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人职业规划【优秀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你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还顺利吗?这也意味着,需要开始写职业规划了。职业规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页是细心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银行个人职业规划【优秀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1900字 篇1

近年来银行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层出不穷。刚刚阅读完《金融道》,描述的是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从只有一个光杆司令的“弱势银行”到致力发展为浙江第一金融品牌的崛起史。杭州广发在短短十年间取得骄人成绩的事实印证了这样一句话:“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它告诉我想要做在金融业做出一番成绩,单靠过强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具备全面的金融知识,较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高超的沟通技巧与应变能力、专业的服务意识、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等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彭老师课堂上讲过的银行客户经理为客户母亲千方百计买来所需中药还熬好后在送到客户家里,也是暗含此理吧。

谈到职业规划,我的职业理想是一名理财师,并且希望终有一天能有一个自己的理财师事务所,专门为客户做规划,就像今天遍布各地的律师事务所那样。在毕业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等基本证书,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毕业后三年内在金融业(首选是银行私人银行部门)打下基础,争取三至五年拿下CFP等相关含金量高的证书。我知道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理财师并非拿到一个证书就可以,而是要看他为客户能够创造多大价值。如果只有证书,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那么证书将毫无意义。但是我更愿意将其证书的取得看成是事业的发展的分水岭。人说“三十而立”,我想那时应该正是我为之奋斗促成事业腾飞之时。

20__年,因三家中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相继成立私人银行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而被银行业称为中国“私人银行元年”。今年,国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陆续开展了这一业务。可见,私人银行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又一个重点。PrivateBanking的发展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它通过客户经理向拥有高额净资产的私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高质量、专业化金融及相关服务获取收入。由于国内银行业仍处在转型改革之中,各项操作流程及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时日不久,精通银行业的本土专业人士的储备还处在积累阶段,外籍银行专业人才在本地化中面临着漫长的磨合期,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当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障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的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一个稳定的高收入富裕人群己经形成,我国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己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我们这些看似“生不逢时”的金融学生。但是我想这其中一方面对我国金融业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优秀的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凡事都辩证的看吧,只要通过不懈努力,软硬件都达到一定水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由此,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既有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理财师的价值是在实践中体现的。一个称职的理财师应该能够在实践中为客户创造出价值,帮客户做好合理的财务安排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理财是一项终身学习的事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理财师的称号才有价值。

首先我要把知识基础夯实。理财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涉猎知识广博,不仅要有经济、金融等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理财行业以及收藏、房产等相关的知识。特别注意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积累,运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因为知识膨胀、信息爆炸,某个时间点上正确的信息长期来看也许就是谬误了。第二是丰富我的社会经验,学习一点心理学,懂待人接物、“察言观色”的方法,学会挖掘客户内心的真实需求,如何与人沟通。客户的真实需求往往和语言表露出来的并不一致,如何识别客户的真正的风险取向,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

人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首先必须全面地认识自己。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我特意做了一份专业的职业性格测试,分析表明我的性格属“教导型”,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了解自己、并且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比较适宜在咨询业或教育界发展。报告还指出某些既要求懂技术,又要有很强的交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工作是我需要考虑的。其中重点推荐的岗位就有财务咨询顾问。报告中指出的“不够坚持”“容易松懈”等工作劣势是我现在就应该努力克服的缺点。

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我的人格属ENFJ型(MBTI理论),我有很强的“利他主义”情感,我也非常认同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晚年悟出的“享受生活,并且帮助被人享受生活”的人生意义。我愿意把“享受生活,并且帮助被人享受生活”当做我的人生追求。我想“理财师”的职业就可以帮助我实现这一追求。

银行个人职业规划 篇2

通常,每个员工在初次进入职场或工作到某个阶段时,都会展望或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规划和制定新的职业道路。对银行员工来说,尤其是初入职场的员工们,规划职业生涯更加重要。很多新进银行网点的员工都会先从柜员岗位开始做起,时间短的会在柜员岗位上工作一两年就走出柜台,开始换岗并尝试其它职位的工作,长的会在柜台呆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转岗;还有的可能在柜台里一干就是一辈子。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银行员工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既然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银行的员工们总会提前去考虑自身的职业计划,有些人会在刚入职场就规划好了十年乃至二十以后的职业人生,有些人可能只会规划最近一到三年的职业计划,有些人。无论如何规划自己的银行职业生涯,行员们(尤其是身处柜台的柜员们)都需要清楚地掌握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时候才是做出改变的最佳时刻?

职业角色转换的决定在职业生涯中随时都可以做出,有时候也必须做出。而且这个决定越快,越实际、越正确,职业生涯发展就越顺利。当改变职业角色的机会来临的时候,或者说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了职业角色转换之门的时候,作为底层行员(或柜员)的你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才是最能考验一个优秀员工能力的事情。

因此,每一个职业生涯的决定都需要行员们慎重考虑,积极对待。只不过,若有可能的话,做出职业转换的决定之前最好能够仔细地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未来发展的目标做一次详细的评估。具体来说,在做职业决定前要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有效性、战略和战术方案等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论证和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总体安排上合理、方法上合适、经济上合算的优化方案,选择在发展过程中进、缓、退的有利时机,确保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然,职业生涯的决定不是即兴而为,而应该是在看透自己、看清环境、看准机会之后做出的,任何盲目的决定都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决定是个连续的过程,要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分析总结后分段决定,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职业阶段、不同发展需要渐次推进。

