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1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一二年级时对古诗简单的识记。怎样让孩子们在识记的过程中去初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是教学古诗的难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客居他乡,在江边被微冷的秋风吹拂,看见秋叶飘落,感到孤独寂寥。由看到远处篱笆旁的灯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里又泛起一丝亲切,一丝温暖。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诗题。然后介绍诗人。借诗人的看听想三个方面去理解诗句。

孩子们在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时,容易把“儿童挑促织”也理解进去。于是,我让孩子们说“知”的意思是什么。孩子 这里,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课时这一环节很快就过去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顺着我的意思,说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来以后的`作业中,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词,理顺诗句意思后,我让孩子们逐句品读古诗。借由一幅幅图画去领略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经理解了诗句意思,再次品读诗句显得有些重复,所以孩子们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读诗句,体会情感与前面一个环节相结合。这样可能会显得更紧凑。

比如“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句,引导孩子们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织”后,可以直接问“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想呢?”“可能他小时候也去捉过蛐蛐,觉得很快乐呀!”“谁能来快乐地读一读呢?”

上一次公开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我常常是无从落脚,不知道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个地方,又应该从哪里突破。在查阅相关资料,也借鉴众多老师们的方案后,设计了这一堂课。只觉得自己水平确实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方向的把握,环节的设计,课堂的语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够包容我,如能指点一二,不甚感激。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2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完成《夜书所见》的教学,原先以为,这首古诗会很难,但是上下来,感觉还错。无论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课堂效果,我认为都比较不错。把这堂课的实录记录下来。

师先示范朗读两遍课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读课文,抽几个孩子纠正读音。(在读书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注释,向我提出了问题。)

万颖朗读古诗,指导认识“绍、翁”。(这两个字书上没有注音,其他字书上有注音,孩子们读得还不错。)

男女生分读古诗,全班齐读。

师:刚才有个细心的小朋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古诗上怎么有些数字呢?

生:这些数字是注释,写在了下面。

师:什么是注释?

生:可能是注意解释。

师:释正是解释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注出来,让大家知道。

那这些注释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些什么帮助呢?

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

抽生读第一句古诗。

师:注释上告诉我们“萧萧”是风声,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生:风出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江上秋风在吹。

师:“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动是动心。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他动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们不能体会这里诗人的感情,我决定放下,先体会后两句的意思。

师:我们先放一下,看看后两句,从后两句中去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

谁能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夜深就是深夜。

生:篱落是篱笆。

生: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把他们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说得通顺吗,怎么才能让它通顺。

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话。

师: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师:你觉得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样?

生:很开心。

师:那诗人看到这些小孩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乡。

师: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乡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接着孩子们背诵古诗。

一堂课在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博客手拉手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3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它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不仅回忆起自己得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感所代替。全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学习这首诗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音韵、完整得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据这个教学目标,我是通过让孩子们反复的读来体会诗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我先按照题目的意思板书了夜、书、所见,让孩子们借助诗文和课下的注释来弄明白这样板书的目的。接着就是读诗。由于这是一首思乡诗,读的时候语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这我借鉴了一下别人得经验。给孩子们简单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识,告诉孩子们每个节奏中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长一些。我先范读,引导孩子读好第一句。后让孩子们配合我的手势去读,把快慢、节奏读出来。然后我从“动客情”入手来感悟诗歌的意境。是什么牵动了诗人得感情?客游在外得他会想些什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和孩子,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体会。最后我适时地进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诗国里,思乡、思亲历来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他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这样的诗也有很多,同学们不妨课下去收集一些,来感受一下。

纵观这节课,优缺点并存。

1.本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孩子们的读书。他们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轻重缓急,还把自己的感受也读了出来。看来有时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我就是和郑州的那个老师一样,配上手势,让孩子们根据手势来读书。虽然没有大家做的那么完美,但读的效果还是有一点点的。由于孩子们很好奇,诗歌还可以这样得读,他们都很兴奋,反复诵读,没有觉得很厌烦。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读书,也为后面理解诗歌做下了铺垫。孩子们的理解也很好。看来还是得让孩子们多多读书。

2.不足也有很多。由于读书的时间太多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点。时间得把握不好,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以后还需要多多努力。读书和课堂这两个方面该怎样协调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还有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过于琐碎,不简洁,不像别的老师上课干脆利落。评价语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我这个人一样。

总之,语文课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尝试,努力地为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地实践。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会努力的。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用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投影显字。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

一、师生对话,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到外地去作过客吗?在别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

生:作客,主人招待好,但时间久了,总觉得不对劲,总是想家。

师:为什么总是想家?

