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一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给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看“我”是如何与电话“小精灵”交往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我”是如何与“小精灵”开始通话的?

(2)“我”与“小精灵”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长大后为什么想认识苏珊?

2.当“我”看到苏珊的留言时有什么感受?

3.假如苏珊一开始没有给“我”帮助,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说一说最近令你感动的事情。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对词语的理解。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密语:秘密的通信用语。为了保密,通常用数字、字母、单词等代替真实的通信内容,也叫暗语。

谋面:彼此见面,相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问讯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这些问讯处,为人们就医、乘车(船)带来很大的方便。学生对问讯处应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农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带着的。因此,结合本课教学,教师可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的内容又是儿童生活方面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如,苏珊面对“我”的提问,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又如,“我”心爱的小鸟死了,苏珊却说是“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3.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如,当孩子的手指被砸伤时,她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孩子的孤单、恐惧与无助,她用悦耳的声音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指导孩子实现自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当孩子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伤心时,苏珊宽慰孩子,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谈谈各自的认识,启发孩子: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4.本文情感丰富,适合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如,回忆“我”的金丝雀突然死后的那部分语句,人物感情丰富,是感情朗读的好材料。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伤心、痛苦,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渴望得到安抚;苏珊听懂了“我”的心声,她用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我”,引导“我”走出痛苦的阴影。然后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别能力差的弱点,千方百计诱骗青少年拨打电话。个别的甚至利用引诱青少年上当受骗。因此,结合本课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四、教学案例

让生命更美好

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师: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生:因为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

师: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生:作者说“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

师: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生:没有。

师: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苏珊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

师: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

生: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生: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

生: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师: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

师: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生:作者不伤心了。我是从课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读这一段。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篇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二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

(3)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教学重难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三、教学准备:文字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板书:苏珊用——心灵——倾听——我——快乐成长

关心、帮助、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

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呢?请打开课本,让我

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流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可以多读几遍。读完以后,想想:课文围绕“我”和苏珊的交往,写了几个意思。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三、细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认真读课文,那些地方让你深受感动,用笔画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流。

(3)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师: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因为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

师: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作者说“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

师: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没有。)

师:一起读“我”说的话。

(生读)

师: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苏珊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

师: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

(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

(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

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

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听出来了。)

师: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师: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生读)

师: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作者不伤心了。我是从课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师:请大家读读这一段。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指名读,齐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

(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升华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人间的真善美……)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先是师读,渐渐生融入其中):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用心灵去倾听 篇4

12*用心灵去倾听

主备人:徐 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3、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3、了解主人公。(苏珊和作者汤米。)

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苏珊和汤米),而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的是——一部电话。

4、介绍问讯处。

(1)当时苏珊在哪里工作?(问讯处。) (2)介绍问讯处。出示:

问讯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以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商店、银行等。它们为人们就医、乘车乘船、购物,办理金融业务等这些活动带来很大的方便。

可能大部分同学对问讯处还是比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1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次。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3)按提示把课文分为三段,概括段落大意。(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交流课文写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3、交流分段和段意。

第一段(1~2节)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第二段(3~12节)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此后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第三段(13~25节)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4、快速浏览课文,苏珊帮助我几次?

三、研读课文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谋面”是什么意思?(就是见面的意思)。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2)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生交流。(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小结:苏珊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不愿意让汤米感受那份生离死别的痛苦,更愿意告诉他美好的希望。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4)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小结:苏珊和作者一起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她对“我”付出了母亲般的关爱,是“我”未谋面的母亲,成了“我”心灵的守护神。同样,她也得到了做母亲的快乐。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3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交流练笔。

6、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小结:学完课文,对于苏珊的人物性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学生再读苏珊的留言,让人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

7、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四、知识延伸——前后照应的手法

1、在课文中找出与这些句子相对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2、交流反馈。

第14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7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

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5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

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

小结: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

五、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4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个有关倾听的美好故事,这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希望同学们都能从两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用心去倾听,去关爱,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六、板书设计

12*用心灵去倾听

苏珊—— 用心灵——倾听——我——快乐成长

关爱 帮助 呵护

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自己不懂的字词。

2、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耳朵都可以听到很多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现在,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说话。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这样的听是倾听吗?(提问学生,总结学生答案)

师: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二、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师在课件中出示课题,并在黑板上板书:12*

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

师:请齐读课题,再齐读,再读。(生读三次课题)同学们,在这个课题中,你们觉得关键词语是哪个?(总结学生答案,再叫学生齐读关键词语:心灵、倾听)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

师:那谁来和大家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

师:这就和听有关了。那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讯处。)

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都在课前去了解过附近的问讯处,与里面的工作人员交流。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讲有关问讯处的一些小知识。问讯处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商店、银行等。它们为人们就医、乘车乘船、购物,办理金融业务等这些活动带来很大的方便。可能大部分同学对问讯处还是比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真的?(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听。)

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

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用心灵。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很认真,并且很有效果。给自己掌声鼓励鼓励吧!

