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青松,是因为青松很坚强、很有勇气,遇到问题就去克服,它那顽强的毅力让人感到佩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细心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12篇《青松》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青松》教学反思
根据教后的情况,反思如下:
1、在引导学生用“压”来体会,感受青松的不怕寒冷;不怕重压时,虽然指导读了,但读的不到位,应引导读出压的感觉,大雪应该虚读,这一点课前我没理解透,
2、在课堂上,教师的激情不够,要想引导学生读出情教师要先动情,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即以情激情。
3、在介绍写作背景时,太随意,或许教师自己不在意,但是学生是认真的,他们把你的一言一行都当圣旨,所以为了孩子,你应该在意,学会在意,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曲,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一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向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让学生进一步联想指的是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该有多好啊!课堂真是遗憾的艺术!直到现在回想起来,犹感惭愧,不为自己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为了孩子的好想法没被承认。没被认可。
5、在学生描述雪后的青松是什么样子后,教师可用排比的句式深情的语言描述情境,引导读出轻松的‘高洁’。试着让学生说出:不怕寒冷就是高洁,依然苍翠就是高洁。
6、利用图片或投影效果会更好!
《青松》教学反思
在教学完《登鹳雀楼》后,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对学习古诗没有浓厚的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呢?于是在教学《青松》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用心的设计。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孩子就是诗人,孩子就处在诗中情境,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初读古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利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难读的生字,学生很有自信,读诗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并给学生自主权,让读的形式多样化(和同桌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一行一行地读,也可以一句一句地读,或者一边看图一边读)。
其次,这首诗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并不难,但要从中体会青松那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上的难点,我教“大雪压青松”这一句时,抓住“压”字让学生体会:从这“压”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这个‘压’字告诉我们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青松身上,压得青松都快断了。”学“青松挺且直”时,抓住“挺”字让学生体会:这么厚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弯腰,还“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与大雪对抗的样子吗?学生想了想说:“青松用足了力气,拼命挺直身体,顶着大雪,不让大雪把它压倒。”我又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青松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喜欢,因为青松不怕大雪压着,他很勇敢。”“因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坚强。”“我喜欢青松是因为它不怕困难,不向大雪低头。”在学习“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句时,我注重让学生进入角色。“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引导学生看图,看看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有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有学生说雪化后青松显得更加挺拔苍翠了。结合上课我画的松树,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是一棵小松树-------“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情感激发了,语言训练也恰倒好处。
最后,学完全文,我又补充介绍了陈毅写这首诗时的年代的时代背景,告诉学生陈毅写青松,其实是在借青松赞美人。“陈毅在赞美谁呢?”学生很聪明地领悟到,《青松》这首诗其实是在赞颂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总体讲这节课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兴趣较强,能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中。
《青松》教学反思
教学的时候,学生读诗后提出的问题和预想的相差无几。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松高洁”不明白。教学前做了充分估计,也设想了引导的办法。但是,受《登颧雀楼》教学时让学生扮演王之涣父子能迅速进入诗境的启发。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角色的进入。
当学生提出“挺且直”不理解时,我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插图,做了最大努力,有的说出了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出了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的样子。我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觉,学生说,雪太大了,落在我头上,压在我的胳膊上,但是我能挺得住。那你们就读一读,老师听一听,是这样吗?本来“大雪”读得虚一些效果才会有,可是孩子们不管这些,喊破了嗓子在读大雪,我也没“指正”,我知道这时候讲朗读技艺是多余的,孩子们已经是小松树了。
“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鲜亮”这个词我也没想到,看来,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在网上曾看过花开的声音老师设计的一个让雪和松树对话的环节。还是让孩子们做松树吧!“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
“你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啦!”孩子们再一次成为小松树了。
思考: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青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青松》一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青松》一课教学的时候,学生读诗后提出的问题和预想的相差无几。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松高洁”不明白。教学前做了充分估计,也设想了引导的办法。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角色的进入。
当学生提出“挺且直”不理解时,我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插图,做了最大努力,有的说出了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出了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的样子。我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觉,学生说,雪太大了,落在我头上,压在我的胳膊上,但是我能挺得住。那你们就读一读,老师听一听,是这样吗?本来“大雪”读得虚一些效果才会有,可是孩子们不管这些,喊破了嗓子在读大雪,我也没“指正”,我知道这时候讲朗读技艺是多余的,孩子们已经是小松树了。
“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曾看过一位老师设计的让雪和松树对话的环节。还是让孩子们做松树吧!“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
“你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啦!”孩子们再一次成为小松树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一课教学的时候,学生读诗后提出的问题和预想的相差无几。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松高洁”不明白。教学前做了充分估计,也设想了引导的办法。于是,我先出示了一组青松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在你的印象中,青松是怎样的?
