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最新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脚带球往前走,培养脚的控球能力。
2、发展目测能力。
3、激发玩球的积极性。
4、通过活动锻炼控球能力,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熟练掌握多种用手玩球的方法,看过甲A联赛。
2、人手1球,塑料圈8个,小树2棵,奖牌4块。
3、活动场地,足球音乐磁带、录音机、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热身运动。
幼儿做小运动员,边走边拍球进场。
提问:刚才你们用什么来拍球的?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拍花样球。
现在没有口令也来做。
(二)幼儿探索用脚玩球。
1、提问:你们小手本领真大,球都听你们的话。你们的小脚会不会玩球?用脚玩球可是一个新本领,试试看。
2、幼儿尝试用脚玩球,教师观察并发现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用腿夹球跳,脚轮流踏球,脚带球走。分别请个别幼儿示范玩的方法,并带领大家学学试试。
(三)教师示范并讲解要领。
教师示范并讲解:刚才他想出的方法叫用脚带球往前走,我也来玩玩,脚的这边叫内侧,脚的这面叫外侧,两边都可以踢,要想停住球,可以用脚的内侧或外侧,也可以用脚尖踩住球。
1、幼儿与老师一起练习。
2、幼儿自己带球往前走,要求幼儿眼睛看好前方,让球笔直往前走。
3、带球过障碍。
绕过几个障碍物走,如小树、椅子等。
(四)放松游戏"皮球搬家"。
小运动员比赛一下,看哪一队运动员抱球本领大。
1、先抱2个球,一定要又快又稳。
2、加深难度,抱3个球,3个球都要管好。
3、发s奖牌,鼓励坚持到底的幼儿。
活动目标:
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加深对身体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人体消化器官ppt图、幼儿用书、知识抢答题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苹果,我们一起尝尝,尝的时候请留意,我们的苹果经过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2)幼儿品尝苹果。
(3)师:请你们说说我们吃的苹果都经历了我们身体的哪里?当苹果路过时,你身体有什么感觉。
2.认识消化器官。
(1)探索:我们吃下去的苹果到哪里去了。
(2)请个别幼儿发言。
师:食物就像游客一样在我们的身体里旅行,那它到底是怎样旅行的呢?会经过哪些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阅读幼儿用书p10-11页。
3.感知食物的消化过程。
(1)师: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经过了哪几个地方?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请个别幼儿发言)
(2)师: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是帮助食物在人体消化的。我们再来看看食物在人体里是怎么被消化、吸收的?
(3)出示人体消化器官ppt图,有序认识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4)幼儿观看并讨论:
①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么地方?食物在我们的口腔里有什么变化?
②最后食物到哪里去了?大肠有什么作用?
小结: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与唾液的混合,变得又细又碎。食物进入食管,食管把食物传送到胃里,在胃的蠕动下与胃液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消化,食物就渐渐变成糊状。糊状的食物到达小肠后,小肠壁慢慢的吸收食物内的营养,小肠会把食物的残渣传送到大肠里,最后食物的残渣经过肝门排出体外,排除体外的就是粪便。这就是食物的消化过程。
1.健康知识抢答活动。
把幼儿分成若干队。准备ppt图片,上面有的行为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幼儿看图抢答。
小结:我们不能吃不干净的东西,饭前饭后要洗手,要注意卫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也要按时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挑食,吃完饭后不能剧烈运动,应该散散步,帮助消化。
活动延伸
说一说食物旅行的过程并画一画食物旅行图。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二)发展学习适应能力
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但是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抽象符号操作等。另外,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其他学习适应也不容忽视,例如教孩子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歌词,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能敲击歌曲强弱变化的节奏。
3.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体验边唱边伴奏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小鼓手》音乐、PPT、一面大鼓。
活动过程
1.游戏:《击鼓传花》,探索鼓声发出的节奏。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面大鼓,大家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并听听鼓声发出的节奏。
(2)师:你听到这些鼓声后有什么感觉?我们也来学学敲击这些节奏吧。
2.通过《小鼓手》PPT,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小鼓手》PPT,边完整的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内容。
(2)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3)师:歌曲里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进行歌曲演唱。
3.引导幼儿学习副唱部分。
(1)让幼儿重点倾听歌曲中鼓声的'节奏。
(2)引导幼儿寻找身边的物品敲击副歌节奏。
(3)让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尝试演奏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4.完整演唱歌曲及敲击副歌节奏。
(1)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及进行副歌演奏。
(2)幼儿分两组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活动拓展
幼儿相互之间做指挥,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教案栏目每天为您提供优质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语言、音乐、美术、游戏等多个全面的类别,是幼师们的充电加油站,更多名师公开课视频、高清PPT课件、配套资料等你来学习交流。通过猴子妈妈买水果的情境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猴子和猴妈妈、桃子、香蕉及5以内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题pp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
师:猴子妈妈买回来2颗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诱惑,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还是先吃桃子吧,它一会就把2颗桃子吃光了。
(1)师:你们可以根据将小猴子吃桃子过程列一道算式吗?(2-2=0?)
师:为什么是0?你们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师: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师:请你们再将小猴子吃香蕉的过程列一道算式。(3-3=0)
(4)总结规律?
师:2-2=0 和3-3=0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2.扩展练习
(1)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小猴子和猴妈妈高兴地去参加。门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对了才能进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题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题是: -4=0.猴妈妈和小猴子都顺利拿到了门票。
(3)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猴妈妈的算式中,那个框该填数字几?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个框又该填数字几?
