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报告范文汇编30篇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30篇)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

一、调查基本情况

“营改增”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具体的税率设计上,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较低税率。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按简易计税方法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本次调查共对全市15家实行了“营改增”政策的服务业企业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其中:交通运输业3家,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业业、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鉴证咨询服务业各2家;有4家企业是一般纳税人,11家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

二、实施“营改增”取得的成效

(一)有利于服务业发展。“营改增”后,增值税抵扣链条打通,企业应税服务的成本有所下降,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导向,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和集聚。“营改增”后,巴中服务业反响强烈,目前,全市“营改增”试点户676户,其中一般纳税人42户、小规模纳税人634户,申报户671户,申报率达99.25%;减税面达到98.06%,一般纳税人减税面达69.05%、小规模纳税人减税面达100%;分行业看,除交通运输业外,其他应税服务业整体税收下降。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略有减少,一般纳税人税收有增有减,但巴中最大的运输企业巴中运输集团“营改增”后仅今年10月减少税负23万元,有利于企业发展;同时,“营改增”也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1—8月全市就新办试点企业135户。

(二)企业反映普遍较好。在被调查企业中,15家企业对“营改增”政策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受访企业对“营改增”政策反映普遍良好,企业经营人员对“营改增”政策满意率较高,其中有12家企业对“营改增”政策表示“满意”,占被调查企业的80%;有3家企业对“营改增”政策表示“一般”,占被调查企业的20%。

(三)企业成本费用降低。“营改增”政策试行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受访的交通运输行业为例,企业原缴纳营业税率为3%,“营改增”后税率虽然为11%,但扣除企业产生的外购项目之后,如汽车新购、修理配件、油料等,企业实际纳税低于原税率3%的营业税。15家被调查企业均反映“营改增”后计税方法的变化,使总体税收负担减轻,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较以往缴纳营业税有所下降,企业成本减轻后,效益随之增加。

(四)企业效益稳中有升。经调查,绝大部分受访企业均表示“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整体经营和效益实现稳中有升。企业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好”、“持平”的企业分别是9家、4家,比例分别为60%、26.6%,由此可以看出,“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效益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五)税收征管更加规范。受访企业反映,“营改增”实施前,由于执行的是营业税政策,企业有被重复征税的现象,但“营改增”从制度上已彻底避免重复征税,企业经营中购入应税货物将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因此企业税收管理及生产经营更加规范有序,企业的市场活力不断增加,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三、“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使用不方便。调查中,受访企业反映“营改增”后票据使用不方便。一是票据难开,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主要成本如燃油(尤其是外地加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车辆修理费、保险费等,很难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加上省内交通运输企业存在着对关联车站开票的问题,随着春运的到来,临时车辆的票据开具就存在着较大困难。通过对国税局调查了解,原来通过地税开票灵活性强,“营改增”后国税“防伪税控系统”在数据采集、比对上更加严格、规范,目前确实存在滞后性。二是票据存在局限性,部分企业认为机打发票难以满足企业业务的需要,希望机打发票与手工发票合并使用。

(二)办事渠道不畅通。受访企业反映,“营改增”后的完税过程更加繁琐,不但要去国税缴纳增值税,还要去地税缴纳相关的附加税金,纳税和征管的操作复杂,导致企业办事效率降低,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税收抵扣不到位。调查中,有受访企业反映,企业的进项购进或支出如果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企业存在大量在“营改增“之前购买的固定资产或设备,就容易出现无法完成抵扣或抵扣不到位的情况,给企业带来经营压力。

(四)财政收入受影响。“营改增”后,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税负减轻了,促进了全市服务业的发展,但以往营业税收入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营改增”直接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地方财政将经受一定程度的考验。

四、对实施“营改增”政策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依法纳税。“营改增”正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大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引导企业正确认识“营改增”,使企业适应“营改增”的新要求,促使企业依法纳税。

(二)简化手续,服务企业。以立足服务企业为出发点,简化“营改增”税收征管程序,尽快实现税收同城申办,积极争取涉及地税国税企业联合申报、联网办公,最好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系统,方便企业办事。

(三)引导扶持,培育企业。以“营改增”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新兴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力度,促使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规范化管理,增强企业自身活力。

(四)加强指导,降低成本。出台相关操作细则,对征税作明细划分,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及时让企业了解相关优惠政策,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

一、 前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而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造成现在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在肩负时代重任的同时,努力在危机中寻找就业的契机。因此,深入社会中去了解社会的需求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了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调整就业定位的有效途径。趁着寒假我到昆明永赛电脑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星期的实习,此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二、 企业概况

昆明永赛电脑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由全国优秀教师携手创办,它凭借高校的信誉与技术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发展成为一个集电脑培训、电脑销售和软件开发为一体的实体,下设培训部、销售部、软件开发部三个部门, 并已建成深受学员喜爱的永赛电脑网站,包括“专家论坛”、“历届考题”、“学员专区”、“硬件空间”等等。20xx年11月29日永赛培训成功与西安交通大学携手成立了永赛培训西安分公司,把永赛培训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使云南的计算机教育开始走出七彩云南,借此永赛培训也吹响了向全国进军的号角!永赛培训多年风雨坎坷创造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人一桌的创业型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金过百万,拥有40多名优秀员工, 40多名优秀教师, 100多名教学辅导员的发展型企业,创造了云南本土企业的典范!

多年来,永赛培训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省内外等高校教务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些高校都设有教学分支机构,目前在云南只有永赛培训同时与如此多的高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与高校的合作保证了永赛培训教师队伍始终丰富、优秀。在

昆明各高校搬迁至呈贡大学生城之际,永赛培训紧跟高校步伐于20xx年10月18日正式入驻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并在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广智院1号楼C区301室设立办公室,这保证了呈贡大学生城招生和教学的顺利进行。永赛培训现在可供教学使用的电脑达700余台,多媒体教室30余间,普通教室40余间。目前昆明各高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可和选择永赛培训,永赛培训在昆明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市场占有90%以上的份额,20xx年被评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培训单位”, 20xx年12月18日永赛培训被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诚信达标单位”,12月29日永赛培训被昆明市五华区评为“20xx—20xx年五华区文明单位”。

三、 企业文化

(一)企业精神

信誉为本、服务是根、团结进取、争创效益

(二)远景目标

以爱回报社会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

争创一流服务,打造一流企业,树立永赛品牌

(四)服务理念

滴水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永赛培训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做的好,谁就拥有了第一竞争优势,谁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永赛培训提出了“滴水服务”的理念,专业、高效、快捷、真诚热情地为同事或学员提供工作或学习上的便利。

(五)管理理念

1、组织观

创建和谐永赛 ——和谐是一种责任,和谐追求共赢共享,是永赛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也是永赛人对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和谐工作环境的持续追求,只有和谐才能为永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2、工作作风

团结 ——“人心齐、泰山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永赛人只有团结

协作,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智者,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高效——高效就是明确目标,以最少的付出达到目标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事半功倍。永赛人只有懂得高效,我们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工作从小事做起,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注重工作实效。永赛人以务实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3、人才观

永赛培训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在选拔员工和领导时坚持“德才兼备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任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原则,确保永赛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团队。

4、管理之道

宁可犯错不能不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永赛培训讲求的是执行力,无论普通员工和领导,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坚决执行公司上级领导的指示和任务。用总经理黄永赛老师的话说就是:做错了那可以原谅可以再改正,但是你不做那就是你的错。所以在永赛培训讲求第一执行力,第二执行力,第三还是执行力。

(六)行为理念

1、做人原则:低调、谦和、诚信、诚心。永赛人秉承低调、谦和、诚信、诚心的做人原则。“低调”使我们永远保持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谦和”让我们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诚信、诚心”培养我们“先做人,再做事”的品格。

2、能力要求: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市场经济竞争的激励与残酷,要求我们具备迅速学习的能力,以迅速敏捷的反应能力来应对变化,勤奋学习公司的业务知识,把学习作看成一种乐趣,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技巧。

3、平衡之道。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永赛培训致力于营造一种“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和谐发展氛围。企业的发展依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发展来实现,需要我们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同时倡导大家能“健康、快乐、和谐”的生活,只有快乐、健康,我们的团队才是真正和谐的团队。

4、社会责任

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永赛传统美德,永赛内部互相关爱、其乐融融,同时永赛人也把履行社会责任和对外关怀、帮助、回报他人作为很重要的一项事业来做,开展捐资助学、救灾济困等公益活动,努力构建和谐、关爱、互助的社会大家庭!

(七) 员工行为规范

着装整洁 、言语文明 、举止得当、尊敬领导 、团结同事 、互帮互助

四、 企业调研、实习体会

1、在实习期间,我做的工作是对学员们进行三级网络技术的上机辅导,刚开始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也缺乏一些自信,感觉很艰难,很多问题在学员面前都阐述不清楚,慢慢的变得自信了一些。 从中我也发觉到了自己在沟通能力、言辞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的东西自己知道但如果要把它讲授给别人也并不是轻易就能讲清楚的。从事这个工作也需要很大的耐心,一个对我们来说是简单的问题对于初学者可能是很难的,当他们问到这些问题时你必须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解,因为这是你的职责,即使很累了也要保持微笑,从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教我们知识的老师们的辛苦。同时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同事可能知道,要多交流、多讨论。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

2、永赛培训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因为公司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注重吸收人才,更重要的是有着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和优秀的团队。公司的总经理黄永赛老师是公司的创始人,他来自农村,从一人一桌的创业型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金过百万的发展型企业,没有坚定的毅力是无法完成的,这种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3、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调,隐含着自身的一些重要因素:

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考证存在盲目性: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为增强竞争力,大学生拼命考一大堆种类繁多的证书,对于以后的就业并没有明确的规划。而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② 对企业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

③ 就业能力不足,社会经验不足,处理不好从学生到职场人员的角色转换:

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

④ 就业态度随便,工作不稳定,甚至心高气傲、我行我素:用人单位辛辛苦苦花时间培训大学生,还没到一年走人了 。认为反正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⑤ 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一方面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

4、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 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人放对地方就会成金子,人放错了地方就会成垃圾”。 每个人的特征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工作对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做到人—职匹配,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个人和社会都同时受益。

② 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阶段性目标,今天朝这个方向发展,明天向那个方向发展,那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③ 满足动态的社会需求:我们在自身的工作过程当中,要时刻考虑工作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的工作成果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要,被客户认可了,我们的职业生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④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资质、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

⑤ 从基层做起:现在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一心想着做企业的管理者,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认为那是在埋没人才,其实基层是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的最好地方。从基层、小事做起,在这些细节当中不断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提前进入社会,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我们一年后的求职做好准备吧!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3

我县龙头企业只所以表现出经营好的效益也不稳定;项目对头的开工又不足等不正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多年来,虽然龙头企业XX县、乡政府在基地建设上没少付出,但效果始终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其症结就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得基地农户从业热情忽高忽低,直接影响到原料基地的稳定程度。二是由于有些企业在基地建设上抓法不力,一些好的项目还没有被农户所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没有基地的支撑而难以正常进行。三是以种植业作为经营项目的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原料产出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四是淡薄的诚信意识,影响了企业与农户的密切合作。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利益关系调节失当的必然结果。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实现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那么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将会被克服,基于这样的认识,下面,仅就如何从调节经济利益入手、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建议如下:

一、探索有效途径,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辟建原料基地。龙头企业要摆脱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必须把辟建原料生产基地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给这个“第一车间”以应有的位置。我认为在辟建基地上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益驱动。当前要特别注重把原料生产所能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放在中央对农民实行“两免一补”的大环境中在与传统产业的经济收益相比较,通过算账对比,只要使农民从中看到确实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使他们在可观的经济收益驱使下,改弦更张,从事新的产业。二是典型引导。企业要在强化新项目宣传的同时,必须把典型的培养、选树、宣传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使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做为择业前提的农民,在身边典型的引导下,在看着眼热、想着心动的环境中“照着学,跟着干”。三是全力推进。在抓原料基地辟建上,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辟建稳固的原料基地是龙头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辟建工业原料基地,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又是乡村两级组织的愿望与职责。只要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两个积极性的迭加,必然会产出1 1>2的工作效果。

二、维护农户利益。合理承担风险,靠让利于民来巩固基地。企业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千方百计规避化解市场风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的正常行为,而“无利不起早、亏本就撂挑”又是农民传承多年难以改变的信条与习惯,这就构成了长期存在于合作双方之间,又必须给予妥善解决的矛盾。在市场形势看好,体现利益均沾时,矛盾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一但行情走低,需要风险共担时,这一矛盾势必会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千方百计创建起来的原料基地、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化解合作双方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龙头企业无法回避而又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课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在确保产业“少挣不赔”的前提下,由企业尽量多承担风险。对确实赔本的农户要合理给予补贴。在这一方面,如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分别采取了诸如:体现让利—直接补;兑现承诺—诚信补;反哺基地—间接补等一系列补贴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们能在市场行情走高时,由于省去了原料生产环节的再组织和减少因临时采购造成的高额支出而抢占先机,获取更大的效益。

三、实现多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基地生产能力。以种植业产品为加工对象的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因农田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时至今日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何建设一个抗灾能力强,原料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的原料生产地,来保证企业生产需要呢?可靠的出路就在于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除此别无选择。个人认为,投入的主体应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从业农户自身利益出发,以劳代资投一块;二是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反哺基地投一块。三是政府相关部门、从早日致富农民的目标出发,把握机遇向上争一块。如果这项工作能做到位,那么兴企、富民的目标何愁不能实现呢?

四、树立诚信意识。严格兑现承诺,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依存关系。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的条件下,以诚实、守信为纽带把原料生产的供需双方紧密切联系在一起、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相互支持,争取双赢的依存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合作双方就必须用签订所规定的相关条件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龙头企业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在企业能承受、农户能接受的前提下作出的所有承诺,就是在受到市场风险冲击的情况下,也应当以牺牲企业部分利益来避免农户受到伤害。用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来保护农户的从业热情,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原料基地。农户则应当自觉履行订单所规定的各项义务,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办事,

杜绝掺杂使假、坑害合作方利益的现象发生。用说到哪、做到哪的实际行动,给“人无信不之”的千年古训以新的诠释。我想,农、企双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哪么,合作关系稳定,共同受益的产生链条必然会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牢固。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4

为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了解纳税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于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在xx市xx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对纳税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该公司的实习中,了解到xx市xx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街房产交易城内,成立于20xx年9月,主要从事于房地产经纪业务,旗下有一家分公司,拥有员工8名,其中财会负责人1名,会计1名,出纳1名,其主要是调查该公司的纳税情况、所纳税种、纳税方法等。 通过以往的理论学习,我们了解到财务人员是企业效益的创始者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经济效益观念的日益强化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提出,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财会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帐,算账和报账,而是充分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等方方面面工作,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效益最大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会人员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具有特殊身份的管理者之一,在创造企业效益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真正发挥着“内当家”的作用,在对企业效益的创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核算与监督的同时为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创造效益。

财务人员为企业创造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基础工作。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及时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客观的反映经营成果,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即是会计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也进而成为企业效益间接的创造者。如何做好会计核算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工作,也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会计核算不做好,谈何进行会计监督与参与管理。以信息化(erp)为手段,结合财务软件的使用,加强审核与对会计人员的考核监督,来规范我们的核算,提高核算的效益,降低核算的成本,从而间接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二)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流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五一节,资金即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保障,也是企业创造效益的最终体现。通过融资和投资,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是资金管理的根本。其管理的主要方式体现于融资筹划,和采用有利的支付方式以及资本经营,加上资金的收支一级管理等方面。在此不再做详细介绍。

(三)税收筹划。

我国是世界上税赋最重的国家之一,税赋在企业的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如何进行税收筹划,合法避税,是会计人员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效益的重要方面。

(1)充分运用国家财税新政策,如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政策,以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

(2)积极向财税部门申请实施企业所得税合并纳税,使各分公司盈亏在所得税前合并调节,达到节税的目的;

(3)关联企业销售改为委托加工。关联企业内部销售实质上增加了企业的税赋,通过税收筹划,改为委托加工形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税赋。

(四)参与管理。

会计人员通过成本会计核算,进行实时跟踪对比,加强成本的日常监控,对企业成本的降低起到很大作用;通过对财务数据分析,以及对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的掌握,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通过制订全面预算,明确企业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解各部门预算,健全责任制考核体系,调动子公司和分公司积极性,并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在本次实习调查中,我们将公司的会计核算形式、公司涉及的税种及纳税申报方法及内容等作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为:第一,会计核算的形式;第二,公司涉及的税种有哪些;第三,纳税申报的方法及内容有哪些?

