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实录(优秀10篇)

《燕子》这篇课文是选自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形态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优美姿态。

燕子教学实录 1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生灵。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春天,去认识一种美丽的鸟儿——燕子。(板书课题: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些方面?

(学生自由朗读)

生:课文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和停歇。

师:大家概括得很准确。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 燕子的外形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燕子的外形。谁来读一读描写燕子外形的段落?

(生朗读)

师: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生:燕子很活泼可爱。

师: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

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些词语写出了燕子的漂亮和活泼。

师:说得真好!“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些词语用得多么生动形象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燕子的美。

(学生齐读)

2. 燕子的飞行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燕子是怎样飞行的。谁能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

师: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生:燕子飞行得很快。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一转眼就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师:还有吗?

生:“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里写出了燕子飞行的姿态多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燕子飞行时不仅速度快,姿态还很优美。让我们想象着燕子飞行的画面,来读一读这部分。

(学生朗读)

3. 燕子的停歇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燕子停歇的样子。谁来读?

(生朗读)

师:燕子停歇时有什么特点?

生:燕子停歇时像音符。

师:多美的比喻啊!为什么说燕子像音符?

生:因为电线是直线,燕子停在上面有间隔,就像音符。

师:对,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生机和诗意。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学生朗读)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飞行的矫健敏捷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燕子就是这春天里最灵动的音符。

五、拓展延伸

师:课后,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燕子教学实录 2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知道吗,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它和春天有密切的关系,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燕子

师:回答正确,它就是我们熟悉的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

2、齐读课题:燕子

(直接教学生字“燕”,分析字形和书写。“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整体感知

师: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文,要读准注拼音的生字,读通课文,难读的多读几次,并想一想每段都写了些什么?

1、明确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2、教学生字词:俊俏 凑成 吹拂 增添 沾了一下

掠过 偶尔 荡漾 唧唧 五线谱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劲。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哪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吗?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五线谱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就是五线谱,这些是不同的音符。(师出示五线谱图做简单介绍)。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每段都写了些什么(脑海里出现哪些画面?)

A、指名分节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到课文中去,谁愿意来读读课文?你来读第1节。你来读第2节。你来读第3节。你来读第4节。其他的同学要注意听,想想在你的脑海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开始。

B、说说每段都写了些什么(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得都很认真,不仅声音响亮,还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燕子的美,春光的美。谢谢你们。此时,你们的脑海里出现了哪几幅画面?(指名说)你说。燕子的外形真美。(板书:外形)

你说(指名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只燕子急急忙忙地从南方飞回来,跟大伙一起在柳枝间捉迷藏,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板书:飞回)

你说。(指名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正在快速飞行的燕子,(板书飞行)。

你说。(指名说)你看到了远处的电线杆上停着正在休息的`小燕子。(板书:停息)。真不错。下面请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画下来。呆会儿,让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你的画。(画图)

外 形

燕子   飞 回

飞 行

停 歇

三、学习燕子外形图

1、出示燕子外形图,指名读课文。

师: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指名读)读得真流利。

2、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师生交流。

师:你说。你知道了燕子羽毛乌黑发亮很美。(板书:羽毛)

你说。你知道了燕子活泼机灵。

你说。你知道了燕子有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板书:翅膀)

师:俊俏谁理解?你说。对,俊俏就是样子好看的意思。你真会读书。

从这段中谁还知道了什么?你说。你知道了剪刀似的尾巴是比喻句,把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出示图:剪刀和燕子的尾巴让学生比较观察)你的眼睛真亮。(板书:尾巴)

师: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你说。

对啊,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这样才能写出他的特点。

3、指导朗读:(自由朗读——指名试读——指名试读——齐读试背)

师:看大屏幕燕子图: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自己先准备一下。(自由朗读。)谁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指名试读)燕子的羽毛和翅膀特别美。还有谁想读?(指名试读)听了你的夸奖,燕子肯定高兴极了。让我们看着图,一起来夸夸燕子(齐读试背)燕子的外形真美。

四、学习燕子飞回时的春光图

师: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来了,此时暖风扑面,大地更新。瞧,春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放大插图)

师:同学们,春天美吗?那你想用哪一句最美的话来夸赞她呢?

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说得不错。

你说,“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这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笔下的诗句,看来你是个小博士,知道得这么多,而且还能把它运用起来,了不起。

你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你用清代诗人高鼎的诗句,也不错。谁能用自己的画来说说。你说,你的话真美。

2、自由读第2节

师:这迷人的春景的确令人陶醉。如果能给这幅画面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那就更美了。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2节,找找哪几句话描写了这迷人的春光?(自由读第2节)你说,对,前面3句描写了这迷人的春光。(指名读3句话:出示: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3、细读第2节

师:这文字的美呀,必须细细的读,细细的品才能感受到。下面就请大家好好的把这一段话读一读、品一品,然后把你感觉最美的地方介绍给同桌。

A、 学生自由读,同桌相互介绍B 学生交流朗读

师:谁愿意把体会到的美介绍给大家?

