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本文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乘法教学反思【最新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复习铺垫
出示,计算:23×14= 203×25=
回忆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重点强调:末位对齐,哪一位数乘得的结果要和哪一位对齐,两部分的积相加。)
(简析:复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为新知作铺垫。)
二、情境引入
谈话:喜欢吃西瓜吗?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出示:两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如果夏天老师要买3千克西瓜需多少元?怎样列式?(板书:0.8×3)冬天买3千克?(板书:2.35×3)
比较:这两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小数 整数)
揭题:小数乘整数。(板书:乘)
三、探索方法
1.初步感知
引导:先看0.8×3,你能联系以前的知识来解决吗?(把3个0.8连加;把0.8元看成8角,8角乘3得24角,也就是2.4元。)
示范:0.8元看成8角是整数,就变成了整数乘法。看乘法竖式如何写?(板书竖式)
陈述:3对着末位8,末位对齐,这与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有区别。为什么3对着末位8,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
(简析:从生活情境出发,重点突出0.8元看成8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整数迁移成整数乘法;板书0.8×3的竖式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形式与整数乘法接近;此处埋下伏笔——为什么末位对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
2.独立尝试
谈话:继续看2.35×3,请你帮忙算一算?尝试、交流思考过程。
生1:先用235乘3得705,2.35是两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两位小数——7.05。
生2:把2.35元看成2元3角5分乘3得7元零5分,也就是7.05元。
小结: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思考、计算。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转化。(板书:转化 )
(简析:进一步感受小数乘法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体会转化策略的优势,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3.知识递进
追问:如果老师要买13千克呢?
板书横、竖式,指名板演;交流做法、订正。
出示几种错例:(1)计算过程中点小数点;(2)数位是否对齐。
(1)思考:为什么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
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
(2)引导思考数位该如何对齐。
师:看着竖式默默地回忆一下计算过程。(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
(简析:乘数是一位数的小数乘法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思维难度,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产生将之转化成整数乘法的欲望和需要。因此对教材重新整合,适时安排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转化的必要性。乘数由一位数—两位数,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递进,更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完善。)
4.抽象方法
谈话:快过春节了,西瓜涨到每千克3.4元,老师买13千克需要多少元?(3.4×13)
说明:直接列成竖式。(板书: )
计算、交流。
(简析:有了2.35×13的经历后,把3.4写在下面,引导学生体会变式同样需要转化,形成小数乘整数先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积极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计算过程、方法适度抽象。)
5.初步小结
师:比较这三题的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简析:这里的初步小结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
四、归纳算法
1.确定位数
提问:大家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验证几道题,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
续问:现在你们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如何确定的吗?
生小结:小数乘整数,乘数中的小数部分是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就是几位。
(简析:验证、检验,为下面的总结提供了更充足的依据。)
2.总结算法
谈话:根据前面一系列的研究,请你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独立思考,小组活动,集体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简析:依据学生的文字叙述抽象成程序格式,形象、条理!)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拓展(出示补充第(3)组):14.8×0.23=
提问: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呢?为什么?(14.8是一位小数,0.23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
追问:也就是说,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要看几个因数?(2个)
拓展:如果是3个因数相乘?(就看3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简析:完成后补充14.8×0.23= ,顺势延伸小数乘小数的情况,学生回答轻松。此处教学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全面,养成深刻看待问题的习惯。)
3.补充习题
出示:
(1)0.12+0.12+…+0.12=0.12×9( )
(2)0.12×9的积是一位小数。( )
(3)54×41=22.14( )
(4)32×1.5=48( )
反思:如果54×41=2214,那第(3)题中可能是多少乘多少呢?(5.4×4.1=22.14;0.54×41=22.14;54×0.41=22.14)
小结:真棒!其实此题的答案有无数种,我们以后会继续研究。
(简析:由于有了练一练习题的渗透,学生知道用5.4×4.1=22.14,
而且很多学生首先想到这种可能性。用教材,不唯教材用。)
4.解决问题
练习十二2、3题。
(简析:由于前面教学的影响,此处就没有时间让学生解决。40分钟需准时下课!)
六、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数乘整数应注意些什么?
追问:现在你知道0.8×3,为什么3和末位的8对齐了吗?
生(黄伟):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了,因此3和末位的8对齐。
(简析: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
出示数学日记,让我们的朗读声与铃声共鸣吧!
《数学儿歌》:
小数乘整数,法则同整数,求得积以后,回头看因数,小数有几位,积也是几位,积末若有“0”,先点小数点,再去末尾“0”。
师:数学原来也这么有趣!
【整体反思】
在解读教材、设计整个教案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国标本与修订本的比较
苏教版修订本的编排是引导学生从纯数学的角度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此块内容的整个理论支架就是利用因数扩大倍数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突出了算理与算法的一致。相比修订本,国标本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作了很大变动,教材把计算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引导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的科学内涵,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使课堂充满活力。跳出教材看教材,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用!
