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课题结题报告【3篇】

中班课题结题报告(通用3篇)

中班课题结题报告 篇1

背景及意义

1、语文学科功能的异化。

如果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是什么”,那么语文教育研究首先要回答的就应该是“语文是什么”。简单讲,语文就人为了参与社会生活所掌握的沟通工具,是使人思想丰盈,情感愉悦的精神食粮。学习语文既是对前人精神财富的继承,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品悟。但是,每当论及语文教学,往往令国人痛心疾首。现实中的语文早已失去了她本来的灵性与俊美,变成了应试的奴仆,变成了家长、老师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变成了冷酷的驯化和空洞的教条……表现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就是繁琐分析、死记硬背和解题训练。教学研究常常也是一味追求教法的标新立异、赏心悦目,惟独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原——儿童该怎样学语言。

2、机械、封闭、枯燥、功利、压抑——传统语文教学种种弊端之涌现。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教学就语文而语文,从课文到课文,语文与生活分离,知识与精神对立。重视了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活动与生活;重视了教师的讲授,却剥夺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重了结果,却轻了过程;追求了考分的回报,却忽视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真是“语文语文,让人头疼!”这种激烈的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对语文课堂进行反思,必须尽快寻找一种适合儿童的语文教学。

3、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召唤。

生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不再是文字的奴隶,也不能满足于艰涩的书斋语文,而是具有主动品质和强烈的自我表现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的延伸能力和汲取信息的生存能力。能通过语言积极与人交往,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能将语文应用于各种特定的生活情景。语文不仅是享受物质生活的手段,更应是个人充实精神世界的核心成分。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改造现有的语文学习。

4、坚实的理论基础。

活动教学有着坚实、广泛的学术基础,其支撑理论主要是前苏联列昂节夫等人提出的“活动—发展”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出“从事实际生活,让感官成为理性的向导,培养孩子爱好学问的兴趣和发现的能力”等主张。裴斯泰洛其的“教学要适应自然,头、心、手和谐发展,强调人体感官活动和直观教学”。杜威则认为“发展并不是仅仅从心灵里获得某些东西的意思。它是经验的发展,发展成真正需要的经验。发展的中介是活动。”维果茨基等人更是明确提出“活动—个性”理论。另外,我国的“情境教学实验”“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实验”等语文教学改革也为活动教学提供可靠的实践基础。

研究目的

以“主动性”和“全面性”为认识起点,我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活动促发展理论为指导,这样描述语文活动化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确立如下研究目标:

操作目标:

1、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和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出发,确立全面的语文教学目标观。

2、从实践中探索,从观念上把握“活动”的本质内涵,提升教学观、学生观。

3、构建基于“活动—生成”的语文活动化教学范式。

4、探索适合儿童学习语文的“活动方式”,使活动化教学成为一种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5、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语文综合活动体系。

发展目标:

1、使每个儿童都能在生动、多样、探究性的活动中建构语言。使具有差异性的个体都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发展,享受到语文的乐趣。

2、在处理好“双基”与能力、知识与情意等关系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儿童的语文学习质量。

3、促进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改造自己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特别是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意识。

研究内容

1、关于课程目标的拓展与深化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灵魂,因而具有导向功能。从目标层面思考教学问题很有必要。

活动教学确立了新的儿童观。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建构语言的生命体。语文教学也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还是凭借语言学习发展语文素养,形成生动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因此,其目标内涵得到了放大。

活动教学的意蕴在于教学更是一个过程,是生成性的。语文教学本身包含丰富的发展价值,而不仅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如果给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活动载体,比如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对“预习引导”“小组对话”“综合实践”“体验表达”等活动的尝试,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明显增强了教学本身的张力。

基于此,我们构架了语文活动教学的目标体系:

基础性目标:思想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发展性目标:交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方法、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等

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从这两条线索构建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角度,提炼基础性目标;从教学过程、儿童学习方式维度,挖掘发展性目标。

2、关于语文活动教学的模式构建

构建语文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教学是个开放的过程:以对话式课堂活动为主,又包括课前的准备性学习活动,以及课后的实践延伸活动。

课堂是纽带、桥梁,而不是全部:课堂是为具有不同经验基础的儿童创造的一个对话、共生的场所,是一个交流成果、分享经验、沟通情感的平台。具有对学习思路的策划功能、对学习成果的展示意义和对学习疑难的研讨作用。

开放的课前预习、开放的课堂互动、开放的拓展性实践

关于课前预习: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个体学习基础上,但有限的课堂难以提供足够的独立学习时间。因此,应大力开发课前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这不仅为课堂学习夯实了基础,也是学生感悟语言,学会学习的很好机会。不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语文水平、独特体验设计自己的学习。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初读课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资料及其它学科知识,寻求与课文相匹配的生活经验,整理预习笔记。