你从“吹拂”“蒙蒙的细雨”感受到春风、春雨的柔和。

那你觉得怎样读,才能把这种意思表达出来?你读(学生评议)

你从“展开”感受到柔柳的生机和变化

你理解的太好了,相信你会读的更好。

如果能边读边做动作,那就更形象了。大家一起来,好吗?(齐读)

你从“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感受到花草长的旺盛、热烈。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赶集?你说。

C、指导朗读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百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你能把这种闹盈盈的感觉读出来吗?你来读。

谁来向他挑战?你读。听了你的朗读,真是一种的美的享受。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这样的春天就是烂漫无比的。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深深的记在心间。(学生齐读)

D师:下面我们就用这段话为这幅配上解说词吧。注意不能看书,要根据画面来介绍。你来介绍;大家一起来;(学生齐背第2节的前3句)

E师激趣:同学们深情并茂的配音给春天增色不少。闭上眼睛,听,谁来了(播放燕子的叫声)

对啊,小燕子也被我们吸引来了,它的到来会为春光增添更多的生趣。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春光图美,还是这幅有燕子在的春光图美?

你说。这幅有燕子在的春光图美,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你说,你说得真棒,这幅图只是静态美,而这幅不仅有静态美,还有了燕子的动态美。难怪作者说小燕子从南方赶� 让我们一起来读第2小节。燕子飞行是,停歇时,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课外作业

1、 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1、2小节。

2、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描写一段动物的外形。

3、搜集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 (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两项来做)

4. 你也来写写有关春天的短文。

初读课文,自学生词。 3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轻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课外延伸 4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关于燕子你还知道写什么,可不可以把你课外找到的资料与小朋友共享?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燕子……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短文。

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5

(1)出示生字课件

yn lòng qù héng lüè yì òu

燕子聚拢生趣横掠翼尖偶尔

zhn yùn gn

沾圆晕电线杆

(2)学生当小老师,学习字词。

“拢”“掠”的声母是“ l”,“沾”“杆”是前鼻音。

“翼”的“羽”在上面,不应有勾。

(3)出生字书写课件,指导学生书写。

翼燕

范写

学生描红

燕子教学实录 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有一种美丽的小鸟,从南方飞回来,你们明白是什么鸟吗?

生:燕子。

师:燕子给你们的印象如何?

生:燕子十分机灵。

生:燕子有一身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似的尾巴。

生:燕子很可爱。

生:燕子很聪明伶俐,我很喜欢燕子。

师:春天来了,小燕子又来到我们身边,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装扮着美丽的春天。这天,就让我们欣赏作家郑振铎先生描述的《燕子》。(板书:燕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资料

师:此刻请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燕子。

生:写了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南方飞来、燕子怎样飞行、燕子的停歇。(板书:外形从南方飞来飞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小燕子在百花丛中飞)

师:你们瞧,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燕子,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貌的?

生:一身黑色的羽毛。

生:它长的美丽可爱。

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师: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的怎样?

生:读的很流利,但语气太平淡。

师: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这很好。� 师:请你把这一段读一下。

(生读这一段)

师:他读的怎样?

生:他读的很有感情。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段,要读出小燕子的活泼机灵。

(全班齐读)

〔多媒体出示句子: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教师指,学生填空)

师:括号中的词语好不好?(好)好在哪里?

生:“乌黑光亮”不仅仅写出了颜色,还写出了美的感觉。

生:“俊俏”说明燕子长的很漂亮,“轻快”说明燕子很机灵。

生:“剪刀似的尾巴”很形象。

师: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你们能不看书把第一段资料说出来吗?(能)(出示小燕子的剪纸,齐说第一段资料)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春天来了,小燕子为什么要从南方飞回来呢?

生:因为春天景色太美了。

生:小燕子也想加入这春天的盛会。

师: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画出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

(学生读第二段)

生: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

(学生把这些词语画下来)

(出示: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才下过细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都聚拢来,构成了春天。)

(学生比较读这两段话)

师;哪一段话更能表现春天的光彩夺目?为什么?

生:“蒙蒙的细雨”表现了春雨的细而密。

生:“微风吹拂”说明春风很轻很柔。

生:“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说明了柳树刚刚发芽。

生:“青草、绿叶、鲜花”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多媒体出示美丽的春光图,老师配乐朗读)

师:请大家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一齐来朗读这段话。

(生齐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什么生机呢?(学生默读第三段)

师:燕子是怎样飞行的?

生: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生: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请大家快速读这一段,把� 并说出理由。

(学生读)

生:“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

生:表现出了燕子飞行时轻快灵活。

生:“沾”写出了燕子尾尖轻轻点了一下水面。

师:你能把“掠”和“沾”换成其他的词吗?