二、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转化的需求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材例题的思维含量不高,对学生而言没有挑战性,因此在例1的探索中,学生没有发自内心的将小数乘法转化整数乘法的心理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那只有引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计算意识。这样操作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如将例题增设一条小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教材定会更加“和谐”!
三、把思考的结果落实在每个细节中
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更不能忽视,值得钻研和突破。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就不会枯燥无味,还能焕发新的活力。本案例中,对多处细节作了巧妙的处理。
课已终,思未毕!
关键词:体验理解;探索合作;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18-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编写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也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本学期教学的小数乘法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学都是以整数乘法的教学作为依托。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仿照整数乘法的教学推进,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调动。
新课标要求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进行了如下的课改: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我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我发现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数学书第31页的练习题中,出现了找规律填数的练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我先出示了下面一组找规律做预热:3,5,7
(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
(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小数乘法单元中,小数乘法的书写规则及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 比如我在例题2的教学中,就采用新课标的要求这样设计的: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学生很快发现,我们可以把算式看成72×5来计算。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关键词:知识迁移;能力飞越;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6-2
【引言】
本学期我执教五年级数学,作为一个刚从事数学教学的年轻教师来说,我不敢丝毫懈怠,所以利用暑期时间,我将本册教材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当接触“小数乘法”这一章节时,我在心中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整数乘法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而小数乘法的算理也如出一辙,根据知识迁移的原理,教学时何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呢?所谓“迁移”,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以达到新旧知识的顺利过渡,降低学习的难度。
一、立足学生已有经验,设置问题情境,为促进迁移奠基
小数乘法实则按照整数乘法的算理来进行计算,最后再按照积的变化规律点上小数点。而整数乘法相关的知识,学生们并不陌生,所以,课的一开始,我便让学生列式计算24*15=(360)。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余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回顾整数乘法的算理。紧接着,我说:“不计算,知道240*15=( )?”学生们马上一口报出得数3600!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也兴奋起来:“谁能具体说说积的变化规律呢?”顿时,班里像炸开了锅一般,大伙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我很欣慰,因为这样的复习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打铁趁热:“积的变化规律真管用,那么2.4*15=(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也要缩小10倍,得36。”
【反思】
迁移依赖的是知识间的共同因素,教学新课时通过复习铺垫,挖掘出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导出新知识,再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学习内容既是以前学习的结果,又将成为以后学习的联系点,因此,在讲新知识之前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可为发生“正迁移”打好基础,自然地过渡到新课,这样就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便于新知的掌握。这正好符合论语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对已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在其中掌握适当的方法,对新知识的掌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让学生由此及彼
紧接着,我并没有按书中的步骤教学例1,而是直接教学例2:0.72*5= .题目一出示,我并没有强调要求如何计算,而是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计算方法。很显然,由于之前的复习唤醒了学生关于整数乘法的记忆,学生很快便想到可以先计算72*5=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得3.6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最终得3.6。对于他们的理解,我给予了肯定的鼓励:“你们真厉害,都能根据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小数乘法啦!”由于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我便开始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该题的竖式板书,并进一步理解、梳理小数乘法的算理。
【反思】
知识迁移的实质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迁移,也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小学数学内容是一个前后有序,又不断发展的整体。从学生的认识规律看,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也往往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并使新知识相互沟通,从而达到促进迁移,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作用。
小学生有极大的智慧潜力,只要教师及时引导,小学生的潜能同样可以充分发挥。都知道,“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教师对知识的“重组”“转换”“转移”,不但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智慧潜力,锻炼他们的思维。
就本节课而言,这样使小数乘法的算理在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落脚”,使乘法计算得到扩展深化,形成新概念。
三、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突出教学重难点,顺利实现正迁移
教学中,对于小数乘一位整数的计算,学生们掌握较好,但计算2.3*12,诸如此类的多位数时,列竖式时出现了每一步都带小数点,最终导致错误的结果。学生貌似理解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实则不然。所以我便因势利导,来个将错就错,就以此题为例,再一次引导学生分析这题的算理:将2.3扩大到它的10倍为23,再按23*12来计算,并适时提问:“既然是按照整数来计算的,那么列竖式过程中需要点小数点吗?”(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顿悟)直到最后算出积后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点的确定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实际作业操作中,有的学生按积的变化规律来确定,也可以直接数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对于后者,关键在于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思维的高效性,也避免计算枯燥无味的感觉。
到这里,新知识的学习便告一段落了。我提问:“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究竟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这一问题无疑是对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总结性对比,找准二者的“连接点”,以及辨析新知的不同之处,达到再次巩固教学重难点的效果。
