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3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
【教学难点】
从小萝卜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CAI小萝卜头的图片师:你们知道他吗?
2、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生想象小萝卜头生活的环境CAI。
4、就是在这里,小萝卜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归纳概括
1、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2、现在请大家翻开书77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关于小萝卜头的哪几个故事?
3、指名说,师指导归纳小结。
第一个故事1—13自然段:小萝卜头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
第二个故事14—16自然段: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杀害,小萝卜头沉浸在悲痛中。
第三个故事17自然段:小萝卜头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三、导读感悟,体验情感
1、生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想想:小萝卜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用﹏画出描写环境的词句,用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学习的句子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在旁边用1、2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
b、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
c、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四、小结:
故事读到这里,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革命的诗。
2、看影片。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学习刻苦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法、示范法、谈话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写喜欢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景物写具体。
难点:启发学生介绍更多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并写出这个地方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喜欢的地方的图片或游玩的照片,以及描写景色的好词、好句、古诗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2.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那些好地方。(板书习作主题)
3.老师也是个喜欢旅游的人,还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拍一些美美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去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旁边总会有一位导游,给我们做详细的景点介绍。他们侃侃而谈,游客朋友们都要围着听他们的讲解,你们羡慕吗?
4.我刚从大队辅导员那里得到一个好消息,因红领巾广播站拓展业务需要,现面向全校学生招聘五名小导游。瞧,我还把面试内容带过来了:能具体清楚地介绍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是想去的地方。同学们,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光说那里真美呀,别人知道有多美吗,能打动别人吗?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应如何介绍呢?(好方法,用上好词佳句)
二、分享预习效果
课前已经让同学们搜集描写风景的好词、佳句,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三、互动合作,调动感知
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做好介绍的准备,同桌之间练习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是介绍在景点拍的照片。如果你也正好也去过那个地方,可以适当补充,师相机指导。
2.学生到讲台前来介绍,告诉他取胜的法宝。(语言生动,内容尽可能具体,能打动别人,使听的人也想去)
3.对听的同学提出要求,作为参赛选手和评委的我们我们该怎样做呢?(认真听)出示听众要求(安静听、认真听),听完可提问题或给出合理建议。
4.学生介绍,其他人补充、点评,师指导点评。
四、点拨思路,指导写作
1.既然大家都想当导游,那我们就把自己的介绍写下来吧!一起来比一比,读一读,看谁能当上“小作家”好吗。
2.读作文要求,审题。
3.怎样写,范文引路。
4.写作方法。
5.如何让语言优美,让语言亮起来。(美文欣赏)
6.总结: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把看到的景物颜色、样子写出来了,而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用上了好词好句,还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再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就写清楚、写生动了。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注意听,用鼻子好好闻,用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五、自主展示,感受评价
1.写好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交流,把你写的读给小伙伴听听,看看你写得怎么样,让他们评价、补充。(人人发言,互评互议,师指导)
2.小组共评共议,评选优秀习作。
3.各小组长展示优秀作品,让全班学生受到新的启发,获得美的感受。(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评一评)
六、佳作引航
美丽的竹林
外公家的小屋旁边有一片竹林。那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春天的竹林里绚丽多彩。仔细看,鲜绿、深绿、黄绿、灰绿连接着交错着,绿到小屋,绿到天边,绿到山脚外面去。一根根春笋破土而出,拔地而起,仿佛在和我们比谁长得高呢。
夏天的竹林,绿中带黄。我们一热就钻到里面去玩,竹林茂密,太阳晒也晒不透,这里凉爽极了。竹林就像一幅立体的画,就是我们的乐园。还有一条清清的小溪从竹林中流过,更是把竹林点染得多姿多彩。
秋天,竹林与周围的树映衬在一起,竹子是绿色的,周围还有很多树的颜色:青绿的是松杉,朱紫的是山杏,火红的是枫树,金黄的是银杏。远远望去像给竹林镶了一道花边。
冬天的竹林好似披着一件外衣,和周围的树在一起犹如一座宫殿!
