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学反思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漂亮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夸父追日》教学反思8篇。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1

《夸父追日》是一则趣味性很强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充满了奇特的想象。故事讲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传奇英雄夸父为了让地上的人们能时刻享受太阳的亮光,决定把太阳搬到地上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学习这篇课文,既要引领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又要明白夸父热爱光明、勇敢执着的精神。

首先,作为教师要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中国很多神话故事被寓言化了,包含一定的哲理。其次,要了解学生对神话故事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喜欢神话故事的原因。因此,在备课前,教师应查阅大量的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找机会与学生聊一聊,掌握学生的信息。

第一课时以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重点,完成教学目标后,尽量留出一些时间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你喜欢哪些神话故事?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了解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太神奇了。

第二课时以“神奇”为切入点组织阅读教学。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故事哪些地方很神奇?给一定的时间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再组织学生交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其实,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有值得学生惊讶的内容,都有神奇之处。让学生逐个品读,品词,品句,品人物特点。在交流中,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带给他们的惊喜;在交流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敬佩夸父,被夸父深深地感动。从而突破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能以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阅读兴趣为切入点组织课堂教学,既不失教师的引领,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阅读教学真正走向个性化。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2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三下年级的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就以“神奇”为线索,构造教学步骤。

一、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课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为线索。首先解题导入,谈谈读了课题有一种神奇感吗?而后研读故事,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具体找找哪些句子描写十分神奇。教学时,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自己动手借助工具书查找答案。在初读课文后,我又进一步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把课文的层次理清,并根据课文导读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指导学生用扩充课题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深化理解,让学生找到故事中你认为神奇的句子,进一步认识神话人物“夸父”。最后让学生再思考:你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二、品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

从神话故事的神奇处着眼,循着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的原需求出发,把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寓于读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让学生感受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如:课文用“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写夸父为了解渴,“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等等,都形象、夸张了写出了当时夸父的神力,同时使学生对夸父这个神奇的人物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3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 刘丽雅

练笔的指导。课后的泡泡,实际上是一则小练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引导。要提示学生:学习本组课文,不能只停留在注意故事情节的有趣、好玩上,应该多想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课文内容中能想到些什么,并多与身边的人交流看法,慢慢就会有一些感悟,再提起笔来就有话可说了。这种读书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组(册)的学习中。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 何玲娟

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要受之以法。在初读整体感知环节,围绕课题“追”字质疑:“追什么?为什么追?追到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三个问题连起来讲一讲。这个过程,将全文到重点语句到自己表述三个阶段,是由形象的、具体的,上升到抽象的、概括的过程,为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设了台阶,进行了学习方法的知道,符合三年级学生的人质规律,有易到难。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中心小学 朱丽燕

《夸父追日》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并围绕课题“追日”质疑,以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再用自己的话来表述,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为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设了台阶,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化难为易。

在研读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让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讲讲你读懂了什么?进行简单的交流,并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感受夸父的形象。

在最后“考考你”这一环节,联系最早写夸父追日故事的《山海经》,请学生读读古文,结合课文所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其含义,旨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上一个台阶,学会阅读古文,同时亦是对所学内容的又一次升华。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大中小学 杨峰成

2006年5月25日在石青小学参加了舟溪镇教育辅导站组织的“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进行的公开课竞赛,我在下午第三节课教学了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32课《夸父追日》。可以这么说,与学生做了一次愉快的合作,上完课后受益菲浅,现将这堂课的得失及反思小撰如下,以期与同行们共同进步。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关键。原告我计划是教学19课《七颗钻石》的第二课时,但在我班进行了二次试教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就决定改上32课《夸父追日》。确定好教学课题后,按照要求的材料在因特网上查阅资料,查找到的教学

设计的思路归结起来有两种:

1、让学生从神话传说中理解古人的想象力。

2、祉学生感知并学习夸父的自强不息、精神百倍、奋勇前行的精神。我结合新课程的解读思想来对照这两种思路,认为把这两种思路综合起来,效果会更佳。做了这样的打算后,三次修改教学设计并最后定稿,多次应用在班内教学。光有好的教学设计还不行,还需要课件辅助教学。

我想了想:自制的pps课件只能用一些字词认读,归纳总结之类的方面,而课文内容就不能够具体形象了。于是,我又多次在网上寻找,终于找到了指尖学堂 ──《夸父追日》的swf课件,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一播放,“啊,太精彩了,肯定会受学生欢迎的”,我自言自语道。课件有了,与教学设计又有出入之处,就只有再次修改教学设计了,使之更加合理,方便教学。并且在准备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来的各种疑问,因为毕竟是陌生的班级、生疏的学生,尽可能地采用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方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课堂上适时运用是核心。课件是计算机应用于辅助教学的手法,而不是全部。有些教师说:“让课件整节课都在帮我讲,那我就轻松多了。”其实不然,由于秩农村小学里的孩子们常识基础薄弱,需要教师作指导的地方还很多,如果在教学重难点中运用效果就好多了。在这一堂课中,我一开始就播放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神话传说的内容;之后再采用多种朗读形式适时地播放朗读,培养、强化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动画课件帮了我一个大忙,在学生表演示范动作时很自如,用不着教师作过多地讲解示范。

通过昨天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课前确定的目标,但也有诸多不足:学生课堂气氛欠活跃;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能引导学生朗读(或者可能是学生太害羞了,面对老师不敢举手)等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努力想办法改进。

远教技能的点滴反思:

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教学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但纵观我镇,从中发现有些学校只停留为应付公开课而运用资源上课的情况,年龄稍大的教师运用的频率就更少了,或者干脆不用了。各校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具体的措施与办法,推动教师运用此项技能的深化,化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4

《夸父追日》也是一篇神话事,作为课内阅读课文,只要求学生了解故事内容,读懂其中的含义。围绕这个目标,让同学们利用高效课堂的流程自己学习,结果非常好。各小组在展示出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展示出了各自的问题,并且基本上都通过讨论学习解决了。

问题一:夸父不是跑的很快吗,为什么没有到“大泽”就渴死了?通过全班的讨论展示,最后归结为三点:热、渴、累。还有一点是“远”,讨论时候提到了,归纳时候没有涉及。

问题二:为什么夸父的手杖只变成了桃林,没有变成其他果树林?讨论展示,归结如下几点。1、桃子的味道甘美,水分也大;2、从古到今,都有“寿桃”的说法,《西游记》中也有“蟠桃”,桃子代表长寿;3、桃子有“吉祥”的`好兆头。

问题三:为什么夸父会变成一座山?怎么变成一座山的?同学回答是:夸父是一个巨人,他的身材特别高大,当他倒下去的时候,就像是一座山。

问题四:如果他抓到太阳了,他用什么方法把太阳固定在天上?这个问题太有想像力了,课堂上时间原因,没有讨论。

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的自由,有兴趣,在学习中,还联想运用了课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是一堂好课。

李炳亭曾讲,高效课堂的教学要学习“老太太打麻将”,在实践中学习;要学习养猪人的方法,不能才替猪“吃”,只能研究让猪怎么喜欢吃;要学习体育界的方法,让运动员反复去训练,在训练中去学。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应该承认李炳亭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5

教学片断:

【片段一】

出示句子:“可太阳像个大火球,呼啦啦地喷着火,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

师:“口干舌燥”什么意思?

生:就是口渴,想喝水。

师: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口干舌燥”?

生1:夏天天很热,下课了我出去跟同学疯玩,回到教室就会口干舌燥。

生2:上完体育课我会口干舌燥。

生3:一直不喝水,我会口干舌燥。

师:那你们想想,我们夏天在太阳底下走几步,跑几步都会口干舌燥,那夸父追着太阳跑,而且是快要“抱住太阳”,那他是不是更“口干舌燥”,想喝水啊?

