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1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学目标:
通过例1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及怎样求出总数等内容和理解。
通过例2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的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并能应用原始数据和表格计算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复均数。
出示例1
问:要求七个班的平均人数,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算出结果。
想一想:如果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解答。
通过计算让学生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2
学生想:要求五年级平均每人做多少个,必须先求出( )和( )
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让学生总结求较复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完成137页的“做一做”
复习统计表
出示137页的例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看看计算的结果对不对。
完成138页的“做一做”
第二课时
复习统计图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归纳整理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扇区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一步加深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初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图反映情况较为合适。
教学过程:
复习
回答
你学过哪几种统计图?
出示某电子仪器一厂和二厂在三个方面的统计图。
回答四个问题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和快?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综合上面的分析,�
让学生看书或出示140页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三角板 圆规 搜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这些图案很漂亮,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叫作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梳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
⊙回顾与整理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分组讨论,回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指名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教师说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常用虚线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5)让学生试着画出课件中图案的对称轴。
(6)请学生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①学生借助不同形状的纸板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在纸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②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进行总结。
已学过的图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过程。 2、知道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对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成反比例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课前准备: 找一本《安徒生童话》,把四个人看书表格画在小黑板上(图用文字),找一张10元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读书,许多同学特别喜欢读童话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童话故事书,你们看是什么? 出示《安徒生童话》,可了解一下谁读过这本书。 师:猜一猜,这本书有多少页? 学生猜测,然后实际看一看,说出页数。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书中的四个同伴都读过这本书,而且记录下了他们每人读书的情况。请同学们看小黑板。 小黑板出示:亮亮红红聪聪丫丫 每天看的页数12 15 18 20 看的天数15 12 10 9 2、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师:观察这个统计表,从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如: ●亮亮每天看12页,看了15天。 ●红红每天看15页,看了12天。 ●聪聪每天看18页,看了10天。 ●丫丫每天看20页,看了9天。 ●丫丫看得最快,只用了9天,亮亮看得最慢,用了15天。 二、认识反比例 (一)读书问题 1、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每天看的页数越多,看的天数就越少。 ●每天看的页数越少,看的天数就越多。 ●每天看的页数乘看书的天数,积是一定,都是180。 第三种意见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启发: 师:把他们每天看书的页数和看的天数分别乘一下,看发现了什么。(每天看书的页数与看书天数的乘积就是这本书的页数),你们能总结出一个数量关系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即板书: 每天看的页数×需要的天数=书的总页数(一定)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书的总页数一定时,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四个同伴看同一本书这件事情中,看书需要的天数是随着每天看书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天看的页数扩大,需要的天数就缩小;反之,每天看的页数缩小,需要的天数就扩大。而且,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3、师: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而且他们的乘积相等的事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一个换零钱的问题。教师出示表格,并拿出一张10元的人民币。 师:老师这有一张10张的人民币,如果要把它换成5元的,能换几张?如果换成1元的呢?那要换成5角的,2角的,1角的呢? 学生说,教师填在表格中。 面值5元1元5角2角1角 张数2 10 20 50 100 师: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换的钱的面值越大,需要的张数就越少;换的面值越小,需要的张数就越多。 ●表中面值与张数的积是一定的。 师:你们能总结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钱的面值×张数=10(元) 4、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并得出零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这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学生可能会说: ●10元钱是一定的,钱的面值和换的张数是变化的,钱的面值变大,钱的张数就变小;钱的面值变小,张数就变大。 ●钱的总数是一定的,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是是变化的,钱的面值越大,换的张数就越小。反之,钱的面值越小,钱的张数就越多。 师:通过看书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叫反比例,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零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多请几人发言。 5、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上面的两个例子和数量关系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可能会说: ●它们都是乘积一定,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变小。 师:像上面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相对应的积也一定,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 这段话在课本第13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书。 6、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成反比例关系的量,谁来说一说,成反比例的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可能会说: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这个量的乘积一定。 ●一个量变大,另一个就变小;一个量变小,另一个就变大。 三、尝试应用 1、让学生自己判断“试一试”中的三组数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试一试”,自己判断一下,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给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的时间。 2、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重点让学生一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如果有其它说法,只要是对的就给予肯定。 3、师:我们认识了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的量,你能举一个生活中反比例的例子吗?