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11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体会诗中运用虚词使语言委婉恳切的表达效果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体恤下层百姓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理清说理的层次,学习劝谏的方法,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运用虚词使语言更委婉恳切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在学习了《石壕吏》后,杜甫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杜甫的仁慈宽厚、悲天悯人还通过这样的一件小事体现出来(教师介绍《又呈吴郎》故事的“前奏”)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本诗,借助工具书掌握陌生字词

2、复述本诗的大致内容

3、杜甫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三、 学习感受虚词的表达效果

1、杜甫想要说服吴郎任由贫苦的妇人扑枣并非易事,作者是怎样做到即说服吴郎任由妇人扑枣,又不使吴郎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

2、出示学习目标:

(1) 理清诗人说了几层道理从而说服吴郎的?

(2) 圈出诗中表现语气的虚词,反复朗读感受其表达效果,分析这些虚词在诗中起到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

四、 总结与实践

1、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诗中虚词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体恤同情下层百姓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课堂练习巩固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读通全诗,理解诗的内容

2.体会诗的表现手法

3.

2. 讲讲哪些句子或词语你能够理解,哪些你不能理解。

3. 尝试解释一下本诗的具体内容。

整体感知

1. 给出有关秦观的资料。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皆接受过苏东坡的指导和培养,在文学思想上也受到 一定的影响,但创作风格大相径庭。 以词作闻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文字精细工巧情韵皆美。

2. 逐句解释。

3. 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无一怨字而写春怨。

4. 体会古代文人伤春悲秋的心理特征。由于宦途的艰险而多愁善感。

5. 《春日五首》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满院柳花寒食後,旋钻新火爇炉香。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幅巾投晓入西园,春动林塘物物鲜。却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发麝香眠。

作业: 抄写全诗 逐句解释诗的意思。 阅读 5 首《春日》 ,说说你觉得哪首最好,为什么。

反思: 实际上根本没来得及讲秦观。 学生对对偶基本没有理解,有的把对偶和对比混为一谈,临时换讲对偶,作业改为寻找使用对 偶的古诗句。

《春日五首》赏析

《春日五首》其一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解释

一声轻雷过后,顷刻落下了如丝般的春雨,

雨过天晴后屋顶上的琉璃瓦如碧玉般浮光闪闪。

雨后的芍药如惆怅的女子含着点点泪珠,

雨打后的蔷薇,也似乎绵软无力,其实枝条正悄悄攀枝蔓延着。

万丝:指春天的细雨。

霁:雨过天晴。

瓦:琉璃瓦。

碧:碧玉。

碧参差:指琉璃瓦浮光闪闪,犹如碧玉。

芍药:草本之首,与牡丹形似

卧:攀枝蔓延

赏析

《春日》这首七绝描写夜雨初霁的春天庭院的景致。丝,喻雨。浮瓦,晴光照在瓦上。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无力蔷薇卧晓枝,也有的版本写作,无力蔷薇卧晚枝。芍药,牡丹。春泪,雨点。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春日》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隐晦的反映了诗人由于对宦途命运艰险的恐惧,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心理。

《春日》就被金代的文学家元好问讥为“女郎诗”,因为它格调比较柔媚。

柔媚也是一种美,经过风雨的芍药和蔷薇,好似两个娇弱的女郎,一个饱含泪水,一个醉卧晓枝。以“春泪”喻水珠,以“卧”字象征“无力”,用辞工稳而又自然。

《春日五首》阅读练习

春日五首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②。

[注]①万丝:指密蒙的雨丝。葬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②春泪:指雨珠。

9.(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案:景物:雨丝、浮瓦、芍药、蔷薇(任意写出两种即可给1分);画面:雨中春光图(雨后初晴图)(1分)。

(2)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2分)

答案:(任选1个赏析即可)

①“含”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芍药的娇弱状态,表达7诗人的惜花之情。

②“卧”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蔷薇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3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 特征:一般都用韵。

二、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形。

6.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河陋之有”?

