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调查报告通用15篇

人的教育生涯从家庭教育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硕博之类。小学阶段的教育应是每个人都能清晰记忆起来的童年生活的全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小学教育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下面是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小学教育调查报告通用15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1

1.调查目的

在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21世纪,倡导新的教育观念,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在实验教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这次实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改的鲜活生命力。对于基础教育的主体而言,这些改革是否真正适应师生的需要呢?为此,我设计了一套问卷,试图通过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更好的了解当代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

2、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得到准确、客观的答案,我在实习学校的四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从态度、情感、内容、能力和期望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们充分、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获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问卷选择了6个平行班,无重点班与普通班之分,每班学生随机抽了8人,共计有效问卷48份,经过统计情况如下,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2.1 问题一:你对音乐学习持何种态度或情感?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对音乐学习所持的强烈情感倾向。58.4%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表示非常喜欢音乐, 35.4%表示一般喜欢。6.2%同学表示不喜欢或者讨厌。这充分说明了基础音乐教育是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的,孩子们也从中感受到美的享受与愉悦。在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的必要性的问题上,有66.7%的同学认为有比较好,31.3%的同学认为音乐课是必修课,2%的同学认为可有可无。那么,孩子们眼中的音乐课应该有什么作用呢?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还是很注重音乐课的学习。81.3%的同学认为音乐课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另外还有18.7%的同学认为音乐课是放松、快乐的好机会,

因为相对其它课目而言,音乐课既没有巨大的考试压力,课堂气氛也相对活泼,让他们感到轻松。学不学都“无所谓”或“应付”,让我们看到了极少数学生功利心的一面。而这个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压力的增强而上升,这也是基础音乐教育为什么到初二、初三会考在夹缝中生存的根本原因。我想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如果教育体制不改革的话,师生仅凭一腔热情和一厢情愿,素质教育也难以落到实处。

2.2 问题二:你对音乐学习领域中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35.4%的学生认为唱歌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普遍认为唱歌是表达自已情感的最好途径,但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感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唱活泼、欢快的歌曲。他们也特别希望自己拥有美妙的歌喉。另一个热门选项是流行音乐,大多数同学喜欢流行歌曲。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的传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音乐,从唱片和无线广播时代的有限传播,被电视、随身听、CD-Rom、MD、DVD、互联网等媒体推到传播的无限。在e时代里,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的占有权,被彻底瓦解,孩子们拥有和熟悉的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教师。而他们拥有和偏好的音乐,往往不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内容,其中相当大的分量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 以往流行音乐不能进课堂,但事实上它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有一项问题是学生平时喜爱歌曲的类型,结果显示:小学生会唱的歌曲中有近65.7%的是音乐课本外的通俗歌曲。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25%的学生把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归结为音乐教材编得不好,其中又有近12.5%学生认为音乐教材不好主要表现在所选歌曲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社会音乐生活以流行音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已讨论了若干年,事实表明围堵不如疏导。学校音乐教育不能生活在真空地带,现实不容回避,音乐教育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有如掩耳盗铃。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但看待问题应该是辩证的,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唯心的、不客观的。流行音乐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教材中完全可以选择那些歌词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经过精心制作的流行音乐让学生演唱和欣赏。针对学生滥听流行音乐的行为,由教师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对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鉴别力,对学生审美判断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起主导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泰戈尔在《我的学校》中写到:“教育的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尽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的。”当孩子们长大成人,能够真正懂得鉴赏与审美,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音乐的时候,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便已达到了。

关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43.8%的学生选择了“欣赏音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欣赏音乐不需要技能技巧,这一点也正是从前的基础教育和教材欠缺或者说是忽略了的。从前的音乐教材过于专业化、系统化,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必要成为贝多芬的,而只要能够欣赏音乐的美,将音乐的美融入生活中就够了。欣赏什么?如何欣赏?这也是新课改在音乐教学内容改革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另外有41.7%的学生希望器乐内容增加,器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想真正使器乐教学不流于形式,更好地发挥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充实器乐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在器乐教学方面新的需要。

2.3 问题三: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何种能力的发展?

表示希望“演唱”能力提高的占37.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占25%,希望提高“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的能力的占6.3%,希望培养“乐感”和“音乐知识”能力的有31.3%,这些选择与音乐有关的相关能力发展的比例竟高达98%,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能力。这实际上为新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来自学生的选择。在此之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地在探讨:我们的音乐课程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和能力二者难道是对立的吗?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联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它为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知识技能是为了掌握一种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架起一座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2.4 问题四:你对常规音乐课有其它怎样的要求?

