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防火工作总结(通用3篇)
20__年以来,太湖县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原则,以“常态减灾备灾和非常态救灾”为重点,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太湖县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58万。我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2.7℃。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全县主要分为山区、畈区,地势地貌比较复杂,春季时冷时热多阴雨冷冻,夏季,我县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闷热多雨,七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7~30℃之间。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与热同季节。
二、20__年灾情情况
我县救灾工作职能在20__年机构改革时划转至应急管理部门。从近三年我县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来看,我县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主要灾情发生在6、7月份的梅雨季节,易发生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天气。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连旱,易出现长期干旱灾害天气。
20__年,我县共遭受风雹灾害2次、洪涝灾害2次。据统计,受灾人口41429人,紧急避险转移165人,紧急转移分散安置352人;因灾严重损坏农房8户15间,一般损房609户138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471.97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1064.6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757.3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963.95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损失3100.65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8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6317万元,公共服务损失560.1万元,房屋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860.2万元,其他损失46万。
三、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灾害多发频发、灾情损失严重的特点,我县不断强化减灾救灾公共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全县救灾工作总体平稳有序。
(一)建立健全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在上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县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气象部门充分运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现代化设施,建立多级灾害性天气自动报警机制,开发短时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实现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影响的区域,提前2-3个小时预报预警到乡村,甚至到自然村。二是洪水预警系统。初步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雨量站点,重要河段都有水位监测站点。水利部门建立了水文自动测报和江河预警系统,准确预报雨水情,为抗洪抢险救灾提供适时决策依据。三是预警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系统。在县气象局、县防汛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建立预警信息发送平台,实现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防范重点等,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到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和防汛责任人。
(二)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体系。根据省市修订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我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完善了《太湖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太政办秘(20__)2号】,并以太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各乡镇也相应完善修订救灾应急预案,建立村级应急预案。为确保预案的可行性,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干部群众对预案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了减灾救灾委员会组成人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目标。今年,经县编办批准,乡镇设立应急办公室,将救灾、防汛、防火及安全生产工作整合在一起,使应急管理工作在基层有抓手。
(三)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组建了322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覆盖全县186个行政村(居),确保了乡镇、行政村(居)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其中,多灾易灾乡镇和村都配有2名灾害信息员。并对信息员组织了业务培训,提高了业务技能,同时增加了防灾减灾宣传员,为普及防灾减灾救灾常识提供了人力资源。
(四)建立健全物资保障体系。机构改革后,我县救灾物资储备职能由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承担,并依托现有资源,在晋熙镇、弥陀镇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库,所有救灾物资,接收时都通过救灾物资储备库验收入库,出库时由县应急局开出《救灾物资调拨通知书》,救灾物资储备库依据《救灾物资调拨通知书》的品名、数量调出物资。20xx年中央下达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304万,我县根据本地灾情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组织采购了救灾物资品种和数量,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完成了采购任务并已全部验收入库,切实提升了我县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式,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五)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20__年,我县继续实施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13万所有农村住房购买了农房保险。积极宣传农房保险相关政策,配合国元保险公司进行查勘理赔,20__年,我县农房保险立案理赔240户,理赔77万余元,最多的农户赔付金额达4.5万余元。农房保险政策的实施,有力支撑了受灾群众抵御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能力。
(六)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管,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20__年上级共下达我县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364万元,其中省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75万元,中央和省级冬春救助资金289万元。我县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救灾管理办法规定程序进行分配,所有下达资金均通过与财政部门进行会商后,制定分配方案提交县长办公会议审议,在规定的时间将资金全额分配至乡镇,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救灾资金的使用范围,做到了“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在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做到了“对象公开、金额公开、数量公开”,对于生活性的补助资金做到了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公开发放,并将资金使用情况在村级小微权力平台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省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75万元已全部通过财政“一卡通”打卡到户,惠及我县受灾户696户。冬春救助资金289万元已于1月4日通过县长办公会议分配至乡镇,各乡镇正在组织分配,预计1月20日之前全部打卡到户。冬春救助物资在上级下达我县省级冬春救助物资棉被384床、绒衣裤197套、棉衣裤308套、毛毯384床的基础上,县级配套棉被20__床在春节前发放到受灾户受灾,确保他们温暖过节。
