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优秀8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突出特点,仔细分析,对我们的写作和理解文章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第六册节选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谈谈它的八类对比。 一、廉颇和蔺相如的对比 这是课文开始就有的对比。一个是上卿,一个是舍人,地位差别非常大,从而为下文的将相不和埋下伏笔,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廉颇骂蔺相如“素贱人”的原因。这一对比表现了作者在结构上的巧妙安排。如果没有地位差别的对比,下文中将相不和时,就不可能有廉颇目空一切的话语。正是蔺相如的出身低贱,为廉颇攻击对方找到了自以为是的理由。从将相不和到将相和的对比文字中,我们先是看到了廉颇的急躁冒进、不计后果的鲁莽;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蔺相如的沉稳、老练、胸怀宽广;最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蔺相如——不计前嫌,也看到了一个同样伟大的廉颇——知错就改。性格上的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蔺相如和缪贤的对比 为了表现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司马迁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材料:蔺相如巧计救缪贤。文章通过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不同认识的对话——到底应不应该“亡赵走燕”,表现了蔺相如的聪明、周到和细致,而作为主人的缪贤却远不如蔺相如高明,真正的上不如下。 三、蔺相如和诸大臣的对比 一个秦国易璧的难题让赵国的大臣们进入了二难推理:“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真正的无可奈何了。但是蔺相如一来就有了办法,他告诉赵王:“不可不许。”语言斩钉截铁,痛快淋漓。和诸大臣的对比之中,优劣高下,不言自明。 四、蔺相如和赵王的对比 当蔺相如告诉赵王秦人易璧“不可不许”后,赵王仍然战战兢兢地问:“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最后,还是在蔺相如保证完璧归赵后,他才放了心。一个胆小怕事,一个胆大心细,对比写来,栩栩如生。这样的对比,在后面的渑池会前到底去不去的讨论中,文章作了同样精彩的描写。先是赵王“畏秦,欲勿行”,后来是在廉颇和蔺相如的鼓动下的“王遂行”。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赵王的毫无主见,也看到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 五、蔺相如和秦王的对比 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周到细致、随机应变,被作者写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而与之相对的秦王却呆头呆脑地被蔺相如戏耍。特别是在秦王斋戒五日后,没有了玉璧,这是非常难处理的。但是蔺相如却镇定自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在无计可施后,只好“毕礼而归之”。对于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秦王的外强中干,在后面的渑池会上,作者以精妙的文字同样表现出来。秦王本来“不肯击缶”,但是在蔺相如的大无畏精神面前,这个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为一击缶”了。相形而见绌,对比是多么鲜明。 六、赵王和秦王的对比 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问题是,秦王对待蔺相如毫无办法,对付赵王却能游刃有余。渑池会上,气焰嚣张的秦王对赵王百般戏弄,而胆小怕事的赵王却只有言听计从,不敢有任何反抗,秦王让他奏瑟,他也只能“鼓瑟”。其实,这样的对比从文章开始就有了,对秦王换璧的要求,赵王是除了害怕还是害怕——害怕“见欺”,害怕“秦兵之来”。赵王做到这种程度,读者也只有掩卷叹息了。 七、蔺相如和自己舍人的对比 这主要表现在蔺相如和他的舍人在如何处理将相不和的态度上的对比。在蔺相如和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看到了舍人的粗浅平庸。“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并不是舍人们认为的害怕。但是我们看到的文字是,在此之前,这些舍人自作聪明的“相与谏”和“请辞去”的要挟。无奈之下,才有了蔺相如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和解释。对比之下,蔺相如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读者的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八、蔺相如和廉颇两人自身的前后对比 这里既有他们地位变化的前后对比,又有他们自己行动变化的前后对比。蔺相如从一个别人的舍人上升到自己养有舍人,“位在廉颇之右”,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同样,在从将相不和到将相和的过程中,正是廉颇的性格让他有了前后看似矛盾的举动。从“宣恶言”到“肉袒负荆”,是廉颇勇敢直爽的体现,正因自己的直爽不周,才导致鲁莽;而正是勇敢,才能知错就改,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同样,正是因为蔺相如的深谋远虑,才有了他“望见廉颇”“避匿”,才有了他不想跟廉颇“争列”,才有了他与廉颇“卒相与欢”。一切前后看似矛盾的举动其实并不矛盾,其实都统一在人物的性格之中。 总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八类对比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同学们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才是。
【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虚词、实词的用法及意义;
2、特殊句式的特点及判断;
2、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以及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和组材上的【重点】实、虚词用法
【难点】句式特点及判断
一、指出下列词的用法并解释
1、秦璧西入秦
