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护理岗位工作毕业实习总结1000字(精选3篇)
摘要:本文通过从儿科护理现状、儿科发展前景以及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提升儿科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缓解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才培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构成国家的细胞。因此,儿童的健康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护理服务也日渐增高,随着儿科医学的发展,儿科护理事业也在逐步发展。
1儿科护理现状
1.1儿科护理人才需求量大
综合性的医院中儿科对于医院整体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某些综合性的医院中的儿科逐渐成为边缘科室,甚至有些医院取消了儿科病房,仅仅留下儿科门诊。在20xx年后,很多医院的儿科发展都处于低谷状态,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儿科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和儿科床位的迅速缩减。低年资、高学历、合同制儿科护士流失较多。
1.2护理操作压力大
儿科护理操作较成人护理操作动作更精细,难度更高,如常规的静脉穿刺,头皮静脉输液等操作都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暴力事件高发、收入与付出不相符以及儿科护士缺乏安全感和尊重,导致巨大的工作压力,也是出现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1.3床护比不合理
目前儿科医院的床护比为1∶0.4,国内多项调查研究表明,此配置远不能满足患儿和临床实际护理操作的需求。中华护理学会的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秀芝在20xx年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会议上传达了目前儿童医院护理协作组达成的共识:目前儿童医院床位与护士的比例≥1:0.5,新生儿病房床护比≥1:0.6。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__年)》中显示: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医院的护士总数比例不能低于1∶0.8,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病房的护士总数比不能低于1∶0.6。“十二五”期间将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2儿科护理发展的前景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对我国儿科护理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儿童人口迅速减少,这段时期也是儿科发展的低谷萎靡时期。而20xx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目前儿科医护人员极度短缺的现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儿科护理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2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优质化的护理理念。同时护理服务领域已经从医院病房逐渐向家庭、社区、幼托机构延伸,由此突出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将家庭的因素考虑在内,让患儿的整个家庭参与到我们的护理工作当中,既能提高护理质量,也更容易让患儿接受,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儿童保健、康复护理、慢性疾病的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都可以在儿科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儿享受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既能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又能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
3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
《儿科护理学》也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传统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校院合作模式都取得一定的效果。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被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教学工作中,均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模式的改进对于培养儿科护理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缩短了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时间。不能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来培养儿科护理人才,应通过多渠道逐步加强儿科专科护士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医学界和教育界联合提出“医教结合”模式,将医疗、护理与学校负责学生健康的医护人员组成“联合体”,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4小结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学校共同合作,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寻求契机,将儿童的生长发育与疾病的影响联系起来,将护理患儿的工作范畴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学校甚至是家庭,创造医与教的无缝连接,填补儿童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空白。培养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和同理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现代的儿科护理人员,应熟悉国内外儿科护理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相应需要改进的问题,积极制定对策,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儿科护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很好的满足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陆英杰由动物医学系分配负责指导生物技术专业20xx届学生陈志明、廖俊杰、陈金龙和谢应新的毕业实习工作。具体学生实习时间在20xx年x月x日开始至5月x日结束。
这几名同学的实验单位分别为广东海大集团、江门得宝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佛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根据指导的具体情况对本次实习总结如下:
学生的实习目前的单位一般都是按照学生有意愿留在实习单位确定的,生物技术专业方面的学生亦是这样,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对实习单位和学校来说均比较满意。
与此同时,由于今年学校面临评估刚刚过去,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也是很严格,由此实习的学生也有许多争求实习单位的同意提前返校继续完成毕业论文的也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在过去是很少发生的,因此目前学生是自己先找单位实习的情况也有助于学生自由地掌握一些时间来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在不同的实习单位或地点学习到许多相关的知识。
本人到具体负责的实习地点进行指导实习,与其负责指导的单位领导及其工作的同事进行交换意思的过程中听取了实习单位的意见和同学们对实习单位的想法以及就业意向问题等等,对于他们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和提问的问题都给了一一做答,总体来说很多学生都能够认真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认真填写实习出勤表,而且对他们来说觉得实习过程中收获很大;当然也有许多学生不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没有经过指导老师允许就擅自离开实习单位的也有但
必定是少数,而且批评他们之后他们也能虚心接受。另外,在实习指导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
由于许多学生是自已找的单位因而有时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做业务出差等原因我们无法看到学生本人,不过我们也担心的是,
有些学生是否在做业务和出差的时候开小差做其他的或者因为这个实习单位不能把实习的学生留下势必造成他们仍想继续找工作的想法;还有一个问题即是我们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学生没有足够引起重视等都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在在的,日后要进行改善。总而言之,本次实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我们的学生也有许多在实习中找到了工作,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找到类似有就业意向的单位介绍给学生,同时实习单位也高兴,这样我们不仅满足学生和企业单位,而且对于社会需要来说我们也得到了充分的信息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次实习总结到此为止了,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20__年7月18日,我和我的同学们离开了母校,来到了我将在此度过1年的实习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因为是在故乡北京,所以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怀着激动又憧憬的心情,我们驾车一大早就到了医院,学校的老师和护理部的几位老师站在医院门口代表全院在迎接我们,从他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切的举动中,我们感觉回到家了。像是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由于行李很多,又拾掇了好长时间,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也感觉又饿又疲惫,但因为航天中心医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让远离母校的我们心里有了安慰。我们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好好的实习,与医院融为一体,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护理部的刘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由院各科室主任做了8次报告,包括:一、医院概况简介。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三、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四、医德医风教育。五、医疗文书的书写。六、有关护理知识的讲解。七、院内感染的讲座。八、手术室的有关知识。其间科室的代教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经过一周的培训,我对医院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首先,护理部的胡建军主任给我们讲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及规模,让我了解到我们医院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背景,以及发展潜力。同时,各科室代教老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对我们也作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让我们一开始就树立严谨的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形成我们固定的思维方式,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医院的警务力量也让我们在充实的工作中有了安全感。在此对警务人员为我们做出的工作而表示感谢,因为他们是我们医院实行正常而稳定的工作秩序的保证。医德医风教育让我切实感觉到了作为一名护士的神圣和务实性,我们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坚持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白衣天使"的神圣职权,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关于临床上具体工作,如书写医疗文书,护理知识和院内感染的讲座,让原本只具备理论知识的我们认识到了临床工作要干好是多么的不易,只靠掌握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同时,对正确的处理医护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医生和护士同等重要,不分谁大谁小,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治好病人。我认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更重大,工作更烦琐,值得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尊敬。
在航天中心医院这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我一定好好实习,充实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医院奉献出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