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实用八篇)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1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因素上,通过审视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老师应成功实现角色的转换:由知识的复制者、传授者转向建构者、促进者;由课堂的控制者、独自者转向引导者、对话者;由教学中的单一主角转向众多主角;教学也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分享知识,共同发展。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得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人文素质的提高,到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目标。

一、对教师要求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为此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进行准备:

1、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的一种信念和一种理想,是教师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确立这样一种理念: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不可多得的人师。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积极创新,勇于探索。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创造和实践就是一种教学改革意识和探索精神的体现。一种模式呈现程式化,就可能导致单调乏味。而学生总喜欢新的事物,每个新的事物却只有一定的新鲜期,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求变,而不能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魅力。

3、不断学习,拓展知识。在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悉教材,充分备课,才能从容应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才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授课重点时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憧憬。而学生质疑问难环节中,提出问题的不确定性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把自己的知识面拓宽、拓深。

二、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举措

1、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和学生学习心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课程使用不同教学法。如《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用讲授法、演示法、测量练习法;《机械制造基础》主要用讲授法、参观法法;《数字电路》主要采用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矿山供电》、《电力拖动与控制》、等课程就要用讲授法、实践观察、现场讨论等办法。同一门课程不同章节也会需要使用不同教学法,一般将启发式、讲授法、归纳法、对比观察法综合使用。如《机制制造基础》教学中,在钻床夹具一节讲解时,介绍基本概念及组成、分类时用讲授法;讲解工作原理时利用观察启发式;分析结构上的特点件时利用对比讨论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例如:《机制制造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可使用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有条件用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更好,把各种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直观地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与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3、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训教学

课堂教学在实训室中进行并不意味着实训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高职学生不仅要学懂理论知识,还要对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准确操作,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电力拖动与控制》这门课涉及各种电器元件的线路设计,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很难接受,在授课时安排一定课时到实训室教学,组织学生到生产车间,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电路与实行控制程序比较,教师帮助分析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也使学生获得顶岗的模拟锻炼。

4、项目教学法

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产业岗位对知识的要求趋于综合化、智能化,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要通过五年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有很大的难度,为寻求教法的突破,在《矿山供电》这门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试验。通过资源开发系机电教研室几位老师的通力合作,将《矿山供电》课程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始终,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驱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课程的专业知识。利用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操作中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5.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保持零距离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组织生产,并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矿山机电专业与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学生在校期间提出供更多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机会,缩短与实际岗位间的距离,尽快提升工作能力。

教学方法影响教学质量,为了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将不断努力,改进教学,争取取得更大进步。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2

为了解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及均衡发展的状况,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20xx年11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和新疆建设兵团开展了监测。我校四年级共32名学生参加了监测。此次监测工作在县教育局领导、视导员的指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根据要求圆满完成了此次监测任务。根据质量监测报告及测试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我校所抽取的四年级32名学生中,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状况较好。

一、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状况

1.学生的身体形态。从抽测的四年级的学生身高、体重计算“标准体重指数”比例看,我校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总体较好,大多数学生属于正常体重,肥胖学生数明显低于去年。

2.学生的视力情况。从抽测学生的视力情况看,我校四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虽然低于全国,但有上升趋势。

3.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从抽测学生的肺活量状况看,我校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及格率均与全国差异不大,但及格率明显低于全国均值。

4.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通过50米、15米折返跑、立定跳远和握力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弹跳与力量)进行了抽测。通过监测,我校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除15米折返跑项目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完成得较好。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我校被抽测的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总体较好,学生体质健康的合格率为96.0℅,但及格率只占了75.6℅,与全国相比成绩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

1.注意合理膳食,防止营养过剩,杜绝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四年级学生低体重率较高于全国平均值。大多数学生由于偏食,挑食,不注意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导致低体重学生人数出现增加趋势。学生的肥胖率虽然有了下降趋势,但我们不容忽视。当前,肥胖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出现“重智育轻体育”的严重现象。

