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集锦(精选3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 、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 、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科学,吸收班级精英参加“勉县实验小学师生科学课研讨”qq群,定期召开科学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扩展到班级科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学只是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学进度: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1 9、3 ----- 9、7 始业教育 我看到了什么
2 9、10-----9、14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3 9、17-----9、21 观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4 9、24-----9、28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的共同特点
5 10、1-----10、5 国庆节假期
6 10、8-----10、12 寻访小动物
7 10、15-----10、19 蜗牛(1)
蜗牛(2)
8 10、22-----10、26 蚯蚓
蚂蚁
9 10、29-----11、2 金鱼
动物的共同特点
10 11、5-----11、9 期中复习
11 11、12-----11、16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谁更硬一些
12 11、19-----11、23 比较柔韧性
它们吸水吗
13 11、26-----11、30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和陶瓷
14 12、3-----12、7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5 12、10-----12、14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6 12、17-----12、21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17 12、24-----12、28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
18 12、31-----1、4 空气有重量吗
19 1、7-----1、11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一、学情分析
本年度我任三(2),三(3)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学生95 人 。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较好。但粗心大意的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一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或是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同学的作业交差。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数学成绩。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三年级上册有"时、分、秒"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数的认识。
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尽量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同组老师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6、继续抓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我们要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良好的习惯还有待于加强,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也存在着一些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或者是在学习能力上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千米 的长度观念,知道 1千米 = 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具体措施】
一、落实教学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对学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讲一讲。习题的总量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为主,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一、学情分析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面对着本班五十多名学生。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第一位。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可操控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背诵、默写二十六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4、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可以演唱曾经学过的英文歌,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方法措施
1、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有效率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略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二、全册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几个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加强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第一周 我的自画像 2课时
第二周 别人眼中的我 2课时
第三周 心中有阳光 2课时
第四周 温馨的港湾 2课时
第五、六周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3课时
第七周 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 2课时
第七周 说说我们的学校 1课时
第八周 校园里的发现 1课时
第九周 给学校画张“地图 2课时
第九周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1课时
第十周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2课时
第十一周 看地图,找家乡 1课时
第十二周 家乡的山和水 2课时
第十三周 我的家乡变了样 1课时
第十三周 家乡明天更美好 1课时
第十四周 我喜欢过年 2课时
第十五周 家乡的风味小吃 2课时
第十六周 小城故事多 2课时
第十七周 一起采风去 1课时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各种科学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综合思考问题、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习旅程。
在“植物” 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 科学课始业教学 我们看到了什么
2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3 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4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5 寻访小动物
6 蜗牛
7 蚯蚓 蚂蚁
8 金鱼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周次 教学内容
9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那些材料硬
10 比较韧性 它们吸水吗
11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瓦和陶器、瓷器
12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3 水
14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5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16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
17 空气有重量吗
18 学期复习
19 学期复习
20 学期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充分考虑三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学习了观察》
1、《走进科学》本单元用一个主体活动“校园寻宝”来架构全单元的教学,以“宝贝”(学生依“寻宝清单”找到的自然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寻找”、“观察”、“整理”的顺序,依次设计出《校园寻宝》、《观察“宝贝”》、《整理“百宝箱”》三课,试图让学生在科学史的引领下,初步学习观察、分类、简单制作等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激发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2、《身边的动植物》本单元学习的是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本单元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在学习分类、归类,同时渗透关爱生命、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教育。
3、《土壤》本单元正是以“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从探究能力的训练上看,本单元与三上其他单元一样,以观察、分类、比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兼顾其他探究能力的培养。
4、《奇妙的水》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我们所熟悉的“水”,观察水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流动的水”的力量、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形式,等等,让儿童从多方面了解水的性质,加深对水的认识。儿童对水的认识越深刻,就觉得水越奇妙,会从心底里觉得水的珍贵,自觉产生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5、《空气》本单元编排了“周围的空气”、“流动的空气”、“压缩空气”、“空气中的`灰尘”4课,按“找空气→观察、研究空气→保护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空气中的灰尘”研究主要让学生知道空气是不纯净的,里面含有尘埃和其他杂质,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方,空气中所含的杂质越多,教育儿童要保护环境,保持空气的洁净。
