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那么大家知道怎么开展平均数的教学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平均数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第一步: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第二步:讲授新课:
1、引例: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
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
甲小组:X==91(分)
甲小组做得对吗?有不同求法吗?
乙小组:
乙小组的做法可以吗?还有不同求法吗?
丙小组:先取一个数90做为基准a,则每个数分别与90的差为:
5、9、-3、0、0、-4、……、2、2
求出以上新的一组数的平均数X’=1
所以原数组的平均数为X=X’+90=91
想一想,丙小组的计算对吗?
2、议一议:问:求平均数有哪几种方法?
①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拔”。
②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叫做权。
③利用基准求平均数X=X’+a
问:以上几种求法各有什么特点呢?
公式(1)适用于数据较小,且较分散。
公式(2)适用于出现较多重复数据。
公式(3)适用于数据较为接近于某一数据。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90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积累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李明和王小飞两位同学要进行篮球的定点投篮比赛。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每人各进行3次1分钟的定点投篮,以每次投中个数为成绩。
(课件出示)比赛成绩统计图:
观察,你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问题:谁赢了?为什么?
2、 王小飞再投一次,(课件出示成绩统计图)
问题:现在谁赢了?为什么?
发现问题:次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平均数
1、合作讨论
讨论问题:次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时,该怎样比才公平?
2、 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想一想:(以李明三次投球为例)能计算出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
教师适时板书:(7+3+8)÷3
=18÷3
=6(个)
问题:(1)、“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我们是怎样求出7、3、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
小结方法:先求和再平分。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引导:不计算,有办法找到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
小组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移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说一说:根据刚才以多补少找平均数的过程,说说你对平均数的理解。
想一想:“6”表示的是李明三次都投中6个球吗?“6”表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认识平均数的特征。
3、 即时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求王小飞平均每次投中球的数量。
组织汇报,交流方法
结论:通过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通过这次比赛的经历,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
4、 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不会游泳的小明身高140cm,他要到平均水深110cm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小明家去年4个季度的用水量分别是16吨、24吨、35吨、21吨。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16+24+35+21)÷4=24(吨)。
2、你能想办法求出他的语文成绩吗?
(1)、先估测一下:语文成绩可能是多少?
(2)、同桌合作讨论。语文成绩究竟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我校的舞蹈队参加市舞蹈比赛,评委亮分96、91、95、96、84、99、97,算一算,我校舞蹈队的最后所得平均分是多少?
激发认知矛盾:平均分是94分,可评委却宣布最后得分是95分。这是为什么?
师:请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下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能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得出总数,个数变化时平均数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教学难点:
总数、个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师:小丁丁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96分,数学得了98分,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 学生单独思考解答。
3、 学生汇报交流: (96+98)2 =1942 =97(个)
答: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7分。
4、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学生回答) 板书:总数个数=平均数。
5、 师:那么如果现在我们知道了英语得分是97分,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你会怎样计算呢?
6、 学生可能会有二种解答方式。
7、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计算的。问题。 板书:平均数的计算
二、 探究新知
(一)新授1
1、 师:我们来看一下,四位小朋友制作了很多的动物模型。(课件演示)
2、 师:这一小队平均每人制作了几个动物模型??
3、请小组讨论交流,你会这样思考?(时间留足让学生充分思考)
4、 师:谁来愿意说一说你的想法?请学生把不同的答案板演。
5、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小胖这位好朋友的答案是否和你相同呢?(课件演示)
6、 师: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加适合呢?
7、 学生交流讨论。
8、 小结: 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平均数;当资料中相同的数据较多时采用小胖那样的算法比较简单。
9、师:对于7.5个小动物这个数据你有什么疑问吗?
10、小结: 因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所以在计算平均数时,人数,个数可能会出现小数。
11、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算式:(请说一说理由) 上海八月的一周气温情况如下表: 小丁丁平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
A.(32+30+32+30+34+32+34)7
B.(323+302+342)7
(二)新授
1、快速列出算式: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2 = 6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84)(22+24)=10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平均每人做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226+284)(22+24)=10朵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里没有直接出现总数,而且得到总数先要利用平均数乘以个数得到其中一个总数,然后加上后面的总数。
4、学生小组合作,解答问题。
5、小结:做题需看清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找到对应的总数和个数,然后用总数个数,求出平均数。
6、试一试:国庆节黄金周参观科技馆人数的情况。
( 46781 4 + 83615)(4 + 3 ) =(187124 + 83615)7 =2707397 =38677(人)
答: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38677人参观科技馆。
(三)小结
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要看清题目中给出条件中隐含的意义,不能光从数字上来理解。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最终都变得完全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这几个同类数量的平均数。其基本特征是: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几个初始数量的总和及数量的个数都保持不变。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这种问题被分为两类:算术平均数问题、加权平均数问题,两类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本讲就要学习把简单的加权平均数转化为算术平均数来求解。解决平均数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主要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奥赛天天练》第46,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0千米,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2个小时,回来时由于顶风用了3小时,求他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析】:
问题“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中,往返的总路程相当于总数量,往返总时间相当于总份数。
往返总路程为:30×2=60(千米)
往返总时间为:3+2=5(小时)
即他用5个小时行了60千米的路程,则平均每小时行:60÷5=12(千米)。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解析】: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都考了84分,而这次就考了100分,总体平均分是86分。题目的意思就是求在这种情况下的测验次数。
想移多补少,从100分里要移走:100-86=14(分);此前每次测验的分数都要补上:86-84=2(分)。14分里有7个2分:14÷2=7。
所以,此前测验了7次,这一次是第8次测验。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某一幢居民楼里原有3户安装了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一户。这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同时使用3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解析】:
我们假定在24小时内,有3台空调开了24小时,即始终开着,有一台空调开了0小时,即始终没开。求平均每户开多少小时,就是求这四台空调打开时间的平均数:24×3÷4=18(小时)。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析】:
分别用□、△、○代表甲、乙、丙三个数,由题意可得:□+△=90;□+○=82;△+○=86。
所以:(□+△)+(□+○)+(△+○)=90+82+86=258,
即:(□+△+○)×2=258,
则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258÷2=129,
所以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12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