4、再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读完以后请大家说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动人故事?(指名叫学生说

“我”和苏珊交往的过程)

师: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感受它。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总结答案,出示课件,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事情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第二部分(3~6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

第三部分(6~12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第四部分(13~结束)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5、深入分析: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谁来说说着迷这个词什么意思?(总结答案: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

的爱好。)

师:那小时候最令“我”着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总结答案:那台老旧的电话机。因为这部奇妙的电话机,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师:无所不知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精灵无所不知的?(总结答案: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万事通。因为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叫学生画一下这些句子。)

师:电话里真的住着一个这样的小精灵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我”小时候美好纯洁的童心,由此使学生更深体会苏珊的用心倾听、热情帮助对保护“我”的这颗童心,使我健康快乐成长是多么重要)

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第三部分。大家快速默读第3~12自然段,读完以后,四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出示课件)

(1)生活(关心)

①当“我”一人在家,手指被锤子砸伤时,急忙打通了问讯处的电话,发现什么?

(“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这时,苏珊已经化身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灵)

②“我”的手指受伤,刚接通电话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总结答案,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③“我”为什么哭?(手指被锤子砸伤了,很痛,所以哭。)

④为什么“我”在打电话之前没有哭?直到电话接通了才放声大哭?(因为“我”知道哭也没人听见,所以忍着。这时候有人听“我”说话了,就像在孤独无助时找到了希望。所以除了因为手指受伤了,痛苦地哭,还因为在孤独无助时找到了希望的幸福地哭。)

⑤听着“我”在哭诉,苏珊怎么说的?请读一读。(“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引导学生读出关心、安慰的语气。叫几名学生读。)

⑥接下来,苏珊还说了什么?(“你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

受伤的手指上。”用演示当时情景的办法,让学生学习苏珊,加深体会,学会怎么倾听安慰别人。如:师:可是我听了仍然疼,怎么办?生:汤米,别怕。你的手指很快就会好的,你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还疼吗?师:嗯,不疼了。谢谢你,苏珊!谢谢你的关心和帮助。)

(板书:生活、关心、安抚)

(2)学习(耐心)

①我学习上遇上问题时,苏珊怎么帮助我?(耐心为我解释。)

②解释什么问题?请读。(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③师生演示打电话。师当小时候的作者,学生当苏珊。(师:你好,苏珊。生:你好,汤米。师:你能告诉我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吗?生:……师:可是我还是没听清楚,你能重复一遍吗?生:……师:我记不住,你能告诉我用什么方法记住吗?生:……师:哦,苏珊,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生:马德里。师:苏珊,我的语文作业还有个地方不会做。生:……师:“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生:……师:明天要秋游,我要怎么准备?生:……)

(适时提醒学生礼貌用语和说话语气,并特意反复问一个问题。多指几个学生演示,直到学生被训练得很有耐心。)

④同学们,从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苏珊很有耐心,工作有责任心。)

(板书:学习耐心,讲解)

⑤出示句子: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这句话该怎么读?该强调什么词?为什么?(引导学生读出感激的语气,强调“总是”、“一遍遍”,先齐读,再指名读。)

(3)心理(爱心)

①师指课题:还从哪里可以看出苏珊是在用心灵倾听?(当“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苏珊安慰我说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出示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让学生齐读)

②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因为“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苏珊想安慰我。)

③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指名回答,再齐读,引导学生读出非常难过的语气。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但没有告诉苏珊自己伤心。)

④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苏珊?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叫学生齐读“我”说的话,引导学生读出伤心、难过、困惑的语气)

⑤师再读:“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苏珊?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

大家用心听,看听出什么了?(指多名学生回答,总结答案: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作者对死充满了恐惧;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⑥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听出来了。)