生:“飞”。

生:“贴”。

师:有原先的恰当吗?读一读。

生:没有,因为“飞”不能说明燕子轻快灵活。

生:不能说明燕子飞的速度快。

生:“贴”字表现接触的面积大,不恰当。

(点名读这一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找合作伙伴,自学这一段。

(学生自主的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状况)

生:我

生:“几痕”说明了距离较远,模模糊糊,若有若无。

生:“五线谱”把停歇的燕子看作是自然构成的曲谱。

生:我

四、拓展延伸

师: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生: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很喜欢小燕子。

生:我期望大家不要破坏这美丽的春景。

生:期望人们要爱护小燕子。

生:我们不仅仅要爱护小燕子,还要保护所有的动物。

燕子教学实录 7

师:(课前板书课题:燕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

生:(齐读)燕子

师:课文中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谁会读?

师:好,不会读的请认真听同学读。

生1:微风 掠过 稻子 翼翅 荡漾

师:很了不起,课文没有教,他已经会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说明你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请坐!现在谁会读了?认真听的同学都会读。

生2再读

师:不错。现在会读的举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师范读,生整体跟读)

师:好,再看这一组词(出示第二组词),谁会读?

生1: 沾 小圆晕 电线杆 几痕细线

师:不错,四个词里面读对了三个。有一个字音要纠正一下。小圆晕(yùn),念第四声,再读一下。

生1再读

师:不错,请坐!现在会读的请举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哈,真好,你来读。

生2读

师:不错,会读的举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好的,我们一起读,起!

生齐读

师: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课前可以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后的生字表上的注音来预习,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这些生字当中有两个字是多音字,我们看一下第一个(出示“晕”及相关词语)这个“晕”还有一个音念“yūn”,看一下后面组成的几个词语,你读读看,到底念“yùn”还是念“yūn”。

来,读读看!指名读

生1:晕 晕(yūn)倒 晕(yūn)头转向

师:两个都读对了,下面两个词

生:月晕(yùn) 晕(yūn)车

师:“月晕”读对了。我们一般都说是“晕(yūn)车”,其实啊有的同学坐在车上感到头晕目眩,不叫“晕(yūn)车”念“晕(yùn)车”。“晕(yùn)车”、“晕(yùn)船”,念“yùn”。读一读。

生:晕(yùn)车

师:再读。

生:晕(yùn)车

师:很好,请坐。把这四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

师:“月晕”和“小圆晕”一样,都念“yùn”。

师:看第二个多音字(出示“杆”及相关词语)“几根电线杆”,它还有一个音念“gǎn”。看看后面的三个词,当中的字是念“gān”还是念“gǎn”呢?

生:杆(gān) 旗杆(gān)一杆(gǎn)枪 枪杆(gǎn)

师:枪杆(gǎn),真好,对了 。都读对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如果我们在读到的课文中遇到一些多音字的时候,你拿不准念什么音,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吗?

生1:查字典。

师:很好,查字典。请坐。

生2:问老师。

师:问老师,问家长。如果没有字典,可以请教别人。好的,请坐。

师:课文中的生字,课文中的生词,要会读,要念正确。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些词组(出示词组)会读吗?能不能读好?谁来试试?

(生有点犹豫)

师:刚刚同学们读得真不错。

生1: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读对了。但不够好。想一想怎样的羽毛,怎样的翅膀?羽毛美吗?

生1:美。

师:翅膀美吗?

生1:美。

师:体悟到了就能读得好。读。

生1再读,师范读正音:“俊俏轻快的翅膀”,“俊俏”

师:对了。多美的羽毛,多美的翅膀,要读得轻快。明白吗?再读。

生1再读

师:嗯,不错!

生2: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听到了吗?读得多好啊!你再读一遍,同学们要仔细地听。

生2再读

师:好的,这叫读得轻快。一起读。

生齐读

师:跟着老师读

(师范读,生跟读)

师:你读的时候,这些词组重音落在哪一个字,落在哪一个词,要体会。再听一遍。

(师范读,生聆听后跟读)

师:读得真好。

师:(出示词组)会读吗?你来试试看。

生1: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这样的尾巴,这样的小燕子美吗?

生1:美。

师:好,那你要美美地读。怎么读呢?

(师范读 生跟读)

师:把两个字读得再快一些,节奏再快一些。

生1再读: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这样读就读好了。明白了吗?请坐。一起读。

生齐读

师:“似的”(生跟读)对,念翘舌音,“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生跟读)

师:(出示)这个词会读吗?要读好!

生1: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想一想,体会一下再读这个词。

生1再读: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好的,第二遍读得比第一遍要好。

生2: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好,请坐。“烂漫无比的春天”,把这两个词组读一下。

生齐读: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前面的也要读

生齐读::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像这样清新的优美的词组。这篇课文,用词用句就是这样清新优美的。下面我们打开课文,大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燕子》这篇清新优美的文章。打开课本,自己大声地读一遍课文。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老师要听得到你读书的声音;)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专心,这是一个好的习惯。《燕子》这篇课文,它围绕着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呢?我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板书:1 2 3 4)

默读课文,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的是燕子的哪一个方面?你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会吗?