点评:这篇作文推荐的好地方是美丽的竹林,分别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来写出竹林的美丽。其中春、夏写得最详细,做到了详略得当。习作语言生动,描写细致,善于想象,巧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竹林独特的美感。
七、教师总结,巩固延伸
同学们真棒,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使掌握了这么多的写作本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将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伟大祖国的风景名胜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板书设计:
推荐一个好地方
审题 写作方法 语言美
吸引人 写特点 比喻
感兴趣 有顺序 拟人
总分总 排比
【教学目的】
1、交流自身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空虚。
2、写一写自身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相互的优点,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时布置】
4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身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要求:
⑴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 表达真情实感。
⑶ 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 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扮演,进行发言。
⑵ 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同学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身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资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身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同学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同学习作片段:
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身的习作,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和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六、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观赏评议。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⑴ 自主发现。
⑵ 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身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
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
2.学会按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好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写清楚推荐这个地方的理由。
2.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写出这个地方的特色,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在课前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从中确定要推荐的那一个。
学生:
1.各地美丽的风景照、美食、人物照等,名家描写风景的优美文段。
2.简单记录各地的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地优美的风景照,激发学生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好地方。
#教案# 导语:同学们,看看这些照片,是不是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欣赏过哪些迷人的风景呢?
2.指名学生说说欣赏完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这些照片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这些风景有什么特点?你有怎样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单元主题,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小结:通过对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天下奇观”钱塘潮,体验了走月亮的优美意境,感受了繁星满天的奇妙景象。可谓处处都有好风景。那么同学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它们有哪些吸引人的独特之处呢?你对它们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向他人推荐一个好地方,使人听了之后能迫不及待地想去游览一番。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片,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明确:推荐一个好地方。)
(2)教材给出的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各有什么特色?(明确:第一幅——江南古镇,水乡人家;第二幅——游乐场,乐趣无限;第三幅——书店,藏书丰富,知识力量;第四幅——小树林,树木繁茂,快乐天堂。)
(3)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明确: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写清推荐的理由。)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
(1)选择印象最深的地方来写,容易把握。
(2)抓住特点来写,突出吸引人的地方。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
3.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写作片段。
明确:
(1)写江南古镇,可突出的重点是古镇的美,可以采用的写作思路有①描写古镇的风景,表现风景之美,突出喜爱之情;②描写古镇上人们的生活,悠闲、有格调,引人向往;③描写古镇上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突出表现古镇带给游览之人的美的享受;④总结,激发人们去一探究竟。
(2)写游乐场,重在突出游乐场的好玩。可以描写的内容包括游乐场里的各种游乐设施,这些游乐设施为什么好玩,它们受欢迎的程度等。
(3)写书店,表现书店给人的精神滋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写,如简单介绍书店的历史;详细描写书店中书的种类、每一类的大体内容;重点选取某个点,突出人们看书的热情之高。
(4)写小树林,突出林中的风景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受。可以写写林中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对人的身心的净化作用等。
4.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写作的片段,教师听完后给予点评、指导。
片段一: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非常喜欢并常去游玩的一个地方——黄龙溪古镇。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及旅游风景区。古镇不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名中外的摄影基地。古镇的主要特色有古街、古树、古庙、古水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让我们可以感受历史。黄龙溪古镇还是由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
片段二: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我最常去的游乐园。这个游乐园的环境非常好,绿水环绕,树木葱郁,一进入园中,整个人都感觉非常轻松。游乐园里有很多游玩设施,我最喜欢的就是水滑道了。它是利用水力推动的一种游乐设备,从几层楼高的水滑道起点直接俯冲至下面的池中。在俯冲的过程中,整个人感觉旋转如飞,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片段三:我喜欢看书,最常待的地方就是书店了。在我们小区对面就有一家小小的书店,它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美妙的音乐,也没有24小时的暖气提供,但我依然喜欢它。书店虽小,但书籍的种类却很全,“少儿读物”“幼儿读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书籍都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从书中,我汲取精神养分,收获成长的欢乐。没事的时候,去书店转转,翻翻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片段四:我向大家推荐的是郊外的那片小树林,尤其在夏天,小树林里可热闹了。外面骄阳高照,小树林里却能带给人凉爽、惬意。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密密层层,一缕缕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射下来,形成了许多影子。孩子们在这里乘凉,知了在树上欢叫,小树林可热闹了!