8.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

9.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10.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文章主题

文章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四、行文思路

1.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3.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五、内容理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

(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

品德高尚的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写居室环境:清交往人物:儒日常生活:闲、雅的特点。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

(1)对偶、拟人(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5.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

(1)实:谈笑有鸿儒虚:往来无白丁

(2)实:可以调琴素,阅金经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可以调琴素”照应了哪句?“阅金经”照应了哪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8.以孔子的话作结尾用意何在?

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9.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

10.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安贫乐道赞赏

11.文中的散句是哪一个?孔子云:“何陋之有”?

12.列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杜甫草堂钱钟书的书斋

13.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

14.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

15.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

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

16.请就本文对陋室的描写从内容或写法上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以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描写处处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尾“何陋之有”张目。

六、对联

1.琴棋书画般般皆雅致,春夏秋冬季季有闲情

2.志雅趣雅陋室雅,才高艺高品德高

《陋室铭》一文练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_____调素琴______鸿儒_______案牍_____西蜀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字。并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_______名:______灵: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________斯________惟_________馨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教学反思

刘禹锡的《陋室铭》流传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练工整的语言表达出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如何让刚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孩子通过文字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进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之后,将朗�

朗读是我这节课的一个重要抓手,朗读和课文理解是互为补充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文理解之后,朗读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每一次让学生朗读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这次朗读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对学生提哪些要求?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学生的朗读能力才会提高,自然也就渗入了对课文的理解。

导入之后,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读,对学生的要求是大声,意在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接下来我特意挑了一个朗读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站起来读课文,并提醒其他学生仔细听,挑出他读错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课文的正音正字。但我还是忽略了一点,应该让学生上黑板写一写“馨”、“鸿”等字,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字的基础还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词之后我又让一个声音洪亮的学生带领全班齐读了课文,并进一步提出“整齐、准确、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读,三次要求,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在重点读析部分,我设计了一个统领全文的大问题“陋室为什么会被称为陋室?� 我给了学生将近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这也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可能是学生的课前预习比较充分,在“陋”和“不陋”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学生能找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认为和作者交往的都是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见刘禹锡的平时生活很充实;而且课文中还举到了诸葛亮和杨雄的例子,刘禹锡将自己的房屋和他们的放在一起,孔子也说了他们的房屋不陋,所以学生认为“陋室”是“不陋”的。在这里我又提醒学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也是音乐,“素琴”也是音乐,有何区别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一点,所以我还是主动给了学生答案,“素琴”是不加装饰的琴,弹奏出来的是清新高雅的音乐;而“丝竹”是指乐队演奏的音乐,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这里也能看出刘禹锡不喜欢荣华富贵,而是喜欢过自己有精神追求的生活。

在分析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一句时,有学生认为台阶上长满了青苔,房屋的外面也长了很多青草,所以可以看出陋室是“陋”的。我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认为这一句应该是表现出陋室的自然环境很清幽,是表现“不陋”的,但是听到学生这样理解,我觉得似乎也可以,于是就顺着他的理解讲了下去。现在看来,这一处课堂上的处理还是有问题的,这两句应该是表现出环境的清幽,正是因为刘禹锡追求的是简单、朴素、朴实无华的生活,所以这样的环境,他是喜欢的,在他眼里是不陋的。当时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没有做到正是因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通通。

