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钢具厂实习报告(通用3篇)
记得一开始上《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时候,老师就要求我们去企业实践,了解一下企业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重要的专业课。的确,一听到老师这个要求我们就感到任务很难完成,因为我们毕竟毫无实践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再者,对于生产与运营方面的知识,我们还不是很熟悉。但是,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无论如何也得认真完成。因此,这个学期以来,我们一边努力学习这门课程,一边通过各种方式去联系企业,经过一番周折,最后还是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完成了实践任务。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企业。顺德盛伟办公钢具厂位于顺德陈村镇潭村工业区,专业生产文件柜、员工柜、保险柜、更衣柜、五金什件,采取厂价直销方式,也承接来样订造。在组织结构方面,该厂的部门设置较简单,只设厂长、会计部、主管、车间组长、运输队,因为这是间规模较小的个人独资企业,所以厂内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厂长及主管一手包办,没有严格的分工制度。据了解,该厂的负责人从1985年就开始从事钢具方面的生产制造,1997年才把厂从另外一个地方搬到潭村工业区,现在该厂有二十多个工人,一般都是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所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较高,平均算来,普通的生产工人都是几百块一个月,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师傅则会有两三千块一个月。事实上,关于这间厂的基本情况都是我们通过与该厂的负责人与员工交流得到,至于厂里的产品的主要制造过程,则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实地考察、盘根问底才很不容易知道个大概。
我们知道,一件产品的最初形态是原材料。那么,就先谈下钢具厂的材料来源吧。由于该厂的文件柜、员工柜等日常用品都是一些钢制品,所以其材料主要是铁板、钢板等,其供应地主要是乐从钢铁市场,因为就近取材可以节省一些运输费用,况且乐从那边的钢材产量稳定,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因此,该厂通常会每次采购10多吨的钢材,当然,为了保证产品销路畅通,往往会按定单采购材料,以免造成材料积压。不过,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办公用品也有淡旺季之分,一般情况下,春节后和放假期间市场较旺,而清明后的四五月份则较淡,为此,该厂会对材料采购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当然产成品的库存也要据此作出适当的调整。材料采购回来后,当然是进行生产制造了,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现存的产品样本展开生产,但有时也要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生产。下面以文件柜为例说明其工艺流程(该厂制造的办公钢具用品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只是个别部件略有差别)。
主要工序说明表:
流程总结:
总的来说,该厂采取的是工艺对象专业化的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因为该厂规模小,设备数量少,且生产的产品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所以,这种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对于该厂的有效管理有一定作用,况且,厂房的空间较小,几台机器一起运作就足以保证正常生产了,且一机多用可节约一大笔生产成本。
管理流程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鉴于该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其管理流程也不会太复杂。从接订单到回收货款,该厂的主要负责人都紧跟着。在生产车间里,不同工序的工人组成一个小组,包工头负责整组人的分工、协调,包工头则被车间主管或厂长监管,而包工头之间则没有什么交流的。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连锁反应“(问题随着工序的循序渐进而一直牵涉下去)。例如:开料工把文件柜的钢块规格做大了,冲床师傅发现了却不指出来,而照错误规格继续做下一道工序,因为他们不想浪费时间同开料组的人探讨,只是想尽快地做出尽可能多的钢板模块,但是,到最后一步“质检”,产品很有可能会打会“原地”,重新做过甚至成为废品。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时间,更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包工头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整个产品大概完工后,安装工人既要负责各部件(例如:锁)的安装也要负责质量检查,这种一人两岗的做法虽然可以节约工资成本的支出,但是却会降低质检质量,因为那些安装人员大多数都不具备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专业知识,况且安装工作本身就消耗了他们较大的体力与精神,所以他们对质检既没精力去应付也觉得没必要花太多时间下去,加之只要他们检查过的产品就可以顺利出厂了。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该厂应该招收几名专业的质检人员。
分析该厂不合理的布置并提出改进方案
原来布置图如下(图中标号为工序号)
从上图的布局中可见,该厂的布置比较混乱,没有按照制造产品的工艺流程去有效利用厂房空间,从而造成设备的摆放未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下面就此重新安排其布置。如图:
从改进后的布置图可见,如果整个生产车间的设备摆放都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去设置,就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由于原来的布局中,半成品需要在各设备间来回搬运,必然会浪费一定的时间与人力物力。),也便于相邻工序之间的员工相互沟通,从而更利于整个车间的生产管理。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对该厂的比较肤浅的理解,因为自身能力毕竟仍没达到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程度,但是,从这次实践中,本人的确学到了东西,也认清了自身的不足,为此,有待以后继续参加企业实践,以便为就业打下基础。