生:会。

师:拿出笔,默读课文,概括每一个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

(生默读概括段落大意)

(师巡视指导:看看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燕子那个方面?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哪个方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每一个自然段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内容;)

(指名生1上黑板写下概括好的各段段意)

师:第二自然段有点难,好好想一想

(指名生2上黑板写下概括好的各段段意)

师:每个同学用不同的词来概括。好了的请举手。

(指名生3上黑板写下概括好的各段段意)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一看我们同学都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看黑板,这里有三位同学概括的词语。看第一自然段,第一位同学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外形

师:第二位同学用了什么词?一起读。

生:燕子的长象

师:“长相”的“相”不是这样写的。(圈出“象”)不是“大象”的“象”,是“相貌”的“相”。

师:第三位同学用了什么词?

生:模样

师:三位同学用了不同的词语,但是都概括出来了燕子它长的样子,是吗?老师告诉你,长相、模样、外形、样子都可以。我们形容鸟,它的样子,用一个恰当的词,叫?读!

生:外形

师:对,这个词最恰当。那么如果写一个人他的样子,用一个什么词?

生1:长相

师:可以。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2:模样

生3:相貌

师:好的,和“外形”对应起来还有一个词叫“外貌”。好的,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燕子的外形。你看,尾巴,羽毛,翅膀,写的都是它的外形。写对的举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真了不起,会概括。请放下。

师:第二自然段用了三个词,(对照板书)读一下

生齐读:赶来 春天的景色 回来

师:下面同学还有没有别的词了?

生1:飞回来

生2:我写的是燕子的习性

师:什么叫习性啊?

生:就是生活的习惯

师:就是生活的规律,是吧?恩,他用了“习性”这个词,不错。

(板书:习性)

师:那么这个自然段到底是写赶来呢,还是春天的景色呢,还是写回来呢,还是写习性呢?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好吗?

(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你轻声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读,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事物?读第一句,读!

生齐读第一句

师:写了哪两个事物?

生:微风 细雨

师:好的。第二句呢?读!

生齐读第二句

师:写了哪些事物?

生:柔柳 嫩叶

师:第三句,读!

生齐读第三句

师:它写了哪些事物呢?青的草,简称?

生:青草

(以此引导:嫩芽,鲜花,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注意这一句里面有一个词语读一下(出示词语)读!

生齐读:赶集

师:什么叫赶集?你赶过集吗?

生1:上街

师:上街叫赶集?我今天去上街了我去赶集了?怎样的上街才叫赶集?你一个人上街叫不叫赶集?

生1:急匆匆地上街

师:急匆匆的?哪个字的解释是这个意思?

生1:赶

师:赶是急匆匆。那一个人急匆匆地上街叫赶集吗?想一想。

生1:很多人

师:对了,很多人,大家在约定的时间急匆匆地往集市上去,这样的情景叫?(赶集)一起读!

生齐读:赶集

师:你有补充的吗?

生2:上学要迟到了。

师:什么意思啊?

生2:上学马上就要迟到了也叫赶集。

师:那不叫赶集叫赶学。但是他有一个意思,他生怕迟到,所以他用一个什么字?

生:赶。

师:赶啊有担心迟到的意思,有争先恐后的意思,明白了吗?想象一下赶集的时候集市上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生1:热热闹闹的,还有许多讨价还价的声音。

师:好的,人声鼎沸。

生2:是热闹非凡的。

生3:人山人海的。

师:是这样的情景:大家在集市上买卖货物。课文当中啊,它这样说(出示句子)读。

生齐读: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师:课文当中讲谁去赶集?(生没找到思路)自己再读一读。

生再读。

师:谁去赶集啊?好,一起说。

生:青草,绿芽,鲜花。

师:它们像人一样跑着去的吗?

生:不是

师: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它和人们去赶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很多

生2:都很急

生3:都是赶出来的,赶到那边去了。

师:赶到哪边去了?(生一时答不上来)赶到该赶的地方去了。(生笑)

师:它长出来了,它就像人赶集一样,到哪个地方去了呢?到了春天里。草长出来了,芽发出来了,鲜花盛开了,这样的情景叫“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出示句子)前面三句话读一读写了哪些事物?读!

生齐读:微风,细雨,柔柳,嫩叶,青草,嫩芽,鲜花,春天。

师:前面的事物跟春天有关系?这些事物都是写?

生:春天。

师:(对照板书)前面三句写的是,用这个同学的概括就是?

生:春天的景色

师:但是这一小节这三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最后一句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这句话写的是小燕子怎么样?

生:赶来

师补充:从南方赶来

师:对了,燕子是冬天去了南方,到了春天又从南方回来,你看,这里写出了一个?(对照板书)

生:回来

师:冬去春来,这是燕子的生活习惯,也叫习性。因为它属于候鸟,所以用“习性”,用“回来”,用“赶来”都说明燕子是一种候鸟。

师:它在什么时间从南方赶来的?

