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杜甫经典古诗词【最新19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

《杜甫诗》 1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自问世起,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脸炙人口,历久不衰。它反映的是诗人_____的高尚情操和_____的情怀。

2、前四句写景,“城春草木深”写的不是生机盎然,而是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二、《石壕吏》阅读训练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是一首____诗(体裁),以____为顺序。中心人物是____,事件是______。

2、《三吏》《三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正确译文是:_____

4、组词:

⑴ 妪___讴__呕

⑵ 孤__狐__弧__

⑶ 炊__吹___欢

⑷ 暮___幕___慕

5、解释句中的词语:

⑴ 老翁逾墙走 逾:

⑵ 三男邺城戍 戍:

⑶ 老妪力虽衰 妪:

⑷ 急应河阳役 应:

⑸ 夜久语声绝 绝:

⑹ 如闻泣的咽幽 咽:

6、文中的哪些话揭示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哪些话道出了老妪家中的贫寒?

7、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1、注音:

齐鲁青末了(liǎo) 岱宗(dài) 决眦(zì)

浑欲不胜簪(zān) 逾(yú) 戍(shù)城

老妪(yù) 泣幽咽(yè)

2、形似字区别:

3、同音字辨析:

4、解词: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神秀:聚焦

阴阳割昏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决眦入归鸟:眼眶,眼角

烽火连三月:喻指战火

浑欲不胜簪:简直

妇啼一何苦:多么

犹得备晨炊:还能够

5、难句试译:

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到那时),向四周看去,层层叠叠的山峦都显得矮小了。

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白头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

⑶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译文:(我)赶快去承担河阳兵营的差使,还来得及做明天的早饭。

初二语文试题栏目

一、1、热爱国家眷念家人

2、因战乱造成的人走城空的荒芜之状

二、1、叙事时间先后老妇差役捉人,老妇应役

2、《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4、⑴ 老妪讴歌呕吐 ⑵ 孤独狐狸弧形 ⑶ 炊具吹牛欢呼 ⑷ 暮色幕布仰慕

5、⑴ 越过 ⑵ 防守 ⑶ 年老的女人 ⑷ 应征 ⑸ 停 ⑹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6、“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7、这首叙事诗,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一个老妇也不放过的故事,描绘出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初二语文试题栏目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⑴ 水何澹澹

⑵ 星汉灿烂

⑶ 山岛竦峙

2、曹操的《观沧海》是写景抒情之作,所写之景既有眼前的实景,又有想象之虚景,写想象之景的诗句是:“____”。

3、课文注解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①,园庐但②篙藜。我里③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④因阵败,归来寻旧蹊⑤。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⑥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⑦。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⑧。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⑨。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⑩。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⑾。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⑿。入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⒀?

【注释】

①[天宝后]指安史之乱后。②[但]。③[里]村庄。④[贱子]老兵自称。⑤[蹊]小路。⑥〔安辞〕怎敢辞去。⑦习间鼓鼙“指参加军事训练。⑧[携]离,告别。⑨[终转述]终究是前途迷茫,生死吉凶难料。⑩[齐]同。⑾[委沟溪]丢在山沟里。⑿[酸嘶]痛楚悲苦地哭。⒀[蒸黎]老百姓。蒸,众多;黎,平民。

1、诗篇开头“寂寞”二字的作用是?

2、家乡今昔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也是____________的根源。

3、“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家乡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没的情景。这句里的“_____”字用得特别传神。

4、“日瘦气惨凄”是“贱子”触景生情,烘托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心境;这一句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5、“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深刻含意是?

6、“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中“永痛”的意思是?

7、“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的意思是?

8、翻译,并简略说明其写作特点。

⑴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译文:

写作特点:

⑵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译文:

写作特点:

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译文:

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杜甫诗》 2

《望岳》写作背景:

杜甫在 25 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 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 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 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 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 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 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 《春望》写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 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 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 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 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 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春望》写作背景:

《春望》是一首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 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 全诗共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

《石壕吏》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 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 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 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 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 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三吏: 《石壕吏》 、 《新安吏》 、 《潼关吏》 ; 三别: 《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 其中, 《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杜甫的.古诗词 3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1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唐代文人杜甫经典古诗词 4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的古诗词 5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其二》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8、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1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8、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1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杜甫的古诗 6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译

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这两句意为: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②时时:常常。与“故故”变文同义。开:指照亮。满:指月光洒满。青天:蓝天。这两句意为: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③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当:对着。悬:悬挂天空。这两句意为: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颔、颈两联,3、5句相接,写出月的殷勤多情;4、6句相接,写出月的清冷疏远。王嗣奭《杜臆》云:“中四,有一喜一恨意。时开暗室,则喜之而爽合风襟;故满青天,则恨之而空当泪脸。一月而分作两般,景随情转故也。”

④乌鹊:乌鸦。夜久:夜深。这两句意为: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背景

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旬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此时正困居夔州。

杜甫的古诗 7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的古诗 8

1、《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忆弟二首 9

[唐] 杜甫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词成就 10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不期然而来,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气。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唐代文人杜甫经典古诗词 11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古诗 12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濯锦江边未满园。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柳拂波涛。

少年行

立刻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素酒尝。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仰望足离筵。

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池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答杨梓州

闷到杨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规雁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又于韦处乞磁碗

大邑烧磁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少年行

立刻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素酒尝。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木,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西边十亩阴。

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铁堂峡 13

[唐] 杜甫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杜甫的古诗 14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4、《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3、《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6、《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7、《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8、《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0、《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试卷谚语责任书公司简介宣言 15

个人介绍寒假作业了党员提纲的承诺书教学我好段提纲,顺口溜管理制度施工语录诗词,顺口溜句子影评方案的卷首说课;影评翻译词语。

唐代文人杜甫经典古诗词 1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古诗词 17

《月圆》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唐代文人杜甫经典古诗词 18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代文人杜甫经典古诗词 19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