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
一、命题思路:
测试卷分七大题,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格1分,共27分);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每题1分,共6分);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6分);四、仔细观察,正确计算(共26分);五、看图计算并填空(3分+3分+2分=8分);六、仔细审题,正确解答(第1-5题每题4分,第6题6分,共26分);七、附加题,我会观察和思考(3分+3分+4分=10分)。此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三、学生卷面分析:
六(3)、(4)共有学生99人,全部参加本次数学期末考试考,满分共5人,最低分学生成绩是4。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本报告以××县教委20xx年秋期质量监测试卷为样本,以县教委和坪山片区统计数据为依据,以坪山片区十所学校相应年级教学班为参照,以学科成绩统计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为指标,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要学科进行如下分析:
一、从六个年级整体看,除一、三年级为片区第九名外,其余年级均为片区第十名,学校教学质量整体堪忧。6个年级中语文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共18个指标,为六年级语文优生率位居片区第6位;三年级语文及格率位居片区第7位;六年级语文平均分位居片区第8位;二年级语文优生率、三级语文平均分、四年级语文优生率等3个指标位居片区第9位,一年级语文及格率,二年级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三年级语文优生率,四年级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五年级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9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第10位);语文学科位居片区末尾的指标比例为50%。(20xx年秋期9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20xx年春期3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6个年级中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共18个指标,的是三年级及格率位居片区第5位;一、三年级数学平均分、优生率等4个指标均位居片区第7位;一年级数学及格率、六年级数学优生率等2个指标位居片区第8位;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及格率,四年级数学优生率,五年级数学及格率,六年级数学平均分、及格率等6个指标均位居片区第9位;二年级数学优生率、四年级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五年级数学平均分、优生率等5个指标位居片区第10位;数学学科位居末尾的指标占比为27.8%(20xx年秋期数学有4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20xx年春期数学有6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20xx年秋期6个年级语文数学共36项指标,14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38.9%。(20xx年春期9项指标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25%;20xx年秋期12项指标位居片区末,占比为33.3%)。
二、从二十个教学班级看,三年级四班、四年级三班、五年级二班、六年级一班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20%。三――六年级除四年级四班外,均位居片区最后几位(其中三年级分别为第20/21/22/24位;四年级分别为第25/26/27/17位;五年级分别为第22/25/24/23位;六年级分别为第22/21/20位)。语文、数学学科均衡发展的班级有一年级2班、四年级4班。
三、从语文学科看,20个教学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60项指标,位居末尾的有9项(一1班平均分第20位;三1班优生率第24位;三3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第24位;四3班平均分、及格率第27位;五3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均为第25位),占比为15%;二年级和六年级语文全部走出末尾。六3班优生率位居片区第10名,四1班优生率位居片区第11名,四4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分别位居片区第13/16/15位;三4班平均分、及格率分别位居片区第15/15位;其余指标均为片区同年级后四分之一位次。
四、从数学学科看,20个教学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60项指标,位居末尾的有5项(三4班优生率第24位;四2班平均分、四3班及格率第27位;五4班及格率第25位;六1班及格率第22位),占比为8.3%;有8项指标位居片区前10名,占比为13.3%。的为四4班及格率达100%、位居片区第1位,平均分位居片区第8位;三2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为片区第5位;三3班优生率位居片区第2位;平均分、及格率位居片区第6位;六2班平均分、及格率都位居片区第10位;一二年级数学各项指标均走出片区末尾。三项指标都进入片区前10名的有:三三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分别位居片区第6位,第6位,第2位;六二班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分别位居片区第10位、第10位、第9位)两项指标进入片区前10名的有:三二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片区第5位;四四班平均分、及格率分别位居片区第8位、第1位。
五、从语文、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120个指标看,位居片区末尾的有14项,占比为11.7%。进入前10名的指标有9项,占比为7.5%。
六、从英语学科看,三――六年级15个教学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45个指标,16项指标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35.6%。其中四年级一班、三班优生率为0;五年级2班、4班及格率为0,全年级优生率为0;六年级2班、3班及格率、优生率均为0。为四年级四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片区第15位(全年级27个教学班),优生率第18位
七、从20xx年春期与秋期语文学科对比看,语文18个教学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54个指标,有进步的`13个指标,占比为24.1%;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三个指标都进步的是六2班杨书维老师(平均分由第19位变成第17位,及格率由第16位变成第15位,优生率由第20位变成第16位);两个指标进步的有:六三班沈国友老师(平均分第20位升至第18位;优生率由第19位升至第10位);三4班吴建国老师(平均分由第19位升至第15位,及格率由第17位升至第15位);二二班徐华老师(优生率由第23位升至第22位);一项指标进步的:二三班吴晓波老师(优生率由第24位升至23位);三三班田应生老师(优生率由第26位升至第22位);四一班董林老师(优生率由第19位升至第18位);四三班朱亚飞老师(优生率由第27位升至第25位);四四班汪兰老师(平均分由第14位升至第13位)。保持的有8个指标,占比为14.8%;连续两期位居片区末尾的有:三1班语文优生率;五三班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连续三期均位居片区同年级倒数第一的是四三班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值得警醒。
八、从20xx年春期与秋期数学学科对比看,18个教学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54个指标,有进步的16个指标,占比为29.6%。三个指标都进步的有:二二班任泰老师(平均分由第24位升至第21位,及格率由第24位升至第22位,优生率由第22位升至第21位);三一班王X老师(平均分由第23位升至第19位,及格率由第23位升至第18位,优生率由第22位升至第20位);两项指标进步的有:三二班王志忠老师(平均分由第10位升至第5位,及格率由第6位升至第5位);六三班李世禄老师(平均分由第21位升至第19位,及格率由第22位升至第20位,优生率保持第19位);有一项指标进步的是:六二班张启平老师数学及格率由第12位升至第10位,平均分保持第10位,优生率保持第9位);六一班数学优生率由第21位升至第16位;(六年级数学总体呈上升趋势);四四班数学及格率由第5位升至第1位,达100%,四三班优生率由第26位升至第25位;四一班及格率由第27位升至第24位;三三班优生率由第3位升至第2位;三年级的数学总体位次靠前。
九、从学校年级语文学科与片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看,全校六个年级语文学科没有一个年级超过片区平均水平。差距在10以内(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6个指标:一年级平均分相差5.5、及格率相差9.1;三年级平均分相差7.8,;四年级平均分相差9.9;六年级平均分相差5.5、及格率相差8.9;差距在10以上(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6个指标:二年级平均分相差16.8、及格率相差12.9;三年级及格率相差14.2;四年级及格率相差15.9;五年级平均分相差11.4、及格率相差19.8。
十、从学校年级数学学科与片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看,全校六个年级数学学科没有一个年级超过片区平均水平。差距在10以内(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9个指标:最接近片区平均水平的是三年级,平均分相差2.1、及格率相差1.6。一年级平均分相差6.2;二年级平均分相差7.8、及格率相差6.9;四年级平均分相差5.6、及格率相差9.2;五年级平均分相差6.7;六年级平均分相差6.2。差距在10以上(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3个指标:一年级及格率相差12.3;五年级及格率相差10.7;六年级及格率相差11.7。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提升质量,提高成绩,在全面评估201x—201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检测成绩后,做出如下总结剖析。
一、试题分析。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全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三道大题22道小题,包括10道单项选择题,6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全卷试题题量适宜,难度中等偏高,全面涉及到本学期教学的全部内容,重点考察有理数、相反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三视图、方位角、角的计算、找规律、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合并同类项等。试卷内容比较灵活多样,对基础知识、生活实践、看图做题等都有考察,尤其是把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的这类题型,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同时也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试卷最后一道题(第22题)涉及到有关函数的知识,虽然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答,但明显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所以基本无人能够得到满分,这是本次测试的一大失误。另外,第21题答案出现失误而没有纠错,所以很多学生正确的答案被误判为错误,导致大量学生失分。
二、考情分析。
本人任教七年级二班数学教学,七二班平均成绩48.25分,高出其他班级平均成绩10余分,基本实现学期初预定目标,也基本达到历年本校数学平均教学水平。最高87份,最低7分,高低分之间相差近80分,相差悬殊,由此可知本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在平时能够重视数学课程,能够花功夫按时完成数学科目各项作业,课堂参与度高,对数学课程有兴趣,能够花时间预习复习数学课程的学生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学生数学成绩和个人以往数学基础和智力存在较高相关,同时,数学成绩较好也可以预测其他科目成绩。另外设计操作方面的题型也答题较差,这和学生空间思维不够发达有较大的关联性。
三、教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人第一次执教七年级数学,本人基本依照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紧扣书本内容,巩固学生基础。
2先学后教,每节课我都是先自己认真的学习后,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后再进入课堂给学生授课。
3勤奋虚心。认真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节课课后作业,按时批改学生作业,对存在错误的地方耐心修改提示。
4不辞辛苦,百炼成钢。数学科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规律,熟能生巧才能学好。本人充分利用午自习、晚自习甚至课下时间,对学生耐心讲解辅导,把数学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通过分析质量检测成绩可以看出,以上教学措施基本正确有效。存在不足之处就是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乏善可陈,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改进的地方。
四、改进措施
虽然从检测成绩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也符合本校数学总体教学水平,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毕竟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成绩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学期拟定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本班数学教学水平:
1.狠抓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每一节课每一分钟的教学效率。
2.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训练学生把课本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来
3.开动脑筋,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高了,学习热情有了,才可能学好数学课程。
4.加强学生的读图及观察能力培养。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次期末试卷的出题思路非常明确。通过试卷的形式来检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类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每套试题均有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构成。
一、试题特点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依据课本,对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重点单词的书写,动词时态的运用,以及语音的认知等),这些知识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力能力的�
(三)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和一些生活常识。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在试卷的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二、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一)听力部分(其中四年级占40%,六年级30%)
听力测试诣在考查学生听音、辩音及听力理解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总体包括几大块内容:一、听音,选出你听到的单词或句子二、听录音标序号三、听音,选出正确答语四、听音,在正确的图片下画(∨)。整体来看,听力部分得分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三题(四、六年级都是),学生不能领会录音内容中的关键信息,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听的懂但选不对,以至造成失误。
(二)笔试部分(四年级占60%,六年级70%)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词组、语音、语法等方面的考查。现分析如下:
1、读单词连线(六年级):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音标掌握的情况,从卷面上看学生做的还不错
2、英汉互译:其中也包含三年级知识,这也都是学生平时所熟悉的,但由于大家疏忽不认真,失分教多,尤其是汉语短语译为英语,这也说明了学生学的快遗忘的也快,也是我们缺乏学习外语的语境的。缘故。
3、选择填空:两个年级的试题都有此种类型,涉及到口语练习,动词的时态变化,关键短语,介词的使用等,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整体认读能力,学生完成的很好。
4、连词成句:本题较为简单,都是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但学生完成的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句首字母不大写,句末无标点符号,而且单词书写错误教多,主要是他们平时没大做过此种类型的题,而且写的机会又少。但六年级的学生做的不尽人意,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深思,也说明了在学生眼中英语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5、阅读短文,完成句字:因为是课本中的原文,问题也大致相同,所以此题大部分同学做的不错,但也有及少数做的不理想,既有审题不认真,不看清要求的原因,也有平时上课学习的缘故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2、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5、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6、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一)、总体目标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语言技能二级目标: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三)、语言知识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语言知识二级目标: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词汇: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语法: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四)、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目标描述: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五)、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六)、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在外语教学申,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学期,在新密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来集镇中心校的具体指导下,我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多学科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以学科课程标准标为准绳,以教学模式深化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近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本次考试采用新密市教体局教研室统一试卷,从考试反馈情况来看,各科试卷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错误,能较好的体现通过考试测评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下段时间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试卷的内容能体现现代评价思想,不完全注重学生的知识的记忆,而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全校有594名学生参加,13个教学班,30个学科。其中语文学科从平均分来看,一一班、二一班、二二班、六一班、六二班人均均超过80分;从优秀率来看较高的班级有六一班、六二班分别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其次是五二班和五一班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数学学科从平均分来看人均在80分以上的班级有一一班、一二班、一三班、二一班、二二班、三一班、六一班、六二班;较上学期多了三个班级。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五一班为百分之八十六点六,一二班为百分之七十点六,一三班为百分之七十二点七,六一班为百分之七十,也较上学期有较大的提高;英语学科人均在及格以上的班级有三一班7505,三二班,四一班,四二班,五一班60,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三一班百分之三十二点七,四一班百分之三十五点七。
