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教师讲话稿(精选3篇)
自从你选择教书作为职业的那一天起,“课堂”这个地方就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阅作业、辅导学生、考试、质量分析、集体教研,还有寒暑假以及周六日的加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对它们的熟悉程度,就如同熟悉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最初的激情也渐渐在心头淡去……教学工作中各种问题和困惑、学生管理、各项检查、教学压力……无不困扰着我们,呈现出这样一种生活状态:用一个字形容:累!用二个字形容:很累!用三个字形容:非常累!我们的心开始躁动,幸福的问号逐渐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少抱怨,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自己的专业风格和工作作风,这样你就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幸福感随之增强。”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具体方法和举措我也用三个“开始”来阐述——改变从面对开始、学习从读书开始、幸福从研究开始。首先改变从面对开始。我觉得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面对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教育规律、课程改革、学生现状等等。只有学会面对现实,才能正视我们职业本身客观存在的问题,才能想办法去改变,只有发生改变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其次学习从读书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的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所以打造“书香校园”的活动在我校蓬勃展开。学校为教师们购买了许多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陶行知教育名篇》、《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等等,优秀的教师应该专业而博学,而阅读这类书能帮助教师从教育的表象中挖掘出教育的本质,思考教育的发展,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读书可以让你提高教育理论和教育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享受神圣的教育世界。最后幸福从研究开始。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并不是只管好自己的教学,更需要对教育现状、教学环节进行追问、反思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才能获得职业成就感,使自己成为幸福的教师。正向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建议老师们从“如何让教学更有效”入手,从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开始,对教学过程进行追问反思,进而把外在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只要我们有“会思考的大脑,会观察的眼睛,会关注的心”,我们会发现其实问题(即课题)就在我们身边。潜心思考教学问题产生的本源,精心探索教育科学规律。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更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心动并行动起来,将工作、学习和研究融合在一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做一个走在幸福道路上的快乐老师。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幸福是一种感觉,常常难以言表。这种感觉在你、我的心中,感悟中,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当然也希望自己是幸福的。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说:“一旦拥有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石头沙子是我们身边平常不过的东西,关键在于你怎么看他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欣赏他们,你带着智慧,你就能看到上述风景。何为“智慧”?我们如何拥有智慧?读书就成了我们唯一的途径。走进伟人,与大师对话,与另一个自己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高远,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思维会变得开阔,你的精神会变得饱满,你的生活会变得充实。几个志趣相投的同事、朋友,即使是闲聊,也会时时有智慧的碰撞,有新观点的产生,学习能使教师充满智慧,充满智慧的教师总是愉快的,愉快的生活肯定是幸福的。在宽容中寻找幸福,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保养心灵,关照自己和他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工作状态使教师能够感受到惬意与轻松、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和谐、感受到心灵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寻找幸福,具有生命学问和修养的教师,他是在上课,但他同时又是在享受课。他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迎来的是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身心地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研究,和学生情绪相融、心心相印。在收获中寻找幸福,当你轻松愉快地上完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受到同行赞誉的时候;当你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成绩受到领导及社会肯定的时候;当你的科研成果一次次被学习推广的时候。那将是你心理最满足的时候,幸福将会不言而喻。用幸福的态度对待一切,让自信成为飞翔的翅膀,在教育的路途上,收获人生的辉煌,一起做个幸福的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学校是由各个不同的班级构成,班级又是由不同的小组形成。纵观全局,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班级组成基本单位的小组总是按执教者的意愿而被动地组合在一起。在各种比赛以及朝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各种矛盾就会相继出现,他们相互埋怨、相互嫌弃,当矛盾集中激化时,个别差生将被小组所抛弃。被弃之人,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两极分化将不可避免。 “招兵买马”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刺激他们的自尊。永远难忘那“招兵买马”的场面,八位通过竞选而产生的组长,威气、神气地屹立于讲台前,他们将挑选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兵马”,台下的“兵马”忐忑不安,唯恐自己落选,挑选的先后,无疑是给每个人一个准确的座标定位。优先被选中的,他们充满自信,觉得自己是“优良品种”,愿为小组的明天,立汗马之功,落后被选入的,明确自己的境况,对组长的收纳感恩戴德,下番决心:一定争气。自信与自尊促使大家同舟共济。
“招兵买马”能激起创造的火花。民主是创造的阳光、雨露的土壤。只有民主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招兵买马”式的组合,是教师给予学生的一片自由的天空,是他们大胆尝试、大胆选择、大胆决定、大胆作主的实验基地。组员关系的融洽、师生关系的和谐,创造出一个民主的氛围。组员间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从而形成浓厚的民主平等的探索气氛,学生的独立性、判断力、思维能力 和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培养。在学校开展的自主八分钟竞赛的活动中同学们群策群力,确定主题为“创造一个全新的你”,八个小组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出一个个亮丽的形象展现于眼前:江河的时装模特儿、忠厚的山城棒棒军、漂亮的白雪公主、美丽的花蝴蝶、可爱的小天使……使这一活动以新颖而使人记忆犹新。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民主、自由的气氛终能激发出创造的火花。
“招兵买马”能激发学生的自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而组合,相互的信任,共同的愿望“为小组争光,为组长争气”,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我班有个名叫的学生,平时小偷小摸成性,“招兵买马”时,谁也不要他,经集体讨论“他该归属于谁”后,而被组长接收。事过不久,他旧病复发,趁同学交本子之际,偷拿同桌同学的50元钱。此事使同学们义愤填膺。下课之时我找到了他,仅以“还记得’招兵买马’时的情形吗?”而使他后悔不己,还主动将钱还给了同学。改正缺点,为争创优胜小组而努力,成了组员共同的心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强奋进将成为每个组员的座佑铭。
“招兵买马”是教育上的创造之举,创造是变无为有、变不可能为可能。过多的限制,是会妨碍创造性思想的形成,甚至扼杀创造力,为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妨让你学生去“招兵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