点评要点:①是否描摹出图片上的内容;②是否突出这个地方的特点;③描述是否生动,能不能激发他人的游览兴趣;④是否有条理。
5.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经过讨论和片段写作练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本次习作的要领,在片段叙写中同学们也出色地展现了自己的语言功底。下面我们就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完成本次习作。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学生翻看自己搜集的资料,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教师巡视检查。
过渡:同学们,爸爸妈妈肯定带我们去过很多好玩的地方,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呢?请大家仔细回想并将这个地方记录下来,推荐给其他同学。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这个地方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生1:我去过黄山,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奇”,奇松、怪石,在别的地方真的很少见。
生2:我去过大草原,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牛马欢腾,活力无限。
生3:我去过丽江,那里的风景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美”,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打好草稿。
4.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中心是否突出;
(2)记叙是否有条理;
(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
(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范文】
范文一
水浒城,带你去穿越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要向你们隆重推荐一个地方,那就是水浒城,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①
一踏进水浒城的大门,你就会萌生出一种穿越的感觉,这不是《清明上河图》里的场景吗?②上自皇宫相府,下至民宅草屋,风格统一而又形式多样。迎风飘扬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小店,身着古代服饰的店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宋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徜徉其中,怎不叫人慨叹历史悠悠,时光匆匆呢?③
如果你读过《水浒传》,或是看过这部电视剧,那么,你会在这里得到另一种感悟。水浒城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节目,它们都是根据《水浒传》中的有关片段精心编排的,既精彩刺激,又生动感人。有大型攻城演出《义取高唐州》,有活泼的街头表演《兄弟相会》《杨志卖刀》,还有展示中华武术文化的《燕青打擂》《武松醉打蒋门神》等。在这里随时随地都可看到水浒故事,真是令人流连忘返。④记得我去的那一次,观看了《燕青打擂》这部剧。高高的擂台庄严大气,擂台中央,一面旗帜迎风招展,旗子上绣着个霸气十足的“擂”字。擂台上,一群少年亮出剑,挥起斧,拔出刀,尽显男儿的勇气。
当然了,水浒城好看好玩的可不止这些啦!如果你是一个追星族,那么,也许你能在这里邂逅一些明星,这可不是逗你玩的哦!这里可是全国的影视拍摄基地呢!没准,你还能客串一把群众人物,过过演戏的瘾呢!
如果你是一个对古代生活特别感兴趣的人,我建议你可以去皇宫里留个影。那皇宫和故宫一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殿上,刻着龙游祥云的图案,威严的龙座上也是刻龙雕凤,庄严而华丽。身穿皇帝的服饰,端坐在龙椅上,是不是特别威风?⑤
如果你想出去玩,我相信,洋溢着浓郁的宋代风土人情的水浒城定是你的选择!⑥
句段赏析
①开门见山,点明要向大家推荐的地方——水浒城,并交代了具体地址。
②一句话点明水浒城给人的感受。
③用生动的语言突出了水浒城中的宋代的民俗风情。
④列举水浒城中上演的节目,并以“流连忘返”一词写出游玩者的感受,更加突出了节目的“精彩”。
⑤邂逅明星,身穿天子服显威风,简单描写,突出了水浒城的好玩,也使文章显得详略得当。
⑥结尾表明水浒城是出游的选择,并再次突出了其具有浓郁的宋代风土人情的特色。
总评:小作者向大家介绍无锡的水浒城,从感受宋代的风土人情,到欣赏《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再到邂逅明星、在皇宫留影,一步一特色,饶有趣味,又层次井然,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人蠢蠢欲动,文章的妙处正在这里。
范文二
那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的家在海安七星湖生态园边,那真是一个好地方。①
七星湖生态园占地上百亩,纯内陆人工湖。园内辟有荷塘、湖泊、亭台、广场等景观。它因象征吉祥征兆的天象“七星拱月”而得名,寓意海安人民七星高照、幸福安康。②
春天我要带你走进七星湖畔的花海。③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迎春花都在迎风吐艳。走进粉红色的世界,桃花张着嘴,倾吐着芳香,桃树枝干遒劲有力,一棵桃树就是一个盆景,桃枝擎着粉红色的花,真是妙不可言。再走进那片雪白的天地,花瓣随风摇曳,就像下雪似的,浪漫无比。真不知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色彩来的。④如此的美景怎能辜负,那么,还等什么呢?来吧!
