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洁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页是小编枫给大家收集整理的15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洁,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2r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移动。

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8.1÷34.84÷40.56÷43÷5

1÷80.75÷150.25÷50.045÷9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628÷67

(二)演示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三)教师导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计算方法,那么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4

1.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2.尝试不同思路(把题里的米数都改写成厘米数来计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条)

教师说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呢?扩大1000倍可以吗?

4.练习:继续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5.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关键是什么?转化时以谁为标准?

6.小结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的小数

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例5

例5

10.5÷0.75

1.学生试算

2.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1)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练习

51.3÷0.27

26÷0.13

(三)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联

系?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_____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几位,_____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_____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_____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二)把下面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计算下面各题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个题.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二)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体重达135千克,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重只有0.0016千克.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六、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

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计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条短裤

一个数除以小数(二)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合适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复习引入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几种情况?

第一类: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3/5和4/5;第二类: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3/5和4/9;第三类: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1/4和1/5。

小组讨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方法二:异分母分数相比较,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方法三: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揭题--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板书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二、自主探究,巩固反思

1、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的比较大小,4/5和8/15,可以先通分再比较;13/4和10/3,化成带分数,整数部分相同,可以比较分数部分;3/7和0.6,可以把3/7化成小数,也可以把0.6化成分数后再比较;5/8和2.5,以1为标准,所以5/8小于2.5。

2、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填写,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要求”谁的平均步长一些?“可以先用除法分别求出两人的平均步长,再比较得到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最后写出答案。

4、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

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指导学生将三个分数两两比较,即:7/9﹥7/10,7/10﹥5/8,所以7/9最大,也就是陈东东投得准一些。

三、思维拓展,总结质疑

思考题:写出一个比1/5大又比1/4小的分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这样的分数吗?师: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吗?(生自由发言)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练习。

2、能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练习。

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二、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得数

7分泌=()米31厘米=()米

309米=()千米119千克=()吨

13分=()小时63克=()千克

5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97平方分米=()米

三、巩固练习

2、比较分数的大小

14/25和13/255/12和5/167/11和5/11

7/30和7/249/28和15/284/27和4/31

3、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小于号连接

5/14、3/14和9/1411/13、11/12和11/146/17、6/23和6/19

12/35、16/35和9/353/5、3/4和2/54/15、11/15和11/12

第4、5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四、总结归纳

1、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算理和方法,再进行比较。

2、几个分数排列是,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根据意思进行解答。

五、布置作业

2、真分数和假分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观察

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2、从一个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

3、知道从两个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范围。

新编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移动。

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8.1÷34.84÷40.56÷43÷5

1÷80.75÷150.25÷50.045÷9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生:剪刀、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练习本。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请坐,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学校安排老师给校车的车窗贴防晒膜,可是老师不知道买多少防晒膜合适,你们能帮帮我吗?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老师看到了你渴望的眼神,就请你来说一说吧。

你说通过观察发现车玻璃的形状是梯形,只需要算出来这个梯形车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就能知道需要买多少防晒膜了。

那我们该怎么求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老师看到同学们露出了疑惑表情,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面积。

2.新授

同学们,虽然我们不知道梯形的面积公式,但是之前我们已经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记得我们是如何探究的吗?你来说,哦,你说我们是通过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长方形来进行探究的,真棒!那梯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探究它的面积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拿出老师课前分发给大家的各种各样的梯形,来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吧,小组合作,现在开始!

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好了,时间到。大家都停下来吧,哪个小组代表来展示你们的结果?

第三小组代表,你来说。你说之前学过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所以你把梯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好,说的请具体,还有哪个小组代表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小组代表,你们是怎么做的?哦你说你们把梯形剪成了二个三角形。同学们各有各的方法,你们可真厉害。还有别的小组有不同的方法吗?

哦,第二小组代表,你的手举的最高,你来说。哦,你说你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真棒!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在大屏幕出示了这种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我们熟悉的图形,该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我们以第三种方法一起来推导一下吧。同学们,请思考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又与梯形的什么有关呢?

这个问题,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开始吧。

你最先举起了手,你来说。哦,你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的2倍!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真棒!还有谁再来补充一下呢?第二排戴眼镜的女生,你来说,哦,你说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就是梯形的高!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同学们,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上底+下底)*高÷2!如果我们用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高是h,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请你来说吧,哦,你说梯形的`面积等于(a+b)*h÷2!。思路很清晰说的很完整,请坐!所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b)*h/2!

同学们,我们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那刚刚我们采用剪一剪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这两种方法能不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下探究吧!