就班级而言,人均均超过了170分,优秀率较高的是一二年级,都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多。
说明;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按90分为优秀计算;三、四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按85分为优秀计算;五、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按80分为优秀计算。
通过本次期中检测,可以看到我校前一段的。教学工作是扎实有效的,整体成绩无论是平均分或者是优秀率等都较上学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首先是因为学校在本学期中继续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定时对教师教案撰写、作业批改进行检查通报,有力的强化了教师对常规教学过程的责任心。学校领导也能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深入教师课堂听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其次,学校根据教体局关于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积极推进双模教学工作的要求,我校在教学教研上能抓住课标解读这个工作重点,继续深化快乐五合一教学模式,在三月底我校成功的举办“双模推进暨优质课比赛”活动,从而有力的推进了我校教学工作的进程。
其三,学校继续推行周清制度,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也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从整体来看,我�
2、教学管理上的粗放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有待进一步落实。
3、教师对课标解读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学习流于形式。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或不明,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运用内容却没引起足够重视,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4、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外阅读量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语文方面,我们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未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目前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管理,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扎扎实实的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习,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是教育思想在该学科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依据。学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理解课程标准理念。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继续加强教学研究。学校领导、教导处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充分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我们的老师清晰地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4、继续落实周清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总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通过教师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付出,去迎接更新的考验,我们坚信,我们将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
今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校教职工不懈努力下,学校荣获了良好的成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学校的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我校的追求。长期以来,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师德师风得到社会和上级部门的认可,全校师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团结进步、奋发向上”的校风已经形成。 目前,新教师的加入学校已具备健全的办学机构,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划,强有力的教师队伍、良好的育人环境。经过努力,我校教学质量工作学校分析如下:
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按照我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师素质为重点,以科研兴校为突破,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备课组建设,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德育工作扎实有效
我们加强了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今年学校充实了年级组队伍,强化了年级组职责。我们实施了领导干部评议制度,学期初,各学部都
组织了领导干部工作打算交流,学期末组织了述职评议,全体领导干部的满意率在不断提升。
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心小学和市级部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是我校的教师水平、职业技能有了很大的题高。 我们扎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各学部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载体,推进德育序列化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全面落实课程规范。我们按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开设了各类课程。特别是强化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开全和开足,坚持挖掘现有教师资源与社会招聘相结合,配备了音体美学科的师资,形成了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教师队伍。在抓好音体美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艺术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
三、“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研究有序推进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教育教学要求,努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为了推进和谐高效型课堂,学校扎实开展了以“赛课”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校根据
教育改革的经验,联系实际,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入手,整体设计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框架,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有效地指导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班英语教学,该班共有学生数32人,虽然是辅优班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基础,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
这次质量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命题意图和试卷分析:
试卷来自全市统考卷。主要考查九年级上册英语主要知识,主要内容是现在完成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不定代词和副词、并列句、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疑问词加动词不定式的用法等。试卷共分八大题。分别是听力题、单选项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运用、补全对话、综合填空、写作。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题型和中考题型一致阅读题少了一篇,分值比例不一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考查的题型基本参照中考题型,量大面广,内容难度适中。学生总体的成绩不错,上85分的有18人,优生率为56%,没有不及格的,及格率为100%,最高分98分。具体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听力部分20分平均得分为16分,单项选择题15分平均分约为11;其中第25题基本上都错,因为学生只考虑宾语从句中从句要按主谓顺序,没注意到whats the matter中what是主语,因而失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共30分因难度不大,得分率也较高。词汇题11分得分率约为8分只有第73题学生很多忘加s,其余纯粹考查单词和词组较简单。补全对话题第78题考查价钱的提问How much is it?或How much does it cost?学生做得不好。综合填空题8分其中83题学生很多都忘了其形式应为leaving.看图写句子题第3幅图关于bemarried的`用法较少用也做得不好。作文是关于英语的重要性及英语学习方法,这篇平时已经写过3遍因而写得较好。
(三)试卷的不足之处:
1.、阅读题可短一些,然后再多一篇,按照中考题型。
2.、被动语态基本没考查到。
3、既然已经是毕业班了,下学期马上就要中考了这次期末考完全可以按照中考题型、题量、时间来给学生一次练兵。
(四)针对学生目前知识的掌握情况,今后的教学措施主要如下: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有所提高。对每个基础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直至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加强对学生作业的跟踪和反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课后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详批细改,并于第二堂课课堂上及时进行讲评。
3、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测评。利用每周练习进行考试及时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跟进。
4、对辅优班十几个学生要精心设计和准备合适的练习进行训练,提前准备好练习让学生做并全批全改,有的要面批面改在辅优课上详细讲评。
5、利用每晚第三节15分钟左右专门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6、坚持每周至少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写作得到经常训练。
7、多和学生交流,多鼓励,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力求学生能进步。
以上是我对这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尚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继续跟踪反馈。
期中考试已落下帷幕,本次考试为泰州市模拟考试,我们东校区语文成绩在全姜堰市排名第22,在张甸区排名第2,应该说是稳中有进。本学期以来,我校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坚持每日一练,每练必改,每改必讲。从目前考试情况来看,应该说初见成效,当然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还是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该试题能体现出中考命题思路,兼顾基础和能力的考察,比较客观地检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选题紧扣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涵盖教材要求,并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符合初三年级学生期中检查的要求,试卷结构合理,难度适中。既考查课内基础知识,也注意课外的拓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这次考试全市集中阅卷,而且是首次网上阅卷,从阅卷情况看,暴露的问题比预料的还要多,总均分也比预想的低。主要问题如下:
1.语基训练不到位,学生基础不牢。我们在这学期还加强这方面训练,保证这块少丢分,结果学生对修改病句等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第1题汉字拼音得分率只有20%,古诗赏析题失分较多,当然这次考的是辛弃疾的词,稍微难一点。
2.现代文阅读能力明显偏低。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篇是科技小品说明文,另一篇是文化散文,大多为阅读常规题。结果是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得到20分以上,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第20题),这一题总分4分,可是我们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分,可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未真正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把文段的概括,有效信息的筛选和优美语句的欣赏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3.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题,其知识点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在于考察学生几年来课内文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总的来看,较之以前还是有进步的,当然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所以失分较多。本学期以来,我们初三语文备课组同仁加大了对学生课外文言文的辅导的量,以《初中文言文精品阅读》为抓手,精选典型篇目,在不耽误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挤时间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的训练,弥补了文言知识的匮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感悟能力。
4、关于作文,从得分率来看,我们校区只有少数学生能得到45分以上,大部分学生得分在42分左右,极少数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作文写不全,只能得到20分左右,从卷面看,学生在开头结尾的润色方面稍有起色,但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缺乏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暴露出的问题是材料不鲜活,老生常谈。错字多,语言不生动,平铺直叙,人物形象干瘪,没有感染力。一些卷面不整洁,涂改处较多,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规范。
5、因为首次实行网上阅卷,故有少数同学不适应答题卡的书写要求,把答案写错了位置,还有同学在答题卡上用箭头标示,这样即使答对了,也看不到答案,所以以后要加强规范答题的辅导。
三、下一阶段教学措施
1、对初三学生加强训练,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要教给学生审题、答题等方法及注意事项,着眼点不能只放在提高答题技巧上,而应放在提高答题能力上。
2、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积累训练要坚持不懈地抓,语言运用要重视材料探究题的训练。
3、加强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重视对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指导和训练,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4、文言文阅读一定要重视能力的迁移,加强课外迁移文言文的阅读训练。
5、加强作文的应试训练,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审题、立意的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视野,充实底蕴,丰富素材积累;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何让语言“亮”起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以适应中考作文阅卷的要求。
6、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答开放性试题。
中考迫在眉睫,本备课组必将努力不止,拼搏不息,抓好尖子生和后进生力争在20xx年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
转眼间,x年春季忙碌而又紧张的教学工作已结束。面对薄薄的一纸成绩统计表,教师们有骄傲也有惭愧,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失意,有信心也有迷惘。眼前的结果即将成为过去,明天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关注的,因此,教导处特根据本次调研考试情况作简要的质量分析,以积累教学经验,指导教师们更好地致力于教学。
本次小学毕业会考和期末调研考试,本辖区严格按上级通知精神组织,落实“四统一”,确保了考试公正公平,成绩客观真实。特别是本次期末考试阅卷前,宣布实行阅卷完教师签名然后把试卷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家长复查的做法,这样就刹住了阅卷马虎得不到学生真实成绩的不良风气。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毕业会考成绩较理想,本校总均分超过全镇生平均分26.3分,全镇百名排名占了58人,可以说既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培养了拔尖生,为学生在中学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校其它各年级语文均分都达到了75分以上,数学基本在70分以上,思品、劳动、自然试卷中思品要考得理想些,劳动要稍差一点。