案例对比:让自己掌握主动,对职业发展更有利

某行有一位老员工,一开始进入银行的时候,担任的是柜员的工作,勤劳辛苦,工作始终如一,十几年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丝毫没有了工作热情。对于这个柜员来说,她并不是业务不精,也不是不想离开柜台,而是因为领导一直没有让她从柜面的岗位上出来,因而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全听命于领导,领导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工作,没有主动和积极寻求通往另一扇门的机会,也缺乏工作的热情。因此,领导并没有给她更多的机会,而她也未争取换岗和晋升的机会,就这样一直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未来她的职业生涯还可能会一直处在柜台的工作。

另外一位银行的新员工则不同,从一加入该银行以后,便积极努力表现,发挥自己喜爱与人沟通交流的优势,和新老同事的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尤其是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非常卖力,而且为人处世和营销服务都很有技巧,很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两年工作之后,该员工和领导都有意向希望能转岗理财经理,于是,不久之后从柜台出来,走向理财岗位,专注服务和营销客户,并经常带领新员工营销,经营团队;三年之后,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晋升成为网点副经理,此后的职业之路越来越好。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老员工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找到及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没有看清楚银行岗位的竞争环境,更加没有把握住改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机会,所以才会出现与另一位新员工迥然不同的职业发展之路。因此,她们的案例值得每一个从柜员岗位开始工作的银行职员们反思,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受到重视,如何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之路。

通过反思,银行基层柜员们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认清自己的能力,更加要学会善于看准机遇,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突破。做好了这些,柜员们的职涯之路才会更加清晰。

看透自己

基层行员(包括柜员)在做出职业生涯决定时首先要看透自己,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来确定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自己看得越透,越容易确定自己向哪儿走,越容易知道自己能走多远。看透自己才能更好地凭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银行职场上拼争,才能不遗余力,又不做非分之想,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生涯的平衡,享受自己为职业生涯发展付出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看透自己的目标是要自己做自己的主宰。很多柜面人员都认为,通常一个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是由组织和领导决定的,工作岗位、职务责任等都是领导给的,表现出个人在职场中无能为力的情绪,从而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是不可取的。一个人一旦看透了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多大的潜力,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自己就能主宰自己的未来,自己就能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因,组织、领导等环境条件只是外因。所以只有自己本身过得硬,组织和领导就能给你创造适宜于个人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自己就是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主宰。

现在都讲定位,只有看透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自己能干的事没有去干,自己干不了的事却勉强从事,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

看透自己才容易实现个人素质能力与岗位任务的匹配,适应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容易高估自己,导致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自己的发展任务不匹配,最后还可能埋怨组织和领导对自己不重视。看透自己,就是真正确认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职业责任是否相互匹配,真心实意地去弥补自己素质能力上的不足,靠自己的内在素质去推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看清环境

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环境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一个银行柜员所受到的职业环境影响就更大。环境的支持度越大,职业生涯发展才会越好。准确了解外在环境能允许自己干什么,自己的职业生涯活动是否与外在环境相融合,当外在环境不适合自己现在发展时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以保持职业生涯发展状态与外在环境尽可能统一。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2000字 篇3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职业生涯 管理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不断推进,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随着行业整体蓬勃发展,特别是金融人才储备的总体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城市商业银行的新形势已不相适应,对人才的渴求越发迫切,对人才的科学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越来越多城市商业银行都意识到重视员工开发自身职业潜能的重要性,特别是新生代员工陆续加入员工队伍,他们普遍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不安于现状,心气较高,渴望对职业发展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参与权。对这类员工的管理可以通过创新机制、加强规划,引入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员工个人职业理想,打造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局面。

一、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受历史原因影响,人才队伍素质参次不齐,对人力资源的储备和使用缺少规划,随着年轻员工群体不断扩大,很多企业对这一群体在管理和培养上没有经验和先例,老的管理方法不能适应新一代员工群体的特点,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系统考虑和有效应对。同时,因为固有观念的局限和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限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还仅仅停留在较为空泛的层面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要么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要么缺乏实际的指导和帮助,不具备科学性和操作性,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员工在组织范围内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二、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从企业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业正在步入一个加速变化的时代。从企业发展角度看,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员工队伍建设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出现了人-岗匹配程度不高,员工激励不足,流失率升高等的问题。加之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除传统业务人才,其他新兴业务领域也急需大量人才储备。如何稳定员工队伍,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使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吻合,建立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互促进、和谐宽松的职业氛围,成为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

2.从员工角度分析。从员工和企业间的关系来看,随着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加大,员工更倾向于时刻准备重塑自我,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的基础上致力于组织的成功。员工们从内心希望时刻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了解企业未来发展对于人才需求要求的技能和行为,并对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方面有清晰的认识,企业能够有计划的提供培训、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自己的绩效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便应对将来的变化,员工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也使自己的竞争能力获得提升。

三、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将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加以全盘考虑,从横向上,要求各级管理者、员工本人都积极参与,从纵向上,贯穿个体整个职业生涯。

2.差异性原则。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环境三个方面的差异性因素,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企业特点,充分尊重员工个体差异,体系设计更有针对性。

3.阶段性原则。充分考虑到个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调整和安排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计划。

4.发展性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变化因素,从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的理念出发,把岗位发展和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使员工和企业都能在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受益。

四、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步骤

1.准备阶段。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人才现状、内部晋升通道、培训资源等进行盘点,初步确定未来所需重点岗位及职业技能的数量及质量,结合成熟的心理诊断工具,设计针对性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表,并通过试点进行反复修改。

2.导入阶段。推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员工宣传和解释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及操作步骤,并就如何填写职业生涯设计表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疑惑予以解答。

3.辅导阶段。建立员工职业生涯档案,人力资源部针对职业生涯中的个人自评及直线领导评估的汇总情况,经与外部专家讨论后,对员工提出个人职业发展意见,针对性地组织部分核心员工参与各类培训及职业辅导。