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归璧于赵
6、怒发上冲冠
7、舍相如广成传舍。
8、左右欲刃相如。
9、大王必欲急臣。
10、秦王恐其破璧。
11、毕礼而归之。
1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二、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请指示王指示古义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
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
左右:古义
三、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E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8、而君幸于赵王
四、请给下列各句补出省略的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请奏盆缻秦王
2、相如闻不忍与会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5、今君乃亡赵走燕
五、下列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选一种恰当的解释,填入括号。
1、拜:叩拜、授官、
(1)拜为上卿。
(2)拜送书于庭。
2、见:看见、接见、被、受、显现、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3)才美不外见。
3、徒:步行、党徒、部下、同类、白白地、空、只/不过、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2)召令徒属曰……
(3)徒见欺。
4、因:依靠、凭借、借助、顺着、趁此、于是、因为、
(1)不如因而厚遇之。
(2)相如因持璧却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幸:幸运、侥幸、幸而(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希望、(帝王的)宠爱/宠幸。
(1)君幸于赵王。
(2)则幸得脱矣。
(3)大王亦幸赦臣。
(4)幸来告语之。
6、负:背、载、担负、倚仗、辜负、违背、对不起、背叛、败、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秦贪,负其强。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廉颇闻之,肉坦负荆……
(6)胜负未定。
7、请:请允许我、请你、请示
⑴、璧有瑕,请指示王
⑵、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⑶、诸将请所之
六、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语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文:
(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讲述的是战国末期的历史背景下,赵国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的故事。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该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一起来学习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
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常用词;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简介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简介《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竭尽终生精力最后完成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
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典章、书籍。
表——大事年表。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3、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展示字词
缪公(mù ) 避匿 ( nì ) 缪贤 ( miào)
汤镬(huò) 虽驽 (nú ) 肉袒 ( tǎn )
盆缶 (fǒu ) 案图 (àn ) 可予不 (fǒu )
渑池(miǎn) 诈 佯 (yáng ) 列观 (guàn )
皆靡(mǐ ) 传舍 (zhuàn ) 甚倨 ( jù )
不怿(yì ) 衣褐 (yì hè ) 睨柱 (nì )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 节: 廉蔺简介
3—13 节: 完璧归赵。
14—16 节: 渑池相会。
17—21 节 负荆请罪
四、集中学习1—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
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①义责秦王
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坚明约束
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
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F、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
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5、学生诵读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常用词;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集中学习14—16节。
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3、研读、讨论“渑池之会”。
(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
酣 “秦王饮酒酣”中的 “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
令 “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
且要写进史册。
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斗争