从本次考试各年级试题来看,每科试题在选题上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内容全面,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语文试题既注重了平时的积累,还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数学既注重了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今后教育的走向问题。
从学生答题得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各科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高年级语文的字词基本过关,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满分,书中要求记的名言佳句大多牢记在心;数学试题大多数同学能进行熟练地计算,准确率也较高,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同学能把拔高题做出来;思品、劳动、自然试题考的知识点大多数同学能记得。这些都说明了教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了基础知识掌握的训练,注重了积累。从失分情况来看,暴露出的不足也不少。从语文方面来看,很多教师还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生一遇到稍灵活点的题就只能望洋兴叹;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或者说没有静下心来阅读的习惯,理解不了短文的意思;作文水平很不均衡,高年级有部分同学还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象,低年级有的写话还动不了笔。从数学方面来看,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粗心,很多同学把简单的计算题做错了;实际应用能力不强,许多同学知道了应用题应该列什么算式,却无法说出为何要这样解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严重;部分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做题时有些张冠李戴。从思品、劳动、自然来看,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差,有些题目知道意思却不能适当地阐述;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不审题,不按题目要求做。除此之外,还有最大的一个不足,那就是辖区内各科很不均衡,有些村小相应科目基础太差,还有动不了笔试或者乱写一气现象。
总之,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我辖区平常的教学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还需要全体教师提高认识,客观地看待自身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次抽测试题总分30分,学生最高得分30分,学生最低得分0分,全市总平均分12.4分, 学校最高平均分20.2分,学校最低平均分7.3分,总体看学生和学校得分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现将本次抽测的命题意图、阅卷中反映出的学生问题和建议反馈如下。
命题意图:
1.加强核心知识、能力和题型的考查。“电学”是9年级物理学习的主要知识,也是学业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更是学业考试压轴试题的重要知识载体,约占总考查比例的30~40%。“电学”知识考查方多样,涉及到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各个题型,而“实验”和“计算”是重要的考查载体;此外,“电学”的核心知识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两个章节,且“电功率“知识学生刚刚学过,故本次抽测物理试题依据教材设计了物理学中经典的两个题目:一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二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学综合计算,试题总体难度较大,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2. 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基础性。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处于初中物理考查的核心地位,为此试题1(1)、2(1)(2)等多问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计算。
3.突出“科学探究”考查,突出创新性。《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就是说科学探究既是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的重要教与学内容。试题中的1(2)、(3)、(4)、(5)、(6)从实验的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及设计、图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现象的评价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加强“实验教学”。4、突出电学动态电路计算考查,展现综合性。在高考综合考试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引领下,泰安中考试题中学科内综合、学科交叉的试题已成为中考压轴题的首选,为此在试题2(4)一问设计了滑动变阻器引起电路动态变化的计算。
问题与建议:
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比如个别学生将电功率的公式“P=UI”,在运用时错误地代入公式“p=”;再比如有的学生将电阻的计算公式“R = ”错误地带入为“R = UI”。
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复习。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经典的公式出现了理解和记忆的混淆,在教学中要从对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和表述等多方面加强教学,此外,教师也要注意从物理量的使用角度引导学生加以甄别,比如功率的符号用“P”、压强的符号是“p”,确保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和公式。
问题2: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差。比如个别学生在解答1(1)时,不会正确连接导线;比如个别学生在解答1(3)时,不知道在什么条件下测量额定功率;比如个别学生在解答1(5)时,学生不知道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思想去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再比如1(2)中多数学生不会分析电路故障;再比如1(3)中,学生不会根据实验现象调节滑动变阻器……
建议2:加强实验教学。在今后的新授与复习中,一定要加强新授实验的开出率,同时要加强“经典实验”的重开率,一定让学生做到“明白为什么做实验”、“这样做实验的目的是是什么”、“实验数据为什么这样分析与处理”、“实验现象怎样进行分析与评价”……,总之,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从“身”、“心”两个维度亲历实验,力戒出现“教师空讲实验、学生死背实验”的教学现象。
问题3: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在2(4)问解答中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小灯泡两端电压一直保持前三问中的“4V”不变,故导致整个分析、计算错误。
建议3:加强习题规律的研究与方法教学。学科组和教师要积极开展“做万题、提能力”的活动,尤其是毕业班的后期复习教学中,要站在“方法”、“能力”的制高点上,辐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综合的各类问题解答策略和技巧。
问题4: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考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审题能力较差——比如有的学生没有注意1(1)的存在而漏答;整体搭配时间的能力较差——三个学科的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畏难思想较重——受到压轴试题难度的影响,个别学生对基础问题也没有做出正确解答;学生试卷的解答布局存在随意性——计算题整体解答布局差,比如有的学生直接在试题正文中解答。
建议4:注意应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与培训,确保“会而不丢分”。
一。抽测目的:
本次抽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区11所小学局部同学的音乐、美术学科学习情况的测试,了解城区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状况,加强以上学科新课程的教学规范,提升教学质量。
二、抽测对象:
本次小学音乐抽测的学校为城区11所小学:囿山小学、中山小学、梅山小学、城北小学、大洋路学校、刘英小学、莲都小学、水东小学、莲都外国语学校、天宁小学和南明小学。音 班级于抽测当天由巡视教研员和监考教师现场做签并抽取。
三、抽测内容和方式:
根据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目标,本次抽测的考核内容为:“音乐基础知识和听赏能力”测试(笔试,30分);“歌唱能力”测试(口试,70分)。通过笔试和口试,了解和检测同学在新课程实践中的音乐学习情况,如:演唱习惯的情况、歌曲的演唱能力、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相关文化的积淀等方面的水平。
1.“音乐基础知识和听赏能力”测试采用“同学边听音乐边笔试”的形式。试题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连线题。因为是第一次抽测,所以试卷难度不大。
2.“歌唱能力测试”由所抽测班级音乐教师指挥同学进行歌唱表示,分:全班唱、小组唱、男生唱、女生唱。由各校进行现场录像,在抽测结束后送至区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观看各校的录像进行打分。评委由各校音乐教师担任,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四、抽测成果:
成果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优秀85分和以上,良好84—70分;合格69—60分;不合格60分以下。折算年度考�
本次被抽测的11所城区小学中,音乐学科获得“优秀”等级的有3所学校,分别是:中山小学、囿山小学和大洋路学校;获得“良好”等级的学校有5所;获得“合格”等级的有3所。总体上成果成正态分布,全部学校成果都达到合格,说明我区城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基本良好。
五、抽测情况分析:
本次抽测情况显示:学校的音乐教学硬件和设施配备这个“差异”在减小,而学校间的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极不平衡,表示在老城区与周边城区的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这两个“差异”却在增大。特别是专职与兼职教师,在抽测中反映出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有的学校一直都是有专职教师担任教学的,而有的学校是兼职教师上课,只是抽测前临时由专职教师对抽测年级进行辅导,导致各校抽测成果有一定距离。
1、歌唱:
《小学音乐第十册学期目标》明确要求:继续养成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在歌唱实践中正确自如地运用;乐于、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优美的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和二声部合唱;能自然运用各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二部合唱等),使歌声更为立体、丰满、有表示力,在歌唱的体验和想象获得美感。在被抽测的学校中,中山小学、囿山小学、大洋路学校的同学训练有素的演唱习惯和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良好的音乐表示能力显得较突出,体现了日常教学的扎实有效。5所“良好”等级的学校,同学的演唱能够跟随伴奏带或老师的伴奏唱下来,节奏和音准基本准确,但存在集体跟琴唱较好,但小组演唱时表示不够好,有局部同学存在着“喊唱”现象,缺乏音乐的表示力和声音的美感。3所“合格”等级的学校,同学的演唱存在着音准掌握不好、节奏不稳定和局部同学声音难听,有“读歌、喊歌、吼歌”的现象,缺乏音乐的表示力和美感。
2.音乐欣赏:
《小学音乐第十册学期目标》要求同学能聆听乐曲,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和不同乐器音色变化中,体验音乐风格、体裁的特点,发展联想与想象;能听辨教材中涉和的音乐体裁与形式;通过教材中涉和的各类乐曲的听赏,准确听辨乐器音色和种类、名称;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能哼唱3-5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歌)曲的主题音乐,说出曲名和著名作曲家。在被抽测的学校中,有局部同学对音乐的速度、力度、音高、情绪等基本要素掌握得较好,对音乐主题、音乐形象等有一定的的捕获记忆能力。而有的学校有很大一局部的同学,特别是一直没有专职教师任教的班级,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很单薄的。如3所抽测成果为“合格”的学校中,“音乐知识和听赏能力”测试的30分中,不合格的比率分别是33%、28%、22.8%。
3.音乐知识:
《小学音乐第十册学期目标》要求在音乐实践中学习、感受、认识切分音;通过歌曲学唱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的表示不同风格的音乐;运用所学乐谱知识,用唱名视唱简单曲谱,并能用唱名流畅准确地视唱已学局部歌曲曲谱。能感受二、三、四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从抽测情况显示,被抽测同学之间差异较大,好的同学掌握得很好,但有的学校同学对切分节奏、唱名的认识、不同拍子的音乐不能作出和时反应,体现出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的音乐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4.器乐进课堂:
课堂器乐教学可以在两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也可以在三年级开始乐器进入课堂,本次不作为抽测内容。但此次抽测中可喜地看到中山小学被抽测到得这个班级已开展有序的课堂乐器学习,同学能熟练地用口风琴吹奏完整的曲子,吹奏的姿势、手型都较规范。
六、考虑与建议:
通过本次的抽测,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教学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了,对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规范等的执行明显严格了,对教师的配置和专任教师的使用等方面明显好转了,音乐、美术等课被挪用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很多音乐教师的责任心更强了,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意识明显提高了……但本次对音乐的教学质量抽测,在肯定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与缺乏,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和改进。
1、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音乐美术教育不只音、美教师要转变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领导要提高认识,把音乐、美术课不再当作“副课”,重视艺术教育,一起教育引导同学学好音乐、美术等学科,激发同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希望学校领导对音乐、美术教师也给予比较准确地评价和鼓励。
2、配齐配足专任教师,力求做到专职专用。如专职教师缺乏,兼职教师的排课也要相对集中。建议学校建立合理的兼职教师的备课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管制度;小规模的学校尽可能地建立一个以一人为主的音乐、美术等学科主要负责人,开展符合校情的校本教研等活动。
3、学校在校舍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布置音、美等学科专用教室。(有的学校虽有专用教室,但课桌、电脑、音响设备、录音机、背投等都是学校最破旧的。)要配置相对质量较好的教学器材和设备。音乐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教学器材和设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音乐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掌握各年段和各册的教学目标,扎实开展音乐学科教学;努力探索,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培养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同学为主体,从同学的实际动身,注重同学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和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同学充沛体验学习的快乐。
5、关注兼职教师的生长。大局部兼职教师对音乐教学的主观认识很缺乏,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教好主课就行,音乐课只是和带,在完不成主课教学任务的情况下,音乐课成为挤占挪用的首选,缺乏对音乐教学的责任心;(2)认为音乐课与考试升学无关,备不备课、根不根据教材上课无关紧要,教学存在极大的随意性;(3)由于不擅音乐专业技能,长期得不到有效培训,认为教授音乐难度极大、无趣至极,对音乐教学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在此,建议兼职音乐教师要多了解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加强自身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各校对兼职的音乐教师要多为他们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虽兼职,却不容忽视。兼职教师自身也要引起重视,明确责任。每一个同学都应享受到同样美妙的音乐课;每一个音乐教师也同样应陶醉于自身所任教的音乐课。让我们真切关注到兼职教师队伍的生长,为全面平衡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一起探索一条行之有效之路。
6、音乐教学中的歌曲教学,要坚持以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良好的演唱习惯引导同学,培养同学对自然优美声音的辨析能力,培养良好音准概念、节奏概念,维护嗓子防止喊唱。合唱教学时特别要注重同学倾听能力的培养,注意声部的和谐,训练同学敏锐的听音、辨音能力,并教给同学演唱形式的名称。音乐欣赏教学要关注同学的音乐表达,即用各种形式(语言描述、肢体律动、旋律线等)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在表达中学会欣赏音乐、喜爱音乐、理解音乐。对课本要求的音乐基础理论一定要结合日常歌唱、欣赏教学常抓不懈,如学唱歌曲时,可以让同学聆听分辨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并让同学自觉地跟着音乐的节奏划拍,养成听乐打节奏的良好习惯;对音符、休止符的认识要结合具体歌曲讲解,当再次遇上旧知时,要常复习以求巩固,这样才干使同学真正意义上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所学的歌曲,欣赏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聆听的力度,对于中高年级更要注重对音乐的理解、掌握、分析;乐理知识的掌握应当注意“扎实”二字,要注重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创编,挖掘同学创作的潜力。
7、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做到器乐进课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规范》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发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莲都区的城区局部小学和农村少局部小学已经在有效地开展,而且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我们的教学管理是否到位、各项工作开展得是否扎实有效、教师业务素质是否过硬有着很大的关系。请各校领导能够充沛重视艺术教育,真正做实各项教学工作,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区教学工作真正内涵式发展奠定强有力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
以上是我对本次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抽测的简要分析,如有不当,敬请提出珍贵意见。
谢谢!