【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比可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有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就本节课而言,当学生能很好地找出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异同时,那么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了,学生也顺利实现了新知识的正迁移。
四、分层分类的练习,巩固内化知识,促进能力的提高
一种数学知识的习得还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而“算”更应该在本章的教学中得到很好地贯穿。
虽然,之前学生大多能掌握“算理”,说起算理也是头头是道,但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又让我看到了“百花齐放”式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我反而要感谢它们适时的出现。因为学生对一种新知识的掌握正是需要经过懵懂出错纠正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系列过程的碰撞和磨合。因而,从学生的错误中,我得到了很多关于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的反馈,这样可以让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治,并达到巩固强化的效果,顺利实现知识的内化。例如:
第一,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新知,在教学中我却将它当做复习,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积就会扩大(缩小)多少。并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出例2中的0.72*5,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第二,突出竖式书写的格式。 如计算1.35*1.2时,出现了将小数点对齐来计算。导致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这时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来引导思考:我们已将1.35扩大100倍得135,1.2扩大10倍得12,计算的是135*12,所以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还得将积缩小到它的1/1000。同样,对于竖式过程中点小数点,也可以从算理的角度去解决。
第三,突出小数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去计算,最后根据积变化的规律或者数因数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这样学生掌握较好。但不计算来直接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时,就不能完全按照数因数位数的方法来判断,诸如7.35*1.6,像这样最后一位乘得的积为整十数时,再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末尾的0,便不能判断积为三位小数。最终通过计算,让学生意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反思】
能力在交流中提高
师:(出示购物场景图)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铅笔,每支0.3元;橡皮筋,每根0.06元;羽毛球,每只0.8元。
师:(出示问题“买2支铅笔要多少元?”)
师:你会算吗?
生:0.3×2=0.6(元)
(出示问题:买9根橡皮筋需要多少元?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这三题都用乘法算?
生1:第一个问题,买2支铅笔要多少元,也就是求2个0.3是多少。
生2: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分别是求9个0.06是多少,3个0.8是多少。
师:请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三道算式都是小数乘整数。
师:在这三道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小数,一个因数是整数,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师:请看屏幕,我们在正方形中涂色表示3个0.8。
师:通过涂色我们知道,求3个0.8用乘法算。从图中可以看出:0.8×3=2.4。刚才同学在口答算式时,也说出了这几道算式的结果,能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吗?
生1:第1个问题,先算整数乘整数,3×2=6,0.3×2=0.6。
生2:第2个问题,我也是这样算的:9×6=54,0.09×6=0.54。
生3:8×3=24,0.8×3=2.4。
师:从同学们刚才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都把它先看作是整数乘整数。
赏析计算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算法。在建构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贲老师深知这一点,在上课伊始时,他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然后又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这就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产生了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交流计算方法时,思维能力便得到了发展。
能力在思辩中提高
师:我们再看一个问题。(屏幕出示)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妈妈买了一个西瓜,正好是3千克,每千克2.35元。
屏幕出示问题:5元,够吗?10元呢?
师:你能口算这题,不简单!如果估算,可把2.35元看作是3元。
师:也就是说,买3千克西瓜的钱数,比6元多,比9元少。
师:要用多少元,能不能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试着在作业本上用竖式计算2.35×3。
(生试算,师巡视。出现两种写法:一种是末尾数与3对齐,一种是小数点与3.00对齐)
师:请大家比较,两种写法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7.05,但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师:说说你们在写竖式时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也要相同数位对齐。
生2:我在课前预习时,看到书上的竖式是末尾对齐。
师:� )
师:我们一起对照竖式,口述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学生说“三五十五、写五进一、三三得九、加一得十,写零进一、二三得六、加一得七”,教师示意学生“暂停”)这一段计算过程,我们特别熟悉——
师:对!刚才口述的这一段内容,是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在进行计算。所以在写成竖式时,末位对齐。当成整数乘法计算后,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这题积中的小数点在什么位置?
师:联系之前我们的估算,7.05元,比6元多,比9元少。积是两位小数,小数点在7的右下角。关于在积中点小数点,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家的想法也就是说,积有几位小数,要看因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这是大家现在的猜想,也与先前所算的3道题是一致的。
赏析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提高能力。当学生在笔算的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写法而产生分歧的时候,贲老师并没有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把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平息争执。而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再引导学生回顾计算过程,发现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对小数乘整数竖式写法的正确认识。在表达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重组,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力在反思中提高
师:再看几题:
师:这几题,算完了吗?
生:没有。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对!按照大家刚才的猜想,这几题在算得的积中如何点上小数点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闪烁显示所点的小数点,因数和积中小数部分的数字添加底色。
(学生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
师:请大家看屏幕。(出示:14.8×23)
师: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生:纷纷摇头。
师:需要帮助吗?希望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
有学生抢答:148×23。
屏幕出示:148×23=3404。
学生口答出14.8×23的得数之后,教师依次出示:148×2.3=________,0.148×23=____。学生口答出得数,教师追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屏幕出示:1.48×23=34.04。
师:继续看屏幕。这三题不要计算,你能说出它们的积各是几位小数吗?
