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调查报告的总结【精选6篇】,欢迎参考。
切实解决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
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最古老、最直接、最典型的以权谋私行为,危害大、影响坏,一直是古今中外反腐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些年大多数腐败案件发生的基本形式。《廉政准则》把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这项要求摆在第一章第一条的位置,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和治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
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或者职务的地位、威望所形成的对有关人员或事物的影响,谋取违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他人提供违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廉政准则》所称的“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比《刑法》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外延要宽泛。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按照司法解释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包括直接利用职权,或者利用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而“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不仅包括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还包括所任职务形成的地位、威望能够对他人产生的各种影响。与“条件”的确定性和现实性相比,“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廉政准则》明确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目的就是要突出从严治党的精神,使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仅仅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工具,绝不能用来谋取正常工资福利之外的好处,不能去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不以交易或者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去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等。
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谋取暴利。为了制止这股歪风,中共中央、国务院1984年12月颁布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1988年10月又下发了《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离)休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若干规定》。之后,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对这一问题常抓不懈,严格禁止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一些领导干部置党和政府的规定于不顾,仍然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这种现象,已经或正在引发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化公为私、损公肥私等行为,形成“官商一体”的利益关系,造成社会新的利益冲突,破坏公正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非坚决治理不可。
为了进一步解决好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廉政准则》第二条对党员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不准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不准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不准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等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只有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尽职尽责,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如果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仅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难以做好本职工作,而且也往往形成利益冲突。鉴于一再的教训,世界各国政府普遍规定不允许公职人员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一切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当然,对于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仅仅靠他自觉退出,必须发挥制度的力量、监督的力量、法治的力量,使其不能把私自从事营利性的活动继续下去。
切实解决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问题
《廉政准则》第五条关于“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规定,看起来在性质上与第一条规定类似,但确有非常重要的区别———第一条规定使用了禁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表述,而该条规定使用的是禁止谋取“利益”的表述。这主要是考虑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不允许用来为配偶、子女等亲属谋取利益,而且实践中也很难区分党员领导干部为亲属谋取的利益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提出这样的要求,有利于体现防止利益冲突的精神,有利于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及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利益问题上主动回避、防患于未然。
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或者职务的地位、威望所形成的对有关人员或事物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以及要求他人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常常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廉政准则》根据案例的实际分析,对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八项具体要求。例如,它规定,不准“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不准“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的名义谋取利益”。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增强党性观念,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职责的关系,不仅要管住自己,还要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利益。