抽测数据显示,部分学生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趋势。由于体制及评价制度问题,学校存在重文化教育,轻体育教育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各年级所开体育课课时量不够,每周每个年级只开设一节体育课很难满足学生的锻炼时间,导致抽测学生各项指标很难达到测试标准要求。由于体制问题,学校一味追求文化成绩,竟然将体育课和课外训练课占用。部分学生不良近视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高年级“小眼镜”学生尤为突出。

3.学生身体机能有待改善

肺活量是反映学生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此次抽测学生的肺活量指标情况较好,与全国没有太大区别,但及格率明显低于全国。部分学生受体重影响及没能很好地掌握正确呼吸方法与吹气方法,造成此项目测试成绩以及格、良好为主。也有部分监测教师业务不过硬对提供的数据不够准确。

4.活动减少,体能下降

虽然此次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均值。但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还有待改善和提高。造成我校部分学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人类的劳动及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由于我校属于城区学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时代,受父辈的宠爱,就连基本的家务都不愿参与,缺乏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辈的长期溺爱造成不少学生娇生惯养,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特别是耐久跑)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5.建立和完善体育课安全保障制度,出台校园体育课安全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确保教师及学生体育课享有的法律保障措施。

三、整改措施与对策

针对此次学生体质健康质量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对今后各校体质健康工作开展作如下整改,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和意见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三个层面端正思想、提高认识,要让大家都知道这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进一步完善监测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监测氛围

各校要把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与实施《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相结合,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要把精力集中到推进学生经常锻炼的环节上,防止和克服测什么,教什么,只抓“达标”,不管锻炼过程的本末倒置的做法,要把监测的具体项目落实到今后的体育锻炼课和课外活动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

3.建立健全体质健康监测机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两操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和落实课外体育训练。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步入新台阶。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体育设施硬件建设。对陈旧老化、精度不高的测试仪器要及时维修处理,要配足配齐测试器材,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的睡眠时间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继续落实各项“减负”措施的同时,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6.加强业务培训学习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监测质量。严密的程序、规范的操作是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监测结果有效、科学的关键。因此,各学校要把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灌输到每一位监测教师心中,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7.开足开齐体育课

学校要按照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学生的身体每天都能得到全面锻炼。

8.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坚持开展一年一次大型田径运动会或体育节,定期举办体育单项比赛,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合理开发校本教材研究,努力营造体育锻炼和谐氛围。

9.争取家庭的配合,让家长监督孩子的锻炼

积极动员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利用周末及假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培养。

10.作为教师要积极克服职业倦怠,杜绝放羊式教学的发生,认真上好每一节常态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基本锻炼。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3

第一、精心搭配学科教师

首先是精心挑选班主任。班主任个人的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教育艺术在班风学风养成中的作用是任何老师都无法替代的。可以夸张的说,班主任选成功了,这个班就成功一半了。

其次是精心挑选学科教师。挑选学科教师只看两点“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其它一切因素都可以排开。庸者想教的,不要他教;贤者不想教的,动员他教。通过这样的精心挑选,对全校教师的灵魂也是一次触动,客观上进一步弘扬了“教学质量是老师荣辱线”的正能量。

再次是精心挑选学科领头羊教师。学科教研的主要方向、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问题主要方法、学科的统一训练,这一系列问题要深入下去,要落实到每个老师身上,就需要一个学科领头羊老师。能成为初三学科领头羊老师,是一种至高的荣誉。领头羊老师带领全学科老师向预期教学质量目标靠近。

第二、精准把握考纲考点

对考纲考点的精准把握有三个途径。

第一途径是对当年的考纲考点进行仔细解读,解读分为个人解读,学科组集体解读,然后大家交流解读观点,最终形成共识。

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对近十年的中考题进行分析,找到他的基本的“考法”。明白考纲考点的“考法”,老师们在堂上才能多做“有用功”,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才能真正“高效”起来。

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评教会、教研会不停地修正对考纲考点精准把握,在实践中不停地改进对考纲考点落实情况。

第三、精细落实过程管理

一是精心深入班级管理:我校初三四个班,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务处副主任分别蹲点一个班。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常规监管、课堂监管、问题学生的监管。

