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这次为您整理了滥竽充数寓言故事(精选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古时候,齐国有个叫南郭的处士,听说齐宣王喜欢听三百多人合奏吹竽,觉得有机可趁,于是在齐宣王面前吹嘘一番,齐宣王信以为真,他顺利地混进了乐队,整天装模作样的,白拿薪水。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不喜欢听合奏,他要求三百人轮流吹竽供他欣赏,南郭先生听到此消息后,连夜收拾行李,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读完故事后,我想对齐宣王说:“如果您能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仅仅是听其言而信其行,那么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本事的人,就没有机会混进您的乐队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新开了花样跳绳社团,好多同学都想参加,我也想参加,可老师说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才能进入这个社团,虽然最后我没有被选上,但我仍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都喜欢的花样跳绳社团,没有像南郭先生这样滥竽充数的队员。
我想对齐湣王说:“别以为您的`这一招,吓跑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您就比您的父亲了不起,我觉得您花费这么多时间去欣赏吹竽,而白白浪费了治理国家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明智的。就像我们小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有些同学长时间地玩游戏,而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结果得不偿失。
我还想对那三百个乐师说:“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我相信你们都知道,那为什么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他呢?不诚实守信,难称君子者也。”
最后我想对那位自以为聪明的南郭先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故事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要想成功,不能靠一时的运气和耍小聪明,而要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学习真本事。
在宿舍,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寓言故事里的《滥竽充数》这则寓言。
这篇寓言故事可好看了!写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合奏队中,装模作样,骗薪水。后来国王死了,让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的儿子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想,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连夜逃跑。读完后,我对这则寓言印象很深。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对书里滥竽充数的故事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位南郭先生,混在为国王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直到换了国王需要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能灰溜溜逃跑的故事。
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教给我们唱儿歌、做体操,老师让我们跟着唱歌,我有时候就是嘴巴张了一下,从来不跟大家一起大声唱。做体操也是一样,混在队伍的最后面,随便晃晃手臂。回家后,妈妈让我告诉她上课教的`什么,我想了好久都想不出来。滥竽充数真是太不好了。
去年夏天我开始学习弹钢琴。钢琴老师要求我每天都要在家练习一个小时,我觉得很累,但是妈妈和奶奶还是要求我努力练习,不能偷懒,训练时不能滥竽充数,钢琴老师每个礼拜都会检查我弹的怎么样。一年时间过去了,我的钢琴技术高了不少,今年暑假我还通过了钢琴考试三级,我太高兴了!
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吸取这些教训,再也不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了。
我的感受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大人们工作时,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混日子,装模作样,骗人。这样最终是混不下去的。
滥竽充数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
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便逃走了。
因此,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求真才学,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