4.小猴子和猴妈妈玩累了,猴妈妈说小猴子表现好,准备给它网购礼物。你们一起看看快递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帮它数数有多少快递要邮寄的。(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13页作业)
活动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内的减法计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猴子和猴妈妈、桃子、香蕉及5以内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题pp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
师:猴子妈妈买回来2颗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诱惑,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还是先吃桃子吧,它一会就把2颗桃子吃光了。
(1)师:你们可以根据将小猴子吃桃子过程列一道算式吗?(2-2=0?)
师:为什么是0?你们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师: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师:请你们再将小猴子吃香蕉的过程列一道算式。(3-3=0)
(4)总结规律?
师:2-2=0 和3-3=0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2.扩展练习
(1)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小猴子和猴妈妈高兴地去参加。门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对了才能进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题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题是: -4=0.猴妈妈和小猴子都顺利拿到了门票。
(3)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猴妈妈的'算式中,那个框该填数字几?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个框又该填数字几?
4.小猴子和猴妈妈玩累了,猴妈妈说小猴子表现好,准备给它网购礼物。你们一起看看快递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帮它数数有多少快递要邮寄的。(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13页作业)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 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2、 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录象、计划表、书包文具、笔、纸张、翻翻牌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对个别化活动中的记录结果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解决“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重点提问:
1、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上学的早晨调查表”。
2、 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交流对计划“上学的早晨”中遇到的疑问,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预计幼儿会就整理书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为或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游戏
观看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并玩记忆与推算游戏,比较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不同准备
重点提问:
1、 观看小学生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录象通过一个小学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达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做的事情若干项,并说出每一项花了多少时间,同时整合有关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
2、 这个小学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
3、 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准备有什么不同?
4、 推算并交流上学的早晨的准备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时间。
小结:
上小学的早晨和上幼儿园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能迟到哦。
三、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不迟到”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问: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迟到呢?(预计:用闹钟、抓紧时间、叫爸爸妈妈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时间……)
小结:要作好准备工作,看好时间,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准时上学不迟到。
四、游戏、“阅读”
比一分钟整理书包谁快,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一分钟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 --- 了解时间的重要与宝贵。
1、 重点提问:一分钟有多长呢?
(用一分钟来整理书包,开展一分钟竞赛,让自己一分钟成为一个小学生的样子。)
小结:我们用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钟不象看起来那么短呢。
2、 重点提问:我们身边的人又能用一分钟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录象提升:一分钟阿姨可以包几十个小馄饨、给警察叔叔一分钟可以抓住一个坏人、医生的一分钟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多给运动员一分钟也许他能进球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给世界冠军一分钟他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小结:原来一分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教学反思:
1、 目标达成,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 缺少对孩子整理书包时方式与习惯的关注。
3、 设计上对大班孩子有挑战,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务。
一、让孩子认识到拼音的重要性
对一个从未接触过拼音的孩子来说,在入小学后两个月内完成所有汉语拼音的学习任务,负担是相当重的。虽然幼儿园规定不能开设拼音教学,但是为了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孩子认读一些拼音也未尝不可。当给孩子开展第一次拼音教学活动时,我是以一小段故事导入的,家长之友《幼小衔接下的趣味拼音教学》。故事里讲的是,由于普通话不准而闹出来的笑话。当孩子们听到这一小段故事时,个个都哈哈大笑。这时我就提出问题同孩子谈论,让孩子认识到拼音的重要性。
二、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拼音的学习很单调也很枯燥,刚开始时孩子们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之后也有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了。如果不处理好这方面的情况,效果就适得其反。所以,在初学时,我针对孩子爱听故事的心理,每教一个新的字母,我都会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结合要教的字母,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孩子轻松地学习。
三、要讲究拼音的教学方法
拼音字母在孩子眼里是抽象的、枯燥的、零碎的东西,如何使这些抽象符号变成孩子感兴趣、易于接受的东西呢。于是我们都采取生活化、游戏化的形式认读拼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
佩带拼音头饰:教师把拼音卡贴在头饰上,每天带不同的拼音卡,大家进行识读,熟悉后进行辨读,以后也可让孩子带拼音卡。
拼音墙:将魔术贴的一面固定在墙上,为四线格的位置。用绒布做成拼音,让幼儿按照正确的书写格式贴在墙上,这样可以复习认读拼音,又可以认识拼音的正确书写位置。
拼音穿绳:教师在硬纸卡上写好拼音,用打孔机按笔画打出孔,并按着笔顺的方向画上箭头。示范给孩子游戏的方法,然后用绳按着箭头的方向,将绳穿过打好的孔,使拼音的笔画鲜明地呈现出来……等等诸如此类的游戏活动。
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喜欢拼音活动和游戏,他们并不把这种学习当成负担,而是快乐的在游戏中逐渐的通过操作和自我学习,产生了认读拼音的兴趣,为孩子阅读活动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萌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一、指导思想
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冀教网好,好冀教网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计划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园在家督促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责任性,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行或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进行小学生生活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扼班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相关安全防护图片的展示,使幼儿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己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材料准备:
1、安全有关的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经验准备: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幼儿自己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安全图片上的意识,如小心触电等。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儿园的插头。
3、拿石头和沙子扔过来,扔过去。
4、将珠子或者笔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处乱跑、追追打打。
五、教学反思:
围绕幼儿所需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并且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从活动中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