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优秀10篇)

假如我是魔术师。我要给灾区人们变很多很多吃的东西,很多生活用品。让他们吃的好穿的好。我还我给灾区小朋友变很多文具用品。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假如》(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假如》 篇1

课题: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1.       教学目标: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2.       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3.       知道只有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重难点:          知道只有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的挂图教学过程:(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挂图)师:下面我们来共同面对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在第1图中情景下,到底怎样做才是真正的诚信呢?

生甲:不让妈妈知道自己生病是诚信的表现,因为这是自己真心实意地不希望妈妈为自己多操心,同时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生乙:我不赞成。因为如果长期隐瞒病情而造成病情加重的话,最终还是要给妈妈造成更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其实也违背了诚信的原则。所以说生病了要及时向家长报告才是真正讲诚信的表现。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都做到了勤于思维和积极动脑,在此特别提出表扬!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应该说代表了大家的心声,都是有理有据。但是出于更好地保障同学们身体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考虑,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身体如果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这个问题大家课下还可以继续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相信大家会通过辩论达到认清现实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的目的。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看第2种情景下题中做法是否诚信?

生:医生出于人道主义和减轻病人心理压力等方面的考虑而向身患重病的病人隐瞒其病情的做法属于诚信的范围。

师:很好。那么第3种情景下应该如何做到真正的诚信呢?

生丙:当面夸奖朋友新买的书包漂亮很好地维护了朋友的自尊心,虽然自己内心其实认为书包很一般,这也不能说是不诚信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出于自己发自内心的善良动机。

生丁:我反对。心口不一的虚假赞扬其实是助长了朋友的虚荣心理,实际上是对朋友有害,怎么能说是诚信的表现呢?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想大家有必要搞清楚“虚荣心”和“自尊心”的区别。简单地说,虚荣心其实就是自尊心的极端形式,也就是过于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形象的一种心理,极易导致妒忌、狭隘、自私、偏激等不健康心理的出现;而自尊心则是自己尊重和爱护自己并希望得到他人与社会的爱护与尊重的心理,是一种非常正常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我更赞同丙同学的看法。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第4种情景。

生:帮同学隐瞒打破实验器材的行为是一种包庇行为,是不道德并违反纪律的,因此也就不能算是诚信的表现。

师:非常好!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明确一点,那就是诚信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是非不分、不讲原则、互相包庇甚至建立攻守同盟,这样的行为我们不能称为诚信,其实质恰恰是“哥们义气”,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有害的。

友情提示

诚信的第二个表现——表里如一;(多媒体显示)

师:同学们,下面大家快速阅读教科书第61页到第62页的“阅读空间”,想一想“文章中的女主人公能算是一个诚信的人吗?为什么?”

(学生带问题阅读)

生:文章中的女主人公不能算是一个诚信的人。因为她的出发点是为了谋取非法巨额经济利益,这本身就是不正当的,甚至可以说是违反了道德和法律的,因此更谈不上诚信了。

师:分析得非常透彻,很好!作为诚信的第二大表现形式,表里如一要求诚信不仅不能欺骗他人,还要求不欺骗自我,做到忠实于自己,言行一致。

友情提示

诚信的第三个表现——信守诺言。(多媒体显示)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则小故事,共同感受诚信的巨大魅力。

(多媒体显示)《一生守信》

20世纪初,来美国的移民非常节俭。佛兰普科斯·罗迪便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银行,吸收移民存款。19xx年圣诞节前夕的一天,三个歹徒冲进银行,将2美元席卷一空。储户听到这一消息,蜂拥赶来提款,罗迪尽最大努力兑付,但仍然不支,只好宣布破产。250个储户共损失了18000美元。一位银行家对罗迪说:“银行遭抢劫,这是天灾人祸,既然已宣布破产,你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存款也就不用还了。”罗迪却难过地说:“法律上也许是这样。不过,我个人是要认帐的,这是信义上的债务,今后我一定返还。”

在以后的30多年里,罗迪吃尽了一切苦头挣钱,并根据当初存款人的名单和地址,逐一进行清还存款,最终还清了250位储户18000美元的存款,并在圣诞节前夕向每一位储户寄去了一张贺卡,还附上这样几句话:“经过奋斗,我们兑现了,现在还清了全部存款和利息,诚感欣慰。祝大家圣诞快乐!”当寄完最后一张贺卡,罗迪高兴地说:“我幸福,因为我无愧于我的承诺。”