今天,在同学的妈妈的联络和照顾下,我们舍友几人来到盛伟办公钢具厂参观实习。还没有到达厂房时,看到卡片上的介绍感觉上好象很专业,生产的产品很先进,是我以前不怎么接触的,只有在电视上看过而已,保险柜之类的实物真的没有碰过呢!但是,来到工厂时,真的有点吃惊了,怎么会怎样子呢? 样子看上去一点都不像工厂,好象一个很落后的工作坊而已,没有什么象样的大门。外面是砖盖的房子,办公室在旁边,面对路边,面积很少,很简陋。
下面介绍一下实习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在办公室听老板娘的介绍,对工厂基本运作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她,虽然她说的内容听起来不是很专业,但是很实用。在我们提问的整个过程中,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涉及的很多内容书上都有提及过,这样印象就更深刻了。之后,我们就来到厂房了解,参观生产的整个流程。下面分为几部分:
原料:主要是钢板,来源是乐从钢铁市场,没有固定的原料供应商。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货比三家,谁家的货便宜就买谁的。通常小企业对于控制成本都是这一套,没有形成那些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他们对于什么是供应链的概念很模糊或者是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存货:他们主要是按照订单来生产的`,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的。而且大多数都是熟客的生意。如果接到大批的定单时,通常都会先签合同。有时都会做好一些产品放在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但不会很多,因为厂房本来就不大,而且这些产品很占位置。但在我参观时看到有很多的存货积压着,可能是一些做好了但有一些还没有完成,所以产品还没有出厂。
工艺流程图如下:
简单介绍一下流程图:
开料
辗床:将原材料即钢板在冲床机上辗成所需的规格,同时需要两个工人各持一端,放到机床里,速度很快,一分钟不用就辗好了。然后分类摆放。看上去那些辗好的钢板像铁一样,薄薄的,很软。
轧(折弯):将辗好的钢板在冲床机上压成可以镶嵌另一块钢板,然后折弯成一个盖(三面),是构成钢板柜的外表的重要部分。
电焊:将轧好的钢板焊接上底部的钢板,然后安装上开柜时的两面钢板。这样就构成了柜的表面积。
涂装前处理:主要指抹油,将钢板上的一些油分抹去,和电焊的接口用油漆补上(这样看起来比较光滑),为喷漆做好准备。
喷漆:我见到有两个工人在喷漆库将产品喷上绿色和灰白色。他们都带着口罩工作。这里面积比较大。
局漆:将喷好漆的柜放进局漆库,调好温度,出品的钢板柜就等待安锁和质检了。
安锁:将买回来的成品锁安装在冲好的孔上。听老板娘说,这是最困难的步骤,最麻烦是要调教好锁。
质检:检查产成品的每一个部分,最重要是确保锁能够调顺。(几乎无)
包装:将质检好的产成品进行简单的包装。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磨损。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对生产流程越来越感兴趣,在每遇到一个看不懂的地方时,我就急切需要知道这是
用来干什么的。老板娘她会拿着实物给我们讲解,这显得有趣很多。这让我想起了学专业课上学到的知识。
我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及我提出的解决方法:
一 厂房的布局严重不合理。总体积比较狭长,两边比较狭,它的成品库放在里面,然后两边是不同的加工流程。如果这样布局的话,一方面出货时会比较麻烦。另一方面,会妨碍在两边工作的工人,降低了工作效率。我觉得应该将成品库设在工厂的入口不远的地方,这样做两全其美。
二 成品摆放混乱。不是规范,我们都要绕着路走。我觉得应该安分类摆放,体积比较大的就不要放在路边。出货的时候就方便许多了。
三 质量问题。(重要分析)我觉得是该企业最严重的问题。但老板娘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在这个方面上遇到问难,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
存在问题:其生产的产品档次低,质量也相对较差。可能是本身规模决定。在我看宣传图片的时候,我觉得看起来都比较大方实用。
(1)手工一点都不精细。实物我就觉得质量比较差劲,表面很粗糙,里面又不怎么高档,把手那里还沾有绿色的油漆,我看的几台都是,一看就觉得是粗劣的产品。
(2)技术含量低。它的锁都是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保险琐,只是一些一般的十字形琐而已。还有柜门都不是特别的材料做成的,柜门的安装都是普通的门铰而已。这怎样来保护使用者的财产安全呀?两一下子就将它击匮。这样的产品质量根本就很难有更好的销售。应该可能是中底挡的消费服务群都满足不了。这样企业只会随着激烈的竞争逐渐淘汰,因为人们对保险柜的需求已经在逐渐增强。
分析原因:该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不高,是家庭作坊式管理;技术力量 薄弱,没有高级且有经验的工程师,这样外观设计和质量的研究会遇到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创新问题;生产人员少且缺乏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不了解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等等。
解决方法:
(1)首先管理者要意识到质量控制这个硬道理。要经常了解外面的需求,特别是这个行业的最新动态,不要闭门造车。不然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发适销对路。理念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
(2)建立一套比较适合该企业本身特质的质量体系。把好质量这个重关,要舍得花钱招聘高级和有这方面经验的技术工程师,在外观、样式上有特别之处,按客户的需求设计出个性的、特殊的保险柜,如现在流行的家用保险柜、指纹、 触摸密码、电子、磁卡、机械等保险柜、保密柜、保管柜、枪柜、防火、防磁、 防潮柜、不锈钢柜、胶门(卷门)文件柜、暗锁文件柜、储物柜、图纸柜、鞋柜 等特殊柜。
(3)要招聘一些比较负责任的质检员。在每一道工序都予以检验,严抓每一道防线。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应该用因果分析图进行分析,查明原因,然后采取决策改进。
(4)应该建立一个售后服务体系。在保质期内如果产品遇到任何非使用者故意因素引起的问题时,应该迅速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5)引进全面质量管理(tqm)。在产品生产流程的全过程中,涉及到厂房的每一个人,提倡全员参与、全员把关、质量教育等。把厂里的每个人都动员起来。(参照《生产与运营管理》课本15章-------质量管理)
由于企业规模太少,员工10多人而已,所以没有成型的组织结构图可提供。