生:在别人家里不方便、不习惯。自己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还有我喜欢的小伙伴,玩游戏,说说笑笑,那才开心呢!

师:刚才,他说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好。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们学一首古诗(板书:夜书所见  叶绍翁)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先一齐读题目。

生:(读题目)。

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

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

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生2:写!

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

生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

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

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

生:写!

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

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自由默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生:(默读)。

师:(出示生字卡:萧(xiāo)萧  梧(wú)叶  促(cù)织)谁来拼拼音?

生:(拼音,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促、深”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把刚才学的几个生字“书空”写写,看谁先能默写?

生:(“书空”生字,然后本子上默写,同桌互相检查)。

师:这首诗(课文)的左下角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弄懂全诗的大意?

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

师:这首诗都能通读了。四句嘛,能背吗?谁来?

生:(多数举手)

师:(指一位)你背看看!

生:背得好。现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

生:(互相背诗)

师: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意

师: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先学前两句,仔细默读,认真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

生:(边读边想,有的互相议论,有的举手)。

师:(指生1)你说说!

生1:诗人看到了萧萧秋风吹下落叶送来寒冷,江面上也吹来秋风……(到“动客情”就语塞。)

师: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认真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

生2:(举手)冷冷清清。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又在这么冷冷清清的夜里还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读读想想后回答。

生3:(自由读以后举手)孤单、寂寞、苦闷。

师: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众生举手)

师:(指一人)你来说!

生4: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师:对,对!很容易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

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现在来学后两句诗。(出示挂图或指看文本上的图)。边读边看看注释。

生:(默读后两句)

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生:(笑)捉蟋蟀呀!

师: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诗人在这深夜里忽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高兴吗?

生:高兴!

师: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

生:(自由读,讨论)。

师:“知”,你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

生1:估计、猜想。

生2:料定。

师:这三种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

生:(轻声,细读)

师: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开心呀,他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可是,诗人这时毕竟不是在在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

生:诗人越会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师: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投影显字):

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中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蕴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静思细读)。

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声音太高……。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比方,有个小姑娘拉住妈妈的手摇,双脚轻轻地跳:“妈妈,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么想家呀!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 “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范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

生:(齐读)。

师:过去,我们学过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现在看看大家还能背出来吗?

生:(齐背诵,投影显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师:你们想想看,诗人李白抬起头来望见那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是那么高,月光又明又照得那么远,月光为什么会使他一低下头来就想起自己遥远的故乡呢?明月真神呀!开动脑筋想想,为什么?

生:因为同在一个月光照耀下,这时照到他床前,同样可以照到他那远离的故乡去,也会照到他亲人的房里去,他在老家就常常看月光。所以月光使他思念起故乡来!

师:你讲得太好了。我们学诗就要学会联想,你看,他想到了“同在一个月光下”,月光是能照到千里之外诗人的故乡去的呀!大家再把这两句诗读一下。

生:(读《静夜思》后两句)

师:“明月”会引起他想念家乡,那么,“江上秋风”使诗人“动起了客情”,也是思念家乡呀!有个成语讲:看见某种景象而引起某种思念之情,就像两位诗人那样,谁先想出这个成语?

生:(4人举手)

师:(指1人)你说。

生:见景生情!

师:对,(板书)“见景生情”,又叫“触景生情”。见景能生情,那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

生:越睡不着,越兴奋。

师:活像什么?

生1:活像一阵阵风浪在心中翻滚。

生2:汹涌澎湃。

师:忽然,几个浪头“砰”的一声,撞起了什么?

生:雪白的浪花。

师:对。撞起了几丈高雪白晶莹的浪花!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一吧!

生:(齐声诵读)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话口述四句;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生:(讨论后,有的组举手)。

师:(选一个人诵读)你们组来吧?

生:萧萧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江面上的风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园)!

那篱笆下的儿童们玩蟋蟀啊,

更使我思念自己的童年!