3.巩固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校车防晒膜的问题,窗户的上底长40里米,下底长50厘米,高30厘米,请你们在三分钟的时间内独立算出校车需要多少防晒膜。

时间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已经出师了答案,你们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吗?

哦,都一样啊,看来大家都掌握的不错!

4.小结

大家都是爱学习得好孩子,最后谁能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说你学会了求梯形得面积,还有你来补充,哦你说梯形得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你们说得都很好。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动手操作得方式学习了梯形得面积,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学会了转化的思想。

5.作业

马上要下课了,现在老师来布置一下我们的作业,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课后习题1,2题,并利用所学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2、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1.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做一做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2、把上下两行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起来。

(二)教学2.

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24/30化简?

(1)分母30、分子24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

(2)15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反馈练习。

(1)、把下面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请把它们化成最简分数。

(3)把桃子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501573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2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比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室(包括电脑、实物投影)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二)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四、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

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础知识

板书: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为新知做好铺垫。】

2、设疑:分数用在什么时候?

(指名1-2名学生读,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

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用分数来表示。

【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3、课件出示分数的起源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介绍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及后来的印度、阿拉伯人所用过的各种分数表示方法。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或记号,可以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历史面目,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二)唤醒已知,探究新知

1、唤醒已知

提示:用 为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并给这几幅图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小组合作,解决分类问题。

板书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1)找出图中的单位“1”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者说你是怎么想的

(2)寻找教室里的单位“1”

(3)寻找生活中的单位“1”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加以肯定)

师: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那么单位“1”不同,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

3、 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课堂练习:

(1)判断

(2)填空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三)认知分数单位

出示课件

1、以12块糖为例,引导学生动手分分数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

师:你来试一试吧!完成课堂练习。

用12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这一填空练习,既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又能为紧接着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

2、认识分数单位

引导发现 里有几个

里有几个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 里有3个 , 的分数单位是 。

【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四)迁移类推,巩固认识

1、填空练习:

2、巩固: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的

3、提升练习: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五)作业:

任选一个分数,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

(六)全课总结,疏理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份 1份

4份 3份

分数单位

(八)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分数在生活中的体现,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分数的意义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深入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单位“1”的含义上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会较好的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说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教师的指导主体作用发挥恰当,再通过师生的互动方式加以有效利用,就会再次强化学生对单位“1”的正确认知,这样就能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501567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对分数进行约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

2、提问: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的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把2430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1)学生先尝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630÷6=45

(2)教师:怎样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

约分时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5页的例4。试着自己写一写。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教师板书。

2、教师:45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后汇报: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教师指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强调约分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最简分数和怎样约分。在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约成最简分数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是,必须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设计】

约分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2430=24÷630÷6=45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约分,它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与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密切相关。在本课教学中,我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比较计算结果的过程中认识最简分数,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引导他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判断、比较、归纳等方式,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501576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4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练习:

1、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它的分母是(),表示();分子是(),表示()。

2、67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

5、判断(对的打“√”,错的要“×”)。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3)14个19是914()

(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501572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5

l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l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l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l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l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l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 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__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生:我是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材料不同。

跟进:但我们都把这些材料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相同点:都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如果一个菠萝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果然如此。

师:如果2个橘子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她的单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已经能很快地找到单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

(1)、找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8个三角形分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现在请你继续观察,还能发现其他的分数吗?

那就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这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写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课件使用说明:点击课件出现:

师: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师: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单位“1”。

师:要是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几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师:分母其实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不一般呐。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师:分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取的份数不同

师: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一份就是1,两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师:分子其实就是表示——取的份数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能力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 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现在老师再写一个分数5/9,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说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书5/( ),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这样的5份,就是5/( )。

师:很多份可以是几份?——2份,3份……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板书:若干份)

师:如果取的份数也不是5份了,板书( )/( ),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若干份,就是( )/( )

师:可以取这样的一份,也可以取这样的……几份。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1/4,2/4,3/4,4/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师:5/9的分数单位?

生:1/9

师:5/99

生:1/99

师:( )/1000

生:1/1000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数单位了?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4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9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合作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填一填

(1)说说3/5的意义

(2)同意吗?

(3)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点击生活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

(1)、我校五年级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6

(2)、长江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还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受污染呢?

师:受污染水体多还是没受污染的水体多?——怎么想的?

师:有什么想说的?——要保护环境

师:看来同学们很有环保意识。那你希望,长江受污染的水体占长江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共同来保护环境。

(3)、姚明的头部高度约占他身高的1/8

师:我们的身体中还蕴藏着很多分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

五、总结全课、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503894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认识对称物体

1、出示物体:今天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这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获得的奖杯。这时一架轰炸战斗机。这是海狮顶球。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可能的回答:对称)

(但部分学生这时并不真正理解何为对称)

追问:对称?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

(可能的回答:两边是一样的)

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像这样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吗?谁来说说看?