屏幕出示:
学生当堂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生反馈,师析因。
赏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本节课中,理解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贲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反思:(1)“按照大家刚才的猜想,这几题在算得的积中如何点上小数点呢?”;(2)“学生口答出得数,教师追问学生是怎样想的。”;(3)反馈学生做错的题目,引导学生反思错因。使学生在反思中对如何确定小数点位置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确定小数点位置的能力。
能力在练习中提高
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组口算题。题目出示之后,请根据题目直接写得数。每行3题,就写3个得数。
(屏幕逐题、逐行出示。学生写得数。指名报得数核对。)
师:0.2×5的积为什么是整数?是怎样算的?
师:这组口算题,每题0.5分。你能用一个算式来描述你能得到几分吗?
生:0.5×9=4.5(分)。
师:从这个算式中,你知道他做这组题的情况吗?
生:他9道题全对。
师:请学生用算式描述各自口算题做对的情况。
师:其实,我们大家刚才就是应用今天新学的小数和整数相乘的知识解决了一道实际问题。今后,我们将一起继续探讨小数乘法的有关问题。
赏析练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练习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针对性;既要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凸显知识形成的规律;既要巩固知识。更要寻求拓展。贲老师设计了一组口算题,在口算中制造认知冲突:“0.2×5的积为什么是整数?” “用算式描述各自口算题做对的情况。”这些练习既强化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他们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到位而不越位,让学生在“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九龙小学)
上过五年级“小数乘法”一课的教师,都有一种很深的体会:在列竖式笔算时,学生关于数位的对位问题总是一知半解。列3.5×3的竖式,多有图1、图2两种样子,谁也无法说服谁。还有的学生实在搞不清楚,就想出了如图3的列式。其实不难想象,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受到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要求数位对齐的负迁移。尽管教师多次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要末位对齐,但当学生坚持说图1也没错时,教师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了。很明显,图4~图6也说明,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摆脱小数的束缚,带来的后果是,要么算错,要么算不下去。
我们知道,整数乘法的竖式与它的横式思考方式是一样的,都是运用乘法分配律。例如32×14就是4个32与10个32的和,列竖式也正是这样的过程体现。但是到小数就有点不一样了。其实3.2×14也完全可以想成4个3.2与10个3.2的和(从算理上讲,列竖式这样去想也是对的,如图5),但是真正在列竖式时我们却把它们当作整数乘法去推算的,中间过程并不会出现小数。如果认可了图5的正确,那么像图4这样的错误率就更高了。
教师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算(图7),也一起分析了算理,但学生的视觉“告诉”他,这样做“很不和谐”:小数相乘中间过程却是整数,到最后又是小数。所以“小数乘法”教学的真正难点是帮助学生越过这个坎。教师对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充分感受、正面强化”,笔者以往也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但是学生升到六年级之后再去问他们,为什么图7竖式中间过程没有小数?他们多是含糊其辞,最后总是以“以前老师是这样教的”来结束问答。于是笔者大胆设想,不妨把小数乘法直接改成整数乘法(在列竖式之前),用列整数乘法竖式进行推算(如图8),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二、设计过程及前后比对
【设计第一稿】
在正式决定上这节课之前,笔者对本课教材进行了分析,也进行了多版本教材间的比对,发现了一些共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具体情境中引出小数乘法算式,用多种方法思考答案(如转化成加法算、转化单位算、数形结合算等),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算理分析,最后是熟练巩固。遵循这样的思路,笔者设计了教学的第一稿。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图9,请学生快速口答。
2.说算法:说说速算的办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3.环节过渡:3.5×3是否也与小数点位置移动有关?