生:是!

师:这个时候,夸父转身跑到黄河边,开始喝水了。你们能够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样喝水的吗?谁来演一演?

(生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表演大口喝水的样子,并纷纷举手) 师随机点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是大口大口的把水往肚子里灌,你为什么不小口小口的喝呢?喝那么

急不是会被呛到吗?

生:我被烤得“口干舌燥”,很渴,当然要大口大口的喝啊。

师:哦,老师明白了,那你这样大口喝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生:咕咚咕咚。

师:那你这次边出声边表演喝水的样子吧!

(下面的学生也跟着一起表演,班上“咕咚咕咚”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投入到了表演当中。)

【片段二】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把这个故事演出来,谁想试试?一定要对课文内容

非常熟悉才能演好啊!大家赶快再读读课文吧!读完了,想表演的就举手。 (生立刻认真的读课文,有的学生已经开始边带动作边读了。)

师:老师看到不少同学都想表演这个故事,老师看看谁举手举得好、表现好,就点谁上来表演。

(师点了5名学生分别扮演夸父、太阳、黄河、渭河和夸父的手杖。)

(台下的学生读课文,台上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完全是没有事先排练,即兴的演出,所以,当时出现了不少笑料,比如,夸父去追太阳时,把太阳追得满教室跑;夸父渴死时,渭河正好站在旁边,被夸父压倒在地,两个一起倒下;课文的结尾写到夸父的手杖变成了桃树,路过的人口渴了就去摘桃子吃,当时读到这里,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去围着扮演手杖的学生“摘桃子”,包括已经“倒地牺牲”的夸父,全班笑成一团,有的学生说:“老师,这成了搞笑版的《夸父追日》了!”还有的说:“老师,夸父死而复活了,他也去摘桃子了!”。)

师:看完了表演,你们有什么相对夸父说的吗?来,演夸父的XXX上来,你们有什么话,就对着这位“夸父”说吧!

生1:你太可怜了,被渴死了! (班上传来一片笑声)

生2:你太傻了,怎么会去追赶太阳呢? (又是一片笑声)

看来,学生还是没领会到夸父为了追求光明牺牲自我的伟大,只是沉浸在刚才“爆笑版”的表演中,我决定引导一下,让学生重新演一次。

师:刚才大家笑过了,也闹过了,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呢?我们在上节课学第2自然段的时候,是不是有提过呢?

生:是为了“让地上的人们不分白天黑夜,都能晒到太阳,得到光明。”

师:对啊,我们上节课也讲过了,古代没有电灯,连油灯都没有,一到了晚上,整个世界就是一片黑暗,人们生活得很不方便。你们看看,夸父多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类都能获得光明才去追赶太阳的,这样的夸父,你还有什么要对他说的呢?

生1:我觉得夸父很伟大!他能为了人们得到光明去死。

生2:我觉得夸父很勇敢,他敢去追赶太阳。

生3:夸父很顽强,他一直追赶太阳,直到死了。

师:是啊,这样的夸父,很伟大,很勇敢,很顽强,他热爱光明,追求光明,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这样的夸父,他倒地死去,我们如果再演一次,你们会怎么演呢?

(师指名学生再次表演课文。这一次,当表演到第4自然段,夸父“越跑越慢”,最终“轰隆”一声,倒地死去时,没有了上次的那种爆笑,学生读得也比较缓慢低沉。)

课后反思:

通过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或读或演, 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两次表演,学生基本能够讲述这个故事了,也感受到了夸父勇敢顽强、牺牲自我的精神。

我觉得,两次表演,效果很不一样,第一次,学生只是单纯的好玩,没有深入去理解夸父这个人物形象,加上表演时状况频出,课堂爆笑不断;第二次,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慢慢体会到夸父的伟大了,便在表演时更认真了。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6