(可能正确的回答:蝴蝶、蜻蜓……)

(可能错误的回答:剪刀)

若有错误答案则如此处理。追问:剪刀是不是对称的?学生产生分歧,有说是,有说不是。剪刀两边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不对称。但是沿着轮廓把它画在纸上,是一个对称的。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画在纸上,就得到这样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片)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是对称的)

同学们真聪明,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那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生齐说:对称图形)

(师在“对称”后接着板书:图形)

2、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看——

(师在黑板上贴出图形)

边贴边说:汽车图形、钥匙图形、桃子图形、蝴蝶图形、青蛙图形、竖琴图形、香港区徽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吗?(不是)

3、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能)谁愿意上来分一分?

你准备怎么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对称图形,一类是不对称图形)

问全班同学:你们同意吗?(同意)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对折)

好,我们用这个办法试一下。谁愿意上来折给大家看的?自己上来,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折给大家看。

4、图形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谁先说?(可能的回答:对折后两边一样或对折后两边重叠)

你们所说的两边一样、两边重叠,也就是说对折后两边重合了。

(师板书:重合)(若有说出完全重合则板书:完全重合)

请将对折后的对称图形贴到黑板上,谢谢。

师指不对称图形。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把这些对称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两边重合了,现在再请几位同学上来折一折不对称图形,看看这次又有什么发现?还是自己上来。

折后你发现了什么?(可能的回答:没有重合、对折后两边不一样)它们有没有重合?一点点重合都没有吗?

(有一点重合)

拿一个对称图形和同学折过的不对称图形比较。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可能的回答:这个全部重合了,这个没有)

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师在“重合”前板书:完全)而不对称图形只是部分重合。

好,谢谢你们,请将图形放这(不对称图形下黑板)

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奖励一下我们自己,来拍拍手吧!

“一——二——停!”我们的两只手掌现在是——

(生齐说:完全重合)

三、认识对称轴,对称轴的画法

同学们都很聪明,课前你们都准备了彩纸、剪刀,如果请你用这些材料创作一个对称图形,行吗?

1、请将你创作的对称图形,慢慢打开,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中间有一条折痕)

大家把手中的对称图形举起来,看看是不是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些折痕的左右两边——(生齐说:完全重合)。

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有它独有的名称叫做“对称轴”。

(在“对称图形”前板书:轴)

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

(师手指板书,边说边把“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连起来)

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呢?这个呢?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接下来请你看着自己创作的图形说说。

谁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可以上来拿一个轴对称图形说。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2、师拿一张轴对称图形,随便折两下。

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师随便折两下。

谁来说说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那条?

(一条都不是。)为什么?

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对称轴。

请你来折出它的对称轴。通常我们用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师示范。请你在所创作的轴对称图形上用点划线表示出对称轴。

四、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1、对于轴对称图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认识的一些平面图形中应该就有一些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先回忆一下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可能的回答: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等等)(教师板书,适当布局)

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对折 )如果它是轴对称图形,那它有几条对称轴呢?

好,那我们就拿出课前准备的平面图形,用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注意如果它有对称轴请你折出来。

结论出来了吗?现在你的判断和刚才还是一样的吗?

3、问:你想汇报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机动回答,回答语可有:

这位同学既能给出判断结果,又能说出判断的理由,非常好。

看来,仅靠经验、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不错!

也许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却是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以此类推……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讨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时,我们既要考虑一般的图形,又要考虑特殊的图形。但是关于圆形,我们却无需考虑这么多,正如你所说的,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情况。看来,数学学习中,具体的问题还得具体对待。

(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1条),正五边形(5条),圆(无数条)

4、用测量的方法找对称轴。

刚才,大家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了他们的对称轴,但是如果老师请你在黑板面上找出对称轴呢?

大家都有一张长方形纸,假设它就是不能对折的黑板面,怎么画出它的对称轴?(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找出对边的中点,连结中点。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另一条对称轴。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画出书上长方形的对称轴。(小组内交流检查)

五、练习

1、学习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在你身边的物体上找出三个轴对称图形。(瓷砖面、电视机柜、衣服、国旗?、凳面、桌面)

问: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吗?