根据以上内容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首先,我和单位会计学会了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形式有:一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二是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三是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该单位使用的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跟会计学会了如何记账,报账、怎么样登记会计账薄等;了解了房产所涉及的税种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等;纳税申报方法是指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后,在其申报期限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到指定税务机关或通过邮寄形式,办理纳税申报。具体方法有如下四种。

(1)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

(2)邮寄申报。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采取邮寄申报的方式,将纳税申报表及其有关的纳税资料通过邮局寄送主管税务机关,纳税人实际申报日期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准。

(3)数据电文元式办理纳税申报。

(4)其他方式。

公司每月都需要报税的,一般情况下,按月报税的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季度报税的是企业所得税。按月报税的时间是次月10日以前,按季报税的是季后15日,限期缴纳最后一日,遇到休息日,顺延一日;遇到长假(春节、五一、十一节),按休息日顺延。报税需要三份文件,首先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申报表内容包括计税依据、税款计算、纳税人或委托代理人填报。一般纳税人的申报表相对而言要详细些,包括销售额、税款计算、税款缴纳、纳税声明或纳税人申明。然后需要企业本月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报税的相关文件一式三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主管税务部门留存,一份征收部门留存。申报后,会得到国家税务局认证结果通知书,会计人员要将认证相符的专用发票抵扣联与通知书一起装订成册,作为纳税检查的备查资料,通知书一式俩联,第一联税务机关留存,第二联送达企业。

月底是公司出具财务报表的时候。总账会计即主管会计,主要负责公司主要财务报表的出具。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各种附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出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纳税申报。通过编制财务报表还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销售利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财务报表需一式三份,上交给国税及地税各一份,本公司自己留底一份。

公司财务部还设有出纳及增值税发票开具处,出纳主要管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编制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开具收款收据以及票据的办理,专用收款收据需到税务局领购,且每次只能购买一本。通过出纳岗位的实习,我还了解到真实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开具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的办理。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中,必须核对单位的每一项税务信息,包括税号、名称、电话、地址等,在开具过程中,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生错误的增值税发票,需向税务局提出申请,开具红字发票等。

通过这次考查发现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会计机构设置不符合规定,经常出现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或会计,再外聘“高手”做兼职定期来做账,甚至有些会计没有从业资格证就上岗就业。

2.所有者逃避纳税现象很普遍,通常为了自身利益,竟想着逃避纳税义务从而多获得利润。

3.有时想要获得原始凭证却要加价,而不要发票时价格较低,也是逃税的一种做法。

4.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账簿登记账目混乱,也有企业设两套账,使会计信息失真。

5.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领导常会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领导或用利益驱使,使会计工作不能真实的体现出来。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了解到理论的应用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而相对的实践必须在学习理论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完成。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学好我们的专业课,学扎实我们的专业知识,还要抓住任何实习机会努力加强实践经验,并把我们所学的和我们所做努力结合在一起。当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报表而已,更是为了掌握好企业的各个会计资料好用来正确的反映企业的经济信息,用来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决策条件,使得企业能长足稳定健康的发展。会计工作人员可谓是处于公司财政的咽喉部位,在财政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牢记会计准则,坚持会计的工作原则的处理我们今后需面对的会计工作。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5

山东建工集团的改革,波澜壮阔。实行项目法施工是对企业经营机制和施工管理体制的破冰之举。是打响企业发展的第一炮,是全方位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树立企业丰碑的奠基石。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腾飞插上了搏击长空的翅膀。企业实施战略化管理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从山东建工集团的整个改革与发展中,我们感覚到一冶要改制、一冶建安要改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我们建筑行业是属于竞争性行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企业的经营机制、组织结构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一环。我们公司虽然也实行了改制,但改革的步子不大,仍残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不完善等与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企业粗放经营有余,集约经营不足,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乃至削弱了企业整体优势,阻碍了企业发展。为此,公司领导层要深入学习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建筑市场的前景,从而认清建筑业的形势,理清企业发展思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认为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是企业改革改制的首要条件。

2、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__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改革的成功经验已证明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中,通过经营者持大股、管理业务骨干多持股,不仅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多元化,而且是建立有效制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前提,由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代表不同的所有者利益,所以才能形成相互约束、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3、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机制。

实践证明,经营者持大股、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明显优于人人持股。特别是经营者持大股是确保股份制改造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经营者持大股才能形成较强的风险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经营者的创造力。经营者出资越多,思想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工作动力越大,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越高,其智慧和潜能更能淋漓尽致的发挥。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能促进他们关心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经营者持大股、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较好的把职工切身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资产为核心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4、必须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凝聚力。

5、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党的__届四中和五中全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勇于改革,以敢闯、敢试、敢干的胆略进行制度创新,就能开拓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Oxx年十月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6

一、经营状况:

联合智尚是一家拥有专业实力派设计师、专业摄影师的盐城广告设计公司,服务于盐城及周边区域,在盐城地区已有上百成功案例,一直深受客户赞誉。专业的设计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完善的客服服务是他们一贯保持的客户宗旨。在盐城广告设计的领域,他们是最专业最创意的。

联合智尚品牌设计是一个充满活力、创造力的专业团队,以“做适合客户的设计公司”为宗旨。拥有一个稳定、沟通而智慧的设计服务团队,致力于构建一个兼具国际视野、本土根基与专业品质的盐城广告设计公司,为盐城客户营造品牌价值,亦一起营造成就感的精英团队。

联合智尚80%的生意是由客户介绍而来,这更加能证明口碑的力量,这也是此公司将客户服务看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维护好一个客户所产生的效益是比新开发客户更巨大更有意义。在盐城广告公司中,联合智尚是第一家设置客服专线、第一家提出1+2服务理念的广告设计公司。客户的每一个要求都会在第一时间响应并得到解决。这亦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他们。而对于客户来说,专业优质的服务就意味着企业能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专业的设计能力更能体现出企业存在的价值和企业理念。

二、标志设计:

企业标志设计网站标志设计商标设计个人LOGO设计画册设计:

企业画册设计样本设计书籍封面设计企业年报设计折页设计封套设计包装设计:

食品包装设计药品包装设计保健品包装设计化妆品包装设计酒类包装设计日用品包装设计

茶叶包装设计软件包装设计服装包装设计手提袋包装设计数码产品包装设计饮料包装设计企业VI设计:

VI设计店面形象设计环境导视系统设计办公环境设计专卖店设计广告设计:

海报设计POP宣传设计DM设计杂志广告设计报纸广告设计

三、企业发展规划:

广告行业是否蓬勃与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以美国为例,从20xx-20xx年期间,每年的广告量增长与GDP的增长有81%的相关度。那就是说,一个市场的经济增长与广告投资的量非常密切。

20xx年,除了各种数据,在去年底为各大客户做今年广告预算的时候和观察各主要媒体刊例价的升幅程度,都能对今年的经济状况有一些感觉。而且,不同行业品类的广告投资预算都有不一样,也能够对那些行业看好市场的举动可见一斑。纵使20xx年没有大事件(如世博、奥运、世界杯),实力传播预估20xx年的广告量升幅为13%(20xx年的为14.5%),整个经济状况仍然非常向好。广告量的持续增长主要为三大原因。

1、新品牌新产品的出现,例如汽车行业新的车款的出现;

2、释放市场的需要,例如越来越多的零售业打进三四线市场,开店发展;

3、主要媒体刊例价的持续增幅,从去年底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标所产生的热烈市场需求,和一些新媒体的备受重视,如优酷(视频类)和微博(社交化媒体)等。从行业上观察到广告投入方面,致使日化品为最大广告量的行业,这意味着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所在。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基于在广告业的变化,首推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几乎已成为主流的媒体,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首先,广告客户接触新媒体的程度已经趋到一个阶段,他们会发问一些问题:为何这个活动你们没有把互联网放进去?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今年对手有什么搜索的活动?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要用微博?等等,这是由于新媒体普及的速度远超数年前,而且很多广告客户个人也已在用这些新媒体。

其次,移动营销会真正的起飞。随着智能手机的增加增多和普及,移动营销会有很不一样而且大幅度的增长。APP的营销运用也会是个新的尝试。通过手机上网,互动会真的越来越普遍。

新媒体的数据监测跟衡量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整合传统媒体的数据一起分析运用也成为很重要的广告营销话题。现在新媒体多,在传统媒体方面也有一个质量的变化,一直备受压力的纸媒将要面临一个选择,一个对平台的选择,更多的iPad类平台出现,内容也在丰富起来,用户也越来越多,这个情形在中国也越来越普遍。由于这些变化,广告模式也在改变,互动类的广告将会越来越多。

四、公司战略调整

由于以上的改变,联合智尚也要同步调整:

1、招揽跟培育新技术人才,主要在互联网不同平台的专家(如搜索、电子商务等)和内容提供的高手(如产品植入新的模式)。这需要很快的速度去完成这个转型。

2、广告公司的收费模式也要变得更配合投资回报式的效果衡量。因此要加强调研的能力跟数据分析的技巧。这些老技术的加强版。

3、一切营销的源头都来自对消费者(就是受众)的洞察,因此广告公司要加强对各种技术平台的技术认知与对内容创新的能力,要以超越常规广告的态度去迎接新营销时代。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7

20xx年11月选煤总厂正试实施公务用车改革。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选煤总厂车改究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感到选煤总厂的车改是一项成功的举措,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和深化“砍掉成本”、降低费用、转变干部作风等问题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一、选煤总厂车改的具体操作方案

选煤总厂车改主要是采用了“三化”式运作方案,即:一是职工通勤市场化。上交原5台通勤客车,改为租用公交汽车公司大客跑通勤,每趟按线路远近交纳费用,保证职工通勤和上下班安全。二是公务用车补贴化。取消副处级以下公务用车,改为发放通勤补助费,副处级领导每人每月1000元,副总级每人每月800元,各职能科室根据业务量大小每月50-300元不等,节约归已,超支自付,解决公务用车问题。三是保留车量包干化。为了便于工作,选煤总厂保留了3台正处级领导公务用车、1台值班车和1台货车,制定严格的费用标准,由司机对油耗、修理费和其它各种费用进行包干,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二、不比不知道的可喜成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选煤总厂通过实施车改达到了预期目标,彰显了“五大效果”:

1、节省了资金支出。车改前,选煤总厂车队原有各种车辆16台,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共发生各种费用143万元,其中租赁费31.9万元,工资27.7万元,养路费、证照费等17.1万元,修理费21.2万元,汽柴油、润滑油、配件费等40.5万元,差旅费等4.6万元。车改后,选煤总厂仅余车辆5台,各项费用大幅减少,20xx年11月至今,保留车量发生费用52.9万元,其中租赁费13万元,工资12.5万元,养路费等费用4.2万元,修理费7.8万元,汽柴油等13.6万元,差旅费等1.8万元;再加上为方便工作而新增的公务用车补贴19.2万元、交纳汽车公司通勤费29.7万元,总计费用101.8万元,比车改前减少了41.2万元,实现了节约资金的目的。

2、精简了辅助机构。选煤总厂车队原为独立的行政部门,原有43名职工,其中9名管理人员(7名副科级以上干部,2名干事),34名工人,车改后,车队机构撤销,其中33名干部职工重新分配工作,支援了生产建设;10名干部、职工并入办公室管理,达到精简了辅助机构的目的。3、提高了工作效率。车改前,有这样一句话,叫“管车的不好管、要车的不好要、配车的难调配”,生动地形容了选煤厂公务用车状况。各部门一有外出任务就要车,没有车就等靠,影响正常工作,为此各部门与车队经常因车辆分配问题发生争执。如今,副处级以下厂领导和各部门都有了通勤补贴费,发生外出任务不等不靠了,厂领导也与职工一同出入,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领导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

4、保障了通勤安全。过去由厂通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由于北方冬季路滑,再加上车辆状况不好,通勤车经常中途发生故障,既影响正常工作,又威胁职工安全,企业承担了较高的风险,如今,与汽车公司签订严格的服务合同,车辆途中发生故障将由公交公司包赔损失,降低了企业风险,保障了职工上下班安全。

5、积累了改革经验。选煤总厂通过车改,走出了一条以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之路,既为该厂其它部门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同时也为集团公司探索“以转变经营机制,‘砍掉成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不得不说的稳妥措施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内部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思想不统一不能改革,时机不成熟也不能改革,条件不具备更不能改革。选煤总厂的车改,同样需要注意这些问题。为保证车改顺利实施,减少矛盾激化,选煤总厂针对各阶段特点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1、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

一是统一领导的思想。车改作为一件涉及职工乘车安全和领导集体自身利益的大事,它的重头戏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当前,有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公务用车不单纯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正因为存在这种特权思想,无形中增加了车改的阻力。选煤总厂主要领导看到这一情况,认识到车改要想得到职工拥护,首先就要统一领导集体的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消除这种特权思想。为此,他们通过开会讨论、个别谈心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领导集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一名领导干部认识到车改对企业的现实意义,教育个别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树立改革意识、发挥表率作用,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保证车改顺利推进。二是细致的调查论证。制定车改方案是实施车改的关键。为保证车改方案科学合理,选煤总厂由厂经营办牵头、工会参与坚持内查、外调相结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论证。内查,就是详细调查原车队运行状况,各种费用组成,发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各种方案的模拟和测算,分析不同情况的利弊,找出适合企业车改的运作方案。外调,就是到其它车改成功的企业进行参观考察,集团公司内部重点考察了热电厂,外部到了大庆等地实施车改的企事业单位,求取真经,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大量的调查论证,最后形成了两套六种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案的利弊得失,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可靠的参考依据。

2、组织严密的实施过程

一是选择最佳时机。改革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合。选煤总厂进行车改就选择了——原车队中的大部分车量已快到了更换年限——这样一个最佳时机。到20xx年下半年,选煤总厂5台通勤客车已有3台达到使用年限,还有1台即将到期,部分领导小车也存在车况不好、油耗大、修车频繁等实际问题,企业面临大量更换新车的客观情况。选煤总厂主要领导从节约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改革等角度出发,认识到与其换新车不如趁机改革传统的买车、养车模式,减轻了企业负担,为此决定实施车改,避免更换新车的大笔支出,节省当年的换证费、年检费等,确保立竿见影取得效果。二是科学民主决策。经过调查论证,车改操作部门形成的'两套六种车改方案,究竟那种方案最适合选煤总厂的实际情况呢?为此,选煤总厂召开三次

厂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从不影响工作、保证职工通勤安全、确定利益分配方案、保持企业稳定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细致的研讨、认证,最后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效益分析确定了最佳方案。同时,严格履行改革程序,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尊重职工的选择,为车改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积极稳妥的善后处理

一是妥善安置闲置人员。车改过程中,矛盾最集中和最棘手的问题是人员再分配问题。这一问题处理不好,将形成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为此,他们一方面针对原车队人员的特点和企业各单位缺员情况,按照保一线生产的方针进行了合理的再分配;另一方面要求接收单位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使再分配人员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保持企业和谐稳定。二是不断调整利益分配。在车改方案实施后,他们坚持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并以企业利益为主原则,不断调整通勤补贴方案,针对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增补,如为荣工科、保卫科增设通勤费等,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同时,也不断完善车改配套措施,针对保留车辆进行了配套改革,实行包干费用的作法,防止了公车私用和车改后照样作公车等问题出现。通过不断的调整,保证企业车改始终处于高起点推进、低成本动作,促进了节支降成。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8

一、引言

(一)调查时间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

(二)调查对象

该电器有限公司位于x时的东大门——xx开发区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脱水机、洗衣机、取暖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生产单位。

该电器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

(三)调查方式

在该公司进行简单的实习,了解基本状况,与该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的税负情况。

(四)调查内容

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以及企业收益情况和税负情况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内容包括:

1、雇佣情况,包括工厂车间中职工的人数以及人员流动情况,管理人员设置和员工素质。

2、财务人员设置和人员素质情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财务人员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财务状况,包括每月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盈利等。

5、税负情况,包括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和各类税费。

二、调查结果

(一)雇佣情况

工厂车间的职工人数有150多名,但是人员并不稳定,人员流动较大。该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比较典型的私有企业,老板即为总经理。公司没有非常规范的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总经理大事小事一起管,以命令代替制度,以权力指挥行动,每天忙于处理各种琐碎小事。公司管理人员多为总经理的亲戚朋友。

(二)财务人员设置和人员素质情况以及账册设置情况

该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财务人员比较齐全的公司,设有一位出纳、两位会计,其财务人员都有专业的证书。

账册设置基本符合要求,设有总账和各类明细账。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登记基本比较及时,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业务发生在下班后时,不能及时登记,在第二天上班后及时登记;业务发生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时,在恢复正常上班后,即刻登记入账。

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公司购置有几台电脑和一台扫描仪,但远没有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扫描仪出现故障的时候比较多,当扫描仪故障时,财务人员只能在电脑上一张一张的把票据内容打入,比较费时费力。有一个仓库应用了管理软件,但由于是盗版软件,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但效率不高。

(三)企业税负情况

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企业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为: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该电器有限公司的税负率为3.5%。

该电器有限公司所承担的税收来自于两个方面: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的增值税以及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的城建税、教育附加费等小税种。慈溪市飞兰电器有限公司每月的增值税有一万多,而每年的所得税近二十万,这两个税种是该企业所承担的主要税收。

(四)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财务状况是用价值形态反映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通常通过资产负债表、资金平衡表、利润表及有关附表反映,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在财务方面的反映。

该电器有限公司如今每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大约是200多万元,而主营业务成本为180多万元,大约是主营业务收入的90%,营业利润为6万多,是主营业务收入的3%,剩余的7%则是各类的费用。

三、调查结论分析与建议

根据慈溪市飞兰电器有限公司的以上种种问题,在这我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如下:

(一)增加并完善职工福利,减少职工人员流动

工厂里的基本职工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是没有他们却是万万不能的,如果这些职工人员流动较大,不能够稳定下来,会减慢车间的工作效率。因为新的职工过的工作效率远远没有老职工快,正所谓熟能生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要较少职工的流动,增加并完善职工福利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手段,职工福利好了,对职工也是一种诱惑,跳槽的职工人数就会较少,职工跳槽不就是为了工资和福利吗?

