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存续了几千年,《孝经》和《二十四孝》可以说是关于孝的理论与实际的典型代表。
晋陵城东的顾成,娶姓钱的女子为媳妇。
有一天,钱氏女回娘家,当时瘟疫正在流行,很多人都被传染了。有的一家数口全部毙命,有的巷道剩下没几个人,令人看了心惊胆颤,甚至连最亲的人都不敢探望瘟疫的人。
顾成先感染瘟疫,连夫人和儿子共八人都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姓钱的女子看到书信,急忙想赶去探望公婆的病情,她父母却阻止她,钱氏女说:「丈夫娶妻原是为了公婆的生死大事,现在公婆身染重病,如果我忍心不回去,那跟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即使我去探望公婆而立即死了,不希望父母担心或顾虑!」说完,她一个妇人家便只身赶回顾家。
顾成的家人亲眼看见鬼魂互相说:「诸神都保护着孝妇回来,我们如果不快点躲避,恐怕被谴责可就不小了!」
顾家八口人因此得以全部存活,这件事发生在清世祖顺治十一年(西元一六五四年)三月。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这在最美孝心少年上得到了形象诠释。为救患白血病的父亲,8岁的xxx决定为父捐髓。为达捐献要求,他两个月里增重20斤!最终移植手术完成,父亲得救!从xxx身上,我们看到了少年之志的精彩与力量。
这种志向洋溢亲情。xxx说,“我爸给我了一条命,我也要再给我爸一条命。”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热泪盈眶,一个8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感恩的话,真的让人感动。孩子的志向洋溢满满的亲情,这种亲情感天动地,让人敬仰。孩子的志向因为亲情而温馨,而美丽,而精彩。
这种志向满是自信。父亲治病过程中,曾经调皮的他既照顾父亲又安慰母亲,成为家的支柱。xxx说,“我相信我能照顾好他”。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自信,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担当,这种自信,这种担当,让人佩服。俗话说,信心是黄金。孩子的自信比黄金还珍贵。
这种志向满是坚强。一个8岁的孩子,在苦难面前,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勇往直前,父亲移植骨髓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只有8岁的xxx身上了。对于救爸爸,xxx没有丝毫犹豫。抽取备用血是件很痛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的xxx很坚强。
xxx捐髓救父的故事,彰显了中华少年的风采,他是父亲的好儿子,他是家庭的好孩子,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好少年,他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的美丽使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传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生活中打造的温暖力量。
当然,xxx的故事是最美孝心少年高尚品德的一个缩影,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人小志气大,是当代少年的榜样,是我们所有大人的榜样。他们是孩子的道德楷模,他们是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丰碑。我们应该敬仰他们,学习他们。
少年强则国强,最美孝心少年就是少年强的代表,我们为有这样的强少年而自豪!他们形象诠释“有志不在年高”,激励我们所有的少年面对困难,勇敢向前,把困难当做激励人生的磨砺石,让人生之志在困难中坚强成长。
20--年9月4日,这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奶奶脑溢血住院了,住了一个月后,她出院了。奶奶到家之后,面色发黄,双眼呆滞,话也不会说,路都不会走,整天躺在床上,饭要人喂、衣要人穿、脸要人洗……爸爸从此开始了照顾奶奶的艰难历程。
每天傍晚,爸爸一放学回来,急忙冲进奶奶房间,吃力地扶起奶奶,让奶奶靠在他的左肩上,拖着奶奶一步一步走。刚开始奶奶不知道迈步,爸爸还要一边搀扶着笨重的奶奶,一边腾出手去搬她的脚,由于奶奶个头大,爸爸却很瘦小,没走几步,他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可爸爸总是不知疲倦的扶着奶奶练习着。在爸爸的努力下,现在奶奶已经会自己走路了。有一天,她在练习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爸爸加来了,一眼看到奶奶摔了,一个箭步上前,把奶奶扶起来,拍去她身上的尘土,不停地叮嘱她:“下次要小心呀!下次一定要小心呀!”爸爸真是奶奶的“安全保镖”。
每天妈妈煮了什么好吃的菜,爸爸总不忘给奶奶留上一碗。为了奶奶能早日恢复,平时不下厨房的他,竟然亲自绑上围裙,熬浓汤、炖水鸭、蒸鸽子……厨房里香飘不断。有一次,爸爸煮了一碗水鸭汤,让我送去给奶奶。可在下楼梯时,手中的汤洒了出来,可烫了,我不经意间把手缩了回来,就在那一刹那,整碗汤打到了地上,鸭肉也被鸡啄走了。为此,我挨了爸爸一顿训。爸爸真是奶奶的“营养专家。”
奶奶生病后,总是孤独地坐在家里双眼盯着前方,这时,爸爸见了,便走上前去,给奶奶说说话,解解闷,时间久了,奶奶看见爸爸来了,便眉飞色舞起来同,有时,还会发出傻傻的笑,可爸爸却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奶奶会笑了!奶奶会笑了!”爸爸给奶奶送去了“精神粮食。”
