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者在类型上不同:长方形是一个平面图形,体积为0。而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可以计算体积,体积不为0。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最新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学生人数19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全班19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2人!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 。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计算: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对边相等),先求一个长和宽的和是多少,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4)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
教师明确三种算法都正确,哪种比较简便呢?
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后两种算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
(5)反馈练习。
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随堂练习。
1、口述长方形的周长。
2、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3、口述计算过程(投影出示)。
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花边?
(3)一个长方形地,长25米,宽15米,周长是多少?
4、操作练习,小组进行。
四、布置作业。
人民路小学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00米,宽是45米。小明沿着足球场的边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龟兔再跑》,出示。
上次龟兔赛跑是谁赢了啊?兔子一直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一时大意,才会给大家留下笑柄。但是兔子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实力。一天他们各自在草原上找到了一块空地,相约再比试一次。比赛场地是这样的。出示。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问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这样比赛公平吗?
学生估计并说明原因。
(二)自学指导:
(A) 1.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反馈交流。
2、小组讨论。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5 3 5 3 = 16(米)
方法二: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 3 × 2 =16(米)
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 3)× 2 = 16(米)
3、优化出简便的一种算法。
(B)
1、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2、小组讨论。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4 4 4 4=16(米)
方法二:边长乘4、
4×4=16(米)
3、优化算法。
三、当堂训练,学生独立练习。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算算长方形的周长;
2、汇报各自的算法:点拨篱笆围正方形的三条边。
四、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集体谈论,分组练习。
五、反馈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用多种方法计算周长。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
长方形
正方形
方法一:5 3 5 3 =
16(米)
方法一:4 4 4 4=16(米)
方法二: 5× 2 3 × 2
=16(米)
方法二:4×4=16(米)
方法三:(5 3)×2 = 16(米)
教学目标 :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循序渐进地理解“周长”通过实践操作,概括推导出周长的公式联系生活,能够正确地计算。重点难点:“周长”的认识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课前准备:小黑板、投影片、铁丝围成的图形(不规则四边形、长方形)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 ,认识“周长” 看下面两句话,能说说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a 、为了锻炼身体,同学们每天早上绕操场跑一圈 b 、花坛的四周是用篱笆围起来的。 ①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一圈,篱笆把花坛围起来了) ②“一圈”什么意思?怎样才叫“围起来”? ③上课前,老师叫大家干嘛了?(沿操场跑一圈)现在谁能把跑的路线画出来?(一学生上来画,其余的画在草稿上) ④是这样吗?(是的)那么在你的生活中看到过这样“一周”的情况吗?(生举例) ⑤从你们的回答中可以听出,你们已经懂得了一周的意思。在数学中我们把着一周叫“周长”(板书:周长) 二、举例论证,熟悉“周长” A、 出示一些图形,问:这些图形有周长吗?如果有,请你指画出来好吗? B、 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不是)请你画一个。(学生上来画画验证) C、 为什么这些图形没有周长呢?(学生解释) D、 是的,这个没有封闭,找不到周长,现在谁能说说究竟什么是周长? E、 小结周长的概念 三、实践操作,推导公式 1、 拿出准备好的图形,请学生想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小组实践操作、汇报) 2、 出示不规则的铁丝四边形,请学生想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学生思考后操作。拉直了量,量四条边再加起来。) 3、 出示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小组讨论) 反馈:只要量出长和宽。说为什么。 4、 同学们,通过对上面三个图形周长的测量,你有什么想法? 5、 现在我们已经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怎么样算出它的周长。反馈:7+7+5+5=24 7*2+5*2=24 (7+5)*2=24 6、 比较,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7、 好,那么我们就把第三种方法作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通用公式吧!谁能用文字表达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四、联系生活,运用新知 有个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镜框,做之前他量好了长12分米,宽8分米,想叫你们帮忙计算一下周长,行吗?(学生计算,反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周长的意义。
2、通过抽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
钉子板、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拿出准备好的几何图形,平放桌上,把长方形挑出,放在一边。(观察)
提问:
(1)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2)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一条边长,一条边较短)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同学们对长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2、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
请同学们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
教师归纳出: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长方形纸片上标出长和宽。
3、学生动手操作,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出示围在钉子板上的长方形。
提问:什么叫做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请一位同学来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其他同学互相看着摸一摸,自己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再请一位同学指一指钉子板上的长方形的周长。
提问: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能)一位同学把围成这个长方形的线取下来测量,测得长度是60厘米。(回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大约是60厘米)
4、设疑:比较小的长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用量的办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多少,用量的办法就不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呢?
(1)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较。
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为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4)反馈归纳:
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62和42分别表示哪部分?
师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长与两个宽的和。
指名一同学在图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条长、一条宽的和)
问:102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归纳: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用两个长和宽的和计算出来。现在,我们用这个方法求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5。小结。
通过观察、操作求长方形周长,同学们想出了3种方法,都对。一种是四条边长连加的和,第二种方法是:用两个长的和加上两个宽的和第三种方法是用两个长加宽的和来求周长。第三种方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因此比较简便
三、课堂练习(投影)
1、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需要多少厘米花边?