(二)明确业务流程和相关规定

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即使人员变化,也能按照流程规定进行操作,不会对公司正常运行带来问题,这对企业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后,也会相对的增加业务。

规范成文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因此我们针对该企业的情况,运用图表和文字说明为该企业制订了进货过程、调拨过程、销售过程(批发和零售)、销货退货等操作流程。操作说明:

①仓库收到货后,按规定进行验货;②验货无误后由仓库制单人填制入库单,复核人复核,保管员签字;

③入库单一式两联:入库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核对会计帐;入库单财务联交总部会计用来登记商品明细帐、应付供应商账;

④按实收数填写商品入库验收单,如发现购进单随货联与验收商品的数量不一致,则还应填写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一式两联,制单员、复核人、仓库主管签字后,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

⑤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业务联交业务员与供应商联系;

⑥会计每天提供商品入库报表供仓库人员核对。

(三)总经理权利适当下放,管理人员物尽其用

总经理并不需要事实亲力亲为,只需要把握总体就够了,很多琐事可以交给下面的去完成,那些管理人员并不是轻来白拿工资的。虽然没有规定管理人员不能够使亲戚朋友,但是他们必须要有能力,没有做够能力的管理人员会妨碍公司正常运行,使命令不能够及时下达。可能觉得亲戚朋友比较可信,公司交给可信的人进行管理比较放心,但这也要再其能力可行的前提之下。

(四)更新机器设备,应用正版管理软件

在机器设备故障次数明显增加时,硬应时更新机器设备。例如:企业的扫描仪经常出现故障,在机器故障时,财务人员只能在电脑上一张一张的把票据内容打入,本来只血药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却需要整整一个下午甚至一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每次故障的修理费用也一笔不菲的费用,增加的企业的支出。使用正版的网络版管理软件,无需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使用集进销、存、财务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标准财务解决方案,实现了由基本的管账应用到全方位的管理应用,软件正常运行后,该企业结束了商品分散经营管理的状态,财务人员得以连续地对商品的进销存进行核算,可以对应收应付款进行及时准确地管理,还可以核算成本费用,为提供企业的进销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等业主非常关心的信息。

(五)业务减少的原因,增加业务的措施

上述几种方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业务,较少成本,以致增加营业利润。不过最主要的是分析今年与以往几年的变化,找出较少业务的根本原因。例如:企业库存商品比去年增加,说明企业上产的一部分产品是不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应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来进行产品生产,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结束语

以上几条是本人认为的比较有效的改善措施,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企业的营业状况,能加主营业务收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必须采取以下的长远改革:

(1)逐步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

(2)引进职业经理人,采取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团队合作氛围;

(3)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防范经营风险;

(4)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9

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下全球科技界的新热点,中外企业竞相攀登这座划时代的科技高峰。作为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发展现状怎样?谁才是行业的佼佼者?下面是智能科学企业调查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近日,多位人工智能界的资深专家和数十名辅助收集处理数据的研究人员,对中外相关新闻曝光数据分析汇总,以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热门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讯飞、搜狗、滴滴、新美大、今日头条、京东、商汤科技为样本,重磅推出《20xx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实力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硬实力、软实力、媒体评价等多方面打分,绘制出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发展脉络图,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BAT领衔中国人工智能第一梯队

与互联网行业中“比大小”的情况常陷入争议不同,对于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来说,百度作为领军者的地位难以撼动。从报告中打分情况来看几乎所有子类别中,百度均获得高于平均水准的高分,领衔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此前美国《财富》杂志将百度列为全球人工智能四强,在全球化的人工智能能力盘点中,百度能常常是唯一可以和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并列的中国企业,是中国人工智能引领世界的代表。

而除了百度之外,阿里、腾讯也在转变战略态度,凭借公司规模优势试图奋起直追,虽落后于百度,但BAT第一集团格局凸显。而像科大讯飞、商汤这样独立人工智能企业,以及互联网细分领域取得成绩的搜狗、滴滴、今日头条、新美大、京东等垂直优势不容小觑。

不同于很多公司针对某个垂直领域布局,百度是唯一一家在AI所有领域均有布局的企业。且在基础研究上,像无人驾驶开放平台阿波罗、深度学习开源平台paddlepaddle都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独一份,在全球科技公司中也屈指可数,是真正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新格局 BAT变天只因人工智能

本次报告在硬实力中,从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云计算、自动驾驶、大数据等人工智能子类别中分别打分,百度整体优势明显。但从国内企业整体情况上看,则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比如阿里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上表现较为突出,依托的是其在电商领域的数据能力;科大讯飞在翻译和语音识别技术上领先,体现专注力;商汤在图像识别技术上仅次于百度,人工智能商业化场景明确。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有关BAT变天的言论就层出不穷,但事实上在互联网阶段中腾讯独霸社交、阿里长于电商、百度掌控搜索的局面异常牢固,只有新一轮技术革命才有可能改变格局。人工智能正是这样的机会,百度在无人驾驶、大数据、机器翻译、图像识别等领域的领先以及突出的综合实力,与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表现出竞争力的企业,有望一道成就下个时代的新格局。

AI商业布局 落地场景决定中期“加速度”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但此前几十年的困局主要在于“技术拐点”未能降临,即技术发展程度尚不足以支撑商业化发展。相对而言,搜索引擎反倒是人工智能早期技术雏形的成功案例。在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无人驾驶、大数据、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化工程等多项相关技术迎来爆发式的进步,使得人工智能商业化前景可期。

目前来看,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的商业布局侧重点各有不同。科大讯飞围绕语音识别技术构筑面向企业及用户的商业生态,阿里主要落点在阿里云以及其关联企业蚂蚁金服,商汤落点在企业级安防服务,腾讯围绕社交数据涉猎众多但模式都较轻。而百度则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和丰富的产品场景,通过DuerOS、阿波罗、资讯流、百度金融等,等全系产品线基于人工智能引擎升级换代。

我们将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是技术研发的竞争,中期则是商业场景的竞争。谁能更早从人工智能技术中获得商业利益,形成经营和研发的良性循环,谁就能获得中期竞争的“加速度”。

人才争夺战蔓延全球

现阶段,人才与专利仍是人工智能公司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百度目前在中国和美国有超过1300名员工在开发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且拥有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多位泰斗级人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遥遥领先。科大讯飞、搜狗、商汤、滴滴这样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公司对不同类型人才也具有一定吸引力。

有趣的是,此前《福布斯》杂志评选出“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目前在百度供职的达7人,加上曾经在百度工作过的则正好10人,中国AI领军人物半壁江山归百度毫不夸张。而且有趣的是,这20人中有8人曾为微软工作过,被称为“硅谷最有权势华人”的百度总裁陆奇此前也正是在微软任职。

人才决定了研发实力,也决定了专利和论文数量。正是因为有着中国最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带领,以及公司文化中尊重技术、尊重技术人才的浓厚氛围,让百度在产业布局中脱颖而出。

投资布局 金元竞争窗口期已快结束

人工智能尚在浪潮之上,小公司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搏出身位,但如果要论投资并购这样的“金元武器”,则是财力雄厚的大公司专属。虽然BAT收购新闻不断,但收购人工智能公司或与之相关的公司,却稍显冷淡。

腾讯在海外低调投资数据公司Diffbot、医疗ai碳云智能、健康数据服务商CloudMedx等,同时也是搜狗的单一最大股东,入股滴滴、新美大、京东等公司,借助资金优势完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但也面临着技术相互融合等问题。

百度本身人工智能研发能力较强,通过国内外的投资完成了对技术生态的补充,如视觉计算公司xPerception、金融科技公司 ZestFinance、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LiDAR、智能芯片公司上海汉枫、以色列视频捕捉技术公司Pixellot、新西兰的VR公司 8i、日本原生广告公司popIn等,抢先占位优质技术资产。而通过对货车帮、渡鸦、蔚来汽车等投资,逐渐丰富了百度的人工智能的商业场景。

需要关注的是,如同当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初起之时,行业巨头通过大手笔收购迅速将市场格局确定了下来,人工智能的“金元竞争窗口”同样短暂。人工智能领域热度增长,通货膨胀只会越来越高,谁抢占了先机谁就抢占了未来。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媒体“爆款”

如今一说起人工智能,百度就会被提及。早在移动互联网初期,百度就已经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其决心可见一斑。无论是两会提案还是行业大会,百度近些年来一直在引领中国人工智能的话题走向。

意识到“在人工智能方面与百度有距离“的马化腾,也在推动腾讯在这个领域迎头赶上,媒体整体声量仅次于百度。

其他公司中,商汤、科大讯飞这样的独立人工智能企业,由于面向企业端,声量较低情有可原。今日头条、新美大等公司渠道声量与研发能力基本相符,京东、滴滴更公司在自身垂直领域内的研发实力也不容小觑。这也正说明了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已经具备媒体“爆款”的突出能力。

综合而言,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距离全球顶尖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只有百度一家中国公司进入“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俱乐部”行列。不过,中国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无论是研发还是投资,都在努力向前。

整体上看,百度综合实力最强,代表着中国人工智能的“招牌和脸面”;但科大讯飞、商汤等则在各自领域专注积累,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腾讯巧借投资、阿里钟爱数据,也为中国人工智能增添了百花齐放的繁华姿态。无论低调潜行还是高调前行,只要积极投入人工智能,都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贡献者,成为开创新时代的英雄!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0

笔者作为公司里面企业整体品牌形象定位、产品的市场包装策划以及市场研究的部门负责人,最近也是频频要接待这些大大小小特点各异的营销咨询培训企业的业务人员。其实笔者所在公司是很想找这么一家在医药招商领域有一定研究,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智力上的支持的专业型的老师,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但是最后往往都不了了之了。

仔细的反思一下这样的情况,不难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其实对于企业培训而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是必须要达到的:

一、企业培训的目的要明确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企业花出大把的真金白银请来培训老师,再用上一天或者两天不等的时间来集中培训,并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要真真实实的起到企业既定的目的。

所以,首先企业在确定请来培训公司组织员工或者代理商培训之前,一定要设定好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而企业组织实施的培训,也要从两个方面的来表现。

1、企业内部培训的目的

企业内部培训,也就是针对企业员工开展的培训,无怪乎几个方面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的销售技巧?还是为了提升员工对市场的把握程度和敏锐度?还是为了及时掌握对新的行业动态下可能对企业的市场销售产生的相关影响,做好应对准备?又或者是为了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等等。

2、企业外部培训的目的

企业外部培训,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经销商或者代理商来实施的培训活动。一般企业在实施这样的活动的时候都希望可以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强制性的灌输给这些代理商或者经销商一些企业产品、营销等相关东西,其实这样的效果是很不好的。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从这些代理商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讲解,对他们有所用。并在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里,最终达到有效传播企业品牌、产品等相关方面的目的。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代理商有一个详细客观的调研的基础上的。

二、内外结合,全面兼顾

企业培训的目的要明确,这种明确是建立在培训的主要对象的定位清楚的基础上的。企业可以通过有效实施培训行为,最终为企业的销售助力的两个主要对象就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和企业的所有客户。

现实情况是,企业的实施这样一个培训的过程中,只是主动的夸大企业本身的能动性,希望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引导,提升与员工队伍的市场战斗力,来促进经营业绩的提升。而往往很少有企业注重代理商的沟通为企业销售带来的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这里说的就是企业在经营思路定位的问题,是从自身出发来安排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是从外部出发,根据客户群体和目标消费体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安排调整企业的营销方针。这里企业的自身员工的培训提升和对外部客户的培训沟通,就是这样一个关系。

当然,并不是说企业只是针对内部员工培训就起不到销售。只是希望可以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也就是要内外结合,全面兼顾。

三、灵活运用形式

达到效果最优培训的目标明确,培训的载体清楚,可以有效的实施两者的兼顾,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培训方式的选择上。

1、外部咨询公司的老师培训

一般企业选择培训,都会选择有一定知名度和实力的培训公司来实施操作。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外部的一些好的经验和理念带到企业当中来,企业的员工或代理商也乐于接收这样的一种行为。只是,采取这种方法的费用会相对大一些。

2、企业内部自行组织的培训

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只要是为员工提供一些行业、模式、技巧等方面的文字、光盘等资料,或者由企业副总或者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实施。这样做的好处是费用相对低廉,对于相关员工或者客户的信息情况的掌握会更加周全。但是劣势可能就存在对与相场的调动,和配选效果上面会有很大的差距。

归根结底,无论采取那种方式,必须要把握的就是原则性问题,也就是对整个培训效果的预期以及对于培训相关环节的把握。要达到预期目的,就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定的方向选择课题,并围绕相关内容准备那些真正对企业有用的东西,并深度挖掘。假如在培训结束之后,大家普遍反应就是耽误时间,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不做,这是企业一定要极力规避的问题。

中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

中小企业在是否进行企业培训的这个问题上,几乎都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做培训,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还没有成形的情况下,谈培训还言之尚早。员工的流动、培训的成效、预算的支配等都成为了中小企业开展培训考虑的因素,也是因为出于这种顾虑,企业对培训都显得 “提不起劲”。

然而,在信息资讯不断迭代的今天,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相信几乎没有企业会对它产生质疑。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了关键所在,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可以通过培训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夯实企业的实力。此外,建立持续稳定的培训制度,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效降低人才流失率,企业应该转换传统的培训观念,认识到培训是帮助企业“养人才”,而非替对手“作嫁衣”,因为员工通常不是因为掌握了足够的技能而离职,而是企业无法对个人提供长远的培养与职业发展空间而离职。

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在培训这一方面所处的现状,主要有下列特点:

1、重视培训程度不足。企业对培训重视程度的不足,会使企业人员的岗位职能、资讯接受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业务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绩效难以提升,最终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

2、参加培训人员有限。由于培训成本预算不足,参加培训人数有限,无法惠及全体员工,导致培训只集中在部分管理层。每次组织培训,时间、交通成本的消耗,也是企业考虑是否集体参训的重要因素。加之培训费用有限,邀请讲师进行企业内部培训费用高,导致了公司员工水平参差不齐,员工无法集体受益企业培训的机会。

3、培训效果无法落地。中小企业在培训中容易忽视自己公司的经营状况,无法根据企业的员工特点、岗位需求设定符合其发展的培训课程。“集体上大课”这种看似人人都有做培训的形式,却不是人人都适合。培训内容沦为形式,工作业绩无法挂钩。

那么中小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才有效果?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在线学习逐渐显现出它的`便利性、主动性与多元化优势。拥有一个属于自己企业的商学院,实战的师资队伍,系统的培训规划,适中的培训费用,才能最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在培训上的难题。

英盛企业商学院根据企业的规模与在培训费用的投入程度,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培训策略与模式,力求让缺乏明确培训规划、较少进行企业培训的中小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创造看得见的效益: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能,规划岗位系统班,帮助员工短时间内提升技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根据员工的工作困惑,由一线实战导师智囊团,在线互动答疑,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员工的工作难题;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实现培训,有效节约企业和员工的时间成本;线下几万块钱的课程,线上只需十几块,一根网线就可以组织全公司的人一起培训,真正的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客户服务礼仪培训:客服礼仪规范攻略

在对客服人员的暗访中常常暴露出这些共性问题:不注重细节;服务意识不足,不能重视客户感受,不清楚什么因素影响客户感受;没有意识到好的职业状态的重要性,不清楚职业仪容仪表、职业姿态、职业表情、职业语言该如何做,怎样把最好的服务礼仪带给客户。

针对这些问题,姜华老师在的视频课程中,作了深度的剖析。理论讲解与实战案例相结合,课堂上引导学员根据实际工作特点设计场景,注重课程内容的企业可操作性和个人可应用性,塑造客户服务人员专业的职业形象。

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员掌握客户服务中与客户交往的礼仪规范及客户服务礼仪标准;全面的学习客户服务的系统知识;迅速提高客服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礼仪水平。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服务管理培训:学服务蓝图设计让客户服务可视化

您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1我们为顾客做了很多工作,可好像顾客就是看不见,并不领情;

2顾客的需求真是着摸不透,我们怎样做都好像不能满足他们.;

3我们的基层服务人员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顾客服务之中;

4同时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感到没有人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为了使服务企业了解服务过程的性质,有必要把这个过程的每个部分按步骤地画出流程图来,这就是服务蓝图。

《让客户服务可视化》的在线视频课程中,王新彰老师将提供满意的答案。指出了服务营运的特征与当今服务管理的问题,给出服务蓝图中各个区域的接触面管理的内容及解决方案,让学员掌握服务蓝图的绘制步骤与方法。

通过服务蓝图,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顾客可以看到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是什么、自己在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过程中所有的程序和流程。

哪些组织需要服务蓝图? 凡是有顾客参与服务活动过程的组织都需要服务蓝图。政府服务、金融、保险、电信服务、行政服务、医院、房地产、物业服务、教育培训、交通运输、邮电、批发零售、商品贸易、餐饮等企事业单位。

让企业物流管理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

众多行业创造物流价值的成本居高不下。合格合理的物流体系,并不仅能为企业降低成本,更能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现代物流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价值(2集)》的在线视频课程中,刘武老师结合宝供集团实例,教您如何让物流成为企业的商战利器!

