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推荐三篇】

初中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3篇)

初中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

暑假我选择在某市中青旅进行社会实践,我在中青旅将近两个月的实习时光里,我收获很多。

到中青旅出境公司的第一个部门是产品定制部。在这里主要的工作应该就是“跑腿”了,大多数是去某5星酒店送个护照取个护照之类的。这类工作的好处就是,多受受高雅的熏陶,还有时刻提醒自己与人交往时多注重礼节。之后我也跟着前辈们学习了如何算行程报价和利润结算,空闲时也常翻阅一些关于旅游景区的书籍。

大约十天过后,因为项目调整的原因,我又非常幸运的调到了出境公司的邮轮中心。幸运的原因有三:第一,我大三开始专业方向为酒店管理。众所周知邮轮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更是一座移动中的高级酒店。自己认为在邮轮中心工作很大程度上和我的专业对口了。第二,由于中青旅包船的原因,我们这些实习生也很幸运的能够到游轮上去工作,并到日本韩国协助带团,拓宽了视野,增加了阅历。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干旅游业的艰辛。第三,认识了很交心的前辈,在平日工作中得到了很多真诚的教诲。

下面说说我感触深的两件事吧。

第一件发生在去日韩出差前的前两周。因为包船的工作量大,邮轮中心的人也不是很多,加上实习生一共才八个人,所以我们踏上了用生命去工作的旅途。晚的一次我们自愿加到了凌晨4点多,回到家躺倒在床上时,外边天亮了。

第二件事发生在出差时。与游客的直接接触是一件非常锻炼人的事情,你总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就被吼了的事情。但不要多想,只要去解决问题就好了。只有亲身下到一线,才能确实彻彻底底感受到“干旅游很艰辛”这种话。就像是之前的一个前辈所调侃的那样:“去旅游和干旅游简直是天壤之别。”要说总结的话我觉得主要要说两方面,第一,工作上要有坚持奋斗和谨小慎微的态度。第二,待人一定要真诚可靠并且懂得礼节。其实还有很多心灵上的成长,但总感觉自己的文字表达不出来或是写出来太矫情。总之在实习过后,轻微的筋疲力尽之后,反而心中燃起了更亮的希望。

初中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2

实践学生:xx级模具大专一班刘秋燕

实践单位:老周鲢鱼店

实践时间:20xx年1月14日——20xx年2月14日

单位评价:在工作中勤学苦干,吃苦耐劳。

心得体会:我们总认为自己还很小,因为我们活在父母那双坚硬有力而温暖的臂膀之内。外面有再大的风,再大的雨都与我们无关,总是在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喊一声“爸”,叫一声“妈”,再然后,利索当然的“美梦成真”。再无所谓地呼出自己看似伟大的佳绩,又一次成功的满足了自己不属骄傲的炫耀。然而我们总有一天会想到,我们是否能依然这般渡过,我们可以一直这样无忧无虑,什么不做,什么不想,什么都一切应有尽有吗?那个能够停泊的港湾是否能够永生般地保证每一次的启航吗?

在经过假期的实践工作之后,我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那班离谱。太阳是永恒的,但他却总有“冷淡”的一天;花儿是很美,却也有凋零的一天,而人,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我们便不能靠别人而存活,再者,现实亦是残酷的,我们不能一帆风顺,那是自然定律,不是靠我们的臆想而改变的。也就是说,在经过这些天实践的日子,我成长了,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虽然不是全部,至少我懂得一部分,至少我愿意学会成长。

当店里的日子,每天六点多钟起床,快速做好自己的事情,赶到店里。开始一天的工作,清理店内东西、工具,将餐具、餐桌等进行打扫,不是一次而是反复地进行擦拭,直到光鲜亮洁,很累,但看着自己的成果,也会拖着酸疼的身子会心的一笑,那时觉得真的很欣慰,比起自己以前无所事事的日子,长大真的需要历练,我们要一点点的去学习,去累积。

人学着,有时候会遇到很多令人气愤、令人厌恶的事。当我们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时候,我们都必须学着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但必须要时刻带这一份真诚,属于自己的诚心。而我们的那份稚气也在工作中得到升华,逐步的蜕变以至成熟,让自己懂事成熟起来,也在不同的人中学会交际,与人相处,学会冷静,掩去自己的踪乱,学会对每个人的宽容,去适应这个社会,在每一次的尝试中充实自己。

因为是假期实践,所以比较短暂,虽然过程是短暂的,但那份意义却是长存的,记住的不是工作中的劳与累,苦与疼,是一份成长的足迹,是一份属于自己去找寻人生真谛的一次旅程,用行动去充实自己的记忆,不会让自己觉得人生会是一场空白的电影,无论怎样我们都该为明天,为未来去奋斗,学会独立,学会坚强。

所以,一次工作带给我的是人生的意义,带给我的是一次历练,她是成功的,让我学会了成长。努力奋斗=成功。

初中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3

带了10班两年的班主任,这个暑假过去,当我又一次面对孩子们的假期社会实践报告,真的心有感触。

初一的寒假,当同学们第一次正式面对假期社会实践的时候就是我也是茫然的,有些孩子喊:“就是去居委会帮个忙,找人签个字就行了。”还有些学生说“去某个地方参观纪念也是社会实践吧?”我点头表示认可。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自己对社会实践的形式、意义等都不清楚,又何谈给学生指导些什么呢?交上来的社会实践,我只想问自己,多布置一个无意义的作业有什么用呢?