在理解第一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雪的厚重,我结合学生学过的“庄”来和“压”比较记忆,并让学生做一做“压”的动作,体会使劲用力的感觉,并结合动画演示告诉他们:正是由于你们一使劲,把“庄”上的一点给“压”到下面来了,这样,运用熟字区别记忆,既帮助学生牢记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一举两得。当学生提出“挺且直”不理解时,我出示了一组视频,通过欣赏狂风暴雪中的青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松树的坚强不屈。然后采用“读演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进入青松的角色,配合风雪的声音进行朗诵、表演,在读和演中体悟青松的“挺且直”。
在充分理解了第一句诗的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怎样的呢?学生都能说出:它还是碧绿的,站得直直的。我抓住学生的回答接着问:诗中哪个词告诉我们松树还像原来一样碧绿、高大、苍翠?这样自然过渡到了第二个难点“松高洁”的突破。“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我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鲜亮”这个词我也没想到,看来,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曾看过一位老师设计的让雪和松树对话的环节。还是让孩子们做松树吧!“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多么精彩的发言!
“你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啦!”孩子们再一次成为小松树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最后,在学生已经对青松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了深切的感受后,我又适时补充了写作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陈毅写这首诗的用意了。
《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一、突破难点,理解词语
“大雪压青松”这一句中的“压”字,很好地体现了青松坚强不屈的品格,为了让学生好好体会,我在其身上花了一番功夫。如:从这个“压”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这个‘压’字告诉我们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青松身上,压得青松都快断了。”学“青松挺且直”时,抓住“挺”字让学生体会:这么生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弯腰,还“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与大雪对抗的样子吗?学生想了想说:“青松肯定是用足了力气,拼命挺直身体,顶着大雪,不让大雪把它压倒。”我又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青松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喜欢,因为青松不怕大雪压着,他很勇敢。”“因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坚强。”“我喜欢青松是因为它不怕困难,不向大雪低头。”在学习“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句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大雪过后,其他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青松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说:“大雪过后,有的树枝被大雪压得低低的,有的还被压断了,有的花草树木被雪一冻,叶子都枯了,还有的都冻死了。而青松等到雪化了以后,叶子更绿了,身体也挺得更直了。”此时,我再接着问:“学到这里,你知道青松有怎样高尚纯洁的品格吗?”学生就不难归结出青松“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高洁品质来了。
二、朗读诗歌,体悟韵味
在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时,不仅要求学生朗读得正确、响亮、流利,还要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这就得教会学生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节奏和停顿,才能把诗歌的韵味表现出来。课上,我先让学生自由练读,揣摩节奏,再指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你们都听出来了吗?”教师边画停顿标记。接着“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停顿的地方和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让学生从比较中掌握整首诗的节奏和停顿,从而体会到整首诗的韵味和感觉。接着,再让学生练一练,读一读,自然是水到渠成。
教学《青松》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挺且直”和“松高洁”,我用了角色转换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说“挺且直”,我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插图,有的说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
“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我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更加绿了,更加高大了。正好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松洁,我让小朋友想想为什么他的爸爸妈妈帮他取这个名字呢?小朋友们一下就说出了,希望像松树一样坚强,不怕困难。那这里的“高洁”就已经理解了。
一、导入,板题
一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陈毅探母》,你知道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军事家,市长,元帅)他去探母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孝顺)陈毅爷爷还是一个诗人,板题。
二、初读
1、自读,把字音读准。
2、指名挑战。读准字音。
3、学诗的时候,第一步把字音读准了。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呢?(理解诗的意思)
三、品读诗句
1、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你读懂哪句的意思,自己说一说。
把自己读懂的诗句意思说给同桌听,相互交流,互相商量。
学生交流,说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谁能连起来把四行诗的意思说出来?(指名答)
2、读诗要读出画面来。
(1)、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雪?
