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汇编(精选3篇)
之前从来没有过类似于社会实践的经历,更不用说到乡下去和自己接触很少的一个群体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人的一生很短,而世界很大,我们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的,所以能够有机会去体会一下别样的生活是很意义的。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你会学到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帮助一个人慢慢蜕变,长大以至成熟的催化剂。
一、实践目的
1、做好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实地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结合当地实际,共同探讨思考有效的使用“助学基金”的新方向。
3、组织好队员的下乡实践活动,体验生活,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
二、实践时间:
xx年7月6日——xx月2日
三、实践地点:
xx村
四、参与人员:
xx大学学生经济学社干部,候补干部,社员及指导老师
五、实践内容:
1、基本情况:
xx村是xx乡其中一个比较比较富裕的村子,全村地形为条形,分为若干个屯,作物为玉米,该品种的玉米主要用来加工成饲料,也有少数的一年三熟的稻田。除了种植农业作物,还种植了山草,鸡血藤等等材料。村民平时主要从事编织工作,村里有几个编织厂,这些厂都小具规模,生产加工的编织产品大多都是是出口产品,品种繁多,手工精致,及具特色。所以xx乡又有编织之乡的美名。
2、实践过程
xx月6日上午,随着一路上时晴时雨的天气,我们渐渐远离城市的喧嚣,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于中午到达了下乡目的地——空气清新,风景秀美的xx村。
这是一个这样的地方: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与水田,青黄相间,空气很好,或远或近的地方有着许多和我的家乡桂林的山很相像的山,典型的农村建筑。的小学离村部很近,从窗户望进去,孩子们的教室破旧而凌乱,光线从布满蜘蛛网的细铁杆照在满是灰尘的课桌和长条凳上,它们都很矮,黑板不大,很粗糙,让人几乎可以想象得到一张张质朴而纯真的脸,他们规矩的坐着,认真的样子。
号的下午,在附件熟悉了一下村里的环境后大家便开始分组安顿住处及吃饭的地方。并与当晚安排了第二天的活动行程。就这样我们开始为期六天的下乡实践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都基本上有条不紊的展开了计划的活动。
全队分成两个小队,在村委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带着准备好的食用油和面条等物分别走访了村里的五保户及特殊家庭。
xx村的种植作物主要是玉米,而下乡之时也正时值收玉米的时候,通过收集相关需要收玉米的农户家的情况,下乡队伍也分成小组跟随农户下到玉米地里收玉米,干农活。
除了于村民们一起劳动,下乡队伍的调研组也对事先设计好的题目在村里展开了调研活动。主要是对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孩子的情况进行走访调研。从整个村的情况来看,属于一个较富裕的村落,村民们主副业相结合,收入提高,家里基本上都有如彩电等的日常家用电器,个别较富裕的还装上了电脑,并连接了互联网。
另外,我们针对孩子们开展的游园活动,与当地球队展开的友谊赛及与xx村文艺队合作进行的联欢晚会也把我们下乡的活动推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大家相融在了其乐融融的气氛里。
xx日,在与和我们相处了近一周的村民们的挥手告别中,我们结束了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六、实践
1、体会与收获
住久了大城市生活,见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能够有机会去乡下,远离都市尘埃的地方待待,感觉会真的很好,那种山村的宁静是能洗涤掉心的浮躁的。每一天醒来,看到外面山挡住大片大片的蓝天,云与山为伴,从近到远的晨气让整个乡村弥漫着淡淡的朦胧,你能看到太阳就这样由山的后面一点点地升起,晨曦的一会儿刺眼一会儿隐约,于是田里的颜色也会随之时明时暗。
不过一切总归是充满希望的样子。那些骑着车从田间的路飞快地穿过的人,那些一起来就带着草帽或蹲着或站着劳作的人,是那么美好的图景,那么真实的人生。晴天的下午会有光束从山间射过来,你会感觉你身处被山包围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享受着最单纯最原始的快乐。夜晚,还有田间的萤火点点,知了轻鸣,青蛙附和,到处都是自然和谐的味道。
2、思考与建议
当准备回学校的时候,大家看起来还是比要去下乡的时候看起来兴奋,迫不及待多了。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还是不习惯这样的生活的,这样的下乡只能算得上一种小憩罢了,虽然算不上是农家乐,但是当我们在玉米地里收玉米的时候的那种感受和那些地地道道的农民是简直不能一比的,那个之于他们而言是生活,而之于我们,我们感受得更多的是一种农趣,就像收玉米时突至的大雨,很多队员淋在雨里都觉得太爽了,难得这样酣畅淋漓,觉得很有意思一样。
其实我也不知道下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只是觉得这样的下乡还是不够的。而如此要想获得更多的东西,就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才能悟出下乡的意义,从而在思想上有感触有收获,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得到指导,有提升。
暑假如期而至,这个暑假时我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时间较长,俗话说要想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必须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挣点钱而且在人际交往等反方面也有很大帮助,就我个人而言这也可以为将来自己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决定利用暑假这个好机会好好实践,体验一下真正的社会生活,因此我来到我家附近的一家印刷厂打工进行社会实践。