畅所欲言

师:诚信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她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下面,让我们大家打开自己记忆的闸门,去追寻往事,采撷几朵在自己的成长的长河中都曾经发生过的那些让自己久久难以忘却的关于诚信的晶莹浪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次感受诚信的魔力。

(多媒体显示)“讲述自己的诚信故事”

1、我和邻居之间的诚信故事;

2、我和父母之间的诚信故事;

3、我和老师之间的诚信故事;

4、我和同学之间的诚信故事。

课堂反馈

(多媒体显示)诚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真实不欺;2、表里如一;3、信守诺言。

课堂小结

(多媒体显示)《诚实守信格言》

1、不金宝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3、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唐)李白诗《唐诗纪事·卷十八》

4、君子诚以为贵。——《礼记·中庸》

5、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明)徐被稷《耻言》

6、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

——《人生珍言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板书设计:(选用)作业设计:教学反思:(选用)课题:与诚信签约课时数:1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诚实与虚假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现今的社会更需要诚信。          鼓励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与诚信签约。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道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作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明白现代社会需要诚实和守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道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作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明白现代社会需要诚实和守信。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凡卡的故事

1、依次出示教材的内容

2、在出示图片内容的过程中配上配乐故事《凡卡的故事》。

3、图片出示的速度与故事内容相吻合。

4、故事内容:

一个夏天的傍晚,公园里空荡荡的,大街上闪着灯光。班台莱好夫正要离开公园,看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在公园里一座小房子的墙根前哭。

他很奇怪,天色已晚,这个孩子怎么还不回家呢?于是,他走上前去,和孩子进行交谈。原来,这个孩子名叫凡卡,下午的时候,他跟几个不认识的大孩子们做打仗游戏,他的任务是看守“弹药库”,他发誓说:“是。保证完成任务,绝不离开岗位。可是,现在其他孩子都回家去了,只有凡卡还在守着“弹药库”。

班台莱耶夫对凡卡说:“大孩子们都已经回家了,你也快回家吧。”可是凡卡却一本正经地说:“没有军官的命令,我宁愿饿肚子也不离不岗位。”他要实践自己的诺言。班台莱耶夫几次劝说,凡卡还是不肯离开岗位。班台莱耶夫没有办法,只好走出公园,找来了一名军官。在军官的命令下,凡卡这才奉命下岗。

这件事使班台莱耶夫深受感动。他想,凡卡对自己的话十分负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辩一辩诚信有没有必要在现在的社会中

三、小故事

1、出示教材上的活动名称:“小故事”②,然后定格在屏幕左上角。

2、出示故事标题和故事内容。

3、画面最后定格的情景详写教材p38下半部分。

四、小讨论

1、出示文字:“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想象出他们的心情吗?”

2、同时出示教材上半部分的两幅图。

3、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想象出他们的心情吗?五\组织与诚信签约活动仪式。

学生的学习活动:板书设计:(选用)作业设计:教学反思:(选用)

《假如》 篇2

教材分析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课件出示《神笔马良》配音绘本   马良用神笔带来了什么?(幸福)有一位作家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歌,就是《假如》,一起书写课题。

学习过程

二  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

你发现了什么?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出现了四次

2、自由读诗歌

你发现了特殊的小节么?生汇报,那是要你当小诗人,让我们好好学,你也会成一个诗人。

3、齐读诗歌

作者给谁画了画?板书 小树、小鸟、西西

4、女生读一小节  男生读第二小节  个别读第三小节

作者给小树、小鸟、西西画了什么?  板书(太阳、谷粒、一双好腿)

二课件解读

看课件读诗歌  作者为什么要给他们画这些画?

第1小节   让小树得到温暖  重点词   寒冷   缩着  叹息  你对寒冷的感受是什么?

第2小节   让小鸟不再饿的哭泣,不再苦苦等待   重点词   等待  哭泣  遥远  你饿的时候是什么感觉?遥远是多远?你等待过吗?

第3小节   让西西健康     重点词  只坐在屋里   奔跑  游戏

你奔跑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板书  温暖  温饱  快乐

板书设计:    小树    太阳 成长   温暖

小鸟   谷粒 吃饱    温饱

西西  好腿 奔跑    快乐

三、朗读诗歌  配乐朗诵    师生共读(课件呈现三幅图,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

图1师: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瑟瑟发抖,假如(学生接着读一小节图2师:树枝上鸟窝中的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假如(学生接着读2小节)

图3师:西西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    望外面的世界,他的眼里满是悲伤,(学生接着读

3小节)

四、指导背诵

小女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就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2、作者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3、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作者的美好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作者说──假如。但是作者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作者带给我们的美好。

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1、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观看幻灯片

2  你要给身边的画什么?