6、《各种各样的材料》本单元教材力图通过对几种生活常见物品制作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我们身边的物品各种各样,组成它们的材料也是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对不同材料的研究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3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学困生有千家怡、马文斌、千阳肖、千纤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3)、(4)的英语教学任务。通过与孩子们几节课的共同学习,让我感到他们是多么的天真活泼、聪明可爱。课堂上孩子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浓,而兴趣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我要细心地呵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积极的热情,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11个模块,内含一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在这一册,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所以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主要内容包括: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12;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所有内容都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结合语用和语境掌握语句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教学总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学习110个单词。其中要求达到四会(听,说,读,仿写)的单词85个,既教材第46页单词表中所列的全部单词。要求达到三会的单词25个,既教材48页单词表中所列非粗黑体的单词),学习核心句子约43个。
(二)语言技能目标
1、能听懂简单的课堂教学指令
2、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及实物
3、能拼读单词及背写部分单词
4、能用英语做简单的游戏
5、能看图识别单词
6、能根据听到的指令做事情
7、能借助图片阅读课文及句子
(三)情感态度目标:
有兴趣听、说英语、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乐于模仿,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四)学习策略目标:
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五)教学措施
1、备教材、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展学习小组活动。
(六)课时安排
Module1、Module2第1~3周, 复习Module1、Module2第4周
Module3、Module4第5~7周 ,复习Module3、Module4第8周
Module5及期中复习第9~11周
Module6、Module7第12~13周 ,复习Module6、Module7第14周
Module8、Module9第15~16周, 复习Module8、Module9第17周
Module10期末复习第18周~
一、 复习目标:
在完成本册书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巩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以字词为基础以段的阅读训练为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的简短习作。
二、复习内容:
1、字词。
2、句子、标点。
3、课文重点内容。
4、课内外阅读。
5、习作。
三、复习具体安排:
1、每课的生字、词语听写过关。
2、重点的课文段落和古诗的背诵过关。
3、每个单元后语文园地后的知识点巩固落实。
4、多音字的复习。
5、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运用。
6、句的练习:造句 排列句子的顺序 在句子中正确地运用标点 “被”字句 “把”字句
7、指导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
8、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试卷,增加学生对考试的适应度。
四、练习类型
(一)汉语拼音
a看拼音写词语 b把音节补充完整 c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 字
1、看拼音写词语
2、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字。谦虚 滋润 勇敢 猜测 (辫、瓣) (镜、境)
(2)、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耍 懒 假 初 (即、及)(状、壮)
(3)、拼读时容易混淆的字。(视线、试验)
(三)词语
1、近、反义词。
2、积累四字成语、八字成语、成语故事。
3、补充动词练习。
4、按不同内容进行词语归类。
5、按不同形式进行词语归类。
词语考查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和把关测验中的题型为主。
(四)句子
1、感知比喻句、拟人句的用法。其中重点了解比喻句。
2、表示景物或事物状态的句子。
3、认识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不作为考查内容。
4、体会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说法。学生了解即可。
5、标点符号的复习重点是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阅读部分
(一)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的考查主要是选择比较经典或精彩的课文段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字词句段的掌握情况。
古诗
题型主要有:
默写诗句
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
1、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和句子,把握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并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概括和表达;
2、体会段落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或说明的道理,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
3、解释词语
4、按要求标画或仿写词语或句子
5、加标点
6、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7、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8、写出读了短文后的心情或感受
9、选择正确的字音或字词
10、写近反义词
11、补充词语
12、根据词意写词语
13、写出对重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14、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15、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积累
复习中针对课后和园地中的积累内容,加强口头和书面的积累。
习作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你对这句格言有不少亲身体会吧。请选择一个人的一件事,表达出你的这种感受。先想一想写谁,写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
2、请同学们打开铅笔盒,选择几种学习用具,作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先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
五、复习方法
采取横向复习与纵向复习相结合的方法,精讲精练,有重点有目的的练习。
六、补充措施:
1、加强家校联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督促其在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2、在班内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相互竞争良好学习氛围。
3、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知识重点讲解。对学生以鼓励为主。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单元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与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第九单元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习,4课时
一、复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复习目标为:
1、课本教学复习目标:
(1)识字写字。要认200个字、正确书写300个字。
(2)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简单的事,能转述内容,能讲述课文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会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3)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会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习作。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明白。能够使用“,。?!”,初步学习冒号、双引号。
2、复习阶段目标:
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二、复习内容
376个生字(300个会写,200个会认);教材中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课后读读抄抄的词语、8个练习中的成语;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片段、古今诗文、古今贤文、名言等;文本内容的`梳理;常用句式的训练;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听句、听文;句群;分析自然段,找中心句、比喻句,理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初步的谈认识等;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清楚。)。
三、复习重点
1.要求会写的300个生字,课后“读读抄抄”中的常用词语。(练习中要求积累的成语,若要考核,可选择学生常见的或常用的。)
2.课后要求背诵积累的片断。(练习中的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名言等,若要考核,可选择常见的或常用的。)
3.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如:修改病句、常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常见句式、扩缩句等。)
4.遣词造句的能力,连句成段的能力。(常用句式;前后意思连贯的段落)
5.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双引号。
6.段的阅读。(有中心句的片段;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片断)
7.片段的习作或单幅图的写话。