关于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合作的过程。语文活动教学就是学生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参与性,培养科学态度、合作精神,生成鲜明个性的过程。课堂基于学生的“阅读期待”,紧密结合预习基础,围绕问题展开的对话活动。因此,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板块:展示预习成果(学会了什么以及怎么学会的)——交流疑问(相互质疑,筛选难点)——在老师的组织下研读重点、难点段落(重视自读理解以及丰富的体验活动)——协商实践作业(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上新出现的问题,组织综合性学习)。

关于课后实践:教材只是个载体,或者是个生长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紧密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经验,融合我校的扩展阅读特色,开展多姿多彩的综合活动。这样,将课堂延伸,将教材放大,带领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生动有趣的语文。

3、语文活动化教学策略的探索

活动化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摸索出以下一些活动策略。

预习引导策略:预习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提供了宽松空间。这不仅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学生个体资源的积极措施。重视了预习,是落实“先学后教”原则的重要体现。实验班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预习习惯。自三年级始,对预习进行更加系统的指导,每个学生备有专门的预习本。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从读有收获,到读有疑问,分步提高,螺旋上升,最终达到自能学语文的能力。

具体讲,该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

(1)预习指导的渐进性(低年级,读通课文,读懂句子;中年级,读通课文,读懂自然段,开始学习查资料;高年级,基本读熟课文,基本把握中心及主要内容,能结合预习简要地发表看法。)

(2)预习资源的开发:合作资源(家庭式、小组式)、信息资源(家庭书柜、教室书吧、学校图书室、网络、电视材料等)

预习展示策略:经历了充分的预习,学生都是怀着强烈的表现欲参与课堂生活的,因此有必要创设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启迪,从小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具体步骤是:二读(自主读课文、读生词)三说(说文章的相关材料、说自己读懂什么、说自己是怎么读懂的)一问(问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问题对话策略:教学是师生多边经验的耦合。教师应鼓励学生表露自学过程中的疑问或困惑,结合自己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引导学生筛选话题,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处引导学生展开研读。可采取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既是教学的主旨,也是课堂的主体部分。

实践体验策略:活动教学遵循“活动—发展”“做中学”的原则,以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解放儿童的肢体,打破传统教学的沉闷,焕发出勃勃生命力。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和语言训练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鼻、脑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语文学习。比如:操作实验活动、游戏表演活动、歌咏绘画活动、观察欣赏活动、讨论争辩活动等。

语言再造策略:所有活动都必须体现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这一宗旨,都必须围绕“语文”这一内核展开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如:吟诗会、想象作文、图文日记、设计校园警示语、学写调查报告等。

4、语文综合活动的设计

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旨在拓宽学生语言学习途径,增加语文学科张力。结合本校的扩展阅读特色,我们进行了“专题阅读”的探索,确立了以下设计思路:与教材联动、与课堂链接、与生活融合、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详见附件《专题阅读—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一项有益尝试》)。

实施阶段

1、课题生发阶段

x年,我们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活动教学第二次研讨会”,观摩到了形式新颖、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同时感到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压制主体、形式单一、功能单薄等诸多弊端。于是,产生了以活动化思想重构语文教学的设想,并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同年,省实验小学验收组的专家以及前来观摩的西场小学老师听了我们的课后给予较高评价,增强了我们的研究信心。

2、课题立项初期

x年本课题被立项为县级教研课题,在我的邀请下一些低年级的老师很乐意地参加到研究中。活动教学首先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并很快产生了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视野更加开阔了。刘金霞、周志华、李进红等老师应用活动思想设计的语文课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及各类公开教学中引起很好的反响。

3、实施探索阶段

x年至x年,伴随着实验向中、高年级的推进,我们对“活动”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从低年级追求形式的多样,向高年级研究性阅读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拓展实践”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4、总结反思阶段