六、作业

日记:续写诗歌

《假如》 篇3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时继续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一、我能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出来)

较短(jiào jiǎo)削弱(xuē xiāo)干涸(hè gù)     朝晖(zhāo cháo) 调节(tiáo diào)单调(tiáo diào)

二、我会用不同语气,不同的句式写句子

例:香山的景色很美。

1、香山的景色真美啊!

2、香山的景色怎能不让我深深陶醉呢?

3、香山的景色就像是秋姑娘一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盘,让香山从山脚到山顶,一片红火。

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景观很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修改病句

1、下雨了,小军急忙赶快跑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铅笔盒里有橡皮、直尺、自动笔、钢笔和文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面这段话是有关鸡冠花的生长情况的,可是“小马虎”叙述得缺乏条理,我能帮他排排队

(  )又一个月过去了,在它们茂密的叶子里,透出了一朵朵紫红色的花。

(  )一个多月过去了,鸡冠花越长越大,越长越高,有我身子一半高。

(  )它的样子和颜色真像大公鸡的冠子,在阳光下,显得那样鲜艳,那样美丽!

(  )园子里有两棵鸡冠花苗,它们矮矮的个子,长着几片嫩绿的小叶儿,在微风中摆动。

(  )它们嫩绿的“外衣”也早已脱去了,换上了一件深绿色的长袍。

(  )每天傍晚,我给小花苗浇水、除草,有时还松一松它周围的泥土。

五、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洁净的天空是生命的要素,可是灰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读下面短文,看看文中是采取哪些方法减少灰尘,净化空气的?除了这些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前几年,我们房子周围的污染一直令人们头疼,灰尘像无忧无虑的爱旅行的小娃娃。它们可是无处不钻,眼睛里、喉咙里、家中、衣服上、鼻孔内,它可真令我烦恼。只要它一高兴,嬉闹起来可把人们害哭了,随风到处乱飞。当我打开电视,哎呀,沙沙的像下雨,看了也难受,原来又是灰尘在捣乱。爸爸只得拿起电吹风朝里吹,结果反而弄得满屋子都是灰尘。

谢天谢地,这终于成了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我们的房子周围已经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周围充满绿色:绿色的树,绿色的草。再配上那些红的、黄的、紫的花,实在太美了!它们都绽开了那深藏多时的笑脸,把灰尘大口大口地吃进去。房子后面还建起了高高的宾馆,旁边有个很美的喷水池。那白花花的水柱,欢快地旋转着,像周围喷洒着细细的水珠,那清凉的细水珠湿润着空气,灰尘都昏昏欲睡了,它们垂头散气地摔下来,好像一下子不见了。啊!空气好新鲜,我张开双臂深深地吸着这清新的空气,好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 篇4