刘武老师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物流企业的掌门人,第一个走上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汉斯商务大会演讲台的中国物流企业家……

刘武老师认为,物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未来国家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产业,无论国家怎么转型怎样升级,物流都是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流从业者,不应只看到个人的利益,企业的业绩,更应时刻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

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物流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不成体系的,也不是主动的,而是处在被很多东西推着往前走的状态,无论是在物流效果还是效益方面都很低下,与发达国家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模式方面差距都很大,只要用心去做,每个人都以推动行业的发展为己任,总有一天,中国的物流能够真正站在世界之林的最前列,总有一天,在全世界的大街小巷都能买到中国的农产品。

一直以来宝供都是以规范化、标准化来运行的,但随着近几年以客户为导向理念的实现,要让规范化标准化与客户为导向的理念相融合,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就要时时刻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让客户感觉到更方便、更快捷、更舒服、想在前、做在前,进一步优化流程,让供应链更短,反应更迅速。

如何提升服务品质?企业服务文化建设攻略帮助打造职业化团队

我们已走进“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者、处处均显文化味”的服务经济时代!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作为客服管理层,作为致力于提升经营管理效益的中高层:是否一直在探索这些瓶颈难点热点:

为什么许多企业难以做强做长做舒畅?

为什么经济贡献度很高内外关系却不尽和谐?

为什么领导强调忠诚敬业,员工仍然貌合神离?

如何激发服务的动力活力,使员工用心用情快乐智能品牌服务?

如何使员工由“职业杀手”修炼为客户青睐的服务明星?

如何提升内部服务品质,提高服务的整体效益?

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在于强化文化自觉,建设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打造一支高度职业化的服务团队,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效益,提高品牌的亲和力感召力和文化服务贡献度《建设服务文化,提升服务品质》的在线视频课程中, 陈步峰老师从文化思考、文化自觉、服务文化、服务意识、服务基因、服务能力、服务科学、服务模式、服务机制、服务品牌呈现整套服务体系的打造。帮助企业解决文化缺失症、麻木症,建设文化型、服务型、智慧型、健康型、幸福尊严企业。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1

小企业的地位

1、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经营特点

(一)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

大型企业相比较,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四)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

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由它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的,但这种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竞争。因为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小企业为主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讲,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例如,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在不根本改变产品性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变化其外形、包装,色彩、附属物件等,对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

培育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合理产权结构和制度设计,引导企业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大部分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经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意性太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参与型"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形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多样化的,小企业在具体作战略选择时,要遵循一条原则:“适者为优”的原则,即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适时、适度、适合企情、适合环境的战略选择才是最优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小企业的生存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小企业根据自身状况,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控制经营风险,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就能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被调查的企业经过改制后,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拨款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它们在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下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除了仍然积极主动地与银行进行沟通取得其支持外,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自身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的积累上,通过内部留存利润灵活地运用自有资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小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信息化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基本的管理规范,这需要有小企业专属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而不能采用粗放型管理或者延续以往传统的大型企业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加入到信息化的行列中来。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2

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一、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零点调查最新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正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那么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处于高度危机状态),仅有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

危机在爆发之前如同人体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就完全不可防范。任何事物都不是空穴来风,多数危机在爆发前都有或多或少的预警信号,只是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前,这些蛛丝马迹的预警信号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而已。从字面上看,“危机”中既包含“危”危险和危难,也包含“机”时机和机遇,危机的危险性和机遇性是同在的。中国的一句古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辨证地阐明了危机本质的双重性。危机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危机的机遇性在于:首先,危机可以暴露企业的弊端,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为进一步发展清除障碍;其次,企业在危机中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危机处理得当,可以比在常态下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一次机遇。危机的危险性是固有的,而危机的机遇性必须基于企业成功的危机处理。

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

二、缺乏高级管理人才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也越来越多。有的危机只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前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分别有高达53.8%、50.0%和38.7%的被调查企业曾经经历过或正在面临着这三种危机的困扰。其中人力资源危机不仅是中国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危机,也是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之一,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当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人员一定的流动率是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员的正常流动是必需的,关键在于流动的频率(过度频繁的流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以及流入的是否是企业想要的人、流出的是否是企业想留的人。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人控制着这种资产的启动开发和利用,其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这一“主动资产的最大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零点研究集团的另一项针对新社会阶层从业人员“跳槽原因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福利待遇低、想体验新的生活;他们心目中理想职业的特点是:收入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单位有前途;他们对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位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太少。由此可见,员工既关注当前的福利待遇,也关心个人和单位今后的发展前途及企业的文化氛围。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人才,既需要完善与员工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薪酬体系,更需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增强激励效果、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如何在企业发展的大前提下,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提高,给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平台,以事业吸引人才,以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凝聚人才是当前企业所需考虑的问题。因为一味“高薪只会使跳槽现象更加频繁,只有当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最大合理化之后,人才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三、危机识别能力薄弱

20xx年春季,肆虐中国大地的非典危机唤起了许多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绝大多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弱点,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转变成危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事后采取应对措施,事前更要做尽可能多的计划工作”、“大多数危机是可以防范的,危机发生前都会有警告信号”、“企业应倡导每个员工都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等说法。

尽管普遍意识到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却同样普遍地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如果将能从19种潜在危机中正确识别出5种或者5种以下者界定为低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6-10种的为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10种以上者为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根据这一划分,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企业管理者危机识别能力之薄弱由此可见一斑。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危机识别的能力比较薄弱,在危机识别时还具有一定的短视性,表现在对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具有非常直接关联的危机,如人力资源危机和产品服务危机等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对于并购、诉讼、工作事故、天灾、媒体危机等与企业的经营和收效间的关联似乎不那么直接的危机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但是,媒体危机、工作事故、天灾、诉讼等危机发生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能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因为它们与企业的生产运营间的非直接关联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对它们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敏感的反应,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危机管理功效追求上的“短视性”应该引起重视。

四、处理危机措施不力

该项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在危机来临时,采取的措施普遍不力。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处理媒体危机的措施。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强化公众意识、反应和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媒体的社会传播通过影响企业的形象、知名度、美誉度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另外,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得信息传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范围。当企业面临各种危机、内外交困时,企业无法避免地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目标,媒体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纵观商海,既有因在危机中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而使形象一落千丈的企业,也不乏因在危机中妥善处理好了与媒体的关系,不仅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乘势”扩大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现代企业与媒体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许多企业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普遍存在以下特点:对企业在常态时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与媒体的合作主要是常规的、表层的合作,缺乏积极有效的深层次合作;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或者是比较消极被动地应对媒体的报道,或者是对于媒体不利于自己企业的报道采取过激的反应,导致与媒体间关系紧张,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危机公关。调查发现:对于媒体不利于本企业的不真实报道,11.5%的企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36.3%的企业要视公众的反应之后再反应;33.2%的企业要投诉该报道的记者。这些消极被动或者是过激的反应均不利于企业与媒体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不利于企业用好媒体这把双刃剑。

(二)、企业处理产品和服务危机的措施。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灵魂,当企业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还会引发媒体危机、客户危机、经济抵制、索赔、诉讼等诸多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进一步提升。

当出现产品危机时,企业如何应对?9.2%的企业认为产品和服务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当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不采取任何措施”;25.5%的企业采取“观望”态度:当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先不采取措施,视媒体和公众的反应再制定应对方案;39.3%的企业会按照企业内部现行的处理机制进行处理;只有25.5%的企业会立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并采取行动。处理危机,“兵贵神速”,危机来临时,选择不采取措施和“观望”态度往往会使企业“兵败如山倒”。

(三)、企业处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的措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非常直接和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但是,仅有17.2%的企业在平时就比较注重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接班人”,一旦出现重要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其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会造成过大影响;18.2%的企业对企业重要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持不在意态度,出现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时由上级领导指定临时接班人;47.9%的采用先企业内部竞聘,然后由管理会决定的方式;14.4%的采用由管理会直接决定的方式。

中国企业经理人职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现在已在进行,但是,对于当前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他们是在尚未真正成熟起来之时就被推上了国际化、市场化的大舞台,如同一个刚开始学驾驶者却不得不自己驾车上路,并且上的是一条车多人多、路况复杂的路。随着WTO时代的来临,市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复杂,相比于国际化的规则和知识,“新手上路的中国企业管理者更缺乏的是经验;相比于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更难的是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因为后者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管理者当前最缺乏的。如何在正确危机管理理念基础上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危机防范胜于危机处理

“隐患险于明火,预防胜于救灾”,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防范危机同样胜于处理危机,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防范措施,而下面四条防范措施则应该受到所有企业的重视。

(一)、防微杜渐。有些危机(如重大自然灾害、疾病等)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有些危机却可能源于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足或失误的积累。前一种危机具有一定的不可预防性,而后一种危机如果能及早得到重视却是可以避免的。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中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潜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形成正确认识,是危机防范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微杜渐”法。

有多少企业具有“防微杜渐”意识?在此次调查中,有74.7%的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表明他们所在的企业会对企业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有23.8%者表示不会。

(二)、设立危机管理团队。虽然危机管理并非只是特定部门或特定人员的职责,而是企业内各部门的联合责任,在企业内设立危机管理团队还是完全应该且必需的。调查发现,44.1%的企业内尚没有设立危机管理团队。

危机管理团队应该是企业的常设机构,因为危机类型繁多,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应该包括决策层负责人以及企业各部门(如公关部、人事部、保卫部、财务部、技术部等)的主管或优秀人才,还可外聘公关专家,组成一个智囊团。这些人才在企业常态时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起着防范和预警企业危机的作用,当企业一旦出现危机他们就应该在高级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下快速起到处理危机的作用。当企业出现危机时,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快速直接调用相关专业人员的权利和能力。危机出现时,能否快速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平时的人才资源储备情况。

每个企业都有遭遇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但是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足够的能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并储备足够的危机处理资源。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法则和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下,这一对矛盾的客观存在将会孕育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危机管理中介服务市场。目前的中国危机管理专业服务市场尚不发达,但已有一些公关公司、管理顾问和咨询公司注意到了这一商机,推出了一些危机管理项目,但其重点只是集中在对实际危机的处理上,少有危机防范和危机预警服务。

(三)、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虽然说预先识别出危机并将危机“扼杀”于无形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方式,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即便防范措施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保证危机绝对不会发生。因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超前决策、精心策划出全面的危机管理计划,以便一旦危机真的来临时能够从容面对,不至于措手不及地去打无准备之仗。超过半数(58.5%)的企业意识到了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的同时会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但是,由于危机管理计划与一般计划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计划在制定后就要努力使之付诸实现,而危机管理计划在制定之后,人们并不希望该计划有实现的机会,并且在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危机管理计划并没有实施。这就使得有些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来思考和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调查发现有近四成(39.5%)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并没有制定正式的危机管理计划。

(四)、危机管理培训与演习。任何企业行为都是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实现的,因而有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向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培训,首先要强调“居安思危”,强化其危机意识,强调许多大的、灾难性的危机可能仅仅源于小的疏漏,提高他们对于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其次,则在于培训和提高员工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培训内容应该包括:①熟悉危机时企业内部的沟通系统和应急反应计划;②了解危机时应该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媒体、政府等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③传授其它企业实际危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调查发现,有31.2%的企业没有对内部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的培训。

危机既可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启示和机遇。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而从危机中获得的经验也往往是非常宝贵的。危机过后,企业如果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看到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采取措施为今后的发展扫除障碍,那么,危机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转机。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3

在当前全球经济化社会进程日益加快的过程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油田企业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主体力量,做出了它自己的卓越贡献,目前,油田企业面临着改革与发展,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油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摆在油田企业领导面前一个相当严峻的课题。油田企业不能安于现状,要根据中央对深

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实际出发,全面创新,使企业更快更好地与经济市场化大趋势相适应,增强企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在油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要以扩大资源、扩展市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目标,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入手,全力推进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积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努力转换经营机制,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坚持“四项建设”方针,正确应对企业的改革发展

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等“四项建设”,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1、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好的领导班子要重点加强油田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做到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讲纪律,努力建设一支求真务实、作风正派、开拓进取、廉洁奉公的干部队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锐意改革。

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选人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培训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员工“三支人才队伍”。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正确的经营理念确定之后,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将凝聚人心、增强团队精神做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油田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紧紧围绕企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中心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注重以各类形式凝聚员工提升人气,使油田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始终把观念更新放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首位,要善于运用形势和政策的变化,用企业改革和中发展目标凝聚人心,提升人气。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

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不断培育的结果。在企业文化的培育上,公司坚持靠企业发展得人心,靠真情实意感人心,靠丰富活动乐人心,靠榜样力量聚人心。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精心打造具有独特气质的企业精神文化。在企业内部,人本管理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明确严格、量化到位的各项管理目标,也是对员工最现实的“寓教于管”的激励方式。寓教于管,就是将企业一个时期的大目标,量化到每个主管领导、每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具体到每一个员工身上,通过目标分解产生比、学、赶、帮、超的激励效应,使职工在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选人用人上以目标说话,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对各层管理人员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先定指标后定人,不接任务就换人,对事不对人。在绩效考核分配方面,用目标衡量,每个员工的月薪收入都与数字化的考核指标紧密相联,做到了公正、公开、透明。始终坚持用清醒的头脑认识人,用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4

众所周知,企业品牌创建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一个艰难的自我创新过程,而且很难有特定的模式给企业进行参考。但是企业又必须在充分审视自身的战略经营规划、资源产品、核心技能和市场环境的条件下,给企业品牌确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角色”。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的理性心态,对于那种脱离企业战略实际的做法,刻意追求所谓的“国家品牌”、“行业第一品牌”等那些“想当然”的品牌目标,本质上就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使得企业摸不着头脑,因此讲,企业创建品牌首要关键之一就是要有正确的健康、理性心态,通过心态的调整来确立品牌创建的实际发展方向。

在创建品牌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所在行业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要分析评估本行业己发展到什么阶段,当在对行业环境有所认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企业的产品呈现的特色和“含金量”有更为深刻的创意,而这个创意也必须建立在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之上,要知道企业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的需求性有多大潜力,以及替代品会在什么时间出现等等,通过思考,从企业的产品结构系统中描绘出品牌的应有价值,从而实现产品到品牌之间的转化过程。现实中,不少企业对产品和项目只知道尽快“上马”,却不知道适时“马下”工作的开展,导致产品结构混乱,使企业的整体品牌价值大大减弱。这就是说创建品牌的成功之道还在于对产品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状态紧密把握,以品牌为导向促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宝宝”的做法值得一鉴。

在创建品牌过程中,核心技能也是关键之一。在明确品牌发展方向的同时,企业必须考虑自身推动发展方向的实际能力。换句话讲,只有技能才会使品牌战略规划轻松出世,确保战略规划得以实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的领导都属于智慧型的领头人,对企业发展具备清晰而明智的指引思路,但企业的发展历程总是跌跌撞撞,甚至失去很多大好机会。很大原是因为企业本身的核心技能较差,企业内各个部门成员的素质很难和企业的战略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合拍,所以企业本应以良好的态势健康发展,而如今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艰难。可见素质技能是品牌创建的基础,企业必须把提高自身素质技能摆在创建品牌考虑的核心内容之内,通过创建品牌工程,提高部门成员技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巴大”的实践值得借鉴。

创建品牌还有一个最关键、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这就是市场环境。品牌创建说到底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此,在企业创建品牌过程中,应从市场环境当中分析出利于品牌竞争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包括竞争对手的企业实力、发展策略、战略规划、品牌定位、关键目标、客户群体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析,制定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策略。一般而言,企业的竞争战略可以归纳为:人才竞争、成本竞争、差异化竞争和专一化竞争,而品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可以使企业结合自身产品、技能、产品结构,准确从目标消费群体出发,勾画出鲜明的品牌发展方向,这是确保创建品牌成功的关键,也是品牌战略规划的基础工作。“金太阳”与“巴大”的经验值得总结。

上述对品牌创建因素的分析,遵循最大的原则就是实效原则,所谓实效原则就是不要只是把品牌创建看作“形象工程”,而要实实在在的把品牌创建当作企业市场竞争的一把“利剑”,要理性看待品牌创建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之间的关联,理清品牌发展目标,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推动企业品牌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风险自然会降低,但涉及到品牌创建的路径仍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战略、管理、经营、组织、绩效全面衡量创建品牌的标准,使品牌成为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5

近一时期,安全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如“三戴”的不规范、安措设置不规范、现场监护不到位、工作票签发和执行不符合安规规定、发生过的事故起不到警示作用等现象时有发生;现场工作,生产、基建多经交圈地带安全管理工作衔接不严密,在设备管理上,人为界定运行、基建设备,造成管理责任不清,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在现场考问中,某些工作人员对安规的不正确的理解和对习惯性违章的认同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就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些基层班、所没有任何痕迹,更别说引起足够的重视,也难怪乎人们说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上面倾盆大雨,下面毛毛细雨”了。这样下去看来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已不足以形容如此恶劣的安全形势了。

