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细致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9篇歌颂老师的诗句精选十五句,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引言
现代诗歌的形式比较自由、音律较为灵活、情感较为深厚,主要通过感染力较强的文字形式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并对读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及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能体会作者抒写的情感,但是对现代诗歌的知识点却难以了解[1]。本文通过对现代诗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文学魅力,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本文由收集整理赏能力。
2.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2.1了解背景,拓展阅读面。
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对诗歌本身进行详细的讲解,还需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诗歌寓意等)进行讲述,从而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有关诗歌的影片或者歌曲,来深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通过播放影片《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波涛汹涌、万丈狂澜的景象,并通过欣赏赞歌《黄河颂》来体会当时作者创作时慷慨激昂的情感[2]。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深深体会作者歌颂黄河的深意,同时强化爱国精神。
2.2吟诵诗歌,感受情感美。
在初次朗诵现代诗歌时,我们只能简单地掌握其基本音律和表层含义,不懂作者创作的深意和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也成了现代诗歌教学难点之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诵来增进对诗歌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朗诵我国现代诗歌代表人之一舒婷创作的《致橡树》时,初读时我们只知道这是一首主题为爱情的诗,再次朗读时则可以了解诗歌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等具有象征意义诗句的含义,经过反复的朗诵才能了解“橡树“与“木棉”的爱情观念,体会作者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爱情观念[3]。在朗诵时可配以适合的音乐,以营造出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2.3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
现代诗歌文字虽然简洁,但却很抽象,存在很多的象征性词句,让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教师在现代诗
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在学习《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对诗歌中的“山”含义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好像自己就是诗歌中爬山的人,吃力地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让学生感受到“山”所体现出来的沉重感。又如《秋天》一文展现的是乡村秋季的景色,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有置身其中的感受,好像看到了乡村的农舍,捕鱼渔船,还有幽静的山谷[4]。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4创新思维,尝试诗歌写作。
“学以致用”充分说明了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要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我们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模仿的方式来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一方面巩固课文知识,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学习《理想》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以母爱为创作主题写道:“母爱如雨露,滋润我的心田/母爱如阳光,温暖我的心怀。”这些语句虽然略显幼稚,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不仅提高了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而且掌握了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一、实用与审美:宗教韵文文学之风格
