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566年唐高祖李渊的历史故事【优秀8篇】

唐代开国皇帝,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中华566年唐高祖李渊的历史故事【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高祖李渊有多少女儿 篇1

李渊一生一共有多少女儿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有些女儿可能在出生时就挂了,就没有记载。有历史记载的,按照《新唐书》所写,李渊共有19个女儿,分别是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万春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

唐高祖李渊出生在一个贵族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君主,所以李渊也继承了他父亲的能力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唐朝,这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简介,除此之外他的孩子很多,对于他的女儿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就有19位,这还不包括有些因为早夭而没有记载在史料中的,足以可见李渊霸气的帝王风范。

猜你喜欢:

李渊的皇后是谁 篇2

李渊的皇后是太穆皇后,窦氏。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

她的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娶突厥女做皇后,但不喜欢她。当时还是稚童的窦氏,却私下对武帝说:“天下还没有安宁,突厥还很强大,希望舅舅能控制感情,对皇后要爱抚安慰,以百姓利益为重。只要有突厥的援助,那么对付南陈、北齐就不成问题了。”武帝认真采纳了她的意见,使北周的势力进一步加强。后杨坚篡了北周位,年仅7岁的窦氏闻而流涕,自投于床说:“恨我生不为男子,以救舅氏之难”

窦氏的父亲窦毅见自己的女儿有如此远见卓识,对其妻(襄城长公主)说:“我这个女儿才貌出众,可不能马马虎虎地把她许配人家,应当为她认真选个好丈夫”。于是他就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贵族子弟前来求婚的,就给他两枝箭一张弓,射门屏上的孔雀。她与妻暗地里约定,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把女儿许配给谁。前后几十人没有一个能射中。李渊最后到,射了两箭,各中一眼。窦毅十分高兴,把女儿嫁给李渊。这就是“雀屏中选”典故的由来。

窦氏嫁给李渊后,一直是李渊的得力助手,隋大业年间(605—617)李渊任扶风太守时,得到几匹骏马。窦氏对她说:“皇上(炀帝)喜好猎鹰骏马。你是知道的,这些骏马可以进献,不能长期放在这里,如果有人告你一状,你必然因此招祸,希望你慎重考虑。”李渊拿不定主意,果然为此遭到贬谪处分。后来,李渊想起窦氏的话,这才多次寻觅猎鹰骏马去进献给炀帝,方保全了自己,很快被升为将军。

窦氏生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四子。帝未即位先崩于涿郡。谥号“太穆”,追封为皇后。史称“太穆窦皇后”。

李渊太原起兵 篇3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

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慨好客,喜欢跟他打交道。他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了,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刘文静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隋炀帝下令捉拿李密亲友。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牢监里。

李世民听到刘文静坐了牢,十分着急,赶到牢监里去探望。

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说:“刘大哥,我来探望,不但是为了叙叙友情,主要是想请您帮我出个主意。”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皇上远在江都,李密逼近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倒是打天下的好时机哩。我可以帮您收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打进长安,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可以取得天下。”

李世民高兴地说:“您真说到我心里去了。”

李世民回到家里,想想刘文静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倒是个难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可汗进攻马邑。李渊派兵抵抗,连接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给隋炀帝知道了,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李渊一听,吓得要命,说:“你怎么说出这种没上没下的话来。要是我去报官,准会把你抓起来。”

李世民并不害怕,说:“父亲要告就去告吧,儿才不怕死呢。”

李渊当然不会真的去告发,只是叮嘱他以后别说这样的话。

第二天,李世民又找李渊说:“父亲受皇上的委派,到这里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更加危险。只有照我昨天说的办,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渊犹豫了许多时候,才长叹一口气说:“昨天夜里,我想想你说的话,也有道理。我也拿不定主意。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能化家为国,就凭你啦!”

