地里,结合近几年的种植、销售情况,对赔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导他们以优化种植结构为突破口,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种植价格稳定、投工少、机械化程度高的小麦玉米为主,购置灌溉机械,解决缺水的问题。.。.。.听了杨xx的话,桂琴合作社负责人下定决心,严格按照要求做,保证所有措施完全落实到位。合理的浇水、打药、看管,使今年的小麦平均每亩达55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650公斤,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年是赚定了!

急农民之所急。夏季天气干旱、雨水不足一直是制约玉米实现高产的瓶颈,特别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炎热,植株高大茂密,浇水难度变大,人钻到密不透风的玉米田内容易中暑。有水浇条件的农户因为怕中暑,放弃不管了;种田大户找人浇水更难,人工成本每天高达150元,还找人难,找到的人辛辛苦苦每人每天也最多只浇5亩地,前边浇,后边旱,没有浇到的旱干了,这样恶性循环,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亩产徘徊在350公斤左右,与正常玉米产量500公斤相去甚远。金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xxx把自己的“苦恼事”告诉了杨xx。

每年到玉米需肥需水关键期,遇到干旱找不来人浇水时,都心急如焚,急的觉都睡不着,了解到xxx的难处,杨xx也替他着急。一天杨xx路过果园,看到果园里的滴灌水肥一体化很方便,他想何不在玉米中一试呢?经过认真观察、调查核算,他决定将果园、菜田等高效农田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向xxx推荐,鼓励他在玉米田里试一试。

于是2019年春xxx就在100亩春玉米田里先试验,结果玉米收获时每亩产量达到了800公斤,初尝甜头后,在1200亩夏玉米上全部用上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净收入达到500元,有这么高的收入,xxx高兴地说:这个技术就是好,与传统浇水施肥相比,省工省时、节水节肥、高产高效,彻底解决了高杆作物玉米夏季浇水追肥难的问题。

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学习,省市领导专家也闻讯亲临现场观摩指导,2019年8月13日《河南日报》以“玉米用上新技术节本增效产量高”为题进行深度报道。在xxx的示范带动下,许多种地大户争相效仿,今年预计达到一万亩以上。

帮农民之所需。安子营乡梁寨村230亩种粮大户周铁柱,刚开始种地时人家咋种他咋种,结果是投资大效益差。自2014年以来,杨xx多次深入到周铁柱的田间,现场指导他科学施肥浇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结果是化肥按配方用,农药拣最佳期施,投资减少了,产量提高了,效益上升了,年纯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如今,周铁柱种地越来越有劲,越来越科学,所种的小麦玉米花生成为当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

伴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职业农民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杨xx也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网� 大农户在微信群里发个图片、提个问题,他能准确识别的就在群里回答解决,不能确认的问题,就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诊断、现场解决。近年来,他指导近百家新型经营实体科学种田。

解农民之所难。技术棚架一直困扰着农技推广工作,如何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杨xx追求的目标。他尝试用各种方式向农民传播技术,让农民体会到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就是效益,让农业技术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他根据不同农时季节,开办电视技术讲座、建立试验示范田、开展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普及宣传农业新技术。每年举办电视讲座16期,培训农民3500人次,解答农户疑难问题上万次。杨xx一位细心的同事曾做过统计,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杨xx都奔走在田野之间,生活在农民之中,全县许多农民都保存有他的电话号码,亲切的称呼他为“杨老师,杨专家”,杨xx这个朴素的名字在镇平县农村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今年3月25日,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卢医镇白杨树村一村民给杨xx打电话说他的麦子稀而且发黄,杨xx和几名科技人员“全副武装”到到达现场会诊,当天的春雨执着的下着,滋润着大地,当确诊是冻害所致,立即叮嘱这位农户浇水追肥,促进春生分蘖生长,弥补灾害损失。雨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当看到农民那满意的微笑,他在心里说这一趟又没有白来,农民是打心底的感激杨xx。