4.融合阶段。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只有与其他系统相融合并互相作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是以丰富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基础,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培训工具,进一步发掘员工潜在能力与特长,为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其次以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为支撑,让个人绩效考核评价充分发挥对员工的激励约束作用。再有以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为推动,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

职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旅程,工作作为员工与现实社会接触的窗口,往往理想与现实难以两全,在员工对于职业产生彷徨、迷茫的时候,为了保证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人性关怀。城市商业银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以现实条件出发,推动员工队伍素质建设,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融合与碰撞,将为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做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孙宗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实务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24

银行个人职业规划 篇4

1、自我分析:

我认为自己明确职业兴趣及方向,有一定的能力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势。

1)能力优势:头脑灵活,有较强的上进心,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强;相信自己行,能全神贯注,能够客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制定目标。

2)能力劣势:一件事做第二遍定会出错;做事过于理性,而有时候应该是按常规出牌的;有严重的个人中心主义,有时听不进别人的劝导。

所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不够的能力。平时要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的训练,譬如,要多练练写作,多看一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视野,等等。

2、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能力仅能维持正常的_生活,我的学习费用为全额贷款。我的父母亲的工作不够稳定,所以经济收入不稳定。家庭文化氛围一般,弟弟上高三,父母亲均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支持我们最低完成大学教程。

3、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于北方民族大学,生活环境一般,教学设施齐全,且比较先进,教学水平也较先进。

4、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渐渐增多,而且需求量渐饱和。不过,我国统计学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正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才能,希望以在千万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5、职业环境分析:

在我国,由于保险精算为新兴专业,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目前很大,社会需求供不应求,前景不错,但也因此,专业知识技能不够发达,(要干实事最好去国外进修发展),报酬也非常高。

6、行业环境分析:

将来我希望进保险公司工作。精算学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幼童期,不够壮大;但就业范围比较广,现在的医学、保险、经济等方面均可,容易找工作,待遇也很高,且国内此类高端人才及技术缺乏;正提倡培养该方面人才;现在自己多考些证,以更易游刃于上述就业范围。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500字 篇5

在做银行柜员职业规划之前先做一个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

在做职业规划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做一个深入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包括自己的性格、技能、学习经历等,越详细越好,并按照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排序。另外,在不足的这方面,你还应当思考,这些不足是否是不能改进的,有哪些通过努力是可以弥补的。

根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来对照一下自己选择的行业和职业所要求的特质,看两者是否吻合。

银行柜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与表达,服务意识,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准确解决业务、要吃苦耐劳,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如果以上条件你都可以做到,那么证明你是适合银行柜员这个岗位的。

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入职后,银行通常会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在紧张慌乱的渡过实习期后,你慢慢的适应了银行柜员紧张忙碌的工作,那么几年之后呢?这就需要有详细的职业规划来引导了。

一般来讲,银行柜员有两个发展方向:专业类和管理类。

所谓专业类,就是“柜员―理财师—资深理财规划师—第三方理财公司-成立理财工作室”的发展模式,管理类自然就是往银行高管方向发展了。

制定行动方案:

光是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行动方案来支撑,才有可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不足,自己还有哪一方面需要充电,应该怎样学习,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3800字 篇6

导读:你想要进入社会,找一份合适的工作,那你最开始需要做的是什么?是你的职业规划,通常,每个员工在初次进入职场或工作到某个阶段时,都会展望或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规划和制定新的职业道路。对银行员工来说,尤其是初入职场的员工们,规划职业生涯更加重要。很多新进银行网点的员工都会先从柜员岗位开始做起,时间短的会在柜员岗位上工作一两年就走出柜台,开始换岗并尝试其它职位的工作,长的会在柜台呆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转岗;还有的可能在柜台里一干就是一辈子。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银行员工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既然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银行的员工们总会提前去考虑自身的职业计划,有些人会在刚入职场就规划好了十年乃至二十以后的职业人生,有些人可能只会规划最近一到三年的职业计划,有些人…。无论如何规划自己的银行职业生涯,行员们(尤其是身处柜台的柜员们)都需要清楚地掌握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时候才是做出改变的时刻?

职业角色转换的决定在职业生涯中随时都可以做出,有时候也必须做出。而且这个决定越快,越实际、越正确,职业生涯发展就越顺利。当改变职业角色的机会来临的时候,或者说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了职业角色转换之门的时候,作为底层行员(或柜员)的你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才是最能考验一个优秀员工能力的事情。

因此,每一个职业生涯的决定都需要行员们慎重考虑,积极对待。只不过,若有可能的话,做出职业转换的决定之前能够仔细地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未来发展的目标做一次详细的评估。具体来说,在做职业决定前要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有效性、战略和战术方案等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论证和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总体安排上合理、方法上合适、经济上合算的优化方案,选择在发展过程中进、缓、退的有利时机,确保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然,职业生涯的决定不是即兴而为,而应该是在看透自己、看清环境、看准机会之后做出的,任何盲目的决定都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决定是个连续的过程,要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分析总结后分段决定,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职业阶段、不同发展需要渐次推进。

案例对比:让自己掌握主动,对职业发展更有利

某行有一位老员工,一开始进入银行的时候,担任的是柜员的工作,勤劳辛苦,工作始终如一,十几年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丝毫没有了工作热情。对于这个柜员来说,她并不是业务不精,也不是不想离开柜台,而是因为领导一直没有让她从柜面的岗位上出来,因而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全听命于领导,领导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工作,没有主动和积极寻求通往另一扇门的机会,也缺乏工作的热情。因此,领导并没有给她更多的机会,而她也未争取换岗和晋升的机会,就这样一直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未来她的职业生涯还可能会一直处在柜台的工作。

