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这里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最新高一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欢迎借鉴。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 篇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把研究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注意:对于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先研究特殊情况下的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而且知道,可以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表示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并推导出了斜率的坐标计算公式。现在,我们来研究能否通过两条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讨论: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它们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二)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是由两条直线的方向决定的,而两条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是:两条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首先研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角相等:α1=α2.(借助计算机,让学生通过度量,感知α1,α2的关系)

∴tgα1=tgα2.

即k1=k2.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即k1=k2,那么tgα1=tgα2.

由于0°≤α1<180°,0°≤α<180°,

∴α1=α2.

又∵两条直线不重合,

∴L1∥L2.

结论: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那么一定有L1∥L2;反之则不一定。

下面我们研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

如果L1⊥L2,这时α1≠α2,否则两直线平行.

设α2<α1(图1-30),甲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方;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下方;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

α1=90°+α2.

因为L1、L2的斜率分别是k1、k2,即α1≠90°,所以α2≠0°.

可以推出:α1=90°+α2. L1⊥L2.

结论: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即如果k1·k2=-1,那么一定有L1⊥L2;反之则不一定。

例题分析:

例1已知A(2,3),B(-4,0),P(-3,1),Q(-1,2),试判断直线BA与PQ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直线BA的斜率k1=(3-0)/(2-(-4))=0.5,

直线PQ的斜率k2=(2-1)/(-1-(-3))=0.5,

因为k1=k2=0.5,所以直线BA∥PQ.

例2.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B(2,-1),C(4,2),D(2,3),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例3.已知A(-6,0),B(3,6),P(0,3),Q(-2,6),试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解:直线AB的斜率k1=(6-0)/(3-(-6))=2/3,

直线PQ的斜率k2=(6-3)(-2-0)=-3/2,

因为k1·k2=-1所以AB⊥PQ.

例4.已知A(5,-1),B(1,1),C(2,3),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分析:借助计算机作图,通过观察猜想: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B⊥BC,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图略)

课堂练习

P89练习1.2.

归纳小结:

(1)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真实等价条件;

(2)应用条件,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3)应用直线平行的条件,判定三点共线。

作业布置:P89-90习题3.1:A组5.8;

课后记: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 篇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

教学过程: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我们知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过一点P可以作无数多条直线a,b,c, …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直线有什么联系呢?

(1)它们都经过点P. (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怎样描述这种‘倾斜程度’的不同?

引入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α= 0°。

问: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每一条直线都有确定的倾斜程度,引入直线的倾斜角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倾斜角α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每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直线a∥b∥c,那么它们的倾斜角α相等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一个倾斜角α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一个点P和一个倾斜角α。

2、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k = tanα

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例如, α=45°时, k = tan45°= 1;

α=135°时, k = tan135°= tan(180°-45°) = - tan45°= - 1.

学习了斜率之后,我们又可以用斜率来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3、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如何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可用计算机作动画演示:直线P1P2的四种情况,并引导学生如何作辅助线,共同完成斜率公式的推导。(略)斜率公式:

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四点:

(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α= 90,直线与x轴垂直;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即y1,y2和x1,x2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以同时交换,但分子与分母不能交换;

(3)斜率k可以不通过倾斜角而直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得;

(4)当y1=y2时,斜率k = 0,直线的倾斜角α=0°,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5)求直线的倾斜角可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而得到.

4.例题:

例1已知A(3, 2), B(-4, 1), C(0, -1),求直线AB, BC, CA的斜率,并判断它们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

略解:直线AB的斜率k1=1/7>0,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锐角;

直线BC的斜率k2=-0.5<0,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钝角;

直线CA的斜率k3=1>0,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锐角。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1, -1, 2,及-3的直线a, b, c, l.

分析:要画出经过原点的直线a,只要再找出a上的另外一点M.而M的坐标可以根据直线a的斜率确定;或者k=tanα=1是特殊值,所以也可以以原点为角的顶点,x轴的正半轴为角的一边,在x轴的上方作

45°的角,再把所作的这一边反向延长成直线即可。

略解:设直线a上的另外一点M的坐标为(x,y),根据斜率公式有

1=(y-0)/(x-0),所以x = y

可令x = 1,则y = 1,于是点M的坐标为(1,1)。此时过原点和点M(1,1),可作直线a.同理,可作直线b, c, l.(用计算机作动画演示画直线过程)

5.练习:P86 1. 2. 3. 4.

课堂小结: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直线的斜率公式。

课后作业: P89习题3.1 1. 2. 3.4

课后记:

高一下册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1.2[A组]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A组]1。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 篇4

一、教学过程

1.复习

反函数的概念、反函数求法、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

求出函数y=x3的反函数。

2.新课

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出y=x3的图象,学生纷纷动手,很快画出了函数的图象。有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一声,因为他们得到了如下的图象:

教师在画出上述图象的学生中选定生1,将他的屏幕内容通过教学系统放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很快有学生作出反应。

生2:这是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

师:对,但是怎么会得到这个图象,请大家讨论。

(学生展开讨论,但找不出原因。)

师:我们请生1再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生1将他的制作过程重新重复了一次。)

生3:问题出在他选择的次序不对。

师:哪个次序?