产生冲突。说明:不但要观察外形,还要观察里面的图案。

2、判断国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找阿拉伯数字中的轴对称图形

4、领略窗花的美丽,再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创作轴对称图形。教师可出示一些指导性图片。

选择一些贴到黑板上,最后出示“美”字。

总结: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商标等方面的设计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的知识,把我们的教室、把你的家以后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漂亮。

#503898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7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 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二课时  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第三课时 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P21——23练习五2、3、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基础性练习

1、填一填,再回答

⑴、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 )往( )数。

⑵、○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 ); 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 )列第( )行,(8,7)在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2、动物园的平面图。

①、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游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4),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④鳄鱼潭在(2,4),请标出。图上(4,2)和(2,4)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注意两个数的顺序。

⑤小强的位置在(3,1),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6,5),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图形的具体位置。

二、巩固性练习:

书本第2、3、5、6、7、8题,学生先独立练习,老师再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点评,指正(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部分练习可以课前布置)。

三、发展性练习

1、移动图形

⑴、在格子图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并构建一个平面示意图,确定列和行,用数对表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⑵、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后的图形用A’、B’、C’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⑶、把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90°,得到的图形用A”、B”、C”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2、五子棋

明明和小强下五子棋:

明明执黑子先下,小强执白子后下。 明明和小强的落子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明明:1、(4,5) 2、(5,6) 3、(6,7) 4、(7,8) 5、(4,7) 6、(5,7)

小强:1、(5,5) 2、(6,6) 3、(3,4) 4、(8,9) 5、(4,4) 6、(7,7)

⑴、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画出一个简单的棋盘,并在棋盘上画出黑子和白子。

⑵、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如果你是明明,你的下一步棋子准备放哪?请用数对表示。 3、涂色游戏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对给方格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说说涂出的图形是什么。

红色:(3,4),(4,5),(5,6),(6,7),(7,6),(8,5),(9,4),(4,4),(5,4),(6,4),(7,4),(8,4)。

蓝色:(4,1),(4,2),(4,3),(8,1),(8,2),(8,3)。 黄色:(8,6),(8,7)。

绿色:(7,10),(8,9),(8,11),(9,9),(9,11),(10,9),(10,11),(11,10)。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我们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以后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练习的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501582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研究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1、复习回顾。

提问: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2、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引导: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O.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质疑: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13是3的倍数吗?26和49呢?(根据回答擦去板书内容后半部分)

2、利用经验,组织探究。

(1)找3的倍数。

(2)探索特征。

3、学生归纳,强化认识。

追问:现在你能告诉大家,经过找出倍数、观察比较,我们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结论。

强调: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发现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不是3的倍数。

4、阅读“你知道吗”。

启发:当你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时,你对数学有什么感觉?

谈话:是的,数学很神奇、神秘,3的倍数居然和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数学有许多神奇、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具有一定基础,认真探究,这一条条神奇的秘密和规律就会被发现和应用。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4页的“你知道吗”,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规律告诉你。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样的数叫完全数?举例说一说。(结合举例6和28,先板书因数,再板书表示完全数的等式) 现在发现的完全数都有什么特征?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五第8题。

4、做练习五第9题。

5、做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和判断2、5的倍数不同在哪里?

#503893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同学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身设计图案。

3、同学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同学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同学尽情发表自身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同学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和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安排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 图案2

图案3 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503896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3课时

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1)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生: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 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2)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 )从东边落下。②明天( )考试。

③冬天( )会下雪。 ④掷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1个黄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黄棋子。因为盒子里面既有红色棋子也有黄色棋子。

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说,红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2、导出课题: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互动新授

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情境图。

(1)引导:在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2)(继续出示情境图做实验部分)有一个小组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同学们观察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摸出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3)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4)质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

(不一定,因为蓝色摸到的可能性虽小也有可能会摸到。)

2、动手操作。

(1)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都装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请小组仿照教材的实验,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组长记录结果。

小组操作结束后,汇报记录结果,并根据结果说一说你盒子里哪种颜色的棋子多。并追问: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

指名小组汇报,对不同结果的小组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小结: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书)

(3)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奖、买彩票等。并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页例3。

(1)先让学生观察出示的记录结果,再指名回答例题中的问题。

(从试验记录可以看出,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5次,摸出红球15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红球的次数。另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 4次,摸出红球16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摸出红球的次数。

八个小组一共摸到红球123次,摸到黄球37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也就是说,从盒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在,黄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盒子里红球多,黄球少)

(2)引导小结方法: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再汇报。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想。

引导学生总结: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进一步渗透“公平”的思想与画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说一说。

(盒子里红色的棋子多,黄色的棋子少)

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数量的多少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并记录结果。)

四、拓展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

作业:教材练习第47~48页练习十一第5、8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2)

大←→数量多

可能性

小←→数量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换。

2、体会“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3、感受等式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

等式性质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王财主家有一黄一灰两头懒驴。这天,他把每种货物都平均分装在袋子里,让俩驴驮运。因为俩驴谁都不肯多驮一点,所以它俩只能驮得一样重。黄驴说:“我挑一袋大米。”灰驴就说:“我挑两袋土豆。”一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两袋土豆的质量。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用红球代替大米,一个a克;用绿球代替土豆,一个b克;用橡皮代替花生,一块m克;用胶带代替黄豆,一个n克。

得出等式a=2b。

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货物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猜想: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

(都加挑一块橡皮)

此时它俩所挑物品的质量相比第一轮发生了什么变化?