(二)新授展开
1.给算式3.5×3赋予一定的现实情境(市场里买东西,西红柿3.5元/千克)。
重温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讨论交流,用学过的方法求出3.5×3的答案。(强调:已学过)学生中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转换算法,用加法做――点拨小数乘法的意义。
(2)转换单位,化元为角――化成整数算。
(3)分解小数,分步计算――运用乘法分配律。
3.尝试用竖式计算,使过程更简洁。一般学生中会出现两种情况(见图10)。
4.找出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将3与3、5分别相乘。引导发现与之相关的整数乘法算式(见图11)。从运算角度进行算理分析。
5.及时巩固,强调照样子写出思考过程(图12:6.4×4,6.32×3)。
6.重点讨论:左右两个竖式“保留哪一个”,明白用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小数乘法计算的道理。
7.即时练习两道题,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5.4×5,5.4×42)。
(三)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口算6道题,强化算法。
2.实践应用:出1道关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关注小数末尾去零的问题。
3.拓展提升:同一个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计算的思考分析。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经过两次课堂试教以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在新授展开的第一步,请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求出3.5×3的答案,学生似乎并不领会,计算这个答案似乎仅凭经验或直觉就可以得到(学生有太多的购物经验了),不需要什么方法。在笔者的一再要求下,转换方法、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分配律算等方式总算都呈现出来了,但总体感觉是算法多样化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少课堂兴奋。
问题二:在新授展开的第四步,要求学生从运算的角度进行算理分析时,课堂也比较沉闷。因为前面已经知道10.5这个答案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复杂地分析来分析去。学生大多对此表示不理解。
问题三:在新授展开的第六步,笔者意在通过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接受用整数乘法可以推算小数乘法,因此在列竖式时直接列成整数乘法竖式就行。但笔者的良苦用心学生并没有领情。到最后笔者只能强调,右边整数乘法这个竖式其实就是我们很重要的思考过程,在计算时只要保留这一个过程即可,随即把左边的竖式隐去。
问题四:在新授展开的第七步出现了课堂生成,既是问题也是契机。学生在列5.4×42的竖式时,出现了两种竖式,这说明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接受前面的知识。列图13的学生很快算出了答案,列图14的学生一直在嘀咕――怎么算呀,我哪写错了。于是笔者进行了干预:“像图14的算法,如果没有列成整数乘法的竖式,大家看看,是不是出现问题了,这位同学算不下去了。请下面哪位同学来帮一下,稍加改动,他就会明白了。”于是有学生上来将竖式21.6中出现的小数点擦去,也算出了226.8,笔者真的很无奈。
良好的设计意图并没有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是需要反思的。回到教材,对比教材中的示例(例1:3.5×3与例2:0.72×5)。例1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下理解不同的算法(有单位支撑),例2是脱离了具体情境,运用转化整数的方法,从积的变化规律的角度去进行分析的,并且这两个例题所出示的具体算式是不一样的。而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试图将例1与例2通过同一个材料3.5×3给以集中体现,学生显得有些思维疲倦。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还要进行不断的思考分析,让学生提不起精神。反思整个设计,总的来说学习材料缺少吸引性,思考力度缺少挑战性,教师给予的多,学生体验的少。笔者想重点体现的“用整数乘法(竖式)推算小数乘法结果”这一核心思想并没有出自学生主动的发现与积极的感悟,多的是“被发现”与“被灌输”。为破解问题,笔者进行了重新设计。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 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小数乘法的意义》一课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中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结合意义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提问、计算、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置学生于开放的情景活动之中,让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片断一:创设购物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一起到超市去看看。(出示情境图)
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每根棒棒糖0.20元,3根棒棒糖多少元?
生2:每包饼干1.2元,买4包饼干多少元?
生3:每包方便面0.80元,买2包方便面多少元?
生4:每千克苹果3.00元,买1.50千克苹果多少元?。
……
师:这些问题就作为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片断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
生:独立思考以上问题、探索研究
师:汇报交流
生1:第一个问题,列式0.2×3,因为每根棒棒糖0.20元,3根棒棒糖就是3个0.2,这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0.2×3等于多少呢?
生1:我用3个0.2相加,0.2+0.2+0.2=0.6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0.2=2角,2×3角=6(角)=0.6元。
生3: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一个正方形代表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元,每根棒棒糖0.2元,就涂2份,3根就涂6份,也就是0.6元。
生4:从他们的计算结果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可以直接用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一位小数,积就有一位小数。
师:厉害!这位同学还发现了计算的规律,这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生5:我选择的是第四个问题,我想每千克苹果3.00元,这是苹果单价,1.5千克是苹果的数量,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式为3×1.5。
师:那么怎样算出它的得数呢?
生5:1千克苹果是3元,0.5千克就是1.5元,合起来就是4.5元。
生6:也可以用1.5+1.5+1.5=4.5(元)
生7:先用3×15=45,再看因数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有一位小数,即4.5元
……
反思: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计算方法,对于0.2×3=0.6,3×1.5=4.5,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可谓殊途同归。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已从他人的思想方法中得到启发,他们都能利用连加的方法,单位换算成整数计算的方法,以及用几何模型涂一涂的方法来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只有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而发现数学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运用自如,同时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体验到经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的喜悦。
片断三:运用新知识,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师:(第4页第2题)说一说这几道小数乘法算式的意义。
生1:0.3×4表示4个0.3是多少?
生2:5×0.3表示5个0.3是多少?
……
师:谁能说明每幅图所表示的意思?
生:每个正方形代表“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平均分成100份,每小格代表0.01。
师:让学生动手涂一涂,填写得数)
师:从涂的结果发现了什么?(全班反馈)
师:我们知道了0.01×10=0.1,0.01×100=1,那么0.01×1000=?