究其原因,很多专业人都做过一些分析,其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缺乏对人思想或心理方面较深层面的分析,因而形成了某些工作缺位,“表面上看投入了很多精力,做了不少工作,但对安全生产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和指导”。

剖析当前客观的安全形势,我们感觉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存在一个对自身价值和权利义务的再认识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偏离“主人翁”思想的“主人”意识要想在短时期里得到革除,并能平稳过渡到一种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相融合的新思想或新理念的平衡,在目前电网企业现有管理体制下实现有相当的难度,这就出现了一个我们常常提到的所谓“承受能力”的问题,而“承受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与企业的关联度很大,落后的体制、机制只能造就脆弱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历史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种现实对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安全生产所构成的威胁将逐步显现,在某些局部也许会表现的较为严重。针对这一新情况,传统的立足于对现象、行为的处理方式和简单的目标管理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通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全面把握和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想像,要想在短时间里扭转这种严峻的安全形势,难度很大,必须舍得和敢于下狠药,要通过集中式拉网检查,有针对性地处理一批安全责任意识差、习惯性违章现象严重的单位或个人,让违章、违规责任单位或个人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安全责任事故的可能蔓延。用这种较极端的方式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多少有些权宜,可也是不得已的应急之举,效果怎么样?是否能够切实做到长治久安,关键还是看后继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否能跟得上。对此,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这是一句套话,但又是一句大实话。说我们的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绝对是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有少数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平时又疏于对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研读,现场监督缺乏针对性和敏感性,对一些管理漏洞、安全隐患、违章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警,有时自己到现场巡视或检查工作也不能做好“三戴”,甚至还会为某些违章行为解释、辩护,其消极影响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这里谈领导重视,不是仅仅局限于大会、小会的传达、号召、强调和重申,也不简单地局限于工作计划、费用的安排和落实,重要和关键的是看我们的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是不是能做到身体力行,是不是能抓到点子上,落到实事上。基层员工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对领导干部的言行也都看在眼里,只要我们各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做得身体力行、到位尽责,切实担负起各自分管范围内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敢管、会管、善管,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培训教育是前提。

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是不争的共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队伍老化的问题,人才缺失的问题,也有体制变化造成的心理失衡等问题。可纵观近年来的事故通报和最近检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却发现导致人员责任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不足,相反往往大多是因为忽视、漠视最基本规程制度的执行,有些甚至就是性质相当严重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所致,对此,说轻点是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说重了就是没有起码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目前,公司系统内培训教育工作的力度相当大,但主要仍集中在学历教育、技能教育等方面,培训率指标上去了,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我们培训教育工作“重知轻德”有一定关系。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锤炼着传统的理想和信念,必然会促使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再认知,和对人生目标的再思考,紧张、躁动、茫然、不安在所难免。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的高收入、高福利,造成了一支充满职业自豪感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部分员工长期滋生的优越感受到了冲击,加之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在某些局部或方面的缺位,使部分员工的心理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学习缺乏动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谈不上什么责任心,其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都有所降低。因此,在这种大变革的,对供电企业这种传统国企而言,要让自己的员工爱岗敬业,忠诚守责,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必要的。这种培训教育工作不仅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普遍意义上培训教育工作的前提。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心态问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让我们的员工用历史的眼光、社会的视角,对自己的职业和职业能力进行再认识、再比较。比较应讲究科学客观,纵向要比贡献、比责任,横向可比艰辛、比待遇,要摒弃消极心态,反对狭义的、片面的、非主流的比较,从而在心理上、主观意识上找到新的切合实际的平衡点。其次,要解决一个能力提升的问题。三支队伍建设,即将施行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新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岗位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新的培训教育机制的建立,激发和培养员工内在的学习力,努力提升员工人力资本的价值,为员工参与岗位竞争,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要解决一个奉献的问题。这是人生高层次的追求,也是我们培训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也许与某些员工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有些差距,但要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完全统一难度很大,这里就有一个“舍小求大”的问题,也有一个起码的职业道德的问题。我们不反对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我们坚决反对“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于某些不能胜任、不愿尽责,甚至危及生产安全的员工,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很有必要。

第三,制度科学是保证

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覆盖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激励人、约束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企”。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人本思想。我们不提倡搞惩罚文化,因此,在制定考核制度时宜多使用“你做了…,将得到…;你违反…,将失去…”等措词;少用“你违反…,将扣除…”等措词。努力尝试将“期权”概念融合到安全制度体系中,让安全生产作为长期投资为员工所认识、所接受,而不要因为滥用“扣除”等词汇,让员工觉得其“既得利益”受到了侵害,而造成负面影响。当然人文关怀并不排斥制度的严肃性,该“一票否决”或严肃处理的,自然是法不容情,毫不姑息。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民主集中。一个好的制度的出台都是源于生产实践的要求。因此,要能解决问题,起到实效,并为大部分员工所认同,就必须经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多次反复,要在符合大的原则和框架的前提下集中大家的智慧,让广大干群充分发表意见,并通过试行不断完善。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科学严谨。制度体系是企业管理所依据“法律”和“准绳”,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讲究的就是科学严谨。因此,制度间不能互相矛盾,要注重统一、协调,实现关联、互补,力求实现闭环或链式的管理。从体系的角度努力做得“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制度体系要体现“综合放大效应”,即不仅要让遵章守纪者“名利双收”,让违章违纪者为高昂的“学费”买单,而且还可以通过预期的“机会收益”进行激励和约束,从而用制度科学的力量实现安全生产的“法治”。

第四,绩效考核是手段

尽管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呼之欲出,但绩效考核作为“依法治企”的常规武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能回避不用,更不能无序滥用。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内举不避仇,外举不避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都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开展绩效考核,不论是对干部还是对员工,不论关系是亲还是疏,都必须一视同仁,否则无以服众。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领导干部要敢于、勇于承担责任,遇事不推诿,遇利不伸手,做遵章守纪的表率。对制度规定的奖惩要切实兑现,奖要奖得人心动,罚要罚得人心痛。对先进要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对违章违纪人员要处理到位、教育到位、安抚到位,尽可能对事不对人,这个分寸的把握很有讲究,很值得我们各级管理者通过实践去总结和体会。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民主、公开。开展绩效考核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对待少数人的意见,决不可偏听偏信,在原因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下,搞“一言堂”或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样只会导致“执法不公”,伤害基层员工的感情,使绩效考核工作陷入被动。

当然,要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除了要求我们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外,笔者认为更为关键的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从内心里做到“亲民、爱民”,凡事能从广大干群的根本利益出发,凡事能做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这才是各项工作能切实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左右协调、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队伍稳定,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6

调查对象: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湖南等省、自治区的棉纺织企业

1月,由于纺织企业已经在12月份集中补库,加上春节临近、下游市场尚不明朗,纺织企业采购补库意愿并不强烈;外棉进口也表现疲软,新疆棉占比进一步提升。订单整体表现一般,利润有所好转,企业纱线产量有所增加;由于化纤原料与棉花价差仍然较大,替代优势明显,棉纱占比继续下降;国内纺织品销售形势仍然不佳,同时出口数量下降,而纱线进口数量持续增加。

一、企业原料采购减少,库存下降

1月,纺织企业原料采购明显较12月减少,在12月集中补库之后,大多以随用随购为主,棉花库存下降8.86%,库存天数减少6.79天。被调查企业中,46%减少棉花库存,33%增加棉花库存。

二、纱产量增加,纯棉纱比例降低

1月纱线产量增加,环比上升了1.56%。纯棉纱占比较12月减少了0.04个百分点;混纺纱占比较12月减少了1.99个百分点。

三、新疆棉占比增加

1月,企业手中配额不多,进口棉采购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新疆棉陆续出疆,内地库存继续增加,企业为了保证用棉质量,对新疆棉采购比例增加。进口棉占总用棉量的比重为31.94%,较上月减少了0.99个百分点;新疆棉占45.88%,较上月增加了0.63个百分点。

四、纺织品销售不佳

据统计,1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服装类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4.7%,内需减少;同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不乐观,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XX年1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60.85亿美元,同比减少8.85%,环比增加1.60%。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7.17亿美元,同比减少7.79%,环比减少0.3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3.6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9.47%,环比增加2.84%。其中棉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出现下降,棉纱线出口同比下降13%,棉制针织服装出口下降15%。

五、纱线进口持续增加

1月,我国进口棉纱线21.7万吨,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5.7%。在国内外棉价差收窄的情况下,棉纱线进口自XX年12月起出现连续两月增加。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7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严峻。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保存实力、求得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列入发展规划中。而企业文化,就像拯救企业的灵水一样,地位愈加突出。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很多企业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依然很模糊,他们普遍狭窄的认为企业的墙报、广播和业余文化生活就是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的范围很广,而远不是这么简单。那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为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本人于X年X月至X月X日通过访问法,资料搜集法对X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很广泛从多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理念,对于人才的要求有独到的见解。然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而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XX市XX科技有限公司概况

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XX市福田区益田路,法定代表人是刘某某,注册资本(万元)100,企业的经营范围: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服装设计,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计算机系统集成;弱电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微波产品、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及销售(不含限制项目)。

二、企业企业文化的简要介绍

(一)以品质为基础

企业逐步健全推行质量保证体系,在管理上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品质、优秀服务"。产品的质量是我们的诚信。推行:零缺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度。

(二)以创意为发展

勇于创新,创新是高科技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是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时刻虚心学习、永远大胆创新,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三)以成果分享为共同目标

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的分享,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接受批评,而管改进自我,以优秀的成果造福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一个企业的文化体现在管理上。对于以上企业文化的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

三、X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问题及其原因

(一)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文化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利益与品质的保证较多的,相对而言对与员工利益的保证就十分欠缺。比例过分的失调,很显然只有的体制实行起来,不能灵活应对,涉及范围太校现在市场发展迅速,而企业不能够与时俱进,对于制度给予相应的改善。陈旧的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也使得许多员工也抱着混口饭吃的态度工作。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在企业文化中也提到了“优秀人才”但是根据调查很多人都没有受企业任何专业的培训。这也暴露的体制不能够很好实施的缺点。

(二)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那是企业高层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也不会想花时间在这上面。更多是考虑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的宣传力度很欠缺,在调查过程中也有高层说到:现在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去做文化建设的宣传和配合工作,对于如何宣传企业文化感到束手无策。还有些人认为企业子要效率好,那么企业文化就会自然形成。这也是现在阶段绝大多企业的想法。

(三)在建立企业文化上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企业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十分的欠缺,以利益为第一,员工对企业目标缺乏具体的了解,没有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危机而感缺乏,企业的归属感不强,时常表现出持才傲物、工作上因为分工不太合理,出现了互相推工作的情况,常常以“很忙”为由来拒绝参加院内的文娱活动,同事之间往往只存在工作关系,缺乏润滑。中层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问题突出,院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由专业技术拔尖的员工担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工作压力、工作责任越来越多,管理任务繁忙,而对于管理上的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导致了企业与员工矛盾重重。

四、完善XX市xx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的建议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要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却又不失威信。涉及企业本身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利益。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取得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追踪全球最新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给予员工不断的培训、深造机会,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广为接纳和储备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科技人员,形成良好的人才知识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三)加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

首先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召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共同学习,使其对于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定期询问员工意见,还可以同时创业企业文化特色如:人本文化特、色整体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求实文化特色、服务文化特色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三)建立双向沟通的模式,让员工与企业间形成良好沟通

企业对于自身的文化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员工要给予人性化的管理,不定期的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看法,认真的考虑或者采取接纳。让员工对于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企业对于员工给予更多积极的关注,可以公开的鼓励员工,挖掘他们的潜在的能力。在节假日给予适当的问候。开展各种活动,拉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内运作顺畅,增加效益。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8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发展潜力的标准,企业文化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标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领域竞争开始,中国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作为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塑造形象,在形象中把握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下构建和谐是当前的发展方向。然而,如何创建一个和谐发展的信用合作社,企业文化的改善已被提上日程。

一,企业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是在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植于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它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企业特征。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要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自己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构成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信誉。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和声誉极其重要。第二,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的出发点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努力做好“质量文明服务建设”。第三,企业伦理。农村信用社的企业伦理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意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人人都能遵守的行为准则,保证企业的正确行为。第四,企业精神。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而存在。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它具体而有形地体现在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员工意识上。第五,企业目标。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泉。第六,企业规范。如果说前五项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农村信用社规范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工作内容、管理程序和标准等。,是农村信用社在一定时期内的“固定框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第七,企业环境。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对外为农村信用社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对内为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企业环境的营造也体现了农村信用社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成效。

三,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现状

(一)文化观念不够清晰。文化理念是员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一般包括诚信精神、形象口号、座右铭、员工手册、社会歌曲、宣传册等。,可以用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由于体制不清、产权不清、行政区划不清、缺乏统一规划,农村信用社在表达文化理念上模糊不清,无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当被问及文化观念时,新河员工也很难回答。

(二)现代经营理念的缺失。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和员工对这种辩证关系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只重视信用社的业务运作,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干部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求稳定、迎现状,缺乏把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优的意识。

(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企业文化是所有员工在实践中创造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位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内部资源。但由于长期受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弱化,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企业文化意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第四,思考完善信用社企业文化的途径

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各方面进行认真的统一和规划,使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战略眼光和时代意识。首先,企业精神建设要纳入农村信用社发展规划目标,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事件。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让管理者和员工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明确企业文化的作用,努力培养和增强自身的企业精神。其次,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引起员工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二)各级农村信用社领导必须成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决心和行动。领导要率先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内涵,对自身企业文化建设有独到见解,对农村信用社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总结和提炼,指导各种制度的设计,提出个性化的观点,突出独特的、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的眼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促进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19

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特殊产品,在城市建设与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供水企业与其它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是,要对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负责,要对整个城市的每分每秒负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转,整个城市就将陷入瘫痪。因此,供水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秩序稳定正常。

然而,由于供水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有着基础性、社会性、特殊性、垄断性的诸多特点,供水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供水,保证水质,不断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供水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是单独的企业行为,而是与整个社会活动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供水企业的效益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其它企业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加之供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经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特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供水企业的效益都不容乐观。据建设部20xx年对全国85家较大规模城市供水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显示,20xx年1—3季度,这85家供水企业经营亏损的为59家,占到统计企业的近70%,亏损额达5亿多元,而未参与调查的为数众多的中小城市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则更加令人担忧。总的来说,我国供水企业呈全行业亏损局面,究其深层次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更多的则属政策层面因素影响,本文将结合我县供水工作实际,试论几点影响城市供水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性质介定模糊

长期以来,我国对供水行业基本上是实行由政府垄断经营的管理体制,企业由政府建,领导由政府派,资金由政府拨,价格由政府定,实行的是政企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供水企业也被人们普遍看作是一种福利性质的公用事业组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这种高度统一的政府管理模式对集中大量资金投资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民饮水卫生健康,促进城市供水事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体制所引发的弊端成为影响供水企业发展的一大桎梏。由于供水行业的公益性、特殊性、垄断性、单一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至今在体制上究竟属企业型还是事业型尚无定论,全国各地水司有企业型的,有事业型的,也有隶属行政部门的供水管理处,但不论如何定性,事实上都是“四不像”:说是企业,又承担了相当的政府职能,其产品价格由政府严格控制,缺乏企业应有的经营自主权;说是事业吧,又享受不到国家应有的待遇,资金投入没有保障,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背负着垄断经营的枷锁,却在保本微利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存,供水企业的这种定性模糊导致了企业自身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源和主动性,仅仅是靠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在支撑。近几年,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为谋求生存与发展,供水行业在体制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由于供水行业所独具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区域性,不可能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时下,已改制或出让的供水企业纷纷回购的例子比比皆是,供水企业如何在体制层面上摆脱困境将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

二、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水费收入的最直接因素,水价形成机制的合理与否也就成为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因素。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我国水价普遍偏低,自来水价格调整机制极不灵活,供水企业无权按市场经济规律确定水价,水价不能真实反映其制造成本,更无法体现自来水作为一种稀缺商品的使用价值,由于制水成本的不断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倒挂现象十分突出,水费收入已无法满足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受政府和社会的干预影响,水价的形成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水价的制定也偏离了完全成本的概念,政府为维护大局稳定,缓解社会压力,往往是以牺牲供水企业效益为代价的。这种不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使老百姓吃“福利水”的观念根深蒂固,与市场经济下其它商品价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立方米的自来水甚至比不上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水价与价值背离和原水成本的日益提高,导致了供水企业陷入了供水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局面。20xx年初,沅陵水司在连续亏损6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向县人民政府及市县两级物价部门提出水价调整申请,据怀化市价格成本调查队核实,该司当年的单位制水成本为1.583元/M3,而当年的售水均价仅为1.27元/M3,该司每出售1吨自来水净亏损0.313元,在按法定程序进行水价调整听证会上,政府和物价部门在综合各方意见,并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后,核准该司水价做出微调,调整后的水价并未达到实际成本,规定的五类水价比例调整也无法实施到位。从中不难看出,水价形成机制的欠完善,根本就无法体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供水企业从水费中获取的资金仅能勉强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更遑论“效益”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的最重要手段,政府定价这种计划经济环境中的产物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府和广大群众应当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从保护和关爱水资源的角度,充分认识水价偏低的历史成因,切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原则,促进水价形成机制尽快完善和合理。