课题 授课者陆   妍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方法与过程 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过程 中理解文本,掌握“读——品——背”的学习方法,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培养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学习方法,试背课文。教学难点 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续编诗歌,训练语言。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愿望。教学前提1、了解故事《神笔马良》2、在第一课时已初读课文,学会认9个生字,并练习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要画什么?(毛笔) 2、版画:毛笔,板书:笔,找出画与字的联系。3、引出神笔。4、马良用神笔做了许多好事,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来帮助谁呢?5、揭题:假如整体感知1、问题:我们的课文里有谁需要帮助呢?假如有了马良的神笔,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2、教师范读。3、根据生回答归纳板书:小树——    ——太阳小鸟——    ——谷粒西西——    ——好腿4、小结:瞧,我们周围不仅有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植物和小动物。       学习第一节诗歌读1、刚才,你们能发现老师的优点和不足,下面该轮到你们读了,给自己提点要求吧。   品2、品读“叹息”一词:用第一节诗里的句子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谁愿意上来扮演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小树?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和表情来理解“叹息”。想象:小树边叹息边说什么呢? 3、品读“快活”一词:想象:如果这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红红的暖和的太阳,小树又会说什么呢?这时候的小树感到怎样?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快活。谁能快活地把这一段读一读?(个别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快活?(齐读)4、自由品词:你最喜欢这一节诗里的哪个词?(红红的、寒冷的、轻轻……)当你读到这些你喜欢的词的时候,要更有感情一些,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谁愿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先说你喜欢哪个词,再读一读。其他同学也有自己喜欢的词语,那就自己读一读吧。背5、背诵指导:这节诗歌的顺序是,先提出“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再讲给谁画什么——最后讲画的理由。小结6、学法:读——品——背(品的方法:找出你喜欢的词语,理解它的意思;还可以拿别的词语替换一下,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     学习第二节诗歌小组活动1、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由读或轮流读。2、你最喜欢这一节诗里的哪几个词印象特别深?为什么?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你还能用表演的形式让组内的小朋友也喜欢这些词。3、轮换不同的方式多读几遍,根据“假如……——给谁画什么——为什么画”的句式,试着背诵这一诗节。小组汇报1、觉得自己读得特别好的小组起来读。2、愿意说说诗中的好词语的小组有吗?3、哪个小组能背下这一节诗?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四人小组内用了“读——品——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节诗歌的。在读中品味词语,在背中积累语言。你们说这个学习方法好不好?那么,接下来就请你们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三小节诗歌。学习第三节1、根据“读——品——背”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诗歌的。2、个别读。3、品好词。4、试背诵。学习第四节1、诗歌的末尾出现的六个小圆点儿,是什么标点符号?2、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3、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使用省略号呢? 拓展思维1、我想作者一定是想让我们也来说一说“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为什么要画。”2、说一说3、四人小组合作创作一篇更新版本的。总结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2、在这动听的旋律中,我们这堂课也要结束了,但是希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爱心永远不会结束,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假如》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课本第-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4. 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5. 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极易理解,因此教学时使学生整体把握小结内容后,我把重点放在感情朗

读上。先以问题激发学生情感:你喜欢这首小诗吗?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感情。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自学,找

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议一议。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学小组以齐读方式展示自学成果,接着相互评议

他们读得好在何处,(请优胜组介绍感情朗读的经验,此时教师可做适当点拨与总结),如何带着表情去读,

可想象着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可把自己当成小作者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总之把学生读得精彩之处加以总

结,学生用上这些方法继续练读。最后教师引读,达到背诵,从而解决又一重难点。

《假如》 篇6

一,说教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

二,说理念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三,说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诗歌中一个小节。

四,说教法

重视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重视学生自读自悟,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给足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自读自悟。

六,说教学流程

一,紧扣生活,导入新课。

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知道神笔的作用吗 让学生明白马良这枝神奇的笔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这样就调动学生对神笔的兴趣,学习的欲望也被激发了。

二,听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精点,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碎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教学初始,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

三,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交流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低年级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以识字为主,二年级的识字量大,学生认的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采用多种形式多次复现生字,先让学生四人小组按小组合作识字三步法合作识字,并要求学生在小组自学中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再向小组成员讲一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先由学生提出难记的生字,全班交流共同识记,而后齐读几遍。最后我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领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出现生字,及时正音,并把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形,义,以此突破本课的重点,同时把评价融入其中。

四,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在学生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并提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让学生自读课文中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

五,细读课文其中一节,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落实的:由小组自由选择喜欢的一节学习,小组内读后交流:这一节诗讲什么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就此一节适时点拨引导,而后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小组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总之,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假如》 篇7

尘埃等离子体由普通的电子-离子等离子体和沉浸其中的带电尘埃颗粒组成,它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和实验室中。那么关于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阅读材料

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

①尘埃就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土。这小小的幽灵栖身在大气中,凭借着空气的浮力,悄然飘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

②尘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地壳的自然风化和宇宙间各种天体的运动等等。

③目前,全球的降尘量每年已在千万吨以上。在中国,仅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就在100吨以上。

④尘埃污染了空气,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就是靠着它到处旅游,到处传播疾病。工业粉尘还能使人患上各种难治的疾病。医院的手术室里,需要无菌操作。尘埃的存在,往往会带来意外。面粉厂里许多的粉尘,又有引起爆炸的可能……

⑤尘埃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没有尘埃也不好。

⑥——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其他生物。也都会被¨烤干”。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气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同时,尘埃还可以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气温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急剧下降。

⑦——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水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与云雨的形成直接相关。

⑧实验证明:在没有凝结核(尘埃)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空气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湿度达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上一些吸湿性的微粒(如烟灰、灰土等),水汽便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能将水汽吸附在自己的表面上,形成水滴的胚胎。故被称为“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7微米。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在它的表面上聚集。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层,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今天的反面。