我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进修学校的具体指导下,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主体化教学法”为突破口,多学科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以学科课程标准标为准绳,强化教育科研,强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全县教师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近三年来的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各学校加强了对教育教学的管理,突出教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学期以来,各村小的教育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从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到各中心校,都加强了对村小教育教学的检查指导工作,为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教师进修学校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领导培训班,提高了各校业务领导的素质。教研员能够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2007——2008学年度,教研员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小进行调研指导,解决了村小教师们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各校的领导也能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深入教师课堂听随堂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下面是一所学校近三年各年级语文、数学优秀档次的百分比情况
下面是一所学校近三年各年级语文、数学优秀档次的百分比情况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04-05 96 92.5 95 94.5 92.4 91.5 90.1 90 89.6 90.2 88.9 89.5
05-0696.2 94.5 95.2 95.8 94.5 92.5 92.5 90.5 90.5 91.5 90.7 91.4
06-07 98.6 97.5 98.2 97.5 95.2 97.5 97.7 92.5 92.4 94.7 92.5 93.5
提高比率 2.6 5 3.2 3 3.2 3.2 7.6 6.5 2.8 4.5 3.6 4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个年度的各个年级优秀人数均有增长。语文数学增长最高都出现在四年级,而这个年级恰恰是从一年级使用新教材的班级。数据表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技能与素质在迅速提高。从中也看出新课改在我县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几年来,从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对各校学生基本素质和特长素质的考核统计数字来看,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各校纵向比较大部分学校都有明显的提高,有的学校的部分年级平均分提高了六、七个百分点,及格率和优秀率也提高了四、五个百分点。尤其全县特长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全县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呈均衡发展的态势。
2、教师角色得到进一步转变。每学年,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利用寒暑假对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还举行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百花奖活动,片级教学研讨活动等,为各校教师和业务领导们提供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舞台,促进了教师们教学能力的提高。各校也能根据学校教师教学的需要,抓好校本教研活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文件和资料,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弄清素质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学习了一些与我们教学息息相关的经验文章,并展开了讨论,提高了教师们的业务水平。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为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县教育局针对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主体化教学法”的改革实验。两年来,通过培训、讲座以及教师们的不断实践,这项改革已初见成效,教师们能够把握“主体化教学法”的精髓,并且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此方法。教师们不再迷茫了,不再为此感到困惑了。表现在教学中,教师们能够“以人为本”,“授之以渔”,能够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绩喜人。
为了使教师们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培训,教师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还采取了两种培训形式,一是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几年来,有很多教师去北京、吉林、长春、松原等地学习,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增长了教师的才干,使教师们对教学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把学习到的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点带面,扩大了学习的效果。二是请进来学习,我们聘请“新东方”教师进行了外语讲座,全县所有英语教师参加了学习,收获颇丰。教师们通过学习,既提高了理论素养又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各学校的成绩都在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各学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些学校学习质量提高不大,或者说与其它学校横向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
2、存在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淡化技能目标的倾向。
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课标把握不准确,对学科性质把握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开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造成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2、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外阅读量没有达到课标规定的要求。
语文方面,我们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而对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各年级的检测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学生思维要求是越来越高,全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灵活运用。显然,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未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目前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随堂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
课堂教学效率高低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一个学校,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整体教学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我们听到的课中,能够称得上优秀的不多,不少老师的教学太随意,既浪费了老师的精力,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是一种对学生、对工作极不负责的表现。
4、学校的学习研讨之风不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大家共同研究提高,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是目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目前有部分学校研讨之风不浓,学习风气不浓,教师们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不能够挤时间学习,致使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得不快,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管理,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培训。各校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扎扎实实的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习,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是教育思想在该学科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依据。学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理解课标理念。
3、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抽查,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教导处应多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特别是对部分教学上还存在困难,业务素质不太高的教师,更应加强指导。让我们的老师清晰地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总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通过教师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我县的教学教研课改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付出,去迎接更新的考验,我们坚信,我们将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
一、考风评价:
本次考试七、八年级采取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科目与科目交换监考、交换阅卷、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每场考试都有巡视,整个考试过程考风良好。考生在考场内睡觉、传夹带、交头接耳等不良现象几乎没有,发现极个别作弊现象,涉及到的考生我们立即在广播内进行全校通报。
二、考试成绩具体分析:
A.各班级整体情况(见表)
a.七年级英、数科目比语文科目要好,主科比综合科目考的要好;
b.八年级语文比七年级语文考的要好,七年级英语比八年级英语考的要好;七、八年级数学其虎相当。
B、科目优秀率与合格率统计分析:
根据暑期三闾学校首届职代会通过的方案,本次考试各个参考科目达标情况如下:
a、优秀率达标科目:语文20%,数学英语15%,文综35%,理综20%七(1)数学17%,七年级英语(45%、28%)
八年级数学(15%、19%)、八(1)政治52%,八年级生物(30%、42%)
b、合格率达标科目:语文60%,数学英语40%,文综60%,理综40%。
七(2)语文66%,八(1)语文67%,七年级数学(52%、48%),七年级英语(57%,54%),七年级政治(76%,79%),七年级生物(57%,52%),八年级政治(89%,85%),八年级生物(78%,81%)。
C、优秀率为0的共有5个科目,有八个班次,七(1)语文,七(2)政治,七(1)历史,八(1)(2)历史,八(2)地理,八年级物理。希望以上科目任教老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改教提效,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1、主科与主科之间、主科与综合科目之间不平衡,学生有薄弱学科和跛腿的现象,基础年级培优辅差工程急需启动;
如:七(1)第一名王巧丽同学三门主科有两门超优,但有一门未达优,甚至综合科目也较弱;
八(1)第一名郝晶晶同学三门主科都达优,但某些综合科目较弱;
2、同一学科班级之间有差异,存在悬殊;如八年级两班的政治,八(1)优秀人数有13人,八(2)仅7人;
3、优秀生面不广,尖子生太少;
4、良好的学风没有完全形成,后进生面较广,总分一两百分的学生基数大:如七年级有7个一百多分的,八年级有5个一百多分的;
四、感到乐观值得欣慰的方面:
1、本次期中考试凸显主科优势,七年级英语有十多人次达到100分以上,超110分的有好几人;
2、七、八年级数学达优以及超100分的。人数有很多,甚至考满分的;
3、七、八年级几乎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平时工作兢兢业业、都踏踏实实,根据教师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反馈的情况来看,只是部分学科本次考试出现了失误:
五、后阶段教学工作的建议与努力方向: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
2、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3、加强学生的功课以及科目的平衡;
4、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研讨、潜心教学;
5、扩大和巩固优秀生人数,加强培优辅差、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指导;
6、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缩小后进生人数;
7、加强和改进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用有效的手段循序渐进的辅导。
(1)4080%听力部分有三大题,分值xx分。第一题是听单词。的学生都能很好的答题,但是少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牢固造成了丢分现象。第二题是听句子。学生能较好的听出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学生敏锐的听力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出错。第三题是听问句找答3句,这一题丢分主要集中在小题,主要原因是听见哪个单词就选有哪个单词的句子没有认真思考,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较弱。第四小题为听录音补全句子,学生们丢分主要集中在第二小题,听出来但不会写单词,基础不扎实。
(2)60笔试部分有六大题,分值xx分。
第一题选出不同类的4一项,大部分学生错在第小题,主格和宾格分不清。
第二大题always为按要求完成下列单词错得人很多,主要集中在(反义词)singer动词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没有过多强调着类型题,较生僻。
第三大题为单项选择,只有个人做错,原因在于基础不扎实,不细心。
第四大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难度不大,单错误率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单三人称掌握不到位。
第五大题连词成句,着都是平时学习的重点句型,正确率高。
第六题是阅读理解,丢分主要集中在第三小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大,但是但这一题失分最为严重,说明平时教学中对学生拼写的能力和记忆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未落实。
具体分析:
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点落实较到位。学生能听懂简单问题并回答,能辨析有明显不同的发音,能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能正确了解简单的故事和短文等。特别是单词的教学,老师们都已经引起了较大的重视,加强了单词的背记要求。除此以外,老师对听说的训练还是有相当的力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理想的。发展。在听音连线、选择、回答等题目中,学生的得分都是较高的。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发展不够均衡和全面。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综合发展的过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在这几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是逐步得到熟练掌握的。教师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没有均衡开展,尤其是写的训练还有待强化。
主要措施: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动活泼的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创设活动型的课堂,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编制的特色,即:教材编制了大量学生喜欢的教学活TPR动,运用了诗歌、歌曲、韵句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许多的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多方面的优势,创设氛围浓厚的小学英语课堂,让学生在洋溢着轻松、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意中感受语言、习得语言。
加强听力规范训练。小学英语教学应立足于“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听是语言学习的奠基石,学生在大量的语言输入中潜移默化地积累, 因此,教师在平常每节课的教学中应安排一定量的时
20xx年9月9日,在教育质量分析会暨教育工作会议上,x局长就全县发展、教育质量、新学期工作重点讲三点意见,使与会的每位校长都受益匪浅。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自查自纠,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中缺乏学习。
当今教育科研发展日新月异,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教师自身原有的知识不断老化、僵化,因此需要不断学习来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们每天忙忙碌碌,埋头苦干,家、校、教室三点一线,备讲辅批考兢兢业业,但却缺乏足够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决不是一句空话、大话、套话,每位老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严格践行之。
2、工作作风不够细。
一个学校要想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有细致地工作作风,“向细致要质量,向细致要效益”,“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铸就辉煌”,抓好细节不放松,一切从细微处发力,细细致致,认认真真,才能扎扎实实搞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
3、各项管理制度不明,制度执行不够好,纪律要求不够严。
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再加上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方能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顺利进行。我校存在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具体,过于简单粗糙,另外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要求不严现象,因为是老同事、老部下、老朋友,所以执行起来小有折扣。
4、办学目标不够明确,未能妥善处理好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我校于新学期中开展了“唐诗背诵”和“珠心算”特色教育,深受广大群众好评。但是怎样才能做到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呢?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把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确需要广大老师耗费大量地精力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方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5、教学管理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建立一套科学、实际、扎实、有效地评价机制去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去衡量工作的优与劣。
“以德治校,以人为本,以身作则,以学育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始终不渝的工作方法,我们也进行了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但目前来看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对自己所任教的年级的期中考试进行质量分析。这次分析重点找差距、寻对策,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期末考试作好准备。
从考试结果反映出这样三个情景:
1、从学生来看,就是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少部分学生是优生和中等生,其余是学困生。平时学 而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惰性强,不及时进行复习和预习,他们往往没有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英语的学习上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较差,学习没有兴趣,掌握单词,语言信息量不足,等等,所以考试成绩不尽人意。
2、其次,从试卷上分析,由于试卷的难度不大,因而各年级的`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都所提高。
3、从我自身来看,由于复习充分,并且面面俱到,学生在知识的细节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次学生的成绩比较梦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的以下的措施:
1、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对优等生多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好机会,鼓励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这个大家庭中来。
2、注重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打好基础,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4、优化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特别是学生的听力和语音确定能力方面须加强巩固。