师:好呀,你们组共同动了脑筋呀!只是“家乡”改为“家园”与“童年”念起来更顺口。�

2、默写课文。

3、读读《静夜思》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联系本课,更好地体会诗意诗情。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欲,捕,鸣,闭,口,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蝉——弹,忽——物,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6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有意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研讨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先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进行得也较为顺利。一节课下来后,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但是,在体会诗意和感悟诗情上我还是感到有一些不足。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产生了几点疑问:

一、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什么时候产生这个称谓的?

二、“山东兄弟”指谁?

三、“重阳”是指天还是节日?

四、重阳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九九重阳这一天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关于重阳的诗歌比较多。最有名的莫过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此诗是王维17岁时旅居长安所作。九月九日,橘红橙绿,黄菊盛开,金桂飘香,红叶流丹。正是游览的好季节。但王维写此诗时才17岁,并不是“老人”,所以唐朝应该不是叫“老人节”。宋李清照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看来宋朝同样很注重重阳节的。而毛主席词《采桑子 重阳》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人生易老、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但“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在我们这儿,是不时新过重阳的,只有一些单位挂一两幅标语了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没有山,登高是没有的,菊花也少有人种,菊花酒没有听说过。这里是洋河酒的家乡,正流行的“蓝色经典”就盛产于此。茱萸也没有人能说清是什么。在我印象中,唯一能和重阳节沾上边的,就是我们这有个“重九诗会”,那一天,不少道中之人在一起觞咏之间,畅叙友情,写诗作词,自娱自乐。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一直觉得在诗句的理解,特别是出现一些跟现在的意义具有较大出入的字词的时候是最大的难点。《夜书所见》在备课就猜到学生对"书"字的理解以及对后两句出现倒装句的情况可能存在困难。果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 是指诗人在做什么 书指什么 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这时,学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于让学生下定论,因为开课前我也查了不少资料正在这个书上为难呢,这个书字是应作写来讲,但很容易让人感到是诗人在看书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们说不出来都认为是看书的话,也不能说错,但学生竟能悟出来,看来多读确实有好处。而这两首诗的难点也就是夜书所见, 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 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让学生抓住"知"(料想)就马上能理解了。学完了古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然后我又重新回到课题,让学生说说"书"字到底怎么理解,这回大家都能明确地说出是"写"的意思了。 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靠自学理解。

三年级《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在浩淼的古诗长河中,有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同一主题的古诗比比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也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古诗,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

最近,笔者尝试进行了“主题建构式”的古诗教学,既以一个母线为主题,整合多种古今相似阅读资源,进行较为开放的语文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往诗外畅游,思接千载,遨游万里。通过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下面简要描述将《夜书所见》和《泊船瓜洲》两首古诗,放置在同一单元主题“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学策略。

一、研读文本,开发母线主题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两位诗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但是思念家乡、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返回家园在诗人心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上下延展,左右逢源,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满立体的微型母线主题──“想家的心情”。

二、再现意境,拨动情感心弦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时,就需要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意象,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意境。

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向读者呈现了多个意境:凄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温馨可亲的家居休闲场景……需要教师超越时空,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勾勒的场景,通过意境的再现,引动学生情感心弦的敏感点。在介绍叶绍翁离家在外的背景知识外,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走近诗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诵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感受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再辅以梧桐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边的凉意,感受到了孤独。除了从听觉中感受古诗的意境之外,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体会古诗展现给我们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体会作者看到的场景,学生潜心会诗,一个个温馨的意象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灯光、提着灯笼的儿童……这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对古诗意境的艺术化再现。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三、借助意象,解读内心世界

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紧紧抓住这一中介,让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当学生伴随着意象进入诗境的时候,教师略带眷恋的叙说: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说: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说: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经雕琢的话语,不经意间理解了诗句中的“动客情”,凭借着意象的召唤,引领学生感受到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

正当学生在《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思乡恋家的情结中切己体察、感同身受时,教师呈现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根据教学图片,简要介绍了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凭借着注释,读通顺古诗,也来猜一猜这位诗人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更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家情绪和深深的无奈。

四、古今融合,建构立体课堂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感受。此时,相似主题的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比较朗读中,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此时,同一主题:想家的心情。已经紧紧地建构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这不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叶绍翁的内心所需。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那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在教师的娓娓述说中,学生与古代诗人、现代诗人的心产生了共鸣,通过主题构建,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在学生立体的、多频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如此的主题构建型的古诗教学,能引导学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地欣赏古诗,使语文教学有了鲜活的灵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洒脱和厚重,少了一份苍白和飘浮。

夜书所见教案 篇7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〇 ”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 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8

《夜书所见》课堂实录初稿

执教者:瑞安实验小学  曾晨

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生:看见。

师:对,“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师:这个“见”还有什么意思?