先秦两汉时期,用韵文形式反映宗教内容的文体呈现了实用与审美两种风格。从上古歌谣到《诗经》中的“颂”诗,再到汉代郊庙歌辞,其宗教表达皆以实用为目的。上古歌谣与古代巫祝文化存在密切联系。一些上古歌谣本身就是祝词或咒语。如《礼记》中的《蜡祝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1],即是神农氏命令自然事物各归其位而发出的咒辞。这些简朴原始的上古歌谣,是先民为提升其生存能力与生存空间而作,具有鲜明的功用性。《诗经》风、雅、颂三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原始宗教活动。如《小雅•鹿鸣之什•天保》第四章就是对宗庙祭祀的记载,其文曰:“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2]412这是对先公先王祭祀,祈求赐福的祝颂诗,表现了先民们的祖灵崇拜情结。又如《大雅•生民》:“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豋,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2]531该诗对祭祀后稷的情景,从人们怎样准备祭祀的食品到祭祀时的仪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而《诗经》中的颂诗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例如,《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其中《清庙之什》祭祀、歌颂周王室祖先的功德。《噫嘻》是春夏之际,周康王向周成王祈求五谷丰登的颂诗。而《丰年》则是秋冬之际,周人祭祀先祖及众神的乐歌。《商颂》中的《那》、《烈祖》、《玄鸟》是祭祀商族祖先的乐歌。这些祭祀乐歌,记载了众多的上古祭祀仪式,是原始宗教形态的诗化呈现,是先民们祈望得到祖灵庇荫、获得丰收、衣食无忧的现实诉求。这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宗教乐歌,传承至汉代以国家大典的方式得以全新演绎。汉代郊庙歌辞如《练时日》、《帝临》、《日出入》、《天门》、《后皇》、《五神》等,是汉代祭祀神灵与先祖时演奏的乐章,是原始神仙信仰与祖先崇拜的遗留、演化。由于祭祀活动在汉代已演变为国家大典的一部分,故郊庙歌辞也粗具规模,并对后世影响深远。郭茂倩《乐府诗集》对郊庙歌辞的发展历史、职能功用有详细说明,他说:“祭乐之有歌,其来尚矣。两汉以后,世有制作。其所以用于郊庙朝廷,以接人神之欢者。其金石之响,歌舞之容,亦各因其功业治乱之所起,而本其风俗之所由。武帝时,诏司马相如等造《郊祀歌》诗十九章,五郊互奏之。又作《安世歌》诗十七章,荐之宗庙。至明帝乃分乐为四品:一曰《大予乐》,典郊庙、上陵之乐。郊乐者,《易》所谓‘先王以作乐崇徳,殷荐上帝。’宗庙乐者,《虞书》所谓‘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也。二曰雅颂乐,典六宗、社禝之乐。社禝乐者,《诗》所谓‘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礼记》曰‘乐施于金石,越于音声,用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是也。永平三年,东平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称述功徳,而郊祀同用汉歌……按郊祀明堂,自漢以來,有夕牲、迎神、登歌等曲。”[3]可知用于郊庙祭祀、国家大典中的歌辞,主要用于“接人神之欢”,是娱神、祭神之歌曲。其内容既可反映帝王们的功业治乱,也是自古以来风俗礼仪之体现。而到了汉代,祭祀仪式更趋繁复,郊庙歌辞也日渐程式化、系统化,并为汉以后的统治者所继承、效仿。更重要的是,汉代统治者举行的郊祀与庙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也是建立与维护汉代大一统帝国的社稷行为。而郊庙歌辞的创制,体现了汉代人的政教与乐教,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对稳定汉代社会政治结构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先秦两汉韵文文体中,还存在以审美为目的的宗教表达,如楚辞与游仙诗。屈原作品中的神仙思想,呈现了鲜明的个性色彩。作者以审美的眼光来塑造各类神灵。在《离骚》中,屈原的神仙思想迥然异于普通的神灵崇拜。他不是祈求神灵的庇护,而是融入了屈原的个人情绪。作者或对这些神灵进行质疑与批评,或命令、驾驭神灵为自己服务。在《天问》中,屈原对自古以来的神话传说进行了质疑与考问。屈原对原始宗教、天命论的怀疑与批判,使得他作品中的神灵形象充满了屈原自己的思想因子,呈现出独特的文艺特色。再如屈原的《九歌》,《九歌》本是沅湘一带民间用来礼神娱神的乐歌,兼歌、乐、舞于一体。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悬解》认为,屈原的《九歌》是一出原始歌舞剧,《东皇太一》和《礼魂》是这出歌舞剧的序曲和尾声,称之为《迎神曲》与《送神曲》。也有学者认为“《九歌》是古傩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傩戏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4]。屈原对之进行了改造,既保持了《九歌》的巫歌本色,又渗透了屈原的个人情感因素与语言风格。然而,屈原对《九歌》的改造,不是出于祭神祈福的实际需求,而是借祭神的巫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愫。例如《国殇》,是为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而唱的祭歌,作者在文中歌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在《东君》、《少司命》中,屈原对东君、少司命的形象塑造体现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可见,屈原作品中的神灵形象是其个人审美观念的投射,是屈原按照自己的审美需求而塑造的,带有鲜明的自主创作意识。以审美为目的的宗教表达,还体现在以游仙为主题的诗赋作品。屈原的《远游》将古老仙话传说诗歌化,已初具游仙诗的雏形。汉代游仙诗的创作较多,如汉乐府中的《吟叹曲•王子乔》、《平调曲•长歌行》。这些作品不是为寻求神灵的庇佑而作,而是企羡神灵的生存状态,并以此作为人生的美好归宿而加以歌颂。再如汉赋中的神仙意象,也使一些汉赋带有游仙性质。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所谓“大人”即是轻举远游的“仙人”。司马相如对“大人”遨游天际的恢弘气势进行了渲染,以至汉武帝阅后“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这正是文艺审美的效果。可见,这些作品中的宗教表达不是以实用为目的,而是附着了作者的个性情结,具有文艺上的唯美特色。
