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3篇

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精选3篇)

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 篇1

年轻女教师先进事迹:“用心”走在研修的道路上

我校年轻女教师z——一位年轻的妈妈,孩子刚刚两周岁,正是天天缠人的时候。丈夫长年在外地工作,两个人的老家都不在德州。婆婆给看了半年的孩子,一放暑假,便回家去照顾一个人在家的公公去了。她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心想平时工作忙,终于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玩一玩,让孩子享受妈妈的全天关爱。接到要进行省远程研修培训的通知,丈夫劝她请假,她拒绝了。她回老家接来自己的父母,带着不大的侄子,来照看那年幼的孩子。一家两个不大的孩子天天吵吵闹闹,她微笑着面对,劝说着两位老人千万别生气着急,保重自己的身体。

研修进行到第三天了,在研修的路上,她没有落后任何人,认真观看视频,详细做着笔记,专心思索专家抛出的每一个问题,用心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一上午忙碌的学习后,中午她匆匆的赶回家为家人做饭,陪年迈的父母说说话,以解他们的异地苦闷之情,逗逗两个调皮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一起游戏,等哄睡孩子,她又到了上班的时间。她没有因为不午睡便松散,意志坚定地同大家一起探讨着,学习着。她的见解独特,思考深刻,点评有深度,深得同事们的赞赏。

z用自己的行动克服着种种困难,走在研修的路上,她享受着研修,诚如她自己所说“要为孩子做个好榜样,要让孩子像我一样坚强”,她说:“能这么零距离地听一听专家最新的教育理论,机会难得,要把握好,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今后的实践中去,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不为别的,只是为了那些和自己一样殷殷期盼的母亲们”。

z是德州市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老师,一位和众多年轻的妈妈们一样“用心”走在研修路上的人民教师。让我们祝福所有的年轻妈妈,祝福所有走在研修路上的同事们——家庭幸福,事业幸福!图为z老师在认真观看专家讲座视频。

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 篇2

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时代,研修,心得相关文章写作方法和用词也会与时俱进、存在不同要求,如下这篇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文章可能会因应您的需求,希望能给你提供相应的帮助。

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

从没有哪一次学习像这次研修一样紧张和忙碌。第一次“入驻”z大厦是4月20日,之后的8天几乎足不出户,不知道外面阴晴冷暖,每天对着电脑直到“天昏地暗”。5月8日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集中磨课,从z再到z,奔波忙碌,直至12日任务完成结束。回顾20多天研修的日子,辛苦并快乐着,付出并收获着。

一、研修之旅从这里起航——领略专家风采

4月20日下午3点,我踏上了开往z的火车,心里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5点钟终于抵达了z市z大厦。由于语文学科的教师还没有结束所以我们只能被安排在2里地之外的天雨宾馆住宿一晚。

晚上7点钟各个地市的骨干教师们齐聚一堂,在第七会议室召开会议。z省教研室z主任亲临现场指导、z博士带领大家先进行分组接着就是任务安排,老师们马上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晚上7点到9点半讨论磨课研讨的情况,白天便是聆听专家的报告。

报告一:

4月21日z教授的报告《学习活动的特点及教育的启示》让我再一次强烈意识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重要性,教学必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指导,作为老师必须有一些最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曾教授结合真实的例子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听后很受启发。《从备课到教学设计——超越课堂、超越自我》是曾教授下午的报告,让我茅塞顿开的是曾教授关于“备课”与“教学设计”的阐述,其实一直在为这两个概念纠结,听曾教授一讲,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在这个报告中,曾教授一直在强调要充分发挥左右脑的功能,不要只注重左脑,忽视了右脑。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也让我不停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自己一直所做的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当时就有一种冲动,回去好好的面对每一个学生。

报告二:

22日上午“z省2x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如期举行,z省远程研修项目办执行主任z院长做了报告,提到了全员远程研修对骨干教师高级研修作用的期待,尤其提到教师研修的常态化、校本化、专业化的转型。清楚的了解了远程研修的特以及2x年远程研修的主要任务。原来只知道研修是一项任务,需要认真完成,并不清楚这是怎样的项目,设计者的初衷是怎样的,目标是什么,只是为作而做。当知道年近七旬的蒋教授就是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时,敬佩之情更是有加,每个栏目的设置都倾注了蒋院长的心血,包括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的评价等等全部是蒋教授亲制定,真的有些不敢相信。如果说经历整个磨课过程是揭开了专题的神秘面纱,那么蒋教授对研修的亲自解读,就是让我走到了幕后,真实的了解了内幕。

报告三:

22号下午敬爱的z老师终于出场了。她在《数学教育的价值判断》报告中首先提到了学科德育,重点介绍了“z老师的儿童观”。“学科德育”是我们近两年关注的问题,也在教学中努力的去尝试,所以听吴老师谈起,更觉亲切。

z老师的儿童观,特别强调的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这几点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一直倡导并努力尝试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但是在听吴老师的报告过程中,却隐隐有些许的惭愧和后悔在里面,有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已经分辨不清对错,还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但是真的跳出来,却猛地发现,原来很多做法还存在误区。比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心里有这样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遵循这一理念,还是把所有的学生利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节课上拿一个目标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力不从心时,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依然按自己的标准去谴责学生。越想下去,心里越恐慌,越觉得自己像在“犯罪”,当时的感觉就是,立马回家,重新面对孩子,改正自己的过错。

吴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八大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溯本求源的寻根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机制敏锐的'灵动课堂,满足需求的成长课堂。

听z老师的报告有很多的感触,不是理念的更新,我们缺乏先进的理论吗?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这句话,真正的实践了多少?

当我们在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做法时,并想努力去实现更多的想法,这才能成长。当你经历这种探索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感觉尝试探索其实很美!

研修心得: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 篇3

小学研修心得:好课多磨

匆匆地,你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八天加四天,短暂而又漫长,十二天,我们脱胎换骨。在春如四季的济南,我们度过了难忘的八天加四天,因累而难忘,因结识的同胞们而难忘,更因快乐、收获而难忘!

十二天的修炼,使我对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常说“好事多磨”,殊不知“好课也多磨”,以前总想着课能一次性备好,可是经过这几天的磨课过程,我对磨课的看法发生了截然的变化。几天来,一直在思考着:磨课,能磨出什么呢?

一、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二、磨练了教师的意志。

磨课,磨练人的意志。当自己的设计以及试教得到同行的否定时,当一遍又一遍的试教和修改进入盲区时,当各种各样的资料充入自己大脑中需要反复梳理提炼时,是需要意志去克服的。人是需要一点意志的。课备了一遍又一遍,加班家点班。这样的磨,苦吗?苦;累吗?累。但就是在这苦和累中,磨出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磨出了课堂的高效,更磨出了教师的意志,逐渐成长了起来。

三、磨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磨课让每位教师都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如何沉稳、有序、巧妙地把握好课堂,把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展示在同行们面前,如何不在众多的老师面前把课上砸而丢了脸,这无形给了教师压力。然而着又是充分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因此,每位教师都精心选课、备课,在磨课的整个过程当中显得认真、仔细、小心、专注。当教师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这既是生活又是事业。既然如此就应把书教好,何不趁此机会好好教教,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分量。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的确,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四、磨出了我们的“家底”

一位名师曾说:教师,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确,每次外出听课,为的就是能听到荡气回肠的课。而每次,总是对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折服。一直困惑于课堂上流畅有效的过渡语该怎么说。有一段时间甚至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评价语言,收集整理出来然后有意地去记一些,以便上课的时候能“妙语连珠”。所以,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花时间设计好引语、过渡语、结束语。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累着,思考着,快乐着。欣赏这么一句话: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好课,都会在某些地方有所进步,同时也会发现遗憾。磨课之后,不管课上得如何,总是能有收获的,人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磨练中成熟起来的。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我们正是在“磨课”的过程中,在困苦与彷徨中,在希望与欣赏中,去经历,去收获,去成长,每一次“痛苦”的打磨不正是破茧成蝶的美好过程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