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在湖边烧烤,怎一个乐字了得?全家人一起出动,架上烧烤盘,带上一次性手套,爸爸负责穿肉穿菜,妈妈负责调制蘸酱,孩子嘛,就负责烧烤和吃了!看着那一串串香气扑鼻、油光焕发的牛肉、韭菜、鸡翅,你一定会忍不住口水直流的。那么,不要再等待,来吧!
七星湖畔的运动区更是我们的乐园。爬上弯弯的绳索,踩上松松的木板,不知不觉已有几层楼那么高了。脚在晃,心在慌,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⑤那是勇敢者的游戏。想来体验一番吗?快来吧,我等你!
不必说那美丽的风光,不必说那烧烤的乐趣,更不必说那勇敢者的体验,单就那普普通通的游湖也是一番享受。⑥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游船在水面上悠闲地徜徉。坐在里面,体会“惊起一滩鸥鹭”的快乐,你会倍觉心旷神怡。
七星湖是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是一个放飞心灵的好地方。快来吧,听我的,准没错!⑦
句段赏析
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我”要介绍的好地方的地址。
②简单介绍七星湖生态园及其名称的由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③该段中心句,下文将具体描写花。
④抓住色彩来写花,七星湖真是美丽无比。
⑤长短句交织,描写生动。
⑥“不必说……不必说……更不必说……单就……”,用关联词串联起上文内容,巧妙至极。
⑦结尾总结七星湖的“好”,并再次发出邀请,呼应文题。
总评:读罢此文,每个人都会被小作者家乡的七星湖生态园所吸引,因为小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在七星湖生态园赏景、烧烤、运动体验、游湖的真实感受,突出了它的“好”。相信读者读完后一定会萌生出去七星湖生态园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向他人推荐一个地方,关键是要写出其值得人欣赏的地方。教材中给出了四幅图片,我们通过品赏,掌握了本次习作的要领。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多方探讨,也都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地方,表达出了对美丽的风景的赞赏。同学们要将这种勤于思考的精神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相信你们会发现更多美丽的风景。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大家通过回忆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发现了它的特别之处,并生动地将其介绍给了其他同学。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这次习作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用词诀窍以及修改作文的方法等,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
①仔细观察,写出景物的特色;
②描写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③写景中也可以交代一下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使人、事、景三者有机融合;
④有意识地融入自己的情感、感受,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 巢(cháo) ?芦 苇(wěi) ?剪秋 罗(luó) ?眠(mián) ?霸(bà) 占(zhà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妆”的本义——“化妆,妆扮”,然后找出“妆”的本体和客体,进而体会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3.指导词语归类。◆ABB式:滴溜溜白茫茫香喷喷金灿灿亮晶晶
水汪汪黑压压沉甸甸红彤彤火辣辣
4.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说说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秋晚的江上》。
改为五言律诗:倦鸟驮斜阳,归途天苍苍。哪堪迎风苦,抖翅晖满江。蒹葭千层浪,向晚秋意凉。适才寒霜色,忽而倚红妆。
改为现代文:傍晚时分,在外玩耍了一天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鸟儿们翻动双翅,好像把斜阳抖落在江面上。江岸边白色的芦苇,在一瞬间也被斜阳染成了红色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美不美?花牛酣眠,草丛漫步,美不美?这些都是美的,都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妙的画页。它们究竟美在哪儿呢?下节课上我们再通过深入探究继续赏析。