生:春天

师:所以要准确地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对照板书)写的是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应该写两个关键词:春天和赶来。

师:下面同学有没有这样概括的?

(没有学生举手)

师:很遗憾。注意,像这样的段落,写了两层意思,我们要把两层意思归纳在一起,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明白吗?

生:明白

师:好的。下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对照板书)用了那些词?

生齐读:飞行(声音较轻)

师:大声地读

生:飞行,燕子的飞行样子 习惯(声音响亮)

师:我们看,这一小节写的是燕子在天空中飞行。这位同学用“飞行”概括得非常正确。(板书标出)这位同学说“飞行的样子”。注意,燕子的外形也叫样子,飞行的时候我们也叫样子,能不能把样子换个词?(圈出“样子”)用个什么词最恰当?

生1:姿态

师:这个词好。(板书“姿态”)

师:最后一位同学说是习惯。燕子它不飞它还叫燕子吗?(圈出“习惯”)所以这个词概括得不是很准确。

师:好了,第三自然段概括为“飞行”或“飞行的样子”或“姿态的同学”举举手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好的,说明你们概括的是正确的。放下。第四自然段?读!

生齐读:休息

师:落在电线杆的样子,它就是在休息,也就是休息的样子。这个“样子”我们也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概括?

(生一下子答不上来)

师:这个样子也是一种姿态(板书:姿态)它休息时的姿态,它停在电线杆上的姿态

师:同学们,我们读一篇课文,要读懂它就是要学会概括。用准确的词语,用准确的句子来概括。下面我们看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师加以引导)(写了燕子的?)外形(写了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还写了燕子?)飞行的姿态(和它?)休息的姿态

师:谁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连起来概括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你行吗?试试看!

生1:写了燕子的外形,然后春天来了小燕子就从南方赶来了,它在赶来的路上飞行的样子和它飞倦了休息的样子。

师:清楚了吗?好,如果老师就像她刚才一样说,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要看吗?喜欢看吗?

生1:不喜欢

师:为什么?

生1:太少了

师:不能用“少”,你觉得这篇文章字数太少了。

生2:不喜欢。因为太简单了。

生3:不喜欢。因为不生动。小燕子飞行很生动的。

师:这样写看不出它生动的样子。说得真好。

生4:没有一点有趣的意味

生5:太单调了。

师:是啊,所以这篇课文,它把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歇时的姿态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很有情趣。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拿起课文,自己读课文写的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歇时具体的描写。自己读。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用心地读,才能感受得真切。”)

师:读好了吗?来说说看,你们感觉到燕子的外形怎么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1:乌黑光亮

师:小燕子整个的外形给你一种感觉,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最恰当?

生1:黑

师:你觉得它黑得美吗?

生1:好像有点美

师:你还不肯定。好,你说。

生2:活泼机灵

师:用一个字概括,我们可以说它外形?美!春天的景色呢?用一个词。

生2:迷人

师:一个字?

生2:美

师:飞行的样子,飞行的姿态?一个字?

生2:美

师:停歇时的姿态?一个字?

生2:美

师:你心里的滋味?

生2:美

师:你看,多美啊!外形美的,春光美的,飞行姿态美的,休息时的姿态也是美的。如果就用一个“美”来概括,你,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具体生动形象的呢?我们来读课文。作者是怎么写的?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写外形之美。(出示)他写了这样一句话。一起读。

生齐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能不能发现一下,作者是怎么写出燕子的外形之美的?有点难,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他是怎么写的?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它是怎么写的,这是要靠你去发现的。

(师范读)

师:好,有更多同学发现了。你来说。

生1: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概括小燕子的外形的特点。

师:好,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用得特别的美。请坐。

生2: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都各不相同。

师:燕子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写了吗?

生2:它写了燕子的羽毛、写了燕子的翅膀,还写了燕子的尾巴,然后再是整体。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只燕子它有头,由眼睛,有爪子,对吗?为什么它只写了羽毛、翅膀、尾巴,其他地方不写了呢?

生3:它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只抓住特点写。

师:好,这就是抓住特点。(板书:抓住特点)不是样样都要写,样样都要写这只燕子就写得很啰嗦。一啰嗦还美吗?

生:不美了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比如说薛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能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是不是从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到嘴巴一样一样写啊?

生:不是

师:你看看能抓住哪几样特点来写?要会观察,要会抓住特点。你说对吗?

(生笑不语)

师:你们会吗?不会是吧?我有一个同学他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你们看是不是很形象,抓住了特点。说“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

(生笑)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

师:怎么就不美呢?