另外一位银行的新员工则不同,从一加入该银行以后,便积极努力表现,发挥自己喜爱与人沟通交流的优势,和新老同事的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尤其是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非常卖力,而且为人处世和营销服务都很有技巧,很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两年工作之后,该员工和领导都有意向希望能转岗理财经理,于是,不久之后从柜台出来,走向理财岗位,专注服务和营销客户,并经常带领新员工营销,经营团队;三年之后,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晋升成为网点副经理,此后的职业之路越来越好。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老员工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找到及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没有看清楚银行岗位的竞争环境,更加没有把握住改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机会,所以才会出现与另一位新员工迥然不同的职业发展之路。因此,她们的案例值得每一个从柜员岗位开始工作的银行职员们反思,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受到重视,如何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之路。

通过反思,银行基层柜员们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认清自己的能力,更加要学会善于看准机遇,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突破。做好了这些,柜员们的职涯之路才会更加清晰。

看透自己

基层行员(包括柜员)在做出职业生涯决定时首先要看透自己,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来确定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自己看得越透,越容易确定自己向哪儿走,越容易知道自己能走多远。看透自己才能更好地凭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银行职场上拼争,才能不遗余力,又不做非分之想,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生涯的平衡,享受自己为职业生涯发展付出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看透自己的目标是要自己做自己的主宰。很多柜面人员都认为,通常一个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是由组织和领导决定的,工作岗位、职务责任等都是领导给的,表现出个人在职场中无能为力的情绪,从而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是不可取的。一个人一旦看透了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多大的潜力,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自己就能主宰自己的未来,自己就能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因,组织、领导等环境条件只是外因。所以只有自己本身过得硬,组织和领导就能给你创造适宜于个人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自己就是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主宰。

现在都讲定位,只有看透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自己能干的事没有去干,自己干不了的事却勉强从事,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

看透自己才容易实现个人素质能力与岗位任务的匹配,适应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容易高估自己,导致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自己的发展任务不匹配,最后还可能埋怨组织和领导对自己不重视。看透自己,就是真正确认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职业责任是否相互匹配,真心实意地去弥补自己素质能力上的不足,靠自己的内在素质去推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看清环境

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环境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一个银行柜员所受到的职业环境影响就更大。环境的支持度越大,职业生涯发展才会越好。准确了解外在环境能允许自己干什么,自己的职业生涯活动是否与外在环境相融合,当外在环境不适合自己现在发展时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以保持职业生涯发展状态与外在环境尽可能统一。除了外在大方向的经济政策、社会环境因素以外,还涉及管理因素、岗位因素、领导风格因素、家庭因素等等。所以,职业生涯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银行网点的发展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并重视它,利用它,改变它,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有许多不由自主或是不得已的事情让你左右为难,环境成为重要的约束条件。这就是说,职业生涯的决定不可能单单从主观出发就能解决问题,还必须充分顾及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各项约束条件。只有职业生涯决定不与客观环境产生大的冲突,把约束条件变为适宜条件,让客观环境朝着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改变,这样的职业生涯决定才是可行的,才能把职业生涯发展的想法变为现实。如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银行的金融服务带来了挑战,对于基层柜员来说,如能更多地了解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知识,那么在领导方面也能有更多地话题,在向客户的产品推荐方面也能更加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和银行产品的差异,也会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展现更多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印象。所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职业生涯环境利用的越好越充分,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越有利。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人际关系也是职业生涯环境中的重要一环。首先是能了解上司和上司的领导的基本情况,如了解领导们的工作经历、职业升迁过程、在银行内的重要贡献等等,这些不仅能帮自己了解人际关系背后的东西,也能发现一些职业升迁的素质和个人能力,并且还能为深入这些人际网络中打下基础。其次,能了解一个单位中核心人物的人脉关系,以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最后,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上司和周围同事的人格特点,与他们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

看准机会

职业生涯管理是否能解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关键是能否看准发展的机会。职业生涯发展之路是不是有更多的机会适合自己的发展,看准机会、找到机会、及时利用机会,便成为职业生涯决定的重要一环。看到和找到机会才是是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连续工作,机会找准,找的合适就会成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时候,职业发展机会常常比较随机,很多时候会在苦苦寻找的它业不出现,却常常看到其他人总是能有好的机会。其实机会经常隐藏在繁复的事物背后,它更偏向那些有韧性的人,忙乱而粗糙的人是难以得到机会偏爱的。的办法就是做某一专业的行家里手,把手上的事情做得精确到位,机会就隐藏在这种精确和到位的背后。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什么程度,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就会在不同的时间里或快或慢地走近。只要对自己的专业了解的越透彻,业务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解决更多的专业和工作中的问题,就会有更多的人与自己共同分享精确到位的专业能力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就会注意到自己,机会就会主动找上门来,甚至有时想推都推不掉。

总之,基层柜员如果能够看透自己、看请环境、看准时机,在做职业决定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更主动;而越是看得透、看得清、看得准,决定就会越正确,越具可行性。

银行个人职业规划 篇7

进入银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银行安排从事培训和学习业务为主,也就是柜台业务方面;第二阶段,业务熟练之后,根据表现和能力,可以去做理财规划、资产管理、投资风险分析等;第三阶段,职位升迁阶段。光大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李松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在光大银行,更高的职位向同行_挖角_的并不多,反而是在内部提拔,如在基层的一条工作线或好几条工作线上工作了几年,业绩不错,大客户维护得也不错,是可以往上提拔的。

银行个人职业规划 篇8

1、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时间:2018年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拿到准精算师资格证。时间:长期