生:0.01×100=1,那么0.01×1000,结果扩大10倍得10。
师:你能计算6×2.5吗?请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生1:2.5+2.5+2.5+2.5+2.5+2.5=15
生2:6×2=12,6×0.5=3,12+3=15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乘法,请同学们课后找找这样的例子,把你找到的结果写到数学日记里。
反思:教学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所以必须及时有效地搞好课堂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多层次练习,从多种角度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涂一涂,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同时体现了数和形的结合。鼓励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写下有意义的数学日记,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总之,将教学内容放置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索的空间,是这个教学案例的突出特点。借助“购物”情境,让学生提出小数乘法的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组织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小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使一个“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探索中,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真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提供了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理念。“小数乘小数”计算的生长点就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教学例1时,充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推理的过程;第二次在教学“试一试”时,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推理的能力。在两次探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片断一:
师(课件出示平面图):同学们,这是小明新家平面图的一部分,你能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生1: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2:阳台和房间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生3:阳台、书房和房间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可见,大家都是善于动脑筋的学生。(课件出示其中的三个问题)你能求出书房的面积吗?怎样列式?
生4:3×2.8。
师:为什么用3×2.8呢?
生5:因为书房是长方形,所以用3×2.8。
师:那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本子来算。(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谁来说说这题的计算方法?
生6:列竖式时先把右边对齐,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不错。还有谁来说说?
生7: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最后点上小数点。
师:你们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说得真完整、具体,可见你们掌握得不错。
师:求房间和阳台的面积有多大,各怎么列式?
生8:求房间的面积列式为3.6×2.8,求阳台的面积列式为1.15×2.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与前面的一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9:第一道算式是小数乘整数,第二和第三道算式是小数乘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
反思: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的矛盾是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本节课的导入设计改变了课本原有的呈现方式,将复习铺垫与情境导入融为一体,解决了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之间的矛盾,使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课始,我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既复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又为后面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埋下伏笔。当学生提出求房间和阳台的面积时,我适时引导,便能自然地引入新课。
片断二:
师:让我们根据经验,先尝试计算一下房间的面积。(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让两位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的计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1:他们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但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
师:这两位同学无论谁计算的对还是错,都值得表扬。因为小数乘小数的确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然后点上小数点,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看来,关键问题是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师:到底哪种算法对呢?利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判断出来。
生2:把2.8看作3,3.6×3=10.8,那3.6×2.8的积一定比10.8小,所以3.6×2.8的积不是100.8。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把3.6看成4,4×2.8=11.2,说明3.6×2.8的积一定比11.2小,所以第一种算法是正确的,积应该是10.08。
生4:3.6比4小,2.8比3小,4×3=12,即3.6×2.8的积一定比12小,所以100.8是错的。
……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在学生不了解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尝试计算3.6×2.8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的头脑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有“小数乘整数”“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经验作基础,所以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计算,让他们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思维的训练。另外,纵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竖式计算教学离不开估算这一环节,而且估算这一环节的出现是在列竖式计算之前的。当然,教材这一安排,编者肯定有其意图,可是我经过反复钻研教材和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后,对估算的教学次序做了以上改动,因为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我在学生探究过后,让学生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和检验,这一改动并没有违背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而且这一举措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估算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从学生估算的方法来看,并不拘于书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可见这样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这不也是我们在计算教学中所追寻的目标吗?
片断三:
师:看来,3.6×2.8=10.08是正确。那么,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
生1: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生2:他的意思说,第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第二个因数也是一位小数,所以积有两位小数。
师:“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那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这只是他的猜测,我们要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验证。谁来说说?(没有学生举手)
师(课件出示3.6×2.8):我们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3:第一个因数3.6变成了36,即乘了10。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第二个因数呢?
生4:第二个因数也乘了10,它们相乘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了100。
师:要想得到原来的积,怎么办?
生5:应该用1008除以100,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10.08。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
生6:一个因数乘了10,另一个因数也乘了10,积就乘了100,要想得到原来的积要就把1008除以100,就是10.8。
师:这下同学们知道这种算法错在什么地方了吧?