在爸爸的努力下,奶奶渐渐地好起来了,村里人都夸爸爸,说他是个孝子,爸爸却说:“这是应该做的”。
是呀,每个人成长的一生,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浇灌;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父母的爱心一片。如今他们老了,儿女们应该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孝敬父母,回报父母。让敬老爱老的美德,处处开花。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
16岁本该是花一样的年华,可是梁维月却早早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正在读初三的她,每天除了上学之外,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患有脑血栓的奶奶和聋哑的弟弟。而这样忙碌的生活,小维月已经整整坚持了八年。
第一次见到维月,她正在县里参加中考,这天下午五点,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了,许多孩子都跑出来和考场外的家人团聚,只有小维月一个人急匆匆地赶往客车站,坐班车从县城到家里要三个多小时,小维月赶到家时已经快晚上10点了。头一次离开家这么久,小维月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爸爸做腿部锻炼,平时在家里,小维月每天都会这么做,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瘫痪八年的爸爸没有肌肉萎缩,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小维月5岁的时候,妈妈不堪清贫,离家出走了。不久后,弟弟因为青霉素中毒,成了聋哑儿童,又过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饮牲口时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瘫,就连双手也无法正常活动,从那时起,年仅八岁的小维月就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每隔一两天,小维月就要带着弟弟进山捡一次柴。她说,每次捡柴是他们姐弟俩最开心的时候,看看大山,小草和野花,再跟弟弟玩儿上一会儿,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几十斤重的柴火,姐弟俩得捡上一个多小时,每次下山回家,小维月都是扛着重柴,让弟弟背着轻的箩筐,回到家来不及休息,小维月就要忙着做饭了。
这些年来,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低保,一家人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吃几次肉。每天,小维月只能变着法儿的做些可口的饭菜,做好面条,小维月要趁热先喂爸爸,可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着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她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
小维月说,爸爸因为常年卧病在床,脸上很少能看到笑容,她就变着法儿的哄着爸爸开心,小维月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了爸爸对面的墙上,好让他经常能够看到。每天,既要上学又要照顾爸爸、奶奶和弟弟,日子虽然辛劳、忙碌,但每天都能守在亲人身边,小维月已经很满足了,唯一让她感到难过的是,有时候她不知该怎样面对年幼的弟弟,因为弟弟经常会问:为什么别人有妈妈,我们没有?这时候小维月只能告诉弟弟:你还有我。
为了给爸爸和奶奶赚够药费,每个周末小维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开始,对方根本不让她干,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她,搬一块砖的报酬是一分半,小维月每次要坚持搬两千块才肯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她就能赚到30块钱。
这一天,小维月带着打工挣来的钱到县医院给奶奶买药,医生一共开了四种药,但小维月的钱只够买其中一种。从医院出来,小维月没有直接回家,她来到县城最破旧的居民区,想提前租下一间屋子,这样等考上高中后,她就可以把爸爸、奶奶和弟弟带在身边,继续上学了。
一间屋子一个月的租金是240块钱,维月还是觉得有些贵,因为房子出租还没到期,只能透过窗子看看里面的情况。房间有些小,但小维月说,只要有那个土炕,爸爸冬天就不会受冻了。此时此刻,小维月的眼里似乎写满了希望,也许对这个饱受生活艰辛的女孩儿来说,能继续上学又能和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她心中最美丽的天堂,而这样一份美丽,在她16岁的画笔下,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梦想与渴望。小维月说,她走到哪里就要把家人带到哪里,因为家人是她最大的牵挂。
今年第一次,xx把这条裙子穿在身上,这是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
镜子中的xx有一点害羞,半年前还不到100斤的她现在已经重了20多斤。xx越来越胖的背后有着一个特殊的原因。7年前,xx的妈妈李萍查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直靠药物维持生命,因为她是RH阴性血,要找到合适的血源非常难,去年底医生建议病情恶化的她尽快做骨髓移植,并且供受两者之间的体重不能相差太多。听到这次谈话的xx,上网查到父母与子女之间配型成功的几率很大,于是她偷偷开始了自己的增肥计划:早餐吃炸土豆,晚上加餐,不怎么爱吃肉的她甚至吃起了肥肉。