小结: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讲解时不会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但对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上,我们简单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知识,学习了会认的字,把握了它们的写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整体上了把握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学习生字新词时能联系已学的字词,学习能力强;理解圈画词语时能结合具体诗句,十分细心;在朗读诗歌时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停顿、节奏,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获良多,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背诵两首诗歌。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读准“抽抽噎噎、湿漉漉、坍台”等词语的字音,运用适当的方法理解 “惊慌失措、荣誉、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3、 通过揣摩小莉的心理活动,感受同学之间真诚快乐的友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层层深入地感悟小莉对同学真诚快乐的友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莉的作业内容。
2、能够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特别)齐读。谁来说说“特别”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我们看来非常平凡的作业又怎么会出乎人的意料,让人感到特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特别的作业》。(补齐课题:特别的作业)
齐读课题
2、把书打开,自由轻声地朗读全文,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对课题中“特别”的理解是什么?也可以边读边划出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3、 交流。
(1) 检查字词。
【多媒体出示:抽抽噎噎、坍台、湿漉漉、捣蛋、惊慌失措、猛烈】
(2) 交流对“特别”的理解。
说明:
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尝试着借助老师所给填空的形式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到了四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概括的能力,因此需要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说说“对课题中特别的理解是什么”,其实就是让学生围绕“特别”一词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虽然没有给学生一个句式,但是给学生方向,能够帮助学生概括全文。
二、读助理解,想助悟情。
1、是呀,老师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业——让大家批评马克,写出他的捣蛋事,而小莉的作业内容也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2、交流所划的句子,把句子读正确。
【多媒体出示:
老师马上叫全班同学坐好,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每个人拿一张纸,把所知道的马克干的捣蛋的事儿全写上,写完后当场宣读,批评马克。
马克同学今天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但是他也有许多优点。他爱劳动,干活不怕苦不怕脏;他体育好,在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荣获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助人为乐,经常帮组女同学,有一次我做手工不会钉钉子,他就主动帮我敲,结果不小心把手敲肿了,可他一声也不叫疼,还安慰我说‘没事’……】
谁来给我们读读小莉的作业?
3、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4、 交流,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马克闯下了大祸,老师布置大家写出马克所做的捣蛋的事情,为什么小莉写出的却全是他的优点?
说明:
三年级第二学期有一项能力训练——质疑,在这里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继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抓住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小莉应该很生气,而且老师让大家写出他所做的捣蛋的事情批评他,小莉为什么还要表扬马克这一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5、 那么就让我们回到当时,默读课文,看看小莉当时受到了什么委屈。
6、 交流。
【多媒体出示第二小节】
(1) 指名读正确。
(2) 请你再读这段话,概括归纳小莉都受到了哪些委屈。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拖翻了椅子,撞倒了桌子——身体受到疼痛;滑了一跤,新衣服也脏了——自尊受到伤害……)
板书:抽抽噎噎 哭
(3)是呀,这对于一个女孩子,而且又是班长的小莉来说是多么的委屈,那么你认为小莉当时会怎样想呢?(对马克不满、会抱怨马克让自己出洋相……)
9、【老师引读】就因为马克的调皮使得小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小莉哭得——(抽抽噎噎的),老师气得——(眼睛冒火),马克知道——(这玩笑开大了,只好乖乖认错)。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让马克——(惊慌失措),因为他知道——(小莉是班级里的作文尖子,她写的肯定尖锐猛烈,上去一朗读,还不把自己羞死?)马克虽然——(是个调皮大王,但要叫他当众坍台也是受不了的)。
提问: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马克为什么惊慌失措?