先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然后指名举例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下面请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判断一下,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要说明理由。 给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时间,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乒乓球的总个数一定,就是说每盒装的个数和需要的盒子乘积一定,每盒装的越多,需要的盒子就越少,反之,每盒装的越少,需要的盒子就越多。所以乒乓球总个数一定,每盒装的个数和需要的盒数成反比例。 ●全班的总人数一定,男生和女生人数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但他们不是相乘的关系。 学生如果有其他说法,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判断,然后指名汇报。 2、练一练第3题,完成表格再判断,交流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练一练第4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题,让学生明白大齿轮与小齿轮转数的关系,因为30:10=3,所以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3圈,然后,说明在工业生产中,齿轮转的周数叫转机,让学生填表,并回答问题。 五、知识拓展 介绍成反比例的量可以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 师:在学习正比例的时候,我们知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出来,其实成反比例的量也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来表示。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看一看知识窗里的内容,了解成反比例的量怎样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6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锥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共六套,沙、米,实验报告单;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圆锥形小麦堆。 师: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小麦丰收了。张小虎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爷爷用竹子量了量麦堆的高和底面的直径,出了个难题要考考小虎:你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 这下可难住了小虎,因为他只学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还没有学,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感兴趣的情境,巧妙至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互动新授 1、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呢? 根据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与那种图形的体积有关? 进一步观察、比较、猜测。教师举起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让学生想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会猜测: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3倍,4倍或其他。 2、实验探究。 (1)教师布置实验任务。 出示教材例2. ① 从准备好的圆柱、圆锥体容器中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容器来。 ② 用倒水的方法量一量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布置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选用实验用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操作,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 一号圆锥 二号圆锥 三号圆锥 次数 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 (2)开展实验探究。 ① 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 ② 实验研究。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收集整理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3)分析数据,作出判断。 ① 各组说说各种实验结果。 ② 观察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圆柱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也有两次或四次等不同的结果) ③ 进一步观察分析,什么情况下圆柱刚好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 (各组互相观察各组的圆柱圆锥,发现只要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④ 是不是所有符合等底等高条件的圆柱、圆锥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教师用标准教具装水实验一次) (4)总结结论 结论1: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结论2: 圆柱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3、启发引导 推导公式 师:对于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你能否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呢? 生:因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所以我们可以用1/3 sh表示圆锥的体积。 师:其他同学呢?� 师:那我们就用1/3 sh表示圆锥的体积。 计算公式:V= 1/3 sh 师: (1)这里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 (2)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学生回答,师做总结 4、简单应用 尝试解答 例1:(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运用拓展 1、试一试 一个圆锥形零件,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练一练 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3、实践性练习 师:请你们将做实验时装在圆柱容器里的水换成沙(或米)试一试,看结论是否一样。然后把它倒出,堆成一个圆锥形沙(米)堆,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它的体积。 4、开放性练习 一段圆柱形钢材,底面直径10厘米,高是15厘米,把它加工成一个圆锥零件。根据以上条件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得出哪些数学结论?(可小组讨论) (四)整理归纳,回顾体验 1、上了这些课,你有什么收获?(互说中系统整理) 2、用什么方法获取的?� 整个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储蓄的含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利息的计算。 2.经历储蓄的认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 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钱。 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 同学们知道吗,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质疑,理解相关概念。 (1)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11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讨论或做上记号。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汇报交流。 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教师说明: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钱除了本金,还应加上利息。 (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师讲解:存期是几年,就要选取相对应的年利率。本金与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两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做一做”。 先提问本题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别是多少?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14页第9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存款凭证后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思考】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中概念较多,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错误:计算利息时忘记乘存期;没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对应性;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的单位应是年等。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学习资源,在纠错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准备: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提问: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图上正确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光盘 教法写学法: 可以先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由学生说出一种是用数对,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由此引出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的复习。 