⑦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板书:心理爱心、乐观)

⑧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安慰作者。(再读苏珊的话,引导学生读出美好平和、乐观安慰的语气)

⑨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总结答案:从第1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作者不伤心了。

⑩男女生比赛读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信任平静、很有爱心的语气,强调用心灵去倾听。)

(4)回味(童心)

①师:小时候,苏珊用心倾听并帮助“我”。长大后,她还会用心倾听“我”说话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就要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从中寻找答案。(总结答案:会用心倾听。从这些地方看出:作者回故乡小镇,与苏珊取得联系,问苏珊“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她回答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②苏珊与作者回忆的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

③作者对苏珊是怎样的感情?(出示课件: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苏珊和作者一起回忆作者的童年,这说明苏珊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苏珊对“我”付出了母亲般的关爱,是我未谋面的母亲,成了我心灵的守护神。)

(板书:回味童心、守护)

④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⑤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先指名读、再齐读,要有感情地读。)

⑥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希望我乐观对待生活,过得幸福快乐……)

三、课外拓展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

2、如果你是汤米,你想对已年老的的苏珊说些什么?(小练笔)

3、细心的同学们,四川地震以后,留下了很多孤儿,让我们也用心灵去倾听,带给那些受伤的小朋友的幸福与快乐好吗?

(可在报刊或网络上查找有关信息,感受他们的苦难痛楚,根据自己的能力付诸关爱他们的'实际行动。)

四、总结深化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完后叫学生画出觉得感动或喜欢的句子,小组讨论并和全班同学分享感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个有关倾听的美好故事。同学们知道吗,这其实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希望同学们都能从两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懂得用心去倾听,真心去关爱,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能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向别人寻求帮助,像汤米一样;在别人求助时要真诚地伸出援手,像苏珊一样。让我们一起体味人性的美丽之一:用心灵互相扶持。因为正是这人性之美才能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篇6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的教学目标。特别在选文上下了功夫,认真选择了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我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就深有感触。

我现在教的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组课文的主题就是“感受大自然”。其中郭枫的《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美丽和智慧,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起初,我在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被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所折服,可不知道我的学生们是否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呢?他们是否也能体会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于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童心童趣,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人类居住的村落都有什么?学生们立刻纷纷举手回答“有: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学校、商场、医院……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又看到了什么?你是如何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热闹的教室立即安静下来。我小心翼翼地走下去,看见孩子们非常认真地读着画着写着。他们会不会体会到作者那独特的感受呢?我的手里捏着一把汗。可没想到一会就听到孩子们的钢笔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接下来的小组交流更令我惊叹!我没想到孩子们的思维会如此活跃,他们的感受也如此独特!安静的教室又一次沸腾了。想和我一起去听一听他们的感受吗?

“老师,作者首先看到了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看见它左冲右撞,傲然地前进着,就把它想象成了游侠。这使我想到了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却是那么潇洒威武!作者的想象真的是很丰富啊!”

“当作者又看见‘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就想到了‘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象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由此我想到了就像我们生活中走在大街上的美丽少女引得那些男士们停下脚步去观看一样。”

“哄……”教室里立刻引起一片哄笑。我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不过细细想来,孩子想的没错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不正是孩子潜心读书所得到的体会吗?这不也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吗?我立即压住了笑声并给予这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又活跃起来了。

“我从这句话‘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体会到作者一定是把他们想象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分别之后再次相聚互相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还有那一群黑甲虫和蜥蜴友好地交流着,就像我们人类偶然遇到了知己似的,谈天说地,还互相邀请对方参观自己住所,多么好客啊!”

“还有,作者把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想象成优美的音韵,他一定听到了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

课堂上出现了少有的活跃,每个孩子都极力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的感情已经完全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我因势利导,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还会看见什么呢?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再一次被激活!

最后,我让学生深入自己体会的角色,用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学生一个比一个绘声绘色,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课后的小练笔也异常的成功,我在学生们思情并茂、形神俱美的文字中再一次感受到了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作者在这次奇异的游历中是快乐的。孩子们在品读课文中是快乐的。而我,在用心灵去倾听孩子们的感受时是快乐的!我为我的学生们感到庆幸,因为新课程改革为他们创造了新教材,新的课程理念为他们提供了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这样的语文课怎能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愿牵着学生的手,一起到新课堂去感受新教材的魅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