⑨——没有尘埃,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都将会毫无阻挡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产生致命的威胁……

⑩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此空气中不能没有尘埃。

《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阅读习题

11.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12.第④段中“尘埃的存在,往往会带来意外”中的“意外”指的是什么?(2分)

13.如果空气中没有了尘埃,地球将会怎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回答。(3分)

14.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5.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甲,有时也离不开尘埃。请你根据文章内容,通过想象,写出人类可能利用尘埃为自身服务的一种方法,并用简明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出来。(4分)

《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阅读答案

11.列数字、举例子。

12.手术意外。

13.①地球表面将会变得酷热难耐②天上将不会形成云雨;③宇宙中的有害射线就会直接进入地球表面,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意思对即可)

14.不能,因为“主要”的意思是表示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说明尘埃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地壳的自然风化和宇宙间各种天体的运动等,但它的产生还有其他的原因,去掉就太绝对化了,与事实不符。

1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一:可以利用尘埃微粒进行人工降雨,从而解决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旱灾。示例二:可以利用尘埃吸收一部分辐射热,以此控制气温升高或降低给人类带来的不适。(只要是运用文中提供的知识并有一定的可行性即可)

《假如》 篇8

我要如何利用这最后、最宝贵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一天的时间珍藏好,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滴漏。我不为昨日的不幸叹息,过去的已够不幸,不要再赔上今日的运道。

时光会倒流吗?太阳会西升东落吗?我可以纠正昨天的错误吗?我能抚平昨日的创伤吗?我能比昨日年轻吗?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挥出的拳头,一切造成的伤痛,能收回吗?

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我该怎么办?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流逝了。企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吗?我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里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明天的死亡能将今天的欢乐蒙上阴影吗?我能杞人忧天吗?明天和明天一样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悦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无与伦比的一天。当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复存在时,我为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苍。我是无比幸运的人,今天的时光是额外的奖赏。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因为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途中跋涉?如果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功德圆满?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别具匠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我若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它们将一去不复返。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时间像风一样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双手捧住,用爱心抚摸,因为它们如此宝贵。垂死的人用毕生的钱财都无法换得一口生气。我无法计算时间的价值,它们是无价之宝!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我要摧毁拖延的习性。我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我终于醒悟到,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贼,我有爱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机会,我要证明我的爱心和伟大。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我要趁孩子还小的时候,多加爱护,明天他们将离我而去我也会离开。今天我要深情地拥抱我的妻子,给她甜蜜的热吻,明天她会离去我也是,今天我要帮助落难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援,我也听不到他的哀求,我要乐于奉献,因为明天我无法给予,也没有人来领受了。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纪念日。我把它当成最美好的日子 。我把每分每秒化为甘露,一口一口,细细品尝,满怀感激。我要每一分钟都要有价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这样,我还要继续努力。我要拜访更多的顾客,销售更多的货物,赚取更多的财富。今天的每一分钟都胜过昨天的每一小时,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如果不是的话,我要跪倒在上苍面前,深深致谢。

《假如》 篇9

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假如人类是六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假如人类是六指阅读材料

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他表示:“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

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之所以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10根手指有关。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如果人类拥有12根手指,那么12进制将是最自然的一种选择,10进制则完全无法想象。

人类在数学、语言或者音乐方面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类文明采用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之后实现快速进步的。美国人类认知研究专家马克•查齐兹举例指出:“我们的阅读能力取决于字母的形状。字母的形状逐渐演化成看起来最自然的一种形态,能够强化我们的视觉——物体——识别系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处理语音的能力源自于语音进化成一种非常自然的形态,即听起来像我们所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声音。”同样,12根手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数学能力。毕竟12要比10更为复杂。我们的大脑选择何种计数系统将对我们的数学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自然选择并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使其永久存在,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优势。如果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这是数量极少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例如熊猫。熊猫的最小手指远侧长有一根与拇指类似的“手指”,它是腕骨的延伸,帮助熊猫抓握竹子。

塔宾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动物王国的每肢五指(趾)原则,他将这一原则称之为“肢体定律”。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用于预测基于身体大小的最佳肢体数量。根据这一定律,如果肢体相对于身体来说较长,最理想的肢体数量为6个(例如昆虫);如果相对较短,数量则越多越好(例如千足虫)。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这一肢体定律同样适用。考虑到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才能轻松弯向手掌,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所以说,5根手指是进化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手指数量。