切实解决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问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领导干部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的事情比较普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发现,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领导市场经济工作应该着重进行宏观调控,尽量从微观经济领域摆脱出来。不然的话,违反经济规律的“瞎指挥”不可避免,而且会诱发许多腐败现象。鉴于此,这些年党和政府一再作出规定,对领导干部如何领导和介入市场经济活动提出规范和限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还存在一定的滋生权力寻租行为的空间,出现了极少数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他们违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有关议事规则,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通过向相关地方、部门、单位及其人员暗示、授意、打招呼、指定、强令等方式,影响有关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或者影响正常的市场监管、调控活动。这些行为导致许多腐败案件的产生,也直接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公平竞争。为此,《廉政准则》新增加一条,即在第七条专门规定“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并提出了八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不准干预和插手应由市场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活动,不准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国有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准干预和插手经济纠纷等。这些要求,必须得到切实遵守,不能违背。
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 四、对象: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 所受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 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象
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消费的主要项目中,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就每月花在娱乐方面的费用而言, 13%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元以下,30%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100元,24%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00-150元,15%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50-200元,18%的大学生的花费在200元以上。每个月的情感投资费,或者说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中, 花费在100元以下占10%,花费在100-200元的占9%,花费在200-400元的占4%,花费在400元以上的占3%,另外本次调查中单身的大学生占74%。大学生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考试、考证、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中,花费在200元以下占47%,花费在200-300元的占20%,花费在300-400元的占13%,花费在400-600元的占11%,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9%。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 、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 等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消费还是用于基本生活的消费(伙食、交通、通讯),购物(服装、饰品)消费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其次是娱乐、学习的消费,最后才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购买的商品的选择,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智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判断能力,对自己的需要定会做出满足相应需要的行为。但仍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盲目。
而就购买商品时注重的问题而言,大学生重视质量与功能的占调查人数的46%,重视实用性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1%,重视美观别致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重视价格的占总调查人数的9%,重视新鲜感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重视品牌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据此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他们能够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出合理的消费行为,大部分的大学生购物时都会考虑商品的质量、实用性,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虽仍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会更看重品牌新鲜感,外观,但质量还是最关键因素。
就在物品选择的标准上,对名牌(比如:鞋子、衣服、手机等)持的态度中,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48%,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29%,认为只是要几件名牌撑场面就行了,当代大学生热衷,只爱名牌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6%,可以看出对于名牌,很少有大学生会刻意追求,很多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认识过程:即消费者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等活动对商品属性以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对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充满激情,热情奔放,道德感也比较完善,拥有较高的审美观。感情力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薄弱。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调节自己的冲动,理性地消费。
意志过程: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有目的,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既定购买目的过程。
(1)消费的不平衡性 根据调查分析,大学生由于性别、年级、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家庭收入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都对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家庭收入。据调查研究显示,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其调查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4%,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4%,来自城乡结合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2%,其经济状况处于中等地位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较为发达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较为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
(2)消费的主导性 针对是否有记账这个习惯,35%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2%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22%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11%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
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还有学习、娱乐方面的支出。学习支出是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娱乐的支出是为了放松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需要通常包括要求别人承认自己,得到他人的好评、尊重,渴望得到相应名声和地位的成就感等。而要获得这种尊重就有许多条件,其中漂亮、美貌、健康和年轻是重要条件之一。这点对女性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女性获得他人和社会承认的一些必要条件。因此女大学生也开始注重美容包装,这也就增加了美容方面的消费。