生1:写得很有趣

师:不美但是很有趣。谢谢。(生笑)这叫抓住特点。写外形时写出来了它的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的词语。我们来读读,怎么形容它的羽毛啊,翅膀啊,尾巴啊。好读一下

(师出示词组,生跟读)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它的尾巴是“剪刀似的”。如果用这个词,你看还美吗?说“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

生:(摇头)不美了

师:同样写黑,但这个词不美。“剪刀似的尾巴”美的,“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笑)不美

师:所以你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写(板书:用词优美)读一下

生:用词优美

师:同样写薛老师,如果这样改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

(生笑)

师:形象吗?

生1:不形象(生笑)

师:还不形象啊?形象吗?

生:形象

师:所以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非常重要。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抓住特点,用词优美写出的燕子的外形之美。一起读。

生齐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还注意,它这些词语啊,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字数都是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师范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生:能

师:好,自己练习背背看。

(生练习背诵,师巡视)

师:能背的同学举举手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好,还不少呢。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

(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还漏了一个“小”。漏了这个“小”,要紧吗?

生:要紧

师:真的要紧吗?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1: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有没有发现,用了一个“小”,这只燕子就变得更加?

生1: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一身,起!

生齐背: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课文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燕子的外形之美的。课文当中还有这样的特点,还有这样优美的词语,请你用发现的眼睛,自己轻轻地读一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它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看看它是怎么写的,可以用笔把它画下来,好吗?

(生轻声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它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它怎么把特点写出来的?)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交流的时候,你先读一读你觉得写得非常特别的句子,然后从怎么写的角度说说你的想法,你发现了什么,好吗?谁愿意来?

(生稍显胆怯)

师:以前没有说过,是不是啊?你说一个字也行,说一句话也行。它怎么写的?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1:“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毛毛细雨从天上洒下来”抓住了春雨的特点

师:虽然你声音很轻,但是你说得很好。春雨的什么特点?

生1:细

师:多准确呀。抓住春雨的特点:毛毛细雨。多好呀,这叫会发现,这叫用词优美。哗啦啦的大雨美不美啊?就不美了。请坐。

生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我觉得这个句子是一句比喻句,把燕子比喻成了音符,我觉得在这个音符里面,它好像会唱歌,在赞美春天。然后作者就流露出了对春天和燕子的爱和赞美之情。

师:发现了吗,它用来什么句?比喻句。用比喻句描写它停歇时的姿态,那种样子。如果你眼前有一只燕子,你会把它比喻成音符吗?

生2:不会

师:什么情况下,看这燕子就像是一个一个的音符?

生2:电线杆上的那几痕电线就像五线谱一样,然后燕子停在上面就像一个个音符。远处看就像是音符似的。

师:放在眼前看,这是一个音符,会吗?不会。放在远处,就像一个一个小黑点,就像音符了。但是如果我心里很郁闷,很痛苦,然后抬头一看,嫩蓝的天空有几痕细线,有几个小黑点,我感到这几个小黑点像什么?

生2:就不一定像音符了。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心情不好就不会喜欢燕子了。

师:是啊,这与作者对燕子的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把它读一读,带着喜爱的感情,喜爱的心情。

生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师:最后一自然段

生2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比喻句优美。还有其他的吗?

生3:“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写得很有意思

师: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哪一个?

生3:“赶”

师:用赶写出急切之感。好。

生4:燕子从稻田上飞到柳树下了,就是说

师:你把句子读完整

生4:“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前面的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后面赶来的只是掠过湖面。“掠”讲它们速度很快

师:这个发现好。燕子就是飞,这里用来什么字?

生:掠

师:掠,圈出来。这个掠,刚才你说?

生4:就是说它飞行速度非常快

师:对,“掠”形容速度很快。这里写了几种掠的姿态?

生4:写了两种。一种是斜着身子,一种是横掠过湖面。写的飞行姿态各不相同。

师:对,你看,两种不同的姿态,速度非常快。你从这个“掠”字还能看出什么?不但快,而且这个姿态怎么样?

生4:非常的优美。

师:它的姿态很优美。斜着掠过,横着掠过,姿态优美。这句还有写得特别好的:它不直接说它飞得很快,它的快没有告诉你快,有没有说它飞得快?

生4:有。就是“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说明它刚刚叫了一声就从这边到那边了,速度非常快。

师:叫一声

生4:唧

师:再叫一声

生4:唧

师:响一点

生4:唧

师:这样不够美。“唧”,飞走了!再叫一声

生4:唧

师:飞走了。再来!

生4:唧

师:飞走了。快吗?“唧”不但写它的叫声,更是写它飞行的?

生4:速度,还有飞行的优美

师:速度之快和美。还有一个地方写它快的,不直接说它快,但是也在写快的。你发现了吗?

生4:“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刚刚沾一下就飞走了,小圆晕才会那么快荡漾开来。

师:它不写它快,它写小圆晕。小圆晕见过吗?

生:见过(没见过)

师:你把一粒小石子扔在湖面,它就会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燕子飞走了,什么留下了?

生4:小圆晕留下了

师:看到小圆晕就马上想到?