四、复习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阅读和习作、常见、常用句式的认识与变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五、复习措施
1.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确定详细的复习内容,同时结合以往期末试卷,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一致。
2.狠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不丢分。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个别辅导。特别要关注学困生,重点辅导,不离不弃,真心实意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趣中复习,乐中复习。重视组织形式和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6、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统一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审题、读题、检查等习惯。
六、复习时间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在去年的期末考查中,合格率97%.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一、学生情景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6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十分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但受到右脑模式干扰较强,所以应继续坚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绘画方法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是广西美术出版社教科书,全册共18个课。教材资料突出民族性、特色性、注重过程与参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学总目标
经过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或文字大胆的表达自我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完美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忙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我感受或意愿的本事,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本事、形象记忆本事、形象记忆本事和创造本事。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团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单元目标
造型.表现:认识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绘画一幅画,有意识的使用自我喜欢的色彩组合,用拓印添画表现肌理,表现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表现最受人尊敬人物的特点,表现值日的情景,利用刮蜡的绘画技法创作星空图。
设计.应用:用绘画、剪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万花筒的图案,设计制作趣味、有特色的鞋子,利用皱纸团、废旧材料组合小艺术品,绘制简洁四方连续纹样,制作提议的会响的玩具。综合.探究: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资料和工作流程。用绘画、摄影、文字方式展示采访结果和感受。
欣赏.评述:了解动画片的不一样类型,欣赏各种动画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在教学中给学生渗透给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共场所安全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安全法规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经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教师进取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经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我独特的见解,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我的感受。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师以各种生动趣味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本事与想像本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在第三课《优美的生活环境》优雅舒适的生活社区,依山傍水的少数民族村寨等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教学中,经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表现生活环境景色的图片,而在最终让学生观察一幅景色已遭人为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构成强烈的心理反差,适机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
7、在第八课《大街上》能有效地向学生渗透法治理念,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学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自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和“米饭和淀粉”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尽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教育理念,使学生学会语文、会学语文。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但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语文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组织一次语文活动共8个语文活动,8个单元共学习30篇课文、6个口语交际内容和8个习作片段;第三、七单元学习4首古诗。教材最后是生字表,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317个;要求会写的字,有244个。
四、课时计划
本学期从9月1日开学开讲到元月30日左右末考,大约5个月21周,除去中秋节、国庆节和元旦节以及中考末考等有效教学时间大概有18周左右。每周7个课时总计126课时。
五、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317个字,会写244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积极开展口语交际,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习作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习作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习作。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重难点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按要求完成习作,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和技能。
七、教学措施
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容及教学目标:
按知识的分类,本册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大部分。
1、 数与代数
10000以内数的意义,认、读、写10000以内的数以及比较大小。让学生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得数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含义,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的材料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千克和克。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认知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24时计时法。了解24时计时法,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能力培养: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先求和或剩余,在平均分;与“倍”有关的两步应用题及变式;连乘应用题;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和周长。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异同,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和它们的周长。
观察物体。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能力培养: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用三个小正方形拼塔,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
随机事件有大、有小,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条形统计图表达统计结果,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有时相等,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能力培养:收集并整理信息,用统计表或条形图呈现统计结果,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按照预设的可能性设计简单的活动。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他人合作,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所的得结果,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习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具体安排(略)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本册的基础知识。在复习期间,把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罗老师负责字词的归类;谭老师负责本册四字词的收集;程老师负责多音字的归类;周老师负责本册名人名言、经典诗句及重点词句的归类。将各类知识点在17周前打印给学生,在早午读时进行诵读。各班选择恰当的方法,以争取取得最大的成绩。现制定如下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会认20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会写的字,做到读正确,懂字意,会运用,写工整。
2、 能把握形声字的特点,区别形近字,能正确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3、 能区别形近字的用法,会写描写心情,表示秋天的词语,认识表颜色的词,体会褒义词,贬义词的特点,会写AABB、ABAB、ABB型的词语以及意思相反的词语.