二、说理与叙事:散文文体的宗教表达
先秦两汉散文中的宗教表达主要有说理与叙事两种方式。用理论阐释宗教理念的作品有诸子散文与道教经典。先秦散文如《老子》、《庄子》等诸子作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后世道教所吸收。此类作品既是宗教文学之本体,也是宗教思想之载体。《老子》、《庄子》作为道家著作,其哲学思想对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道教创立之初,道徒们就把老子奉为教主,将《老子》称为《道德经》。两汉以来,不断有道教徒对《老子》进行宗教性阐释。《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正是道徒利用章句、注释的方式改造《老子》中的哲学思想,使其成为宗教教义。非唯如此,在对《老子》哲学思想进行改造的同时,道教徒们也把老子这个历史人物进行神化,认为“道”“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5],这样老子与哲学术语“道”合二为一,演变成了道教的开山圣祖。唐天宝元年,庄子也被道教徒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易名为《南华真经》而成为道教经典。《庄子》论神仙与养生,强调出世、避世的人生态度,符合道教徒的心理需求。其言鬼神之实有、谈浮生若梦、论修炼长生,皆为道教所吸纳并成为道教教义的理论依据。而且,《庄子》对神人、真人的服饰、行为、生活环境进行了描述。其文想象奇特,辞藻优美,表达出神人超凡脱俗的意境,成为道教徒建构神仙世界的先声。如《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6]塑造了一位冰清玉洁、高蹈避世、逍遥自在的神人形象,因其语言优美,想象奇巧,意境瑰玮奇幻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庄子》运用大量寓言,构建了奇特的神人世界,在展现道家思想,为道教徒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因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7]的艺术魅力,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东汉时期出现了两部道教经典理论著作:《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太平经》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是早期道教纲领性的著作。《太平经》的核心内容以“奉天地、顺五行”[8]1081为本,“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强调“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9]《太平经》是以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为基础扩展而成,并非成于一人一时一地。故而《太平经》的思想驳杂,既上承先秦原始宗教、老庄哲学之遗教,又受当世阴阳图谶、神仙方术之影响。《太平经》在文体发展方面的价值较高。《太平经》主要是对话体、语录体形式的散文。除了语录体散文形式外,《太平经》中还出现了许多口诀、歌谣、谚语等。这与《太平经》的宗教性质有关。《太平经》中有许多修炼方法,因为早期道徒们的文化水准较低,师徒间的传授方式为口耳相传,故而将那些复杂的修炼方法编撰成顺口溜性质的口诀或诗歌,更便于道教徒记忆,并有利于扩大其影响。这种传教性质的作品在诗歌美学上的价值不高,但其促进了诗体的发展。例如《太平经》中的《师策文》、《道毕成诫》可算是中国最早的“七言诗”。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鼎派的经典著作,作者是道徒魏伯阳。据葛洪《神仙传》记载,魏伯阳乃“高门之子”,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准与文学修养。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运用了比喻、比拟等创作手法阐释道教理论,使干枯的理论显得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该书论述养生及炼丹术,暗示炼丹要领,多用诗体表达。《周易参同契》中有三言、四言、五言诗,还有辞赋。其中以五言诗最多,对五言诗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可见,早期道教徒善于利用多种文学手段阐述道教理论。《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的出现,在思想理论与创作手法两方面为道教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先秦两汉的宗教思想还以叙事的方式散见于史书中。《史记》与《汉书》对先秦两汉的宗教思想及其发展历程有详细记载。《史记》中的《封禅书》记载了自古以来帝王祭祀山川之历史;《秦始皇本纪》、《孝武帝本纪》对秦汉时期盛行的神仙方术之风、秦始皇与汉武帝求仙的经历都有细致描述。这些文字不仅让后人了解到秦汉时期的宗教风尚,也体现了司马迁本人的宗教态度。《汉书•五行志》专门记载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推验祸福,指导政治的事件。班固在《五行志》中对创立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论根据进行了简略的梳理,他说:“昔殷道驰,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治《谷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至向子歆治《左氏传》,其《春秋》意亦已乖矣;言《五行传》,又颇不同。