然后出示课本上的街区平面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街区图的内容,特别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以提问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为例,如果学生回答: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应认可。当说出行进距离时,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由此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使学生明确通常是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有了这个统一的约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级学生将图上距离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mm之内。 复习时,也可以先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的对话内容,再请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在学生说出街区图的内容时,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的提问,引出图上测量的问题。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搞清楚该怎样量,然后再看着第106页上面的街区图,提出问题,或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对话中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0教学内容: P702– 7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学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谁能来说一说: 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数量、总量;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 二、先观察、后概括: 1、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如下表: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 60 120 180 240 300 360 …… 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表中有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 ⑵、路程是怎样随着行车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⑶、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从上表可以看出: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或一定的),这个比也就是速度。 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 2、新改例2:一种铅笔,支数与总价如下表: 支数)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3 0.6 0.9 1.2 1.5 1.8 …… 由上表可以发现什么特征? (哪几个量是相关联的?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成关系式是:=单价(一定) 比较例1、例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概括: ⑴、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这两种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⑵、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么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则数量关系可以概括下面的式子: = K(一定) (结合例1、例2说一说) 3、练一练P75 三、巩固练习: 1、 P76看后判断,并连起来说一说。 2、 P76 – 2先观察,再分析。 3、 P76 – 3 四、小结: 要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依据什么来判断? 1、两个相联的量? 2、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 五、作业: P76 3 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1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复习用正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3.复习用反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数量关系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2.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 3.梯形的上、下底长度一定,梯形的面积和它的高度。 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5.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6.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7.单位面积一定,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8.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9.订阅《北京儿童》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二)复习应用题 1.某工厂八月份计划造一批机床,开工8天就造了56台,照这样速度到月底可生产多少台? 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 8天56台 31天?台 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每天生产的台数一定,成正比例。) 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正字,决定用正比例方法做。 解 设到月底可生产x台。 x=217 答:照这样速度月底可生产217台。 2.一批纸张,钉成20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600本。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多少本? 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 20页600本 24页?本 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纸张总页数一定,成反比例。) 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反字,决定用反比例方法做。 解 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x本。 24x=20600 x=500 答: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500本。 学生独立地用老师教的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本上做两道题。 (1)火车3小时行13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有一批砖,25人去搬,6小时搬完,如果30人去搬,需要多少小时搬完? (三)练习解答两步的比例应用题 1.李涛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黑板上的对应关系变成: 解 设x天读完。 (6+4)x=630 10x=630 x=18 答:18天可以读完。 2.在第1题的基础上,改变问题。 李涛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提前几天读完? 对应关系: 解 设如果每天多读4页,x天读完。 (6+4)x=630 10x=630 x=18 30-18=12(天) 答:提前12天读完。 (指导学生分析、比较。) 以上两道题,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使原来的题复杂了一步,但用反比例解的方法没有变。) 练习(学生独立分析,做题。) 1.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行驶105km。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1.2h到达乙城,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 解 设甲城到乙城有x千米。 3x=105(3+1.2) x=147 答:甲城到乙城有147km。 2.光明乡有144公顷水稻,5天收割了90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几天可以收割完? 解 设剩下的x天可以收割完。 90x=554 x=3 答:剩下的3天可以收割完。 (再用间接设的方法做两道题。) 1.纺织厂的织布车间过去每人看16台织布机,每班需要42人,现在改进操作方法,每人看24台。每班可以节约几人? 1642=24x 42-x 2.某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机器48台,15天可以完成任务,现在要12天完成任务,每天应增产多少台? 12x=4815 x-48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有其独特的思考方法的,所以在教案的设计上重点放在指导、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上。 第一层次,先做判断练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因为这是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 第二层次,进行最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怎样找对应关系,如何正确判断,然后再动笔做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第三层次,进行间接设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