生7:这种算法错把积除以10。
师: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这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
……
反思:课堂上我提问“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教学预设中,我以为一定会有学生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的,这样就可以教会其他不会的学生,从而理解算理。可是当我提问时,有一个学生就回答“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此时我灵机一动,说:“这只是他的猜测,我们要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验证。”然而,却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当时并没有着急,而是“扶”着学生逐步理解算理。上完课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揣摩学生的心理,进行充分预设,才能从容地处理好课堂的生成。从上述教学中,让我切实地感受到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
总结思考:
能够让学生根据归纳出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甚至比较熟练的计算,这当然是计算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新课改的今天,当我再一次关注计算教学时,我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探索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1.在计算方法的算理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明确给出计算的法则,意图是让学生充分经历得出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另外,钻研教材时,我发现教材为什么不通过列表格、计算器计算等形式先探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规律,再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呢?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经历小数乘小数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得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既然如此,我在教学中就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去独立探索算理。当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推理时,我先“扶”着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推理。这样,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在归纳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材中不明确给出计算方法的结论,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来。从具体直观的计算到小数乘小数一般方法的归纳概括,对学生来说是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我非常关注计算方法归纳的过程,注重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计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于个体心理活动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这就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归纳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做铺垫,这里于无形中也渗透了迁移这一数学思想。教学中长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总之,计算教学的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创造性。因此,计算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我们要多关注计算教学,就会发现原来计算教学也可以精彩纷呈,更会发现计算教学的魅力也是无穷的。
【关 键 词】 小数乘法;以学定教;整数乘法;改进
【作者简介】 田兴,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绍兴县十佳青年教师标兵。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学校行政管理。钱建军,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绍兴市教坛新秀。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1-0120-04
一、问题的描述
“由教导学”或“以学定教”一直是教学研究的两条重要视线。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应该建立在学生学习主体性基础之上,由“学法”研究“教法”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我们通过研究错因,分析学情,有效确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从“未知”向“已知”自然顺利地过度。
笔者曾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课内容是人教版五上年级《小数乘整数》,学生在练习时普遍出现这样的问题(如图1),教师讲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最后再处理积的小数点,因此竖式计算的中间过程应该是两个整数,而不是像12.8那样的小数。随即要求学生把这个小数点擦去(如图2)。尽管这样强调,还是有不少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像图3类似的问题。
二、问题的分析
1. 学生访谈――不能自圆其说。为探明原因,笔者根据图3做了学生访谈。
师:中间过程你为什么还是在写小数?
生1:因为是小数乘法呀,我觉得写小数才算是小数乘法,写整数就不是小数乘法了。
生2:我觉得像图2肯定不对,128+32怎么可能等于44.8呢?
师:像你这样也不对呀,12.8+3.2也不等于44.8呀。况且你上下两个数位也没对齐,44.8怎么算呀。
生2:44.8我不是根据上面算出来的,而是因为因数3.2扩了10倍,所以积要缩小10倍。
从访谈中可以知道,学生的想法很简单,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访谈也发现他们的思维角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观察竖式是从上往下,正是这种观察使他们觉得“有问题”。有的学生算出448后,不再理会计算过程了,根据推理得出结果。但当引导他们进行上下观察时,他们又觉得很不可思议,已全然不顾数位对齐的规则,很难自圆其说。
2. 教研组分析――峰回路转。在计算过程中还是出现小数是由于学生还不能够完全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我们依据的是运算概念,即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教学的(教材示例如图4)。这样扩大、缩小的过程可能还是比较抽象的,我们是不是能想想别的办法。
经过分析与文献查阅,利用数概念教学也是一种办法,把一位、两位……小数进行单位换算,转化成几个0.1,0.01……的形式,这样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就上位统一了,他们都是在求“几个几”,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而已。如像0.2×3就是2个0.1×3=6个0.1,再利用几何直观(如图5)学生必定把目光锁定在整数部分了。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就形成了。