A逼秦击缶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B扬献秦都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④“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二、集中学习17—21节。
1、学生朗读,翻译。
2、品读讨论:
①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②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
③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
④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
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
三、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人物分析
蔺相如的性格特征
1有智谋
A相如从得害观点分析,指出繏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
B从决定要奉壁及秦和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
C当相如看顾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壁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
D渑池之会上,相如凭急智 胁秦王击缶地,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
2勇敢,机智
A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壁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
B在秦廷上,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壁玉同归于尽。
C璧玉送回赼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视死如归
D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近秦王击岳,当秦臣杀他时,相如张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色过人
3爱国,忠心
A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
B深 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人恩怨为轻,爱国忘私
廉颇的性格
1鲁莽善妒,心胸狭窄
只知自已立下很多战功,看顾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
2善于谋略,
在渑池,之会,一事中,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作出軍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3勇于改过,
当知道 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即耳负荆请罪,表现出勇天认错的精祌
秦昭王的性格
1贪婪狡诈,性喜侵略,
他恃着自已国力强大,逼 使赵国献璧,根本没有用城交换的诚意,两次攻打赵国,杀伤过万,都显示他的狡诈及侵 略野心
2重利忘义,手段圆滑,
他受相如愚弄,但考虑到杀相如亦终不能得璧,反将与赵交恶,所以完成礼节,送相如返国,凡事着重,利益
刻画人物方法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细节描写 语言
刻画人物 动作
矛盾冲突 廉——秦(璧 会)
廉——蔺
四、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五、布置作业。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教学目的
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在课时安排上要考虑到:(1)在高中语文全套课本中共选《史记》四篇,本文是第一篇,似应对司马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利今后的;(2)本文实词涉及词的本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知识,应很好地加以整理,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3)要求背诵的部分最好能当堂成诵,以减轻学生负担。据此,本文拟用四课教读:
第1课时:介绍作者和有关课文的内容的历史背景,讲读课文第1至5段。
第2课时:讲读课文第6至13段。检查背诵。
第3课时:讲读课文第14至18段,人物分析总结,整理实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末期,天下大乱,诸侯纷起争雄。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强。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战国中期,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但是它对赵国虽然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作为“弱势群体”的。赵国如何来应付这些呢?请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司马迁和《史记》简介。
初中学过《史记》中的〈陈涉世家〉,所以这里的文学常识由学生搜集整理讲解,教师补充。
1.司马迁简介。
请打开查看:/teach/6098.html
附注:可预备一张中国全图,讲述时指出司马迁游踪的大致方位。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三、讲解课文层次结构
课文共21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廉、蔺二人的身份和地位。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对比鲜明,为下文两人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第3至第13段),完璧归赵。这部分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3至第5段),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从推荐者缪贤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接着,写蔺相如向赵王分析强弱形势,权衡曲直利害,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并自告奋勇接受出使秦国的重任。