二是精心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管理层每天有计划的听课,听课必交流。每次诊断考试,我首先带头与每个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分析每次诊断考试的成败得失及下一步的应对措施。深入课堂检查教师的“六认真”,有检查必交流。

三是精心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在老师的基本职责上提出“教书育人”并重的理念。只教书不育人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也是不可能把书教好的老师。在业务教学上提出了“分层教学、人人过关”的理念。分层教学的关键就是“辅差培优”,辅差的关键就是“人人过关”。在学生管理上提出了“严格要求、热情关心”的理念。只有“严”没有“爱”,那不是教育,只有“爱”没有“严”那也不是教育。二者完美集合才是完整的教育。

以上就是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一些具体的做法,请各位同仁多批评指正,以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新的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4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委员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我院矿山机电专业建设与发展始终不变的主题。我院是一所行业性很强的学校,“矿山机电专业”是我院在长期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特色专业,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在行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在“软件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支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具有一流水平的综合实习车间,并在开滦各矿设立了11个实习实训基地。为机电类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全面实施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面向社会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养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贯彻“三个面向”思想,以培养机电领域及岗位(群)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依托大企业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学过程的平台和模块、理论与实践、合格与特长的有机结合,确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教学运行模式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专业建设的目标:

1、转变教育思想,建立适应现代矿山机电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向;

2、建立一个2+1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与企业合作开发、编写、完善和整合一批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

4、创建一个有企业特色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实践教学的模块化;

5、创建出一批产、学、研结合、校企共建的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6、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同时,试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建立教学过程和人才达标的评价考核体系;

7、造就能够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双师型”教学教师队伍;8、培养学生具备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能力。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进行消化理解,可直接查阅外文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锻炼,基本具备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整体调试以及对技术含量较低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的能力。毕业生达到专科层次的本专业理论水平并获得相应工种和高级工资格证书。

二、专业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1、专业在办学上,要体现出发挥校企结合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的特点。专业方向要依据矿山机电技术领域及岗位(群)需求,及时动态地按生产需要进行调整;聘用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兼课以弥补校内专业教师的差距和不足;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行人才的目标培养。

2、课程的内容要体现能力素质本位,反映当前矿山机电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按需减少理论课教学,并将传统的“专业理论课”改革为“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形成新的教学系统和模块;对国外引进设备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采用模块式教学,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推进直观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按需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因材施教,实行专业教学与现场课题研究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调研去实习。

4、建立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和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强化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实施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跟踪调查。

(二)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突出实用性,文化基础课侧重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放专业实验室,改革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和自由设计实验项目。

4、“双师型”教师要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项工作,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发挥“双师型”的作用,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

5、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生产现场寻找课题,借助生产现场的设备,在一线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

6、选编适合的教材,突出生产设备的故障检查、分析、判断、排除的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彻底废除“老三段”理论教学体系,建立“2+1”的教学体系。“2”指文化基础知识体系,要相对系统化,以保证高专文化层次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数学课重点讲授应用数学,强化英语及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1”指紧密围绕专业方向所必备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现高、新技术特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趋向综合,各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有利于教学内容与知识的更新,同时还应有相对稳定的理论支持体系,使课程结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

为实现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近几年来,在教材建设方面学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1、专业基础课教材的建设,应优先选用高职规划的优秀教材,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水平达到省内先进;

2、专业方向课与选修课的教材建设,在选用国内优秀系列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发展目标与特色建设,组织特色课程教材的建设;

3、积极参与及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的编写工作,提高本专业的教材建设水平;

4、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使专业基础课的多媒体课件使用率达85%以上。按照“2+1”分段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使用近三年新出版教材达到总教材数的70%,使用自编教材、讲义部,专业基础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达80%。

五、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只有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在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基础性实践环节的建设

2、实习基地的建设

3、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将继续按照“引进来,送出去”的思路,培养和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

2、教学改革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重点加强教学内容、系列课程建设;专业基础精品课程、专业优秀课程的建设和特色课程的建设,符合教学规律要求具有创新的多媒体课件的建设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还需进一步提高层次和水平。

3、实践教学环节与基地建设还需要有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重点是在实验装备的规模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5

