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最新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爱岗的小编惊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磁铁有磁性》一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中的第二课。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首先,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12种材料进行预测、记录,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修正有的学生认为磁铁能够吸引所有的金属,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进而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去辨别一些铁质物体,比如生活中常用到的硬币,分辨出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哪些不是铁材料做的,最后让学生用磁铁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铁材料做的。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这个探究活动指向的科学概念最明显的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都见过或玩过磁铁,而且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对磁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也可能会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不能吸引哪些物质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会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三、设计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磁铁有磁性”教学中,设计了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为学生架起的建构科学知识的桥梁,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体会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树立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不能吸引什么物质。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六、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七、教学策略

教法:本课教学教师主要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认识磁铁的磁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学法:本课中学生以参加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动脑思考、亲手实践,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学习本课。

八、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活动形式,通过营造有趣的情境氛围,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九、教学准备

作为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这节科学课,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只有精心挑选与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科学探究的目标,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为了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我为每组准备了一块环形磁铁和12种被测试的材料(铁制回形针、铁钉、铁夹子、铁制弹簧、铁钩码、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玻璃珠、橡皮、塑料片)、名称和实验记录单。还为实验准备了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梅花图案的硬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的5角荷花的硬币、两种类型1角的硬币、5分的硬币,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来辨认铁制品。每人一块磁铁是让学生在找身边的铁制物体时用的。纸片、木片、橡胶皮、塑料片、铝片、布片、回形针、磁铁,是研究隔物吸

铁用的。烧杯、回形针、大块磁铁是巧取回形针的游戏用的。

十、教学流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老师现在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看。你们看到了什么了现象?能猜出这里面是什么吗?

引出磁铁,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磁铁。板书:磁铁

(二)、新课教学

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那你觉得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呢?(指名答)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呢?(做实验)对,做实验可以获得确切的证据。

2、认识材料、预测

请打开1号袋,认识一下我们的实验材料和记录单。大屏幕上出现记录单。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块环形磁铁和12种被测试的材料,大家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不认识的师说明一下),你们觉得这些材料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呢?猜猜看,记录时能吸的打对号,不能吸的打错号,好,开始。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3、汇报

4、到底谁猜的对呢?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请同学说一说。

5、在实验前老师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一起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1.活动中,明确分工,观察要仔细、认真。

2、对实验结果和发现做好记录。

3、铁钉和铝片比较锋利,注意安全。

4、必要时可重复实验一次。

6、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好,我的小科学家们,实验可以开始了。

7、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8、学生汇报。大屏幕显示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2)、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3)、你们的预测和实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原来的观点是否需要修正?

(4)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9、科学家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大屏幕出示: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把课题板书完整:2、磁铁有磁性)

(二)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的磁性呢?

(门吸、磁性黑板,磁铁文具盒……)

2、在日常生活中,硬币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6枚,请同学们打开2号材料袋认一认这些硬币,这些硬币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呢?

(1)、请同学们先用观察的方法来辨别,再用实验的方法来辨别。

(2)、学生观察后实验

(3)、汇报

看来,辨别铁制物体用磁铁吸一下更可靠些。

3、那我们身边的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呢?

(1)、组长每人发一块磁铁,大家找一找吧。

(2)、汇报

(三)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刚才我们用磁铁直接吸到了铁的东西,那么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还能吸铁吗?

2、打开3号塑料袋里的物品试一试。注意记录是能吸还是不能吸。开始。

3、汇报

4、小结

(大屏幕显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游戏。巧取回形针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的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三部分:食物中的七类主要营养成分;通过实验掌握鉴别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方法;了解食物中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这节课是在学生前一节课调查、统计一天中吃过什么食物的基础上,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教学的。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更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将食物的图片直接呈现给学生,以便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接下来的两课是指导学生探讨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因此这节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但毕竟这类的知识有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所以课前还需要查阅资料来帮助他们。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年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七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所吃食物中的营养搭配。

四、教学重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用实验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五、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以游戏激趣展开这节课的教学,暗示引导;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食物中的各类营养成分,并能通过实验加以鉴别。

六、说学法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力,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

观察发现法 动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看一看、议一议和做一做一系列活动中感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七、教具学具准备

脂肪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棉签、水。

学生准备:白纸、肥肉、花生。

淀粉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滴管、试管、碘酒。

学生准备:熟蛋白、米饭、淀粉。

蛋白质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镊子、酒精灯。

学生准备:鸡蛋白、瘦肉。

八、说教学流程

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一个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自然的导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达到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的目的。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蹲萝卜》",学生可能会踊跃参加,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也为了下一个环节做下了铺垫。