5、加强课后辅导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光,发挥优等生帮忙学困生的作用,以便提高教学的及格率。
期中考试虽然顺利地结束了,期中考试对学生而言,是对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学习情景的检查和总结。经过这次考试,我找到了学生学习上的薄弱之处,又经过这次交流,我总结了教学中的得失。我从找问题、定措施,从而保证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适时地拿出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所提高,不断提高我的英语教学质量。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南疆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精神和《南疆双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落实我校双语教育质量,现将我校20xx年度双语教育质量汇报如下:
一、我校年度双语教育质量概况
本年度我校在校生632名,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有584名,双语班模式一有两个班,65名学生;模式二有14个班,519名学生;1个普通班,48名学生。现我校有双语教师23名。
一年级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二年级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三年级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四年级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五年级模式一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五年级模式二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
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六年级学生本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抽测情况,汉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母语文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数学平均分56分,优秀率18%,及格率35%,低分率10%,与上学年期末抽测情况对比,提升了%,下降了%
二、本校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1、完善制度。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把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特别重视常规工作,对一日常规工作紧抓不懈,校领导定期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填写检查表,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年终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一是提高教师的教案备写。我校检查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备课上课要求:即两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二是抓教学过程。 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让教师自查;三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4、重视教研活动。
校领导经常进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并做好观察和记录,以便指导教师教学。同时,积极开展校级教研活动,积极参加片区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 5、抓教风促学风
要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要让双语老师重视双语教学,老师抓紧了,学生也就受影响对双语学习更加积极,老师的教风好了,学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好的学风。学习成绩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下出的成果,而不是学生单方面得到的。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作为农村学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学校常规制度,做好每日常规工作,我校的校领导和双语教师们都特别重视双语教学工作,当然双语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
三、本校在加强质量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我校在加强双语质量建设方面存在双语教师不足现象,部分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已被下放到社区或已转岗,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担任课时量重。
四、下一年度,本校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目标、思路和举措。
(一)、目标任务
1、明确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向常规工作要效益;
2、制定双语教学质量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二)、组织领导
为提高教师对双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着力营造良好双语教育工作氛围,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书记、校长
副组长: 教导主任 教研主任
成 员: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全体教师
组长主要负责全校双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全面协调、监督工作;副组长负责双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落实、监督、指导和评价工作。
(三)、学氛分析
我校是民语系学校,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大部分孩子的家长双语水平不高,不太重视孩子对双语的学习 。所以下个学年,我校组织双语教师多联系家长,多联系学生,进学生的家中,了解关心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交朋友,激励学生及家长对双语教育的重视和热爱;
(四)、主要提升措施;
1、明确工作思路,搭建教师良好工作平台;今后学校工作思路:围绕双语教学,强化学校每日教学;
2、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向常规工作要效益;
(1)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2)认真做好教师备课工作的检查监督;
(3)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督与指导;
(4)认真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及试卷的批改情况,除学生及家长对双语教育的重视和热爱。
(五)、主要提升措施
1、明确工作思路,搭建教师良好工作平台
今后学校工作思路:围绕双语教学,强化学校每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教学常规为重点,突出对薄弱班级和学科的提升。
2、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向常规工作要效益
(1)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做好家访及学困生引导工作。
(2)认真做好教师备课工作的检查监督。完善教师备课制度,学校认真检查、记录、反馈教师的备课情况,除两个教研组对教师备课情况的每半个月一次的检查外,学校教导处将对各教师做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教案给予指导并限期整改。
(3)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督与指导。教师必须提前进入教室,上课期间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校领导更要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对教师的上课提出建议和意见,提出要求,跟踪整改。
(4)认真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及试卷的批改情况,除两个教研组对教师备课情况的每半个月一次的检查外,学校还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作业及试卷进行例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反馈,对不按要求批阅的要跟踪检查,督促改正。
(5)真正落实好校本教研活动。我校要求各教研组实行集体备
课制,在课前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研讨、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倡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上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6)做好优等生培养工作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采取“一帮一”的方法,一个优等生带一个学困生,落实到实际。
3、制定教学质量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以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成绩为基础,将目标落实到教师,具体落实到学生,制定学生各学科应达到的目标。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是:
4、签订目标责任书
5、做好学困生的转化
(1)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寻求家长的有力支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2)分层要求,逐步提高,让学困生也能经常有成功的体验。 由于班级里学生差异较大,从教学设计开始,任课教师就应注意设置学困生能完成的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教学中分散难点,设置梯级问题,让学生能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帮助老师管理班集体事务,并使他
(4)尊重学生,亲近学生,真情关爱,严格要求。
总之,做到抓紧、抓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对上级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1、我校在教学条件方面还缺少三个班的班班通;
2、学校设备都已配备,但设备没有连接互联网络。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尤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县教育局指定今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年。3月17日,教育局召开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可见,提高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不是某个学校的个别问题了。我们在研究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努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时,必须正视教学质量的现状,总结过去的优秀经验,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长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学校师生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共有15个班,学生948人,专任教师41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22%。本科学历35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专学历6人,占教师总数的15%。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教学专家4名。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清平中学狠抓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了多种管理和考核机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然而,学校的质量与上派初中和合肥迪达学校仍有一定差距。在冷静反思的基础上,我 通过了解,我们分析了目前影响学校质量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情况如下:
(一)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转变工作态度
问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够,不能把员工当成自己的责任,更不能把员工当成自己的最高责任。有少数老师迟到早退,不能按时完成日常工作,导致学困生面积增加,厌学情绪增加。
情境分析与对策:想法决定行为,压力产生动力。
1.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加强教师传统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理清思想,端正态度。
2.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把最新、最新的政策传达到位,让老师心里有政策,压力自然存在,动力无忧。
3.量化教师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数据,使排名前后的成绩清晰。只有全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统一思想,才能把质量的提高牢记在心,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近年来,尤其是20xx年至20xx年,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交通闭塞,而且近几年上排初级中学从以下中学选调教师,学校抽调了7名各科骨干教师,教学经验15年左右。他们曾经是我们学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有的是全市教学圈的新星;有的是城市骨干教师;有的是县教学专家。这样就在教师流动中形成了一个不好的循环。还有一部分骨干教师走上了行政岗位,学校很多管理人员都是教学专家。
情况分析及对策:流失的骨干教师是学校培养多年的成熟专业骨干,是学校的中流砥柱。骨干教师的大量外流降低了学校教师的`素质,也对教师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担任行政职务的骨干教师都是一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自己部门的事务,他们的精力必然大大减少,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止步于遗憾中的进步步伐。要有效提高学校教师水平,必须加强学校的“造血”功能。一方面,要充分发现和挖掘教师的潜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名师工程”;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师徒工程”,切实开展师徒、校本培训等工作,加大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胜任。
(三)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问题:从每一张质量数据分析表中,我们发现同年级的班级之间差距很大。我们知道班与班之间是有客观差距的,但是平均差距大不可避免的和老师有关,这反映了老师敬业程度和专业水平的差距。
情况分析及对策:同年级教师缺乏团队精神,交流讨论少,教师无法形成良好的同伴互助、优势互补的氛围,缺乏充分的合作共赢意识。年轻教师缺乏虚心求教、求进步的自我动力,不以成绩差为动力。20xx年,我们积极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同年级学生的集体备课,同组每个人都有主要任务,分享智慧和成就。
(四)加强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教学管理
问题:通过结果分析,7、8年级的教学成绩远低于9年级近三年的教学成绩。从纵向来看,同组学生在九年级的位置远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今年的期末考试反映了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八年级。
现状分析及对策: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学校教师配备有倾向性;二是教师重视不够;第三,学生没有接受足够的压力,即学生对自己不够重视。结合以上三项,造成这两段成绩差的原因,必然会使九年级的管理教学更加困难,最终影响中考质量。
鉴于七年级和八年级的现状,下学期的一些科目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尤其是英语、八年级物理等科目。这些科目都有很强的基础。如果等到九年级再出兵,加大突击力度,恐怕很难全力以赴取得好的效果。到时候老师吃亏,学生吃亏,成绩差。悔之晚矣!而这也是对未来教学管理的警示,一定要从以上三点逐一解决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问题。
(五)绩效b工资制约学校发展
问题:清平中学现有教职工53人,但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职工5人,因病长期缺课教师1人),说明教师严重短缺,绩效工资按现有在职人员发放,工作量大,工资多,但拿到的绩效工资少。
对策:愿意找上级领导解决。
提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些都是目前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定期做好各阶段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为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学期,在新密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来集镇中心校的具体指导下,我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多学科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以学科课程标准标为准绳,以教学模式深化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近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采用新密市教体局教研室统一试卷,从考试反馈情况来看,各科试卷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错误,能较好的体现通过考试测评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下段时间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试卷的内容能体现现代评价思想,不完全注重学生的知识的记忆,而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检测的结果
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全校有594名学生参加,13个教学班,30个学科。其中语文学科从平均分来看,一一班、二一班、二二班、六一班、六二班人均均超过80分;从优秀率来看较高的班级有六一班、六二班分别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其次是五二班和五一班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数学学科从平均分来看人均在80分以上的班级有一一班、一二班、一三班、二一班、二二班、三一班、六一班、六二班;较上学期多了三个班级。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五一班为百分之八十六点六,一二班为百分之七十点六,一三班为百分之七十二点七,六一班为百分之七十,也较上学期有较大的提高;英语学科人均在及格以上的班级有三一班7505,三二班67.5,四一班68.7,四二班70.6,五一班60,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三一班百分之三十二点七,四一班百分之三十五点七。
就班级而言,人均(只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均超过了170分,优秀率较高的是一二年级,都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多。
说明;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按90分为优秀计算;三、四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按85分为优秀计算;五、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按80分为优秀计算。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本次期中检测,可以看到我校前一段的教学工作是扎实有效的,整体成绩无论是平均分或者是优秀率等都较上学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首先是因为学校在本学期中继续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定时对教师教案撰写、作业批改进行检查通报,有力的强化了教师对常规教学过程的责任心。学校领导也能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深入教师课堂听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其次,学校根据教体局关于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积极推进双模教学工作的要求,我校在教学教研上能抓住课标解读这个工作重点,继续深化快乐五合一教学模式,在三月底我校成功的举办“双模推进暨优质课比赛”活动,从而有力的推进了我校教学工作的进程。
其三,学校继续推行周清制度,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也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我�
2、教学管理上的粗放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有待进一步落实。