(都增加m克)

分别变成了多么克?

(黄驴变为a+m克,灰驴变为2b+m克。)

验证:俩驴所挑物品质量真的还一样重吗?在天平上摆摆看。

(天平平衡)

结论:都加挑一块橡皮,俩驴所挑物品质量仍然一样重。

观察这些等式,都是由等式a=2b变换得来的,你能对这5个等式变换进行分类吗?

(前三个都是在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后两个都是在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2条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组内的其它猜测,先用式子表示,然后合规律的说出所运用的规律,不合规律的在天平上摆摆看。

2、探索“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一个红球和一块橡皮,右边两个绿球和一块橡皮,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都拿走一块橡皮,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的由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a+m=2b+m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m)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两边送去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3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总结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提示课题: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等式的性质”。

3、探索“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2个红球,右边4个绿球,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的数量变为二分之一时,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地有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2a=4b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除以2)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4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强调不为0?

(因为0不能作除数)

总结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习

1、第66页第5题

2、对等式6x=8变换

3、平衡天平上的变化。

4、方程的变换。

四、课堂反思

1、等式的性质回顾

2、本节课的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生动有趣,但讲故事又不仅仅只是导入新课的作用。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问题”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展开猜测交流,从而引出对等式变换的猜测,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也变得更加容易。在教学”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时“采用了”猜想——验证“这一获知模式。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一模式。在教学”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动脑、动手,得出结论,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说理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4.使学生学会应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学生叙述各运算定律的内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观察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

优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教学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公式(出示图片:图形面积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表示平行四边的面积,、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学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正方形周长的书写格式.

(1)读出下面各式,并说明表示的意义.

(2)把下面各式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

□·(□·□)

(5)如果用表示长方形的长,表示宽,那么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小节: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但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写成;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乘号不能省略不写,可以改为“·”,但容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一般仍记作“×”.

3.教学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教师说明:在我们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实际上是把数值代入有关的公式,算

出的结果就是它的面积或周长.

(1)说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说出梯形面积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义.

(3)说出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4)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强调: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不必写出单位名称,只在答题时注明就行了.

(5)练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4厘米,宽是4.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课后作业

(一)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先写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1.一个长方形,长7.2厘米,宽1.8厘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24毫米.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运算定律

计算公式

可以写成

读作:的平方

表示:两个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3.5+5.5)×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动

找规律

活动目的

1.能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题目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这个两位数是().

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

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汇报思考过程和答案.

3.仿照题目类型,每个小组自编一组练习,相互交换解答.

参考答案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这个两位数是(10a+b).

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100a+10b+c).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第6页《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

1、出示书上主题图,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2×6=12,在这里,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教师板书因数,倍数)

2、出示书中主题图,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4=12,能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学生口答,巩固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3、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是因数和倍数关系?能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因数和倍数必须是成对出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

4、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5、小结引出课题。

师: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教师板书)

6、例题学习

出示例题: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1)想谁和谁相乘是18?

18=1×1818=2×918=3×6

所以18的因数是1,2,3,6,9,18。

(2)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

18÷1=1818÷2=918÷3=6

18÷6=318÷9=218÷18=1

分析:18最小的因数是哪一个?1还是哪些数的因数?18最大的因数是那一个

7、出示做一做: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学生独立练习,并口述方法,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8、小结: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M÷N=PM、N、P都是非0的自然数,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二、巩固练习

1、(出示主题图)下面的四组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26和1375和2581和9

2、课本练习

三、总结反思:

由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5/62/3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

2、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

课前准备:

教法学法 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研究它?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

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汇报交流

(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

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

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

6、结合直观图小结: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

7、提问:依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8、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运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说一说。完成表格。

三、观察比较,体会异同

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归纳,再同桌交流观察的结果。

3、汇报交流。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4、根据比较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不同点: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 完成P20做一做

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认识了正方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 (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体图形正方体 12条棱 (长度相等)

8个顶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