鹅毛大雪,你带到诗句中去读。
这场雪怎样?(很大,很厚)读诗句。
压在青松身上什么感觉呀?(很重)读句子。
“压”看看我们学过的字哪个字跟它像?“庄”,老师那字卡,用双手压在学生肩上,把‘庄’字变成‘压’,点都压到土里啦。
一起读第一句。
(2)、大雪那么重的压下来,其它许多植物都会怎么样?(弯了,倒了)青松怎么样?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青松在大雪中挺得直直的,你们猜青松会对大雪说什么?(学生答,再读)
把两句连起来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男生读)
(3)、出示下面两句
指名读。
冬天来了,其它花花草草都怎么样了?(枯死了,落了)
你们想想冰雪融化后的青松,会是什么样子的?
碧绿碧绿的,指名读诗句。
浓绿浓绿的,读诗句。
雪化了青松还会站得怎么样?笔直笔直的。指名读。
面对严寒不屈服,面对大雪的重压还是站得笔直笔直的。陈毅爷爷在诗句中用了哪个词语来赞美它的精神?(高洁)多么高尚纯洁呀,板书词语。
指名读诗句,边读边想松树高洁的样子。
3、连起来配乐朗诵。
4、试着背一背,师生合作吟诵
三、拓展
1、这首诗出自陈毅爷爷的《冬夜杂咏》(组诗)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组诗还有《红梅》、《秋菊》,你想读哪一首,就读哪一首。自读,指名读。
2、陈毅爷爷为什么要写青松呢?老师将历史背景。为的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屈服。齐读古诗。
四、学习生字
看生字表,先自学书空笔顺。
打开《习字册》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先描一描。
学“挺”,听口诀:小手拉大手,才能写紧凑,虽然身材个个瘦,一捺也要伸出头。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本子上写字。展示点评。
接着描写剩下的字。
内容摘要:针对课文《青松》,说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设想和学法辅导从“初读知大意”“识写解字义”“细读悟诗情”“品读明言志”这四个层次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青松 教学设想 学法辅导
一、说教材、学情、教法
《青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其中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选自陈毅元帅的《冬夜杂咏》,诗中写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质。课标指出:低年段的阅读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诵读中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青松》这首诗语言生动,画面鲜明,字少句短,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这首诗年代久远,青松所蕴含的精神是二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学会正确美观在田字格中书写“压”“挺”两个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压”“挺且直”“高洁”的含义,体会青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体悟诗情。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打算用一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教学设想和学法辅导
我将通过“初读知大意”“识写解字义”“细读悟诗情”“品读明言志”这四个层次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1.初读知大意。一开课,出示一副“青松”图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青松,随机板书课题(板书:青松),使图像与文字结合。再让学生说说对青松的了解,引起阅读期待。随后,老师范读《青松》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结合书中插图了解诗歌描写的是在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形象。初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同伴互助等方式通读课文。接着,检查生字的读音,落实到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2.识写解字义。本课的字词,我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生疏的词,如:“且”“待到”。二类是有深刻含义的词,如:“压”“高洁”。像“压”字,所描写的不仅仅是青松所受雪的重压,也代表中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承受的压力。第三类是比较难写的字,如:“挺”“压”。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读书与识字交叉进行的方式,以识字来促进读书,以读书来保证识字任务的完成。首先,让学生在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不解的字词,提出疑难问题。对于“压”的理解,先让学生说说“压”的意思,然后出示“大雪压青松”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压”的意思;接着,让全体学生演一演,通过做动作体会青松所承受的压力(边读诗句,边做动作)最后,回归文本,诵读“大雪压青松”这句诗。随机教写“压”。(老师范写)对于“挺且直”的理解,以个别表演的形式让孩子感悟青松的“挺”和“直”。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理解“挺”“直”的意思。让学生用换词法来理解“且”的含义。引导认清“挺”的字形,观察结构,学习写字。(范写“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仿写、互评,扎扎实实进行写字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验,从而保证识字写字任务的完成。在识字写字环节的设计上,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自我学习。
3.细读悟诗情。这首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字面上理解不难,但青松所蕴含的坚强品质是学生不易体会的。另外,对于南方的孩子而言,没有冰天雪地的生活经验。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北风呼啸、漫天飞雪的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雪好大,好厚呀”“这么大的北风,好冷呀”,甚至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大雪把青松压弯了,但青松仍然直直的挺立”……老师随机小结“虽然大雪层层覆盖,但青松依然挺立着,它多么坚强啊”。此环节的设置运用动情的语言和声像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由想象之下自然能流露出感人的话语。从而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当学生有了个体思考和感悟之后,再读诗歌的前两句,感受青松的坚强就水到渠成。诗后两句抒情,重点理解“高洁”的含义。(边说边板书“高洁”),对于“高洁”的理解,我先出示一个红彤彤的太阳,设问:“太阳出来了,冰雪融化了,这时的青松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展开想象,自由描述。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在自己的想象中得到锤炼。随后,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雪化后的青松图,让苍翠欲滴的青松直观的图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生动的表象,从而进一步感知青松的“高洁”之处,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悟出诗情。这样的设计,有学生自主体悟的空间,也有教师智慧的引领,学生是学习的发现者,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