四、其他重点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开展了“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全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演练;二是继续做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在20xx年申报成功1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20__年拟申报1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1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__年以来,我局多次对已创建社区和申报社区进度督促检查,全面推动我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高质量创建,确保创建成功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成为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服务的一张名片。三是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以来,我县积极按照省、市普查办的安排部署,及时启动综合风险普查各项工作,成立组织,建立机制,梳理思路,构建“党政主导、社会参与、专家保障”的工作格局,形成“分级负责、突出综合、分步实施”工作原则,有序推进太湖县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在省、市普查办领导的帮扶下,在全县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撑下,在第三方公司的协同努力下,已通过县、市级质检,取得较好成效。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巩固风险普查成果,全力配合省厅做好质检工作,为20__年省市风险评估、区划和防治区划及国家验收做好准备,确保太湖县第一次全国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顺利圆满完成。四是做好因灾倒损房屋重建(修缮)工作。根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上报20__年因灾倒损农房统计台账的通知》,我局出台文件,要求各乡镇及时上报因灾倒损农房统计台账。并根据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__年因灾倒损群众住房重建(修缮)总体方案》的通知(皖减救办〔20__〕21号)文件和省市视频调度会议精神,我局及时对乡镇上报的台账进行了多次摸底调查核实,并出台了实施方案。在征求受灾群众重建意愿基础上,最终确定我县重建对象6户18间;修缮对象24户42间。我局将因灾倒房重建工作列为当时重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倒房重建工作。并组织专班经常深入到点进行实地督查,积极推进建房进度,督促通报工程进度、倒排工期、限时推进,做到一户一户督查,确保一户一户完工,确保了在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在完成验收的基础上,及时将重建(修缮)补助资金按照标准通过县财政“一卡通”打卡到户(重建户每户补助2万元,修缮户每户补助0.2万元)。
20__年,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领导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主动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新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抗灾水平,为开拓全省减灾救灾事业新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为贯彻鼓政办[20xx]05号文件及《20xx年温泉街道冬季防火安全工作方案》相关精神,切实做好20xx年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东大社区认真开展冬季防火安全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东大社区在党总支书记宫国珍的领导下,切实加强20xx年冬季防火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起“安全自查、责任自负、监督到位”的消防安全长效机制,由社区宫国珍书记任组长,社区段警、治安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治安委员、社区干部、保安队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12月14日上午,鼓楼区东大社区在社区会议室召开冬季防火工作部署会议。会议决定近日开始全面安排部署社区的冬季防火工作,对社区内的新村楼院、小区店面、单位企业的火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隐患,杜绝火灾发生。同时,社区将积极加大对冬季用火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群众的用火防火知识,形成人人预防火灾的良好局面。
二、安全宣传
开展在全辖区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大宣传活动,悬挂标语、刊登板报、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声势,使每家每户都学会消防常识,在火灾是临危不乱,安全疏散。
三、强化检查力度,杜绝火灾隐患
为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辖区内冬季防火工作,鼓楼区东大社区及时开展冬季防火安全大检查。社区治安干部将配合辖区民警,对公共场所、娱乐城、中小餐馆等场所进行全面消防检查,确保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圣诞、元旦期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12月21日—25日晚,鼓楼区东大社区按照温泉街道综治办的部署,对辖区内的网吧、娱乐场所、ktv开展全面消防安全排查工作。此次排查共检查辖区内网吧三家、娱乐场所四家,在检查中,社区治安干部还对经营业主进行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力争在节日期间不出消防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确保春节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维护社区居民的安定稳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区居民有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同时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有关精神。鼓楼区东大社区在春节前见深入到辖区公共娱乐场所、沿街店面、出租房屋等进行安全检查。要求认真做好安全防火,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尤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店面,还发出整改通知书,指出不能在店内煮饭、住宿,不能乱牵、乱拉电线,不能超负荷用电。
为了吸取2月26日于广东揭阳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因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20死49伤的重特大爆炸事故的惨痛教训,确保广大市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元宵佳节。2月28日上午,鼓楼区东大社区治安干部联合社区警务室民警、社区治安协官员对辖区范围内的居民群众、小区物业、单位楼宇、烟花爆竹售卖点等进行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并进行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提醒广大业主居民按照有关规定燃放烟花爆竹,不从非法渠道购买烟花爆竹,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当天晚上,社区全体干部取消休假,全员值守,加强对辖区内的新村楼院、烟花爆竹销售点巡逻,宣传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知识,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因素,为安全度过元宵佳节贡献力量。
截止冬季防火工作结束,社区共组织检查人员30余人次,检查店面、出租户、小区200余家,防火工作期间辖区未发生消防安全事故,20xx年冬季消防安全工作圆满完成。
在全国“119消防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校抵御火灾能力和师生自防自救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小学紧紧抓住第xx个“119消防日”这一契机,认真组织全体师生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火灾”为主题的大型消防疏散演练。
11月3日下午4点整,伴随着警报声,全体学生抱着头、弯着腰、捂着口鼻,在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从各楼道逃生,短短两分钟,千余名师生便迅速撤离到操场。随后,消防官兵向大家讲解了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实地向师生们展示了快速出警和紧急灭火。
通过此次深入校园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培养了学生从小树立“学消防、懂消防、用消防”的思想。学校老师表示,这是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消防安全教育课,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他们将把消防安全教育课贯穿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和教育,带动整个学校关注消防安全,让更多人了解消防、关注消防、热爱消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学校,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