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优秀7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勤劳的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优秀7篇】,仅供参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去世九年后,回忆、怀念鲁迅先生写下的文章,体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深深怀念。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情感渲染,引起共鸣。学生不是无情物,只是未到动情时。在教学中,我用音乐和图片来配合导语,创设浓浓的悼念情境,使学生在课始就对鲁迅以及文章产生浓厚兴趣。

2、概括标题,提高能力。学生是一幅未着色的画,是一首未谱完的曲。在小标题的拟定中,引导学生将书读通,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中无须照本宣科,更不必让学生答出预设小标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思考内容,以学生概括总结的小标题为板书对象。

3、以想促悟,读中悟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批画词句,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尤其是鲁迅所折射出的人物精神。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读、引读,在朗读中感悟词语,在感悟中激发思维,在思考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如在“救助车夫”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燃放焰火”中鲁迅先生的神情,与看到车夫在黑暗社会中举步维艰的深思进行强烈对比,从而,体会到伯父的爱憎分明。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讲述的画面,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想象,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2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导”字,也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只一个传递信息、讲书本知识复制给学生的人,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促进者。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憎恨黑暗的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文中有许多重点的句子在教学时要注意点拨学生理解。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重点句的含义,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揣摩鲁迅先生的内心的心理活动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体悟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3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终坚持从三个角度去把握教材,设计和实施教学。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解读。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中博大的胸怀。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的博大上来。相互照应,让课更显精致。在课堂占课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农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然后再让同学们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最后让学生们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通过3个角度去找理由,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最后问学生,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学生自然能说出很多。再说女佣,这样的一张一弛,舒展自如。

当然,我觉得要上好这一课,还需要较多的引入课外的教学资源,比如说其他一些名人对鲁迅的评价,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引入的材料多了,会影响到阅读课文的效果。怎么样处理充分感悟文本和引进课外资源的关系,这还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1945年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种博大的胸怀。

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

我让学生读熟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最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一是谈《水浒传》,二是“谈‘碰壁’”,三是“救助车夫”,四是“关心女佣”,并整理成为小标题。

让学生读谈《水浒传》,读后谈谈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能说出谈《水浒传》表面是鲁迅先生自己说自己读书不认真,其目的是委婉的批评我读书马虎。说不出的内涵老师进一步提示引导,知道大家真正理解为止。这件事内容不是太深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说出含着的意思。

二是“谈‘碰壁’”,这一事情,由于学生不太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需要老师多多指导,补充一些背景质料,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事件的真正含义。学生对于此的理解难度加大,不过在老师的指点引导下,学生能顺利理解了。

三“救助农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最后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楚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

最后再多次朗读课文,重点读有关鲁迅的细节描写,特别是鲁迅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戴?”这一主题有了较好地理解。顿悟了他为人民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4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前,我安排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等。上课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由学生汇报读一读、交流这些资料,让鲁迅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初步的印象。

接下来,在学生初读课文环节,我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同时,思考作者写了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在这一环节中,我落实的不太好,学生读完课文后,由学生直接汇报提炼出的小标题,很多学生无法总结出来,没有达到预设生成。其实,在这一环节中,我可以先给学生做示范,指导学生拟出一个小标题。再以此方法,指导学生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由学生先说一说每一部分的段意,告诉学生,小标题比概括段意更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是词语。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从课文中摘录词语做小标题。最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中选出最好的小标题。

步入文本的学习,指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二是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开始自由读课文,在书旁做批注。汇报时,结合写作上的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由点及面的感受鲁迅身上所特有的光辉品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上,如救助黄包车车夫部分,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置身其间,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与作者一道经历救助的过程,体验救助前后“我”的情感。然后学生小组内轮流读,互相读,看看能不能通过朗读体现人物不同的情感,感受黄包车车夫的痛苦与感激、伯父和父亲的关切之情、救助后伯父的愤恨之情、“我”的疑惑不解等。还通过示范朗读的作用,力求将感悟和朗读相结合,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纵观整堂课,虽然抓住了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了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落实还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不灵活,以后还需学习,改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想起磨课的这一个月,三改三试。刚开始备课时,我预设是想走情感路线,通过体会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扶”、“半跪”“严肃”等感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品质。

于是我开始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为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很多煽情的成分,比如:通过想象周晔当时的悲痛心情,理解鲁迅先生的慈爱,那么得到先生的爱抚的仅是他的小侄女——周晔一人吗?他把他的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补充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的有关孩子悼念先生的语句。