当学生还在回味刚才游戏乐趣的时候,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话锋一转继续问:"刚才呀,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累,那老师就要有个问题问你们了,我们每天都在做大量消耗体力的活动,但是什么支配我们的身体呢?"在此引出今天的新课,并板书课题《食物中的营养》。(用时5分钟)

师讲解:科学研究发现,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内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板书七类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我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是食物的能量和营养支配着我们的身体。可能有的学生回答的还不够完整或正确,但我也不会当时就给他们总结或指出。反而,为他们刚才精彩的回答"奖励"他们一些丰富的食物。"同学们刚才总结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出示几组图片,吸引学生。让学生边看边想对于这些食物他们还想知道哪些信息,在他们回答的时候,我会着重抓住"营养"二字进行教学。

二、指导实验,深入了解(实验共用时30分钟)

实验1、检验"蛋白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吗?我们又该怎样鉴别它们呢?请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检验蛋白质的方案。"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请各位同学用镊子夹起一块瘦肉或鸡蛋白,然后点燃酒精灯用火烧,闻闻有什么气味?(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后,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总结出来的结论。在他们原有的结论上加以指导和纠正。

(4) 师生小结:在烧蛋白或瘦肉时,能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这就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用烧、闻气味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较多的蛋白质。

实验2、检验脂肪

师:"刚才呀,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但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含的营养成分都不同,那你们能不能再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出食物中含有脂肪的营养成分呢?"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 师指导:" 请同学将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压碎,观察白纸上有什么出现?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 (可能有的学生认不清这是水还是油?所以我会让学生用棉球蘸水在白纸的另一端涂抹,并将白纸举起对着亮光,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4)师生小结:我们把花生米放在纸上挤压,纸上会留下油迹,颜色发黄,摸着油乎乎的,不容易干,而且透光,与水迹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挤压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实验3、检验淀粉

师:"同学们非常的棒,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检验出了食物中含有不同的两种营养,那么下面请你们再试着去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的营养成分,好吗?"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将试管中加入一些干淀粉加水配制的淀粉液,然后往试管中加入2至3滴碘酒,摇晃试管,观察到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了蓝黑色。所以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

(3)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4)师生小结: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发现,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滴入碘酒成蓝黑色。而鸡蛋遇到碘酒不变颜色,说明鸡蛋中不含淀粉。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让学生在用蛋白做一次实验的目的。

设计意图:实验是科学的生命线,倡导实验和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课改的理念。理解营养成份的名称并牢固掌握实验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我让学生先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要求他们说清楚方案设计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形成结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也动脑,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索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启发引导法,实验观察法,交流讨论法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始终处于引导地位,

三。提问巩固,加深理解(用时5分钟)

师提问:1、谁能概括的说一说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2、食物中的营养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新授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

九。说教学板书

营养成分 检验方法

蛋白质 ---- 燃烧

淀粉 ---- 滴碘酒

糖类

脂肪 ---- 挤压

维生素

矿物质

纤维素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看到过月亮的圆缺变化的,他们基本都知道农历十五是满月,另外他们也了解了月球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月光其实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等。此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坚持记录的习惯。

2、初步形成观察月相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老师,大家好。我叫赵彬彬,是育才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

一、首先我阐述的是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作为研究对象。水是组成世界万物的重要物质。人体内有水、动物体内有水、植物体内也有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水与生命最深层次的关系,使同学们体会到水的重要意义,也为以后本单元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本课的不同看法,设想没有水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3、情感目标

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说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结合本节课的需求,师生应做如下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塑料袋、杯子、剪刀、水、新鲜树叶、芹菜、橡皮筋、红墨水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我除了采用常用的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一般方法以外,主要还采用了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引导探究法3/分组讨论法等。以上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本节课我强调以探究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为辅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利用多媒体、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刚刚步入神圣的科学殿堂,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上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鱼鸭戏水”的情景,屏幕上那欢快的情景配上动听的音乐,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桃花开得鲜艳,使鱼鸭游得欢畅,学生畅谈感想以后将会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2、讨论交流、体验汇报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讨论说出几项动、植物离不开水的事例,丰富学生对“水与生命”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水与动物、植物和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命体内的一切活动如呼吸、消化、光合作用都离不开水)。

3、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教师示范实验,出示课前包装好的新鲜树叶,经过阳光照射后,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塑料袋原来是干的,里面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塑料袋里的水珠是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证明植物体内有水。接着我趁热打铁从人体出汗、排解等生理现象中也可以看出人体内含有水,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究竟含有多少水呢?