尝试了各种高热量的食物并减少运动,三个月xx就长了20多斤,确定了磅秤上的数字后,她紧紧抱住了妈妈。
这几天,xx的爸爸也回到了眉山,为了给xx的妈妈治病,他一直在广州打工。然而出乎我们的意料,他和李萍早已不再是夫妻,4年前两人就离了婚。
在李萍的坚持下,郑心中违心地和她离了婚,却始终不肯离开这个家,他在南方找遍能做的工作,也戒了烟,只为省下每一分钱给李萍治病。
然而郑心中并不知道,早在几年前一次整理家务时,女儿就已经发现了父母离婚的秘密,她把离婚证塞进了抽屉的最下面,从没有提起过,就这样,三个人心照不宣,只为战胜病魔而共同努力着。
就算是当电灯泡,也是xx最想拥有的`幸福。不久前,母女俩的配型结果出来了,两人属于“半相合”,可以进行骨髓移植。直到那一刻,xx的爸爸才得知女儿长胖的真相。
现在xx盼望着赶紧完成手术,把骨髓献给妈妈,在她的心底,始终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愿望。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胖女孩不同寻常的美!!她的”最美“当之无愧。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幸福的宝贝,开心快乐的生活,成长。
母亲节快到了,我准备送给妈妈一个特殊礼物。
这天,我早早地起来,轻手轻脚地来到厨房里,准备给妈妈烧一道她最喜欢吃的菜——荷包蛋。
我轻轻打开煤气灶,调到合适的温度,然后,从厨柜里取出油,倒了一点儿到锅里。顿时,整个锅里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犹如几百个调皮的孩子正在疯狂地玩耍。突然,一个“调皮的孩子”“溜”到了我的手上,狠狠地“抽”了我一下,顿时,我“哇哇”大叫,但是,我快速停止了叫声,赶紧朝妈妈的房间看去,看妈妈还没醒,就继续开工。这次,我吸取了刚才的教训,小心翼翼地把油倒入锅里,当它再次响的时候,我快速躲到一边。接着,我从袋子里拿出2个鸡蛋,“咔嚓”一声,“掉”入锅中。我立刻拿起铲子,在锅里“翻来覆去”,最终,一个“香喷喷”的荷包蛋就出锅了!
我从柜子里取出番茄酱,在荷包上写上“I IOVe you!”然后,我轻轻来到妈妈房里,刚好看见妈妈已经睡醒,就来到她面前,说:“节日快乐,妈妈!我爱你!”妈妈听见后,顿时愣住了。突然,一缕白色的“清泉”从妈妈眼中落了下来,露出灿烂的微笑,然后紧紧地抱住我说:“我也爱你!”……
妈妈,我永远永远永远爱你!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观“孝”这个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给人类定下了一个规矩,这就是孝的内涵,连孝的英文也是filialpiety也是孝顺虔诚的意思,这更体现了不仅仅仅是国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内涵。
中央一套有一个电视节目“最美孝心少年”,有一个故事,主人公叫黄凤,本来是幸福美满的家庭,结果爸爸打工时从楼上摔下来,脊柱摔断了,从此下身瘫痪,黄凤带着家里仅有的27元钱,推着板材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结果不能医治,从此这个年仅6岁天真可爱活泼的小女孩稚气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担子,但她并未放下,而是坚持了10年,从此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每晚起来翻身,中午早早给爸爸煮饭……还有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想想看,们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能够做的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报答不仅仅,但,如何孝敬?——买房子,汽车?不,孝敬父母要从此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透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用心的人生态度。
cctv1每今天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他们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通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也要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爱护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每天都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终于演了,我的眼泪有了很多。
黄凤6岁起独立照顾瘫痪父亲、12岁时推着父亲去上海就医,“板车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可黄凤的弟弟想法不同了,他要买冰激凌,黄风只好给他1块钱。黄凤不得不辍学,搬木柴50斤,星期天搬水,他还会做饭。这时我哭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钟毅,我哭了是因为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暑假,黄凤又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一下汽车,小黄凤便自己拼了个带轮子的木板床,载着父亲起早贪黑开始了求医路。