做农田的守望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也正是春季麦田管理和春耕备播的关键期。根据天气预报疫情期间有倒春寒天气,这紧紧牵动着杨xx的心,由于防疫工作的要求人员不能聚集。如何把抗灾减灾的信息、技术发布出去呢?他在不停地思考,猛然间他想到了各村的防疫宣传大喇叭,他决定以各村的防疫宣传大喇叭为阵地,把农业技术传递到每家每户,在征得农业农村局领导的支持后,将“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录制成音频资料,通过县委宣传部下发到全县410个行政反复播放。指导农民分散下田,错峰下地,浇好抗冻水,喷施叶面肥,提高小麦抗冻能力,减轻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在疫情期间抗疫和推广两不误,杨xx所在的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评为全省科学普及先进单位。

在农业灾害面前,杨xx一直有种职业的敏感。在镇平县,每次发生农业灾害后,第一个出现在田间地头肯定是杨xx,第一个安抚农民的也是杨xx,第一个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的还是杨xx。为掌握一线生产情况,夏天顶烈日,冬天冒严寒,到田间调查苗情、墒情、病虫草情,全县的农业生产动态全掌握在他的脑海中,成为全县良田的“保护神”和农民的“知心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带头人,杨xx不辱使命、主动作为,近年来,他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市农业项目16余项,年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5项,累计推广面积230万亩次,为全县增加经济社会效益上亿元。先后获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科技进步奖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201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2012年12月,被河南省农学会授予“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14年,获河南省农技站“首届河南最美乡村农技推广员;”2015年,被授予“南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被镇平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镇平县第七届拔尖人才;”2019年1月,被河南省农业厅向农业部推荐为全国“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2019年6月,被评为“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南阳日报》、南阳电台、南阳电视台以“在田野里谱写丰收的乐章”为题,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在镇平县410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杨xx的足迹,辛勤的汗水和农技智慧浇灌着每一块土地,他用农技人的使命和担当,谱写出一名普通农技人员最美的乐章。

个人先进工作事迹 篇5

农村人干活有句俗话,“不怕慢、只怕站”,也就是说做事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而窦铁成用一种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精神,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看一组数据,窦铁成坚持学习三十多年,买书花了近万元,积攒了三大箱子“比老婆都亲”的专业书,记录了60多本学习笔记。

讲一个细节,西康铁路电力施工时,窦铁成领着两个徒弟夜以继日地研究图纸,一贯细心的他竟忘记了电热杯还在烧水。直到别人看到窗户里冒烟,紧忙敲门,他这才回过神来。

说一个亮点,45岁的窦铁从学拼音、练打字、写通知开始接触电脑,之后慢慢“啃”下表格制作、cad制图,甚至用cad完成了“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图”,让人刮目相看。

窦铁成为什么能坚持学习呢?什么样的力量使他“终身学习”不放弃呢?

现场施工环境恶劣,常常地处偏僻,甚至是戈壁滩的沙窝子,深山老林的青纱帐。人的生活更是枯燥乏味,缺少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面对这种环境,有的。人到处乱跑、游游转转,有的人扎了堆的打牌喝酒,有的人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然而,窦铁成常年坚持学习,细心记录笔记,他没有七情六欲,脑子一根筋吗?

有的人钻业务、学技能,有一股子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但是,等他们换了岗位、升了工资、变了环境,人就松懈了。而窦铁成无论当青年工人,还是获得“火车头奖章”的高级技师,无论是攻克难关的时刻,还是日常生活的点滴,他都坚持学习,他难道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窦铁成终身学习的背后,是他忠诚企业、爱企如家的思想,更是他对建设铁路、振兴国家这一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终身学习”的背后,让人看到他高尚的思想,看到他对事业热烈的爱,如火一样燃烧着的激情。当别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时,他以时代人物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与娱乐绝缘、和学习导通,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轨迹。

爱企如家,绝不是挂在嘴边说的,而是像窦铁成那样,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创新努力奋斗的。