我一开始去的那个车间是在公司里面主要负责的是设计与排版的,虽然后来我也去过别的车间学习,可是觉得还是在这个地方更有价值,他们所设计的是其实只是一些制品例如塑料标签、塑料制品等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有时甚至还要设计出大概的产品的成本与收益。
可是考虑到我本身学经济学的,对什么印刷专业知识一无所知,要让我先学会设计的话,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是不行的,又担心在设计上有些问题,要明白对于印务公司来说,设计一错,后面的可就全完了,所以我的首先岗位是侧重的是排版。一般的工作过程是,客户发到我们部门,其产品的简单介绍和一些图片,然后排版工人就按照客户的要求精心排版。这种排版和报纸的排版区别还是很大,起码每一期的报纸在编排上都会有突出主题和主流思想,而这些塑料类制品哪里有这些,都只是突出广告价值。
可是这些包装品的文字与图片所能出现的空间要比报纸少的,更显出对于文字与图片审查的重要性。即使客户自己对于发过来的作品很满意,我们这里还是为了使得产品印刷出的更漂亮更准确,还是要对作品检查和修改。回想当初刚来做这份工作时,可想而知所遇到的问题将是比别人要多的多,学历虽比人高,可经验哪里有人家的丰富。
但这没什么,万事开头难,像那些图片怎么简单处理的,我也不清楚。保持积极心态,我在排版工人旁边协助边学习,帮助接受客户的文字和图片内容,并且对文字和图片内容进行检查。这里的文字要求简短,格式统一,占用空间少,而图片的选取要就有一定的广告的宣传效果。在这里的边工作边学习,别人会搞的,我努力后也会弄的,时间一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实践,慢慢对于这些的排版技能也多少积累了一点,自己也会慢慢的知道如何来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相信也会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的和做法,想想排版还是太过于轻松,当然只是从劳动强度上来说,要比生产车间里的人好一点。
x月份刚到,公司生产任务好像多了一点,于是我就来到了有点不愿意的生产车间帮忙。这个是做塑料包装品的车间,经过这段时间在车间里的磨练,印刷工艺的生产流程各种塑料包装品的生产过程,见识到不少只能在书中的听闻到的机械实物,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这三处是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当然辛苦是必然的,工作量大也是正常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
其实我并不害怕辛苦,我知道在这个社会赚钱是不容易的。我真正在意是能否和同事和上级处理好关系,这将会是我们以后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之一,也是今后所对待比较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这里的经历,xx人多一点,确实就好处理的多,毕竟周围都可以看成是自己人。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细节体现,例如能够一上班,就能热情的微笑和其他同事打招呼;偶尔无聊时还能谈谈心,说说话;没事时还能走在一起,边听潮剧,边喝功夫茶等,这些看是很平常的举动是会有良好的影响。
当然人人都搞好关系是不可能的,有些同事就不太理解,似乎我们的实践是来抢他们的饭碗的,在某些方面提出不一样意见,但是这些人还是少数的。说到底他们都是在为公司服务,也都是在辛苦的赚钱,为他们的理想而奋斗,我也就不去计较多少。反正我在这里的时间又不是很长,他们做法又不够过分,只要能处理好大部分人的关系就好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通过这次实践,初步知道印刷工艺中的排版工艺,生产流程各种塑料包装品的生产过程,见识到不少只能在书中的听闻到的机械实物。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还是要面对许多实际问题,主要的是生产上的问题,本身就对印刷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可想而知所遇到的问题将是比别人要多的多。但这没什么,万事开头难,像那些很普通塑料袋怎么弄来的,我也不知道。但我在这里边工作边学习,别人会搞的,我努力后也会弄的,时间一久,自己也会慢慢的知道如何来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相信也会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的和做法,坚信只要积极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有恒心,有毅力,没有什么事是永远办不好的。
在这里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思想端正,道德高尚,对这里的工作也比较上心,表现良好。既没有迟到拖拉现象,也没有缺勤早退,和他人相处良好,没冲突,也没吵架斗殴,尽量保持出一个大学生应该给人的那种好的印象。
其实有时这个时间也是我最害怕的时间,一开始是信心满满,渐渐的感觉是要失去信心。在学校的时光其实是最美好的时光,可以上课,可以看书,可以上网,而不用担心经济来源,因为自己总是想当然的花父母的钱。
如今通过自己这几天的切身的体验,接触到最基础、最平凡、最坚苦的岗位,方能体会出赚钱的艰辛,更能体会得到为人父母的令人感动那种辛苦。
这次亲身体验下乡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让我们更好的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成果名称:暑假抗战老兵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班级:服装1431
学号:14230
姓名:戴
指导老师:游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制表
关于暑假抗战老兵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以xx省为例
摘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年后,昔日的抗日英雄们年事已高,进入耄耋之年。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民族精神,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现状并用实际行动来尊重抗战老兵,为老人们送去物质与精神的关怀与援助。