4、 学过的词语能正确搭配和运用。
5、 能在句子中发现不同形式的提示语。
6、大量积累名人名言、经典诗句;植物生长、祖国风光的谚语,成语。
7、 学会观察图画、景物的方法;能写出自己参与各种活动的感受;能展开想象续写故事和编写童话故事。
8、初步学会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写一处景;一件物;学写观察日记。
二、 教学重点
字
1、复习多音字。
2、复习形声字。
3、会认200个字。
4、会写300个字。
词
1、 形近字组词。
2、写描写心情的词。
3、表颜色的词。
4、词语搭配。
5、反义词的成语。
6、一词多义(发现)。
7、记AABB、ABAB(不慌不忙、又大又红)ABB的词。
8、 搜集描写秋天的词。
句
1、发现句中不同的提示语。
2、阅读
3、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
4、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5、 能理清自然段中讲了多少个意思。
6、学会在阅读中提问题。
习作
1、 写课余活动的事
2、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写一幅秋天的图画的内容
4、 写观察日记
5、写你了解到的一些传统文化
6、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
7、编童话
8、自由写,可写人和事,还可写景和物
9、续写故事(小练笔)
10、写玩中乐趣(小练笔)
积累
1、背诵课文
2、背古诗《小儿垂钓》
3、背名人名言
4、读成语故事
5、背对对子
6、 背八字成语
7、背十二生肖及成语
8、背三字经
9、背古代名诗句
综合性学习
1、记录课余生活
2、搜集中华传统文化
口语交际
1、交流课余生活做了什么。
2、讲名人故事。
3、交流在金秋时节做的事情。
4、说说你的发现。
5、交流传统文化。
6、介绍自己去过和想去的地方。
7、交流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讨论如何解决。
8、夸夸我的同学。
三、复习措施:
重视语言的识记,积累。整个教材读,记,背,抄的东西特别多。并且读、背、记的内容形式多样。因此在复习中要多读多背,加强语言的积累,重视语言的运用。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开端因此复习习作时要注意:
1、重观察。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
2、重体验。注意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多体验。
3、重想像。可以借助一些短文引发学生想像事情的结果。 还可以借助一些用品、植物、动物等等指导学生编童话故事。三年级的习作重点在把句子写通顺,把事情写具体,暂时不强调学生一定要用上各种好词佳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在习作的形式上,以命意为主,内容上学生自由表达为主。
还要注意对班中各类学生的细致指导:
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各科任老师可通过一对一谈心的方式,帮学生找差距,分析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认清努力的方向,逐步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并在教学中实施“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策略,实施“对症下药”式的辅导,给他们以全面的帮扶;鼓励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主动去关心、帮助后进学生,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空间;同时确定几名有能力、有爱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帮扶小组,互学互帮,实现共同进步。
2、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他们认识自己。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败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
3、中等生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能力上略有欠缺因此,调整好心理状态、掌握好答题技巧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老师抓住这两大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会事半功倍。
四、复习形式:
1、复习内容要关注整体性
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 然后我们再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进行练习。注意内容的整体性,可按一个个专题进行整体复习。
2、复习过程要突出开放性
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 。 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
3、复习期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复习习质量。在复习期间是很枯燥无味的,老师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布置呆板重复的作业,充分采取各种方法例如:把每次练习或模拟测试的优秀者,通过表扬肯定,或设立奖励机制充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挤时间开展一些合适的室外活动让学生放松一下,以促进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互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爱他们;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来指导复习。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301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插班生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拖沓,如卢明中、滕明宏。这学期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302班共有学生31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千米和吨的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引入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分段进行教学。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事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习。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感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编排特点: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
(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也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3)从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编排的角度看,即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又承载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因素。
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本册安排了“倍的认识”,使得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不再受所学乘除法知识的限制,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逻辑性;集中教学用乘除法解决包含有“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调整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认识了直角。本册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通过周长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在这部分教材中,尽量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以加强直观,形成表象。
本册中还教学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平行四边形,而且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之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可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图形,初步理解所学的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后面的图形的认识打好基础。
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册教材在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2、难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吨的认识。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略
一、教材分析(略)
一、教科书编写的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