面向全体,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成了我在教学中亟待攻克的难题。我翻阅教学理论书籍,听名人专家报告,结合自己学校情况及学生情况,与同行反复探讨论证,提出并实施了分层教学法。

如何在同一班级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呢?我以我所教的数学课为例,来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对象不同,目标不同

由于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高低,接受、反应速度有快有慢,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合理地分类。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把学生分成A组、B组、C组三种情况。由于A、B、C组学生存在差异,C组学生基础好、能力较强。我就让他们多学、快学,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而B组学生相对次之,我就采取适当降低目标难度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办法。而A组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也差,我就采取“先降低难度,后逐步提高”的办法,即根据A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授所学内容,让他们听懂、理解所学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并逐步提高,由于A、B、C组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避兔传统的“一刀切”现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问题分层,树立信心

课堂教师的设疑对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至关重要,问题也应有层次。太难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再积极主动地回答,而是尽量回避,这样就会削弱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太容易的问题学生不屑于回答,觉得问题太乏味,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过易的问题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样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就让C组学生回答稍难的问题,让缺乏自信,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易的问题。这样,水平高的学生会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学习数学;而水平低的学生(B组或A组)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信心,逐步喜欢上数学课。

三、作业分层,提高质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学生的作业,课后练习进行分层,根据其难易程度分成A、B、C三类,C类代表有难度的题,B类代表较难的题,A类代表基础型的题。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不同能力的发展,我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类别的作业。A组同学只做A类题目,部分同学可以有选择地做些B类题,不做要求。B组同学完成A类和B类题,可以选做部分C类有难度的题。C组同学可以不做A类题,只做B类和C类有难度的题。这种分层作业改变了以往学生作业统一,不管优劣的不合理现象,杜绝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难的作业不做只等抄袭的现象,自主选择有挑战性的作业,也调动了各层次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以选择超出对自己能力要求的题目为自豪,从而极大挖掘了他们的潜力。C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扩充课外知识,发展其个性特长,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B组和C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逐步向A组学生靠近。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我发现分层作业即提高了学生作业的质量,也提供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受到学生的认同。

四、分类选优,扩大奖励范围

为了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扩大奖励范围,我按照三个小组的学生比例分别在三个小组内选出优秀生(成绩和品质方面)这样就避免了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得到鼓励。这种目标分割法,使得成为优秀生对于A组和B组同学来说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五、调动情感,注意非智力因素

以往课堂上教师“主宰”的现象已不符合教改发展的要求,而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若喜欢某位老师,就爱听这位老师的课,这门功课自然学得好,进步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发现A组和B组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而缺乏自信心,有的甚至自卑感很强,心理压力过重。因而学习没有起色。如何开导这些学生正视他们的不足,重树信心,成为我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厚望,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体验到成就感。对上课表现差,作业不认真的学生则加以正确的引导,用真切的言语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由于分层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刀切”现象,重视学生个体、个性的自主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A组和B组中的优生有了努力的方向,并以此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发展。实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合理、目标明确,在学习过程中人人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实施分层教学三年来我所任教的班级中两极分化差距明显缩小。A组学生人数逐步减少而升到B组,B组同学也有相当一部分升至了C组,C组人数明显增加。初步实现了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的优化。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6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这个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下头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我的工作。

一、语文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断改善自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帮忙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本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我在备课中,根据大纲要求,从班级的特点出发,着重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重点,创设种.种情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一切从学生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务必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大面积铺开,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我赋予教师真诚的爱,暗中给他们鼓励,扬其所长,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他们共同提高,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也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在不断提倡课程改革的今日,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和实践本事。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我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喜欢以及教师们的肯定。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根据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我努力做到了两个字:“爱”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靠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能够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理解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构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2、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我想,只要付出努力,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信赖你,也就愿意把心事倾诉给你,那样的话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3、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学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有着必须的帮忙和促进。应对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和家长会进取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使学生、教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7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深入分析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纠正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作为教育者,我们深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积极迎接和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今年我校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校,面对这样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指导下,我校精心组织、认真落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按时间节点顺利地完成了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商州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快速反应,成立了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商洛市商州秦韵初级中学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对整个监测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实施内容及安排确保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了确保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万无一失,刘文启校长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了质量监测工作部署会,并做了严格要求,进行周密部署,具体工作如下:

1、及时上报测试年级学生与教师信息

根据商州区教育局督导室的要求,孙建成按照《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抽样系统操作手册》中的有关要求与操作流程,组织八年级班主任收集学生信息,经副校长审核后及时登录信息上报及抽样系统按时上报本校测试年级学生和教师信息。

2、开展宣传教育

学校利用展板、LED屏等在全体师生中宣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明确本次测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强调监测结果不公布、不排队、不用于奖优罚劣,以统一思想,打消顾虑,明确认真、如实组织监测,并强调测试工具不得以复制、拍摄等任何方式留存,确保测试工具的安全保密。

3、学习跟进,责任落实

按照上级要求及密切关注工作的进行态势,让我们意识到责任和重要,为确保工作有秩序地进行,我校派3名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商州区教育局召开的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培训会议,回校后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工作手册》《现场操作手册》《演唱测试系统》,并观看了视频,明确了责任及操作流程。为确保学生对演唱测试系统的熟练操作,孙建成及时下载测试系统并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及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学校还安排老师利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每人2次的测试模拟练习。教导处负责学生考试的心理疏导及填答卡填涂的指导,保证了测试的顺利进行。

4、确保质量监测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学校对测试

学生名单举报电话、工作职责等进行了公示。

三、协同运作,安全圆满

质量监测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学校根据工作任务和对象进行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统一指挥,从而实现了我校的监测工作步调一致,优质高效。我校在试卷的接收、保管、开启、封装、发送等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监测中心的操作规程办理。认真履行各种交接手续,确保了国家监测中心试卷和我校监测数据安全。虽然国家监测中心在我校八年级最终抽取的只有30名学生,数量不是很多,比例不是很大,但组织工作同样纷繁复杂,根据我校存在的问题我们未雨绸缪,

自上至下提前作好了各校准备,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正是由于考虑周密,控防得当,我校的监测工作才能安全圆满的顺利完成。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8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因素上,通过审视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老师应成功实现角色的转换:由知识的复制者、传授者转向建构者、促进者;由课堂的控制者、独自者转向引导者、对话者;由教学中的单一主角转向众多主角;教学也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分享知识,共同发展。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得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人文素质的提高,到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目标。

一、对教师要求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为此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进行准备:

1、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的一种信念和一种理想,是教师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确立这样一种理念: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不可多得的人师。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积极创新,勇于探索。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创造和实践就是一种教学改革意识和探索精神的体现。一种模式呈现程式化,就可能导致单调乏味。而学生总喜欢新的事物,每个新的事物却只有一定的新鲜期,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求变,而不能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魅力。

3、不断学习,拓展知识。在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悉教材,充分备课,才能从容应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才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授课重点时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憧憬。而学生质疑问难环节中,提出问题的不确定性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把自己的知识面拓宽、拓深。

二、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举措

1、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和学生学习心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课程使用不同教学法。如《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用讲授法、演示法、测量练习法;《机械制造基础》主要用讲授法、参观法法;《数字电路》主要采用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矿山供电》、《电力拖动与控制》、等课程就要用讲授法、实践观察、现场讨论等办法。同一门课程不同章节也会需要使用不同教学法,一般将启发式、讲授法、归纳法、对比观察法综合使用。如《机制制造基础》教学中,在钻床夹具一节讲解时,介绍基本概念及组成、分类时用讲授法;讲解工作原理时利用观察启发式;分析结构上的特点件时利用对比讨论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例如:《机制制造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可使用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有条件用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更好,把各种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直观地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与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3.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训教学

课堂教学在实训室中进行并不意味着实训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高职学生不仅要学懂理论知识,还要对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准确操作,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电力拖动与控制》这门课涉及各种电器元件的线路设计,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很难接受,在授课时安排一定课时到实训室教学,组织学生到生产车间,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电路与实行控制程序比较,教师帮助分析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也使学生获得顶岗的模拟锻炼。