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假如我的爸爸和妈妈得了重病,我也会好好照顾爸爸妈妈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杨孝子,是江苏省武进县圩桥里人。他的父母亲生活十分贫苦,并且体弱多病,终年与床褥为伍,苦水为伴,除了衣食以外,还要支出很多的医药费。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杨孝子实在无法负担父母亲的生活,万不得已,只好冒着耻辱做乞丐了。把行乞所得食物,供养父母,倘若父母还没有吃饱,虽然自己饿得饥肠辘辘,也不敢先吃,一定要待父母完全吃饱以后,方才进食。如有美好的珍贵食品,就跪在父母的面前,很恭敬的献给双亲吃。不仅在物质上,使父母亲的衣食满足,另在精神上,使双亲有所娱乐,可是地处乡间,没有戏院剧场等娱乐场所,杨孝子就自己编造了很多山歌,在双亲面前,一面唱歌,一面跳舞,博得双亲的欢笑。这样经过了十多年,当地的人,都为杨孝子的孝行所感动。有一家富户,要雇杨孝子为佣仆,但他并没有接受,回答富户说:“我的双亲终年害病,缠绵床褥,我每天除了行乞之外,就要在家为双亲侍奉汤药,不能一天离开家庭,所以我无法到你家中来做佣仆,只能谢谢你的好意了。”从此以后,他仍是像以前一样的行乞,稍有余钱,就替双亲延医诊病。后来杨孝子的父母相继去世,他把行乞所得的钱,买了两具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做殓衣,虽天气严寒,赤身忍冻,也不顾惜。父母的遗体葬在田野间,他露宿墓旁,日日夜夜的哀哭,过了一个多月,竟因悲恸过度致死。
在杨孝子死后的一天,乡间有一姓徐名道之的人,因病去世,被鬼差带到冥府,看到一个穿着紫袍的冥官,向冥王报告说:“杨孝子到了。”冥王趋前欢迎。徐道之仔细一看。原来冥王所欢迎的人,就是刚去世的杨孝子。当时听到冥王对杨孝子说: “久仰你的孝行,像你这样的大善人,我们地府是不敢惊渎你的。现在天帝有命令,召你升到天堂去。”徐道之因经冥官查明阳寿未尽,回阳苏醒了。在徐道之复活以后,逢人便讲述在冥府亲闻冥王宣布杨孝子升天的事,因此当地的人,都知道杨孝子死后,受到升天的善报。
百善孝为先,尊老是我国传统美德之首,但尊老可不仅仅只是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及老师,更表现为去照顾和帮助一些陌生的孤寡老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着这样一个关爱陌生老人的故事。
据新闻报导说,在福州闽江大学的三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悄悄照顾一名77岁的孤寡老人,长达一年之久。这件事是发生在他们大二的时候,在一次吃早餐时,他们偶然遇见了这位老人,一位眼尖的同学还注意到老人的手脚有些残疾。当他们得知这位老人是一位孤寡老人时,不由得十分心痛。在一番商量之后,他们毅然决定帮助这位老人。决定这件事后,他们多次白天拜访老人,却从未遇到过老人。听邻居说,老人白天要到处去捡垃圾卖钱以维持生计,不会在家里,于是,他们决定晚上再去拜访老人。果然,他们遇到了正要上床歇息的老人。当老人问起他们有什么事时,他们便语无伦次地把要照顾他的事全都说了出来,没想到老人非但没有拒绝他们,反而还笑嘻嘻地请他们进屋,热情地招待他们。
从这以后,他们便利用课余时间来照料老人,他们对老人犹如对自己的亲人般体贴、细心、温柔。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去看看老人,陪他聊聊天,为他清洗衣物,打扫卫生,做一些老人无法独自完成的事情。冬天,他们怕老人受冻,于是用自己所有的奖学金和零花钱为老人添置了许多御寒衣物,还送给老人一床厚厚的棉被。老人记性不好,坐车总是坐过站,而且经常迷路,于是他们�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他们即将毕业回到家乡工作,也该和老人告别了。可是他们放心不下老人,所以借助新闻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士可以来代替他们照顾这位老人。让孝心继续传递。
三位大学生无私照顾一位陌生老人长达一年多,他们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和关爱老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去关爱身边的老人,把孝心传递下去。
当我们在十几年前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的一声啼哭,催开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从此寒来暑往,爸爸妈妈用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浇灌着我们生命的花朵。要知道他们的多少烦恼和痛楚,都会在你一点一滴的关怀中烟消云散。
《说女》里有一句话:孝,善事父母者。其实,去孝敬爸爸妈妈并不一定非要那惊天动地的事,现实生活中一些小事也会使他们感动,比如:妈妈下班了,倒一杯水给她喝,是感动;下雨天,提醒爸爸带把伞,是感动;一家人看电视累了,为他们削个苹果,是感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以及现代电视公益广告的《家》就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孝。孝心是什么?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个回答,但无论是谁都无法确切的说出孝心究竟是什么?!因为孝心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去体现、用心品味出来的。
千万不要忘记爸爸妈妈正在等待着你的关怀,让我们用孝心去抚慰他们的生活的沧桑和痛楚,从现在开始就用稚嫩的双肩逐步为父母撑起一片湛蓝的晴空吧!
