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
清平乐宋·晏几道
莲欲开遍,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鱼水[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戏、鸳鸯。
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
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
修禊饮且乐仙乡。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忆旧游慢荷花宋·赵以夫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
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
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
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
娉婷。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
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
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
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女冠子》唐。欧阳炯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清平乐·春归何处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翻译: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赏析: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满江红荷花范成大
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
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
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千迭,横浩荡,舟浩荡,舟如叶。
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
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人。
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洞仙歌荷花宋·刘光祖
晚风收署,小池塘荷净。
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栏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花犯荷花宋·方千里
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
雾绡红缀,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
靓姿艳冶相扶倚,高低纷愠喜。
正晓色、懒窥妆面,娇眠敧翠被。
秋光为花且徘徊,朱颜迎缟露,还应憔悴。
腰肢小,腮痕嫩、更堪飘坠。
风流事、旧宫暗锁,谁复见、
尘生香步里。谩叹息、玉儿何许,繁华空逝水。
望海潮[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浣溪沙宋·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向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渔家傲宋·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二色莲咏题宋·曹勋
风沼湛碧,莲影明洁,清泛波面。
素肌鉴玉,烟脸晕红深浅。
占得薰风弄色,照醉眼、梅妆相间。
堤上柳垂轻帐,飞尘尽教遮断。
重重翠荷净,列向横塘暖。
争映芳草岸。画船未桨,清晓最宜遥看。
似约鸳鸯并侣,又更与、春锄为伴。
频宴赏,香成阵、瑶池任晚。
青玉案荷花宋·赵以夫
水亭横枕荷花浦,觉水面、香来去。
亭上佳人云态度。天然娇韵,十分撋就,唱尽黄金缕。
耳边低道清无暑。我却卿卿卿且住。
自笑风情衰几许?
一床明月,五更残梦,不到阳台路。
八音谐赏荷花曹勋
以八曲声合成,故名
芳景到横塘,官柳阴低覆,新过疏雨。
望处藕花密,映烟汀少渚。
波静翠展琉璃,似伫立、飘飘川上女。
弄晓色,正鲜妆照影,幽香潜度。
水阁熏风对万姝,共泛泛红绿,闹花深处。
移棹采初开,嗅金缨留取。
趁时凝赏池边,预后约、淡云抵护。
未饮且凭栏,更待满、荷珠露。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风乱雨荷。
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
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采莲曲唐·张籍
秋江岸旁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竞前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藉,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张静婉采莲曲
唐·温庭筠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
城西杨柳向桥晚,门前沟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马珰珰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娆。
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鶒交交塘水满,绿萍如粟莲茎短。
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水龙吟白莲宋·张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
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飖似舞。
几度消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
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
闲情雅淡,冶姿清润,凭娇待语。
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
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