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篇1

1、学习目标:

⑴ 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⑵ 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3、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投影仪。

【课文感知】

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课前二分钟】

简介《死魂灵》。(体会果戈理独特的幽默风格,感受讽刺文学的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

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

识记重点字词: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组织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情感丰沛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三、揣摩与感悟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为“我”抄写、装订课本的段落(3~8自然段)。

问题探究:

1、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

2、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四、拓展与延伸

1、阅读训练:

⑴ 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⑵ 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

⑶ 文中的“居然”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⑷ 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⑸ 选文中最后写道“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还值得我们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说“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 。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将课堂拓展口头练习整理一下,写成短文。

【课后记】

本文重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由于年代相隔比较的久远,学生对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注重从第二自然段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整体的感知文章的创作背景,在与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我注重从本文的情感特色入手,注意用情感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维教学目标 篇2

1、自读----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精读----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品读----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幽默、马鬃、磨蹭、凄惨、翻来覆去、挎等几个生字词。

2、通过重点语句结合文章内容的研读方法,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

3、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真情,理解人生苦难的经历并重视铺垫人生发展的基础。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诗人牛汉写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大家猜猜当代著名诗人牛汉所

钟爱的第一本书,会是什么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可能会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学国语课本。这么普通的一本书到底有何力量,能让作者历经60年之后仍牵挂在心呢?请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课文,请一学生快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跟这本书有关的有哪些人?课文写了哪些事呢?

(人物有: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等。父亲和我送书给乔元贞,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念书,我带狗去上学以及交待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其中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③围绕

(书的内容很普通,但它的经历可不一般,它见证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艰苦岁月,还凝聚了父子之间、少年朋友之间以及乡邻之间浓浓的情谊。所以说难忘的并不是书本身,而是跟这本书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

3、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①研读第一段中的: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布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先介绍布劳恩作品,然后让学生欣赏布劳恩系列漫画《父与子》。漫画中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爱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请学生朗读2-10段(父子之间的故事描述),围绕着书写了哪些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学生合作讨论,概括出文中的故事情节,并从文眼入手层层深入的探究课文。

(A.事情可概括为:查书分书补书送书转学。)

(B.父亲和我都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非常重情重义,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彼此尊重关爱,这些多像漫画中的那对父子。至于很难笑起来是因为那一段岁月多么艰苦啊,一本课本要撕成两半,两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一学期只对着半本书读,一个学期后,聪明的乔元贞因贫困而退学。)

②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思考一下他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文中的父亲没有摆出父亲的威严,也没有说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关心孩子但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他期望孩子有出息但并不急迫,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视孩子们在贫困中互相帮助的友情。父亲给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是我生活的引路人:不仅把我带进新的读书生活中去,避免了被贫困淹没的命运,又给我以品德的良好影响,为我的人生发展铺了坚实的基石。)

③纵观全文,除了父亲,还有哪些人和事给过我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贫穷的生活给我以磨练,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乔元贞的失学使我更加珍惜学习机会;而父亲和弄不成等父辈看重的村邻之间的友好情谊的作风 这些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④品读文中两句话,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还应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通过前面的探讨,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和人不能忘本,不是因为书的内容,而是为了它的经历,言之有理即可。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事,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

4,拓展与延伸

文中有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因为人生起点上的这个区别,乔元贞的人生与我截然不同,如果现在去采访他,他会深有感慨呢?请假设你就是乔元贞,写一段回顾人生时心里话。

5,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少年的时光虽然不长,可却像绚丽的鲜花,开放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足以使人馨香一辈子,所以请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

作业设计:

①抄写生字词。

②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③作者回忆了少年时的经历,承欢于父母膝下的日子和人生起步的经历,是每个人的美好记忆,作者趣味盎然的记叙和深刻的思考,给了我们许多的教益。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课文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及教学设计 篇4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这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板书文题、作者)

一、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

教师明确:

(投影)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中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爰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下列词语。

(投影)

幽默:搞笑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资料。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教师提示住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能够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情绪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个性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三、研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感情阅读全文,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那里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出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齐,和小动物们在一齐,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那里“枉”字能够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好处地。作者的第,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十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好处;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本”那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文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2、教师导学: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探人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

第一组同学认为文中展现的父子深情打动人。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得知“我”考了第二名后十分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问清原委后,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第二组同学深入体味了文中的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这天不打你手板了。”这句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邻,村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尽管家家都十分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这天的读者。

第三组同学关注文中补叙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的语段。人狗合演“双簧戏”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深深感动于儿童时代的那份稚真的童趣,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恶劣、生活窘迫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之后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之后,“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十分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实说法。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牛汉写童年生活的文章。

2、八下第一单元(“人生历程”)第三课。

3、略读课文。

4、语句浅显,生活气息浓,有一定趣味性。

5、七下课本中有牛汉的《华南虎》。

二、教学目标:

1、练习阅读。

2、开拓思路,练习口头表达。

三、教学设想:

1、板块教学。

2、学生发言为主。

3、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交流

学生谈自己“第一本书”、“难忘的书”。

二、述内容

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特色?

三、明主旨

提示:

关注结尾句——“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明确:

通过写作者拥有的'第一本书和这本书所承载的感人故事,揭示了那个朝代生活的艰辛和人间的温情。

四、品情感

归纳:

文中围绕着“第一本书”主要表现了三种情感:1、父子之情;2、同学、朋友之情;3、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思考:你对哪种情感最有感触?为什么?

交流:课堂畅所欲言。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相应题目。

五、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抓特点一本的书。

探内涵艰辛温情

《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案 篇6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人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