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化学实验报告合集【精选3篇】

化学实验报告合集(精选3篇)

化学实验报告合集 篇1

实验题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 /g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cnaoh /mol·l-1

naoh /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 /mol·l-1

m样 /g

v样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3)……

化学实验报告合集 篇2

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目的:

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学习酸碱中和滴定法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3.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浓度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出H+和OH-离子,称为酸性氢离子和碱性氢氧根离子。

当酸和碱按摩尔比配合时,它们会中和,生成水和相应的盐:

H+ + OH- → H2O

为了检测酸和碱的浓度,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滴定操作是基于酸和碱反应中的等值点,当酸和碱物质按正确的摩尔配比加入后,pH值将在特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可以计算出酸和碱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

1.取一定体积的酸溶液,转移至滴定瓶中;

2.加入几滴表现剂,常见的是酚酞和甲基橙;

3.记录红色或橙色溶液下降的滴数;

4.重复以上步骤以获得数据的一致性;

5.反复滴加碱溶液,直到颜色指示器发生显著变化;

6.记录耗费的碱溶液体积;

7.根据滴定过程计算出酸溶液的摩尔浓度。

实验结果:

样品:HCl

转移酸溶液V1 = 25 mL

NaOH溶液浓度:c(NaOH) = 0.1000 mol/L

第一次滴定:

乙酸:滴加NaOH 11.20 mL,浓度为0.1000 mol/L

硫酸:滴加NaOH 31.10 mL,浓度为0.1000 mol/L

盐酸:滴加NaOH 21.10 mL,浓度为0.1000 mol/L

平均值:21.47 mL

实验二:固体试样的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

1.使用滤纸检测离子的存在,了解离子检测的基本原理;

2.通过强酸和强碱,学习如何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离子检测;

3.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学习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1.将试样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和稀硝酸;

2.加热并观察产生气体的性质;

3.用滤纸检测氧离子、氯离子和硝酸盐离子;

4.用滤纸检测铁离子和钡离子;

5.用滤纸检测硫酸盐离子。

实验结果:

样品:不知名实验试样

试管中加入的稀盐酸和稀硝酸

1.反应产生气体,表明存在碳酸盐;

2.用滤纸检测:氧离子和硝酸盐离子呈现出红色,说明存在铁离子;

3.用滤纸检测:无法检测到钡离子。

实验三:电解水

实验目的:

1.知道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使用电位计测量电位和电动势;

3.了解电解质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电极(铂和银)站立于水中,每个电极与电导计相连;

2.水在两个极之间导电;

3.记录电导计测得的电势(电势差)。

实验结果:

铂电极的电位为0.70 V

银电极的电位为0.80 V

总电势差为1.50 V

实验结论:

电解水的电导率来源于离子的运动,它们是水分解生成H+和OH-离子时的中间产物。根据电位差,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热力学方向和电位。对于电解水,我们得到了电动势的空间位置,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相似的方法确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化学实验报告合集 篇3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结论:

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

【问题讨论】

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

四: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

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