10、然而看到马克惊慌失措的样子时,小莉的想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仔细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多媒体出示:小莉狠狠地瞪了马克一眼,心想: 。可是看到马克惊慌失措的样子,她又想: 。想到这里,小莉低下头写了起来。】
准备、交流。
说明:
通过揣测小莉的心理变化过程来理解为什么小莉写出了那特别的作业,这样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小莉,感悟道理比较有帮助。而且在练习说话时,有层次地让学生一步步来感受小莉当时的心情,感受同学之间真诚快乐的友谊。
11、是呀,小莉对同学的友谊,让她能够宽容、理解地对待同学,因此小莉能够看到同学身上的优点,这使她在受到委屈时仍写下了马克的优点,那么小莉在朗读自己的作业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请你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板书:清清嗓子 读
说明:
这里除了注意情感在朗读中体现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注意文本中“抹了抹挂着泪痕的脸”、“清清嗓子”,但即使这样,小莉此时也已经原谅了马克,因此朗读时还要注意语音的处理。
12、引读第6和第7节。
小莉的话使得全班同学都听得愣住了,老师也有点吃惊,教室里静静的,只有小莉那清脆的声音在回响。突然——(马克放声大哭。有几个同学也流泪了。老师的眼里亮闪闪的,泪花晶莹)
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板书:友谊 宽容 理解
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是呀,难怪经历过很多事情的老师也被小莉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所感动了,她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那就是……(齐读第八小节中老师的话。)
2、是呀,老师说“她也要做一份同样的特别的作业,每天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那么此时你对这句话地理解是什么呢?
3、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完成一份这样特别的作业,在写作前,让我们再次看看小莉的这份作业,看看她在介绍马克优点时,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有谁能说说这里作者为什么要用分号?
说明:
从标点入手,理解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该段的写作方法。
(2)是呀,文中一层层写出了马克的种种优点,(师引读)马克同学今天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但是他也有许多优点。他爱劳动,……他体育好,……他助人为乐,……作者先采用总分结构告诉我们马克有很多优点,然后在介绍马克的优点时,采用了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详细地写出了那些马克的优点。
说明:
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时比较理性,因此老师教学时要和学生感悟情感分开来教学,不要打断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沟通,而且在教学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所要教给学生的方法讲清楚,并不需要繁琐的过程和华丽的语言。教学时能通过简单的说话练习加以巩固,对最后完成写作练习做好铺垫。
4、那就让我们动笔,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写下你身边某位同学的闪光点。
5、交流。
(四)总结(略)
板书:
7、 特别的作业
抽抽噎噎 哭
清清嗓子 读
友谊 宽容 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3、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渗透教育,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2、能用普通话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项和以前不一样的作业。老师直接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特别”两字显示为红色)。手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特别的作业》
2、教认“特别”一词。师问: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就是和别的不一样。)
3、师:和别人不一样的作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3)不加字或减字。
2、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1) 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2) 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三、自学生字
1、回忆我们学过那些记忆生字的方法。
2、出示词语
(1)生字读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词语,确认正确后再领读。
(3)齐读词语。
(4)检查词语识记情况:教师随意指词语,学生认读。
四、指导书写
1、 玉,兰注意两个字的三横距离相等。 让:注意指导“言字旁”书写“横着提”的横“起笔是在横中线上。
2、辨析形近字:作 昨
(1)课件出示生字:作 昨
(2)学生认读生字:说出读音;选择“作”或“昨”填空,完成句子。
五、熟读感知 出示熟读要求。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读课文,或同桌互读。
2、检查熟读情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提示: 这篇课文讲老师留下一项( )的作业:( )第二天,大家纷纷交来了( ),小丽带来的是 ( ),受到大家的称赞。
3、教师小结。
六、作业
认真规范的书写本节课的生字。
课时目标(第二课时 ):
1、熟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要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我们应当做它们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认读生字。
2、听写词语。
二、导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读文要求,生自读思考。 思考:大家是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
2、图片展示小朋友带来的作业。积累AAB形词语。
3、分组讨论:
(1)小丽交来的作业到底是什么?
(2) 小丽和同学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为什么小丽的作业?
4、小组内分读课文,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课件视频欣赏美丽的春天。(带着问题欣赏)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想对小花小草说些什么?