4.品读明言志。这首诗是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在困难勉强不屈服的中国人民。虽然学生要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很难,但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在孩子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的走向未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以在设计时,我首先设问:假如我们把青松比成一个人,那它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坚强的人,不怕困难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综合学生的理解,我此时再引入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再次体验这首诗是借青松来比喻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从而达到与作者共鸣,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总之,本课力求让听说读写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萦绕浓浓的语文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体验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我的板书力图简约、美观、实用。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用具:投影仪、挂图、生字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登鹳雀楼》。
2、今天我们要学习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青松》。
3、板书课题:17 青松
简介陈毅。
二、初读指导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出示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只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揭示生字:压 挺 且 化 待
(2)学生逐句读读诗句,对照插图想想诗意,然后交流读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
(3)指名读诗。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谁能讲讲它的意思?(指名讲)谁还能联系课文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讲讲诗句的意思。
2、指名读三、四行诗句。
(1)"高洁"是高尚、纯洁的意思,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2)讨论:这是不是仅仅指青松来说的?
(3)小结:通过写青松来赞颂跟青松一样的人,要经的起恶劣环境的锻炼和考验。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4、熟读全诗,想想诗意,自己试讲。
5、试背、指名背。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化、压、挺、且、待
2、教师指导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
2、观察松树,写一段话。可先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3、读陈毅的故事,读有关青松的作品。
一、初读古诗。
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朗读情况,可以派代表朗读,也可以小组一起读,由小组自己决定朗读形式。朗读之后可以师生一起点评,指出其中难读的字或纠正其中读错的字。
二、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组内讨论。我想送给他们一些妙计:“看看图,想想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联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词。”这些锦囊妙计我想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送给他们。(打印在纸条上,藏在一个小钱袋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想孩子们对第一句的理解能结合图用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对“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想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
三、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组练习,通过点评让学生读出青松的“挺”“直”“高洁”。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着重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五、小练笔。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写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写自己的想法。
一、导入
1、小朋友,现在是冬天啦!在这寒冷的冬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不怕冷啊?
2、小朋友们真厉害,我们在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植物你们都提到了。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
3、陈毅爷爷啊,他也很喜欢这岁寒三友中的青松,写了一首诗来赞美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青松》。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
1、小朋友,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音。
出示生字,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我们来开小火车读一读。
说一说,你有哪个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请你再带大家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
3、小朋友们,你们字音都读准了,课文你们肯定也能读好了吗?
指名读。
师: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
1、小朋友,陈毅爷爷写的青松到底什么样子的呢?想看吗?
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成语呢?
青松是什么样子?指名说。挺拔且笔直。
2、师总结图意。是啊,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说得仿佛是一幅画,说得真好啊!在这大雪的重压之下,松树还是那样挺拔、笔直。我们说了这么多,陈毅爷爷只用短短的一句诗就描写出来了。谁来说说是哪一句?
3、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诗,想一想,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说得真好,你从哪个词最能读出--青松不怕冷。(挺、直)板书
追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啊?你能做个动作吗?
小朋友你还从哪个词读出青松不怕冷?板书:压。(雪大、雪重)
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4、小朋友,你们真会思考,已经学会从关键词来体会文章的含义,是啊,青松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却仍然傲然挺立,真让我们佩服啊!师范读。
现在你像老师这样能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还可以加上动作。
指名读。齐读。
5、面对这大雪,青松没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看到这样的情景,陈毅爷爷忍不住吟诵到: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6、小朋友,请你读读这句诗,想一想,冰雪消融后,青松是什么样子?(高洁)板书:化
请小朋友想象一下,这青松是怎样的高洁。
7、小朋友,你们刚才想象得很形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学后青松得样子。出示图片。谁再来说说雪后青松的样子。
说说他比下雪之前有什么变化?
