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中物理教学总结(精选3篇)
本学期任教802、901班物理教学工作,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四主”高效课堂的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四主”高效课堂
通过学习和培训,我深深体会到我校“四主”高效课堂是植根于我校教学实际先进模式,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是我校教学改革的结晶。为了更好地践行“四主”高效课堂,一学期来我们课前认真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阅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心准备,结合“四主”高效课堂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让“探究式教学”深入课堂
本学期我深知作为物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四主”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主阵地,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坚持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效应和作用,把“自主——创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深入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提倡勤奋踏实的学风,认真落实教学常规
近年来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学习难度较大的数理两学科,大部分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少数学生学习无动力,纪律涣散。对此,我狠抓学风建设,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勤奋的学风,严禁抄袭作业,注重学习过程,追求进步淡化结果。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了从各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对那些基础太差的后进生,找他们谈心,了解原因,对症下药,让其知道学习物理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定下学习目标,对其时时督促、辅导,使之不断进步。
认真落实“备教辅改考”教学常规工作,认真完成教导处、教研组下达、分配的教学任务,以课堂为中心,把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力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少批评学生。
本学期物理教学,虽积极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努力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仍有很多不足和困惑:如何减小两极分化成效不明显;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成率不高;及格率、高分率不理想;极少数学生还没入门。这些都值得深思和改进。
从教几十年吾已老矣,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混到老。如今回头看却是两手空空,碌碌一生。因此,向同仁学习,慢慢学会育人教书就是留给我今后的路、今后的目标今后的追求!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4班和256班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本学期初我就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经过了一个学期,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如下感想:
一、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在教学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
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最近几天,高中部组织了各学科备课组长进行了“复习示范课”,我讲了一节《整体法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专题复习课。我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此刻将这一过程进行总结交流。
一、备课反思
高三复习综合性强,我在准备过程,参照了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同时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情景,进行了综合分析。在设计上,先讲方法,后由浅入深的处理相似问题,最终归纳,比较方法。我自以为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资料精练,习题选择合理,不足之处在于投影片制作粗糙,部分习题设计不严密。没有进行板书设计和一题多解设计。
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以前讲课有罗嗦、唠叨的毛病,自我不知不觉中说了许多重复的话。在本节课上,我注重了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语速也到达了自我的设计要求,在讲解与投影片相结合的过程中有提高。资料讲解与备课过程预设的完全一样,自我觉得选题恰当。注重递进难度,注重基础学习方法归纳,调动了学生学习进取性,确实有“启发性”的教学感受。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严重不够,没有单独提问任何人,也就不能将学生的真实思维暴露出来,感激评课教师在此处的指点。
板书过于简洁,给自我一种空的感觉,重点没有留在黑板上,强调的不够。(另一原因,因“连接体,整体法,隔离法”均不是在教材上体现的,对自我收集理解的概念均无明确定义。另一原因担心给学生一种再掌握“几个概念”的负担。)各环节过渡连接语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自觉连贯性,因果关系情景表达的不好。投影片应在多做几张。讲课过程中发现投影内有的应分开来放,突出一些资料会更好。
三、课后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在备课过程中,收集资料、使用资料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投影效果不好,学生看不清等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需不需使用?如何用?辅助效果如何?评价还需探索。
高三一轮复习注重“三基”复习,本节课专题设计我认为成功,高三物理还应有多少题?其他复习课如何体现教材?大纲和考纲的精神?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除做题外的更多本事呢?愿与同仁研讨、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