是以?仲舒,别向、歆,传载眭孟、夏侯胜、京房、谷永、李寻之徒所陈行事,讫于王莽,举十二世,以传《春秋》,著于篇。”[10]1316其《汉书•叙列(下)》也云:“《河图》命庖,《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逌叙。世代实宝,光演文武,《春秋》之占,咎征是举。告往知来,王事之表。述《五行志》第七。”[10]4243可见,班固设立《五行志》的思想源头是儒家经典《周易》与《春秋》。这正是汉儒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周易》、《春秋》里的灾异之言进行附会并加以改造,形成天人感应学说的实践。《五行志》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记载了大量神奇、怪异、惊悚的画面。这些荒诞无稽,充斥着迷信、宗教色彩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承载着历史叙述的功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
三、从神话到仙话:道教文学之形成
上古神话是先民原始信仰的另类记载。例如《山海经》本为地理书,因其记载了许多古老的神话以及书中浓厚的巫教色彩,反映了先民们的宗教思想,而被认为是巫觋之书。袁珂认为,“《山海经》确可以说是一部巫书,是古代巫师们传留下来,经战国初年至汉代初年楚国或楚地的人们(包括巫师)加以整理编写而成的”。袁行霈也认为《山经》是巫觋之书,《海经》是秦汉间的方士之书[12]。正因为《山海经》的巫书性质,其思想内容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山海经》以神话的形态提出了长生不死的信仰。书中有许多关于“不死之山(《海内经》)”、“不死之国(《大荒南经》)”、“不死之药(《海内西经》)”、“不死民”的记载,这种长生不死的信仰是道教修炼成仙、长生不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书中记载的西王母,经两汉方士、神仙家的改造,成为道教神仙系统的女仙领袖。《山海经》中的西王母相貌极丑陋,似兽非人,《山海经•西山经》曰:“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13]59而道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的西王母摇身一变成为年轻貌美、地位尊贵、长生不老的女仙。西王母形象的演变,是神话宗教化的结果,深刻体现了道教或神仙家的思想理念,也展现了从神话到仙话的演变历程。《山海经》中的此类神话,为以神仙信仰为核心的道教提供了原始依据。再有同书《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十巫”,袁珂认为“灵山盖山中天梯也。”这十个巫师在灵山“上下于天,宣神旨、达民情”[13]454,虽然采药于灵山,但非普通的巫医。《山海经》记载的神、巫及其超常的能力、神奇的方术,再加上富于瑰奇色彩的神境仙山,既是道教神学的远源,也为道教文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既具有宗教意义,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 师友交情从此绝,衔恩暂遣分龙节。兵果难将胜负论,他生莫忘灵山别。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 师门立雪得心传,诏恩分务许优闲。凫飞难学王乔舄,身世相忘象外天。
4. 《酬问师》
5.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6. 师友相从气义同,报恩惟有厉清忠。长绳难系青春日,心迹兼忘出处通。
7. 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9.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12.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3.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14.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15.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16.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17.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18.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19.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0. 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21. 春满江山绿满园,桃李争春露笑颜。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
22. 《师蚕》
2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4. 《七绝·师恩难忘》
25. 三人行,必有我师
26.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7.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28. 《无题》
29.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30. 《蜂》
31.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32. 《蜂》白话译文如下: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赏析:这首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33.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白话译文如下: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赏析: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