当被问及你对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有何看法时?调查结果显示,55.3%的同学对教材总的评价“好、可以、认同”,说明我们的新教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新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们对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认真反思。

23.2%的同学觉得教材有待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所选歌曲不太适合学生演唱或好听的歌不多、老歌太多,跟不上时代等,他们希望多一些喜欢的歌以及流行歌曲。我们应该组织一流的作曲家,词作家为我们的学生写好歌,谱好曲。� 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歌唱,让孩子们唱属于自己的歌!(2)配套声像资料缺乏:多媒体课件融电、光、声、图像为一体,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完美的声音、文字、图像互相结合又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但目前我们的教学配套光盘仅仅是简单的谱例加声音,比从前的磁带仅仅多了一个画面而已,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从前的基础教育,我们的教材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确有它重要的作用,但问题也存在:“教育有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忽视了(不是单纯的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我们是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今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音乐课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音乐课程改革以及音乐教材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

2.5 问题五:家人是否经常与你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29.2%同学表示常常,43.8%表示偶尔,27%表示表示很少甚至是几乎不。这也反映出我国小学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也提出:“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确定才有了根基和现实基础,学生的学习才有真正的意义。舍此,任何教育都只是外在于学生生活世界的装饰。我想,以往那种长期忽视学生兴趣爱好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们是幸福的。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2

我于20xx年11月16日被分配到xx小学进行教育实 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小学美术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美术教育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老师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美术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美术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非主科不是很重视,尤其是美术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都不会影响到自己成绩的高低。因而,你让他们回家画画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画。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这节美术课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小学的教学中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减少了教师板书所浪费的时间。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学生大多爱看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很清楚,这就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减少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开发比绘画能力的提高重视得多,因为创造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对人生产生较大影响的,而动手能力却是家长们过分重视的。调查中,教师采用的大部分是通过提问和回答,讲出和画出自己想法这些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方法。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很少会亲自动手来画给学生看,因为这样会容易导致学生临摹教师的绘画方法,从而导致学生自己没有动脑去想自己该怎么画。所以教师就更好的利用了多媒体工具——电脑、电视等,从而从审美和创造的方向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她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美术学习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美术。他 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想学好美术的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毕竟小学生也许还是不断需要被一些新鲜事物来刺激一下的。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调皮,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通过以上的调� 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3

同学们中的近视眼、小胖墩日渐增多,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体育锻炼。同学们大多喜欢上体育课,可是同学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

1.调查、走访同学及家长,了解同学们的课外体育运动情况。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调查情况:

五(8)班共36人。每周运动次数两次及以上的7人,一次的8人。运动方式上,男女生有差别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男生以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骑自行车为主。女生以散步,和父母打羽毛球为主。全班大约60%的同学没有运动的习惯。

三、家长的看法:

1、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成长。

(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

2、不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

(2)担心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问题,担心孩子受伤。

四、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例如:球类运动可以锻炼我们手脚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长跑可以锻炼耐力。

2、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个性。它使我们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形成健康、积极、积极向上的个性。

3.体育运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团结协作。

五、建议:

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4

一、教育科研调查报告

1、题目:通过简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

2、署名:写明研究者的单位和真实姓名。非个人的要求署集体名,并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人。

3、引言: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方法、内容等,或提出社会、师生关注和迫切要发解的问题。

4、正文:主体部分。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报告的内容重点视调查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而定。最后写清楚调查结果。

5、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对结果做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6、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教育科研实验报告

1、题目: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为避免冗长,可加副标题,使主标题简炼。

2、署名:写明研究者的单位和真实姓名。非个人的要求署集体名,并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人。

3、引言:(研究工作概述):简要说明课题的来源、背景,别人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实验目的、对象、时间、方法、规模、该实验达到什么结果和实验进展情况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

4、实验方法(正文):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和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述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正文部分常常利用若干表、图、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情节。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结论: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7、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讨论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第二,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第三,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劣;第四,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实验存在的问题。

8、参考文献和附录:参考文献应写明著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出版地点。附录,指的是能反映该实验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价值的主要材料,论文、证书、照片、录像带等资料。

三、教育科研论文

1、题目:要求既能表达论文的基本精神,又要简洁、精炼。

2、署名:作者所在单位和姓名。非个人完成的要署集体名,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者。

3、内容提要(摘要):较长的论文需要有摘要,以便读者了解全文的概貌,写作时要注意:第一,文字简练,二三百字为宜;第二,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使读者对论文的结构、主要论点一目了然。

4、绪论:即引论,要求概述三个方面:第一,提出课题,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第二,交待研究背景,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第三,说明作者论证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是绪论的核心部分,体现着全文的基本价值。

5、本论:即正文,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该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写好这部分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提出的论题。包括论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论据的选用,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及得出的结论等。要特别详细地阐明作者提出的新的独创的东西,这是论文的学术水平高低,有无学术价值的具体表现。如果论文较短,这部分可以一气呵成。如果文字较长,为了概括内容和阅读方便,这部分可分章、节或冠以大小标题,或使用不同的序号加以显示。

6、结论:这部分要对正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结论是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课题解决的答案,是全篇论文的归宿。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这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开展。调查范围主要在小学的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198份,收回有效卷190份(其中学生问卷92份,家长问卷98份)。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了问卷内容。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

