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 篇1

3.4 用尺规作三角形

(3)预习作业:

2、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E.

(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①)且AD=CE,求证: .

(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是请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1)如图(1),已知AB=CD,AD=BC,O为AC的中点,过O点的'直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M、N,那么∠1与∠2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若将过O点的直线旋转至图(2)、(3)的情况时,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图(1)中∠1与∠2的关系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4、已知∠AOB=90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

如图1,当CD OA于D,CE OB于E,易证:CD=CE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会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化简整式。

3、会用多项式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教学难点:例2包含了多种运算,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小明找来一张铅画纸包数学课本,已知课本长a厘米,宽b厘米,厚c厘米,小明想将课本封面与封底的每一边都包进去m厘米,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在铅画纸上裁下一块多大面积的长方形?

二、引出新知,探究示例

1、合作探索学习:有一家厨房的平面布局如图1

(1)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厨房的总面积。

(2)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的面积应当相等,你能用运算律解释吗?

(3)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能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规律吗?

(让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然后表达交流)

答:(1)总面积:(a+n)(b+m);a(b+m)+n(b+m)或b(a+n)+m(a+n);ab+am+nb+nm

(2)总面积相等,由此可得到(a+n)(b+m)=a(b+m)+n(b+m)……①

=ab+am+nb+nm……②

第①步运用分配律把(b+m)看成一个数,第②步再运用分配律。

(3)由(a+n)(b+m)=ab+am+nb+nm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2、运用新知,计算例题

例1:计算

(1)(x+y)(a+2b)(2)(3x—1)(x+3)(3)(x—1)2

解:(1)(x+y)(a+2b)=x?a+x?(2b)+y?a+y?(2b)=ax+2bx+ay+2by

(2)(3x—1)(x+3)=3x2+9x—x—3=3x2+8x—3

(3)(x—1)2=(x—1)(x—1)=x2—x—x+1=x2—2x+1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这三题都按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运算过程中注意符号,防止漏乘,结果要合并同类项。

反馈练习:课内练习1

例2,先化简,再求值:(2a—3)(3a+1)—ba(a—4),其中a=

解:(2a—3)(3a+1)—ba(a—4)=6a2+2a—9a—3—6a2+24a=17a—3

当a=时,原式=17a—3=17×()—3=—19—3=—22

注意的几点:(1)必须先化简,再求值,注意符号及解题格式。

(2)当代入的是一个负数时,添上括号。

(3)在运算过程中,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来计算。

反馈练习:1、计算当y=—2时,(3y+2)(y—4)—(y—2)(y—3)的值。

2、课内练习2、3。

三、分层训练,能力升级

1、填空

(1)(2x—1)(x—1)=

(2)x(x2—1)—(x+1)(x2+1)=

(3)若(x—a)(x+2)=x2—6x—16,则a=

(4)方程y(y—1)—(y—2)(y+3)=2的解为

2、某地区有一块原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林区增长了200米,加宽了15米,则现在这块地的面积为平方米。

3、某人以一年期的定期储蓄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当年的年利率为x,第二年的年利率减少10%,则第二年到期时他的本利和为多少元?

四、小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与疑问?教师及时总结内容并解答疑惑。

五、布置作业

课本的分层作业题。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例文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准确解答应用题。

2.加深学生对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会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 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 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一类应用题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一组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 ,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 240÷ 150÷240 240÷150

(四)思考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 .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 .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 .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对比练习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 =4(只)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 =12(只)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篇4

一、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时间”的安排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只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才能使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不趋于形式,进而收获成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学习的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教师可以把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时间用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式探索和相互学习中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或者在课堂内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达,让学生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以及对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同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合作延伸,并对部分有学习困难的小组实施及时的帮助。

二、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应过于简单,简单的问题虽然看起来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时间久了会培养学生的思维惰性,设计的问题应能够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探究、促进合作,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比如在上《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课程时,根据学生反馈,像“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多少条中位线?中位线和中线有什么区别?如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问题的前面部分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但他们对课本上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思路及方法是陌生而疑惑的这个时候不需要急着去向学生解释,应该让班上同学提出他们的问题,针对问题的要害来进行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再进行讨论,进而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三、教师角色扮演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及促进者,甚至是学习合作者,其主要的行为表现就是交流、倾听、分享、办作,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时扮演顾问、权威和同伴三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角色的变化实现。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根据不同班级和小组的特定情况,教师应当使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使各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互动过程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恰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总的评价标准是小组的成就,其表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①对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做出评价;

②对小组的工作以及合作情况做出评价。小组评价标准需要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始的时候就已明确,小组评价标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任务不同则标准可以不同,要求越具体就越能使学生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1

在“整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如下评价标准:达标: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良好:组内成员均积极合作、互帮互助,实现了真正的合作。优秀:组内每个成员学会了知识的同时还发展了能力。

案例2

老师和同学在二次函数3种表示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制定标准:a.三人一组,由老师随机抽査。b.由老师决定被抽到小组的哪位成员选择相应表示方式。c.每人用一种表示来轮流完成某一函数的3种表示方式。d.组内成员均表示正确且合理的小组为优秀。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第一个案例的小组评价分了几个等级,但并没有表述出很强的操作性,真正参与和真正合作的定义不明,缺少具体的行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会导致偏差的出现。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并不是场面热闹就能促进学习效率。这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得到转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该方式的推广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例文 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求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 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1. 教学例2。

(1) 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 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 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①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 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

X=10×500000(问:根据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5000000

5000000㎝=50㎞

答:略

算术解:

根据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 ,得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

=10×500000

=5000000(㎝)

5000000㎝=50㎞

答:略

2. 教学例3。

(1) 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 讨论: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 确定比例尺;

② 求出图上的距离;