生3:作点B前,选择xA和xA3为B的坐标时,他先选择xA3,后选择xA,作出来的点的坐标为(xA3,xA),而不是(xA,xA3)。

师:是这样吗?我们请生1再做一次。

(这次生1在做的过程当中,按xA、xA3的次序选择,果然得到函数y=x3的图象。)

师:看来问题确实是出在这个地方,那么请同学再想想,为什么他采用了错误的次序后,恰好得到了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呢?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师:我们请生4来告诉大家。

生4:因为他这样做,正好是将y=x3上的点B(x,y)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交换,而y=x3的反函数也正好是将x与y交换。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样的关系?

(多数学生回答可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

师:怎么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

生5:将y=x3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可得到y=的图象。

师:将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怎么换?

(学生一时未能明白教师的意思,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教师不得不将问题进一步明确。)

师:我其实是想问大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没有对称关系,有的话,是什么样的对称关系?

(学生重新开始观察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生6:我发现这两个图象应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师:能说说是关于哪条直线对称吗?

生6:我还没找出来。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找出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画出如下图形,如图2所示:)

学生通过移动点A(点B、C随之移动)后发现,BC的中点M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追踪M点后,发现中点的轨迹是直线y=x。

生7: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师:这个结论有一般性吗?其他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也有这种对称关系吗?请同学们用其他函数来试一试。

(学生纷纷画出其他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象进行验证,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教师巡视全班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将这个图象传给全班学生后,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图中函数y=x2(x∈R)没有反函数,②也不是函数的图象。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

点(x,y)与点(y,x)关于直线y=x对称;

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二、反思与点评

1.在开学初,我就教学几何画板4。0的用法,在教函数图象画法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根据选定坐标作点时,不太注意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顺序,本课设计起源于此。虽然几何画板4。04中,能直接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但这样反而不能揭示图象对称的本质,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有意选择了几何画板4。0进行教学。

2.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可借助于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过程,但常常由于图形或想象的错误,使人们的思维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既要借助直观,但又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摆脱直观而形成抽象概念,要注意过于直观的例子常常会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直观化方面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如在函数的图象、图形变换等方面,利用计算机都可得到其他直观工具不可能有的效果;如果只是为了直观而使用计算机,但不能达到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的话,这样的教学中,计算机最多只是一种普通的直观工具而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的工具,学生不但发现了函数与其反函数图象间的对称关系,而且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反函数的概念,对反函数的存在性、反函数的求法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前计算机用于中学数学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辅助为主,更多的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直观工具,有时甚至只是作为电子黑板使用,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将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发现探索,甚至利用计算机来做数学,在此过程当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创新能力。

3.在引出两个函数图象对称关系的时候,问题设计不甚妥当,本来是想要学生回答两个函数图象对称的关系,但学生误以为是问如何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以致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必须力求避免的。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 篇5

垂直的性质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间的相互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观察物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确认,获得对性质定理正确性的认识;

(2)性质定理的推理论证。

3、情态与价值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两个性质定理的证明。

三、学法与用具

(1)学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猜想与证明。

(2)用具:长方体模型。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定义、大小及求法。

2、练习:对于直线和平面,能得出的一个条件是()①②③④。

3、引入:星级酒店门口立着三根旗杆,这三根旗杆均与地面垂直,这三根旗杆所在的直线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二)、讲授新课:

1、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②练习:表示直线,表示平面,则的充分条件是()A、B、 C、 D、所在的角相等

例1:设直线分别在正方体中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欲使,应满足什么条件?(分组讨论师生共析总结归纳)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很多:平行公理、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等等)

2、教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探究: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有且仅有一条。

②练习: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C、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D、过一个平面内任意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例2、如图,已知平面,直线满足,试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④练习:如图,已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求证: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B、过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一条定直线垂直C、若异面,过一定可作一个平面与垂直D、异面,过不在上的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都垂直。

2、如图,是所在平面外一点,的中点,上的点,求证:

3、教材P71、72页

(四)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思考1、设平面α⊥平面β,点P在平面α内,过点P作平面β的垂线a,直线a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答:直线a必在平面α内)

思考2、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a,若α⊥β,a⊥β,a α,则直线a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五、归纳小结,课后巩固

小结:(1)请归纳一下本节学习了什么性质定理,其内容各是什么?

(2)类比两个性质定理,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六、作业:(1)求证:两条异面直线不能同时和一个平面垂直;

(2)求证: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

课后记:

高一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层抽样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二、学生活动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构数学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

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高速公路上的实际例子,引起积极的思考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可以遇到变量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利用初中对函数的认识,了解依赖关系中有的是函数关系,有的则不是函数关系。

2.培养广泛联想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在于让学生领悟生活中处处有变量,变量之间充满了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广泛联想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探索:

阅读课文P25页。实例分析:书上在高速公路情境下的问题。

在高速公路情景下,你能发现哪些函数关系?

2.对问题3,储油量v对油面高度h、油面宽度w都存在依赖关系,两种依赖关系都有函数关系吗?

问题小结:

1.生活中变量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随处可见,并非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变量都有函数关系,只有满足对于一个变量的每一个值,另一个变量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才称它们之间有函数关系。

2.构成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必须是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因变量都有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

3.确定变量的依赖关系,需分清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如果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个变量是因变量,另一个变量是自变量。

(二)、新课探究——函数概念

1.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

2.从集合的观点出发,函数定义:

给定两个非空数集A和B,如果按照某个对应关系f,对于A中的任何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存在确定的数f(x)与之对应,那么就把这种对应关系f叫做定义在A上的函数,记作或f:A→B,或y=f(x),x∈A.;

此时x叫做自变量,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集合{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习惯上我们称y是x的函数。

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4.函数值

当x=a时,我们用f(a)表示函数y=f(x)的函数值。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