三、供水成本增长迅速

供水成本增长也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因素之一。除了在制水环节受原水、电费、药剂等涨价因素而带来成本增长外,随着我县县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环保和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沅陵水司在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网更新和改造、维护以及确保水质达标方面都相应加大了投入,供水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

1、供水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满足日益扩大的供水需求,该司每年都要投入2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新规划区域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发居民小区的供水管网铺设,以及新建或改造城市无水、无压、无量地带的供水管道。

2、城市供水系统的更新、改造、维护。我县供水管网多属移民期所建,供水系统及管网设施大部分运行时间超过13年,已逐步陈年老化,机器设备故障率及管网漏损不断上升,为确保安全、正常供水,每年必须投入近30万元对供水设施及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和维护。

3、实施乡镇“饮水工程”。近年来,为解决我县部分乡镇的人畜饮水难问题,该司相继拉通了县城至凉水井、苦藤铺、鹿溪口、洲头等乡镇(村)的供水主管,另在官庄集镇投资建设水厂一座,除政府出资外,该司投入资金近200万元。

4、源水恶化和出厂水质标准提高。随着水源水质的不断恶化,制水成本开始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对出厂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建设部要求,从20xx年起,供水企业出厂水浊度不得超过1度,为此,该司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水厂生产流程及技术工艺的改造,并建成高标准中心化验室,检验能力由常规4项增至21项。20xx年3月,建设部颁布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检测项目增至101项,无疑又将增加企业供水成本。

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自身资金十分有限,而我县又属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政十分薄弱,该司在申请到极其有限的国债项目资金外,大部分是采取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自筹的方式解决,而靠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的融资渠道又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投资城市供水管网,效益回报期多在30-40年后,企业因借贷资金无力偿还造成的负债经营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效益提升。

四、售水量下滑和管道安装市场萎缩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导向等多重压力下,许多传统行业,如机械、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耗水量大的行业出现负增长甚至“关停并转”,我县的工业企业更是纷纷破产倒闭,从而导致供水企业售水量急剧下滑。据统计,20xx年我县工业用水、基建用水不足5万立方米,售水量的90%以上都是在水价构成中价位最低的居民生活用水及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几乎为零。售水量的逐年减少导致了单位供水成本增长和收入锐减。

20xx年8月,沅陵县政府为治理经济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16号文件,对我县城市给排水管道安装业务全面放开,从而结束了以前由沅陵水司一直统管管道安装市场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该司每年减少安装业务收入近50万元,使得以往弥补供水主业亏损的主要途径大打折扣,企业效益严重下滑。

五、产销差的构成因素及影响

产销差率也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一项关键指标。目前,供水企业的产销差率普遍偏高,以沅陵水司为例,其主要构成因素如下:

1、计量误差。水厂出厂流量的计量与成千上万个水表的计量之间必然存在着计量误差。该司历来对计量工作非常重视,城市管网分片区装表,并定人定期采用先进流量计检测,计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但随着城市“一户一表”工程的推行,个人私户水表迅猛增长,目前已接近2万台,客观上增加了计量误差。

2、水费拖欠。长期以来,由于自来水这种商品的特殊性质,使得供水企业在面对恶意拖欠水费现象时,处于十分被动的不利地位,一些单位和个人长期拖欠水费,甚至变成呆帐、死帐。当供水企业依法采取停水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一些欠费“钉子户”就以“特殊情况”、“特困企业”为借口,上访政府,无理滋事,换回了上级部门“维护稳定,无条件恢复供水或先恢复供水,再谈解决办法”的结果,从而造成水费回收不及时,不到位,无法做到应收尽收。

3、偷、盗用自来水。由于人们对自来水这种特殊商品的认识不足,加上部分用户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在实际用水过程中,利用机械式水表始动流量值偏大的缺陷,普遍存在小流量滴用水现象,不少用户每月用量仅有1吨。除了小流量用水外,表外盗用自来水现象也十分严重。由于在私拉乱接自来水的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危险性,手法简单,隐蔽性强,而供水企业在查处时往往存在调查难、取证难、执法难的现象,且相关法律保护支持不够,偷盗用自来水现象愈演愈烈。据保守测算,沅陵水司每年因用户盗用自来水造成的损失近30万元,可谓触目惊心。

4、管网漏损。漏失率一直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据建设部统计,我国供水企业管网平均漏失率为21.5%,不少供水企业甚至超过30%。沅陵水司于1998年购买国外先进探漏设备后,在主动控制管网漏失率方面成绩不俗(漏失率控制在12%以下),但我县城市供水管网年代久远,老化严重,供水设施点多、线长、面广,加之管网更新维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地下渗漏隐患多,漏失率易反弹,受资金瓶颈制约,企业每年只能挤出少量资金用于到期管网改建,即使探明地下暗漏,往往因为预算过大,竞因“囊中羞涩”而作罢。按12﹪的漏失率计算,该司每年因地下管网“跑冒滴漏”损失水量就在50万M3左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呈逐年上升态势。此外,来自外部施工造成的水损也不容忽视。

5、未计量用水。我县自来水未计量用水分为两类。一类是市政、环卫、绿化、消防等公益事业用水一直实行无偿供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此类用水应实行计量计价,未实行计量计价的

,由政府从城市维护费中按用量划拨,沅陵水司每年有近20万M3的公益事业用水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另一类则是供水企业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特困户、低保户、残障孤寡等弱势群体和光荣院、敬老院等福利机构长期实行的优惠减免用水。因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群众享受低保待遇涉及面宽、户数多,企业每年减免的水费都在20万元左右。

六、政策性支持减少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对供水行业的政策性支持逐年减少。如何解读国家政策调整不是本文探讨的范围,但相关扶持政策的取消,无疑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客观因素。自1998年以来,国家相继取消了城市供水增容费、建水基金、底度水费、水费滞纳金等辅助性收费,另一方面,水利部门开始向供水企业开征水资源费,原水成本的增长,收费项目的取消,加剧了供水企业的效益滑坡。

综上所述,可见影响城市供水企业效益的因素是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牵涉面广,纷繁复杂,毋庸讳言,供水企业自身在观念、管理与服务水平上的相对滞后也是造成企业消耗大,效益低的因素,为摆脱困境,供水企业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寻找对策。近年来,沅陵水司针对国有供水企业固有的机制僵化、富余人员多、管理效益低、产品结构单一等弊病,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进竞争机制,转换经营观念,实施目标管理,创新科技能力,20xx年至20xx年,每年减亏都在40万元以上,为解决因历史原因(移民搬迁时期政策性安置)造成的企业人员过多,负担重的难题,该司确立了“以水为本,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龙泉桶装饮用水厂安置富余职工57人,占在职职工总人数的25%,桶装水销售连年翻番,20xx年预计产值80万元,增进了企业效益。但由于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复杂多样,仅靠供水企业一家尚无力解决全部问题,加上供水行业因社会资源配置和降低社会成本的需要所形成的自然垄断性,容易引起公众的不理解甚至歪曲,城市供水发展环境堪忧。

总而言之,供水事业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公益事业,是我们大家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配合,只有确保供水企业运转正常,效益稳定,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和快速发展。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0

一、企业原料采购减少,库存下降

1月,纺织企业原料采购明显较12月减少,在12月集中补库之后,大多以随用随购为主,棉花库存下降8.86%,库存天数减少6.79天。被调查企业中,46%减少棉花库存,33%增加棉花库存。

二、纱产量增加,纯棉纱比例降低

1月纱线产量增加,环比上升了1.56%。纯棉纱占比较12月减少了0.04个百分点;混纺纱占比较12月减少了1.99个百分点。

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才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就必须时时“充电”,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培训使企业人力资本整体增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自身的价值。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

三、新疆棉占比增加

在金融危机的海啸过后,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大。但是从对大学生就业的这个方面讲,它所带来的也就并非一般的影响了。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发现,现在来招聘的单位没有往年多,而且需要的名额也十分有限。有一位企业的总裁说过:“如今,企业都在大量裁员,很多在职的精英我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更别说再去招聘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了。”这也足以见得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了。

1月,企业手中配额不多,进口棉采购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新疆棉陆续出疆,内地库存继续增加,企业为了保证用棉质量,对新疆棉采购比例增加。进口棉占总用棉量的比重为31.94%,较上月减少了0.99个百分点;新疆棉占45.88%,较上月增加了0.63个百分点。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我厂配备了架盘天平、分析天平、电热干燥箱、水浴锅、旋光仪、分光光度计、ph计、超净工作台、台式培养箱、显微镜、蒸汽压力灭菌器等检验设备,具有检验辅助设备和化学试剂,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均符合相关规定。检验人员经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具有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放的检验资格证书。按照国家标准,对生产出的每个单元的每批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的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留存备查,对出厂的每批产品留样,并进行登记。

四、纺织品销售不佳

据统计,1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服装类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4.7%,内需减少;同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不乐观,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xx年1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60.85亿美元,同比减少8.85%,环比增加1.60%。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7.17亿美元,同比减少7.79%,环比减少0.3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3.6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9.47%,环比增加2.84%。其中棉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出现下降,棉纱线出口同比下降13%,棉制针织服装出口下降15%。

五、纱线进口持续增加

1月,我国进口棉纱线21.7万吨,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5.7%。在国内外棉价差收窄的情况下,棉纱线进口自20xx年12月起出现连续两月增加。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1

根据省局《关于做好2**0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分析预测工作的通知》(赣地税函〔XX年〕152号)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局长办公会做了专门研究,进行了工作部署。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我局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圆满地完成了调查任务,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XX年年度盈利企业情况分析:XX年年度,企业所得税列管户为1147户,其中查帐征收户为591户,根据我们的调查测算,盈利企业为260户,实际缴纳所得税额预计为2535万元;核定征收企业462户,预计XX年企业所得税为4168万元。

2**0年度预测:2**0年度查帐征收1199户,盈利企业为306户,预计所得税为2731万元,同比增加196万元,增长7.7%;核定征收企业482户,预计所得税5755万元,增长1587万元,增长38%。

2**0年度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的影响。

10年我市建筑安装、房地产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增势比较明显。我市建筑安装、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将是10年在税率调整下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工业企业所得税在经济稳步发展下,虽然税率调整,但是其经济发展带来总的应纳税所得额,即所得税税基的增长基本能抵消税率调整的.影响,两相相抵,应纳所得税税额略有增长。

(二)政策因素的影响。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背景下,影响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因素还是政策变化方面:

1.税率变化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查帐征收企业,由于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25%,直接降低了8个百分点,因此在查帐征收户中,预计2**0年度企业所得税下降663万元,影响较大的还是制造行业,下降435万。

2.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我市税源无影响。

3.企业工资薪金税前据实扣除对税源的影响:由于我市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不高,因此企业工资薪金税前据实扣除影响不大,预计减少41万元。

4.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到期恢复征税对税源的影响,如民政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的变化、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主辅分离企业优惠政策到期恢复征税对税源的影响:无影响。

5.文化体制改革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税源的影响:无影响。

6.实行核定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的调整对税源的影响:根据总局、省局调整应税所得率的精神,我市对工业、商业等行业应税所得率有所下降,对税收会带来减收因素。但建筑安装、房地产业仍是我市重点税源行业,我市建筑安装业原按2%附征,房地产业按3%附征企业所得税,与其他设区市地税局比,我市附征率相对比较低。我局决定,建筑安装业拟按12%,房地产业拟按16%的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附征率比原来预计各提高一个百分点。因此核定征收所得税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1266万元。

(三)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对税源变化的影响:2**0年我局将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局将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充分吃透政策精神,加强所得税管理,拓宽税基,涵养税源。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2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温和复苏之中,但受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则处于进入新时代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了解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了“20xx·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企业产销逐渐回暖,库存水平趋于正常,企业盈利改善,企业景气明显回升。

从对未来的预期看,企业家认为未来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价格保持上涨态势,用工需求温和上升,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上升明显,投资信心有所增强,企业经营前景整体比较乐观。

在企业景气回升的同时,产业、区域、规模等结构分化十分显著,新旧发展动力正在转化,质量效率有所提高。IT、医药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景气持续大幅上升,正逐步替代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企业创新动力有所增强,创新投入持续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增加。

调查发现,企业家认为当前经济“偏冷”或“过冷”的比重,以及经济形势“很差”或“较差”的比重均明显下降,而认为当前经济“正常”的比重,以及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比重均上升较多。值得注意的.是,20xx年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企业家首次超过一半,为自20xx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调查表明,相对于我国经济经常表现出的冷热交替、波动剧烈的特征,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的创新动力也有所增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家在选择“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同时,62.1% 的企业家选择“增加创新投入”,连续两年超过60%。

基于企业景气状态的改善,企业家预期20xx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稳健态势。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预计20xx年我国GDP增速的中位数为6.5%,

与此同时,企业家认为,当前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设备利用率仍处于低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企业成本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尚未缓解,此外原材料成本、环保支出增加也较多;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四是房价上涨预期依然较强,二三线城市尤其明显,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造成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在加大;五是各地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民间资本参与热情低、潜在风险积聚等问题。

企业家认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要珍惜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决防范潜在的经济风险,更加注重简政放权相关措施的实际成效,通过进一步减税等举措实实在在降低企业成本,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产业政策,更深程度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3

一、 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近几年来,尤其是县委、县政府换届以来,由于党政重视,扶持有力,我县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1、企业规模逐年扩大。20xx年我县共有民企业户3592户,注册资金1。47亿元;20xx年发展到3744户,注册资金总额2。04亿元;截止20xx年六月末,已发展到4022家,注册资金总额1。8亿元,民企业户比上年增长7。4%。

2、发展领域不断延伸。民营经济已由过去商贸、餐饮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农业、交通、手工艺、木材、建筑、信息、物流等多领域拓展,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到20xx年末,全县生产加工型私营企业已达134户,占总数的3。5%,比20xx年末上升了0。7个百分点。

3、产品档次有所提高。一些民营企业重视科技创新,更新设备,引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提高了科技水平和产品档次。近两年来,仅争取到的上级扶持项目就有11个,引进国家政策性扶持项目资金1219万元。森工三合板厂的地板、嵩天薯业的精制淀粉和蛋白饲料、黑陶等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民营经济正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初粗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转变。

4、财政贡献份额较大。20xx年全县民营企业实现税收3110万元,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57。4%;20xx年纳税3698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7。9%。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县重要财源。

5、社会效益正在显现。据初步统计,20xx年,全县民营企业共吸纳就业7861人。很多私营企业主富而思源,回馈社会。近两年来,私营企业主共帮扶贫困学生335人,贫困户和贫困职工126人,帮扶钱物200多万元,抗震、抗洪、绿化捐款31万元,为稳定社会、构建和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县民营企业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但与周边市县、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问题仍然不少:

1、总量规模偏小。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多,私营企业少;小企业多,大企业少。我县私营企业只有135户, 仅占个体私营总户数的3。4%;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3户,仅占总数的0。3%。

2、产业结构不优。我县G D P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8。3 :13。5 :28。2,明显呈现一产大、二产小、三产弱的产业格局,民营经济仅占GDP总量的5。1%。从事餐饮、修理、娱乐、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占总户数的85%以上,而从事一、二产业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仅占14。7%,且多集中在米面、木材、红砖、石材等资源型粗加工企业,多数企业设备陈旧,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竞争优势弱。多数业主缺乏打造品牌、宣传品牌意识,一户私企宁可不要市级知名商标,也不交20xx元的报批费用,致使新品牌创不出来,老品牌保持不住,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低。

3、聘人招工困难。优秀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聘不来,企业用工没人干,导致生产规模难扩大,产品提档升级难进行。段氏挂面厂产品供不应求,拟研发营养保健挂面,年薪6万聘不到研发人员。招工难是私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仅兴凯纺纱就缺员100多人,致使现有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转,华利鑫乳业、黑陶厂家以及一些餐饮行业招工都很困难。

4、企业资金短缺。在调查的26个企业中,有18个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占69。2%。我县的民营企业起步晚,底子薄,资金少,虽想加强技改,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银行重大轻小,贷款门槛高,手续要求严,加之一些民企资产实力弱,信用等级低,难以获得信贷支持。致使一些民营企业有好项目无法上马,产品有市场但无法开工生产,难以做大做强。

5、发展环境欠佳。一些职能部门和执法执纪人员不能设身处地为民营企业着想,审批手续多,工作效率低,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对下刁难多、扶持少,处罚多、解难少,推诿扯皮、权力寻租、执法不公,到私企吃喝拿要的事时有发生。有的部门硬性摊派报纸刊物,加重企业负担;有的执法人员平时不上门、不指导,热衷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就罚款。