(3)攻读精算师。时间:长期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银行个人职业规划 篇9

首先,大学期间我学习的是金融学(银行方向),在学习上努力认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多次获得奖学金,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另外,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发表了论文一篇,参与课题立项一项。学习到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坚持培养和锻炼实践能力。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工作,担任院团委副书记、班长,杂志社社长,期间,认真负责、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20xx年7月至8月进入中国建设。第二,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较强,同时升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认真严谨,在银行实习期间参与过企业开户登记等工作,使我更加认识到认真严谨的重要性。注重效率又不失耐心的我非常喜欢银行这个行业,希望能够成为贵企业的一员。

二、短期规划

作为应届毕业生,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所以我希望能从基层开始学习,我也了解到银行培养新人有轮岗制度,可以让我接触很多业务。由于对具体业务现在还不了解,三年之内我会做到努力学习,全面掌握银行业的基础知识,同时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通过三年的积累,再根据行里的安排选择以后的发展方向。

交通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肯定。交行的整体形象,管理方式,工作氛围十分吸引我,是我心目中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我非常希望能进入贵银行,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自己的人生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我在此恳求您能够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展示我的能力。我会用行动向您交出一分满意的答卷!

后谢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关注。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3000字 篇10

关键词:胜任力;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基层央行青年员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99 -02

随着青年员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基层央行青年队伍的稳定性及青年员工对岗位的胜任能力已成为满足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履职需要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这些拥有高学历、高智商的青年员工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及自我实现,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路径的选择对于帮助青年员工找准未来发展方向,增强集体认同感及归属感,形成个人与组织共同成长的良性互动机制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基层央行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

基层央行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不同的职务对应相应的级别。职位与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行政职务主要通过选拔、竞聘等方式获得,专业技术职务则通过考试、评审、聘用的方式进行认定。职务与职级并重的“双轨制”晋升法,开拓了新的晋升渠道,青年员工即使在行政职务上得不到提升,也能通过专业技术职级的晋升提高自己的待遇。

二、基于胜任力规划职业生涯的优势

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David )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随后众多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胜任力的定义,试图以量化的方式找出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差异的个体特征。综合来看,胜任力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以之在某些具体职位上取得优异绩效表现的内在的稳定特征或特点。”具体来讲,一个人对岗位的胜任力主要由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两部分构成。掌握符合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易于观察和测量的外在表现,这部分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价值观、自我定位、特质和动机则是个体所具备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虽然难以测量,但却对个体的行为与表现起关键性作用。

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明确青年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需求、岗位职责,为其提供清晰的职业标准和方向,帮助其不断修订职业目标,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有效识别满足不同岗位的胜任力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该岗位选拔合适的人员,为员工的继续培养和教育提供具体的参照标准,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下表列举了传统职业生涯管理与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业生涯管理之间的主要区别。

概括来说,基于个人胜任力来规划其职业生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优秀个人的关键行为出发来确认职位要求,有助于员工客观分析自身优劣势,准确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二是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要求将管理的中心从“人―职”的匹配转移到“能―职”匹配上,保证组织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得到动态合理配置;三是有助于促进员工持续提升自我,以保持胜任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挑战;四是有助于个人和组织间建立共同的发展愿景。着眼于优异绩效,而不仅仅是个人达到工作资格的要求,注重工作过程,促使员工自觉将自我成长与组织发展融为一体,从而在实现个人能力提升的同时提升组织整体绩效水平。

三、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基层央行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开展以胜任力模型为关键环节的职业生涯管理,需统筹协调青年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与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发展,从岗位分析、培训、绩效考核、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着手,评估青年员工的胜任力现状和当前工作状态,帮助他们充分了解个人行为特质,设计出与基层央行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岗位分析

根据胜任力冰山理论,通过确定绩效评估指标、制定样本、识别关键行为、确认胜任力要求、确定模型检验等5个步骤,采用行为事件法,在对优秀青年具有的关键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青年员工胜任力标准。岗位分析既要体现显性的知识技能,又要体现能够决定行为及表现的深层特征。要针对具体部门分门别类制定细化胜任力标准。根据人民银行三定方案,可将基层央行岗位划分为五大类:货币政策类、外汇管理类、国库会计类、金融服务类、系统建设类,如货币政策类岗位强调宏观经济金融专业背景,系统建设类偏重沟通协调能力等,每大类再根据岗位归属相应设立子岗位,明确各岗位性质、职责等,编制《基层央行岗位胜任力指南》,发放给青年员工。

(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开发

依据分析结果,对青年员工的能力现状和胜任力模型所要求的岗位胜任力要素进行对比,评估二者的匹配程度,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并确定培训方案。

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将培训计划同组织需求、目标协调起来,根据能力分析的结果对青年员工进行职业生涯早期基本胜任力和岗位特征胜任力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兼顾通用能力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在对满足岗位胜任力需求的岗位技能和工作态度进行培训的同时,强调对员工个性特征、工作动机和自我评价等潜在胜任力因素的培养。

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学习培训档案,记录青年员工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培训考试考核结果,并作为奖惩、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对按规定应接受培训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引导青年员工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青年员工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

三是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通过青年员工在工作时间或情景模拟中的具体表现,检验其岗位特征胜任力要素掌握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结果帮助青年员工关注自身欠缺的胜任力因素,强化培训效果。逐步落实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管理

按照“目标设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沟通反馈”的环节对青年员工进行评估考核。在充分考虑基层央行发展目标在不同岗位中的职能分解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工作分析定义法,按照从部门到个人的方向设定考核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当青年员工完成某项任务时,所在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反馈完成情况,指出问题并一起探讨改进对策,帮助青年员工发现问题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方法;运用量化指标对青年员工的德、能、勤、绩、廉等进行全面分析测量,先分项评分,再综合评分,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业发展路径