工作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篇6

“科技种田就是好!看这麦子长势,真是喜人,还得感谢袁农艺师的指导。”这是走在乡间的路上听到的,这里的袁农艺师就是南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宛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xx。

xx是宛城区家喻户晓的农业专家,不但耐心地接受村民的咨询,而且亲自到村民的田地实地查看,力求准确无误的解决群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每到关键农时,她就非常观注天气变化,尤其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她会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及技术明白卡告诉大家小麦赤霉病重在预防,凡是在小麦扬花期天气预报连续三天有阴雨天气,她就不停的走村串户,指导农民及时防治。近年来,特别在关键农时季节,是她最忙碌的时候,经常同各级专家沟通,为病虫害绿色防控查找最有效途径。

通过xx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农民群众基本掌握了病虫害的基本防治策略和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大幅度提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打破玉米生产的禁锢,她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毫无保留的进行传授,她指导群众在麦收后及时抢播夏玉米,在夏玉米7—9片叶时进行化学控制,以防后期倒伏;为充分挖掘玉米的生产潜能,她指导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行宽窄行种植并且指导大家做好田间管理,开挖田间排水沟,利排利灌、方便田间管理同时可以进行培土封根,一举三得;同时告诉大家玉米是需水需肥较多的作物,生长中期需肥量较多,要改“一炮轰”施肥方式为分期追肥,受到科学种田好处的村民都自觉走进自己的责任田干了起来。

每到农时季节,xx的电话就成了热线电话,“袁农艺师,玉米快抽穗了,怎么管呀?”这个时候,她就不厌其烦的送走这一拨迎来那一拨。她告诉大家,在雄穗刚抽出来没有散粉时及时去雄,去雄后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穗长和穗粗,使子粒饱满,千粒重提高;去雄后可以减轻玉米螟、蚜虫等的危害;减轻倒伏率;并能提早雌穗抽丝,使雌、雄花期协调;而且成熟早、空秆少,去雄应隔行或隔株进行,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时间在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3点,以利伤口愈合。为了提高结实率,减轻玉米秃尖,她及时指导大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她的指导下,夏玉米避开了开花授粉期的高温天气,授粉受精正常,籽粒饱满。

在玉米接近成熟期,她告诉群众,不要苞叶黄了着急收获,应该在果穗苞叶变白,干枯、松散,乳线消失,籽粒有光泽,这时粒重最高,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播种,适当的晚收几天,可增加一成产量。

“叮铃铃……”xx的电话响又起来了,“袁农艺师,你快来看看我这麦是咋了?麦叶上那么多黄粉,还一条条的。”“那是小麦条锈病,田间病叶多吗?。”刚到单位,xx还没有坐下,就接到了求助电话,虽然已电话进行了指导,但是她还是不放心,她清楚因受去年的暖冬影响,小麦病害发生早发生重,她还是放下手中的活来到求助群众的田里,查看条锈病发病情况。

她来到地里,详细查看了病叶数,“已经形成了发病中心,要立即打药,这个病传播很快,用戊唑醇或者烯唑醇进行防治,隔一星期再喷一次,同时可兼治小麦赤霉病。”xx一口气说出了小麦病症和防治方法后,又马上进入麦地查看起来,她时而蹲下拿出手机拍照时而低下头仔细检查着麦田情况。

xx站在田里,又开起了“战地会议”:小麦条锈病是气传病害,对条锈病的防治要“带药侦察;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并把随身带来的技术明白卡发放给群众,并且采来病叶让村民识别条锈病的病症。根据条锈病发病情况,她立即号召群众投入到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攻坚战中。在xx的宣传指导下,小麦条锈病得到有效控制,宛城区的小麦长势喜人。

“哎呀,这片麦怎么死了?”在田间巡回的过程中xx听到惊讶的声音,她停下匆忙的脚步,走到麦田拔出麦子,仔细查看,“这是小麦纹枯病,根部腐烂,茎不同程度坏死,造成小麦枯死,一旦遇到不利天气,还会引起倒伏。”说起农田情况,xx如数家珍,就像一本活字典。