6、业主素质不高。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调查的39户业主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7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1%。二是思想观念保守。挣钱就行,小富即满,看摊守业,不研究新项目,不开发新产品,怕担风险,缺乏敢干敢闯,做大做强的气魄和胆识。某企业多年从事出口手工艺品生产,企业老板却从未跨出过国门。三是管理方式落后。习惯家族式管理、专制式决策、唯亲式用人,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多数企业财经手续不健全,产品营销方式单一。四是贪图物质享受。一些企业老板挣钱后穿戴比品牌,坐车比档次,住房比装修,吃饭比排场,致使扩大再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三、加快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源于民众,根植本土,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是富民经济、富县经济。民企大发展之日,就是绥棱经济真正腾飞之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符中央和省、市委政策精神,下符绥棱县情和百姓意愿。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领导力度。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增强绥棱经济发展活力、壮大财源的突破口,坚持外部招商引资与发展县内民企同力,增加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改变外部环境与提高企业素质齐抓。一应组建民营企业发展办公室。我县民企点多面广、领域宽,为改变目前多头抓但又都不抓的状况,建议专设民企发展办公室,负责研究民企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开展业主培训、帮助企业融资、传递政策项目信息、培养树立典型、解决发展难题,确保民企有机构抓,有专人管;二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我县加快民企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让民企尽快发展壮大,使绥棱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乐土,全民创业的乐园,形成农民离土创业、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在外绥棱人回乡创业、民营企业主勇创大业的全民创业热潮;三应建立联系重点民企制度。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工联系重点民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要做到真包实扶;四应建立绥棱民营企业家联谊会。通过开展政策宣传、项目推介、信息服务、反映意愿、沟通交流等项活动,同解难题,互促共进,加快发展。

2、改善发展环境。对民企而言,良好的环境,就是最好的政策、最大的`支持、最优的服务。一要创造舆论环境。建议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电视台要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开办优秀民营企业家事迹专栏,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二要营造政策环境。既要出台扶持政策,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说了算,定了办,严格兑现,给创业者注入“强心剂”,吃上“定心丸”;三要改善法制环境。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欺行霸市、欺诈坑骗和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大树守法经营、诚信至上之风。要设立投诉电话,严厉查处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和到民企吃、拿、勒、卡行为;四要优化服务环境。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放宽经营范围,做到先发展后规范,放水养鱼。建议开展私企业主评选最优、最差服务单位活动,对好的服务管理部门予以表彰,差的通报批评,直至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以此改进职能部门作风,提高效率。

3、优化产业结构。我县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必须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当前,尤其应多策并举,突出发展加工业。一要发挥工业园区示范作用。抓住政策机遇,搞好硬件建设,注意解决个别企业只占不建问题,确保入园企业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二要发挥主导产业拉动作用。坚持外商与内商政策同一的原则,通过外部招商引资、内部联营联合等有效措施,培植基地,扶强扶壮木材、食品、手工艺品和建材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科技创新和新兴企业,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初粗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的转变,使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三要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加强品牌意识教育,鼓励争创名牌,制定奖励办法,对获国家、省、市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予以奖励,扩大绥棱产品外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力解融资难题。企业要发展,融资是“瓶颈”。建议政府一要借助省工行包扶绥棱的有利契机,积极对上争取有利于企业融资的政策规定,简化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尽快发放小企业贷款和小额贷款,为民营经济扩规模、增总量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建议政府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企业,奖励贡献突出的企业、培训民企业主、争创国家和省级品牌。三要利用国家发展金融的宏观政策,积极对上争取兴办由金融机构审批成立的像四海店海鑫资金互助社这样的民间银行,或成立由政府审批的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有序集中注入民营企业。

5、提高业主素质。业主素质不高,企业难以发展。为此,一要利用县委党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对业主分期轮训,学政策、学法律、学管理。二要组织私企业主走出去,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认识差距,学人所长,推动思想解放,增长管理才干。三要请进来教。聘请发达地区的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来我县传经送宝。

总之,发展民营经济意义重大,潜力很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国家宏观经济背景和产业政策,已经为民企发展铺就了黄金之路,相信有全民的创业热情,有县委、县政府的真抓实管,我县的民营经济一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4

1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中,进销存管理是企业运作的重要环节。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商品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企业需要实时动态地对商品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了便好地增加业务量,另外不少企业通过分公司或代理商把产品推向最终用户,这些分公司或代理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跨空间、跨时间的频繁业务信息交流是这些企业业务活动的主要特点。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人工传递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方式就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了。

1.1 编写目的

此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是为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旨在建立一个高效率、高准确率、通用性好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者分析与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详尽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需求规格,包括对产品进行的准确的.定义。

1.2 开发目的及意义

本设计为一个基本的B/S结构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即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商品信息的跨时间、空间的管理。本系统对企业中常见的采购、库存、销售等商业活动以及相关的供应商和客户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功能贴近实际,内容精练。

1.3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本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可能包括:

用户; 开发人员; 企业管理者; 营销人员; 测试人员; 文档编写入员。

2 系统功能需求

根据软件本身的系统机构,我们本小组从功能的角度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模块划分,主要区分了每个功能的边界,这是第一次将系统功能进行细化的过程,分析结果如下表2-1所示。

根据表2-1用户描述的需求,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如表2-2所示,并对其模块的划分和功能进行描述。划分模块的目的是使系统的结构更加清晰,开发难度降低并有利于团队的开发。

2.1 系统功能

本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登录、基本资料维护、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和系统维护等,根据具体情况,该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信息业务,主要负责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商品信息、入库信息、出库信息的管理;第二类是进货业务,主要负责对货物生成采购单,并采购入库;第三类是销售业务,主要负责对商品的销售,并销售出库;第四类是库存管理业务,主要负责库存盘点。

2.1.1 系统功能树图

2.1.2 子系统一

(请改成具体的名称,如“用户管理子系统”。若未划分子系统,则删除本标题,直接写“模块”,并将3.1.2.1等标题升级为四级标题。)

对该子系统的描述。

2.1.2.1 模块一(请改成具体的名称)

(1)用例图

(2)需求说明

(3)输入/输出数据

列出输入数据(用户输入、来自外部接口的输入或者其它输入)并且定义针对这些输入数据的处理(计算)方法,以及相应地输出数据,描述对应区别: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当有大量数据需要描述时,也可以分类描述数据,并且注明各项数据的输入、输出属性。

2.1.2.2 模块二

(1)用例图

(2)需求说明

(3)输入/输出数据

2.1.3子系统二

具体写法,参照3.1.2节。

请根据需要,增加3.1.4,3.1.5等小节。

3 用户界面与运行环境需求

通过本节描述可以确定,保证软件产品能和外部组件正确连接的需求。

3.1 用户界面

主要是对用户界面风格、布局等方面的描述。 以下是可能包括的一些特征:

将要采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l)标准或者产品系列的风格; 有关屏幕布局或者解决方案的限制;将要使用在每一个屏幕(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软件组件,可能包括:选单; 标准按钮; 导航链接; 各种功能组件; 消息栏; 快捷键;各种显示格式的规定,可能包括: 不同情况下文字的对齐方式;不同情况下数字的表现格式与对齐方式 日期的表现方法与格式; 计时方法与时间格式; 等等。错误信息显示标准;对于用户界面的细节,例如:一个特定对话框的布局,应该写入具体的用户界面设计说明中,而不能写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如果采用现成的、合适的用户界面设计规范(标准),或者另文描述,可以在这里直接说明,并且将其加入参考文献。

3.2 运行环境

描述了本软件的运行环境,一般包括:硬件平台;SUN V880或以上,双CPU,2G内存,200G以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5

一、产品及市场

(一)市场概况

华为公司自行研制和生产的产品覆盖交换、传输、接入网、移动通信及无线通信、ATM、数据通信、智能网、支撑网、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会议电视、图像监控、CATV等主要通信领域。

(二)销售收入

目前,华为除了深圳总部,在北京、上海、南京设有研究所,在上海、沈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在全国华为共建

立了33个办事处和35个用户服务中心。为了拓宽发展空间,华为准备于年底将总部搬到坂田,华为坂田基地一期已完工,是目前世界集中生产通信设备最大的基地(工程分为四期完工,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

同时,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华为在美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产品已广泛进入美国、香港、俄罗斯、立陶宛、保加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巴西建立了合资生产企业,并在印度和美国建立研发中心。

华为现有员工11000余人,其中8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60%具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历,员工平均年龄是27岁。从人员结构看:科研人员占40%,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5%,生产人员占10%,管理及其它人员占15%。

二、公司经营分析

(一)战略分析

“华为将通过二次创业,保证公司持续高速发展,用十年时间使公司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市场营销国际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坚持以产品经营为主,在关键成功要素上集中配置资源,以局部优势迅速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定位和管理能力。华为的战略为10年规划,属于纵向式的发展模式,但横向的战略仍需完善,资金、技术、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可能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开拓属于自己企业的空间和市场才有可能占领市场先机,赢得消费者。顾客的满意才能使企业财源滚滚。华为发展的思路任然须走向更广阔、更长远一些。

(二)产权与经营机制分析

华为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民营机制是高科技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高科技产业的本质是变化快,它必须信息灵、决策快、行动迅速。民营机制的核心是自主决策,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华为需要自己探索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比如: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适度的奖励,优秀的员工可以适度得到奖金、职权的提升、加工资、分到公司股权、红利、福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这是一种价值分配的方式。可以最大可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是需要有活力的员工和灵活的经营理念。华为在产权与经营机制上无疑走在了前列。

(三)高层管理分析

华为在高层管理上遵循民主决策,权威管理的原则。这避免了权利的滥用,更保证了公司的战略可以准确无误的传达和贯彻。民营企业的高层处于“金字塔”的顶层,对于整个系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为华为是属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企业,权利的正确使用成为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式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管理上华为强化基层执行,使责任落在实处。企业要保证信息传达畅通无阻就必须约束好自己的员工,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的各项章程正常执行。

(四)组织创新分析

华为在1996年就开始建立内部互联网,一直以来,不断地逐步完善,并在它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工作方式。内部互联网在华为的组织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华为的运作效率走在了同行的前列。究其原因,为以下几点:

1、华为贴近市场,捕捉市场信息,网络的使用使企业的触角伸的更广,空间也不在成为信息获取的障碍。员工能自由快速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就能够把握企业的脉搏,他们能够获得思考的素材和依据。这样企业才能变得更加智慧。

2、企业的中间层作用变为充当信息的中转站。在信息能够自由流动之后,中间层就可以被削减,这使组织的扁平化成为可能。中央数据库的建立,使信息的采集、归档、管理更加方便,检索查阅非常迅速。便捷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提高了华为的组织反应能力。

三、存在问题

1、产品开发、销售系统不完善。

中间研发、市场、中间调试试、生产、采购等部门没有一同真正地投身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华为并没有将整个的产品开发过程作为一种投资管理过程,研发出来的不是一个可以规模销售的产品而是一个科研成果。这导致了产品的高开发成本。新产品设计方案不准确,新产品的价格定位有问题。产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过程早期缺乏可生产性、可采购性和可维护性的考虑。

产品开发资金浪费。

究其原因是:

A、开发的早期阶段没有在关键检查点进行充分的取舍决策。

B、极少的智力资产被重用,新产品的开发从项目经理到设计人员多以新人为主,精英、骨干们“英雄无用武之地”。产品软件开发、软实力、技术等核心层面缺乏新鲜血液。

C、新产品市场营销不畅通。新产品的分销渠道建立方面缺乏足够的技巧和经验。产品开发过程中投入不足,没有提出足够供研发用的产品发展策略(如市场需求,市场定位及投放市场的时间等),也没有确保市场及营销已经准备好去接手新的产品。

2、人才选用方式仍需完善和加强。在新产品及策略产品的推广时,缺少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市场营销方面,因产品的复杂性,一方面要培养团队作战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销售人员的激励问题,尤其是对新产品的.销售要有相应的激励方法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否则很容易忽视产品与产品的紧密关系,无法经济形成对客户的一致,造成只重收庄稼不愿去松土的情况。

3、企业思路任然须走向更广阔、更长远一些。发展战略仍需更为具体,市场应走向多元化、多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化层面。

4、对华为管理及发展的建议:

建议一: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让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市场中占领先机并拥有强大的营销能力。

建议二:保持技术常青是企业永远不败的法宝。明确产权关系和灵活经营机制、核心技术的领先及管理研发的独特性。

建议三:保持企业内部沟通网络的畅通无阻;高效的团队和高效率的网络联系平台;确保公司组织内部创新机制可以有效的发挥作用。

建议四: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要素,是企业未来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源泉。只有真正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汲取了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地用好人才,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果企业既不重视人才,不珍惜人才,闲置人才,压抑人才,不给人才施展才能的机会,变会使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目光要远大,“聚天下贤才,得天下之精英,创天下之精品。五湖四海皆兄弟,商贾云汇满宾朋。”“英雄不问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材。能者为师,任人为贤。”

建议五:培育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华为应该利用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出精品,为社会其他企业做出榜样。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6

创新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根本。创新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XX年1月底到3月中旬,国家开展企业创新调查,根据省、市要求我县共调查了167家规模上工业企业。调查配合程度总体较好,所有企业都如期完成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工业企业创新情况调查和企业家调查两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费用支出有所增长,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

一、工业企业创新情况现状

创新,也叫创造。本文所指企业创新,即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也包括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企业只要有上述四种创新活动中的一种即为创新企业。调查显示,工业企业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工业企业家普遍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呈现出如下特点:

1、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创新活动活跃。-XX年度开展企业创新的规模上工业企业86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1.49%,其中开展产品创新的有32家,占比19.16%;工艺创新44家,占比26.34%;组织创新65家,占比38.92%;营销创新73家,占比43.71%。此外同时实现四种创新活动的企业有19家,占全部规模上企业的11.37%。

2、创新费用支出较多。随着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企业创新费用的支出以及科技活动机构的数量都有所增长。被调查企业中,有30家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科技活动机构,而XX年只有16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科技活动机构,XX年只有5家。-XX年度全部规模上企业用于企业创新的费用达24697.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3%。

3、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主导者。企业家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直接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状况。创新调查结果显示,x企业家素质在不断提高,他们对创新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见解。我县共有86家规模上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其中47位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来重要作用”,占到所有创新企业的54.65%;此外,全部167家规模上工业企业中,有114为企业家“设定了创新战略目标”,占比68.26%。

二、x企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

1、企业创新活动覆盖面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县企业创新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但调查结果显示,-XX年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仍有48.51%的企业未开展创新活动。

2、创新活动投入强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目前我县创新活动和投入主要集中在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许多企业还是以一些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主要依靠的不是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而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政策优惠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市场开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即使有一些技术创新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3、人力资源缺乏阻碍了企业创新的进程。企业创新,人才为本。人力资源,特别是科技人力资源是成功实施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经济总体落后,优秀人才引进难,商河籍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也不愿回来,这无疑是商河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

三、规模上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要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工作,加强对企业创新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创新。二是要按照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系统、权威、动态和高效而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和信息服务。三是要做好企业创新的宣传工作,强化企业创新意识。

2、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人才为先,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积极吸引各类创新人才。企业要从内部着手,一方面引进创新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善于培养和发掘原有创新人才,激发人才自我发展,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7

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国企改制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单位是山东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考察小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以及企业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和部分经济实体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邀请了一冶建设公司劳人部的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同前往。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企的改制达到了共识;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三、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建立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六、掌握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务分承包方。下面谈谈山东建工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制的具体作法: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2500人,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该公司前身山东省建筑工程公司一九七九年组建成立,当时企业总资产不足千万元,年在建施工面积仅9.5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仅548万元。至一九九O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十二年间发展缓慢,在建施工面积仅16.66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2658万元。而从一九九一至二OOO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十年间,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的七年中,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使企业成为具有国家一级建筑资质,并集建筑科研、设计,建筑施工,路桥、钢结构、预应力施工、装饰装潢、房地产开发、建材经营和国际贸易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至20xx底企业总资产达13亿元,企业净资产1.08亿元,固定资产1.03亿元。在建施工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完成企业总产值15亿元,目前在施面积已超过200万平方米,企业资产15亿元,净资产1.5亿元,预计年底施工产值将突破15亿元,企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利税将达到1.5亿元以上。山东建工大力实施外部市场发展战略,目前工程项目已遍及省内所有地市,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也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年来集团工程质量创“鲁班奖”工程3项、国家建筑工程装饰金奖一项,山东“泰山杯”工程11项、济南市“双十佳”工程27项。因此,企业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被评为“山东省建设系统先进企业”、“全国企业形象最佳单位”和“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被国家信息中心列入全国建筑百强企业,被评为“中国建设系统AAA企业”;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企业”和“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集团公司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抓住了四次企业改革机遇,审时度势地转换经营机制,进行股份制改造,不断地调整企业结构,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充分发挥治理结构的领导作用,推行项目法施工以来,集团公司进行了四次重大改革,具体做法是:

一、抓住第一次改革机遇,实行“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施工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建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1990年企业已陷入难以为继的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任何上级部门指示和安排情况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自觉在省内率先推行“项目法”施工改革,并且一举获得成功。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向前迈出一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的被动局面,而且经济效益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施工产值1990年仅完成2600多万元,到20xx年已达到12亿元,增长了462倍;实现利润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xx年实现利润6255万元;竣工工程质量1990年优良品率为25%,20xx年提高到81.88%,近三年已连续保持在80%左右,职工人均收入1990年仅有2400元,20xx年已达20169元,提高8.4倍。