第二层(第6至第11段),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与秦王斗争的经过。这一层是“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重点。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他与秦王斗争的几个回合中。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然后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理无信。最后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不同意“十五都予赵”。蔺相如取得了初步胜利。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两个条件,以获得回旋的余地。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蔺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背信弃义是秦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蔺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
第三层(第12、13段),写蔺相如功成加官,秦赵两国的矛盾暂时缓和。
这一部分只写蔺相如,不写廉颇,但由于文章开始时对廉、蔺的对比介绍,人们仿佛可以感到廉颇的忿忿不平。
第三部分(第14至第16段),渑池之会。这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4段),写会前计议。“渑池之会”是在赵国战败的情况下,由秦国提出的。形势严峻,从而反衬出蔺相如的非凡作用。廉颇诀别赵王的一席话,表明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为后文廉、蔺矛盾的解决作铺垫。
第二层(第15段),写会上斗争。渑池会上,秦王步步进逼,耍弄赵王,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秦王终于由“怒”而“不肯”,由“不肯”而“不怿”,虽“不怿”而不得不“为一击缶”。这段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短兵相接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把蔺相如那蔑视强权的凛然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层(第16段),写斗争结果。秦“终不能加胜于赵”,这是会上的胜利。由于“赵亦盛设兵”(暗指廉颇)使“秦不敢动”,这是会后的胜利。
这部分重点写蔺相如在外交场合中的智和勇。和第二部分相比,仍以写蔺相如为主,但对廉颇的描写的分量增加了。
第四部分(第17至第21段),负荆请罪。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7、18段),写廉颇居功自傲,蔺相如退让回避。写廉颇,只写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写蔺相如,只写他的行动,透过“称”“望”“引”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活动。
第二层(第19段),写蔺相如不得已向舍人说明避让廉颇的原因。“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表现出蔺相如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和命运为重的高贵品德。
第三层(第20、21段),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这部分并写廉、蔺二人,写廉、蔺矛盾的激化与解决过程。
四、研读课文第1至5段“完璧归赵”。
1.阅读课文第1至2段。先解释“合传”体例,然后提问:
①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补充:传的后半部叙廉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②“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注:括号内的话是答案要点,其中加着重号的语句即点评语,可写在黑板上。下同。
2.齐读第3段。
①让学生概括大意。(故事缘起)
②指出“求人可使报秦者”为本段关键句,并加分析。(为相如出场作铺垫)
③提问: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烘托相如胆识)
3.齐读第4段。
①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然后叫一个学生重读“臣尝有罪”至段末这一部分,让全班学生仔细品味。
②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不能)
③讨论中可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划出关键语句。(“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4.齐读第5段。
①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②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
5.整理前五段词语。
①通假字:斧质()可予不(否)奉(捧)璧
②古代惯用语:“见”用于表示被动(徒见欺)
“于”也用于表示被动(幸于赵王)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贯通起来。教学实现: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一自然段介绍廉颇,看看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生:功劳、地位、声望。师:具体一点。生:功劳是破齐,地位是上卿,声望是闻于诸侯。师:特点是?生:功劳大,地位高,声望响。师:第二段介绍蔺相如,看看介绍了什么?生:地位。师:要注意突出了蔺相如是“舍人”,即食客,而且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他的地位?生:特别低。师:显然,作者在前两段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我的问题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角是蔺相如,可是文章的第一段先写廉颇,这里有什么玄机。