李渊把刘文静从晋阳牢监里放了出来。刘文静帮助李世民,分头招兵买马。李渊又派人把正在河东打仗的另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了回来。

太原的两个副留守看到李渊父子的举动反常,想出来阻挠。李渊借口他们勾结突厥,把他们抓起来杀了。

李渊又听从刘文静的计策,派人备了一份厚礼,到突厥可汗那里讲和,约他一起反隋。突厥可汗觉得这样做对他们有好处,就答应帮助李渊。

李渊稳住突厥这一头,就正式起兵反隋。李渊自称大将军,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做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做司马,又把兵士都称为“义士”。他们带领三万人马离开晋阳,向长安进军。一路上继续招募人马,并且学农民起义军的做法,打开官仓发粮给贫民。这样一来,应募的百姓就越来越多了。

唐军到了霍邑(今山西霍县),遭到隋朝将军宋老生的拦击。霍邑一带道路狭隘,又正赶上接连几天大雨,唐军的军粮运输中断了。兵士中还纷纷传说突厥兵正准备偷袭晋阳。李渊动摇起来,想撤兵回晋阳去。

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田野里有的是粮食,哪怕缺粮!宋老生也没有什么可怕。我们用义兵的名义号召天下,如果还没打仗就后撤,岂不叫人失望。回到晋阳,是断断没有生路的。”

李建成也支持他弟弟的主张。李渊这才改变了主意,取消了撤兵的打算。

八月的一天,久雨刚刚放晴。唐军一早沿着山边小路,急行军来到霍邑城边。李渊先派建成率领几十个骑兵在城下挑战。宋老生一看唐军人少,亲自带了三万人马出城。李世民带兵居高临下从南面山头冲杀下来,把宋老生的人马冲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头想逃回城去。李渊的兵士已经占了城池,把城门关得紧腾腾的。宋老生走投无路,被唐军杀了。

唐军攻下霍邑以后,继续向西进军,在关中的农民军的配合下,渡过黄河。留在长安的李渊的女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号称“娘子军”,响应唐军进关。

李渊集中了二十多万大军攻打长安。守在长安的隋军,要想抵抗也没用了。李渊攻下长安以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约法十二条,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并且暂时让隋炀帝的孙子杨侑(音yòu)做个挂名的皇帝。

第二年(公元618年)夏天,从江都传来了隋炀帝被杀的消息,李渊才把杨侑废了,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这就是唐高祖。

李世民取东都 篇4

李渊占领长安的同时,各地起义军也不断发展壮大。除了瓦岗军之外,主要的还有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不断在各地打击隋军。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自己知道末日来到,索性躲到江都,每天和皇后、妃子喝酒作乐,醉得昏昏沉沉。

他不愿听到失败的消息,但是心里到底发慌,对萧皇后说:“听说外面有不少人想算计我,且别管他,还是快快活活喝酒吧。”

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镜子,呆呆地照了半晌,说:“好头颅,不知道谁来砍它呢!”

隋炀帝担心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他身边的一批禁卫军兵士,多数是关中地区的人。他们眼看跟着隋炀帝没有生路,都想开小差回家。将军宇文化及利用兵士想回家的心理,发动兵变。宇文化及带领兵士,攻进行宫,派人把隋炀帝监视起来。

隋炀帝对监视的官员说:“我犯的什么罪?”

官员说:“你发动战争,穷奢极侈;相信奸邪,拒绝忠告;使男子死在战场,妇女儿童走上绝路,百姓流离失所,你还说没罪吗?”

隋炀帝说:“我确实对不起百姓,但是你们这些人也跟着我享受富贵,没对不起你们。今天这样做,是谁带的头?”

官员说:“全国的人都恨透你这昏君,哪儿是一个人带的头!”

隋炀帝这才无话可说,他自己解下巾带交给官员。这个作恶多端的统治者就这样被勒死了。统治中国三十八年的隋王朝宣告灭亡。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朝的东都留守杨侗(炀帝的孙子)和大臣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继续打着隋朝的旗号,对抗起义军。

东都周围本来是瓦岗起义军活动的地区,李密曾经多次打败隋军,但是因为李密骄傲自满,跟将领们互相猜忌,在跟北上的宇文化及人马打了一仗之后,力量渐渐削弱。王世充看准李密的弱点,发起一次袭击,打垮了李密大军。李密带着残兵败将,逃到长安投靠唐朝。

王世充赶跑了李密,自以为力量强大,把杨侗废了,自立为帝,国号叫郑。

这时候,唐军已经削平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元620年,唐高祖派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东都。李世民大军一出关,河南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起来。