1.使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即以“学会做人”为中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己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帮助教师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惯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2.使学生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地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3.使学生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帮助教师超越,以知识直接传承,思维单一路径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从直接传授转向间接传授,从简单呈现结论转向关注过程体验,从信息单向传输转向多向交流和多元选择的教学策略的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通过自己的建构实现发展的过程。
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1.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合学习内容。
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体现同时学习的原则。
3.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二、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体例
1.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总的框架结构:各大单元下均包若干单元(长单元,短单元结合)。本套教科书所含单元的次序主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因此,每一年级教科书包含从个人到世界的8个单元。
学习信息的呈现结构:文字、图像、学习活动三个系统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形成生活情景——问题线索——参考信息——行动方案——方法建设(工具使用)的内容呈现结构。
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多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教科书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习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教科书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小新闻,小评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____________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快乐。本人已任教了一学年。对全班每位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对本册内容的学习不会有困难。再加上我校处于城郊交际处,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动的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既不自满也不自卑,善于为别人拥有长处而欣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懂得既要竞争,又要相互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3.感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能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懂得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态度;懂得时间非常宝贵,要珍惜时间。
4.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不同的职业为社会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各种职业的劳动是光荣的,要珍惜劳动成果,要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并能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他人的成长,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能自觉的遵守竞争意识。
2.了解家庭中的亲戚及称谓,明白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中发生在长辈身上的故事。了解家里的喜和乐。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3.学习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采访、调查等活动,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感受各行各业都是生活所需;学会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具有独立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懂得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道理,懂得取长补短能够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礼仪。
3.了解古今中外名人从小勤奋好学的故事;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含义,知道一些勤奋、惜时的格言和谚语,使这些含义丰富的箴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掌握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知道农村是农作物的家园,了解“绿色食品”;认识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变化;懂得农业生产,工人生产劳动以及日常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1.《天生我才必有用》.①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②照镜子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点。③设计合理活动,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④开展“我能行”实践活动。
2.《我要向你学习》.①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懂得人有所长,物有所短的道理。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③通过故事会明白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3.《竞争与合作》.①故事屋《我们能赢》,使学生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竞争无处不在。②用“评议角”的方式竞争规则的教育。
4.《我来画棵家庭树》.①绘制家庭树,理解家庭树的象征意义,理解家庭的含义。②“智慧谷”,写出亲属的称谓。
5.《我家的故事》.①讲述家的故事,初步了解家的功能。②写一个“我家的故事”,体会“我爱我家”的情感。
6.《家人关爱我成长》.①婴儿成长的过程图及“故事屋”,感受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②古诗《游子吟》,小调查,我的生日,引出我们要报答的养育之恩。③“采摘爱心苹果树”是具体的行为指导。
7.《欢迎来我家》.①知道自己家的布局,了解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家周围的环境。②利用小表演懂得如何待客做客。
8.《‘问号’之歌》.①阅读文中诗文,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满问号。②利用故事屋,活动角,了解古今少年好学勤学的榜样故事。③师生收集勤奋好学的格言、谚语。
9.《做学习的有心人》.①利用文中的故事及学生收获的故事,说明“只有耕耘才有收获”。②测试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关注测试的过程,谈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用“聪”字引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寸金难买寸光阴》.①背诵《明日歌》理解含义。②学生表演,从中明理。③组织一分钟活动。④设计和执行课余时间表。
11.《生活中的你我他》.①利用猜职业的方式导入。②让学生谈谈新的职业种类,体现与时俱进。③采访活动,了解各行各业。
12.《热闹非凡的市场》.①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问,认识一些商业场所。②通过了解调查,比较各种购物方式,货物摆放方式,价格及收款方式的不同,对各行各业有个初步的了解③安排一次体验活动。
13.《农产品的家园》.①通过观察图景,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明白农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②教师介绍“胡柚的旅行”。
14.《走进工厂》.①图片引入,充分理解生活用品与现代化工厂的联系,理解生产中的分工与合作。②参与一座工厂,亲身体验工厂中的分工与合作。
一、学术条件分析
大部分初三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对英语学习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是小学转来的,没学过英语,英语基础差,教学难度大。同时还有一小部分怪学生,性格和上课习惯都比较特殊。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设计了符合各种学习模式的习题,如适合听说能力强的学生的讲故事和听力游戏,适合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学生的拼写、拼写卡片和记忆游戏。书里的故事,有精致幽默的画,也有按照指示画画上色等活动。这套教材中的填字游戏、角色扮演和tpr活动适合活跃和善于表达的学生。喜欢交流的学生对各种子活动、小组活动、探索感兴趣。