令人遗憾的是,教研组用第二种思路设计的教学,还是出现了老问题。我们把目光重新转回到教材给出的示例(图4)。结果中的3.60是对于乘数是一位数――“5”来说的,如果乘数“5”改为“15”,那么这个3.60作为0.72×15其中0.72×5的第一步过程,为什么就不可以了呢(图6)?5的前面多了一个1(实际为10),那就在3.60的基础上继续做下去,怎么就错了呢?我们觉得这种分析与前面的学生访谈就比较匹配了。教材中只给出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示例,3.60作为一个结果,学生很容易把它想成是两位数乘法中的一步过程。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而是在于“乘数是一位数与乘数是两位数”在书写过程中的不同。因为所有乘数是一位数的“小数乘整数”学生都能做对,当变成两位数就错误百出了。
3. 深度追问――柳暗花明。造成学生心理困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经意间,笔者听到了竖式笔算的过程口述,对“等于”、“横线”引起了注意。在学生心目中,竖式中的一条横线就是一个等号。在一步计算时,横式与竖式是一一对应的,许多教师就把0.72×5的竖式过程读成零点七二乘五等于三点六零,这样小数乘整数,结果还是小数。在两步计算中,0.72×15竖式过程(图7)写成了两个整数36 0与72,把这两个整数相加结果却“等于”一个小数(答案),在他们眼里是有违常理的。所以他们会非常自觉地在竖式过程中添上小数点以弥补心理的不安,即使是乱点小数点也总要比不点强。因此,出现像前面图3那样的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竖式中的一条横线是不是“等于”符号?笔者访谈了几位教低年级的数学教师,他们都认为就是“等号”,以前在教学中他们都是这样说的。这种认识在一步计算时似乎发现不了问题,但两步以上的竖式问题就出来了。笔者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三册教科书P 27找到了一个连加示例(图8):如果竖式中的横线是等号,那么把竖式改写成横式就变成28+34=62+22=84,这也是学生常犯的一种错误,因为这三部分是不相等的,在连减或加减混合竖式计算中也如此。如果“_____”是“等号”,那么它应该有一种独立性而不是依附于某种“背景”。当我们把竖式中的各种成份都隐去,只剩下“_____”时,再让大家来认一认,恐怕没有人 看来这条横线只是表示一种间隔或是一种趋向(图9)。
三、在思考中不断改进
顺着上面的思路来,通过对比横式中的“连等号”,让学生重新认识竖式中“_____”这个符号的意义,对于突破教学难点似乎是一种办法。因为至少从理论上我们可以自圆其说了。但是对于刚学完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竖式笔算升到五年级的学生,“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观念实在太根深蒂固了,实际上他们从二年级正式学加减法竖式时就开始有这样的强化了。即使是列一个普通的3.5×3的竖式,在他们的心目中也应该是3与3对齐。笔者也拿这个题目“考查”了办公室同事(有十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她竟然也这样列式。况且依照上述的教学办法又会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怪论。0.72×15竖式计算我们一般是这样说的:把零点七二的零点(去掉)不看,记在心里,先用七十二乘十五,乘得的积缩小一百倍进行还原。再看四年级孩子解答多步计算题(图10-11),问他为什么这样算?他说先不去管15,把它记在心里,算出66后,再把它写出来。问五年级孩子解方程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时“3”去哪里了?第三步怎么突然又出来了?他会说,我把3先记在心里了。 当四年级的时候我们不允许他把“15”记在心里,五上年级学小数乘法时,我们需要把小数记在心里,而后面单元的解方程,我们又不允许他把“3”记在心里了,学生简直是懵了。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先得出44.8这个结果(图12),然后再去反思竖式的中间过程该怎么写,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常只能实行接受性教学,让学生记住书写规则。而这样的教学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在解释原因时,还是不明不白。只会讲“我们老师是这样说的”。
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顺其自然,以学定教。笔者主张废弃小数乘法竖式笔算,直接用整数竖式计算,进而推算小数乘法结果(如图13),理由如下:
1.改进后的教法属于“老朋友解决新问题“,学生更觉亲近。对大量学生的调研表明,在没有任何教学暗示的前提下,不少孩子是可以用笔算“正确解答”一位小数乘整数的“积”,尽管上下位置对得不一样(图14)。在说明算理的时候他们也会自觉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并且统一用整数竖式笔算推算小数乘法结果,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转化,并没有发生变化。
2.改进后的教法思维与操作相和谐,视觉更清晰。对竖式的计算过程我们通常是通过横式进行算理分析的。例如在整数乘法的竖式过程中(如图13),32×14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到32×4+32×10=128+320=448,这个过程与竖式相匹配。但是当小数出现时,就变成似是而非了(图15)。从算理来讲,3.2×14=3.2×4+3.2×10=12.8+32,应该写12.8“却不让写”,这是条件算理与竖式过程不匹配。当两个“整数”相加却最后变成了小数,这是竖式过程与结果不匹配。改进后的教学方法避免了因思维与操作在视觉表现上过于胶着而带来的算理不清,计算过程显化、清晰。算到最后根据整数计算结果推算小数计算结果也是原来传统做法的必经之路,并没有增加难度。
3.改进后的教法更加突出数学本质。我们可以从单位转化的角度进行理解:3.2×14=32×0.1×14=32×14×0.1=32×14×0.1 原本的小数乘小数到最后就转化成了整数乘整数,然后再添加一个单位。
如果从积的变化规律角度进行分析,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自然地得出小数乘法的结果,这种能力表现为在横式推算上他们觉得更轻松。例如当告知32×14=448,要求如下答案,学生一般总能搞定: “ 320×14= 32×1.4= 3.2×14= 32×0.14= 0.32×14= 32×0.014=”一些中上生甚至可以在《小数乘整数》第一节课结束后就能推算像“3.2×1.4, 3.2×0.1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结果。一道乘法算式能解决那么多的小数乘法题目,直接用整数乘整数解决小数乘法,更加可以突出数学本质。
四、写在最后
笔者根据这个观点进行教学设计,在多个班进行试教都比较成功。听课教师纷纷表示:
1.这样教学生是真懂了,以前的教学只是记住了教老师的要求。
2.这样做突出了心算,有一个好处是学生对于去掉小数末尾的0会更主动自然一些。如图17:当算出270以后,学生紧跟着是一步是除以10。这样原本末尾有0的答案都会因除以10,100…自动抵销掉。所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对于“教”的要求就少了许多。按照传统的教学,学生还会有一种非常典型的错误: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按照本案教学,这种问题将不复存在。(这在笔者的课堂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3.考试怎么办?现行课本,作业本中还是传统的题目(如图18)那样,学生可能就不会做了。
笔者以为,教师有第3种顾虑是非常正常的。但进而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考这样的题目?当学生已经会解答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了,这样的考法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