生:听见。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这里的书选哪种呢?

生:(1)写,记录。

师:把它装进题目里说一说,试试,大胆地把自己的的意见说出来。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看见和听见的,就说得更完整了。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书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师:你们刚才听说的就是这个题目的意思,我们再把题目读一下。

师:如果在这里加个顿号就更好了。师:是夜里,如果轻轻地读就更好了。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读之前,这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挑)

师:读诗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师:挑是提的一种动作,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 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能放到词语里读吗?再请刚才这个同学。

师:古时候蟋蟀、蛐蛐叫促织,这里还有个故事呢?愿意听吗?……

师:还有谁愿意读吗?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试一下吧。

师:你把停顿读得特别棒,有诗的味道了。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师: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可以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哪些东西是诗人所见呢?生:捉蛐蛐。师:用诗里的话就是——儿童挑促织。

师:(师板书:—灯) 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

师: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师:还有哪首诗学过“篱落”。

师: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师: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到底是不是作者亲眼所见?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师: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儿童挑促织”?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师:逐字逐句地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的寒风。秋天的风吹过来有什么感觉?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师: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可以读得轻,还可以把音节拉长一点

师:萧萧的风吹到梧桐树上,会怎么样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自己的家乡在福建,可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叶绍翁对于这个村庄来说,他的身份是什么?

师: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对于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他动了什么情?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师:是呀,还有心寒呀,把诗人的心情带进去读了:萧萧……江上……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好玩的季节。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师:他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也那么开心的时候,那该怎么读?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只有那篱落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师: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好吗?

师:加上音乐读读。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

师: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很好。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1.会以“萧”等3个生字,会写“促进、急促、深夜、深山、深情、寒冷”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话说童年: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幅画,你们心中一定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记忆,打开你们记忆的闸门说说童年的趣事。

2.联系旧知:放风筝、捉迷藏、学打仗……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啊!我们学过的不少古诗词就是回忆童年趣事。引导学生诵读《村居》、《小儿垂钓》、《所见》。

3.导入新课(板书: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诗人高鼎被趁着东风夜纸鸢的孩子吸引了,胡令能被蓬头稚子学垂钓的场景逗乐了,袁枚却让牧童迷住了,叶绍翁见到什么有趣的画面呢?快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夜书所见》。

提示:多读几遍,先要读得通顺,读得字正腔圆,再按七绝223的停板法读书古诗的音韵、节奏。

1.查读生字词(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萧萧    梧叶    篙落    知道

送寒声  动客情  挑促织  一灯明

2.再读课文,对照文中注释和教师补充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感受自然环境,触摸诗人的郁结。(课件出示:配上插图的诗歌)

①读诗歌,看插图,想象诗人这一夜是怎样度过的。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②小组讨论后汇报,师相应板书。

秋风萧萧,落叶纷飞,寒风阵阵,夜深人静,秋风吹皱一江水

淘气的孩子,矮矮的篱笆,挑灯起蟋蟀,送来一阵阵寒意

③音乐渲染:教师配乐朗读诗歌的第一、第二句,并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和生活经历,想象那是一个怎样凄凉的秋夜。

师:那一夜——秋风吹皱一江水,河面上明镜般的月亮不见了。

④想象诗人的心情

师:(渲染气氛)悬啊,那一夜看不见“扶堤杨柳醉春风”,看不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看不到“春风夜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浇花”。只有梧桐树叶、沙沙的炬人声,只有那萧萧秋风带来的阵阵寒意,这样的夜晚诗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零零地客居他乡会有怎样的心情?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一、第二句。

师:(渲染气氛):人心都是肉长的,离开家乡的人,怎能不想念亲人,想念家乡,何况在这凄凉的秋夜,诗人怎能睡得着啊!让我们带着这种孤独和思念读第一、第二句(生朗读)。