4、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调查表,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

农民占 %;干部和工人占 %;个体户占19%,工人中大部分是在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

中专文化占 %;初中占70%;小学文化占%。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

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其中收入较低的占%;收入较好的只占%;经济困难的占%;特别困难的占 %。

4、家庭组成情况

原婚的占 %;再婚的占 %;单亲家庭占 %。

5、家庭学习环境

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时看书看报的占 %;指导孩子学习的约占 %。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

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溺爱孩子

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8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他们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2、放任孩子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自主发展的洪流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自主发展就是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以及社会交流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辅导和教育。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从而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随他去了。

3、严他宽己

从调查中显示,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从来做不到。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教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从不摸书本,经常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习、生活懒散,多半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

4、重智轻能

作为一个社会人,既要懂得知识,也要掌握技能。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得益。从本次调查中得知,至少有 %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少得可怜。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六、对策

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全社会的事。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承担起协调校内外教育力量的重任。当前可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校开设家长接待日,每月定时专门接待来访家长,与家长们在某些教育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2、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为祖国培养全能型的一代新人。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篇6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含三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21人,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45台,在校学生与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的比(生机比)为33.8%。我校共有教职工69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17台。我校有网络多媒体教室2个,使用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建立了学校办公平台和学校网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图书、VCD、DVD、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信息教育资源应用不足。课程整合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不足。例如,现在要求统一纸质备课,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应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成立学校信息化教育评价小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以评促建。

四、下一步发展目标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全体教师拥有了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让信息技术更高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强教师用机的投入。目前我校教师机数量较少,配置较低。加强教师机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证。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校教育资源。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7

调查时间:

20xx—7—25

调查地点:

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小学

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基本环节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庙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

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区、镇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呆在农村,是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就我们学校来说吧,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叫他们如何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呢?懂计算机的人更是没有;老师的年龄老龄化,学校中差不多都是临近退休的老师。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老师教的不好,归于外界,没有考虑自身的因素。60%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农村,家长一般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了解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废书,看那些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考试没有好处。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 但这些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吧。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教师的工资,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特设岗位的教师到偏远地区支教。

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国家拨款只能满足维修校舍和购买必需的办公用品的基本需求,许多村不仅没钱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维持正常教学运转所需资金都缺乏。资金不足导致了硬件设备的匮乏,大部分村级小学存在用地狭窄,教室破旧,没有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施,教师宿舍紧缺,厕所条件简陋等问题。大部分学校仍然是黄泥地,下雨后到处都是泥浆,学生活动和上厕所都很不安全。

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30—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和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专业教师极度紧缺。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学以20—30岁的年轻老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为教学主力军,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两者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此外,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大部分学校采取“复合型”的教学,即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几门课程教学,但一名教师将5门以上的课程全部以高质量教授是基本不可能的,且大部分老师只擅长语文或数学教学,学校的音体美课程形同虚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乡村小学还要面对优质师资的流失问题。目前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待遇都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好老师都会争取调到县级以上的学校任教,越优秀的教师从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学前班,因而使得该校学生的学前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为以后的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且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0—90%,“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都没有能力给予孩子学习上的辅导,对孩子也比较溺爱,无法与学校教育相互协调,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朔里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解决农村发展重要之本在于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据我所知,现在的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农村的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我在假期、对我所在乡镇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或许有些以点带面,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还上网了解了一下全国的总体形势。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造成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

一、农村小学教育状况概述

客观地讲,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在基础教育方面,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近十多年来,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地区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和政府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

但是在当地,农村小学普遍资金投入不足,教舍简陋、设施缺乏。学校周转的资金少。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地区相对偏远和农村小学教师工资较低,使得当地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农村学校老、中、青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教师队伍后继乏人的显现相当严重。

三、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比较严重

这些落后思想都制约了农村的发展。重男轻女等封建、迷信观念让农村小学教育“读书无用”、“性别歧视”等怪现象盛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瓦解那些不良习惯、不良风气、让农民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消除重男轻女思想等任务相当繁重,改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任重而道远。

四、农村小学的现代化信息建设为零

在我所走访的几所农村小学里,没有一所学校有一节信息课(这里的原因多多),使得学生无法晓知外界的事情。而有的学校只有一台电脑,但是还是空闲地放在那里,不能有效得利用。这样以来就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现代化信息建设的步伐。从而加大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就抑制了农村的发展,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更加艰巨。

五、农村小学教育为适应发展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1、对农村教育资金的大笔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卫生和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生态校园,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决定在部分省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程”试点。这是一件好事。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结实地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加大投入,使得农村小学的教育更好地发展。