生:使用对比手法,突出廉蔺地位的差异,为后文负荆请罪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师: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秦王讨璧,赵王无奈。师:作者在描述中突出了什么?生:赵王及大臣们左右为难,一筹莫展。师:写这个和蔺相如有什么关系?生:为蔺相如出场做准备。师:注意,许多高明的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者不是随便的。我想到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场,正式出场之前做了两次预演:一是冷子兴演说荣中府,一是林黛玉和王夫人的讨论。贾宝玉正式出场,作者也没有使之一览无余,而是先让黛玉听到脚步声,然后惊鸿一瞥地露一面,去换衣服。换完了衣服回来,才给黛玉仔细观察宝玉的机会。可以说是再三再四地铺垫。现在我们看课文就会发现,情节预备做了,蔺相如仍然没有出场,作者还在铺垫。他让缪贤给大家讲了个故事。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突出了什么内容。生:缪贤的笨蛋和相如的聪明。师:其中有对比吗?生:有。缪贤只看到“燕王私握臣手”以及“原结友”的表象,而相如能够分析燕王这样说的原因。在对比中,将相如的聪明表现得淋漓尽致。师:除了对原因的认识,对比还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最后的结果。试想一想,如果缪贤投奔燕王是什么结局?生:自投罗网,且自绝后路。师:“肉袒伏斧质请罪”的结果是什么?生:缪贤仍然做着宦者令就说明了一切。师:缪贤和蔺相如不同的处理,包含着对事理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结果的对比。这就充分表明蔺相如确实高人一等。一高在智,能够一眼看透表象;二高在勇,敢于置之死地(请罪),而且最后的结果是生。这些描写已经为我们预设了一个智能又全的蔺相如。我们现在要看的是,直接出场的蔺相如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的,注意内容上的对比。生:第一处对比,蔺相如出场后,问题是一样的,然而态度不一样了:赵王与廉颇诸大臣是一筹莫展,蔺相如却决断明了,一个字:予!师:为什么蔺相如没有犹豫?生:因为蔺相如把握住了一个“秦强而赵弱”的现实,以及取舍的标准“曲直”。说明他看问题更深刻,更能把握住关键,政治头脑敏锐。师:还有其他对比吗?生:没有了。师:对于蔺相如的自荐,有没有什么看法。生:这和前边“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构成了对比。蔺相如的毛遂自荐,表现了他的自信。师:蔺相如的自信,除了通过毛遂自荐表现外,还要注意一点:他主动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好了,蔺相如现在出发了。闲言少叙,他和秦王在秦廷立即展开了斗争。注意作者特意点明了“在章台”这个地点,谁来解释一下作者为什么要特别交待秦王见相如的地点。生:为后文相如说“大王见臣别观”埋下伏笔。师:好。我们现在看看在“廷斗秦王”这个环节上,作者在哪些细节上使用了对比手法。生:1,秦王和相如的处事态度:秦王得璧是轻狂不己——“得璧,传之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得意忘形;相如则是冷静沉着——“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不动声色将璧取回。2,秦王得璧与失璧前后的态度变化:前是轻狂,后是惊慌。3,相如取璧前后的神态变化:取前不动声色,取后怒发冲冠。4,蔺相如的叙述中所体现的赵之群臣和相如对秦的评价和信息程度也是一个对比。师:分析得比较全了。我读“廷斗秦王”这一情节常常想到重庆谈判时共产党的策略:有理,有利,有节。谁结合课文,分析一下有理、有利、有节对应的内容。生:有理,是秦王得璧轻狂,确实没有表现出诚心。有利,得璧、倚柱后才怒形于色,让秦王投鼠忌器。有节,使用缓兵之计,给秦王留下了和平解决的机会。师:文中说,“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赵城,实不可得”,秦王有什么表现吗?生:秦王辞谢是在被相如逼迫的情况下做出的,不真诚。还有就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这些行为表明秦王根本没有诚心,赵国的璧都送来了,他的“十五都”还没有指定,至此才临时指定。一“指”字,也说明了他的随意性。师:虽然相如“廷斗秦王”取得了胜利,可是过程险恶异常。谁分析一下,蔺相如冒的风险有哪些。生:1,与璧俱碎的可能性:如果秦王没有服软,或者觉得相如不敢与璧俱碎,相如就可以真的只好与璧俱碎了。2,秦王在自己斋戒五日后知道相如将璧送回赵国,感到被玩弄,因而大怒,杀死相如。师:还有一个危险,可能同学们把这个关键人物忽略了。然而,却也是决定性的。生:“从者”。师:这个人物也是决定性的,怀财而贪,人之常情。我们为这个“从者”设想一下,他在“怀璧,从径道亡”的路途中有几种可能的选择,以及各种选择的利弊。生:1,回到赵国。2,投奔秦国。3,怀璧而逃。回到赵国是他现实中所做的。投奔秦国的话,他可能得到赏赐,也可能被杀死,但是从此会被人看不起。怀璧而逃是下策,很难找藏身之地。师:如果他没有按照相如所说,结局就不是秦王空欢喜一场,而是相如鸡飞蛋打一场空。所以,相如在选择这个“从者”上一定要选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品行的人。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这个人,一是想说明蔺相如的行动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二是想说明,成就一个事情往往是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做事时考虑周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段是有几个字需要注意一下:“舍相如广成传舍”的“舍”,“使其从者衣褐”的“衣”,“廷见相如”的“廷”。总结一下,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作者对蔺相如形象是智勇兼备,重点在智。其次还有建立在对事理认识基础上的自信。完璧归赵的结局是“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看似平局,其实对于弱小的赵国来讲,平局也是胜利,尤其是蔺相如以自己的智慧挫败了秦国以空言求璧的阴谋。现在我们阅读“渑池会”的有关内容,看看哪些地方作者使用了对比。生:秦赵的军事实力、战略态势对比,秦国主动,赵国被动;赵国的有备和秦国的无备;秦王的奸诈和赵王的朴实;秦王的欺软怕硬和相如的针锋相对。师:这一情节中相如所表现主要是智,还是勇?生:勇。师:为什么这里相如主要表现出的是勇?考虑环境事件的变化。生:这一次两国国君面对面,闪挪的余地很少,事关国家的荣誉,还有,就是做好了军事斗争的准备。师:作者在介绍“渑池会”的结局时说“位在廉颇之右”,“右”是什么意思?其作用是?