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六年级科学教案【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2、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难点:
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适合制作乐器的材料。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和兴趣。
二、动手制作。
1、选择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2、动手实验。
学生小组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发声的大小、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3、制作乐器。
小组合作制作乐器。(教师强调在使用小刀、剪子时要注意安全)
4、改进乐器。
学生小组演奏乐器,发现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进。
三、总结。
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制作成果。
第二课时
一、检查同学们的准备情况
◆模拟课堂
师:同学们的工具和材料都带来了吗?
(如果有没带齐的情况,则在批评之后,安排他们:
1、向其他小组借同类材料;
2、教师帮助他们在实验室里寻找替代材料;
3、临时更换可制作的乐器。)
二、提出制作要求
◆模拟课堂
师: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团结合作,井然有序;
2、专心致志,不要大声吵闹;
3、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4、注意安全,有紧急情况马上汇报。
5、节约时间。
三、同学们分组制作乐器
◆模拟课堂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术上的帮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一些数据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避免他们走太多的弯路。如:
四、调试乐器
◆模拟课堂
师:如果有提前做完的,就尝试演奏并调试自制的乐器,使它能真正奏出一首简单的乐曲。
如果一节课还没有做完,下课后或放学后,接着把它完成。
下节课我们将举办自制乐器演奏会,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 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 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 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 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 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利用健康测试等活动,认识什么是健康,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
2、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健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人体健康测试记录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健康?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的理解。
板书课题:《我给健康下“定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图。
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健康吗?
师生交流评议。
2、人体健康测试。
学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测试自己和好朋友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上。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
分析:从测试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总结。
三、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主题)。
第二课时
一、争议中引入,讨论中明确。
健康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理解可能更会引起争议。基于此,教材不仅设计了几种对健康的不同见解,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对健康的认识。然后,教材又出示了几幅不同内容的画面,包括正面的合理饮食、注意锻炼、认真读书等健康行为,也包括情绪暴躁摔书本、善于挑剔打架等不健康的心理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完善对健康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二、活动中分析。
在学生达成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后,教材编排了人体健康测试活动。测试的标准选自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意在使学生对健康做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结合标准分组测试或给自己打分,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原因的分析也会有所区别,特别是标准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第四条可能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可能认为这几点并不是健康所包含的范围。
三、活动后确定研究主题。
人体健康测试活动后,教材刻意编排了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活动。教材中提示了几种研究的方向:即心脏、大脑、心理、青春期发育等内容,以引领学生研究的走向。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可以研究这几方面的内容之一,也可做某一方面的专项研究,力求完成知识训练点的内容。例如可引导学生在研究心脏方面内容时,专项研究心脏的作用或心脏跳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但应注意,教师切不可限定学生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免限制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学后记】
待学生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应立即将学生进行分组、编排,并布置以组为单位课下进行方案设计(也可下一课时课上进行),进而做好研究的衔接工作。
学习目标
1.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
2.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
活动准备
1.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墙饰背景。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
2。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部分。
3。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分。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每天带食物来喂小兔子,观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记录和相互交流。
活动评价
1.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能够持续喂养和观察小兔子。
2.能够了解兔子的食性,并乐于与教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动和发现。
3活动建议:
4.请家长注意引导、提醒、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5.将礼貌宝宝的图片张贴在图书区中,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表达能力,养成礼貌行为。
教学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7人,分为8组,每组6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试卷内容略)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编写时间 9月3日 执行时间9月 日 总序第( 1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 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注:三个活动可以让每小组选定其中的1个进行研究即可)
第二课时
编写时间9月6日 执行时间9月 日 总序第( 2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作出相应的推断。
情感 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及所观察的实验装置。课件:有关自然界植物的向性运动。
一.教学导入:
上星期我们组装了一些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二.交流各组装置所观察到的情况
1.各小组出示实验记录。
2.小组成员汇报观察情况,要求:语言简洁、过程清楚。
3.各小组出示各自的装置。
4.各小组归纳各自的结论,要求:思维严密、条理性强。
三.活动 自然界中的植物
1.出示课件:有关自然界植物的向性运动。
2.提问:从课件中你看到了一些什么现象?
3.学生汇报。
4.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交流后明确: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四.拓展
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把它们有关向性运动的现象画下来、记下来或者拍下来。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揭示课题
1.师生一起板书。
2.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一。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二。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字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四。教师小结
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