每到农忙季节,xx比任何人都忙,田间地头都有她的身影。在小麦备播期间,她指导村民在旋耕后要镇压,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杜绝大播量,同时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她指导大家进行适期播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虫害和后期倒伏的可能性。在她的影响下,村民们改变了种田的老思想、老传统,接受了新技术,明白了只有科学种田才能获得高产。

xx常说:“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她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农闲的时候,她就进行技术培训;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坐下来把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来,分编成不同的小册子。作为人大代表,她参政议政,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实实在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着自己力量。

这就是xx,一位朴实无华农业技术人员,没有太阳的光辉,没有朝霞的灿烂,没有月亮的诗情画意,但她所做的数不清的件件小事,就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一样发出了点点光芒,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工作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篇7

“段老师,给您报个喜,按照您帮我改良的麦田除草配方,中后期又落实了《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岗地上的小麦平均亩产也能保持在800斤左右。”唐河县桐寨铺镇马岗村农民李献伟兴奋的给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检疫科长段学东报喜,段学东就是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专家——种地农户的贴心技术引路人段老师。

疫情期间,李献伟家种植的400亩小麦杂草丛生,去年按老习惯进行用药,结果麦田化除效果特别差。2019年11月李献伟参加了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培训班上他结识了段老师,请教了麦田杂草防治原理和方法,记录了能让小麦高产的《唐河县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找到了让他去年麦田化除效果差的原因,原来是他麦田化除常年施用的〈苯。苄合剂〉除草剂到了临界点,杂草产生了抗药性。以前碰到这类技术难题是到处问询,今年培训班上认识段老师,他想着科学种田可是有了依靠,但疫情期间出不了门,如何因地制宜的施药来防治麦田杂草,让他作了难。李献伟就试着给县里段老师打电话请教怎么办?段老师先耐心教会他使用微信视频,然后,他们就一个在地里拍,一个在家里看,通过网上诊断,配方改良了,杂草根除了。

“有几亩没来得及打药,猪殃殃长的比麦高,亩产才550斤左右。”李献伟心有余悸的说,今年恰逢大旱之年,如果没有段老师帮忙指导实施《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等技术,那这400亩的麦子算是白忙了。

《唐河县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是段老师带领课题组根据县里相关试验资料、优质小麦生产相关技术,经过调查各乡镇小麦的生产情况,起草完成的。是让唐河农户或合作社通过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综合运用农艺措施和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了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同步提升。李献伟是这项技术2020年的受益人,而上屯乡蔡庄村200亩小麦种植农户赵军恒,应用《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有2年了,今年按要求提前实施了春灌,小麦在干旱之年亩产平均也在1100斤以上,十里八乡小麦亩产最高的,每当说起今年的小麦,赵军恒的声音就特别的大,满是自豪。

翻开段学东的随身笔记本,求助段老师技术指导的种植户太多了,杨庄村杨创的麦苗发黄干枯了?昝岗乡刘小举的红薯苗池烂薯了?县郊区李春阳的大棚黄瓜不坐果了?大河屯镇王永利的大棚甜瓜死棵了?。.。

疫情期间,为了解决农户们技术上的难题,段学东又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专门讲解技术的讲课群,他按照作物种类和常发病虫草害,录制和撰写不同的实用技术发到群里供大家参考学习,同时对农户种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在农业战线前沿,段学东记不清讲了多少课,培训了多少农民,但令他最难忘的一次培训,是2003年他的第一次实地指导。