充分遵循职业发展中能力增长的轨迹,为不同能力、不同特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青年员工提供既有利于培养和积累能力,又能实现个人和组织双赢目标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是分类别的职业通道。建立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并重的双通道发展模式,基于青年员工能力和个性的客观差异,帮助其确立不同的职业定位和取向,指导走管理通道的青年员工通过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实现职位晋升,走专业技术通道的青年员工通过技能和经验的提升,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

二是多岗位的复合培养方式。建立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为优秀青年的内部流动创造条件。以培养复合型青年员工为目的,有意识地安排轮换不同工作,让其学会多种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如新行员在实习期,在各个岗位上轮流工作一定时间,最后将其安排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上。

三是分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在引入阶段,可以通过安排实习导师的方式帮助新行员走出早期职业困境。在此阶段,要重点对职业要求、规章制度、岗位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注重集体荣誉感的培育,帮助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在成长阶段,通过建立职业档案和个人职业愿景申报等制度,准确把握这个阶段青年员工的特点和他们对于培训、成长、晋升等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路径,帮助其解决工作难题,开展以加深专业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4800字 篇11

浅谈职业生涯规划

一、兴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因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实践证明:在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众多主观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怎样发展和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例如,你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

兴趣可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和社会兴趣。物质兴趣与你的需要相关联,表现为对物质的迷恋和追求,例如收藏的兴趣;精神兴趣主要是指对文化、科学和艺术的迷恋和追求,例如旅游、写作、绘画、书法、摄影、发明创造等兴趣;社会兴趣主要是指对社会工作等活动的兴趣。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你喜欢跳舞、打球,可能是因为这些活动本身对你有吸引力,通过这些活动你会获得愉快和满足——这就是直接兴趣;你可能感到学外语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对它仍然兴致很浓,这并不是学外语本身会给你带来轻松愉快,而是学外语可以继续攻读学位,可以直接了解国外最新信息,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出国学习或交流等,是这些结果在吸引你学习——这就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相互结合,从而更有效地调动你的积极性。

2、兴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它往往短暂易逝,非常不稳定。处于这一阶段的兴趣常常与你对某一事物的新奇感相联系,随着这种新奇感的消失,兴趣也会自然地逝去。

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你的兴趣变得专一、深入起来,如喜爱网络文学的你很可能会成天沉溺于网络文学作品中。

志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当乐趣同你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乐趣便变成了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是你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兴趣是在一定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兴趣实际上是你需要的延伸。关于需要的理论,心理学家也有许多论述,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广泛地流传开来。

3、兴趣是怎样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

兴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你所喜欢的职业知识,启迪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一个人对某种职业发生兴趣时,他就能发挥整个身心的积极性;就能积极的感知和关注该职业知识、动态,并且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就能情绪高涨、想象丰富;就能增强记忆效果,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反之,“强按牛头不喝水”,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当然也就很难在该职业上发挥个人的优势、做出巨大贡献了。正像你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一样,具有一定兴趣类型的你更倾向于寻找与此有关的职业,特别是在外界环境限制较小时,你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2)兴趣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你才能——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有兴趣时,枯燥的工作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兴趣使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兴趣可以调动人的全部精力,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注意力、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投入工作,促进你能力的发挥,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曾有人进行过研究:如果你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你的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所从事工作没有兴趣,只能发挥你全部才能的20—30%。

3)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某一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孵化器”。兴趣是工作动力的主要源泉之一。对于一个人来说,对工作感兴趣,就愿意钻研,就会出成就——这正是兴趣的作用所在。一般来说,兴趣是你职业生涯适应的一个基本方面,可以为职业生涯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兴趣主要用于预测你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是职业生涯适应的一大标志。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不但让你感到满意,而且能够让你的工作单位感到满意,并由此导致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此外,多方面的兴趣可以使人善于应付多变的环境。如需变换工作,只要自己感兴趣,就能够很快地学会这门工作,求职成功,并能够在新的岗位很快地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因此,兴趣是职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将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你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做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

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生涯,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间断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功。

因此,在选择长期、稳定的职业生涯时,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自己对哪类工作感兴趣。只有将能力和兴趣结合起来考虑,才更有可能规划好职业生涯并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二、如何落实组织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现实的职业生涯发规划中,我们正面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员工的生涯和企业发展相统一,如何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以面对生涯发展中的要求,这也是大多数管理人员感到困惑的事情。

1、为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景对于企业内的管理人员来说,要为自己的下属建立明确的生涯前景并非易事。

我们在对员工确定生涯前景时,要考虑的不是员工的现有状况如何,而是要挖掘员工的潜质,设想员工发挥出所有潜能时将是一个怎么样的情景,这样就可以突破员工现有情况的局限,从而向员工描绘出一幅其所渴望企及的美好前景。

(1)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勾画出员工未来可能达到的状态。这主要应从正面进行,即多谈谈员工的优点,使员工突破自身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看到自身的长处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生涯前景。

(2)针对员工而非岗位。员工通常都有一种感觉,即希望生涯规划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而不是为岗位的所有人制定的,这样员工就会感受到自身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潜能,也就能体现出员工生涯前景的独特之处。

(3)生涯前景应对员工有激励作用。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的生涯前景设计应能满足员工的价值观和需求,必须让员工从中看到个人利益,以及这些利益对自己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使生涯规划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4)积极建立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需要的交集。

2、运用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提升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各个阶段的能力由于员工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尽快、可靠的将员工的能力进行提高,对企业管理人员而言,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一套好的工具有利于对管理人员提供帮助——建立员工胜任能力素质模型,以胜任能力素质模型作为辅助工具来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具体做法可以从下面去考虑:

(1)找出员工能力的强项和弱项;

(2)让员工谈谈对自己能力发展的想法;

(3)制定对员工能力发展进行提高的途径;

(4)争取与员工达成一致;