对于文章的前四句,我也是用了一个问题来处理的,“前四句和陋室无关,似乎多余,你怎么看?”学生都说不多余,但似乎可以意会不多余的原因而无法言传。于是我提醒他们关注“山”、“水”、“仙”、“龙”和“陋室”的共通之处,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他们说出“仙”、“龙”对“山”、“水”来说才是重要的,正如在“陋室”中最重要的实际上是“人”,我又追问:“是人的什么呢?”“品德高尚。”说出这一点,我知道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了,可以做总结了,“外表看起来非常简陋的房屋,因为有了优雅的环境,儒雅的友人和高雅的生活,在刘禹锡看来不陋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禹锡这个人的品质非常高尚,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一个词‘德馨’,德馨也就成了支撑这个房屋的一个横梁。”我的板书也设计成了一个房屋的形状,屋顶部分写上陋的表现,房屋的根基是不陋的表现,而横梁就是“德馨”二字。这个板书设计比较形象,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对课文进行了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提问学生刘禹锡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他们基本可以说出安贫乐道的意思,只是无法准确表达。于是,我给了他们“安贫乐道”这个词,并作了解释。有一个学生提到了“宽容”,我也不假思索地认同了他的观点,现在想来这和我在文本解读时所理解的“豁达”还是有区别的,课堂上没有及时发现还是说明我在解读时没有通通地理解文本。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读课文,并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动,有感情”。学生的朗读较整体感知时有了提高。重点读析部分用时二十分钟左右,通过一个大问题的设计基本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较清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落实了“德馨”“上”、“鸿儒”、“白丁”、“劳”等词的意思。在这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重点字词的落实还只是浮在表面,没有反复敲打;在分析课文时虽然有朗读,但对一些重点句的朗读还缺乏细致的指导以及示范朗读,这也是自身功力不够的表现,亟待学习和提高。

在拓展迁移部分,我让学生谈读了此文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并写成叙议结合的,目的是想让他们将课文中学到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文以载道,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内化。以有感情的背诵课文作为整节课的结尾,达到巩固的目的。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大的环节没有问题,思路比较清晰,课堂气氛也调动得不错,媒体的适时使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整节课也是围绕着教学重点展开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重点字词的敲打落实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重点的文言实词的敲打和落实,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实实在在;其次是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以及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工具书的使用,课文注释的关注等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次要关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让学生的发言为我所用。

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关注,其实最终都要归结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解读,只有将这两者都解读通通了,并有机结合,才能上出精彩的课,才能上出真正适应学生的课。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4

一、导课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

2、读准字音卿岂邪孰遂(课件出示)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学生范读。

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

1、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勾划出有困难的地方。

2、提出翻译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大家共同解决。

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

2、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六、研讨课文:

(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与《伤仲永》有何不同?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伤仲永》则是叙议结合

(2)指导朗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

(2)找出吕蒙的前后态度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5)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3)扩展训练

1、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2、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

3、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修身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知识就是力量。

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流沙河;独立使用字、词典,扫除生字词;养成积累使用词汇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独立质疑,在合作中继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联系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诗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和练习朗读的技巧。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诗的含义,积极探究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设计:

1.以学生交流有关作者、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的资料导入。

2.听录音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本文需要把握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朗读体验中把握感情基调,以此正确处理诗节和诗句间的停顿,准确传达诗的意蕴和语言特色。)

3.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序号代表小节数)

根据各节大意,探究全诗脉络。(可以这样串: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

②正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③但实现理想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④但这些挫折和失败也磨炼着你的意志,提升着你的人格,使你成长为乐观向上的人

⑤淡泊利

⑥与名

⑦的人。所以,拥有理想,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⑧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

⑨但是一旦拥有你就要珍惜

⑩一旦实现你更要奋进

4.合作探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独立地边读边悟;合作并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可以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诗句,谈谈你对理想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实例印证自己的感觉,从而体会诗情)(比如: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你同意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的这些说法吗?)

(2)在体会的基础上,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自信地读给全班同学听(老师可以适当从感情的把握、重音的确立、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的变化上加以指导)。

5.品味语言和诗味:

这首诗意蕴丰厚,内容深刻,感情充沛,同时在形式上非常讲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发现(老师及时抓住学生观察到的知识点,加以点拨、概括。参考:有音韵上每节偶句押韵,全诗一韵到底;语意上多承接,多转折,多并列;修辞上多比喻,多排比,多对比,多顶针;句式上多“是字句”,多“使字句”,多短句;语言上多警句,用词很精粹等。

6.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需要整理、积累的资料记录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有表情朗读课文,或者背诵佳句。

(三)相关链接:

(1)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塞涅卡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理想是事业之母叶圣陶

【教学反思】

这样一首哲理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读”、“品”是极其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悟”的大前提。其次,这首诗对明确学生的人生目标,创设远大的人生理想,产生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引导好,事半功倍。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6

多做题完全符合我们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规律: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就应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12.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⑵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3分)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继续巩固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张晓风;积极、独立地扫除阅读上的字面障碍;积累、使用词汇。

2.过程与方法:独立质疑,在合作中继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联系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课文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和练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带上自己的感_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体会奉献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与奉献精神;积极、大胆地跨出实践、尝试的第一步。

(二)教学设计:

1.以学生词汇积累交流导入,师生共评。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行道树》主旨。

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文章的关键句,哲理句,它们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作用。“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和“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3.问题研究:

(1)学生针对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

如:“忧愁而又快乐”的含义;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中的“痛苦”体现在哪里?“深沉”的含义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3)全班共同讨论小组内的遗留问题,老师做引导:

联系课文的上下文和生活中的例子:“忧愁、痛苦”表现为“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快乐”“深沉”表现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等等)

4.朗读体味:

(1)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甚至文章,师生互评。

(2)及时请学生讲述朗读时的感情与体验。

(3)请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内容、形式、表达等)

(4)出示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曲子,配乐朗诵。

5.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一次真好》:

(1)寻找关键句、哲理句,以把握主旨:

“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2)探究问题,自主或合作解决: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等等

6.比较两篇文章(强调注意:比较是客观的,有同有异的;与喜欢是不一样的。)

从内容上看,《行道树》赞美的是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抒写的是人生体验;

从表现的哲理上说,前文让人明白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后文告诉我们的是尝试第一次是需要勇气的,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艺术魅力上来看,前文富有感染力,后文富有亲和力;从传情效果来看,前文含蓄,后文直白;

从语言表达上说,前文是内心独白,是诗意的抒情,后文是寓理于事,叙议结合等等。

7.布置作业:

(1)朗读训练,在朗读体味文本;

(2)课外阅读张晓风的散文作品。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一、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二、体悟自然的生命与灵性,认识探究自然,欣 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观察,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

会在观察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活动准备:

结合第三单元教学让学生搜集有关四季的词语、诗句、歌曲、文章,并搜集或绘制四季图景,写景物观察日记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导语(由两名主持人朗诵)

A: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B: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AB: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A:陶冶了人们的心灵。

B:向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美。

AB:下面让我们走进自然,发现美、感悟美。

欣赏美景:

(一)1、教师出示四季风景画,让学生抓住特征分清四季。

2、板书:春、夏、秋、冬(间隔大而均匀以便于下面环节学生张贴图片)

(二)过渡语:

A:春、夏、秋、冬各具神韵。

B:自然景色中蕴涵着无尽的诗情画意。

AB: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绘制或收集的四季图景。

(三)学生展示自己绘制或收集的四季图片,按节特征分别粘贴在春、夏、秋、冬下面。

三、感悟美景:

(一)过渡语:

A:同学们搜集的图片,绘制的图画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B: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AB:下面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对四季的感 受。

(二)教师指导:

请同学们以这样的句式谈:我喜欢( )季节或( )图�

(三)交流感悟、畅所欲言:

1、小组交流。(每四人一个小组,交流三分钟。)

2、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春、夏、秋、冬四个小组,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学生自由登台交流。(充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注意问题:

交流时要鼓励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并可以与意见分歧的同学进行争论。对展示自己语言精彩的可以掌声鼓励。

四、四季词汇库:

(一)过渡语:

A: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四季的语言资料。

AB: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语言资料,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诗句、歌曲、文章名称,粘贴在相应的季节下并读出来。

(二)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充实四季词汇库。

1、学生上台粘贴自己搜集的词语、句子、诗句、歌曲、文章名称。(提前用彩笔或毛笔写在纸上,字迹要工整,字要大一些,让同学们看清楚。)

2、请学生朗读自己搜集的词汇。(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朗读好的 可以掌声鼓励。)

五、课堂练习:

充实自己的四季词汇库,整理在积累本上。

课堂小结:

春季温馨,充满生机;夏季火热,包含热情;秋季成熟,展示丰收;冬季深沉,体现博大。春兰、秋菊、夏荷、腊梅,各具风韵。不同的人对四季会有不同的感受,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独特的感受,他人不能代替。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尽情描绘四季的风采,展现自己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简述老孙头的形象。

二、研习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研读一下,作者还着力刻画了谁?他的思想品质如何?