关键词:贫穷、政府扶助
前言
实践时间:XX年7月28日至XX年8月10日
实践地点:xx省xx市xx县
实践人员;谢
实践内容:了解抗战结束后那些老兵们如今的生活现状并为老人们送去物质与精神的关怀与援助
实践方式:通过发放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发放10份调查报告)、走访调查、查找资料等
一、调查资料
有资料显示,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在8年抗战期间,共征募兵员210万。在抗战胜利67年后的今天,目前的抗日老兵仅存500余人(按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老兵之家”XX年8月26日统计),而在我们岳阳可能仅剩不到80人,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现在已经寻访到了61人其中有10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中部分人现在的处境却不尽人意,有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现在国家开始重视抗战老兵,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抗战老兵的福利保障政策,从资金扶持到政策支持,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来关心和援助他们。
二、调查结果
根据我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0%的抗战老兵生活贫穷,他们至今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能够满足温饱而继续奔波,有些甚至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穷山僻壤,没有任何补助和养老金,而25%的抗战老兵生活相对稳定,这其中有一些是由于政府扶持政策的受益者,只有5%的抗战老兵现如今的生活属于富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在70%生活贫穷的抗战老兵中有一些抗战老兵由于不了解抗战老兵福利保障政策或有一些因为住的较偏僻就根本都不知道有这一政策,所以造成了这一现象。同时,他们在缺乏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缺乏人文精神关怀。
三、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知道了现在总体来说抗战老兵的生活状态比较贫穷,但由于国家和社会的逐渐重视及相关福利保障政策的出台,虽然他们的生活还在贫困线以下,但相比以前有所好转。同时他们大多数都不太了解政府关于抗战老兵的福利保障政策,因而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享受到该政策的保护。而且他们希望得到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关怀与援助。所以我们关心抗战老兵要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着手。
四、问题与建议
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我们知道了抗战老兵现如今面对这样一些问题:
a.抗战老兵的生活情况普遍低下;
b.国家关于抗战老兵的福利保障等政策还不完善、没有完全得到普及;
c.抗战老兵对国家关于抗战老兵的福利保障等政策知晓度不高;
d.抗战老兵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缺乏;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有以下一些建议:
①国家应制定和完善对抗战老兵的福利保障等政策;
②国家应鼓励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为老人们送去物质与精神的关怀与援助的相关活动中来;
③国家要加强对抗战老兵的福利保障等政策的宣传和内容的普及工作;
④社会集体可开展爱心捐款来资助一些贫困的抗战老兵;
⑤借助媒体的力量宣传、举办、开展一些关爱抗战老兵的爱心活动;
⑥学校也应多举办一些有关抗战老兵的活动;
⑦学校应多发一些红色书籍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关心抗战老兵的;
⑧我们应多参加一些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活动;
结语
1931到1945有这样一批中华儿女,80年前,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在冰天雪地里,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厮杀;74年前,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他们告别家乡,穿着草鞋,背着瘪瘪的干粮袋,开赴抗日前线;68年前,中国已经兵源枯竭,他们放下书本,拿起刀枪,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缅北滇西向日军发起反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塞北草原到热带丛林,从东海之滨到西南高地,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了中华民族即将坍塌的大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抗日战争老兵”。
总而言之,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了解了一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老一辈的抗战故事,而这些抗战事迹使我明白了“抗日战争老兵”这一词的含义,同时对这些抗战老兵竖起深深地敬意。但综合我这次所调查的结果显示,现如今这些抗战老兵的生活大多数生活水平低下,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的结果能引起国家社会的关注,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关心、帮助抗战老兵的活动中来。以前是他们守护我们的祖国,现在让我们一起关心、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