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曾对手与大脑的关系进行几十年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在他看来,6根手指显然“太多”。现代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无论是3根还是4根都能拥有和5根手指一样出色的性能。他说:“如果要在4根和6根手指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会选择4根。”

假如人类是六指阅读题目

1.下列关于“额外的一根手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额外的一根手指能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总之,对某些事情,完成起来会更轻松。

B.额外的一根手指能使手掌更为宽大,这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会有作用,如篮球,更宽大的手能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选手。

C.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手的灵巧性产生不了影响,这是因为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和手指的多少没关系。

D.额外的一根手指可能引起数学上的变革,会将10进位制,改变为12进制,这对人类的数学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额外的一根手指是一种遗传错误,被视为一种生理缺陷。自然选择也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因为这个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的优势。

B.如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但自然选择从来没让第6根手指存在。

C.从腕部长出额外的一根手指是极少数量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比如,熊猫就长有这样的“手指”。

D.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只需3根或4根就具有出色的性能。根据这个研究可以说明,人类不需要额外的一根手指。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数学计数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人类拥有10根手指有关,这个说法符合人类文明采用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的人类学理论。

B.“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人们根据这个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出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是5根。

C.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根据塔宾“肢体定律”,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

D.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通过对手与大脑之间关系的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得出人类拥有6根手指并不理想的结论。

假如人类是六指阅读答案

1.C(原文表述为“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说明影响还是有的)

2.B(“从来没让第六根手指存在”错,原文是“并没有……使其永久存在”。)

3.B (“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错,原文是“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

《假如》 篇10

《假如》教学设计    周红兵

设计意图

1.“诗化心灵”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净化美化学生心灵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线”的思想。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多角度互动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进入文本,触动心灵,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情感。

3.在积极倡导新课改的大潮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课始,我就安排学生自主、个性化识记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模仿、想象等理解、感悟字词的精妙与意蕴。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9个生字及8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8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难点: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1、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想不想一起看看《神笔马良》的动画片?

(课件出示《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

2、小朋友们看得那么专注,你们喜欢神笔马良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3、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教师举起一支特大毛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

4、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想听吗?

教师深情朗诵,配以课件画面,音乐。

5、喜欢这首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的课文《假如》。

(课件出示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世界,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和情感铺垫)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找到淘气的生字宝宝,用“o”划出并读准字音,有困难的可向同伴、老师请教。

(2)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集体交流

(1)自读后,还有没有觉得难读的字词?(采用同伴互助解决)

③读读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离开了妈妈,你还认识吗?学做小老师,同桌用字卡考一考,如读得正确、响亮,奖★,发现有错帮助纠正。

(3)把你最想读的一节诗正确、流畅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运用自主识字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小朋友,你读懂这首诗了吗?最想说什么?

随机板书: 假如      画太阳 和云朵

(有神笔)  画谷粒

画好腿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1.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请看:(课件呈现三幅图,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

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2.静静地看,你想说什么?(可以选择说其中的一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课件,随机出示与图相对应的句子。

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图2:小鸟呆在家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图3:西西坐在屋里,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自由地读一读,你心情怎样?感触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精美的图片和音乐渲染,培养学生想象说话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诗歌内容。

预设:

学习第一节

(1)同样对第一幅图感触深的还有谁?一起读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 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在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

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设计意图:在动作模拟、师生对话中换位思考,深入阅读,感悟词句,体验情感)

(3)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

边引读边在课件原句的基础上出示第一节诗。

(4)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

(5)看到小树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里(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也很(开心),让我们快乐地读读小女孩和我们的美好的心愿。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学习第二节

(1)读“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2)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3)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指名读

(4)朗读指导: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无忧无虑地生活,小女孩和我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喜悦……)

男女生赛读

学习第三节诗

(1)读“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2)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3)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创设对话情境:教师扮演西西,学生与西西对话

参考:

西西:原来我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我永远不能站起来了。

……

西西:我真想念以前的日子,真羡慕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西西:如果我能重新站起来,我一定要去爬山,去游泳。

……

(设计意图:在换位对话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你们对西西的关心发自内心。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

自由朗读

(5)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在 (指名说)。

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自主积累,提升情感

1.小女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就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现在我们能不能把三个愿望连起来背一背?老师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把选择权、自主权交给孩子,教师只作适当引导,既达到了语言积累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2.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3.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美好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

(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1.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