1)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8条和第37条,读读后讨论违法要受到什么惩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写以“爱护”为主题的宣传语。
3、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
4、检查完成情况。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进自己的感悟。
1、朗读课文。
2、学生展示自己完成老师前一天布置的作业,并说出自己学完课文后,对自己完成的作业的想法,以及以后的行动。
五、布置作业。
1、填空, ( )的春天 ( )的小树 ( )的树木
2、提问:爱护花草树木和我们人类有关系吗?
六、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教学目标】
1.选取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2.能用普通话和同学们交谈,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倾听。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选取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的社会交通便利,我们出行非常方便,那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板书:推荐一个好地方)
今天,我们来共同完成习作一:推荐一个好地方。
二、明确目标。
1.师: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地方也就会不同,那么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也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确定习作主题:推荐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3.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a.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a.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学习示例。
1.打开课本12页,认真读一读。
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你来说说从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①要按一定顺序写了;②抓住特点进行描写;③重点部分需要详写;④要把自己对这个地方喜欢之情写出来。
四、回顾课文。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学过的课文,那篇文章是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观潮》就是写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潮写得壮观神奇,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观察》的写作顺序。
五、写作提纲。
师生讨论并归纳:
1.可先写景物的总特点。介绍自己要推荐的地点。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总写)
2.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分写)
①一种: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②二种:可以选几处(两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
③三种:可以按照方位变化来描写。
④展开合理想象。
3.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细致描写。
4.结尾,可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总写)(板书:结尾感受)
六、动笔练习。
1.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送给她什么建议。
3.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例文:
最美云霄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地方,它就是我的家乡——云霄。云霄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是漳州文明的发祥地,素有“开漳圣地”之称。
云霄的景点有很多:七星山、乌山、将军山、红树林、佳洲岛……那里个个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我最喜欢红树林了!一艘艘游船,像水蛇一样在林中穿梭自如,不管多窄的地方都可以平稳穿过,速度极快,还可以作急转弯呢!我坐在船上悠闲地欣赏两旁的风景。只见白鹭一会儿展翅高飞,一会儿冲向水面叼起水中的作文小鱼飞走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云霄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云霄的特产有很多:枇杷、下河杨桃、列屿巴非蛤、竹塔泥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开春第一果的枇杷了!云霄可是枇杷之乡。这里的枇杷品种众多:有解放钟、森尾早生、早钟6号……这里的人们可厉害了!还培育出了新品种——白枇杷。白枇杷不但汁多,而且味道甜美,使回味无穷!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云霄真是一个好地方啊!欢迎大家来这里做客。
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4、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乐一乐,猜一猜,看看谁的脑子转得快。
一张蜘蛛网,团团包地球。亿万台电脑,无数“线”连接。声音图像文,几秒就能传。现代新科技,生活离不了。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起读题。
读好课题,激发兴趣:
√★√看到奇妙你想问什么?想探个究竟吗?想弄个明白吗?把你的好奇读出来
有兴趣研究它吗?那就兴致勃勃、高高兴兴地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二、学习课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了引号的用法,写了生字,还整体了解了课文。这堂课我们就重点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感悟样子、结构的奇妙。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相机指导:你是通过哪些词体会到的?怎么读好这些词让我觉得你在惊讶,是在赞叹!。
4、把你们的感受带入朗读再读,注意读好这些词。齐读。
小结: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到这真是一张大网啊!它的样子奇妙,构造奇妙!
5、引读
这里的网不是普通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不是指普通的棉线丝线,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所以“线”上也加了双引号。这里的引号都表示特殊的含义。
6、师小结: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国际互联网的大,更感到了它的奇妙。这真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它铺天盖地,无处不在。
⑵感悟快
1、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妙呢?同学们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一边读一边作记号,把你认为奇妙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交流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指名读,说说奇在哪里?从哪儿体会到的?读好这些地方,把你奇妙的感受通过朗读传达出来。齐读。
3、文中怎么写文字传得快呢?生回答。
4、师小结:对,这里举了个例子,让我们觉得文字传得确实快。那声音传得快吗?图像呢?