通过学习这六门课程,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语音语调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初步具备英语交流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和世界意识,为他们进入初中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挖掘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精心准备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
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树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活力,在课堂上,讲与练,精细而简洁,动与静,让学生说与动。
4、实施开放式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英语交流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5、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一些日常生活对话和用英语轻松交流的能力。
6、教学重点和难点
听:说:能够回答问题和提出简单的问题(使用一般现在时)。
阅读:能够识别单词和句子。
写作:能写字母和主词。根据听到的句子选择图片就够了。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8个学生,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总目标要求:
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1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新学期开始了,新的挑战也随之到来了,面对新学年的教学,我深感肩上的任务之重。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五个单元主题,即:一、夸夸我自己 二、温暖的家三、我爱我们学校 四、家乡的山山水水五、有趣的家乡风情。每个主题都不再 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区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使之加深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使知识意义化、价值化。
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为父母分忧学习人际关系,由自我走向人与人之间;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物产资源以及家乡的风情等。
二、教学总目标、教学重点:
1.以儿童的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的初步认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 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 整个教育的质量。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 夸夸我自己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真实的自己,体验愉悦。
2.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欣赏自己,发扬优势,建立自信。
3.通过画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4. 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的生活角色。
重难点:1、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欣赏自己,发扬优势,建立自信。 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措施: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第二单元 温暖的家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2.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 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4.指导学生学会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或在家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找父母谈心,并 付诸具体行动。
重难点: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 2.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教学措施: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 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
第三单元 我爱我们学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并能做简单的介绍。 2.学生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3.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 4.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图列,能够用简单的平面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结构图。 5. 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尊敬他们。
重难点: 1.学生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2.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尊敬他们。
教学措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灵活选用教材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 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单元 家乡的山山水水
教学目标:1.学习看地图的方法,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 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简单的图例、方向。 2.知道家乡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关爱大自然,萌发对家乡的热爱、建设家乡 之情。 3.了解家乡的过去,珍视家乡的历史,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了解家乡当前的基本情况,引导孩子们大胆想像家乡明天的美景。 4.让学生熟悉家乡的物产,培养初步的动手设计、包装、宣传能力。 5.初步培养调查、观察和收集、整理资料、判断是非和道德分析能力,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了解家乡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培养调查、观察和收集、整理资料、判断是非 和道德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家乡物产的丰富,感受家乡变化的巨大,通过自身的感受、探究和领悟,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敢,使之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萌发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措施 :拓展教学空间,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调查、观察和收集、整理资料,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五单元 有趣的家乡风情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节日,理解家乡节日的风俗习惯及风味小吃,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学生感悟家乡的节日,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民风民俗的继续研究。 3.使学生在了解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地名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4.通过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5.继承和发扬节日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自觉体制不良习俗和迷信活动。
重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学生感悟家乡的节日,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民风民俗的继续研究。 2.通过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3.继承和发扬节日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自觉体制不良习俗和迷信活动。
教学措施: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我的自画像第二周别人眼中的我
第三周心中有阳光第四周温馨的港湾
第五周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第六周 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
第七周说说我们的学校第八周校园里的发现
第九周给学校画张“地图” 第十周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第十一周我能为学校做什么第十二周看地图找家乡