3、教师对课标解读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学习流于形式。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或不明,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运用内容却没引起足够重视,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4、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外阅读量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语文方面,我们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未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目前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管理,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扎扎实实的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习,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是教育思想在该学科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依据。学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理解课程标准理念。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继续加强教学研究。学校领导、教导处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充分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我们的老师清晰地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4、继续落实周清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总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通过教师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付出,去迎接更新的考验,我们坚信,我们将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
我校对本次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在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诸多因素,特别是教师的敬业精神,还有待于加强,对于此次质量分析整改如下:
一、成绩不佳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思品、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认为这两科不重要,分值低,没有做到开足开全课程,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2、学校教研氛围不浓厚,教研活动开展少,教师参与态度不够端正,以至于质量不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学校推门听课数量少,老师思想松懈,以至于造成常态课不高效,教师存在不备课,无教案上课现象,使教学效果、质量大打折扣。
4、学校忙于应付各项检查,放松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没有把握好学校工作重点。
5、教师师德教育不够,敬业精神较差。
二、整改措施:
1、增加推门听课数量,并及时对本节课作出点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学生高效课堂。
2、营造浓厚的学校教研氛围,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制定措施,支撑教研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3、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相关业务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将对全体教师进行公示。
4、学校将不定期、不定年级对学生进行抽测。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对抽测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共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衔接断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多加强师德方面的材料学习,提高敬业精神。
我校的奋斗目标为全市前50名。本次教学质量检测,我校在全市小学排名比较靠后,我校全体教职工将上下一致,鼓足干劲,争取下次检测我校的成绩能够上一个台阶,提高一个档次,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请领导看我们的行动吧!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xx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xx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xx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文章由北京白癜风医院提供
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促进评价改革,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精神对全县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质量测试和抽样分析。其目的不仅是监控上学期新课程执行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其成为我们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导向。下面仅就期末测试中小学数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本人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全县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说明
1、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我们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评价方式等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2、命题原则
(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
(2)灵活开放,注重创新。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4)“三维结合”,注重发展。
3、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
(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放在了首位。因为只有通过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占卷面成绩的7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基本运算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运算繁琐的计算题。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比如:二年级数学中,不是机械考查“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让学生“根据8+8+8+8写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考查可以看出99%的学生都理解了乘法的含义,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都会运用乘法进行计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同样,在五年级数学中,我们也不是机械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是让学生填写“把3.7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是原数的倍。”如果学生能正确填写,就说明他们已经理解、掌握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实践,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试题编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和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数学的现实性,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年级的试卷中都有这种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事物为背景来考查数学相关知识的题目。例如:一年数学试卷中,“同学们站排做操。小红的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排一共有个人。”三年数学试卷中,“小毛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用16秒钟,从一楼上到三楼要用秒。”等等。这些试题都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在答卷的同时也能感觉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用处很大。
(3)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在试卷中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的全过程。例如:一年数学试卷中,“9+3=+”;三年数学试卷中,“填单位名称:①1-1=1;②1-1=999”等等。这些题目都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注重数学建模,强化应用意识。
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更加重视数学应用。而应用型试题则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数学建模能力,即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二是数学能力,即对于转化而来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因此,应用型试题是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良好试题。这种试题的选择背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购物、用水、租车、租船、旅游等等。目的是引导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建模,重视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题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力求使学生在试题解答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试题设计
按照上面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我们首先根据各册教材中每部分内容所处的地位、教学要求及安排的课时数,制定了“双向细目表”,确定了各部分内容在试题中所占分数的比例,编制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测试题目。具体命题过程中,我们力求稳中求活,活中求新。
具体来说,在2—6年的试题中,我们分别编制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五种形式的习题。其中,填空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80%左右,分析型、综合型题目占20%左右;
判断题,我们是以教材中的重点并且易混的概念、定义、公式等为主,重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选择题,是以一些小巧、灵活的题目为主,大多属于综合型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计算题,在各年级的测查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平均在35%左右,主要形式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解方程、列式计算等多种形式。安排专项测查,旨在考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应用题,可以说是数学测试的传统项目,在本次应用题编制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1)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题目灵活,开放有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一年级的数学测试题,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编制了填一填、做一做、写一写、算一算、答一答等不同形式的题目。在题目编制过程中,为了减少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也努力使试题儿童化、生活化,努力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以达到通过测试训练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发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综合目的。
二、数据统计
本次测试,在全县1—6年的考生中,我们随机抽调了6个乡镇(包括平原、山区各3个),12所小学(包括中心校、村小各6个),总计1913份试卷。成绩统计情况如下:
1、试题数据统计:略
注:在总计中,带“——”号的分数不包括一年级成绩。
2、总体情况统计
3、成绩分布曲线:略
三、试卷分析
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细致查阅了抽调上来的所有试卷,我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兼半”。喜的是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忧的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
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1—6年的试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尤其是计算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92%,填空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87%,分别高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所占分值达到填空题总分的8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能力强。
“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试题。比如:一年试卷中“9+3=+”一题,孩子们就写出了不同的答案:像9+3=10+2,9+3=7+5,9+3=11+1,9+3=12+0等等。还有五年试卷中“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一题,学生的答案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6×6÷2=18(平方厘米)36-18=18(平方厘米);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36÷2=18(平方厘米);还有的列综合算式:(24÷4)×(24÷4)÷2;(24÷4)×(24÷4)-(24÷4)×(24÷4)÷2等等。可以说形式不一、不拘一格。由此我觉得,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肯定他们的成绩。
3、解决问题方法活。
“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又一原则。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我们都编制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最明显的就是各年级试题的最后一道。这类题目虽然总体得分率不高,但有很多学生的解题方法出乎我的预料,令我十分叹服。
比如:五年数学中的租车问题“300人乘车去旅游,可供乘坐的车辆有两种。甲种车每车可坐48人,每天租金800元;乙种车每车可坐20人,每天租金500元。(1)设计一种租车方案,并计算出所需的费用是多少。(2)找出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写出来。有一名学生采用列表的方法解答的:1种2种3种
在这样写出3种租车方案后,他又对比找出了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即大车6辆,小车1辆,共花5300元。多么高明的办法,多么了不起的孩子,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十分的惊喜。
还有一名学生分别这样回答两个问题:(1)300÷20=15(辆)15×500=7500(元);(2)300÷48=6.25(辆)6.25×800=5000(元)。坦白地说,这位学生的第2个问题的答案与我的预想是不同的,而且比我的预想还要省钱(我的想法是最少要用5300元)。因此,通过这一题,我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如果单独包车,则最少要用5300元;如果随团搭配,则最少要用5000元。所以,我也从心底里感受到“新课程的确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4、学习习惯良好。
抽调上来的试卷,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的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
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有的乡镇把考试、分析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教研的机会。比如:吉洞乡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四年级应用题的第5题“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147千米。从成都到北京的铁路长20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大约要行多长时间?(得数保留整数)”由于学生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40小时、41小时、42小时。他们在一番争论后及时与我联系,问我哪种答案是对的。当时,我十分欣慰,可以说是因为我预想的目的达到了:不仅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而且,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和争议。因此,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他们三种答案全是对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这些是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也因此感到十分高兴。
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比如:一年级“算一算:1、写出计算过程,再算出结果。第1小题8+6=”正确率达到98.5%,而“第2小题4+9=和第3小题5+7=”正确率则分别为95%和88%。这三个小题大体相同,为什么正确率却有如此差距呢?其原因就是:第1小题与书中例题、习题的形式相同,大数在前、分解小数凑整十;第2小题则稍有变化,小数在前、分解大数凑整十,写出思考过程则稍有困难;第3小题由于格式出现了变化,是将前一个数分解与后面的数凑整十,所以错误率直线上升。这说明学生对“凑十法”理解不透,只能机械模仿。同时,也说明学生对惯常的问题比较适应,正确率高,稍有变化则难以应付,缺乏慎重思考、独立分析、触类旁通的能力。再如:二年数学“商店运来一些书包,卖出25个后,还剩45个。运来多少个书包?又运来18个,现在有多少个书包?”一题,第二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列式为“70+18”。以上两例说明学生受教材习题的定势影响比较严重,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从前面的试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题、选择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尤其是选择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仅有69%,其次是判断题和应用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接近80%,都分别低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教师方面:
1、个别教师的思想落后。
当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仍有部分教师对“应试教育”依依不舍、情有独钟,对素质教育不热心,甚至有排斥的情绪。大家应该还记得:一年试卷中的第二题做一做,在12张不同的数字卡片下面有6个小问题,比如:上面一共有张数字卡片,其中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把前面的3张卡片用笔圈起来,它们的和是等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在试卷分析中是这样评价的:题中生字太多,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因此错误率较高。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有兴趣的老师回去可以看一看,这道题中有几个生字,这是其一;其二,即使题中生字再多,考试时也明确规定:一年级学生答题,监考老师读一道学生答一道,难道老师读题之后,学生还会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还有一位教师针对二年级的最后一题,“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杯水。你们家有几口人,如果这样做,会浪费几杯水?算一算。”这样说道:“山区的孩子连水龙头都没见过,出题一点不考虑实际。”如果这道题直接写成:“一个人刷牙浪费7杯水,3个人浪费几杯水?”学生能不会吗?所以,关键不是“水龙头”的问题,而是教师思想的问题,观念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就不要再拖改革的后腿。虽然改革会给我们带来阵痛,但是我们也必须身体力行,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改革的年代。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觉得对不起我们的学生。
2、个别教师的观念落伍。
前面说道,一年试题中有“9+3=+”一题。本来学生的思维很灵活,答案多种多样。可在一本试卷中却这样批示:9+3=8+4(×)9+3=11+1(×)9+3=10+2(×)……仔细查阅,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9+3=3+9。因此,整本试卷26人只有3人答对。其中两人的答案是:9+3=3+9,一人的答案是:9+3=9+3。
还有五年级设计租车方案一题,一位学生这样写道:300÷48=6(辆)……12(人)6×800=4800(元)4800+500=5300(元),结果没得分;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300÷20×500=15×500=7500(元),结果也没得分……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因此我陷入了沉思:通过上面的答案,我们的老师应该知道这两个孩子的租车方案是什么,可能是出于认真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写出租车方案是什么,所以没给分。
3、个别学校考试不严肃。
这一点体现在个别乡镇、个别班级的试卷有集体涂改现象,还有的开放题答案一致。比如:一年数学最后一题,一本试卷从前至后统一作答:7+3+10=20(元);一本五年试卷最后一题,统一作答:大车6辆,小车1辆。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测试不是为了难为学生,更不是为了难为老师。
4、个别教师阅卷不认真。
这一点体现在:(1)有的教师过分宽容。比如:五年试卷中“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5平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很多孩子写成1.25,多数教师打对号。(2)有的教师过分苛刻。尤其是搞通考的单位,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种做法与我们教师的道德是背离的,学校竞争、教师竞争,怎么能拿学生的成绩作代价呢?