(3)消费的合理性 对于选择购买商品的直接因素,大多数人会先考虑价格,其次是朋友或家人的推荐,再次是商品的品牌,最后是商场的火爆、促销活动、明星代言。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的冲动性 就购物时是否会有快感这个问题中,57%的大学生认为会产生快感,43%的大学生认为不会产生快感。对于心情不好时是否会以购物、大消费来发泄这个问题,7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发生这种情况,21%的大学生表示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据此显示,大学生在购物时会存在一些冲动,会有部分同学通过购物来调节心情,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有些超前消费的意识。也有些同学会通过找兼职来缓解消费带来的压力。
(2)消费的盲目性 就大学生消费时是否有记账的习惯,35%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2%的大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22%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11%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而大学生对于生活水平满意度,6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正好够用,27%的大学生很满意,还有少许盈余,12%的大学生认为勉强可以,咬咬牙能熬过,1%的大学生。不满意,总是在预支下月生活费,拆东墙补西墙。并就认为周围的同学的消费观而言,81%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消费观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10%是理性的,7%是相对淡薄的,2%的大学生是虚荣攀比的。同时据调查,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理性的,1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观念是相对淡薄的,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虚荣攀比的。对于自己的消费情况的认识,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消费很少甚至不会有记账的习惯,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消费都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他们对自己的消费也认识的并不清晰,有时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3)消费的不均衡性 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据此来看,大学生还是以生活所需为主,但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的投入远远不够。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缩减饮食支出却用于娱乐购物方面,其结构更为不合理。
(四)、建议及对策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教育 大学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讲座、课程来进行财商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会理财,加强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优化消费环境 社会各界要努力树立健康的消费风尚,企业要进行正确的宣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大学生注重精神建设方面的消费,在物质消费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做大产业集群,着力调优产业结构。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大力支持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汽车配件、生物医药、太阳能等五大新兴行业发展,重点培植产品附加值高、税收贡献大的输变电设备行业,两年内使该行业销售收入和税金分别占到全区工业经济的40%和50%以上,成为推进企业创新、促进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新兴行业。加快“二产三产化”步伐,构建各类服务平台,推进工业企业中三产的分离,降低企业研发、采购、仓储、运输、营销等环节的成本,增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力。以建设一流园区为目标,按照新调整的园区发展规划,努力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打造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坚持“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发挥好骨干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做大做强输变电设备、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工程机械、工业旅游、生物制药、太阳能七大产业基地。确保××工业园区今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明年达到100亿元,提前实现百亿元园区目标。
二、实施项目带动,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围绕做新做优工业,区委、区政府2009年提出了“全
力抓好工业扩规,工业项目建设再上新水平”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即做大做强五大产业,建设七大产业基地,把××工业园区打造成百亿元工业园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14亿元、利税30.5亿元,分别增长15%、17%和18%。今年实施的44个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42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增加销售收入80.6亿元,利税11亿元。新上项目都具有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其中总投资2亿元的工业氧化铝粉精加工项目,属国家鼓励率先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达到60%。该项目8月份开工,年底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000万元。总投资2亿元的大力重工数控设备项目,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机械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三、省内第一。该项目7月份开工,年内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4000万元,安排就业150人。坚持招商引资与工业结构调整、企业嫁接改造相结合,突出招大引强,注重招商选资,瞄准大项目、好项目,把主攻方向放到亿元以上、高新项目上,重点抓好投资过亿元的13个在谈项目,努力在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
三、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大、新、特、优”工程,提高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产品技术含量,重点支持新型轧辊、干式变压器、微生物制剂、压力容器、起重履带机等产品的研发,突出抓好输变电设备制造、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2009年争取省技术创新项目1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新工艺60项以上,促进产业和技术升级。围绕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搞好引进消化吸收,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年内新培养3家部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创新型企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升工业竞争力的着力点,依托高科技产业园,引进、培育、孵化一批软件研发、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力争培植省著名商标2个以上,省以上名牌产品4个。2009年全区工业完成技改投入48亿元,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统计和调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副总理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统计工作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省“两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统计调查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年统计调查工作成绩显著