34. 《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35. 三人行,必有我师。
36. 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37.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38.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39. 《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40. 《春夜喜雨》
41. 《无题》全诗如下: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4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3. 《寻雍尊师隐居》
4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5. 《新竹》
46. 《己亥杂诗》
47. 《一似梦瑶台》
48. 《远师》
49. 师心好善善心渊,承恩阔步青云端。料君难恋神仙境,从事能忘我独贤。
50. 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5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2.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53.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1. 《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晨迎旭日到偏西,风雨兼程不觉疲。育李培桃三万圃,精心竭力驾天梯。
4. 白发芳魂育栋梁,喜闻遍地溢书香。三江弟子文章秀,四海门生学识强。铁骨根根熬曙日,银絲缕缕御寒霜。清风烛影帘栊冷,唯恋耕耘翰墨芳。
5. 修枝剪叶付情真,有幸今生育树人。自感低微尤忘我,曾为高尚总劳神。一腔心血浇花艳,三尺书台授业新。苗壮参天成柱栋,笑迎桃李满园春。
6.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7.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8. 黑板为田笔作犁,耕完左右向东西。春秋冬夏园中育,雨雪风霜垄里施。喜看秧苗成大树,甘当水土化肥泥。灵魂寄予新生代,尽瘁鞠躬价也值。
9. 识知惠普恩师授,上古长今圣贤筹。文韬武略传承揽,满庭芳菲浩瀚都。
10. 曾经粉笔写春秋,跨越年轮片断留。师道尊严凭自律,儒心励志不贪求。村中看戏无遮影,野外过河先上舟。重教历来崇尚德,因酬解惑圣人羞。
11.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12.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13.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14. 桃李天下誉满荣,今日佳节已白翁。回忆当年三尺台,朗朗读书也童声。
15. 精撷鲜卉一掬红,感谢师恩教诲情。三尺平台培嫩绿,半生心血育骄英。蚕丝抽尽千般爱,烛火燎明万里程。甘守清贫梯作路,消磨豪气铸忠诚。
16. 《新竹》
17.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8.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9. 三载师生缘非浅,年少轻狂未知惜。
20. 唐刘商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21. 少小深知从教辛,求职未料入黉门。书声卅载吟成梦,粉笔一支握到今。恐负千眸光灿灿,何辞两鬓雪纷纷。逢人莫道囊羞涩,哪个丰盈哪个贫。
22. 弱柳飘风几度春,拜师贺岁探凉温。推门最喜双慈健,惠我文章更觉欣。
23. 向阳之花朵朵美,老树依然傲苍穹。师尊勤勉弟子规,致礼鞠躬尽瘁者,敬您一片园丁情。
24. 教书解惑已忘年,苦口婆心劝学贤。备课清晨迎旭景,纠差午夜伴星天。杏坛广撒千秋种,汗水勤浇万亩田。只望幼苗成大树,桃红李茂早开妍。
25. 三尺案台留笔粉,十年寒暑伴油灯。教鞭指引人生路,志力助飞期待鹰。
26.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刘商《酬问师》
27.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9.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30.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31. 一帘春雨杏花红,报与勤耕果硕丰。五秩光阴如昨日,常思那盏夜明灯。
32. 每念尊师记忆深,温和施教用情真。讲堂简陋多呵护,学子启蒙有耐心。桃李三千承大任,清风两袖捧经纶。匆匆卌载今相见,德劭年高健朗身。
33. 花谢花开又一年,教师节日夜难眠。曾经台上风华展,也在相思梦里牵。思父影,念师缘。秋风夏雨柳生烟。韶光顿逝从来速,往事悠悠浮眼前。
34. 天长地久有时尽,师恩绵绵无绝期。
35. 桃李灼灼春风里,徒可艳羡不可及。
36.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37. 更衣顿首致先生,仰慕之心久愈浓。寄意春秋屈子赋,放歌山水太白风。启蒙血酿及时雨,授业神灼指路灯。鹤发鸡鸣犹试剑,重阳纵袖送飞鸿。
3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9. 五城团拜续谐和,奏响新春岁月歌。热酒浇肠须品味,吾师情重涨心河。