郭全海。

分马前,他抓住时机教育群众,“分了东西可不能忘本啊”,分马时,他虽然在最前分马,却“随随便便”牵一头;当老孙头马跑了,他立即“翻身骑上”自己的骡马去追,累得“人马都气喘吁吁”。当他发现老王太太不中意自己的马时,他就主动提出跟老王太太换马,并又召集积极分子开会,启发大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跟老王太太换马。当老王太太换走了老田太太的马,郭全海又做老田太太思想工作,决定“开春马驹归你”,使矛盾圆满解决。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郭全海是一个忠于党,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人。

2.小结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分马换马的。描写,反映了翻身农民分得胜利果实的喜悦心情。表现了先进农民大公无私的精神以及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思想觉悟迅速提高。

3.体会本文写人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

元茂屯参加分马的有三百来户人家,作者只写了其中十来个人,这十来个人,也安排得有详有略,主次分明。说说看,哪些人写得详;哪些人写得略?

详写:郭全海(主),老孙头(次)

略写:赵大嫂子,白大嫂子,老田夫妇,老王太太等。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小结:这样能突出中心思想,有略写配合,使得文章内容完整、全面,写出翻身农民的欢乐和他们觉悟的提高。同时,在各种人物对比映衬中,更能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课堂练习:

三、四、六

作业

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七年级语文教案:《心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⑵ 通过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⑶ 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⑵ 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

⑶ 通过师生互吐心声,让“心声”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

六、教学及活动流程

1、教学准备阶段

⑴ 在设计好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素材,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⑵ 指导学生预习,包括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等。

二、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契诃夫《万卡》中万卡的图片,并配有《万卡》中的相应文字,提问学生。

2、导入:契诃夫的《万卡》曾感动过许多人,一个小男孩儿读了《万卡》,勾起了他对往事深深地怀念,也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进入情境。

(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梗概。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发窘 抽噎 撇嘴道歉 琅琅 过瘾簪子 窸窣 恍惚

2、指名2人复述故事梗概,教师根据复述情况,指导学生复述的技巧。

3、师生共同总结。(出示行文脉络)

公开课前( 读课文)→回家路上( 读课文)→次日放学( 读课文)→公开课上( 读课文) 1、齐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快速浏览课文,复述课文。

3、同桌讨论,填空,巩固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加强基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巩固心理描写写法,理解“心声”的含义。

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

2、与学生共同总结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1、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京京心理的各种描写语句,感情朗读并在小组中加以讨论分析,在班上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提高朗读水平,又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心理描写:1、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心声;2、作者直接描述人物的心声;3、通过行动描写揭示内心活动。

(四) 结合师生实际,倾诉“心声”。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倾诉“心声”,教师随机点评。

2、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像李京京那样在课堂上勇敢地回答问题;也希望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作为教师,我也将努力做到公正、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像京京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

学生各抒己见,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师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爱心,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

(五)布置作业

出示作业:以李京京的身份给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像凡卡写的那样富于感情的信。

(六)板书设计

心声

黄蓓佳

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心声”: 渴望亲情 呼唤平等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学生回忆自己儿童时期有意思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谈有丰富想象力的游戏。

师导:刚才同学们所描绘的事情说明你们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

学法指导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疏通文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兴正浓(兴趣)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分自然段背诵

作业

熟读课文并能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

内容研讨

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齐读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齐读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体验反思

学生讨论

1、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