2、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头等大事。我建议采取措施:一是开展“送教下乡”“支边”等活动,达到城乡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二是多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开展农村教师“名师工程”,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用先进典型带动一大片。三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新教材培训” 、“专家讲座”、“名师讲座”等。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团体,如“青年教师协会”、“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等。四是辞退一些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引进一批大学生到乡村小学支教。五是学校内部把教改科研活动真正搞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自己的课题”。六是督促农村学校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杜绝那些应付检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义。

农村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低下是导致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全社会要积极地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只要我们肯付出一点点爱心,我想我们的国家将会发展强大。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也只有加强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9

我通过对百色市的相关教育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地中小学目前音乐教育的一些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音乐师资不足

据了解,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大大优于乡村学校。城市每所中小学校,大多配备了2—3名以上的专职音乐教师。相比之下,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状况就令人担忧。一般最多也只有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他大多由非音乐专业的教师兼任。而部分乡村学校连能兼音乐课的教师都没有,音乐课只能虚设。一方面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乡村学校配不起、也养不起专职音乐教师,这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受乡村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氛围、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太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导致音乐师资不足。

二。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片面追求升学率、音乐教师待遇差等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一个学期下来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因此,也没有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音乐课程安排不合理

通过调查,音乐课程开设状况乡村不如城市,高中好于初中,初中又好于小学。受师资状况的限制,城市学校的音乐课比较规范化, 而不少乡村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应付上级,一个学期下来基本没上过几节音乐课。另外,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大三门”与“小三门”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音乐课。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各民族的音乐史论也无法体会到高雅的艺术赏析,从而也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在一些设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中,也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教研活动抓得比较紧,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但新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以及教师能力的限制,在相当多的学校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得到应用的。在师资不足与器材缺少的学校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随意的现象。他们把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课,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学会唱一两首歌,而没有教授学生如何识谱和唱谱,也没有教授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史。这同�

五。 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

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反映也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一般只喜欢流行歌曲、选秀歌曲,很少有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有的学生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的原因;也有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这些也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

六。家庭经济上的原因

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经济不是很宽裕。而很多家长觉得艺术之路太难走,担心孩子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想让孩子去考艺术。只希望孩子能把主考科目学好,为此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也没有机会继续学习音乐。这样一来,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的学生则少之又少,进一步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例如;1.百色高级中学是市重点中学,其高一、高二每个班级每周有一节音乐欣赏课。而音乐特长生每周除了周末和星期一上午的升旗仪式外,其余每天上午6:20—7:10和下午的5:20—6:10都安排有专业课。主要安排有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三门课程,专业学习时间很充足。音乐教师上课积极、认真,负责任,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严格,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一届学生在专业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全区艺术统考中荣获佳绩。2.田阳县初级中学是田阳县重点初中,拥有声乐、乐器、舞蹈等多名专职音乐教师。音乐器材与设施比较齐全,音乐课安排比较合理,初一初二每个班级每周都安排有音乐课。且学校经常举行歌咏、表演、演讲等各类文艺活动,学生也积极参加,被高中录取的音乐特长生的人数也不断增加。3.田阳县洞靖初中是农村初级中学,其初一初二每个班大概每周有一节音乐课。但由于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音乐课上一般只要求学生学唱一到两首歌曲,而并没有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的教学。因此,该校音乐教育课程并没取得很好的效果,靖安中心小学和其他几个村完小点的学校更谈不上了。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我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我认为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应更加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另一方面广大音乐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应积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努力建设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10

一、xx小学的素质教育现状

(一)xx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xx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xx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xx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该校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学化。

二、xx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xx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三)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三、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xx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xx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xx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xx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该校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xx小学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件为依据,按照《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认真规定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制度建设:

1、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2、要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和师生考勤制度;

3、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4、要健全听课制度;

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检查、评比、交流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xx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xx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11

一、情况概述

(一)调查目的

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但是,就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在保教过程中,却严重存在着某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可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依据,让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引导和督促,让我街道幼儿教育尽快走出“小学化”的误区,我们针对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从调查情况入手,通过对一定量的教师的调查,了解黄旗堡街道、坊安街道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纠正和预防建议。

(二)方法与步骤

1、对坊子区实验学校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黄旗堡街道、坊安街道幼儿幼儿教师抽取32名作为样本,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22名,民办幼儿园教师10名。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年龄、职业、学历等)、教育理念与态度,做出数据统计。

3、从这32名教师中,分别对他们进行专项调查,调查要点:

(1)、您认为幼儿园学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现行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吗?