生4:它飞行的速度快

师:飞走了!你看,小圆晕给人留下了韵味无穷的美感。这里不但写出来燕子飞得快,而且写出它飞得是那么美。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快与美。请坐。

(生自读段落)

师:好,我请个同学来读一读,读出那种飞行之美,谁愿意来读?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美啊。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写燕子就是抓住了特点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也表达了作者一种喜爱的感情。这样优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朗读、背诵,留在自己的心里。要记住,读优美的文章,就像给自己美容,给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美容。课后好好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它背下来,好吗?

生:好

师:课外啊,再去看一看这篇课文的作者叫谁?

生:郑振铎

师:它选自郑振铎的一篇散文,叫《海燕》。你去读读,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燕子教学实录 8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曾经学过许多描写春天的成语,谁能说几个呢?

生: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生:莺歌燕舞……

师:“莺歌燕舞”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个成语是说明媚的春光中,黄莺唱歌,燕子飞舞的情形。

师: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板书课题:燕子。“燕”字比较难写。老师帮助你记住它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书写一下。

2、齐读课题,燕子。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燕子是什么样的?师板书:外形

生:我想知道燕子喜欢什么?怎样生活的?板书:习性

生:我想知道燕子飞行有哪些特点?……板书:飞行

4、师小结: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点评:导入课文比较精当简练,在你说,他说,大家说的热烈气氛中,既帮助学生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吸引学生非读下去不可。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轻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

yn lòng qù héng lüè yì òu

燕子聚拢生趣横掠翼尖偶尔

zhn yùn gn

沾圆晕电线杆

(2)学生当小老师,学习字词。

“拢”“掠”的声母是“ l”,“沾”“杆”是前鼻音。

“翼”的“羽”在上面,不应有勾。

(3)出生字书写课件,指导学生书写。

翼燕

范写

学生描红

三、精读课文,以求感悟。

1、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默读说说第1小节的。主要内容。

作者抓住哪些特点写燕子外形的?你觉得应扣住哪个词来理解?板书:外形活泼机灵

你能通过朗读把燕子的特点表现出来吗?指名朗读。

2、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轻读,春天有什么特点?

生:春天烂漫无比。

师:春天为什么会烂漫无比?

生:(因为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草、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装点着春天。)

(2)你们看到过“赶集”的情景吗?它有什么特点?

生:赶集时人很多,很热闹。

生:赶集时人们有先有后,陆续来到集市上。

师: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

生:春天的花开时,也有先后。它们聚拢在一起,也很热闹。

师:谁能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

生:赶集在文中是指许多花儿赶在春天开放,许多草儿赶在春天生长,这些花草聚在一起,使春天热闹非凡。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生:有了小燕子的春天充满了生机,可用“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来形容。板书:习性:追赶春天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四、课堂小结,巧设铺垫。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自谈体会。

生:知道燕子是什么样的。

生:知道燕子喜欢什么,感受到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3、你还想知道什么?

4、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欣赏燕子美丽的舞姿。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师:燕子的外形真美,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领略燕子的其它美,你们想吗?

2、请细细品读第三节,划出�

3、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4、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其它词语呢?写出了什么?

“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有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恶劣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你又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高柳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b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二、学习第四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交流:

估计:

a 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是疲倦是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b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为什么天空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学生

师:是颜色浅?是蓝得透明?是天空也充满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

c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什么?远远看上去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五线谱。我们来看看曲谱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家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三、四段,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还有停歇在电线杆上时的音乐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再次齐读这三段,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三、课外延伸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关于燕子你还知道写什么,可不可以把你课外找到的资料与小朋友共享?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燕子……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短文。

燕子教学实录 9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展示燕子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

生:燕子!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圈画的字词。(出示字词)谁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字词)

师:“伶俐”这个词,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生:小燕子的动作十分伶俐。

师:很棒!那我们再把这些字词齐读两遍。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字词解决了,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些方面?

(学生朗读)

生:写了燕子的外形、赶来、飞行和停歇。

师:很好,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生:应该是按照从近到远的观察顺序。

四、精读课文,体会燕子之美

1. 外形美

师:我们先来看看燕子的外形。谁来读一读描写外形的段落?

(生朗读)

师:读得很流利。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生:燕子很活泼可爱,很漂亮。

师: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

生:“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师:说得对。那作者为什么不写燕子的眼睛和嘴巴呢?

生:因为羽毛、翅膀和尾巴是燕子最有特点的地方。

师:理解得很到位。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学生齐读)

2. 赶来美

师:春天来了,燕子也赶来了。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

(学生默读)

生:燕子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师:从哪些语句能看出来?

生:“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 ”

师:“赶集似的聚拢来”用得真妙,谁能说说妙在哪里?

生:把花草树木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春天的热闹。

师:是啊,燕子的到来让春天更加热闹了。

3. 飞行美

师:接下来,我们感受燕子的飞行美。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的词语。

(学生朗读)

生:“斜着身子”“横掠”“沾”。

师: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燕子飞行速度快,姿态优美。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用“横掠”这个词?