第十三周家乡的山山水水第十四周我的家乡变了样
第十五周家乡明天更美好第十六周我喜欢过年
第十七周家乡的风味小吃第十八周小城故事
第十九周一起采风去第二十周期评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十一个模块,包括十个教学模块和一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语言呈现,第二个单元是语言扩展和语言连接单元。每个单元的题目都是单元的题目,同一单元的语言材料都围绕着这个题目。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感到熟悉和实用。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应用与这些话题相关的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方便课堂教学和学习。
新的教学单元由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单元:第一部分是听,指着图片找。故事文本展示部分。本部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本模块的主要句型和生词。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部分是听说。提炼本单元新句型,进行重点练习。大多以对话的形式。
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要求学生根据以上两部分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巩固新知识。
单元二:听力第一部分重复。更换场景,以对话的形式拓展新知识的呈现和应用。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根据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重点句型和单词,进行综合巩固练习。
第三部分:诗句或歌曲。通过唱歌和表演,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有趣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并复习本单元的新知识。
第四部分:游戏和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再现相关单位的主要语言点。
二、教学要求和目标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会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用词符合场合。
4、借助图片、手势、场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听懂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5、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做到文笔规范、工整。
6、养成良好的英语听、读、说习惯,自觉模仿语音语调,逐步培养语感。
7、能在任务型学习过程中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完成一项任务,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8、能够把学过的英文歌延伸出来,把学过的歌读出来。
三、教学分析
第九单元和第十单元:一般现在时的“将要”句型表示将来。
困难:
1、第一单元:你…句型和答案。你是不是…是……句型和答案的区别。
第三单元:单词的结尾表示复数的变化。包括有规律和无规律的变化。
3、第九单元和第十单元:如何理解现在时态单词go代表未来的概念?
四、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年级四班到七班共有209名学生。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坚实的英语基础。有正确标准的语音语调,有基本的语感。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态度认真,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新学期,他们也渴望学习和获得更多的知识,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会话和交流的能力。
五、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这本书比较难,学生可能会产生倦怠心理。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强听说的前提下,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和书面练习。尽量通过听说来帮助读写,通过读写来促进听说。
2、在我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用课本的空白页画作业表。用于抄作业和家长签名。使用统一的表格形式有利于统计和管理。每天检查作业,作业做得不好的学生两周联系一次家长。
3、为了整理出初三整本书的知识秘密,并立即分发给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明确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掌握。
4、开学第二周给家长一个“温馨提醒”,明确提出这学期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并具体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里帮助学生。家和学校携手共进。
5、在讲授故事文本时,利用阅读教学,借助教师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漫画,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感受故事文本。从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6、学生应该有机会通过活动和游戏来猜测、交谈、玩耍、画画、玩耍或唱歌。
7、复习课也要坚持利用情境,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大量的学习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完成复习巩固任务。
8、针对现阶段统一英语试卷的使用情况,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心理建设。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减少非知识错误,取得好成绩。
9、全年开展一次英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获得奖励。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一样媒材的效果,能经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必须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贴合三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资料设计课题。全册共有20课,资料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多个学习领域。本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进取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一样媒材的效果,经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2、学习比较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我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资料,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我的创作意图。
5、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四、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经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事,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本事。
五、教学措施
改革美术教学方式的途径之一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中学会创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被动的产品,学生更象是一条小溪,有着自我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教师则象一名善良的水利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忙小溪改善自身的水质,扩大流域面积。另一方面要引导与调节它们行进的方向,使每一条小溪都逐渐壮大为一片海洋。
1、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多点写生课,培养学生观察本事。美术课堂让学生走出室外,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寻找灵感,效果更佳。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写生,参观等活动。学生开阔了眼界。让一切事物尽收眼底,激发了它们创作的灵感,使同学们的观察本事有了进一步提高,也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供给学习舞台。
《学记》中早已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同学们经过相互讨论,能够互相加深理解。另外,教师能够采用幻灯片,录音机,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使同学们更直观的感知客观事物,这样会到达事半功倍,身临其境的效果。
3、作品展示,树立榜样。