(2)、幼儿园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您认为幼儿在幼儿园最应该学会什么?您了解《纲要》吗?限制幼儿园学前实行游戏化教学,摒弃小学化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您理想中的学前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教育理念与态度

被调查的幼儿教师100%表示她们所在的幼儿园都设有写字、拼音、甚至英语等科目。56.2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学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现行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

当问及“幼儿在幼儿园最应该学会什么”时,98%的公办园教师与100%的民办幼儿园教师认为,在幼儿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抑制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身心健康,探索精神,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艺术表现力,2%的公办园教师认为除了培养能力外,还要让幼儿学会玩。3-6(★)岁是孩子打下一生基础的重要阶段,应该根据他的年龄特点去培养他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张扬他的个性,不应该用书本上的死知识限制他们思维的发散。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民办园教师胶原观念达成一致。

当问及“您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吗?”时,公办幼儿园91%的教师了解;民办幼儿园60%了解。此项调查显示,民办园教师对《纲要》了解与公办园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教师教育理念差距的形成。

教师年龄30岁以下:13人,31-40岁:6人,41-50岁:6人,50岁以上:4人,有两人教师年龄不详,可以看出,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组成队伍的特点皆为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组成的,年龄分布还可;教师中专学历:17人,初中学历:1人,专科学历:5人,本科学历:6人,研究生:1人,学历不详:2人,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都分布在公办园,民办园教师学历偏低,有待改善;幼教专业:27人,非幼教专业:5人,公办园幼儿教师100%为幼教专业,民办园幼儿教师50%为幼教专业,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在学历分布上、学前专业上明显优于民办幼儿园。但是,公办园由于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性,因此小学化教育方式更改存在困难;民办园幼师毕业生仅5人,而且教师流动性大,这些原因也导致教师专业培训与发展的较大困难。师资状况堪忧,成分复杂,为学前教育发展带来困惑。

(二)领导的教育理念和态度1.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据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就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班额、作息时间等方面对幼儿园办园与管理虽然提出要求,但是不够严格,彻底,在管理要求方面存在漏洞,二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也就远之甚远。2.幼儿园领导办园宗旨与思想

从访谈结果可看出,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高期望留住生源,各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安排小学化的知识。幼儿园领导对幼儿园开设和管理的有关要求也限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幼儿园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理论探讨和业务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幼儿园领导的观念首先趋于小学化,街道幼教小学化在所难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教师是两大原因:

(一)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认识不够彻底。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小学化”。

1、幼儿园教师年龄差距较大,他们在教育理念存在差别:民办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了解不多,教师教育素质偏低(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技能),加上她们流动性大,无法进行专业培训,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家长的左右,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要求过严。具体表现在日常活动中甚至教学活动中要听老师的话,不许插话;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准搞小动作,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等等。这些要求明显具有“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少玩少说少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教师采用灵活的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多想、多说、多做”,这种做法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更谈不上幼儿园生成活动的产生。

2、由于缺乏教育机构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技能和水平又有限,这与《纲要》中提出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有很大差距。

四、纠正和预防措施

(一)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意识到“小学倾向化”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后果,懂得学前教育,了解学前教育,重视学前教育,才能起到带头杜绝“小学倾向化”这种现象,才能得以慢慢改善现状。

(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关键。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县级学前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园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把握“幼小衔接”的教学特点,改变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

2、教师要主动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科学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保证幼儿每天运动达到一小时,游戏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在幼儿园的班级里建立区域活动场所(如:探索发现室、科学活动室),让孩子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材料应选用本地自然资源和环保废旧物品(比如:树叶,农作物茎、杆、叶、皮和易拉罐,饮料瓶等)。

3、教师要在平时工作中,实行家园共育。

建立家园联系栏,增进家园沟通。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利用该手册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教师还可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也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愿经过教育主管层、教师、家长多方努力,使我们幼儿教育尽快走出“小学化”的误区,步入专业而健康的发展轨道。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12

古镇义堂,位于滔滔涢水之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教育底蕴丰厚。勤劳、朴实、智慧的义堂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丰实的人文条件,书写了义堂历史上的灿烂辉煌。义堂教育是义堂古镇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义堂走出了数千名大、中专毕业生。近年来,义堂中考连创辉煌,这些都是义堂的骄傲,是义堂教育的骄傲。然而,它们无不得益于义堂的小学基础教育,义堂的小学基础教育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义堂小学基础教育成绩瞩目,可喜可贺。然而,解读义堂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又令人喜忧掺半,给人留下沉重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

1、人口、面积情况。

义堂镇辖28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总人口4.9万人,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是云梦县所辖乡镇中的一个大镇。

2、学生情况。

现设小学16所,其中镇辖2所即张庙小学和义堂镇镇小学,学区中心小学6所,村级完小6所,教学点2个,分布于各行政村。在校学生 人,开设教学班 个,班平生额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

3、教师情况。

全镇有小学教师 人,其中女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具有中专、高中学历的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教师配额为 ;45岁以上的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年轻教师所占比率极低,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4、经费情况。

学校经费紧张,不得不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把开支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勒紧裤带过日子。必不可少的日常开支、办公费用等主要靠杂费和部分勤工俭学资金维持。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基础教育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我们认为,制约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教育投入问题,改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段时期,随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响起,背负债务的乡镇财政,只好向农民收取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义务教育实际是农民自掏腰包办教育。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义务教育将变成了完全由政府承办的教育。费改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虽然客观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费改税后,地方政府实际可用财力减少,财力保障缺乏,难以保障必需的义务教育资金的正常拨付,使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难以顺利进行。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1、危房问题是老大难问题。