李世民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从原瓦岗军和别的割据势力的降将中,收留了一批人。像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尉迟是姓,尉音yù,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带了五百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发现,发动一万多步兵骑兵突然围上来,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冲到李世民身边,用长矛直刺过来。李世民后面的尉迟敬德飞马赶上,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下马来。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突出包围,两个人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郑军阵地来回冲杀,吓得郑兵不敢阻挡。接着,后面的唐军源源不绝地上来,把郑军打得一败涂地。

从这年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唐军把东都越围越紧,日夜不停地攻城。王世充在城里严密防守,不断用石炮、弩箭袭击城外唐军。日子一久,唐军将士也感到疲劳,有人向李世民建议暂时停止进攻,回长安休整后再打。

李世民说:“现在四周各州都已经投降,洛阳成了一座孤城,迟早可以攻下,怎么能半途停下来。”接着就向将士发出命令说:“不攻下东都,决不退兵。”

王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偷偷地出城,赶到河北向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是河北一支强大的力量。王世充自称郑帝以后,窦建德也自称皇帝,国号叫夏,攻占了唐军许多土地。他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一面带领三十万人马,水陆并进,援救东都;一面派出使者给李世民送去一封信,要李世民退回关中。

唐军许多将军都被夏军的强大兵力吓得害怕了,主张暂时离开东都。但是有人认为王世充兵力还很强,缺少的是粮食。如果让窦建德跟王世充两军会合,用河北的粮食接济东都,那末胜利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一定要把南下的窦建德大军堵住。

李世民接受了这个意见,把李元吉留在东都继续围攻王世充,自己带三千多精兵北上,扼守武牢关(就是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窦建德大军到了武牢关,被唐兵拦住,夏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成功,李世民却派轻骑兵抄小路,把夏军的粮道切断了。

窦建德认为自己兵力强大,不怕攻不下武牢关。他拒绝了他部下和妻子的劝阻,命令全军出动,摆开阵势,鼓噪着冲了过来。

李世民上高地观察了夏军的阵势,说:“窦建德没有遇到过强大的敌手,从他的阵势,就可以看出他骄傲轻敌。我们只要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兵士疲劳的时候,一举出击,一定能打败他们。”

夏军兵士摆开阵势,准备交锋。但是,从早上到中午,还没有见唐军出来交战,兵士们又疲劳,又饥饿,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到河滩上舀水喝。李世民一见时机已到,就命令将士渡过汜水,直冲窦建德大营。

窦建德正和他的将帅在大营聚会,听到唐军骑兵突然冲来,赶忙指挥骑兵应战。双方发生了激战,阵地上尘土飞扬,箭如雨落。

李世民乘夏军不防备,带领一支队伍猛插到夏军阵后,举起了唐军的大旗。夏军将士回头一看,以为唐军已经占领大营,没有心思再战,争先恐后地逃散。窦建德在混战中受了伤,被唐军俘虏了。

窦建德失败后,李世民再回兵围攻东都。王世充还想突围,将士们说:“现在夏王已经失败,我们就是突围出去,也没有用。”王世充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向唐军投降。

窦建德被送到长安,不久就被杀害,他的部将刘黑闼(音tà)率领河北夏军,继续和唐军作战。唐军又花了三年时间,才把河北地区稳定下来。公元623年,唐统一中国的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唐朝皇室内部的矛盾却尖锐起来。

李渊起兵的结果 篇5

晋阳起兵,也称为李渊起兵,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场极其关键的战役。晋阳起兵前,中国的政权还集中在隋朝统治者手中,晋阳起兵后,中国的政权已经发生转移,这个转变是由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决定的,那么李渊起兵的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取得这个结果的?李渊起兵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李渊起兵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在筹备了一年之后,李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长安,废除了隋炀帝之帝位,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变相掌控了国家的实权,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李渊起兵的结果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中国的朝廷更迭,第一任开国者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的,而李渊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便能成功的成为真正的统治者,这点的确令人敬佩不已,那么李渊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一、李渊起兵的胜利,与李渊的谋略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对于李世民的诸多称赞,掩盖了其父李渊的光芒。李渊,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家、谋略家,在部属接二连三的请求起兵反隋之时,李渊并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下达命令,反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势,审时度势给予中肯的意见,并不断厚积薄发,养精蓄锐,为背水一战作充分地准备。