③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 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 汇报,交流。

① 小组派代表说明你的方案和结果。

② 选择合适的方案,展示结果,并说明解决方案

如:选择比例尺1:1000画图。求出图上的长度

80×1/1000=0.08m

0.08m=8㎝

图上的宽=60×1/1000=0.06m

0.06m=6㎝

操场平面图: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 完成课文练习八第4~10题。

辅导记录:学习用比例尺解决问题后,要求学生必须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个别学生图简便,直接用算术法,而忽略了比例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单位换算是最容易出错的。

补充练习:

比例尺

1、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在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3、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4、从海口到三亚全长340千米,如果将它画在1:50000的地图上,约是( )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数)

5、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1/1000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 ),宽画( )。

6、大新小学体育场长150米,宽80米,请用1/10000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并求出图纸上的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

7、在长28厘米,宽18厘米的纸上,画学校的平面图。校园东西长520米,南北宽320米。用多大的比例尺比较合适?运动场长150米,在图上应画多长?

8、在比例尺是1:400的地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填空:

1、如果 a×3=b×5,那么 a∶b=( )∶( )。

2、1:2000的图纸上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 )公顷。

3、一个精密仪器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50:1,图上长5厘米,实际长( )厘米。

4、将2、5、8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5、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

6、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 )厘米。

7、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8、、A的 与B的 相等,那么A∶B=(  )∶(  ),它们的比值是(   )。

9、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甲乙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是7:3,甲乙齿轮的转数比是(    ).

11、在一张比例尺为1∶3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房间的长是2厘米,宽1.5厘米,这个房间的实际长是( )米;如果有一条道路的长60米,画在这张图纸上应画( )厘米。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例文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②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③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④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3.出示投影图:

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

①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②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

60÷5=12(吨)

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

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

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

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例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

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

(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

分析:①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画图)

②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①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

(板书)总份数:                3+2=5

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现在这道题能够解决了。

粮食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经济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验算:①求总数     240+160=400

②求比      240∶160=3∶2

答:粮食作物240公顷,经济作物160公顷。

(附图)

这道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首先

多少。

师归纳:问题通过分析得到解决,又经过验算证明方法正确,从这道题可以悟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规律为: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比,把两个数的比转化成各占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答。

2.试一试。

抓住主要矛盾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把45棵树苗分给两个中队,使两个中队分得的树苗的比是4∶5,每个中队各得几棵树苗?

总份数是几?怎么算?一中队占几分之几?二中队占几分之几?

①总份数  4+5=9

验算:①总棵树     20+25=45(棵)

②比       20∶25=4∶5

答:一中队得20棵,二中队得25棵。

(三)巩固反馈

1.某工厂有职工1800人,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是7∶3。要用280吨沙子灰,则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吨?

3.图书馆买来16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以上三题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

4.学校把560棵的植树任务,按照五年级三个班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级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条件、问题以后让学生讨论:

①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树是几?

②题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数比是几比几?

③三个数的和及三个数的比知道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规律,怎样计算这道题?

试着让学生在本上做,老师巡视,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学生板演。)

5.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道题给了长与宽的比是3∶2,指的是一个长与一个宽的比,而周长包括2个长和2个宽,因此先求出一个长宽的和,即200÷2,然后把100按3∶2去分配。)

6.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题解答。

7.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中含氢、氧各多少千克?(看谁用的方法多。)

方法1

8+1=9

方法2

5.4÷9=0.6(千克)

0.6×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3

方法4

5.4÷(8+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5

解:设氢为x千克。

5.4-x=8x

5.4=9x

x=0.6

5.4-x

=5.4-0.6

=4.8

方法6

解:设氧为x千克。

x=(5.4-x)×8

x=43.2-8x

9x=43.2

x=4.8

5.4-x

=5.4-4.8

=0.6

以上方法4,5,6要写全过程。

(四)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比与分数是有联系的。

2.讲授新课时,先讲了一个最一般的按比例分配题,练习1~3题以后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按比例分配题,这里老师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一道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整数、分数、比和比例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明确,当题中给出比的条件时,可以直接用比例的知识解题,也可以根据整数、分数、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把比所表示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并解答题。但是由于分析的思路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同。不管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解答,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这个队胜x场,根据题意得

解得

x=18

则 20-x=2

答:这个队胜18场,负2场。

新课: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0说明y=20-x,将第2个方程

2x+y=38的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1 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1)2x-y=3 (2)3x+y-1=0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3x-8y=14 ②

例3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作业:

教科书第98页第3题

第4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篇8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很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均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而得以简化,如: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去建设工地参加实践活动,男同学戴白色安全帽,女同学戴红色安全帽,在每个男同学看来,红白安全帽一样多,而在女同学看来,白色安全帽是红色安全帽的2倍,问男女同学各是多少名?——这个问题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有两种解法:(1)可设男同学x名,则女同学(x—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x=2×[(x—1)—1];(2)设女同学y名,则男同学2(y—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2(y—1)—1=y。如此解决问题比较“绕”,数学的特点是“趋简”、“趋明了”,于是促生了“寻找另外的简捷的办法”的欲望。

由于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两个未知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如果设男生x人,女生y人,可以得到两个方程:(1)x—1=y,(2)x=2(y—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须寻找满足两个方程的x、y值,于是就延伸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提及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自然会隐隐约约地想到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于是引导学生观察、联系、联想,可以“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课程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经过思考争辩,最终达成如下意见即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1)列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将其中的一个量用含有另一个量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说,寻找相等关系容易,列方程要相对困难一些。(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只要找出相等关系(2个)设未知数(2个),就可以较容易地列出方程组,所以列方程(组)相对简单,而解方程组要难一些,顺着这种感觉,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便捷地解方程组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