展示是作品评价的另一种形式,也能够细分为短时间展示与长时间展示。展示是为解决儿童的困惑,激发儿童的创造才智,表彰儿童经过努力所取的超越自我的成绩而举办的。学生喜欢看同龄人的作品,当然对所展示的自我作品尤为感兴趣。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人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思维上显得更加活跃,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懂得偷懒了,日常作业出现拖欠现象。对基础知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灵活运用的问题,因此在复习阶段,要注重对已有的知识怎么样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训练。阅读,从监测和作业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学生刚接触阅读,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畏惧心理,既不愿意深一层阅读,好多学生认为不会就不做,不愿意在做深入思考,所谓的阅读习惯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理解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复习阶段,要通过练习,进行一定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
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错误较多,学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惧情绪,一提笔就觉得难。有几个后进生前面抓得不够,与自学性强自学能力好的学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师担心。
三、复习内容及目标:
目标: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课堂本和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相关题目)。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人物之间的对话。)
4.复习教材中的作文,以课文优美段落和学生佳作为例,进行指导(写事:课余生活、熟悉人的一件事;写景物: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去过的地方;传统文化、编写童话)。
四、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
基础部分: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读读记记、课文重点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部分:培养较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阅读题,文章要多读几遍,难理解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来读;圈划出重要的词、句);认真读题。
难点:
阅读(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难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下理解。)
作文(根据要求,审清题意,抓住重点,先想再写)。
五、复习形式:
1、复习内容要关注整体性
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然后我们再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进行练习。注意内容的整体性,可按一个个专题进行整体复习。
2、复习过程要突出开放性
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
3、复习期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复习习质量。在复习期间是很枯燥无味的,老师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布置呆板重复的作业,充分采取各种方法例如:把每次练习或模拟测试的优秀者,通过表扬肯定,或设立奖励机制充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挤时间开展一些合适的室外活动让学生放松一下,以促进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互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爱他们;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来指导复习。
六、具体措施
1、全面复习课文,根据学生能力,以读、背诵的形式在班级里开展课文诵读大赛,学生在家长处或者同学处完成,作出不同的记号,让学生快乐地再次熟悉课文。
2、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归类,以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类型和课堂本中出现的类型为要求,有时候采取考考同学的方法,将一类题目找出来,请其他同学来填答案。这样,可以将复习方式拓展到课外。
3、注重基础,坚持每天听写和优美段落的诵读展示。
4、结合试题进行精讲,可以选择部分题目全班一起做,有能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5、加强做题方法的指导,培养较好的读题,思考的习惯。
6、加强补差工作,争取家长配合,解除学生畏惧心理,提高上进心和积极性,耐心辅导。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三年级(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39名。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未曾接触过英语,他们对英语感到好奇,对英语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四、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略)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55名学生,包括28名男生和27名女生。在这学期的教学中,学生的生词和作业依然清晰明了,家里也没有作业的负担,所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愿意学习这门课,学习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汉语拼音。
个别学生需要复习巩固拼音,尤其是哪些元音要加声调,哪些元音iu和ui更容易出错。
2、新单词。
因为这学期的识字已经基本做到了默写和清课,大部分学生平时单词掌握的都不错,但是班上有十几个学生在掌握新单词方面有些困难。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该加强听写,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巩固。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字迹端正,字体美观。
3、读书。
由于本学期的课堂作业中有课内或课后的阅读题,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所提高,但仍有少数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文章后,有些同学因为理解能力差,还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也有一些学生总是做每一道题都粗心大意,旧爱把没时间做的题都扔掉了。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阅读练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注重教学生阅读能力和方法。要反复提醒和训练学生,在反复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始答题。
4、锻炼身体。
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所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方法,使句子通顺,文章生动。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存在错别字,文章缺乏具体生动性。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5、写作。
大多数学生都有良好的写作和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有乱写、写不好的坏习惯。注重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6、后进生的问题。
这个班有一个学生有些学习障碍,另外两个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自我约束能力差,五六个学生基础有些薄弱。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在短短十几天内提高和巩固他们的学习。
二、评审内容:
有26篇课文,8个练习,8个练习。整本书。
三、评审目标:
为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特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3、帮助后面的同学赶上团队,提高学习兴趣,享受学习的快乐。
4、讲练结合,讲精讲简,负担轻,质量高。
5、面对所有的学生,要培养学生在不舒服的时候弥补差异,这样好的学生会更好,差的学生会进步很大。
四、评审要求:
1、掌握本书所学的生词,包括同类词、同音词、复音词等。并能理解和使用它们。
2、熟练背诵和记忆本书要求的片段和文章。
3、能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章中心,感知文本中人物的精神。
4、能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经历或观点,并能初步做到语句通顺,突出重点,具体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掌握改写句子、基本修辞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6、复习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
五、动词(verb的缩写)审查方法:
一次复习一课,然后用单项和单元试卷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