3、量出下表中物体表面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4、人民路小学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是90米,宽45米,小明沿着足球场的边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105-107页例3--例6
教学目标 :
1、知道什么叫做一个图形的周长,认识周长的实际含义;会计算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概括“什么叫做一个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活动材料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越引入:
最近,中国足球队传来了什么好消息?
老师谈话引入课件展示:给标牌镶彩条,给足球场刷边线指明这些都是数学中的周长问题。
师: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表面大都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是三角形,什么是这些图形的周长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弄明白。[板书课题][点评:从“给标牌镶彩条、给足球场刷边线”学生可知、可感的生活实例引入,紧紧的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找到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的生活原型。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一句巧妙的过渡语“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表面大都是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围成一个图形。
老师介绍活动材料:
●彩笔和直尺,可以用它在方格纸上画着围成一个图形;●黄线和白线,可以选择一条,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图形;●吸管和牙签,可以用牙签,或者用吸管,在纸板上围出一个图形来,材料不一定全用完。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展示汇报说一说:你们组用什么材料围成了什么图形;没有选到什么材料,说说不选它的原因。
[点评:学生每3人一组,人人参与到操作活动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3种有结构的活动材料,其中有能围成一个平面图形,也有不能围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材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真正理解了“围成一个平面图形”,为体会周长的含义作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运用3种有结构的活动材料,摆出了不同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再通过小组汇报交流,大家不仅经历了本组活动的过程,也了解到真他小组活动的情况。]2、小组继续合作,感悟围成的每个图形的周长。
说一说:你们组围成的图形,它有几条边;量一量:每条边长几厘米,记在表格里;想一想:这几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明确每一个图形几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点评:“说一说、量一量、想一想”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极好的将学生的口、手、脑并用,切身感受到自己所围图形的周长就是指这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小组的合作活动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周长”的含义的有效途径。]三、自主探索形成概念A.具体形象概括:什么叫做正方形的周长?
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周长?
什么叫做五边形的周长?课件随机演示。
B.语言抽象概括:什么叫做一个图形的周长?
C.看书形成结论[点评:由正方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延伸到多边形的周长,再推广到概括什么叫做一个图形的周长,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四、运用概念掌握算法1、听故事,列式计算正方形草地和三角形草地的周长。
2、学生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想法。
3、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点评: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师是略处理的,因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是建立在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为了避免传统的例题呈现方式,造成学生枯燥的计算心理,教师精心的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动物比赛故事,有故事中心情景引出计算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的必要性,学生兴趣盎然,学得积极主动、活泼快乐,在帮小动物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识、思维、情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实践运用给标牌镶彩条,小组筹划量一量,算一算,需要多长的彩条,不多不少刚刚够?
七、布置作业 l、继续合作,完成给标牌镶彩条的任务;2、课本108页练习二十六1、2、3[点评:给标牌镶彩条的学习活动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了高潮,与本节课开头的引入首尾呼应,“学以致用”成为事实,实践性的操作作业 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说课武昌区中华路小学卞敏闽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五册105~107页的例3--例6,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课时划分模式,将例6并入例3、例4,旨在使学生在感知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实际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更清楚地知道周长的含义。为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在课堂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将此课教学目标 确定为:
1、知道什么叫做一个图形的周长,认识周长的实际含义;会计算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站在新的教育教学观角度上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此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一开课,就把学生带入生活之中,结合中国足球队的出线,举出给胜利标牌镶彩条、给足球场刷边线这些实例给学生指明数学中的周长问题。像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情境引入,学生立刻就能感受到今天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例5的教学也融入了教师创造性的加工,采取了情境创设的呈现方式。本来看似枯燥无趣的计算,如果变为动物赛跑的小故事,配以生动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的猜测、思考参与其中,不也会饶有兴味吗?并且,将三角形的计算合并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之中,使学生运用概念知道算法,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节课上,如何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体验周长的含义,既无须老师反复强调,而学生又必须有所感悟,着实值得思索。经过反复尝试,在操作环节中补充了若干有结构的活动材料,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学生在可以围成一个图形的黄线和围不成一个图形的白线中选择;在若干根吸管和2根牙签中选择,体会“围成”的意思,有效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选择性,可谓这节课的一处亮点。
在实践运用环节,让小组筹划给标牌镶彩条,大家合作,量一量,算一算,看看需要多长的彩条,不多不少刚刚够。布置这样的实践任务,既和开课首尾呼应,又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独主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操作、感知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而概念的形成以独立思考为主,分为了具体形象概括、语言抽象概括和书本形成结论三个层次。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成为了课堂上一曲和谐的奏鸣曲。
我想,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数学教学,应该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的教学;应该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的教学。通过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课题。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复习巩固,为后面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出示篮球场图(图略):
2、指出长方形篮球场的长和宽。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篮球场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想怎样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计算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有哪些方法?
⑶全班汇报:长方形的四种算法。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总结建构。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更简单?
(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比较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2、想想做做:
(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2)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3、动脑筋:
4、思考探究:
要用一段铁丝围成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这段铁丝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让学生大胆发言】
五、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