4、项目教学法

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产业岗位对知识的要求趋于综合化、智能化,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要通过五年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有很大的难度,为寻求教法的突破,在《矿山供电》这门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试验。通过资源开发系机电教研室几位老师的通力合作,将《矿山供电》课程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始终,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驱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课程的专业知识。利用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操作中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5.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保持零距离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组织生产,并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矿山机电专业与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学生在校期间提出供更多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机会,缩短与实际岗位间的距离,尽快提升工作能力。

教学方法影响教学质量,为了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将不断努力,改进教学,争取取得更大进步。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委员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我院矿山机电专业建设与发展始终不变的主题。我院是一所行业性很强的学校,“矿山机电专业”是我院在长期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特色专业,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在行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在“软件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支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具有一流水平的综合实习车间,并在开滦各矿设立了11个实习实训基地。为机电类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全面实施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面向社会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养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贯彻“三个面向”思想,以培养机电领域及岗位(群)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依托大企业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学过程的平台和模块、理论与实践、合格与特长的有机结合,确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教学运行模式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专业建设的目标:

1、转变教育思想,建立适应现代矿山机电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向;

2、建立一个2+1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与企业合作开发、编写、完善和整合一批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

4、创建一个有企业特色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实践教学的模块化;

5、创建出一批产、学、研结合、校企共建的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6、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同时,试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建立教学过程和人才达标的评价考核体系;

7、造就能够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双师型”教学教师队伍;8、培养学生具备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能力。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进行消化理解,可直接查阅外文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锻炼,基本具备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整体调试以及对技术含量较低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的能力。毕业生达到专科层次的本专业理论水平并获得相应工种和高级工资格证书。

二、专业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1、专业在办学上,要体现出发挥校企结合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的特点。专业方向要依据矿山机电技术领域及岗位(群)需求,及时动态地按生产需要进行调整;聘用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兼课以弥补校内专业教师的差距和不足;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行人才的目标培养。

2、课程的内容要体现能力素质本位,反映当前矿山机电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按需减少理论课教学,并将传统的“专业理论课”改革为“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形成新的教学系统和模块;对国外引进设备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采用模块式教学,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推进直观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按需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因材施教,实行专业教学与现场课题研究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调研去实习。

4、建立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和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强化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实施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跟踪调查。

(二)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突出实用性,文化基础课侧重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放专业实验室,改革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和自由设计实验项目。

4、“双师型”教师要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项工作,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发挥“双师型”的作用,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

5、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生产现场寻找课题,借助生产现场的设备,在一线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

6、选编适合的教材,突出生产设备的故障检查、分析、判断、排除的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彻底废除“老三段”理论教学体系,建立“2+1”的教学体系。“2”指文化基础知识体系,要相对系统化,以保证高专文化层次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数学课重点讲授应用数学,强化英语及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1”指紧密围绕专业方向所必备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现高、新技术特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趋向综合,各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有利于教学内容与知识的更新,同时还应有相对稳定的理论支持体系,使课程结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

为实现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近几年来,在教材建设方面学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1)专业基础课教材的建设,应优先选用高职规划的优秀教材,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水平达到省内先进;

(2)专业方向课与选修课的教材建设,在选用国内优秀系列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发展目标与特色建设,组织特色课程教材的建设;

(3)积极参与及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的编写工作,提高本专业的教材建设水平;

(4)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使专业基础课的多媒体课件使用率达85%以上。按照“2+1”分段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使用近三年新出版教材达到总教材数的70%,使用自编教材、讲义部,专业基础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达80%。

五、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只有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在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基础性实践环节的建设

2、实习基地的建设

3、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六、科研能力培养

七、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将继续按照“引进来,送出去”的思路,培养和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

(2)教学改革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重点加强教学内容、系列课程建设;专业基础精品课程、专业优秀课程的建设和特色课程的建设,符合教学规律要求具有创新的多媒体课件的建设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还需进一步提高层次和水平。

(3)实践教学环节与基地建设还需要有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重点是在实验装备的规模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