“项目法”施工构筑了施工管理层和劳务层两层分离的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框架,施工管理层最初组建为直属项目经理部,后扩建为项目公司,现改制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子公司,由子公司直接管理按单位工程设置的项目经理部。劳务层组建劳务总公司,下设主体、装修、安装等专业公司,从而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同时加强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财务、劳资、材料、设备、经营和预决算的十大业务系统并组建劳务及人才、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资金和生活服务等五大模拟市场。并进行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按月度对二级单位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健全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考核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第二次改革机遇,在实行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九九四年山东建工集团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决定实施集团化经营战略,企业改革定位在走规模经营膨胀发展的路子。以原山东省建筑工程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成立了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总公司。紧密层企业13家,半紧密层企业15家,松散层企业17家,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改革成功,当年被济南市政府列入了三十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单位,在下半年改制成为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涉及到企业内外部机制的各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企业资产、债权债务由国资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资产、企业资本金的股权结构均做到了产权清晰。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在建立有限责任的改制过程中,始终把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放在重要地位。依法建立和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领导管理体制。使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审计机构和执行层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并做到责权明确,各司其职,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使用、回收、清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了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

从1994年完成改制,至20xx年的七年中,山东建工集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施工产值累计完成41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

这两项指标的完成是改制前十年完成总和的近20倍。山东建工集团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得益于项目法施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

三、抓住第三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投资主体。

山东建工集团在改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决定对企业内部二级非法人的经营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公司。到1999年底,山东建工集团完成了对十一个土建子公司和十二个专业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从总公司到子公司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做法是:

1、合理设立企业资本金和确定股权比例。

山东建工集团对二级非法人经营单进行了改制,其企业资本金和股权结构的设置,在当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公司法》的规定标准,集团总公司的投资比例不超过净资产的50%;二是改制子公司职工投资入股的承受能力;三是总公司和子公司的经济效益;四是必须确保总公司的控股地位。总公司控股60~70%,改制子公司职工参股30~40%。现在由于改制后子公司规模发展较好,对年度完成产值过亿元、产值利润率达到5%以上的单位,其股权结构可调整为总公司40%,职工参股60%。企业资本金由过去的300万元扩大到700万元。总公司这样做更加有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承揽的任务更多、完成产值更多、实现利润更多,使国家、企业、个人都得到的更多,达到了三者利益关系的统一,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例如山东建工集团一公司,在建施工面积近50万平方米,年完成产值3亿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每完成产值1000万元项目经理提取工资8000元,每完成50万元利润奖励12000元,另加挂钩奖罚)实践证明,只有改革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才是硬道理。

2、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出资比例。

山东建工集团规定改制子公司职工个人出资比例主要依据《山东省建筑企业深化改革意见》规定的“管理技术骨干多持股,主要经营者持大股”的要求设置的。经营者出资企业资本金的10%—20%,副职出资5%—10%;业务技术骨干出资3%—5%;一般人员原则不认购。从募股的整体情况看,经营者全部出资10%以上,最少出资50万元,最多出资100万元。实践证明,经营者出资越多,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企业的发展也就越能形成良性循环。应该说这一次改革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职工参股实际上是要大家从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拿出钱来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去。我们认为山东建工如果没有前两次改革的成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通过前两次改革使企业长足发展而重新凝聚起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这次改革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山东建工的改革是渐进式的,符合山东建工集团实际情况的,所以取得了成功。高投资、高风险最后取得的也是高回报。

3、建立健全规范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⑴设股东会。由全体出资者组成,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

⑵设董事会。根据《公司法》规定,由子公司股东选举产生,董事会选举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依法行使职权。子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以明确决策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山东建工集团所有改制的子公司,均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仍作为项目管理层形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都不带施工队伍,逐步实现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

⑶设监事会。由子公司的股东会选举产生,监事会选举监事会主席,依法行使职权。

4、改制子公司的领导班子建设。

山东建工集团已经改制的子公司的领导班子,由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主任会计师和副总经理组成,也可兼职或交叉任职。按照项目法施工的要求,对管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为保持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性和维护出资人的利益,原则上三年以内主要领导不异动。

5、改制子公司的机构设置及定员定编。

改制子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四部一室,即财务部、经营管理部、技术质量部、料具供应部和综合办公室。各部室制定规范的职责范围,各职能管理人员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子公司的定员人数必须坚持精干高效、一人多职、一专多能的原则,其定员人数视各子公司的施工规模而定。各子公司所属项目经理部设置和定员,视所承建的工程规模而定,实行动态管理。

6、总公司和改制子公司实行分权管理。

⑴总公司职权:

①负责组织承揽工程任务并组织投标,对中标的高大工程项目组织内部招标分配;

②负责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并负责合同管理;

③对重大投资项目行使决策权;

④对重大资产处置行使决策权;

⑤对子公司的引资、合作行使决策权;

⑥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使监控权;

⑦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行使聘免和管理权。

⑵子公司职权:

①自行承揽任务和参与内外部投标权;

②完成年度责任目标;

③限额投资决策权;

④限额资金使用权;

⑤对本单位管理干部行使聘免和奖惩权;

⑥行使内部分配权;

⑦拒绝不合理摊派权。

四、抓住第四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实施国退民进改造。

山东建工集团在企业制度上进行再创新,实施国退民进企业改造。具体作法是:

调整国有股权结构,进一步理顺国有股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将48%的国有股,变现退出28.88%,国有股权实际参股19.12%。国有股所得的红利,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奖励。

他们把国有股变现退出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企业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和技术业务骨干。调整后的股权结构是,经营者持股120万元,经营者群体每人持股48~96万元。中层领导每人持股8~24万元。从而加大了企业骨干的经营风险,也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五、进行企业战略性调整,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山东建工集团以入世为契机,以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前提,以企业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为宗旨,结合企业实际,不失时机的进行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战略目标的改革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继续保持在省市行业内部的领先地位。

1、切实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一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坚持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机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层次,减少扯皮,明确岗位责任目标,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甩掉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突出业务系统化管理。集团总公司机关共77人,设五部一室即:市场经营管理部、企业战略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财务融资管理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办公室等部室制管理,保留党群系统。实行部室制改革,不单纯是为了精简几个机构、裁减几个冗员,而是突出精干高效、做到减机构,不减职能,不削弱职能,减人不减工作效率、不减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责任有人负。

二是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是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改制子公司运作,突出解决机制不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发展缓慢、施工任务少、产值效益差、无大发展前途的子公司,实行内部兼并、重组方式调整。扶持发展快的骨干子公司,切实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总公司经营管理的集中度。

三是劳务分承包的调整,在过去众多的劳务承包单位中,经过严格的考核筛选确定了69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劳务承包单位。每年对劳务承包单位进行考评,淘汰后5名,同时引进5家新的劳务承包单位,通过优胜劣汰保证劳务承包单位的素质。

2、切实搞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建工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以创立“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实现投资多元化,以带动总公司多元经济的发展,形成主业三分之二、附营三分之一,多业并举,配套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一是他们允许并鼓励有能力、有实力、业绩突出的个人可以组建内部个人控股子公司,也可以买断小型子公司的经营权,实行公有民营。山东建工集团的第十一有限公司、培训有限公司和试验中心就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子公司。

二是以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山东省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建筑工程学院和山东省岩土勘查总公司等八家产学研的院企单位,共同发起创立了“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经营,自行运作上市。该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三是加快山东省建工工业园建设,使之成为上市公司的新型主导产品的生产基地。投资二千万人民币引进了速成墙生产线,7月份已经安装完毕并试车投产,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增加工业园中高科技园建设投入,提高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已引进五项高科技产品。

四是扩大房地产开发公司、路桥公司、预拌砼公司的经营规模,使这些专业公司成为山东建工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亮点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群。

3、实施企业五大创新,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企业制度创新。两级公司建立了经营者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经营决策者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

二是企业管理创新。关键是搞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其次是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明确职能划分,突出岗位责任到位、高效服务到位和战略管理到位。

三是经营方式创新。首先是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及经营系统人员要认真学习WTO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特别要学会和运用菲迪克条款。其次要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完善投标网络,实行网上信息发布,建立标书评价、分析和统一审查制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中标率。三是经营方式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正确处理产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对规模大、垫资多、取费低的工程要进行前期评估,决定是否承接。

四是科技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升级,加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力度。投资20xx万元建设工业园研发中心,引进5名博士生,建立新型建材科研基地。加大微机开发利用,对大型新开工程全面实行微机管理和施工现场远程监控。人才创新的重点是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入世环境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山东建工集团现在拥有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大本以上学历管理人员600人。

五是企业文化创新。创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着力建设好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向企业文化管理过渡。得益于领导集团能审时度势,正确领会和执行党的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抓住每一次机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8

一、引言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教育培训则是提升员工能力,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同时教育培训又是一种投资、一种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培训作为促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有力手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培训员工不断增加员工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员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二、调查对象、目的以及调查方法

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显而益见的,然而企业的员工培训状况有着它的特殊性。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培训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思考,我于是通过走访、亲身参与内训工作、座谈等方式开展了对我所在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调查基本情况

我所在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其特点在企业人才素质偏低,存在严重的家族式经营,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模糊,没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等问题。

虽然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才的重要并由此认识到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进行内部培训,怎么样才能使培训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时效性,这是目前仍难以解决的难题。其难题表现如下:

(一)培训投入不够

民营企业决策者,其实性质就是资本家,除了最大化的榨取剩余价值,要让他拿出他们的资金来投入给员工进行成长培训,显然他们是不太理解和愿意的。因此,企业的真正培训一直难于执行。在调查中,90%的员工觉得公司根本没什么培训,100%的员工不知道有培训制度。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

由于决策者的不重视,自然会导致培训体系的不完善。同时,在极不情愿下的培训投入,也使得企业培训变得极度“应付式”。培训模式不外乎经常给员工上些大课讲座或开大会、或外派活动一天一周等等,而其内容不外乎“感恩”、“回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等等之流,想尽办法对员工进行奴役教育,这种培训方式不但单调僵硬,更显得呆板刻薄。至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方式的探

讨、培训制度的建立等,调查中发现,完全不做。

(三)培训实践效果差

培训实践的效果分指两方面,其一为失败的培训,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而言。其二为训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通过调查显示,培训后的成果转化方面,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在培训评估方面,据说从来不做,也就是说,企业决策管理层连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培训员工是福利

“培训是福利”今天仍然被一些企业广为传颂,而我所在的公司,从上到下,几乎人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这句话是一种误导,它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影响。其原因在于既然是福利,员工就可要可不要;既然是福利,员工就可凭自己的喜好来对待与处理。如果以福利为出发点来给培训定调的话,培训后出现效果不理想等等问题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四、解决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和企业发展观,从而加大企业培训的投入。只有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才是企业最大最根本的财富,企业管理者才能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

才会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因此才会加大对内部培训投入。

(二)完善健全企业培训体系,开发丰富多样的企业培训项目

1、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培训调查结果和执行反馈的情况调整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人力资源部培训机构、职能系统部门联系人、培训负责人的职责分工;明确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建立企业基础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

2、建设培训管理团队

成立培训管理小组,开展对各管理团队培训负责人的'相关培训,加强培训管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的培训管理意识和水平。通过建立团队间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企业的专业培训管理团队。

3、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

制订《内部讲师团队管理办法》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内部讲师团队。包括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公共课程培训师和产品专业培训师;保证企业的每个部门有一名岗位技能培训师;确定各部门新员工带领人,并明确带领人职能和奖惩措施。

4、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重点开发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和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是各专业职能部门制订的标准化操作手册、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专业或系统公共课教材。

5、做好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宣传工作

任何一个培训项目的开展,将通过精心的培训项目策划和宣传工

作,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的培训课程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与互动、课堂讲授、标杆人员或企业事迹介绍、拓展训练等,精心策划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培训过程的安排以及培训后的考核评估和改进工作,同时最大限度的赢取公司高层的支持和参与,以提升培训效果。

6、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工作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将通过满意度、知识层、行为层、业绩层等四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改进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训效果;从而使培训体系更符合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确保培训效果

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非常多,但主要体现在认识和操作两方面,上面已提出要把培训当作投资行为,同时将培训同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员工愿意学,想学是培训效果满意的重要前提。在做足这两方面功夫后,做培训规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前需求调查是培训操作中一个关键环节,通过需求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员工到底想参加什么样的培训,然后做计划,定方案。这样就可以解决诸如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不符,培训走过场等等问题。做好这一步骤,培训效果就有一个基本保证。

2、掌握成人学习特点。参加工作一段时间或较长时间的成人学习,与学生参加学习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成人的记忆力有所下降,而逻辑推理能力强;成人学习目的性很强,他们只学自己认为

需要的东西;成人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运用过去的经验等等。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培训师,我们不要企图去改变它,而是合理的引导和利用。

3、培训效果的评估。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培训工作最后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评估应分为三个阶段:培训前的评估、培训中的评估、培训后的评估。培训前的评估可以验证培训的方向是否正确,培训中的评估可以验证培训方案是否合理,培训后的评估可以验证培训有效性。培训后的员工评估至少要做到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这两个层面。

(四)纠正“培训是员工福利”的想法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纳入公司的战略管理,培训作为其重要的环节也应全面统筹,岂能当作员工福利呢?我们应认识到:培训首先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就要求收益,求回报。所以对培训组织者、培训师还是学员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培训是科学管理之道,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源泉。企业培训的良性发展,能够保证企业长足的命脉和发展前景。虽然针对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很多,但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更多,要真正解决好培训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培养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目前企业培训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建议企业协同全体员工,大家群策群力推进这方面建设工作。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29

今年以来,公路事业遇到了国家拉动经济发展的机遇,任务繁重、困难大,领导基本整天都忙于建、管、养的大量具体事务中,忽视了抓职工教育,甚至个别领导,思想上存在着:职工教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加之,近些年来看,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但整体人员文化水平结构偏低,专业和科技知识不足,工作效率低下,不说无法适应改革竞争的需求,就是保持公路的现状也很难适应。竞争首先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即是素质的竞争,素质的提高,关键靠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特别是越来越发展的新知识、新科技等,这些大量科学和知识的运用,都靠他们去实现和完成。

职工队伍的现状,我分局在职职工69人,具有本科7人,大专19人,中专9人,高中及以下34人,现分局有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助理政工师2人,一般干部15人,技术工人49人,其中技师1人、高级工35人、中级工9人、初级工4人,我分局每年还在不断地加大对财务人员,安全员、劳资、公路养护、汽车驾驶等工种的培训力度,在职工培训中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针对公路行业职工培训而且或多或少存在着形式主义,缺乏长远打算,一些职工功力意识强,对于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岗位资格证书培训,职工踊跃报名参加,对于其它素质培训,知识拓展培训等就很难组织。单位举办短期培训班,职工学

不到应知应会的东西,学得不深不透,蜻蜓点水,作用了了,培训后返回岗位,职工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但在职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阻碍职工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如时间紧迫、设备匮乏等原因。学历教育中存在着高学历,低水平,高文凭低能力的问题,教育培训质量等待提高,职工片面理解教育就是赚钱、盈利、只讲速成、讲快捷、急功近利,职工教育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长效工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开发是一个长期工程,要讲培训的投入产出,注重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特征,才能把职工教育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和田公路管理局皮山分局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篇30

为了解和掌握辖区大中型企业职工近年来辞职下海创业的情况,找出当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20xx年6月20日、6月27日,我深入到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株洲选矿药剂厂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株洲冶炼集团公司共有在职职工8000多人,是国家大型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据该公司组织部介绍,近几年来,该公司共有29人辞职下海创业,占职工总人数的0。36%。其中1人与别人合伙创办了湘银房地产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年产值8700万元,实现年缴利税39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2400多人。株洲选矿药剂厂共有在职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30多人,20多名高级工程师,30多名经济师,该厂是特团企业。据该厂工会介绍,近几年来,先后有100多人下海创业,有的从事餐饮业,有的到河西金德工业园或沿海地区打工。

二、问题

上述两个企业中一个经济实力强、效益好,另一个经济基础薄弱、运转困难。通过对此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事实: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职工下海创业的不多,加之国有企业对工厂的技术骨干力量想方设法加以挽留,阻止了人才的外流。职工下海创业大多是迫不得已,只要有适当的待遇,大多数职工还是愿意留在国有企业。这一方面反映了少数职工观念未转变,认为国有企业有社会地位,到非公有制企业从业是低人一等;另一方面也说明独立创业确实不容易。通过调查,当前,辞职下海人员反映最强烈的几个问题是:

(一)创业环境不够优。少数职能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另眼相看”,搞“索、拿、卡、要”,政府优化环境的力度需加大,从而减少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

(二)保护力度需加大。在日常生活中,非公有制企业的财产和正当利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政府依法加以保护。

(三)优惠政策待落实。尽管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还未真正落实到下岗职工身上。如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还不尽如人意。

(四)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难。非公有制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制约了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对策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要按照党的__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真正使非公有制经济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有实惠。

(一)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动真格、下猛药、出狠招,严肃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设立举报电话,认真开展行风评议,让胡作非为者无立足之地。

(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纠纷、合同纠纷,以及侵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行为要重点关注,为其生存发展保驾护航。

(三)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四)筹建非公有制企业担保机构。按市场运作的方式,以行会、商会、银行、保险、财务公司为主体,筹建信用担保机构,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