今次的参观实习的企业虽然是规模少,但“麻雀虽小,但五脏具全”,是佛山小企业的典型代表。到小的企业可以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起码在今天之前我是不会关注以及想去了解保险柜的,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原来在我平时路过的地方(绿景一路附近)是有几个地方可以买到保险柜的,今天我才发现了。这让我更留心身边的世界,这很好的。“实践出真知”,我一直都深信的。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xx月xx日
投资公司实习报告
一个月的实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地山益创是家主要投资于有色金属的现货投资公司。主要产品是稀有小金属金属。由于我们该专业课还没具体学习。故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刚开始的几天,什么都不知道,只得从头学起,公司的一位投资部成员给了我几本专业参考书,只有加班加点学习了。一星期过去了,渐渐开始适应公司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也开始能够初步看懂一些图表和数据了。公司领导逐渐让我阅读一些英文商业报告。都是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这时才发现,英文到用时方恨少啊!这可不是应付考试,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阅读理解。在英文字典的帮助下,总算“啃”完了不薄的一叠英文资料。刚松了一口气,公司就提高了要求,要求我翻译两篇宏观经济评述的。那更马虎不得,重要句子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这时才发现专业英语应该好好地学。随时在网上查找信息了。每日下午,公司投资部成员都会一齐探讨大盘局势和分析操作策略,这于我而言,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也不时择机就投资方面的问题请教专家。
一个月的亲身经历使我对现货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我觉得,现货业不同于股票,他通过资金的杠杆作用原理,以小博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在现货业中,基本面的分析和技术面的分析紧密相连。最重要的是对价格走势变动的预测。同时,由于公司涉及的是伦敦的LME金属市场,而这一切又与美国纽约道琼斯股指紧密相关。而近期走势不仅与此相关,还受大额基金一举一动的直接干预。我在公司的一段时间,正是纽约股市暴跌的时刻,公司的几只主要产品都被迫止损。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没有好的投资策略,没有良好的心态,是绝对不可能有好的投资收益的。
一个月过去了。我从对的一无所知,渐渐开始了解和熟悉这个行业,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确是两者不可分离。理论知识可看做是入门的铺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实践操作,则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并且更重要。因为它是工作的具体内容。一个月的亲身体验中,我总结出了个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一.英语能力
在校只知道考四、六级英语,却从没想过英语学习的真正应用,到了公司,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金融投资是个十分重视资讯和信息的专业,第一手资料都是以英文形式率先公布的,为抢得先机,必须能够看懂诸如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商业报告,所以,以后的英语学习,要主要着重于英语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公司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一次外商见面洽谈会,在今后这个国际一体花的社会里,我们与外商直接交流和贸易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多,这就对我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知识
金融行业是个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由于我们期权现货这门课要到下个学期作为专业课学习。故很多专业术语和操作包括整个行业对我而言都比较陌生。使得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在熟悉行业上,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进程和效果。这在以后的实践中随着专业课的逐渐开设,我想会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同时需要我们更深更广的了解所学专业知识。“面”要广,“点”要专。
三.学习能力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必须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并要以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来积极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变革。同时,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以后我们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适应能力
这不仅包括对于一项新工作的适应,更包括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融合,在一个月中,我和公司的员工、同事等相处的都不错,大家也都比较照顾我这个新来的“子弟兵”,在这一个月中,我对公司投资部各岗位特点、能力需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帮助公司翻译一些资料以供决策层参考,短短一个月能为公司作出一些菲薄的贡献,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总之,这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是我们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第一步,是我们寻找差距,进一步认识自我的良机,更是我们了解对口专业的有利契机。这次实践,为我们今后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还是要感谢上海万向投资有限公司所有成员(特别是老总、投资部员工和集体宿舍的几位同事)对我此行的大力帮助和热心照顾,没有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这次活动不会如此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