一年来,全省统计和调查部门紧紧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统计调查能力、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维护统计调查公信力为目标,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调查工作的新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统计调查服务质量实现新提高。一年来,全省统计和调查系统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深化统计调查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跟踪分析和监测,加强对统计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构建信息可靠、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便捷适用的统计调查服务体系,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统计调查服务。认真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开展分析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统计调查研究成果。其中,《警惕下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扬的风险》得到了中央领导批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得到国办领导批示,《部分州市价格上涨过快全省CPI调控压力加大》、《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对经济运行及统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全力以赴保增长再接再厉谱新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和对全年及明年的经济形势展望》等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加快与东盟经贸合作,努力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等一批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分析研究报告为我省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及重大专项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统计调查改革取得新进展。全省统计调查部门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统计调查观念、改变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创新统计调查体制,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统计调查工作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开创统计调查工作新局面。积极拓展统计调查服务领域,主动承担了州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县市区委书记工作绩效考核、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考核和乡村党政干部公信度调查与评价四项综合评价考核工作。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局、监察厅、司法厅和调查总队分别带队组成的4个抽查组,选取保山、临沧、红河、版纳4个州市,8个大中型企业等48个单位开展了统计执法大检查,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真实。积极开展城乡样本轮换工作,进一步解决了调查样本老化问题,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质量。超前做好统计调查相关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先后完成了调查标准调整后的规模以下工业调查、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重点城市房地产价格调查工作。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国家调查队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基层国家调查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创新管理模式,细化管理规范,完善考核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第三、重点和专项统计调查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人口普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及时成立了普查机构、科学制订普查方案、严格落实普查经费,围绕查准人口总量、查清人口结构、查实人口迁移流动状况、搞好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并在全国率先启动偏远地区人口普查提前登记及区域划分、人口预测等工作,为全国人口普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总体上看,我省人口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人普办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在人口普查过程中,广大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认真履行职责,忘我工作,一些同志还为此因公负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去年也是我省物价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全省统计调查部门通过建立完善CPI和PPI调查体系等多种措施,加强对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调查,及时反映价格的变化情况,建立健全主要食品消费价格、重点农产品价格及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制度,为党委、政府及时提供稳定物价的政策建议,对我省有效遏制物价过快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还先后完成了年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党风廉政民意调查等中央、国务院重大专项调查,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完成了县乡两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群众公信度调查、文明县城测评调查、群众评议机关作风调查、公众安全感调查以及涉及民生的一系列社情民意调查等专项调查,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第四、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新增强。按照“统一设计,整体推进,分工协作,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统计调查工作和信息技术的良性互动,为网上直报、数据传输、在线汇总等构建了快捷稳定的平台。部门统计工作逐步增强,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全面展开,生物产业、林业部门、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消费品市场、流通业发展运行情况调研和完善服务业、商贸物流统计深入开展,省旅游卫星账户体系初步建立,部门间合作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乡镇统计站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完成,70%的乡镇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地方统计调查队建设进展顺利,县级调查队基本组建完成。大部分州市设立了能源统计科,部分州市设立了服务业统计科、投资统计科,业务培训经费保障进一步增强。《县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年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