《夸父追日》这篇著名神话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最终渴死在路上的故事。文章很短仅仅37个字。但文章内涵很丰富。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勇敢坚强,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夸父身上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既然本文是一片神话,那么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此外,分析文中“夸父”这一神话的人物形象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夸父的形象非常高大。夸父虽败犹荣,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在。而这则神话故事描述时所展示出来的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是课文的精髓。本课的设计主要分为分析夸父的形象和体会神话故事语言两方面。

在学习课文之前,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先找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给大家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学生讲得有声有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我紧接问了一个问题,除了故事本身之外,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我提前预设学生的问题: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2、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3、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然而,实际上学生还提了许多更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学生还提出了夸父是谁?夸父追日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在“为什么追日”)根据学生的提问,学生小组内互相解决。于是学生找到课文中相应的段落,一起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夸父追日的动作,通过学习夸父下定决心去追日时的语言来体会夸父追日的精神。在夸父倒下时,长叹一声,我让学生体会此时夸父遗憾的心情,并请学生扮演夸父,学生有的是积极的夸父,说夸父(我)虽然倒下了,但是并不后悔,因为自己努力了,还有更多后来人去追日。悲观的夸父:说我费了这么多努力还是没追上太阳,看来太阳是追不上的。我评价了孩子们的体会,总结了夸父追日的意义,虽然没有追上,但是夸父还是有勇气、坚持不懈地去追太阳,最后还化为桃林为后人解渴。

总之,这篇短小的顾问学习,一改之前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方法。整体上是我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概括主要内容时不够放手。在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一开始我就出示提示,学生只要简单地填一填,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总结夸父追日的原因时学生的回答不够概括,一方面是我的问题设置的不够具体,没有引导学生怎么样回答;另一方面,我没有耐心下来,悉心引导,却自己代替学生说,这样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应该让学生们先试着说一说,并从中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等学生说的不好或者说不出来时,再做提示,这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夸父追日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7

《夸父追日》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想象力的丰富。

教学这篇课文,我设计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动宾短语“迈开长腿、举起手臂、伏下身子、抛出手杖”、表示江河湖海的词语“虞渊、渭河、大泽、瀚海”、拟声词“咕嘟咕嘟”,联系上下文理解“颓然”的意思。

2。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夸父为追求光明,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为: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感受夸父的精神。教学难点为: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感受夸父身上的精神。

从课堂效果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的开始,通过激趣导入让学生们回顾以前学过的神话故事,从而揭示课题,从学生们的反应来看,由于学生对这几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比较了解,所以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有的学生甚至没等老师说完,就已经猜出了神话人物。成功导入新课之后,通过自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词语积累以及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但是,可能是由于教师准备的尚不充分,因此这些环节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顺畅效果。进入到第三部分,感受神奇,体会精神。通过让学生自读自悟,找出感受神奇的句子,由词入句,体会神奇,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很可惜,课堂效果似乎并没有预想中那么热烈,可能是因为教师状态不佳,或者是学生体会还不够深入。在指导朗读部分,很感谢部分朗读不错的同学,基本读出了一些神奇之处,如果教师能更具深情,或许学生能发挥的更好一些。最后的拓展升华部分,让学生练笔,续写神奇,看到部分学生发挥了想象,写的不错,可仍有部分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写得不够精彩。这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生成,也是学生平时积累的展现。在课的最后,由于还剩了些许时间,教师公布了课前准备的《夸父逐日》的真实背景,意在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夸父逐日这个故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神话中的,希望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篇8

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要受之以法。在初读整体感知环节,围绕课题“追”字质疑:“追什么?为什么追?追到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三个问题连起来讲一讲。这个过程,将全文到重点语句到自己表述三个阶段,是由形象的、具体的`,上升到抽象的、概括的过程,为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设了台阶,进行了学习方法的知道,符合三年级学生的人质规律,有易到难。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