①出示理解难句: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②理解关键词与句子前后联系:
很远很远,用一个词来形容叫“远在天涯”,它有个反义词叫“近在咫尺”。
前后的意思不一样,所以用了“虽然但是“。强调前面的意思还是后面的呢?一起读这一句,把强调后面的意思读出来。
③学习运用关联词:读到这一句,我们想到有个成语叫“咫尺天涯”,谁能学着上面的句子,用虽然但是来说说它的意思?
④拓展积累:读着这一句,我们还想到有一句诗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谁知道意思?(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
⑤回归原句:当然,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这只是诗人的美好祝愿。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生读:“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5、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把庞大的地球称为“地球村”了吗?
而有这种神奇的力量的正是国际互联网。正是它无与伦比快速的信息传输能力。
6、小结:
第二自然段从互联网的样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写出了它的奇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大与快。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段,感受它神奇的力量。板(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1、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它奇妙在哪里呢?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
2、交流:
你的感受是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选哪一句?这一句就是中心句。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哪一个?如果是一个字呢?为什么?板:多
师:读书就要这样,把厚的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是一种本领。
(2)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那就是“可以”,出现了几次?
我们一次一次地来读。
生读第一次,师:这就是在网上娱乐。
生读第二次,师:这就是在网上休闲。
生读第三次,师:这就是在网上学习,还可以怎样?
男生读第四次,师:这就是在网上工作。甚至可以怎样?
全班读第五次,师:这就是在网上购物。
从五个可以你体会到什么?从最后的省略号你又知道了什么?
师:你还知道可以在网络上做什么?请把你的答案用一句话写出来,用上可以这个词,写在省略号下面。
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上“可以”说成一个排比句的句段。
师: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的书读厚。这又是一种本领。
(3)让我们再完整地读这一自然段。
师小结: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发展,无限的创造。也许,未来的你,就是互联网的研究者,开发者。也许,你们中间,就有中国的比尔盖茨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关系十分密切,就叫“息息相关”。
你能联系上文的内容说说为什么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吗?
这张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网,就叫“国际互联网”。
3、利用板书总结:这张网大、传输信息快,内容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称它“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三、回顾拓展
1、学了这一课,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收获?
2、是啊,网络构成了一个新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人说,互联网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请看资料《网络是什么》
读了资料又有什么体会什么想法呢?
3、总结:是啊,网络世界精彩无限,但也要学会选择,正确把握。网络究竟是什么?到网上去实践后,你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更多的收获,随着年龄的增长,科技的发展,也许,你又会有不同的想法。希望国际互联网,能为每个同学的成长提供绿色的食粮,撑开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板书: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
大快多
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用“网”组词,引出主题“国际互联网”,欣赏图片,将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哪些问题(出示):
预设:(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2)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3)国际互联网有哪些用途?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些问题。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朗读
过渡: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师: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师: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师:“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2、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四、教师小结
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介绍了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纵横交错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构造神奇
极大方便
信息快捷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4个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4个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特别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爱护花木,遵守制度。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谈话:美丽的春天到了,孩子们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找春天吧!如果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板书“作业”),让你们去大自然找春天,并且要把找到的春天带回教室里,想一想:你会带来什么作业?
这个问题从学生身边谈起,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对学生的回答我不会从思想层面评价,只会从句子表达通顺上进行指导。
2、过渡走进故事: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的于老师也给他的学生布置了到大自然去找春天的作业,孩子们他们的作业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穿插进行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自己拼读音节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学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交流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互相检测学习效果、教师提问,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课文,体会课文隐藏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课文隐藏的思想感情,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感。
三、达标训练升华主题
1、开火车读生字,同桌比赛读文,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深化重难点的学习。
2、思考:学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受到文本的启发,懂得爱护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
四、堂清检测
设计了给生字注音、造句、思考题,紧扣课堂教学重难点,检测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红红的桃花
特别的作业 细细的柳枝 爱护大自然
嫩嫩的桑叶 爱护花草树木
一幅画着玉兰花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