x年,我们对前阶段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提升。有着丰富教研经验的王时福校长和王亚主任提出了宝贵意见,帮我们克服了研究中的浮躁和肤浅。最终,我们概括了“语文活动化教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目标内涵、预习指导、课堂互动、综合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班课题结题报告 篇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城市各种机动车辆陡增,交通事故频发。据公安部统计,20xx年4月至7月间我国已有2455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7905名儿童因交通事故受伤,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少年儿童重要安全隐患。每每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哪边又出了车祸,都让我们感到心情沉重。毕竟那都是些活泼可爱的小生命啊!那怎样的交通安全教育才会更有效果,才能挽救更多的小生命,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而幼儿从小就形成交通安全意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以及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以及他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使幼儿能成为明天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这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多,例如: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日本早在50年前就在小学、幼儿园的教材中添加了安全教育的内容,而且在整个文化中比例占10%,所以这些国家的人们安全意识非常高,一位在澳大利亚居住的朋友讲述那里的交通环境时赞不绝口,没有一个人闯红灯、横越栏杆。在小巷内遇到行人也不鸣笛催赶,只是尾随着走出小巷,这样的文明程度是和从小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向他们一样,我们的社会也会进入高度文明的时代。而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人,伤残50万人。其中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生死亡1767人,受伤10098人;造成小学生死亡2656人,受伤10819人。其中中小学生占死亡人数的3成左右,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致。

近几年我国对交通安全的教育也逐步的高度重视起来,特别是出台了新的交通安全法规,更加人性化的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就全国而言我们的交通环境越来越好,今后我国的交通发展趋势将是道路越来越宽、车况越来越好,因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也亟待提高。所以交通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也就显得刻不容缓。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为幼儿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时代在发展,文明在召唤,使我们幼教工作者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定,对广大公民尤其是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而“交通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他们从小建立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维护交通法规,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还可以起到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从而达到全民动员共创和谐社会的目的。

具体到每个年龄段的研究对象其发展目标如下:

通过课题的实施要能够使三至四岁的幼儿开始具有最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

要使四至五岁的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五至六岁的幼儿则让他们形成初步的品德行为,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被社会和他人许可的社会行为,并开始建立“自律”意识。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调查的数字表明,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路的原因造成的车祸占5%,而由于人的原因造成车祸的占95%,其中属驾驶员的原因的占60%,属行人原因的占30%。这些数字警告我们要减少交通事故就必须先解决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一念之差将造成终身遗憾。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解决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的思想观念的问题,行为习惯的问题,从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交通事故的突破点,也是关乎社会发展进步的大事。

因此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几个方面:

1、调查了解幼儿父母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

2、我园在实施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策略和方法;

3、幼儿园、家庭、市交警支队和社会联合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途径;

4、幼儿交通安全教育对家庭、社区、社会的带动和影响。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并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形成交通安全的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学习和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识,知道一些简单的道路交通标识的含义等等。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共分了三个阶段来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学习了国家制定的新《交通法》,了解新《交通法》的有关内容,了解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剖析了我园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隐患和家长及幼儿自身交通安全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我们更加明确了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活动内容,并且在全园的小、中、大班中各明确了一个班作为课题研究班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这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且制定了各项具体操作的内容、措施,确定了阶段性的任务、重点。

其次,完成了对幼儿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特点分析,从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再次,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开展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如小二班的吴慧芹老师让幼儿进行十字路口红绿灯模拟表演,让幼儿认识了“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的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了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针对中班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同样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实施交通安全教育。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判断这些行为的对与错。这样,幼儿不仅有了规则意识,同时幼儿的人格取向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四班周燕老师组织的亲子交通安全模拟表演,非常有特色,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形成了交通安全意识。而大班幼儿由于已形成了初步的品德行为,并开始建立了一种“自律”意识。因此,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开展讨论,并和和他们一起制定与交通安全有关的一些规则。这样,幼儿既能建立规则意识,又了解了相应的交通法规,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及辨别是非等多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了发展。

在园长室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还在全园开展了各种各样形式新颖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一、听交通警察介绍交通安全知识。我园请来了大丰市交警大队的干警到园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讲座。交警叔叔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交通法则和认识交通标志;结合实际事故发生的案例分析,告诉幼儿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危险的;还让幼儿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挥交通,通过学习指挥交通的手势,培养孩子尊敬交警、热爱交警的情感;一起学习交通安全儿歌:《交通安全拍手歌》。

活动二、在园结构区中设置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灯、斑马线以及其他交通标志等;又如在班上张贴形象有趣、易理解的交通标志等图片;在语言区设立“娃娃从小懂交通”园地等。这些和交通相关的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活动三、提供实践场地进行模拟演练,在游戏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通过角色游戏将“知”转化为“行”。如开展“十字路口”、“汽车站”等游戏,让幼儿来把学习的交通规则运用到游戏中;又如让幼儿或教师作为交通警察来模拟实践,把所学的交通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游戏中得到运用。

活动四、构建“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幼儿园出面协调,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幼儿园为主、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模式,把幼儿交通安全落到实处。

活动五、教学延伸活动。教师带孩子上街进行实践活动,观察交警指挥交通和为交警叔叔献花、认识马路上的标线和红绿灯、当义务交通员看看有谁的行为违法了等等。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聘请孩子当义务交通宣传员,把交通安全知识告诉爸爸妈妈,监督爸爸妈妈的交通行为是否合法…….