近几年来,在镇政府的领导下,镇教育办,做了大量的工作,创造条件,改造了黄孝小学,搬迁了镇小学,但是由于资金的严重缺乏,我镇学校缺乏正常的改造和维修,仍有多所小学存在着安全隐患。经调查统计,目前有张庙小学、六合小学、平石小学、胡蔡小学、好石村小学等学校校舍亟待重建和维修。

2、教育装备相对落后。

教育装备是办学条件的一个硬性指标。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对我国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用,在改变教学手段方面,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变教学手段“单一”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镇16所小学中,普遍存在“普九”负债问题,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一所学校配置电脑、微机、打印机等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只有张庙小学、镇小学等部分学校配有少量而陈旧的投影仪、收录机等传统电教设备。目前,占我镇小学教育教学主流的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模式。教育装备的落后,使我镇小学教育难以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无法走上科技教育的平台。

3、师训不到位。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这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我镇小学教师中,有许多人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他们急需培训,以提升学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学知识、智能结构和职业技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又是由于资金缺乏这个老大难问题,致使我镇师训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厢情愿了。

4、教育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第一,由于资金紧缺,不能及时添置设备、教具、学具等,导致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这突出存在自然、科技活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中。例如,我镇16所小学中,还没有一个达标的篮球场供体育教学之用。

第二,资金的短缺,是校际之间,镇际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少了,许多学校、教师面对外出学习研讨的机会,只能忍痛割爱、望洋兴叹,教师们只能各自为教,“老死不相往来”。

(二)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1、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日趋突出。

原因之一:“孔雀”飞走了。一段时期,由于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种种差距,少数有学历有水平的年轻教师受金钱观的影响,“孔雀东南飞”,辞职到经济发达地区求职。

原因之二:“凤凰”没进来。由于财政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的影响,教育系统几乎没有招收大中专毕业生,致使一些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是近几年教育系统没有分配一个青年教师,致使教师队伍没有注入新鲜血液,补充新的活力。

原因之三: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据调查统计,我镇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占7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数据,这意味着:我镇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极为突出。

2、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真正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性教学。然而,由于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教育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考试分数仍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升学率、优秀率都是硬棒棒的指标。学校、教师只好进行题海战役,通过大量的机械重复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也生怕孩子耽搁一分一秒,希望老师把自己的孩子抓紧些,多布置作业,延长教学时间。这样,没有实现教育观念的真正转轨。

(三)专职教师紧缺,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既有高超的科学技能,又有丰厚的人文素养。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转轨,农村小学教育必须具有大量的面向WTO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能熟练地运用以信息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我镇小学教师中,属于体、音、美专业出身且具有较为娴熟操纵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专职教师完全没有,这无疑使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真正落实难以实现。调查发现,有较多学校由于没有专职教师,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只好由其他

教师担任,而其他教师又不能胜任,致使这些课程的教学组织不好,教学目标不到位,不能实现师生的互动,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四)学校布局不合理,极大浪费了教育资源。

我镇农村小学一般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形成每村一校的格局。虽然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家长乐于接受,但是这样的布局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学校分散,布点多、学生少、规模小、效益低,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针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镇教育办作了大量的工作,原来30所小学经过几年的努力,相继撤消了民汪、红堰、吉口、新光、平石、蔡河、上岗、东方、土桥、双龙、周熊、五四等十二所村小,经过重组合并现设16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学规模,优化了教育资源。虽然如此,我镇现有16所小学中,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举债运转的地方政府无力从根本上解决小学重新布点的问题,有限的教育投入对于嗷嗷待哺的农村小学教育来说等于杯水车薪。此外,村级组织、群众及社会对联村办学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僵化,目光短浅,造成困难重重,阻力多多,使学校重新布局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五)教育组的撤消,增加了对小学教育管理的难度。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县于20xx年8月撤消原乡镇教育组,成立了乡镇教育办。我镇原教育组10名工作人员精简到现在的4人:一名教育助理,三名铺导员。镇教育办的4位同志,既要应酬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频繁的检查,又要指导全镇的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系,虽兢兢业业,负重工作,但因人手不足,显得捉襟见肘,成天忙于应付,疏于管理,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全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督查和管理。

三、几点建议

为解决我镇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我镇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我

第一,着力解决教师断层和专职教师紧缺的问题。针对我镇农村小学特别是边远乡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和专职教师紧缺的情况,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采取“留得住,招得来”的办法,优化人才环境,使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能留得下来。并安心从教,为家乡教育献智尽力;另外,下大气力,吸收一些师范专业或其它专业毕业的一专多能的优秀大学生加入我镇小学教师队伍,使我镇小学教育工作具备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让我镇教育事业长盛不衰。