(5)共同确定员工能力发展的行动步骤;

(6)不断进行改进,并与员工进行沟通。

3、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避免的问题

(1)不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来批评员工。

管理人员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不要总是强调员工的现实能力与胜任能力之间的差距,以至对员工进行批评,打击员工的发展雄心,这样员工就不会感到兴奋而是感到收到威胁,有必要进行自我防卫。

(2)不要说教。职业生涯规划之所所以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是因为它能给员工带来更多的个人希望和梦想,如果管理人员越是要员工这样或那样,就会使员工感到自身能力不够,权利无法发挥,从而伤害其进取心。

(3)不要告诉员工必须改变自身行为。如果管理人员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对员工进行纪律教育而不是鼓励员工瞄准更高的高度。

(4)不要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时对员工许下各种有诱惑力的承诺。生涯规划本身对员工应该具有足够的激励作用,充满诱惑力的承诺本身具有缺陷——员工认为你是在贿赂他,而不是正在为他们发展进行考虑;而且一旦承诺无法兑现,员工就认为受到欺骗而适得其反。

即将走上社会,面对多彩而纷杂的行业和职位,无所适从的毕业生朋友,或者已经步入职场,但却感觉职业道路越走越窄的职场中人,是否需要暂时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职场人生,为今后的事业发展作全面、长远的打算?认真规划一下你的职业生涯?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从立场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组织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企业而言,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管理工程,因为它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组织机构的设置、企业文化、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等;同时,随着个体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方法上需要注意以下要素:

1、确定个体理想生存状态;

2、了解个体各方面素质特征和大的不可改变的社会现实环境,修订理想状态为可行的目标;

3、确定职业兴趣、理想职位和适宜工作氛围;

4、确定达到理想职业的可行性路线,制定短、中、长期职业进程;

5、确定目前状态和短期目标间的差距,寻找切入点,开始执行职业生涯规划;

6、阶段性小结、反思,并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科学的修订;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逐步的完善,开始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些公司甚至开始尝试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列为部门工作的战略组成部分,以协调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愿景,以此来组建更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精密的工程,要做好这个工程,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学历、热情、责任,更需要严谨的思考、科学的方法体系、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等等。在方职业生涯设计法体系上,大致形成了如下认识:

1、对员工的个性特征、倾向性及发展潜能进行测定和评价;

2、在了解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目标设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等;

3、经常性地与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专家开展关于员工职业发展的谈话交流,评析案例,听取专家意见;

4、开展基于员工个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这些培训开发不仅限于技能训练和知识培训,更重要的是在职业层面的岗位实践活动,岗位工作与员工的职业发展应是一致的;

5、关注职场信息,与人才市场等机构取得联系,了解各种职业信息及职业发展动态,如职业特征及职业要求,就业需求状况等。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借鉴和听取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意见、与当事人密切沟通、了解外部本职外职场和社会环境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1100字 篇12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于当今企业来说,最激烈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人选、最满意地完成工作,并且使从事人员获得最满意的薪酬,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邮蓄银行要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现问题及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作,既要横向的人员规划,招聘、培训、薪资、生涯等整合,也要纵向的邮蓄银行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整合。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人才的规划不合理、员工培训机制跟不上、薪酬制定得不合逻辑、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迷茫等。本实践报告以某市储蓄银行的员工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以下的问卷调查,共设计了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人们对当前的现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员工培训等都不是很满意,而不满意的也在少数。也就是说员工对当前的状态基本是维持在一种得过且过,不满意也没有不满意的情况中。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多达数的储蓄银行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其他的分析:在第四题中,每个银行都设计了培训课程。第六题对激励的种类选择中,人们选择奖励机制是最多的,达到45%,其次是考核机制,39%。问道是否有跳巢的想法的时候,有18%的员工有过这类想法,但是仅仅有4%的员工在计划中或是曾经计划跳巢事宜,更大多数的人是比较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有跳巢想法的员工,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对当前的薪酬不合理,想谋求更好的发展,他们对薪酬的关注度比较高。在最后一个问题,是否有职业规划的时候,只有5%的员工有想过这个规划,但是具体是如何设计的他们并没有实施,大多数的人是安于现状,没有想过职业生涯规划。

三、看法,认识

如何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开发,体现人力资源在邮政储蓄中的重要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的竞聘上岗制度、公平竞争的员工优化组合制度、人尽其才的岗位交流制度,营造一种有利于人才发展空间的良好环境。3.建立双重职业生涯路径,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与管理人员相等的职业发展机会。4.搞好技术职务系列评审工作,真正建立起有邮蓄银行特点的系统内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具体来说,技术职务级别可多层次。5.合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培训经费,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规划,明确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的要求。合理选择培训项目,对症下药,改善人才层次与结构。6.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某一职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因此银行要设计符合当前员工发展的薪酬制度,不然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员工想跳巢的现实情况。7.建立“学习型单位”,使员工队伍素质与时俱进。8.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绩效管理。。9、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未来职业规划 篇13

【真题还原】

如果你成功进入本行,谈谈你今后的工作计划

【考题目的】

银行职员入职后有一定试用期,考察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胜任岗位,通过此类型题考察学员对未来工作是否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是否做好了胜任岗位的准备。

【答题思路】

1、认清职位

了解职位、认清职位,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才能根据工作做好自己的长短期规划。这是规划自己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长短期规划

短期工作计划主要以了解、融入、掌握为关键词进行计划。具体了解工作,了解公司文化理念、规章**、办事流程、部门设置。融入工作环境、通入集体团队。掌握专业技能、掌握工作方法。长期规划以学习成长为主,向公司、向老员工学习提高自己,成就自我。