其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李渊起兵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还是因为隋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不能化解,隋朝朝廷已处于濒临瓦解的状态。

李渊起兵的结果,直接开创了唐朝,让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唐高祖李渊简介 篇6

公元566年,唐高祖李渊出生在了长安,承袭他的父亲,李渊一出生就是北周陇西成纪(现在的甘肃省秦安县西北)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这个贵族家庭不是别人,而是西凉开国皇帝(那时候还没有皇帝,应该称作君主)李暠的后代。

公元573年,李渊7岁,因李渊的老爸李昞离开了人世,便宜了李渊,因着嫡长子的缘故,继承了世袭的唐国公称号。

李渊年轻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曾经就职河南郑州和山西静乐的太远、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等职位。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公元626年,才享受了8年的皇帝生活,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个玄武门之变,成为了李世民眼里的男二号,退位给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的生活:唐高祖李渊退位后过得应该是闲云野鹤班的生活,美女相伴左右,偶尔在皇家重大节日宫宴的时候露露面,其他也就没什么大事了。不过李渊对被自己儿子逼退位的事情应该还是耿耿于怀的,毕竟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李渊也没有看破权利,对儿子总会有些愤懑。

唐高祖李渊生平简介 篇7

李渊,字叔德,世代显贵,其祖父李虎是西魏时期八柱国的其中之一,父亲李昞也担当要职,母亲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

公元566年,李渊的父亲去世,李渊才七岁,世袭唐国公,长大后为人开朗洒脱,又宽容待人。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将皇位禅让于隋文帝杨坚,李渊被任命为千牛备身,深得杨坚的信任。隋炀帝时期,李渊也担当要职,有过一段戎马生涯,并且战绩不错。

公元617年,李渊奉命镇压飞贼甄翟儿,大获全胜,此后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同年,天下大乱,反隋的叛乱频发,李渊于是在晋阳县令刘文静的劝说下起兵。十一月,李氏父子便攻入了长安,不久拥立杨侑为隋恭帝,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次年,杨广被叛军缢死,而杨侑被迫将皇位让予李渊,于是李渊登基为帝,定都长安,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册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李渊在位期间统一天下,勤理朝政,重视农业,发展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乃是一代贤君。但当初晋阳起兵之时,李渊曾答应立李世民为太子,事成之后立的却是李建成,这为日后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祸根。

公元626年,由于李建成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又策划诛杀李世民,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与李元吉,诛其后嗣,李渊于是让出军政大权给李世民,又立他为太子。同年八月,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公元635年,李渊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葬于献陵,庙号高祖。

李渊是如何起兵造反的 篇8

公元617年,李渊在李世民等人的说服下,决定在晋阳起兵。隋朝末年,各地频频爆发起义,当时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山西太原一带驻扎。晋阳县令刘文静和裴寂都是很好的朋友,三人在私下商量起兵之事。李世民想把这个计划告诉李渊,但是担心李渊不同意,迟迟没有说。

随后,裴寂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晋阳网罗了几位美女并献给了李渊。李渊喝醉后,裴寂将起兵之事告诉了李渊,李渊听后十分惊异。李世民借机向父亲细说了这个计划,并分析了当今局势,起初李渊不同意,随后被李世民和刘文静等人说服,决定在晋阳起兵抗隋。

李渊以刘武周和突厥南下为由,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实力。偷偷派遣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在各地招募兵马以扩充军队战斗力。没过多久,就有很多人响应,纷纷加入李渊队伍。当时,李渊招兵买马这一行为引起了王威等人的怀疑,他们认为李渊这一举动是想要造反。王威等人想将李渊父子骗往晋祠,以此除掉李渊父子,向隋炀帝邀功行赏。结果,他们的计划被晋阳乡长刘世龙所了解了,他便告诉了李渊。李渊和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污蔑告发王威和高君雅勾结突厥,想要让突厥族人攻打中原。随后,恰逢突厥兵进攻晋阳,李渊将俩人斩首示众。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公元617年农历七月份,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随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率领三万军队浩浩汤汤攻入长安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