生:“横掠”能体现燕子动作轻快、灵活。

师:大家体会得真深刻。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朗读。

(学生朗读)

4. 停歇美

师:最后看看燕子停歇的样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学生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燕子像音符一样停歇在电线上。

师:为什么说燕子像音符?

生:因为电线像五线谱,燕子停在上面有间隔,就像音符。

师: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读一读。

(学生朗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也让我们欣赏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生灵,课后大家可以去观察观察,写一写你喜欢的动物。

燕子教学实录 10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师:好我们上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大家快和他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可爱的小燕子说了:要想和我做朋友就得闯过两关,孩子们请坐好,第一关:请读出花朵上的生字宝宝,第一关顺利通过,第二关来了,请坐好,词语大闯关,这次我们来开火车的游戏,火车火车谁来开?你来开。火车开的真稳呀!细心的孩子已经发现词语中有两个蓝色的字,这是为什么?(多音字)谁来读一读,给他组组词?

(二)初步感知

孩子们表现可真棒,顺利闯关成功,可爱的小燕子要带我们走进课文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4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五个自然段所展现的美你最喜欢哪一个?(学生自由读文,老师巡视指导)

(三)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外形美

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他告诉了我们燕子的(外形美)。好了,我们来看一看,这就是小燕子,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小燕子的?一起来读一读。谁再来单独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小燕子的?(指名学生读)你觉得燕子怎么样啊?(很可爱)所以你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呀?(喜爱)好你来试一试(指名读)你读的可真有感情!孩子们,作者抓住了燕子的哪些部位来表现它的美?大家看大屏幕,如果我变成这个样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组成了小燕子,这样写,你还喜欢它吗?还美吗?为什么呀,从红颜色的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我们先来说说乌黑,你读出了什么?你说的非常棒,轻快有力呢?剪刀似的尾巴,你读出了什么?

生:“乌黑光亮”不仅写出了颜色,还写出了美的感觉。

生:“轻快”说明燕子很机灵。

生:“剪刀似的尾巴”像剪刀一样。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看来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笔下的事物更加生动有趣,那么在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谁还能再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再看凑,好在哪里?

师:孩子们你们分析的真到位!这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真是惹人喜爱,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得真动听。下面老师来加大难度,这样你还能读出来吗?看着图,你可以背出来吗?

师:孩子们,作者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为什么不写嘴巴和眼睛呢?

这样不就更具体了吗?

师:是的,介绍事物,要抓住特点来写,才会生动形象,吸引读者。下面快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只小白兔吧。(出示练笔)

2.学习春之美

师:“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再看第二段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春天的美丽景色。)就连小燕子也被吸引过来,告诉我们春天来了,作者又是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展示春之美的?用笔在文中圈出来吧!

师:谁来说一说抓住了哪些事物?(这段共写了七种景物: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燕子)看看,如果老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样的春天还美?通过对比,你觉得哪种描写更具体生动,在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来看这些形容词让事物更加优美,让春天更加美丽,谁来读一读,夸夸春天吧!春天真美呀!谁还能读得更美一些?

师: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女生准备,来夸夸春天吧,读,男生也来夸夸春天吧,读。孩子们,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春天?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同学们的积累可真丰富,老师觉得,春天还是热闹的,是繁荣的,谁知道我的根据?(赶集似的)什么叫赶集?那我们看看是谁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春天里的'花草树,他们争先恐后地加入这美丽的春天,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3.学习飞行美和停歇美。

师: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不仅仅有花草树木,还有伶俐可爱的小燕子,那么它会给这美丽的春天平添哪些生趣呢?我们看,它们来啦。你们觉得美吗?(美)飞行的燕子美在哪里呢?小组讨论第三、四段,找出�

(1)学生汇报飞行美:

“斜飞”感受燕子飞行的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略过空中的时候还有叽的叫声,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通过“横掠”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掠过是怎样的?谁来表演一下略过?(速度快,轻盈)哪个字还能体会到它的轻盈?(沾)形成了一圈一圈的小圆晕,什么是小圆晕?我们一起来看看。

飞行着的燕子是如此的轻盈敏捷,那飞倦了的燕子,又有着怎样的美感呢?

(2)学生汇报停歇美:

“几痕”感受到了距离较远,模模糊糊,若有若无,给我一种很放松惬意的感觉,是呀,多么优美恬静的画面呀。

大家看,作者写飞行时燕子的那样的轻快、灵活,还写了燕子飞倦了时停歇在电线上的闲适,像一幅画一样,有动有静,这就叫动静结合。

(四)总结提升

师:孩子们《燕子》课文学完了,燕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展现燕子的可爱活泼机灵的呢?(抓住特点、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课下我们也要运用作者的这些写作方法,让我们笔下的小动物更加生动起来。

(五)布置作业

1、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来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推荐阅读《猫》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