初一的暑假,放假前就知道又会有社会实践,于是上网做了一些功课,找了一些选题,然后用了两节课时间给孩子们答题介绍什么是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做哪些社会实践,并且把班级划分了六七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选题,例如:南京老字号的历史发展及生存现状调查、南京古城墙历史及现状、小区垃圾清理及设施摆放的状况调查、公共场所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等。那一次,我们班级获得了全校社会实践调查集体奖,并且成为全校获得优秀社会实践调查个人最多的一个班级。

初二寒假延续上个学期的做法,先确定选题,然后分组调查。

初二暑假,我又多了一些想法,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最后没有安排下去,最后就简单地分组,选题则由孩子们自己假期去弄了,我只提出一点期望,就是我希望看见最后的实践报告有“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选题,它有什么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的过程及结果”、“你的感想或者对所选议题结果有怎样的改进或者一些具体的措施”三个部分主要部分组成。本来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但是孩子们交上来的报告却给了我莫大的惊喜,也就是促成我形成此文的原因。有一个组选择“南京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选题,选择南京新百、中央、莱迪等地开展调查,并且指出安全隐患,给出具体的整改建议。还有一组学生选了“家庭绿化”这个选题,从低碳环保这个角度出发,先上网搜集资料,再深入周围人家调查,最后得出结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摆放什么样的植物。还有调查夏日公共场所空调温度的、南京江北交通的等等,感觉他们做的真棒。

我在思考,小而言之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大而言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需要孩子们有怎样的社会实践?

第一,我的理想。

是的,去社区服务、去参观一些纪念馆都是一些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形式本来就多种多样,然而,我更希望我们的学生参与这个社会的建设。看起来话有些大,所以我称之为“我的教育理想”,我的学生应该是一群把自己当成是社会的未来的人,而非仅仅盯在每次考试的分数上。李镇西说过“如果我们的这少数(优生)学生,都没有理想或者对自己要求不高,那我们的民族真的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我的想法与此类似,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一群关注社会责任的学生,那么我们谈什么未来?所以我羡慕乃至妒忌那些西方的学生社团,他们往往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问题思考,甚至可以针对某个问题直接上书市长,这就是比我们强的地方。

第二,我的具体设想。

因为在这块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三年设想,针对初中生三年社会实践过程的想法,肯定有不完善或者是一些过于“理想”的地方吧。

初一寒假,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社会实践,我们的社会实践可以做哪些内容,为什么我们要做。给一些好的选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这些选题一定要适合单人操作、有社会价值或有研究意义,且一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研究小区内卫生设施、调查新年压岁钱使用情况、假期中小学生读书调查。

此次实践目的就在于鼓励他们走出去,实际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而不是闭门造车。

初一暑假,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升一个档次,小组合作。由学校公布可选论题,班级内部自由组合或者班主任调配。学校要考虑主题选择的几个要求:一,有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二,能够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三,适合一个小组内几个人分工合作。例如去年我的一个小组选题“公共场所的食品卫生问题”,几个人分工合作,两个人去调查菜场各个区的食品卫生,两个人去调查超市的食品卫生,还有两个走访熟人的家庭食品卫生,还有人在后面做他们几个人的后援,提供资料指导他们从哪些方面观察入手。最后小组合作把每个人的调查结果都反映出来,形成最后的实践报告。

此次实践目的在于鼓励他们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有思考有责任心,培养他们调查与合作的能力。

初二寒假,因为时间不多,且很多时间用来走亲访友,所以学生间可以联合的机会不是很多。那么不妨采取零整结合的方式,依然由学校确定适合寒假去做的议题,分个人与小组两类,由学生自由选择,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此外不妨结合学科提出一些社会实践的议题,比如语文上的新年对联、新春习俗调查,政治上参与家务、管家活动。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写的回苏北老家过年和南京过年习俗的调查非常不错,他还提出了自己对这些习俗的看法。

此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鼓励他们参与,同时为初二下的社会实践选拔人才。

初二暑假的实践活动必须在初一暑假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一个大档次。记得参加班主任培训时史菁老师介绍经验时说,班主任要善于调动社会的力量,他带领学生去麦当劳参观、和金陵晚报合作参与虎凤蝶的保护,这些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接触了社会,关注社会且接受了教育,对于学校来说亦是扩大影响力的好举措,让社会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书呆子,而是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我的想法,假期前学校就可以着手准备,议题是必须事先订好,同时可以联系报社,动用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高)造势(也给初一学生一个诱惑),由学校出面牵头,班主任可以领队,打造几个小组。所选议题必须是有社会价值的,且能够最后形成一个可行性结果的。例如,我们可以和南京市团委合作,去看一看南京几家慈善超市的运行情况,它们的存在有哪些好处,他们的经营面临着哪些困境,是什么样的原因,我们可以帮助做哪些改善或者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建议。这些具有社会价值的议题完全可以联系报社全程跟踪或者刊登结果,如果做得好,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够也来一份“给市长的信”呢?

其余没有能够入小组的同学依然是由班主任协调组成小组,在初一小组的基础上要求更进一步的地方是一定要在最后形成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可以做哪些,我这个小组为这个结果做了哪些。

此次实践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感觉他们在为这个社会做事,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

初三寒假时间短,且面临中考,不妨再次回归个人实践,学校给出一些可行议题。

我的所有想法只归结为一点——把社会实践从务虚拉到务实上来,变为真正的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任务式的一页“社会实践报告”纸!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