接下来我设计了挤西红柿这个实验,可以清清楚楚的观察到植物体内究竟含有多少水。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吧。在这个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几种常见食物的含水量。知道各种食物以及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生命活动,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我选择了芹菜作为实验原料,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进行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这么做的:准备一杯调式好的红墨水,然后把芹菜放入红墨水中,过10分钟后观察芹菜的根部有什么变化,杯中的水为什么少了一些。把芹菜切成2段,芹菜里面的茎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围绕了植物离不开水这一目标,演练了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丰富了教学的色彩。

4、拓展活动、反面例证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体验汇报并动手实践等多种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及周围的环境将会变成什么样?教师播放了一些有关于干旱的资料,通过观看录像,学生更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离不开水,教师小结:(同学们,你可知道当你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云南的小朋友们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干旱,当你每天喝着三、四元钱买来的饮料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云南的小朋友们却担负着拯救家人、到处找水喝的使命,当你浪费每一滴水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这一滴水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用你的爱心去拯救那些孩子们吧,让他们也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只要你能节约每一滴水)。最后教师总结:通过云南干旱教育学生珍惜每一滴水,滴水可以汇成河流,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画一幅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结构特点我是这么设计板书的:

从植物、动物、人离不开水从而得出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懂得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道理,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七、教学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做、开开心心的学。

以上是我肤浅的个人见解,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老师谅解,多多给予批评、指导。谢谢!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5

一、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下册二单元第六课,在《动物的卵》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卵,了解动物卵是孕育着新的生命,只要条件合适,动物的卵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

二、地位作用:

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研究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本课承前启后,是以后研究动物繁殖的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课之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科学研究也有浓厚的兴趣。

四、总设计意图:

本课主要利用农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解决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实物的观察,观看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以自己熟知的事物为基础,通过观察进行推测,并通过视频进行了解,这样对鸡卵的结构、孵化等有个基本的认识。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中学生认识卵的一些特点,知道在一下条件下卵会发育成动物。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和视频结合的办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特点,通过视频了解经历小鸡的孵化过程,学生经历观察和研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生生不息。

(设计意图:本课课标的设计以三维目标为原则,理解概念,重视过程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卵的结构观察小鸡的孵化过程

七、教学难点:

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八、课时:

一课时

九、课前准备:

卵实物课件

十、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2、师谈话:前几节我们学习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那么动物是怎样繁殖的呢?三年级时我们知道了蚕是由蚕卵发育而来的。(播放蚕卵视频)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是靠卵来繁殖的。引入卵的观察。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利用农远资源视频观察蚕卵变成蚁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观察其它动物的卵做好铺垫。)

(二)、动物卵的观察:

1、呈现各种卵的图片(视频)

学生观察形状、大小、颜色并进行研究。师提出: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①形状:球形----椭圆形----米粒形----炮弹形----

拓展:师提出:鸡卵的壳很脆一碰就破可为什么用力捏不破,与它的外形有关吗?学生研究后回答(联想到奥运会鸟巢:“蛋外壳呈椭圆形,即拱形,这种形状会将外界的力传递到整个外壳,因此用手捏鸡蛋时,即使有受力不均的现象,只要不是受力过大,外壳是不容易破的,这就好比桥梁做成拱形比做其他形状的承受力要大,还不只是这,因为力具有传递性。当你捏的时候,通过鸡蛋里液体把力传递给鸡蛋的其他地方,而鸡蛋壳是由碳酸钙构成的,有一定的坚固性”)

②颜色:白色---绿色---橙色---黄色---

③大小:鸭蛋鸡蛋燕欧蛋赤翡翠蛋鹌鹑蛋杜鹃蛋戴菊莺蛋(通过视频与书上的排列顺序对号)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观察学生对各种卵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对卵的外形进行探究)

2、补充知识:动物的卵,产卵多少(视频)刺鱼只产80-100粒;产200-300粒;而鲢能产50万粒;草鱼产40万粒;鳗鲡能产1000万粒;翻车鱼(产卵三亿粒)、胖头鱼(产卵五十万粒)、黄花鱼(产卵三十万粒)。鱼类之所以大量产卵是为了增加存活后代的数量,尽可能广泛地散布母系基因。

产卵最少的是美国佛罗里达的齿鲤鱼,在几天的产卵期中只产大约20个鱼卵。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习兴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