第五、统计调查环境有了新改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计调查工作,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统计调查工作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订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推动和支持统计调查的改革与发展,并在办公条件、工作经费、队伍建设等方面为统计调查部门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对全省3000多名乡镇统计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围绕机关建设,统计调查部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推动部门作风的转变,省统计局机关创先争优经验还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肯定和推广。围绕公开透明这一主线,全省统计和调查部门以“统计调查和您在一起”、“走向公开透明的中国统计调查”为主题,积极开展“中国统计开放日”和“世界统计日”活动,定期召开新闻会向省内外各大媒体通报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并现场解答记者提问,社会各界关心统计调查、支持统计调查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统计调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辛勤工作在统计调查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全省参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普查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二、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做好今年的统计调查工作
统计调查数据是制定科学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监测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是反映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年初,副总理对统计调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工作者,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加强统计建设,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性和社会公信力,着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统计保障。2月12日,秦光荣省长在听取省统计局的工作汇报后,为统计调查工作题词:“抓好队伍建设,抓好能力建设,抓好制度建设,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创先争优,奋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中央和省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尤其是统计调查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统计调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统计调查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以及省“两会”精神,紧紧围绕“两强一堡”建设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目标,实施“四大工程”,着力推进统计调查工作规范统一,着力推进统计调查工作公开透明,着力推进统计调查制度创新,努力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行为规范、技术手段先进、服务水平一流的现代统计调查体系,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统计保障。
第一、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提供更加高效的统计调查服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全省统计和调查部门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密切关注国民经济运行走势和民生动态,正确把握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统计数据中蕴含的客观经济规律,重点加强生产、消费、收入、价格等领域运行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及时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及时判断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统计调查分析,搞好经济运行的趋势预测,提供真实、客观、可靠的统计信息,为党委、政府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科学决策提供统计调查保障,当好参谋助手。
第二、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创新统计调查服务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省统计调查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决策依据和统计保障。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做好服务业的统计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意义十分重要。各级统计调查部门要密切配合,完善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加强数据审核,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数据质量。节能减排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各级统计调查部门要认真开展节能降耗调查分析研究,加强节能减排监测预警工作,做到月度有节能降耗预警专报信息,季度有节能降耗统计监测手册。要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方法,开展16个州市能源平衡表编制工作,提升能源统计服务水平。要深入开展统计调查监测分析,采集分析研究产业数据,全面准确掌握全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等基本情况,深刻揭示数据背后反映出来的经济现象和规律,深入分析判断产业发展走势,跟踪监测省委、省政府促进产业发展重大措施的贯彻落实,形成一大批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和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统计调查支撑。要高度重视、再接再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期限,继续做好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处理、数据、资料开发利用、总结评比表彰等后续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第三、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民生统计调查监测工作。全省统计调查部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主动地适应经济形势发展要求,按照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和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不断完善和加强城乡居民收入调查、贫困监测、农民工监测体系,建立对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城乡居民抽样调查工作机制,准确反映当前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监测好省委、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的效果,为下一步出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提供可靠的统计调查数据。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关系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物价上涨压力很大,通胀预期不断走高。今年我省的目标是把CPI控制在4%左右,实现这一约束性目标的困难不少。PPI虽然没有确定控制目标,但要重视其向CPI的传导因素。