四、思考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改进教学
1、改进备课方式。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因此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落实新课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并且,教材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编写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但也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必须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体现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
(4)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
要使教学的方案具有效率意义,必须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顾名思义,“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
2、改进课堂教学。
(1)新课引入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2)问题提出开放化。
这里所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精心设问,也就是说,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有目的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疑点,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师生情感上达到共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鼓励学生善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变为“学生有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的模式,真正解放学生的一切。
(3)练习设计多样化。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设计应注重开放。主要做法是:①条件开放;②结论开放;③解答方法开放;④问题情境开放;⑤时空开放。
可以说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选取一切从学生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生活化、多元化。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能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发现真理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分析法、综合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试验法、图表法、假设法、列举筛选法、代入法等等。比如:五年数学判断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米。”一题,用举例法就可以轻松地判断这道题的对与错。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策略有:①示范引路,授之学法。②依据教材,设计学法。③因势利导,鼓励“创法”。④揭示规律,指点学法。
4、改进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性的评价观,不要总追求一种模式、一个答案,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评价目标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在评价方法上,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可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分数或等级+评语+成长记录”的方法,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诊断学生的困难,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双重作用。
测评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进不足,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今后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一个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强化两项行动(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效率提升),抓好三个落实(求实、求新、求精)。
1、把握一个重点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取决于课堂的效率。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全体教师运用新理念,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具、课件进行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师生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整合,已�
2、强化两项行动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细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常规要质量,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中心校教研组要积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组织示范课、研究课,开展中心校骨干教师送教下完小活动,举办教学引领活动(椒江人民路小学)、教学联谊会(金清小学),更好地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通过校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质量之目的。
3、抓好三个落实
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实,落实要靠谁,要靠我们的全体教师。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按照局里的各项要求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从严管理。
1、求实。就是要扎扎实实工作,特别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要不折不扣地逐一到位。
2、求新。就是要观念更新,办法创新。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创造出新的`校园风貌。
3、求精。就是要出精品,出经验。学校要创名牌,教师要当名师,整体发展,全面提高。
一、期末考试成绩及中考成绩
七年级总分为760分,共411人参加考试,700分以上1人,600分以上50人,500分以上160人,300分以下64人,总平均分为444、62分;八年级总分为860分,共590人参加考试,700分以上59人,600分以上194人,300分以下43人,总平均分515、72分。中考成绩三项指标按县教研室统计,及格率0、4717,优秀率0、1637,平均分293、13,均位列全县第一,中考成绩得分为100分。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学生成绩取得显著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学现状,说明了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办法是行之有效的,这和学校领导的管理到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及学生的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二、教学成功之处分析:
1、学校工作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监测力度。学校要求各年级教师每学完一单元都要及时进行质量监测,监测情况要及时上报教导处记录备案。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严格组织期中、期末测试并对测试情况进行统计评比,而且每次测试后,不但每位任课教师要认真的进行试卷分析,而且每班由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
2、注重过程管理,加大常规管理力度。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务处对各项教学常规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严格执行。每学期,学校除组织期中、期末两次业务检查外。还不定期抽查部分教师的业务,并把抽查情况通报全校,把抽查结果记入教师量化评估中。量公评估不仅是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唯一依据,每次的评先评优评模都按量化评估从高到低依次截取。
3、扎实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搞花架子,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求高,不求大,只求实在。有效的教研活动无非就是备听评研,特别是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有着很浓厚的学术气氛,老师们积极发言,意见中肯,不说虚话套话,不怕得罪人,言辞犀利,切中要害,经常有激烈的辩论。这些对所有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意义非凡。不光是集中搞教研时这样,在课堂间隙,在老师们的办公室里,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4、学科教师工作责任心强、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踏实。教学中能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能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打骂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愿学、乐学,学习效果较好。教学中既注重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能力,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石,也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所在的学校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是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曾经就读的母校,同时也是校长推荐上北大第一人匡超的母校。我们的学校一直以来以美育教育著称,但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和教师流动的增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质量。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管理能力,促进教育的持续、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师生双赢,我们现就本学年的教学质量进行如下分析报告。
一、教学质量基本情况。
(一)参考人数:
我校总人数1200左右,外来务工子女学生数接近一半。
(二)学科教学质量:
1、小学科教学质量。
音乐、我们学校的各门学科都处于全市中上水平,尤其是美术、体育和科学三门学科更是表现突出。我们学生经常获得各类奖项,足球队参加市比赛取得了男子和女子第四名的好成绩,田径队也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了甲级队的称号。此外,我们的舞蹈《鸿雁》参加了xx市艺术展演,并且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2、语数英学科质量。
语文、据我校每次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数学和英语学科的表现处于中游水平或者中下游水平,尤其是英语学科表现不太理想。这一结果可能与市级调研中所反馈的市平均分和我校平均分相符合。
二、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艺术引领,提升质量。
我们学校以蔡校长名师� 从小接受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将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带动各学科同步发展,让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1、通过艺术培训,提升艺术质量。
本学年,我们将继续举办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和周六上午的佩尔艺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培训。每位培训老师都会认真备课,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并注重教学过程。这些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技巧水平,也促进了我校艺术特色的进一步发展。
2、通过艺术比赛,提升艺术水平。
我们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参加各种艺术比赛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最近的例子是,在四月份,我们有超过30人参加了xx市科学幻想画比赛。五月份,我们组织了35人参加xx市现场书画比赛,其中7人获得了一等奖,7人获得了二等奖,9人获得了三等奖。此外,我们学校还有3位学生的作品被送往xx市参加了艺术展演活动。这些比赛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艺术技巧和知识。
(二)搭建平台,培养教师。
1、邀请客座教师。
本学年,我们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并特邀实验小学的语数英学科高级教师来校做“客座教师”。每月定期举行培训活动,内容和地点都已经确定。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从细处做起;培养青年教师,从课堂抓起”。每次活动由各年级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组内成员共同参与。受聘教师从教学课型的把握、教学时间节奏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进行评课指导,及时有效地解答了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困惑与疑难。本学年有24位青年教师接受了客座培训,他们虚心好学,积极进取。蔡书琴、严仙花、唐飚等老师课前主动请教,认真钻研,精心准备。课后更是勤于反思,自觉磨课。自然,他们的课堂也呈现出了预期的精彩。
2、开设匡小讲坛。
为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引领教师的核心价值理念,本学年我们特地开设了“匡小讲坛”。学校校长办公室分别授课《我们怎样做好教育》、《智慧从容的教师之路》和《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此外,我们还邀请老校长华建波先生来校作题为《打造匡小怎样的学校》的精彩演讲,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和赞誉。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到校为教师们授课,帮助他们更好地引领教书育人的价值观。
3、比拼教学功底。
按学科、分学段,青年教师全员参与,由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教研组长等成员做评委,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比赛得到了青年教师的热烈响应,为了赛出水平,展现风采,老师们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制作教具,课堂中激情四射,不时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充分体现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
4、名师引领成长。
我校有2个大市级学科带头人,11名xx市级学校带人,3名xx市教坛新秀,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学校有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共同成长。活动中,同课异构、专家讲座、同行点评、外出交流,使每一位参与的美术老师受益匪浅,不光培养了我校的美术教师,同时引领了全市一大批青年美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校级“周xx名师工作室”与xx市xx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我校的唐xx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深受好评。这种教学联谊活动,上下联动。
(三)聚焦课堂,力求高效。
课是学校工作的魂,学校的办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的`质量。尽管我校在离城区偏远的农村,尽管现在师资十分紧张,但阻挡不了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的向往。我校是xx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学校之一。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年我们秉承“追求规范化管理、品质卓越、教学质量至上”的理念,结合市局“教学五认真管理”要求,制定了适合本地情况的“教学五认真管理详细规定”。在第四周的星期三,教导处以“在规范化与自主发展之间实现和谐成长”为主题进行动员。我们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实行“月度考核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结果与月考核挂钩。日常教学质量调研是我们尤其关注的内容。在本学年中,我们对二语、四数、六英等课程进行了多次教学质量调研。每学期末,我们会综合评估每位教师的“教学五认真管理”情况,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2、规范校本研讨活动。
我校充分发挥各级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作用。围绕学科研究课题,围绕一个教学现象,我校每周定时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案例分析、课例点评、教学沙龙等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集体备课效果。围绕培训专题,我们推出“一课三上活动”、“随机推门听课评级活动”、“外出教师反馈课活动”、“师徒结对帮教课活动”、“新教师学期汇报课”、“校际拉练研讨课”等,引导教师静下心来思考,沉入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20xx年上半年,我们一至五年级各教研组还编制了本校特色的暑假作业。
为激励团队的作战力,我们每学期末评定优秀教研组。
3、构建审美教学模式。
我们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以“尽善尽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我们逐步形成了以“以美促学、合作互动”为基本教学流程:首先确定一个核心——即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审美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接着明确四个程序——以美激趣,创设情境;以美激情,探究交流;以美激思,拓展创新;以美导练,张扬个性。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引导教师以美的法则来优化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结构和手段,使学生能够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素质。
4、加强校际教学交流。
一是横塘、里庄、匡小教育集团内校际交流;二是我校和吕城、皇塘、窦庄、练湖、折柳、埤城、运河等兄弟学校自发组成教学联盟,研讨课堂教学,相互借鉴教学管理经验。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我们虽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部分学科教学质量也有了提升,但我们仍感觉语数英学科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我市兄弟学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2、就本校来看,同一年级,学科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看20xx年6月份我校六年级语数英同年级的情况,就可以窥见。
(二)原因分析。
1、学情分析。
外来人口子女的逐年增多,他们基础差,底子薄,特别英语学科,有些读五、六年级的外来务工子女,他们有的都没有学过英语,或者是随意性上上的。而当地学生中留守儿童也逐年增多,条件好的学生进城的也逐年增多。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长只顾自己工作玩乐,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无人辅导,给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感觉家庭教育整合力量在逐渐削弱,学生整体素质在下滑。
2、教情分析。
我校上课教师本学年有76人,其中代课老师有13人,代课教师一是教学经验不足,二是教学心态不稳定。
从年龄结构来看,一是老龄化,50岁以上的教师约占15.3%,虽然有好的老教师,但个别老教师正能量不足,榜样模范作用的效果不佳。二是特年轻化,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约占57.3%,读研究生的青年教师多了,女教师生养二胎的多了,环境污染致保胎的女教师多了。这在工作的安排上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狠抓的持续性。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到很多青年教师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似乎失去了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精神和专注钻研的精神。当然,也有许多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成长后,就想去更广阔的城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虽然教研组有研讨和交流的机会,但是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只是表面上参与,并没有真正深入地参与其中,而一些老师和行政则没有带头参与。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研讨的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削弱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积极参与,建立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教学研讨氛围,推动团队的共同进步。
四、改进措施。
(一)用“匡老教师第一”思想引领教师成长。
尽管学校已经采取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但我们学校将进一步推出“匡亚明奖励基金”和各项评优考核指标,以营造和强化教学质量的氛围。全体老师都会积极参与“教学五认真”的活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牢牢把握质量第一的理念。
(二)继续加大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我们针对本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和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以提高教学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市区名师名校联系,共享他们的优质资源,同时也邀请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来校指导会诊,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三)立足课堂,进一步夯实“双基”。
“双基”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词汇基础、语法教学、计算教学、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度,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四)定期邀请“第三方”来会诊我校教学。
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行,可以补充校本教学管理中“人情化”方面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严谨性和可靠性,提升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质量,我们深信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学校教育不仅是管理目标的体现,更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来源。作为匡小人,我们坚定地认为,教学质量可以不断提高,我们将持续努力,不懈追求卓越。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1、学校应对“双语”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领导班子应考虑以下问题:双语教学是什么?双语教学为什么?双语教学做什么?
2、加强对超编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及其他形式的学习,尽快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使少数民族教师尽快进入“双语”课堂,承担起“双语”班的各类教学任务,招聘一些年轻的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补充师资力量。鼓励汉族教师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互相学习,促进交流。
3、动员汉语水平较高的民语教师开发《说汉语》的校本课,引导“双语”班的民语学生参加此课程的学习。
4、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进行民汉搭配,让汉族学生给民族学生当小老师,帮助他们学习并且教他们学汉语。
5、安排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对混合编班的民语学生进行汉语培训和学科教学内容的辅导。
6、学校教务处安排每学年至少一次的“双语节”,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同时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意义。
7、把“双语”教学的各种困惑通过筛选,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形成小课题研究规模,使“双语”教学的质量稳步提升。
8、动员民族村的家长把学前儿童全托到幼儿园上学,或者利用其他形式的教学,使学前少数民族儿童提高汉语水平。
二、本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
主要有“分数的意义、 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与可能性”等。而且在试卷中,各知识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恰当的体现。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应用知识”的形成。
4、体现对数学思考的考查。
如,第二题(4)题体现得是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规律;第三题(1)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利用立体的图形连线视图;第三题(2)题既考察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又用逆向思维考察已知周长求边长,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第三题(4)题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些试题给考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改进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的训练。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一些学生不会估算,估算能力弱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通过工作总结和对教师的调研,在我校“双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少数民族学生的学前教育严重缺乏。从一年级开始民汉混合编班授课情况看都是汉语教师上课,所以必须具备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这些学生必须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会用基本的汉语交流。而我乡的实际情况是全乡没有一所幼儿园,离三台近的`村子的汉族学生就在三台上幼儿园,像西地、五道坝、阿克其包括汉族学生基本上都不上幼儿园,满六岁直接上一年级。所以混合编班民语学生根本听不懂汉语,这些学生上课什么也学不到,从我校二年级学生情况看,这些学生经过一年混合编班进行汉语交流没什么问题,只是基础知识掌握很差。
2、民汉合校混合编班使上课教师既要照顾汉族学生又要兼顾少数民族学生,这样致使汉族学生经常有“吃不饱”的现象,汉族学生家长意见也很大;民族学生家长也有意见,多次强烈要求学校改变教学体制,即让民语教师给民语学生上课。这样会导致我县择校问题更严重,许多汉族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好一点的环境中上学,致使县城学校班额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去年、今年秋季我校一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就大于汉族学生比例。
3、“双语”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待提高。“双语”教师必须具备民汉兼通的基本语言基础,但是,我校的汉族教师不懂民语,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有限。
五、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从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考试题中除个别的题目学生出错外,大部分的题目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难度稍大的题目虽然全对率不是很高,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计算、动手操作、单位换算、可能性、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2、独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考试时,学生是在自己独立读题和分析的情况下完成试卷的,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符合题目要求,解答的情况比较令人满意,说明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学生在解决动手操作的题目时,正确率比较高,画对称图形、小船平移位置画的准确,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这是平时严格要求和训练的结果。
4、思维灵活,方法多样。
在“我会统计”一题的解答中,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和图示对照的方法。准确的推算出星期五该进23箱冰糕。从中看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注意认真、仔细审题。
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如选择题中“3点15分在镜中是几点多数学生都选择了9点45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这说明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读题不认真。
2、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有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如,在“填和17.01相邻的两个整数”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写成了17.0和18.0。说明这些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
4、数学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如“排队中也有数学问题”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长方形的方队,可以有几种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去掉几人?