3、职业规划

个人与**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答题误点】

1、长短期相结合,切忌好高骛远或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脱离**过于自我,答题习惯用我觉得、我认为……忽视应该是先融入**,学习**,认真思考**及其运作价值,再谈改进问题。

3、眼见狭隘,考虑问题没有全局性,思考问题只顾眼前、局部,忽视长远、整体。

4、个人价值实现与公司发展脱离,忽视工作要以完成为导向。

【参考要点】

良好的工作规划是工作成功的一半,进入公司后,我会认真规划自己的工作,制定详实的计划,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首先,我会尽快的融入公司。通过不断的学习、请教**、老同事,尽快的了解公司,了解自己的职位……并以此为基础尽快开展工作。

其次,在刚进入公司主要通过学习不断地掌握提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圆满的完成**布置的各项任务,虚心接受**、同事的帮助教诲,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融入团队和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到最最完善。

最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公司目标的达成相结合,不断地在更多刚搞的岗位上为公司做出贡献,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

中公金融人提醒你,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换位思考,明白考查人员的目的。可以多看一些相关应聘的电视、刊物提高自己的`能力。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1300字 篇14

在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我们遇到很多求助者有这样的问题,这使他们饱受职业困惑之苦。如果你有同样的经历,你肯定不喜欢其中的体验。如果你未曾经历,你可以设想下面的处境,再加以体会。其实下面的某些情况,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概率很大。现在加以了解,以后遇到就有准备应付,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1、刚从大学毕业,准备好想找的工作又找不到,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职业好?没有准备去找的工作,是否能找到适合的?

2、刚入职的金融从业员,发现自己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才求学择业的。他闷闷不乐,自己在过别人要求的生活,自己的角色在哪里呢?

3、35岁的技术研发员,看到公司经营方向调整,同事们一个接一个被辞退。他完全被公司内部紧张的气氛所笼罩,自己应当为可能发生的事作什么准备?

4、38岁的主管,因为升职无望,职业停滞而郁郁寡欢,为了实现自己和家庭的需要,他的出路在哪里?

5、工作了的机械师,因公司裁员而失业,他对取得职业成功和自己能力的信心开始动摇。

以上情况,只是不稳定的经济、技术、就业市场环境中的少数几例。在当今经济生活快速变化、不确定的时代,只有哪些理解自己,知道在这个环境中怎样应对变化,并为自己创造机会,懂得从失误中汲取教训的个人,才最有可能获得满意的职业,并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对于迷茫的职业人,以下5个简单的步骤,就是你的出路。如果前面的步骤已经走过,那么,下一步就是你现在应付职业困境的措施;否则,就可以从第一步开始。

1、搜集关于自己和就业市场上各行各业的情况;

2、摸清自己的天赋能力、个性、兴趣、内心需要、希望选择哪些职业和组织;

3、根据这些分析,建立职业规划目标;

4、制定和执行达到目标的策略;

5、获得有关策略和目标的反馈,进行评估,返回以上步骤。

这些步骤,是你在职业困惑时的最佳指引。它们是一个职业规划管理的简要过程;是持续一生,并会循环出现的过程。需要提醒的是,只有你自己是自己职业的负责人,从上面列举的困境中,你可以发现,无论是父母、公司、上级、政府,都不能替你负责。即使你求助职业规划师,他们也是辅助你深入科学地做好以上的步骤,最终负责自己生涯规划的还是你自己。

究其原因,职业迷茫主要是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兴趣爱好、核心职业优势以及职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在职业生涯中一般表现为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自己的职业优势又在何处。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少有四个时期很容易陷入“认不清发展道路”的迷茫之中:

第一个时期是14-22岁,在这个阶段,个人承担学生与求职者的双重角色。主要的疑问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自我和职业的认识。

第二个时期是22-28岁,这时个人进入工作领域,逐渐熟悉组织文化,了解社会,建立了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段时期后,开始反思职业生涯的经验,是否适合自己。

第三个时期是28-35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疑问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事无成?”迷茫的主要原因来自工作带来的挫折感,以及对目前工作的不满情绪。

第四个时期是35-45岁,主要的疑问是:“接下去的岁月,应该做些什么?”在机会面前,很多人不敢贸然决定,因为从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在35岁到45岁之间,常常发生职业生涯危机。

银行个人职业规划 篇15

1、家庭背景: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我家在浙江杭州,杭州是省会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电子商务之都,生活品质之城。杭州金融业也发展也比较迅速,几个表姐从事银行等相关的金融业工作,所以对金融有点兴趣。所以毕业后打算进入银行工作。

2、市场行情:由于本人目前的专业为农村合作金融,一旦就业,行业基本上就定在银行金融业,所以在此对银行金融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银行业也在这几年对外开放,为了适应银行业间日益增长的竞争,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必将会对金融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举个例子,专家预测明年中国将缺理财规划师20-25万。另一方面,随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将会从事更多的国际性业务,这也必将造成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增大。

3、职业分析:

(1)、银行业的人员素质要求:目前银行的相当一部分的职位要求是大专以上(如柜台、大堂经理、会计和业务接线生等)。而中高层人员则是由原来的员工升迁上去或是银行在社会通过其他途径招聘而来的,而这部分的人员通常要求大专加上一定的工作经验或本科硕士,而高层人员则硬性规定要有一定的学历水平。

(2)、银行的工作条件和工资薪酬: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在被录用之后通常会被分派到中小城市的分支行,一定时间后视其工作情况再进行分派。就工作条件而言,中小城市的工作环境总体来说比不上大城市。在工资薪酬方面,视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而定,少的话在800-1000之间;一般在1000-1500的居多,少数效益好的银行或分支行会在1500-2000左右。除基本工资外的奖金或提成的多少则要视乎工作单位效益的好坏和个人业绩的高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