(比下雪前更绿了。)对这就是青松的高洁之处。(比下雪前更高了)这也是青松的高洁之处(他的叶子比下雪前更晶莹透亮)这也青松的高洁之处。他不怕寒冷是他的--高洁(生说),他不怕重压也是高洁。
小朋友们,在风雪的重压之下,青松更加苍翠,洁净,这就是高洁。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青松的高洁吧!(声情并茂很有气势)。齐读。
到这儿,你能体会到什么是高洁了吗?(坚强不屈、坚忍不拔)
8、学到这儿,你想对青松说什么?
9、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一棵坚强的小青松吗!
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好吗?让老师听听谁最像一棵小青松。
配上柴可夫斯基的《钢一协奏曲》齐读全诗。分小组读。指名读。
背诵。指名上台背诵表演。加上动作齐背。
四、了解背景,点明含义。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陈毅元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
简介写作背景后,问:你们想想文中的青松还会指谁呢?“(生:陈毅,中国人民。中华民族)
在陈毅爷爷的鼓励下,全国人民度过了难关。陈毅爷爷用他是告诉我们困难,只是短暂的,它终将过去。小朋友,你也是这坚韧不拔的中国人民的一员,让我们再读诗句,读出中国人民的坚强。再配上动作背。
2、师总结写法。
陈毅爷爷这种,由青松来赞美人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他啊,在为了鼓舞人民,用这种方法,还写了《红梅》这首诗呢!
跟老师读。齐读。
小朋友们,你们课后将这首诗背下来,好吗?
五、指导写字
课文学完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还认识吗?
你能给他们组一个词吗?
你来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你们说的这么棒,是不是也能写的这么棒呢?
生提出难写的字:挺、压。
指导观察范字,生指导老师范写,生:试写。师生评议。
生描红,临写这两字。教师巡视,辅导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读这首诗的题目,我们能很自然地想起《识字5》中学过的“苍松”一词。教学时,我们可以从诗题切入,引导学生回忆“苍松”的形象,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信息,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一片明丽的色彩:皑皑白雪、点点翠绿点缀其间。“大雪”
一词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晶莹雪白的世界,“青”是那“雪白世界”中特有的颜色,是亮丽的、赏心悦目的颜色。教学“大雪压青松”这一句诗,可由“雪”、“松”的颜色着手,然后抓住“压”字,结合书上插图,引导学生体会雪之大之厚之重。教学“青松挺且直”这句时,可抓住“挺”、“直”两个字,让学生体会青松在大雪重压下依然“挺且直”。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鹅毛大雪不住地下着,松树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可松树却一点也没被压弯,仍然笔直笔直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让此景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生发出对青松不畏严寒、无比坚强的敬佩之情。这里的安排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感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第一、二句诗所展现的青松不畏严寒、坚强挺拔的形象就能较好地贮存于学生头脑之中了。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两句作者将雪化后青松的美好形象留给读者思考。教学时,我们可抓住“高洁”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雪化后阳光普照,青松洁净苍翠的美好形象,并再次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青松、喜爱青松。让他们通过吟诵再一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画面,把自己当成青松,这样就可引发学生与作者更多的共鸣。
《青松》教材解读
教材简析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
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 ,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时代背景:《青松》这首诗是陈毅元帅1960年冬天吟成的。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摘自《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60页中的“小资料”)
这段简介通俗易懂,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事实上,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这首诗的出现,是多么鼓舞士气。陈毅元帅是在鼓舞人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学情分析:北方的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学习生字:挺
课时重难点:读文,明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呢?
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歌,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青松
初读课文:
介绍是陈毅写的。指名读课题正音:“青”是后鼻音
齐读课题
谈谈松树再你脑海中的印象。那陈毅爷爷笔下的青松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师配乐朗诵,生认真听
评价:你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
告之方法:老师课前不仅反复朗读这首诗,还弄懂了生字词的含义,明白了诗的意思,所以才读的这么好。想像老师这样读吗?
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细读课文: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压、 挺且直 待 化
指名读,齐读
回忆:以前在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时都曾用过哪些方法呢?
(做动作、看图理解、联系生活实际、问长辈、查字典等)
那在这些词中你明白了哪个的意思呢?介绍的时候别忘了告诉我们方法哟!
生自由汇报:
压:做动作
挺且直:看图
待:等待 (查字典)
化:融化 (联系生活实际)
师小结,鼓励以后经常使用这种学习方法。
指名读整首诗 评价,指出诗的正确节奏。
同桌互查
男小朋友读一二行
谁能联系课文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呢?
指名说(大雪重重地压在青松的身上,但青松却挺得很直很直)
说得真好!看(课件),大雪重重地压在青松的身上,但青松仍然挺拔、直立)
请站起来,现在你们就是那笔直的青松,我就是那压在青松身上的大雪,现在,(做动作)我重重地压在你们的身上,你们怕了吗?