每行几人?有些学生在答排成方队时只能打两种排法。
5、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平移画图出现错误,测量不准确。
时光如梭,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在紧张而又繁忙中过去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中学,但各级领导对英语这门学科十分重视。结合学生实际,我参照《英语新课标》,采取开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最后老师综合学生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得出期末的最后成绩。
二、质量分析:
1、学习兴趣
从形成性评价表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2、学习态度
八年级寄宿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绝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比较积极,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八年级非寄宿班一半以上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
3、学习习惯
从日常教学及评价中我觉得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主要表现为不爱读书,不爱惜书,上课不带书,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作业不完成,上课合作学习意识淡漠,上课随意说汉语,突出表现在非寄宿班,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有待提高。
4、学习方法和策略
要进一步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切切实实在英语课堂中落实“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学法等外,还应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把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加强词汇、阅读与写作教学。通过听写单词、默写单词以及单词记忆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巩固单词的拼读和拼写能力,为语言运用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课外补充一些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作文的教学一定要落实到位,每周一篇作文不能忽视,作文的批改、面批与讲评工作一定要跟上。
5、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农村学校的学困生太多,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欠缺,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对词汇的掌握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词汇运用和书面表达中单词拼写错误较多,特别是口语交际的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及不足
本期,积极参加了校内外听课活动,及时给自己充电的。,撰写案例论文获市一等奖,并多次在省内外杂志中发表,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取得的这些成绩虽然可喜,但也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和方式还需不断充实……
综合所述,在本期教学工作中有得也有失,今后在工作中争取做得更好。
一、从六个年级整体看
除一、三年级为片区第九名外,其余年级均为片区第十名,学校教学质量整体堪忧。6个年级中语文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共18个指标,为六年级语文优生率位居片区第6位;三年级语文及格率位居片区第7位;六年级语文平均分位居片区第8位;二年级语文优生率、三级语文平均分、四年级语文优生率等3个指标位居片区第9位,一年级语文及格率,二年级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三年级语文优生率,四年级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五年级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9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第10位);语文学科位居片区末尾的指标比例为50%。(20xx年秋期9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20xx年春期3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
6个年级中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共18个指标,的是三年级及格率位居片区第5位;一、三年级数学平均分、优生率等4个指标均位居片区第7位;一年级数学及格率、六年级数学优生率等2个指标位居片区第8位;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及格率,四年级数学优生率,五年级数学及格率,六年级数学平均分、及格率等6个指标均位居片区第9位;二年级数学优生率、四年级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五年级数学平均分、优生率等5个指标位居片区第10位;数学学科位居末尾的指标占比为27.8%(20xx年秋期数学有4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20xx年春期数学有6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20xx年秋期6个年级语文数学共36项指标,14个指标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38.9%。(20xx年春期9项指标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25%;20xx年秋期12项指标位居片区末,占比为33.3%)。
二、从二十个教学班级看
三年级四班、四年级三班、五年级二班、六年级一班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20%。三——六年级除四年级四班外,均位居片区最后几位(其中三年级分别为第20/21/22/24位;四年级分别为第25/26/27/17位;五年级分别为第22/25/24/23位;六年级分别为第22/21/20位)。语文、数学学科均衡发展的班级有一年级2班、四年级4班。
三、从语文学科看
20个教学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60项指标,位居末尾的有9项(一1班平均分第20位;三1班优生率第24位;三3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第24位;四3班平均分、及格率第27位;五3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均为第25位),占比为15%;二年级和六年级语文全部走出末尾。六3班优生率位居片区第10名,四1班优生率位居片区第11名,四4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分别位居片区第13/16/15位;三4班平均分、及格率分别位居片区第15/15位;其余指标均为片区同年级后四分之一位次。
四、从数学学科看
20个教学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60项指标,位居末尾的有5项(三4班优生率第24位;四2班平均分、四3班及格率第27位;五4班及格率第25位;六1班及格率第22位),占比为8.3%;有8项指标位居片区前10名,占比为13.3%。的为四4班及格率达100%、位居片区第1位,平均分位居片区第8位;三2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为片区第5位;三3班优生率位居片区第2位;平均分、及格率位居片区第6位;六2班平均分、及格率都位居片区第10位;一二年级数学各项指标均走出片区末尾。三项指标都进入片区前10名的有:三三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分别位居片区第6位,第6位,第2位;六二班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分别位居片区第10位、第10位、第9位)两项指标进入片区前10名的有:三二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片区第5位;四四班平均分、及格率分别位居片区第8位、第1位。
五、从语文、数学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120个指标看
位居片区末尾的有14项,占比为11.7%。进入前10名的指标有9项,占比为7.5%。
六、从英语学科看
三——六年级15个教学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45个指标,16项指标位居片区末尾,占比为35.6%。其中四年级一班、三班优生率为0;五年级2班、4班及格率为0,全年级优生率为0;六年级2班、3班及格率、优生率均为0。为四年级四班,平均分、及格率均位居片区第15位(全年级27个教学班),优生率第18位
七、从20xx年春期与秋期语文学科对比看
语文18个教学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54个指标,有进步的13个指标,占比为24.1%;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三个指标都进步的是六2班杨书维老师(平均分由第19位变成第17位,及格率由第16位变成第15位,优生率由第20位变成第16位);两个指标进步的有:六三班沈国友老师(平均分第20位升至第18位;优生率由第19位升至第10位);三4班吴建国老师(平均分由第19位升至第15位,及格率由第17位升至第15位);二二班徐华老师(优生率由第23位升至第22位);一项指标进步的:二三班吴晓波老师(优生率由第24位升至23位);三三班田应生老师(优生率由第26位升至第22位);四一班董林老师(优生率由第19位升至第18位);四三班朱亚飞老师(优生率由第27位升至第25位);四四班汪兰老师(平均分由第14位升至第13位)。保持的有8个指标,占比为14.8%;连续两期位居片区末尾的`有:三1班语文优生率;五三班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连续三期均位居片区同年级倒数第一的是四三班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值得警醒。
八、从20xx年春期与秋期数学学科对比看
18个教学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54个指标,有进步的16个指标,占比为29.6%。三个指标都进步的有:二二班任泰老师(平均分由第24位升至第21位,及格率由第24位升至第22位,优生率由第22位升至第21位);三一班王X老师(平均分由第23位升至第19位,及格率由第23位升至第18位,优生率由第22位升至第20位);两项指标进步的有:三二班王志忠老师(平均分由第10位升至第5位,及格率由第6位升至第5位);六三班李世禄老师(平均分由第21位升至第19位,及格率由第22位升至第20位,优生率保持第19位);有一项指标进步的是:六二班张启平老师数学及格率由第12位升至第10位,平均分保持第10位,优生率保持第9位);六一班数学优生率由第21位升至第16位;(六年级数学总体呈上升趋势);四四班数学及格率由第5位升至第1位,达100%,四三班优生率由第26位升至第25位;四一班及格率由第27位升至第24位;三三班优生率由第3位升至第2位;三年级的数学总体位次靠前。
九、从学校年级语文学科与片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看
全校六个年级语文学科没有一个年级超过片区平均水平。差距在10以内(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6个指标:一年级平均分相差5.5、及格率相差9.1;三年级平均分相差7.8,;四年级平均分相差9.9;六年级平均分相差5.5、及格率相差8.9;差距在10以上(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6个指标:二年级平均分相差16.8、及格率相差12.9;三年级及格率相差14.2;四年级及格率相差15.9;五年级平均分相差11.4、及格率相差19.8。
十、从学校年级数学学科与片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看
全校六个年级数学学科没有一个年级超过片区平均水平。差距在10以内(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9个指标:最接近片区平均水平的是三年级,平均分相差2.1、及格率相差1.6。一年级平均分相差6.2;二年级平均分相差7.8、及格率相差6.9;四年级平均分相差5.6、及格率相差9.2;五年级平均分相差6.7;六年级平均分相差6.2。差距在10以上(10分或10个百分点)的有3个指标:一年级及格率相差12.3;五年级及格率相差10.7;六年级及格率相差11.7。
一年来,我每天认真地备课,认真地教学,晚上在家也时常学习到很晚。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调动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令我欣慰的是,我班幼儿不管年龄大小,在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进步是明显的。多数的幼儿都已达到了初期的阅读水平,对于一句话,一首诗,一个童话故事,幼儿都能读的琅琅上口,对此,我甚感欣慰,家长们的反馈更是让我欣喜。我班的多数幼儿都在阅读课外读物,幼儿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在明显的提高。
教学中我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同时也有一些教学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学习是有窍门的,要活学,巧用。
在最初的拼音教学过程中,我把汉字的书写笔顺应用于拼音中,我先让幼儿记住汉字最基本的笔画,“横、竖” 及其正确的书写规则,再让幼儿巩固对“上、下、左、右”方向的概念,掌握了这两点,幼儿就能在记字母字形上有很大突破。
二、充分利用插图和游戏、儿歌、趣味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先利用图画来教学,以直观的形式穿插儿歌,让幼儿随着节拍有
声有色地跟读,借助形象的图片和琅琅上口的儿歌来帮助幼儿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
三、多种教学形式并用,正确区分行近的字母。
在所学的拼音中,只有声母的b、d、p、q和复韵母的ui、iu、ie、ei,让幼儿难以分辨,
容易混淆,我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来让幼儿强化巩固。如:在对声母b、d、p、q的教学中,我用:
1、手形比对法来进行记忆
2、实物记忆法
3、用肢体语言来巩固记忆。在复韵母ui、iu、ie、ei的教学,我通常是用:
1、口型和发音过度的方法来让幼儿发准读音,让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逐渐发出读音
2、“找朋友”这个游戏也很适用于这几个拼音的记法
3、儿歌记忆法。通过这几种形式教学,幼儿对于这个字母的记忆拼读不再因恐惧而不敢张嘴了,个个都是大胆地展示自己。
四、循序渐进,讲解难点,突破难关。
在拼音的教学中J、q、x、y与ü相拼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习中的'重点,我借助讲故事和口诀记忆的形式来让幼儿巩固加强,我也加入了情意表演,用讲故事形式同时还利用插图和儿歌来强化练习,如: “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和大y就摘帽”“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j、q、x、y四兄弟从不和u做朋友”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教学安排,采用不同方法来让幼儿记忆,巩固对其的知识。
五、充分利用游戏,在快乐中学拼音。
我在巩固复习时通常是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
如:
1、找朋友,出示声母,韵母卡片,让幼儿自己找到朋友并读出发音
2、队列练习,让幼儿在打乱的字母里挑出声母,韵母,并排好队,再按顺序编读
3、接龙游戏,这个游戏可以是一对多或一对一,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记忆
4、送字母宝宝回家(正确地区分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5、游戏“小超市”从中挑出一些拼读音节来激发幼儿书写或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