生:说明相如的地位超过了廉颇,和前文廉颇相如的地位对比作呼应,也为负荆请罪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师:廉颇生气有没有道理?生:没有。不应该生气。师:要是你的话你不生气吗?我看廉颇的生气很有道理的,他说的都是实际情况:自己有军功,而且是出生入死得来的,相如只凭口舌为劳,却居于上位。合理不?单纯从功劳上讲,凭良心说,谁的大?生:廉颇的大。师:我看也是。我感觉这个赵王够呛,他因为相如给自己挣了面子,就不顾事实地超拨相如。造成了相如和廉颇的矛盾。廉颇不平是正常的。然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说戏廉颇负荆请罪就没有必要了呢?生:有必要。这个要看廉颇为什么请罪。廉颇请罪的原因是相如能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相比之下,廉颇的作法就暴露了廉颇是“以先私仇而后国家之急也”,这就显示了两人境界的高下差别。这正是廉颇请罪的原因。也就是说廉颇请罪是在廉颇宣恶言后产生的。师:分析得非常好。我们再看负荆请罪中有多少内容是对比着写的。生:廉颇和相如的认识及行为对比,舍人和相如认识及行为对比,廉颇和秦王的对比,廉颇的前后态度对比。师:在人物形象上,负荆请罪主要表现了相如的智还是勇?生:不是智也不是勇,而是以国事为重的胸怀。师:我看表面上对廉颇隐忍退让,是无智也是无勇,其实是大智也是大勇,因为相如于无声处折服了勇猛的大将军廉颇。想一想相如,如果没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怎么能够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没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怎敢在秦廷怒斥秦王祖宗十八代?敢于在渑池针锋相对?所以,负荆请罪的情节不仅表现了相如的智勇,而且解释了相如之所以智勇兼备的源头活水。这一课,我们主要是从作者巧妙地使用着的对比手法上贯通文本,将文章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串成一串儿。希望大家下课后再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他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中,秦国实力最强大,他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企图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国是当时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国一时很难吞并,便使用了讹诈的手段掠夺他的土地和财物,本文就着重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合作,与强大的秦国抗争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2)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协作精神。
3)学习词类活用:使动、意动,掌握虚词用法。
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教学重点、难点〗
1)写作技巧、波澜、刻画、悬念、虚实,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在古文中分析体会,为写人物小传铺垫。
2)巩固已有的词类活用知识,在翻译文句中体会上下文意,准确辨识其语法特征,并翻译准确活用的词。
3)掌握虚词用法:耳、乃,者、所、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关于司马迁和《史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1、司马迁:
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他的父亲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的丰富的材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腐刑。他是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2、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或者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共130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体裁:
本纪: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记载了帝王及其历史活动。
|世家: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记载了诸侯王和汉初开国公臣的历史活动。
列传: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
书、表(略)
(二)关于本文背景的介绍。
一、合纵连横:
品茗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本文是说合纵之势中的。
二、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距秦灭六国前220年差63年。此时,秦经百余年变法强国,已相当强大。于前312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又于前299年拘囚楚怀王。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品茗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
秦孝公于前356和前350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国变法以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由于当时尚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仅以蚕食瓦解,本文写秦赵的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斗争过程,赵国挫败秦国,只因有此背景。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大的实力,兼以廉蔺以国为重,文武相济,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
导入课文: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结构概要: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完璧归赵品茗2.渑池相会3.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边解决文言知识边理解课文