2003年12月份,县城郊区大棚菜农邀请段学东去给他们传授黄瓜病害的防治技术。因农学出身,当时他对蔬菜病虫害的了解不深,平时只是翻书看看,他想着黄瓜病害不是太复杂,就闭门造车,做了几十张课件图片。课还没讲完,一位农户拿了一片生了病的黄瓜叶片上来,让他看看是霜霉病还是角斑病?由于他当时对蔬菜病虫害的技术,一直停留在书本和图片的水平上,从没实地调查过,一时真分不清到底是哪种病害,当时就臊的脸红。当农户又让介绍几种防治用药时,他只记得书本上讲的是三乙膦酸铝,可当地农户说,这种药市场上买不到,没有农药店卖。农户又邀请他到菜棚看看,又问了番茄和芹菜上的病害,可他不能准确的说上来。

这次“滑铁卢”给段学东带来的是一生的改变。他深刻地认识到,做好课前培训农户的调查,对当地作物的种植结构、用药水平、用药习惯以及当地农药零售店相关农药品种调查了解,是讲好一场农民培训课的前提条件。

从那次讲课以后,段学东利用业余时间,几乎走遍了唐河县蔬菜果树种植区,到地头和农户交朋友勤沟通。他的笔记本上记载着唐河200多名种植户的基本情况、作物种类、常发的病虫害情况、施用农药的水平及习惯和农药零售店的农药种类等,常拿着病虫害图谱,到田间地头,对作物病虫害对照、记录、学习。

段学东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但多年在农业一线服务让他明白,一个人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员,让农业技术扎根到基层才是农户增收的技术保证。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城郊乡的薯农、桐寨铺镇的瓜农、大河屯镇的菜农、毕店镇的烟农、上屯镇的花生种植合作社等种植农户和合作社,遇到解决不了的种植难题时,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段老师”。每当看到远乡的农户拿着作物的病叶或病株上门问方配药时,段学东不仅告诉他们如何施药防治,更是详细耐心的给他们讲解病害是怎么发生的,怎样通过病斑的不同来区别是哪种病害,各种病害又该怎样从根本上去避免,用哪类的农药防治效果更佳,让农户慢慢也成了本类作物的技术能手。现在段老师手把手教出的马岗村瓜农甘春明、城郊大棚菜农相国彬等等种植户都能在瓜菜生病时自己能到农资店配药治病,平时还可以帮邻里解决一些种植技术难题。白云庄的大葱种植户赵群财,第一次遇到下乡技术培训段老师的时候,还是个麦种也不知怎么选的庄稼汉,经过段老师近两年的技术指导,现在他也是闻名白云庄能做技物服务的技术能手了。

多年来,段学东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科技入户等进行技术培训近450场次,培训新型农民近12万人次。开展多方位教学30多场,教学1500多人次,是农广校南阳分校授于的教学能手,也是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组成员,参于处理全县重点技术难题近500件。

不仅操心新型农民的培养,段学东还为改良唐河良种操足了心。

“一年红薯半年粮”。历来唐河县红薯是仅次于小麦、玉米、花生的第一大杂粮作物。但因丘陵岗地及荒山荒滩,土壤状况及肥力条件差,水源条件及生产条件受到限制,红薯种植品种多乱杂,农户大多数采用自身贮藏的种薯育苗,技术守旧,病毒侵害严重。全县红薯种植的优质专用品种少,生产中抗灾能力差,种性退化减产严重,种植水平也还停留在望天收的状态。

看到农户因为缺少好种苗、没有新技术,种植红薯的收益是越来越低,段学东着急了。

通过努力,他主持引进了脱毒烟薯、脱毒普薯等6个产量和品质优势的新品种,利用国家甘薯研究中心脱毒红薯快繁和育种新技术,成功的进行了连栋温室大棚的脱毒红薯驯化苗‘有土移栽’(以前都是在基质上移栽)→快繁→生产。为了保证脱毒红薯驯化苗的水、温、光照生产需要,每天早晨6点就准时赶到大棚,通风、浇水、遮阳等工作亲自上阵,常常工作到晚上8点多才能回家,经过近四个月的管护,成功的培育出了脱毒原原种级红薯种薯。同时,在城郊建立了500亩脱毒原种的隔离育苗+大田生产+贮藏的红薯基地,从育苗期技术指导,到大田种植技术,到仓储技术,都是段老师手把手,一步步将薯农培训出来的,保证了良种的有序供应。