师:(再次渲染):是什么让诗人感到孤独?(生:萧萧梧叶送寒声)。是什么让诗人彻夜难眠?(生:江水秋风动客情)

2.走进生活情境,品味诗人情感。

①读诗句想象儿童捉蟋蟀的情景。

师:正当黯然心伤时,诗人看到了什么?谁来读后两句诗?想象这是怎样的场面,说给同桌听。(提示:说“挑”的动作、神态、心情)。

②转换角色,追忆童年。

师:深更半夜,秋风送来阵阵寒意,天真活泼的孩子却顾不得天黑天冷,打着灯笼兴致勃勃地捉蟋蟀。看到这动人的情景,诗人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可能想起童年的那些趣事?

不拘一格猜想诗人童年趣事,老师在“小诗人”追忆童年生活时,特意询问当时的心情可能是怎样的,从而指导学生吟诵后两句诗歌。

③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比较诗中儿童与诗人的心情,往事带给诗人的都是快乐吗?(诗中的儿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满心眼里装着一个“乐”字,这样的情景让诗人回忆起童年的快乐,但是与眼下的处境相比,孤单寂寞的诗人只会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朋好友)。

④配乐吟诵全诗(个人诵读,小组赛读,全班吟诵、背诵。)

四、拓展比较写童趣的古诗

1.小结引出组诗两首。

在《夜书所见》中我们看到诗人因秋风萧瑟、落木萧萧而伤感,诗人见儿童生活得无忧无虑而怀念自己的孩提时代,悲时念喜悲更悲,古人笔下有不少写儿童生活的诗,让我们来看看童趣带给他们什么?

课件出示配插图的诗歌《桑茶坑道中》、《溪居即事》。

2.借助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组诗。

3.交流读诗体会,比较这两首诗所描写的情景,有何不同,说说这两位诗人写诗时的情感与《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情感有何区别。

4.选择诗句填空,然后有感情地吟诵,在朗朗书声中结束这节课。(见课件)

夜书所见 篇10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很有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夜书所见》阅读题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夜书所见》阅读原文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阅读题目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夜书所见》阅读答案

1)(3分)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1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1分)。

(2)(4分)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

(指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1分。)

《夜书所见》创作背影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夜书所见》阅读赏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小学三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11

今天的这节课,通过几位老师细致的点评,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通常说古诗难教,实则不难,只是自己没有找对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导入花费时间过长

在导入过程中,我描述了李白的《静夜思》的诗句意思让学生猜测诗名,但是学生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由于让他们预习过这首诗,所以他们没有多加思考就回答是《夜书所见》,后来经过我的再次深入点拨才将他们引回了正题,在前面导入上时间花的有点多,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

二、释题上的偏差

在引导学生释题时,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中的“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指那个人在看书,有的同学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用手做了一个写的动作,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书”是“写”的意思,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由于自己课前准备不够,所以在这花了不少时间。

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

四、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背诵诗歌和巩固记忆,究其原因,还是课堂驾驭能力不足,除了经验少是一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学思路设计的不够合理,和课堂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这种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靠的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深入反思、逐步改进的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语文教学,看似简单轻松,实则小课堂有大智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课堂效率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去学习,去反思,去改善,必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12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收录了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一课安排两课时,一个课时学习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自学生字词,会认读。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我班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弟,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家乡应该生活着很多亲人,而教学本课的时候,正值中秋佳节之后。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课前,我首先引导孩子们说说在家乡的亲人,以及在中秋节时爸爸和妈妈是如何与家乡的亲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诵耳熟能详的《静夜思》;然后引入新课学习:“同学们,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诗人独自站在萧萧秋风里,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写下了千古伟诵的诗句呢!”

接着播放课文录音,让孩子们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再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词,并引导他们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之后是汇报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我再相机纠正孩子们理解有误的地方,特别是最后的两句诗“江上秋风动客情,夜深篱落一灯明。”给人的画面感强,所以我着重引导了孩子们一边想像那种景象,一边诵读诗句。

最后,根据儿童表演欲望强的特点,让孩子们比赛演一演诗人,看谁演得像。

通过听、读、想、演,使得古诗在孩子们的眼前和脑中一再重现,所以一节课下来,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读能诵了。

这一节课较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书写生字,则安排在第二课时集中指导书写。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