一、分析理解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身份
既是对两个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这是史传文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对后文作了铺垫,介绍廉颇,突出他的武功,突出他的“以勇气闻于诸侯”。秦求赵璧,秦赵渑池会,秦国虽无礼,终不敢对赵用强,其原因之一就有忌惮廉颇之勇。同时又为廉颇居功自傲作了铺垫。
介绍蔺相如,则显出他出身低贱,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
二、解决文言知识。
三、分析理解课文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主干,写三个故事。
1.完璧归赵
秦以城易璧,矛盾突起;赵王君臣谋议,予,不予,两难,就显出两国的实力悬殊,秦的贪暴的面目立见。解决这样的困难非易事,欲扬先抑。为蔺相如的出现蓄势,情节陡然紧张起来。
宦者令缪贤说的一件往事,借人物的话,体现了蔺相如的性格,见识卓越,胆量超人,插叙从一个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烘托、铺垫。
赵王召见蔺相如,对赵王问。表明蔺相如对秦赵形势早就成竹在胸,对秦国的阴谋也看得明白,并指出予璧,弗予的利害。当赵王问“谁可使者”时,相如表示愿往使秦,因为他有非凡的见识,所以也有大勇。并对此表示决心完璧归赵,从他的坚定的口气和条理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相如具有忠于赵国的思想,还具有大智大勇,于是博得了赵王的倚重。“于是”“遂”,这些词语正体现了赵王的对他的信任。
虽然有了这些先决条件,但捧一璧西入虎狼之秦,乃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搏斗,相如只能凭着自身的才智勇气和赵秦国力的对比,抓住有利形势。叙事至此,情节为之又一紧,悬念,吉凶未卜。
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对待赵使者蔺相如非常轻慢,又无意交出偿城,相如激于责任感:“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一席话震动天地。持璧欲击柱,怒发上冲冠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相如大义凛然不可犯的气概,迫使秦王让步,答应斋戒设九宾大礼受璧。相如初胜,即先发制人掌握主动,先派人归璧于赵,然后在殿上慷慨陈辞,理直气壮申明归璧于赵的理由:先从历史上看秦君不守信用,再以秦赵形势强弱对比表明秦可能欺赵,赵决不敢欺秦,暗示造成这样的后果其曲在秦。最后指出自己宁死不负赵,气势夺人,迫使秦王十分被动,秦王虽怒,但不愿以一璧之故而断绝秦赵之欢,即使当时杀相如,在外交上已经输掉了一筹。实际上是秦国尚不能对赵采取太强的军事行动,所以只好毕礼归之赵。正是相如出使前就料定的,这也是赵国有足能对抗秦国的军事力量--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作外交斗争的后盾,秦廷抗辞才能胜利。虽不正写廉,从侧面暗写一笔廉颇,应开头。
这里突出了相如的智勇和爱国精神,能言善辩、善于把握时机,同时也暗写廉颇的军事才能和勇气。虚实明暗相映衬,情节上环环紧扣,越来越紧迫的气势。
四、解决文言知识。
五、布置作业:复习预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分析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2、渑池之会
此事已完,其影响未完。秦志不逞,故攻赵,更显示出各国矛盾斗争的复杂性,也是为人物设置了新的难题,引出了渑池会。会前,廉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年秦王与楚怀王相会于秦,设伏兵截其归路,楚怀王被拘,走赵,赵不留,又被秦囚禁至死。所以秦一向以此为圈套,颠覆别国,赵君臣对此深感忧虑。廉颇与王诀体现了思虑深远,语虽少,意却深,体现了他重国事,有勇有谋的性格,从而突出了随赵王前行的相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渑池会上,秦王负强欺赵,欲对赵王施无礼。相如挺身而出,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秦王不从,相如欲以死相拼,震慑了秦王,使秦不能加胜于赵,赵盛设兵,秦不敢动,又一次体现了廉颇的作用。外交上的胜利全仗相如之勇气,廉蔺相互配合,保全了赵国的`尊严,又使秦受挫,这里繁笔写蔺,简笔写廉,相映相生,突出了两个人物。
二、解决文言知识。
3、将相和
相如拜为上卿,似是矛盾已告一段落,而新的矛盾又起,渑池会是秦赵矛盾,相如在此中建立功勋,而又成为赵国将相不和的引线。廉颇居功自傲,轻视出身平民,低贱的相如(春秋战国时的各诸侯国正是不重出身地位而任人唯贤,使士的才干得以施展,才使国家保全。战国纷争给了士发挥作用的机会)而相如却一再忍让,经由门客传言,终于使廉颇领悟到相如不欲与廉将军争列并非是惧怕羞愧,而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是相如忍让的原因,体现了相如的以大局为重,不计小嫌的大度,终于,廉颇亲自负荆请罪于蔺相如门,表现了廉颇虽执著名位之争,却性格直爽豪放,知过能改,忠于国家的高尚品质。这一故事点出了蔺相如廉颇之所以能够献忠尚义,就在于以国家为重的忠义之心。前两事全突出了廉蔺配合文武相济才使赵不败,是突出了合作的重要。
三、解决文言()知识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写作借鉴和阅读体会:品茗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1.三个故事各有首尾,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相互关联。故事以秦赵--蔺廉这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者决定着后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内外两者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外部矛盾缓和了,内部矛盾便激化了,这样结构文章清晰而有力量。
2.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好会,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叙事要有波澜,不能平铺直叙流水帐。就要抓住贯穿于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围绕矛盾冲突组织材料。本文的冲突是塑造表现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形象是在冲突过程中展现出其方方面面的性格。蔺相如的智、勇、忠义是一成不变的,廉颇的则随矛盾发展而有变化。