(出示课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熊猫、森林、污水、盲童、车祸……)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说,更可以自由想象说,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赞赏。

(设计意图:在入境感悟体验后,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抓住时机,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诉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2.学生仿写小诗一节,有能力的可仿写二节,还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

3.小组交流,并合作成一首动人的诗歌,注意节次排列的顺序性。

4.小组展示:配乐朗诵

结束语:虽然我们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背景音乐《让世界更美好》)

作业: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用它画些什么呢?把想到的写在小练笔本上。

《假如》自评稿   周红兵

这首儿童诗歌,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 、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能从中积累语言外,还能纯洁孩子们的心灵。面对这样一首文字平凡而情感充沛的诗歌,我探索着采取简洁的线条,走出教师烦琐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说教式教学的途径。

1、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亲”。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因素对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教学中如果仅靠文字的叙述,很难向学生呈现直观形象。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这节课我创设多种情境,如在教学第一、二小节时,通过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西西的痛苦。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2、揣摩文字,诱发情感。

课文的情感总是从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特定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情感,特定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倾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中,应在感知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强化语感训练,使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如在教学第一小节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理解,让学生看图后边做边说说小树在叹息什么,让学生边模仿小树冷的动作边学着小树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小树的可怜,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

3、引导想象,升华情感。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发展学生创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有些课文的情感可以向文外延伸,抓住伸展点发挥想象,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在教学第一小节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在红红的太阳下小树有什么感觉?会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仿佛自己就是那太阳下的小树,学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体会小树有了太阳以后再也不觉得冷,而是感觉非常的暖活,这样的想象让学生更能溶入情感,更好地体会小树在阳光下享受的温暖,感受小树内心的开心。

4、读写结合,深化体验。

这首诗从语言特点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适合对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而且这篇课文的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了这首诗,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产生了许多新的“假如”,萌发了写诗的冲动。我抓住时机,通过对省略号含义的挖掘,让学生认识到身边需要关注的事物还有很多。让学生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写下来。读写结合,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体验在学生写话中升华。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假如》说课稿  周红兵

《假如》是一首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孩子内在的情感,达到和作者心灵的相通,激发孩子那颗纯真、善良的心?我在教学伊始给他们绘声绘色的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入神了。接着我趁热打铁诱导孩子们进入诗歌的学习:马良的神笔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支,该多么好啊。同学们你们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想好想。现在我们来看看,有个叫白冰的人,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此时我的孩子们读的可投入了,都想弄明白这个小朋友想要一支神笔干什么?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深深的感染了我!我想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进入文本,那一定要指导好孩子们精读涵泳,感悟语言。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读诗歌,自己琢磨诗歌的每一小节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再指名读一读,再评议、琢磨琢磨每一小节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步我充分让孩子们自己去琢磨、体会。当孩子们体会有困难时我才加以指导。如第一节:“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孩子们都知道应该用愉快的语气来读。后面两句“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则要读出温柔的,怜爱的语气,可是孩子们体会不到。我此时用无限温柔、怜爱的语气朗读。我一边朗读一边用手抚摩孩子们的头。孩子们听后能悟出其中的情感。这时我就让孩子们多读,让孩子们悟其它几节诗歌的情感。对于第三小节,孩子们都能体会应该读出对残疾朋友西西的同情、忧伤。为了让孩子们充分理解作者的美好愿望。我让孩子们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对于读的好的孩子我让他们上台朗读。孩子们的小手一双双高高举起。上台朗读举行了一轮又一轮,每个孩子都上台了。他们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的打动了自己、同学、以及我的心!

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灵已经达到了和诗人白冰的融合。我顺势利导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想画什么?没想到此时的课堂沸腾了,孩子们的小手举的是那么高。“老师我说、老师我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贫苦的山村孩子画一所漂亮的学校,让他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明的孩子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周老师画一个改作业的机器人,让老师不在那么辛苦。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穷苦的人画好多的金币,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人们画一双翅膀,在蓝天下自由自在的翱翔。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画一艘宇宙飞船,让我们到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

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们!记得一个外国作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是的,儿童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今天的教学我真正感受到孩子们那纯真的心灵!那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想正是自己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抓住本课的语言材料,让孩子们将这些材料通过读深深的印入孩子们的大脑,孩子们的想象活动才得以完成。以后我要指导孩子多接触、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因为想象的内容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总得受已有知识影响,以已有表象为基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材料,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使孩子们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向往、追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