第二,加大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采取“请进来”(传授)和“走出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对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轮训,提高我镇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

2、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第一,教育办增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改变因人手不足导致的小学“放羊式”管理的现状,使我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轨道。

第二,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学区、中心学校为龙头,带动村小(特别是边远村小),以点带面,形成合力;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全面启动名师工程,以强帮弱,整体提高。

第三,建立健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制度,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不能仅以小考成绩定论学校工作的好坏,不能仅以学生考试积分的高低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对学校、教师工作的评价,应看全体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制订出相应而实用的评估考核制度,在评价目标上,淡化考试的功用,实施学生素质等级制度;在评价方式上,实行考试和考核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实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考核,综合评定,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切实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二,加强教师的教学业务管理。教师的教学业务管理不能停留在领导的口头上,不能睡躺在白纸黑字的文件中,应该落实在行动上。要加大对教师的备、教、改、辅、考等工作的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

3、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我镇小学危房问题突出,师生安全令人忧心忡忡,教育装备陈旧落后,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为此,建议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危房改造和新建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张庙小学、六合小学、好石村小、平石小学、胡蔡小学等学校校舍危房问题,为师生创建一个安全、明亮、舒适的教学环境。另外,加大投资力度,购置教育装备,完善电教手段,逐步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教学信息化,使我镇小学科技教育的航母完全浮出水面。

以上是我们对我镇小学教育情况的调查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许不够全面,有失偏颇,但它毕竟表达了我们对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忧患。我们坚信:有政府的领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我镇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会陆续得到解决,我们迎来的是义堂小学教育绚丽的明天。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13

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有所欠缺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小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表: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 个别70% 一人一门课25%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2、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对一些知识层次相对比较高的人来说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师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在外地上过学,在以前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地理位置、交通、卫生等社会环境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在农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过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脚点。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转业。

3、发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趋向性

很多人毕业后边愿意到农村工作,不 农村的社会活动和空间比较狭隘,相对城市来说发展空间狭隘发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师这个行业不仅工资和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较好,并且有更多的择业空间和机会。所以,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愿意选择城市,造成农村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综上所述,农村的环境和教师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经济和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家庭教育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大部分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理想,调查如下表: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你父母谁在外打工? 都在60% 父亲5% 其他35% 你父母的最高学历? 大学0% 高中10% 高中以下90% 你父母和你谈心吗? 经常谈10% 偶尔45% 不谈,有隔阂45% 犯错时,你父母怎么样教育你? 说服65 不管不问5% 打骂30%。

1、父母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

在农村中,父母是大学毕业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长是中学毕业,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学生表示,家长不能够帮助辅导功课。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家长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

2、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无人教育

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留给老人,双双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农民工和留守孩子已�

3、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欠缺

农村家长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多家长称孩子上学后至今没有接待过一次老师家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再加上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训斥、打骂为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误区。

4.家长和学生缺乏沟通

调查还发现,与父母缺乏沟通直接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心理,他们在学校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闷、不善与人交往。而农村中小学还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不仅是生活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学校。坚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教育的发展。

四.小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你感觉压力来自哪方面? 学校75% 家庭10% 作业15% 你的作业多吗? 多35% 适中60 不多5% 你担心升学吗? 很担心40% 有点担心40% 不担心20% 你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很大45% 较大15% 没有(其他)40%

1、学校升学的压力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

不少老师和家长感慨,升学的压力已经由过去的高考前移到小学生头上。在农村小学中也存在升学的压力,一些小学为了提高考入重点中学的人数,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刻意为学生补课、增加家庭作业的量,造成小学生,上课时间长,作业量大。一调查表明,现在的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容易造成学生一些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这些心理问题在小学生中也悄然存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说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是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压力

农村的家长也开始像城市的家长一样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给孩子辅导功课,有一的家长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参加课外的学习班,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周六周日也不能休息。据报道现在有的地方的小学生出现了“童年恐慌症”,家庭方面的压力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孩子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学习,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篇14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研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一、调研的目的、意义以及调研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走访调研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研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研,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研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研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

(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研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研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研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研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研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篇15

城头镇中心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和全国首批写字实验学校,省书法特色学校,蝉联三届省模范小学,连云港市艺术教育窗口学校,连云港市管理规范示范校、连云港市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基地,学校少年宫被中央文明委、财政部确定为40万公益彩票基金资助学校。

近二十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矢志不渝的努力和探索,秉承“立美育人”之校训,提出“小学六年影响一生,艺术特长受益终身”的教育思想,依托“艺术教育”这一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逐步确立了城头小学以写字特色为龙头的艺术教育品牌学校,逐渐形成了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艺术育人、写字育人的办学模式。现将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矢志不渝,以先进理念引领艺术教育