3.选材的精当。写人物要把人物置于冲突中写,才能生机勃勃,而传记则是以人物一生中的最光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本文以三件典型的事,把个人和国家双重的矛盾、利益纠结在一起,突出了廉蔺的崇高品质和性格特征,且又以细节描写予以声色之,就使得人物在这三件事中栩栩如生,恰当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同时,全文也显得十分集中。描写人物,刻画细节很生动突出。
4.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虚词、实词的用法及意义;
2、特殊句式的特点及判断;
2、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以及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和组材上的`【重点】实、虚词用法
【难点】句式特点及判断
一、指出下列词的用法并解释
1.秦璧西入秦()
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归璧于赵()
6.怒发上冲冠()
7.舍相如广成传舍。()
8.左右欲刃相如。()
9.大王必欲急臣。
10.秦王恐其破璧。
11.毕礼而归之。
1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二、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请指示王指示古义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
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
左右:古义
三、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E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8.而君幸于赵王()
四、请给下列各句补出省略的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请奏盆缻()秦王
2.相如闻()不忍与()会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5.今君乃亡()赵走()燕
五、下列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选一种恰当的解释,填入括号。
1.拜:叩拜、授官。
(1)拜()为上卿。
(2)拜()送书于庭。
2.见:看见、接见、被、受、显现。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3)才美不外见()。
3.徒:步行、党徒、部下、同类、白白地、空、只/不过。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2)召令徒()属曰……
(3)徒()见欺。
4.因:依靠、凭借、借助、顺着、趁此、于是、因为。
(1)不如因()而厚遇之。
(2)相如因()持璧却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幸:幸运、侥幸、幸而(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希望、(帝王的)宠爱/宠幸。
(1)君幸()于赵王。
(2)则幸()得脱矣。
(3)大王亦幸()赦臣。
(4)幸()来告语之。
6.负:背、载、担负、倚仗、辜负、违背、对不起、背叛、败。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秦贪,负()其强。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廉颇闻之,肉坦负()荆……
(6)胜负()未定。
7.请:请允许我、请你、请示
⑴.璧有瑕,请指示王()
⑵.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⑶.诸将请所之()
六、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语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文:
(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
崔忠建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沔池会”一段中有这样的话: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而到后面蔺相如怒逼秦王击缶之后,相如就让赵史官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一般人不大会注意这里的“令”与“为”二字的不同。两句的差别还有一点,就是“秦王与赵王会饮”句。赵御史记录的没有这句。在这里我们倒不必在乎这一句话的有无的区别。我们只分析这里“令”与“为”两个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作为优秀史家的高超笔法。
在“沔池会”这一段故事中,司马迁要表现的是蔺相如大义凛然、为争国体不惜一切、大智大勇的气魄。而要突出这一方面,必须把他放到一个矛盾极为尖锐,甚至达到极端的场面。在这里,秦王与赵王的会饮,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恰当的场面。
首先是一个一贯飞扬跋扈蛮横不讲理的秦王,依仗自己的强大势力欺负赵王,让赵王为他奏瑟。秦王表面上听瑟,而实际上听瑟之意不在音,是明摆着辱没赵王人格,以及赵国的国体。如果赵国就这样哑然罢会而回的话,赵国将在历史上留下永远的污点。(这是用当时的标准来衡量。现在恐怕也是如此。)而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气有血的人,是难以承受的。更有甚者,秦御史记录的时候,竟然用了一个上级对下级使用的粗劣字眼“令”字。然而,在强弱不等的势态下,赵王无奈地接受了。这样,秦赵两国的国君态势优劣就尽显无遗了。
而就是在这种场合下蔺相如的挺身而出“请奉盆缶”,就显得高大而威严了。相如毫不畏惧秦王“左右欲刃”的威胁,用“以颈血溅大王”的拼命架势相要挟,最终逼迫秦王就范。接着蔺相如顾招御史记录,御史记作“为赵王击缶”。这一个“为”字,是极其耐人寻味。——到底是什么原因,秦王为赵王击缶?是怕赵王?自愿?还是……?读史读到这段的时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样,蔺相如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陷秦王于更加被动的地位。赵国自然就更胜秦一筹了。
历来我国史家著史,力求文字简约而微显大义。更何况司马迁是此中名手。所以我们在阅读分析,或者给学生讲解时须细心体会这类细小不起眼的地方。这样不仅会提高自己的赏阅古文的素养,在讲课的时候也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