吴二,是江西省临川县的一个贫民,侍奉老母,极为孝顺,颇能博得老母的欢心。有一天夜间,梦见神对他说:“你前生有宿恶,明天午刻,将为雷击死。”吴 神说:“这是天数,没有办法避免的。”吴二深恐雷击使母受惊,第二天早晨,准备了早膳对母亲说:“我今天有事出门,请母亲暂到妹妹家去。”可是他的母亲不允许,过一会儿,天空中乌云满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吴二更加忧虑母亲受惊,急忙把大门关上,自己跑到田野去,静待雷击的惩罚。哪知再过一会儿,天空放晴,吴二竟没有遭受雷击,平安归家。回到家中以后,小心的保护着母亲,还不敢把梦中的经过说出来。第二天夜间,又梦神对他说:“你的至孝感天,已宥除前生的宿恶。”后来吴二更加孝养母亲,终身不懈。
孝道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的品德。从远古的尧舜贤君到春秋的儒教丁忧,到近代的二十四孝,孝道一直沿续至今。曾经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孝顺,因为我读了很多关于孝的书籍,总能说出孝的故事,但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了孝不仅仅是嘴上文章,当正真领悟到孝时的那一刻,我才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那是一个稀疏平常的周末,一吃完饭我就习惯性地“葛优躺”,舒服地陷在沙发里看手机。
“乖孙女,教你洗碗好不好?”爷爷一边洗碗,一边从厨房探出头来朝我喊道。洗碗?一想到碗上滑腻腻的油渍,黏糊糊的饭粒,还有伤皮肤的洗洁精,我斩钉截铁,脱口而出:我不!。
“为什么不学,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孝的表现,快去!”妈妈一边在电脑旁加班写文件,一边批评我。没办法,虎妈的严厉让我不敢怠慢,只好极不情愿地从沙发里坐直身,慢吞吞地穿上鞋,懒洋洋地向厨房走去。
一进厨房,就看见爷爷正用奇怪的姿势洗着碗。双脚微微分开站着,腰因为水槽太矮只得弯着,头前倾,额头正好抵着洗碗槽上方的吊柜,像一只脖子受伤的鸵鸟。洗一两个碗就会直一下腰,转一下脖子。
此刻,我的眼前起了一层雾,爷爷对家庭的贡献点点滴滴涌上心头。爷爷自从我出生起,就承担了一家五口三餐料理,每天跑里跑外,四处买菜,然后精心烹饪。十二年的栉风沐雨、烟熏油渍,长期淘菜洗碗让他的手总是裂口,长时间站立炒菜做饭让腰和腿也退化加速,所以洗碗时总是借力头前方的吊柜,让自己站着轻松些。那一刻,爷爷无言的爱深深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心里既心疼又愧疚。
孝,不仅仅停留在嘴上说说,笔上写写,而必须是货真价实的行动,无微不至的体贴。让长辈不用操心,不用再辛苦,让长辈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可我呢?我连一项都没做到,居然自诩为孝!
那一刻,我向前大跨一步,抢过爷爷手中的洗碗布,坚定的说:“爷爷,我长大了,让我来洗吧!”
人物简介:
李xx,男,生于1980年1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人保财险蓬溪支公司理赔分部经理。
推荐理由:
李xx曾是一名公务员,干保险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但他干一行专一行,从事查勘定损工作后,他刻苦学习各种知识。保险理赔涉及领域非常广,气象、消防、电器、建筑、设备、种植等等,要掌握如此之多的知识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李xx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善于专研的优势,无论见到同事还是工人师傅他都诚心向人家请教。白天查勘工作忙,他就常常晚上学习到深夜,不完成学习不罢休。保险标的受损后缺少核损参照价格,他就利用业余时间,采取网络查询和走街串巷“泡”市场等方法,收集车辆零配件、常用建筑材料、电子数码产品等价格资料,并及时提供给系统内查看,为做好定损工作创造先决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很短的时间就积累了丰富的`理赔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成蓬溪支公司的理赔能手。几年来,他积累的经验为系统水灾、车险定损发挥了极大作用,提速结案周期3天。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他的业绩一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