按照这样的设计,我进行第一次试讲,在课堂上不断的煽情,让学生感悟先生的精神品质。但一节课下来,发觉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能够理解,大部分同学还无法理解鲁迅先生对车夫的救助,不仅仅是帮助他这么简单。而且一节课内容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

于是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内容缩小了,但是主题不变。一节课上下来,旁边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大的框架已经出来了,再修改细节就可以定稿了。

定稿以后我想了很久,到底一堂课我是想让学生学习什么?是仅仅知道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如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后来在新钢一小听了一堂课,听到评课的几位老师都在强调一个理念:理性教学,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感情,不是追掉会,而是教会孩子学会学习。语文本身就是阅读与写作两大块,课本上的阅读,应该是为写作服务的。而这,和我们现在正在试验的课文中渗透写作教学不谋而合。

最后,在上公开课的前三天,我大改了教学设计。围绕两根主线,1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精神品质,2将作文教学有机渗透到课文教学中,让学生不但动情更能学以致用。

但上课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对学生不够放手,课后小练笔没有出示要求,部分学生不明白,无从下笔。以上就是我的教学感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6

在这堂课上,如果当时老师只是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接地解释给学生听,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并进而灵活运用它。再说,平时学生作文,一是常为没有写作材料发愁,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写出来的文章假话、空话、套话比较多,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面对此情此景,我随机应变,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一个成语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让学生通过听、想、说、议的过程,把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兴趣。

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上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要谈反思,说实话,真不知从哪里说起。那么就按最土的方法,先谈收获,再分析不足和差距吧!

收获,形成了一个理念:

本来选择的课文是《景阳冈》,设计理念是抓住一个训练点,即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和人物个性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最初设计的时候,没觉得有不妥之处。试教过后,有些老师建议改课文,还挺老大不乐意的。假期里,看了从图书馆借来的一些杂志,尤其是拜读了王淞舟《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文章后,觉得这样的设计,缺少人文气息,有点像80年代的训练课,而且中间环节通过研究剧本,表演的方式来学文,可能缺乏实效性,达不到想象当中在认真揣摩人物特点之后,进行再现,再创造的理想境界。

而从情感角度入手,先动学生的情,在浓浓的“情”场创设好之后,再进行语言文字也好,阅读理解也好,都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所有的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的体会,感悟这个情字。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因为有了情感的浸淫而变得丰润,令人回味。拿到一篇课文,一定要先紧紧把握住他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也许出自于作者,也许出自于作品中的人物,也许出自于品味文章的读者。只有先抓住了感情的线,才有可能在设计教案,安排步骤时,舍次而求主,舍形式而直奔关键。才能使课堂牢牢抓住听者的心灵。

于是选择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样一篇,感情基调明显,利于学生进行感悟的文章。这篇文章,既有作者周晔对作为伯父的鲁迅先生浓浓的感激,思念之情,也有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以车夫和佣人阿三为例子呈现的人民大众对鲁迅的深沉的质朴的感情,更有,再了解这些,了解更多鲁迅事例之后,读者,也就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产生的对鲁迅的敬佩,怀念之情。这些感情应该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和学生一起烹制一桌浓浓的感情的盛宴。

然而,光有情感,你来我往,就像水上浮萍,没有根基,课堂的时效性如何体现?在钻研教材和继续阅读特级教师的真知灼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感情不能高高得飘在空中,要找到那些最寄予作者情感,最能体会到,或触摸到作者和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那些词,那些句,那些课外有益的材料,引领学生进行感悟。

总结一句话,这个理念就是,语文课要抓住情感的主旋律,上出语文性来!

不足,教案的设计和学生不能共鸣,课堂气氛不活跃。自己的语言不够生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7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终坚持从三个角度去把握教材,设计和实施教学。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解读。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中博大的胸怀。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的博大上来。相互照应,让课更显精致。在课堂占课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农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然后再让同学们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最后让学生们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通过3个角度去找理由,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最后问学生,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学生自然能说出很多。再说女佣,这样的一张一弛,舒展自如。

当然,我觉得要上好这一课,还需要较多的引入课外的教学资源,比如说其他一些名人对鲁迅的评价,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引入的材料多了,会影响到阅读课文的效果。怎么样处理充分感悟文本和引进课外资源的关系,这还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