回顾城头小学近二十年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不能发现其“立足特色项目——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特色学校”的轨迹。1998年8月16日,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的周德藩同志莅临城头中心小学,在观看了学生的现场书写后,充分肯定了我校在书写育人路上取得的可喜成绩,欣然题字“立美育人”。“立美育人”,既是对我校前期工作的总结与肯定,又为我校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更坚定了我们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艺术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从那一年开始,学校便以书法教学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以书法特色为龙头的`艺术教育探索和实践,提出的“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提笔就是练字时”、“练字先练姿”等写字教育理念和做法,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基于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这一追求,历任校长都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把艺术教育当做校长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县率先成立了体卫艺办公室,专人负责。为了使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了艺术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科学制定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年级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确保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即使在应试教育兴盛的那几年,我们也一直坚持不懈地在艺术教育这片天地中默默耕耘。

二、丰富内涵,以特色项目亮化艺术教育

近年来,我校以“小学六年影响一生,艺术特长受益终身”为宗旨,充分整合多个优势项目和社团活动这个载体,达到“人无我有”和“人有我优”,将学校的艺术教育与办学品位提升有机融合,积极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建设、社团、乡村学校少年宫、市艺术课程基地建设四位一体,整合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最美的艺术来自天真的童心。”在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下,20xx年起,学校学生社团相继组建并不断完善。几年来,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创新,学校形成由“班级社团”、“年级社团”、“校级社团”组成的三级社团体系,实现了学生特长发展的层次性、递进性。特别是艺术门类的社团活动,得到学校大部分学生的青睐,学生在每周的社团活动中感受艺术、实践艺术、理解艺术。在一次次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从根本上增强了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厚度”,赋予学校特色建设新的动力,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社团活动特色化,特色建设校本化。学校以社团为基础,立足艺术课程开发,推进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学校开设了“书艺”、“篆刻”、“数棋”、“剪纸”、“音乐舞蹈”、“花泥画”、“国画”、“抖空竹”等艺术社团,组织编写了系列校本实验教材,为推进特色建设校本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缺少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在不断擦亮书法教育特色品牌的同时,经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以“立美”为核心,写字特色鲜明,音乐、舞蹈、国画、篆刻、棋类等艺术门类齐头并进的特色建设格局。篆刻社团被评为市十佳优秀社团,合唱、国画、炫彩花泥、数棋社团被评为县优秀社团、县十佳社团,其他十余个社团均在各级各类比赛、展演中获奖。以书法教学为突破口,从优势项目到学校特色,城头小学无疑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加大投入,以优美环境烘托艺术教育

学校努力建设以“立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学校教学楼都以“美”字命名,溢美楼、尚美楼、集美楼、新建4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命名为立美楼。使校园文化与特色内涵相得益彰。绿树掩映,小桥流水,亭台立波,流光溢彩,再加上一幅幅精美的学生艺术作品,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生动反映了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

学校规划和构建了“一苑、一楼、一厅、一馆、一墙、一园、一广场”七个一工程。“一苑”就是“琴书苑”,位于学校西南一隅,这里花红柳绿,红瓦白墙,仿古建筑飞檐翘角,洗砚池荷花荡漾,散发着浓郁的艺术风韵。连同这里的三口学生音乐教室、一口舞蹈房,可谓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一楼”指的是溢美楼,集中作为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少年宫活动、艺术课程基地等专业特色活动室。全楼24口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艺术自助餐”,设有师生书法练字室、篆刻室、国画室、花泥制作室、剪纸室、数棋室等等,每个室同时以指导老师的名字命名为“某某工作室”,以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可谓室室精彩。“一厅”是一座能容纳近千人的演播大厅。这是我校师生展现艺术风彩,录制节目的地方。一次次难忘的演出,连同这座大厅一同烙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一馆”就是艺术教育成果展馆,陈列着师生的优秀作品、师生艺术活动图文简介、城头小学的发展和荣誉、优秀校友介绍等。在这里记录着学校光荣的昨天,激励着大家立足今天,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一墙”指的是供学生习字、绘画展示的“书法墙”和“绘画壁”,它气势宏大,长达百余米,这是孩子们最爱的场所。他们可以拿起毛笔尽情在瓷砖墙上挥毫泼墨,可谁又能说出这个墙壁能写出多少书法家、画家呢?“一园”即“立美园”,是我校的植物园,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这里的苗木都由学校的师生共同种植和管理,“立美园”匾牌的题字也是我校书艺社团11岁学生车东方亲笔书写。学校还新建了一个“立美广场”,为学生打造了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每个城小孩子的艺术信念。

学校精心设计了艺术长廊、文化橱窗、书法美术作品展室、楼梯楼道常规教育宣传栏;制作了各种标志、标语、名人名言等展示标牌。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校园景点都启智。挖掘校园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引领孩子在艺术氛围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我们不懈地努力着。将学校的艺术教育与办学品位提升有机融合,以艺育德,以艺增智,以艺练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