从亩产4000斤到亩产8000斤,段老师的努力让薯农们看到了种植红薯的希望。

“去年在段老师的帮助下,我一亩地收益增加了1000元。”说起段学东,城郊乡薯农刘献喜感激的说,原先他种植龙薯9号一直产量不高,在段老师的带领下,刘献喜试种脱毒龙薯9号,当年亩产就平均增产了2000斤以上。

“这些年,我经常与农民朋友共同探讨种植知识和致富门路,感受到了他们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和丰收后的喜悦,这是我莫大的精神享受。”段学东感慨道。“最后一公里”技术上的盲区往往束缚了农民的发展,自己辛苦能换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是苦点累点也值得。

工作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篇8

小吴,男,中共党员,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传承老书记吴仁宝忠诚于党、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小吴带领华西村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稳中求进、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

2003年,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小吴果断决策:加快华西产业转型升级,随后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成功拓展了旅游服务、金融投资、仓储物流等一批新兴产业。他以共建共享为目标,不断拓宽为民造福新路径;以文化建设、治理创新为着力点,培育文明和谐新风尚。华西村成为了一个经济总量500多亿元、人人同享富裕的幸福村。

小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江苏“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工作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篇9

小郑,女,中共党员,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书记、主任。

从事社区工作十多年来,她带领社区创下20多个全市“第一”,把文昌花园社区从一个拆迁大社区建设成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小郑创新工作方法,总结了48字“社区工作法”。她与辖区重点困难老人、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牵头实施“家门口饭碗”工程,帮助社区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在家门口就业。“路不平、灯不明、车难停、家不宁,只要拨打110,解决问题就是灵”,小郑的电话号码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之为“社区110”。她还鼓励社区居民成立了合唱团、扬剧票友社等35个社会组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生活更有质量。

小郑获得“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社区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材料 篇10

小米,男,汉族,研究生文化,生于xx年10月19日,xx年7月参加工作,xx年由物资局调入牡丹江市道桥管理处,先后担任路政管理科副科长、团支部书记等职。

20xx年的7月,市道桥管理处在上级党委的监督下,通过民主测评与选举,小米同志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脱颖而出,出任道桥管理处处长。他,就是市西安区人大代表,被社会各界称为“城市道路管理的钢铁卫士”的小米同志。

心系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用真心谋求发展。

近几年来,是我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年,也是城建设工作突飞猛进的几年,特别是在xx年以来,我市的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综合完好率年年提高,已达到98%的完好率。城市道路好了,设施亮丽了,经济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老百姓也切实受益了。

然而在城市道路与市政设施完好的背后,有一位默默无私奉献的人,在撑起那一片“城市道路环境”的蓝天,那就是市道桥管理处处长小米同志。近几年来,道桥处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道路路牙石彩化工作、迎省运会道路整治工作、迎同一首歌道路整治工作、城市道路洁净工程道路净化工作、市区人行道路整修工程等多项重大工作,城市道路环境的改善,让我们的市民有了自豪感与自信心,打出了城市名片,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市民满意、市满意。近三年来,城市道路维修近7万平方米,维修桥梁69座次,路街牌维修1380座次,城市道路的面貌明显改观。

情系经济发展,带头开展优质服务。

在工作中,主动帮助挖道企业排忧解解难。如对我市引热入市、引水入镇等关系重大民生的重点工程,根据企业困难实际主动帮助企业就破道回填材料、延长挖道期限等问题进行解决。在关系民生的自来挖漏抢修挖道审批工作中,特事特办,允许先挖道后补办手续,为企业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小米同志总是待人热情,对外主动用文明用语,对内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帮助解决职工在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营造了良好的优质服务氛围。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小米同志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他的实际行动在机保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一种精神,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最平实务本的人文精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