在开展以上活动的同时,我园还注重加强幼儿园周边交通的治理。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重点解决我园上下学时段的交通拥堵的状况,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经过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大为改善,每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都能做到“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此外,在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方面,我们还能突出交通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从十月份起我们就开始着手课题研究的完善总结阶段。我们要求课题组的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前提下向课题组负责人汇报课题研究的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结题自测、总结,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和相关课题材料的收集完善工作。最后在报请上级检测、评估、鉴定。

八、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的预期成果已全部达到:

1、完成了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相关基地建设,其中展室、十字路口红绿灯模拟岗亭等已初步建成,普及了我是小小交警的韵律操,创编了幼儿交通安全儿歌。

2、幼儿园环境建设体现交通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不管是课题的实验班级还是非实验班级的室内环境都能体现这样的一个氛围,其次园内的楼道、走廊及园内外墙饰等也无不体现出其育人的功能。

3、完善了课题实验方案、结题报告以及相关的家长调查报告等,各种活动照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无不反映出我们的工作扎实和具体措施的到位。

4、撰写了有关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论文2--3篇。

九、存在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题研究中的存在问题:

1、依靠幼儿园的宣传力量还很薄弱。

2、少数家长思想改变还有过程,只要管好自己和家人就行了。

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关于交通安全的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宣传力度,让幼儿带动家长,让家长带动全社会,让大家自觉形成维护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为争创交通文明城市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班课题结题报告 篇3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要把语文学习伸向生活,在生活中融入语文学习,首先要认识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语文教育名言,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语文学习向生活伸延,尤其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更符合母语学习的特点,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又能为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找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生活言语实践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建构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必要性

尽管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程,但在读学生厌学现象也相当严重。语文教育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一来自一些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二是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被大量的作业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强化辅导班占据,语文学习的时间基本框定在课堂里,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这样,学生学语文被束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语文教材里。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实践,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历练。这是极具有害的。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直接的社会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曾说“宁静的夏季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帕大雷什中学》)在苏霍姆林斯基这里,对生活的直接观察活动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经验。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操,培养“悟性”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既能增加学生的生活历练,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消除厌学情绪,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方向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要生存,要发展,第一学吃饭,第二学言语。要学习言语,就必须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的一生可以不学其他,但不能不学语文。但事实上,一个人学习语文并不是从进入学校开始的,也不是离开学校就结束,而是随时随地都有着语文学习。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的补充和伸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母语学习”。依据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决定语文学习应该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学习母语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使用母语来提高读写听说能力,这一过程在语言学理论中被称作母语习得。学生学习言语,说到底,就是为了运用母语更好地生活。因此,学习言语,就要遵循母语的习得规律,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而不能仅限于课堂之内。事实证明,课外社会生活中的言语活动,不论言语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数量和范围说,都大大超过课堂的学习。据研究,学生一天生活中的说话量抵得上两个学期的课堂说话量;学生课外的阅读量超过课堂阅读量10倍以上。这说明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仅靠现有的课堂活动量是远远不够的。

三、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内容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能否向生活伸延,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双发现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眼睛。

语文学习再也不是仅仅“读教材”,再也不只锁定在教室里。有语言文字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学习活动;有社会交往的地方,就能进行语文实践。语文教育不能在沸腾的社会生活面前关上大门,画地为牢。语文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吕淑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有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显然,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要在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而这种环境不能单从表面的时间和地点上交换方式,还要从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上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学习。如让学生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告、标语、地名、歌词、风俗等方面感受,分析后获得知识。

四、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意义

茅盾先生有句名言:“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并不局限于课堂语文学习,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口语文交际、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传媒等,都能够为学生语文索养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平台。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虽然语文学习可以与生活相联系,但并不就等于生活。学生的生活言语实践多是在无意识、无目的的状态下进行的,有些言语甚至是不健康的,不科学的,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在学生中传开的灰色流言:“学习苦,学习累,学习还要交学费!……。”因而,必须对学生的生活言语实践加强指导,拒绝灰色信号对学生的言语干扰,不能只顾及课堂语文学习,而置课外生活言语实践于不顾。

语文学习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生活言语实践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往对话的情境。学生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和体验,满足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求真、去扬善、去审美、去探索、去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就要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参加生活言语实践,体验生活,扎根于现实生活。

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在课外的天地里,学生得到语文训练的机会很多很多,是课内所不能比的。”只要我们善于把面临的时空与事物和语文学习相联系,朝着语文学习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的方向去开展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