全省统计调查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调查数据。今年,北方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对今年夏粮生产构成直接威胁。对此,国务院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从我省的情况来看,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压力同样不小,“无灾不成年”的省情等原因也决定了我省同全国一样,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因此,要紧紧围绕我省农民收入、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开展统计调查,监测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是统计调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各级、各部门对统计调查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统计调查事业健康发展,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实有力的统计调查保障。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统计调查工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宏观调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服务科学决策和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调查工作,认真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云政发〔〕181号),把统计调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计调查工作经费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解决好统计调查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要充实基层统计调查力量,切实加强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第二、要加强协作配合。近年来,地方统计部门和国家调查机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两种统计资源优势,统计调查能力显著增强,在党委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统计调查部门的广大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服务,多协调沟通,继续巩固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局队关系。要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和国家业务分工的要求,依据各自的职责和解读数据,共同维护好全省的正常统计调查秩序,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统计调查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部门统计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部门统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和全省统计调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完善统计制度,改善统计工作条件,增强统计能力,向统计调查综合部门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统计调查部门要加强部门统计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大服务和监督管理力度,整合力量、完善制度,提升部门统计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加强统计调查能力建设。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提出必须加快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四大工程。建设统计调查四大工程,是统计调查理念的重大创新,是统计调查流程的系统再造,是统计调查数据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对于推进统计调查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加工环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统计调查能力建设,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按照巩固提高、全面施行、规范统一的要求,全面推行以企业一套表为龙头的四大工程建设,切实加强统计调查能力建设,为统计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信息和技术基础。
四月二十号到二十六号是我们为期一周的实习,在那一周里我们要完成一个“关于台州沿海产业带的调查”这样一个问卷调查的全过程(包括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还有最后的总结性报告),这在一周的时间里是相当的紧张的,很忙!其实我们的工作早在二十号之前就展开了,尤其是我们的老师,从各个方面来安排我们的实习。比如让我们同学自主地分组(一共分成了玉环、温岭、椒江、三门、临海、路桥六个组),给我们讲问卷如何设计,还有进行问卷调查时应该注意的细节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在之前就做好的。紧接下来的周一周二就是各小组同学根据老师教会我们的理论思路来设计问卷,然后集大家的智慧结晶为最后的问卷。很快地我们玉环组的同学就来了个小组内的分工,把问卷分成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人专门负责设计,当时我接到的任务是第八模块(地方政府政策),一开始的时候我组长告诉我这一任务时我感觉这太容易了,只要照着模板到网上搜索几个政策不就得啦,于是按自己的想法做了,可是当我拿到样卷时,我郁闷了,怎么没有我熟悉的字眼。当老师讲解了问卷,我才知道我们到底要调查台州沿海产业带的什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刀已经磨好,接下来也会很顺利啦。
我们玉环组是幸运的,因为有玉环统计局的鼎力支持,相对来说在周三周四为期两天里的企业问卷调查我们还是做的蛮成功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帆风顺了,在调查中我们同样遇到了一些出乎我们意料的难题。其实在大学生涯中,我做过许多问卷调查的兼职工作,正式的非正式的都有,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让我哭泣过也让我欢笑过。好多也都是一般调查人员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门卫不让进啊,受到被调查人喋喋不休的盘问呀,甚至有时会遭白眼还会被骂着赶出来呀等等,都是一个调查人员所必须经历和承受的挫折。当然我们是学校的实习,不涉及任何的直接商业利益关系,又是匿名问卷,还有台州市委和台州统计局和各区统计局给我们支持,刀子已经磨得够锋利了,接下来砍柴就容易多了。但相比我之前那些兼职来说,有以下五点比较特别:
第一, 出师不利,下车下错地方了。我和我的搭档两个人都对玉环不熟,然后拿了一张地图在大街上比划,有点像拿着图纸的工程师在比划。行人都向我们行注目礼,害得我们赶快走,就那样沿着马路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在遥远的另一面看到了我们的第一家企业宝辉,那时真的有种刚走出沙漠看到一碗水的感激。没有做来之前的地理勘察之类的磨刀工作,就吃亏在这里啊,误工了。
第二, 我和搭档逛园区。当我们做完第一家找到第二家企业的时候企业已经下班了,然后我们吃完饭就在那工业园区逛,找到了十二家名单上的企业,这会磨了刀就是不一样,下午进行的很顺利。
第三, 由门卫看企业。在两天的调查里,我发现最有趣的还是那些守门老头。同样是守门,但你走到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待遇。比如恒新是个很大的公司,我跟门卫讲普通话,他跟我讲台州话,听语气似乎带着一种不屑;而益通相对规模比较小,但是它的门卫看起来办事就很制度化,他在我们表明身份之后先问我们找谁,然后他打电话得到上面的批准,最后给我们指路。
第四, 被访者的态度决定了问卷的质量,而我们的答问方式也影响着问卷的有效性。在我所走的二十几家企业里,我感觉真正认真填写有效的大约就一半吧,有的是因为时间紧,有的是因为根本不懂,这时我们就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解释,这就涉及到我们和他们的沟通是否有效的问题。比如说,益通的老总给我们做问卷的时候非常的认真,而且他旁边还坐着几个相关人员给他提供参谋,这样的话他提供的数据就很有效,为将来政府、企业的决策起到很大的帮助;再如振鹏的办公室主任,他对我和我的搭档很热情,也确实认真填写问卷,可是他有自成一套的理论,对我们的问卷术语并不懂,这就需要我们解释,但是否真的明白才做出的选择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五, 最后,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由于这次并没有深入企业的内部,对他们的具体工作情况(工时、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并不了解,但在园区逛了两天,看到他们的住房还有房子周边遍是垃圾堆,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我知道他们要省钱养家,要供他们的子女上学,他们之中应该也有很多人的孩子跟我们一样在上大学吧!