你们想对我说什么?(生自由说)
多么勇敢 、坚强的青松呀!指导朗读好这一句。
齐读
女小朋友读三四行:
读完这一句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提出:高洁
问得好!这儿确实很难理解,就让我们借助图的帮助来理解吧!
看(课件):阳光普照,冰雪融化,雪化之后的青松是什么样的呢?
(更绿了,挺得更直了,更有精神了)
小结:是呀,虽然大雪重压,但青松毫不畏惧;虽然天寒地冻,但青松仍然傲然挺立。雪化之后,青松郁郁葱葱,苍翠挺拔,它们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纯洁呀!(板书:高尚纯洁)这里的高洁就是指:高尚纯洁
现在你明白这句诗的含义了吗?谁来说说看
(要想知道松树的高尚纯洁,要等到雪化之后)
说得真好!原来这是在赞美青松不怕寒冷的高贵品质呢!(板书:不怕寒冷)
让我们怀着对青松的敬佩、赞美之情来读读这句吧!齐读最后一句。
10、(出示整首诗):小朋友,这首诗没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样子,赞美了青松不怕寒冷、勇敢坚强、高尚纯洁的品质。(板书:勇敢、坚强)
现在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小结:小朋友,陈毅爷爷在写这首诗时,中国正处于非常困难时期。但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勇敢面对,顽强拼搏,终于渡过了困难时期。其实赞美青松就是在赞美那些不怕困难、勇敢面对的中国人民。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像青松那样遇到困难要勇敢、坚强,去打败它,记住了吗?
青松不畏严寒,勇敢坚强。同样翠竹和梅花也有这样的品质,它们在岁寒中同生,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交流收集的有关诗句。
一起学习、阅读《红梅》。
学习生字
出示“挺”
认读
分析字形,练习组词
指导书写
生完成课堂练写,注意读写姿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感受轻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
教学准备教学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设计意图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感受青松的高洁。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看过青松吗?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青松的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3、板书课题:18青松
4、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见教参及后附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时”是翘舌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精读课文
1、出示挂图,说说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样的青松?诗中怎样写得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引导理解诗句。
(1)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压:重压。挺:直立而高耸。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3)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4)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5)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青松的样子,与雪前青松比较,引导学生感受青松雪压不垮、苍翠挺拔、坚强不屈。
(8)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韵文。
2、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扩词。
高()()()青()()()
关于陈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重要,对于学生理解青松有帮助。
对诗的理解先重视学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与学生走近。
学习生字要重视创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学思路
昨天读了寒雨的《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一、初读古诗。
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朗读情况,可以派代表朗读,也可以小组一起读,由小组自己决定朗读形式。朗读之后可以师生一起点评,指出其中难读的字或纠正其中读错的字。
二、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组内讨论。我想送给他们一些妙计:“看看图,想想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联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词。”这些锦囊妙计我想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送给他们。(打印在纸条上,藏在一个小钱袋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想孩子们对第一句的理解能结合图用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对“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想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
三、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组练习,通过点评让学生读出青松的“挺”“直”“高洁”。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着重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五、小练笔。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写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写自己的想法。
【教学要求】
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一、揭示课题
1. 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关于陈毅爷爷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说说。指名学生讲陈毅小故事。今天学的古诗是
2、板书课题:18青松 读题,说说你对青松的理解。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是呀,陈毅爷爷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读准音,读准诗的停顿。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时”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小朋友,请你们再去读读课文,告诉老师你读懂了那些?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 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自豪的感情)
3. 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 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 不畏严寒 情 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并且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教学过程:
1.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只要把意思说明白就好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4、指名背诵古诗。
1.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 粗--且 特--待 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根据学生观察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学习陈毅爷爷写的另外两首诗。
出示: 红梅 秋菊
隆冬到来时, 秋菊能傲霜,
百花迹已绝。 风霜重重恶。
红梅不屈服, 本性能耐寒,
树树立风雪。 风霜其奈何?
先自由读,然后指名读,齐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1、继续认真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 ) 且--( ) 青--( ) 公--( ) 衣—( )
2、扩词。
高( )( )( ) 青( )( )( )
3、选字填空。
青 清 等 带 代 化 话
( )松 ( )候 融( ) 电( )
( )水 ( )领 变( ) ( )替
1. 三、抄写词语。
大雪 青松 高洁 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