后期的工作还在进行当中,这次实习给我的体会真的很深,我们把老师课堂上教会我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但是发现理论与实际又有些出入,这样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理论的进步与升华,带动了我的成长。
总结回顾这次调整,市局稽查队伍状况以及人员思想顾虑给调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是需调整人员较多。自2003年实施一级稽查体制以来,市局各检查分局并入市局稽查局,市局稽查队伍迅速增大,由原有23人增加至目前的76人,增加了3倍多。而按照省局有关编制职数规定,市局稽查局的职数配备最多不超过50人。依此计算,需调整的人数最少也要达到26人,调整面达34%。
二是原有人员素质普遍不错。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6人,占总数的61%;45岁以下的共63人,占总数的83%。拥有“六个100”专业人才及省局稽查专业队员共3人。
四是部分人员存有思想顾虑。有的同志担心稽查“瘦身”会影响稽查部门作用的发挥,有的同志担心分流人员是被稽查淘汰的,会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同时接收单位也不乐意接收。
二、组织实施的主要情况
面对种种困难和阻力,市局党组及稽查局班子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考虑。在整个调整工作中,坚持做到充分酝酿、动员到位、实施迅速、分流科学,确保了队伍的思想稳定,并尽量减少对正常工作的干扰和影响。
(一)充分酝酿,严密部署。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编制职数,市局稽查局制定了《市局稽查局岗位设置及人员调整意见》,对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提出了具体调整建议,并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协助市局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市局稽查局人员调整实施方案》,明确了调整原则、资格条件、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等内容,为稽查定岗定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深入动员,消除顾虑。针对稽查队伍的现状和部分人员存在的思想顾虑,市局及稽查局认真做细做实思想动员和宣传发动工作,多次召开动员会和谈心会,与全体干部职工一起,深入分析税收征管工作的新形势、稽查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稽查职能的重新定位,指出xx税收工作重心要从过去的“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稽查部门要从“拉大网式”、“收入型”稽查向“查处大要案”、“执法型”稽查转变。市局党组成员中,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以及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均分别找相关人员谈话,强调稽查人员调整不是稽查人员淘汰分流,而是从税收工作的大局出发,从加强征管、充实基层一线出发,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统一了稽查人员的思想认识,为下一步调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考核,科学分流。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市局及稽查局迅速行动,仅用了3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所有人员的调整工作,并保证了调整工作的科学、合理。一是综合量化考核。由市局人事教育科、监察室、稽查局组成考核小组,对稽查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算出每人的得分。同时,按照全省地税稽查人员资格考试成绩和考核成绩,按照7:3比例(资格考试成绩占70%,考核成绩占30%)算出每个稽查人员的综合分作为参考。二是双向选择,充分考虑个人意见。所有稽查人员对照资格条件填报《岗位调整意向表》,选择自己的岗位调整意向,对选择到基层征收一线工作的同志优先满足个人意向。三是优化组合,科学分流。按照优化稽查人员组合,加强征管,充实一线的思路进行人员调整。在优化稽查人员组合的基础上,一些综合得分较高,业务素质较强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其中有3名科级干部和21名普通干部充实到基层征收单位,占总调整人员的70%。
(四)加强协调,妥善安排。在人员调整后,市局及稽查局积极加强与接收单位的沟通协调,在办公经费、被调整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干部使用、职务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妥善安排,进一步消除了接收单位的顾虑和分流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分流人员在新岗位安下心来。同时,还要求被调整人员做好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被调整人员也体现出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的良好风范,没有产生较大的思想波动,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交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调整后,市局稽查局及时召开了全体人员会议,稳定了队伍的思想,并带领全体人员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人员优化调整的效果也在工作中初步显示出来:
(一)税收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人员调整结束后,距离2009年底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全市地税系统组织收入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为支持配合好市局打好组织收入攻坚战,缓减紧张的收入压力,市局稽查局班子迅速调整了工作思路,并号召全体人员放弃休假,加班加点满负荷工作,做到减员不减工作量,减员不减战斗力,全情投入工作。经过全体稽查人员共同努力,2009年全市地税稽查系统查处各类涉税案件309宗,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3993万元,入库4481万元(含清旧欠)。市局稽查局查处各类涉税案件170宗,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1699万元,入库2268万元(含清旧欠),为全市地税系统圆满完成全年地方税收收入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调整后的最后3个月,市局稽查局共组织税收收入492万元,月均增长9.2%,比前9个月平均增速略快。
(二)稽点打击职能逐步得到发挥。随着稽查职能的重新定位,以及人员的精简优化,以前“拉大网式”、以查促收的稽查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市局稽查局适时转移工作重心,积极发挥以查促管作用,集中力量查处涉税违法案件、组织税收专项检查与区域税收专项整治,立足于选好案,提高选案的准确率,并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重点打击职能逐步得到发挥。2009年的最后3个月,虽然查处案件的数量有所下降,但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共查处案件33宗,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463万元。
(三)干部队伍结构逐步优化。调整后市局稽查队伍共有44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6人,占总数的82%;45岁以下的共39人,占总数的89%,与调整前相比,学历、年龄结构明显提高。拥有“六个100”专业人才及省局稽查专业队员共3人,人员保持不变。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实干型的干部留在了市局稽查局,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调整充实到新的合适岗位上。通过这次调整,市局稽查局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搭配更加合理,整体素质不断增强,达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强稽查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