40.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4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2. 陶情最爱游于野,又见师尊逛寿山。滤水冰心传祝语,飞鸿替我问平安。
43.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44. 三尺讲台怀信仰,无私奉献夜深眠。一支粉笔书千载,万史留名白鬓年。
45.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46. 一年一步一层楼,步步层层几多愁。桃李登高争艳日,园丁昂首笑难休。
47. 曹操曹丕曹植,为建安文学增色;苏洵苏轼苏辙,给唐宋诗词添彩。
48. 慈祥仍与梦中同,谐趣犹存学者风。往事忆来成昨日,浮生坐对若漂篷。抱疴漫咏丰泉月,赠玉亲移枕畔躬。拜读师恩情可见,冰心惠我醒愚蒙。
49. 过节怀恩拜爱师,头霜又白去年时。临春突发寒肢病,护体还须暖具医。强忍痛欺诠古典,笑由惊诈觅新诗。吟蓝自愧根基浅,德范依然是旧旗。
50. 晨迎曙色晚携霞,育李培桃抚幼芽。三尺讲台编锦梦,一支粉笔绘新葩。全心默默呵芳草,双手轻轻护蕾花。致爱致忠倾热血,鬓丝落雪耀云涯。
51. 讲台三尺写青春,教案千重费尽心。植李培桃添锦绣,几度惜才渴求真。年年学海灯前唤,岁岁书山榜上频。今日园丁祝愿送,鲜花喜意谢师恩。
52. 《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53. 十载寒窗习丹青,性修意雅了娉婷。松老燕去白驹过,最是难舍师生情。
54. 教师岗位不平凡,教书育人责任担。长年不辞辛勤日,累月不惧口舌干。学子人人育成才,花朵个个绣斑斓。品学皆优成栋梁,一代新人为国惔!
55. 虽欲再坐讲台下,面聆教诲安可期?
56.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佚名《新竹》
57.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58. 《己亥杂诗》
59. 《七绝·师恩难忘》
60. 书堂勤恳授真知,人类灵魂一面旗。浇灌田园心血洒,栽培花朵毕生痴。讲台音韵温桃李,粉笔颜容美课时。奉献终身清两袖,光荣永伴展风姿。
61. 《寻雍尊师隐居》
62. 四季讲堂三尺余,龙眼巧点作扶梯。万般幸苦不觉累,但愿育出千里駒。
63. 脱俗心追朵朵鲜,扶荷照影水云边。吾师未染红尘晦,自有芳香入腑田。
6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65.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66.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67. 甘甜酿造蜜蜂忙,历尽艰辛树栋梁。三尺讲台倾热血,千言笔墨授良方。蜡烛春雨园丁誉,苦涩耕耘桃李香。九月金秋风送爽,教师二字铸辉煌。
68. 解惑答疑育后生,不辞劳苦作园丁。伟人祭日心悲愤,苟且强欢苦闷增。
69. 培李勤为本,浇桃苦作舟。书山授道育英楼,粉墨染霜头。傲骨嫣然贵,清心更是柔。雕金琢玉竞风流,硕果耀神州。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齐): 大家好!
一、赞
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丙: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丁: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甲:又是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的秋季,老师开始了辛勤的耕耘,我们开始了新的学年。
乙: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带着秋的神韵向我们走来。
丙:难忘的学生时代,难忘的恩师!
丁:在这欢乐的时刻,请让我们一起祝福天下的老师--
(齐):祝福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丙: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丁: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合:老师您好!
甲:《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话
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守着一方净土,勤耕三尺讲台;您用粉笔挥洒激情,用生命熔铸崇高;您默默无闻,您无怨无悔。
女:从您的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梯,什么是奉献,什么是言传身教,什么是永恒的真善美……在这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老师,我们有很多话要对您说,下面,我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里的感激和祝福吧。
(依次点学生起来,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如:板报,绘画,手工,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男:尊师,爱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行动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三、颂
女:您吸引着我们求知的目光;您让知识的清泉丁冬作响。唱不尽赞美的歌,写不尽怀念的诗行 ……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男:耳畔常响起您的教诲,心中常忆起您的面庞。老师!在您的节日里,您的孩子们,为您而颂歌,为您而吟唱!大家掌声欢迎!
(请表演诗朗诵和歌曲的同学上台表演)
第一首诗歌
1组:老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2组:老师是火,点燃生命之灯;
3组:老师是灯,照亮前进之路;
4组:老师是路,引你走向辉煌。
1组:感谢恩师,感谢您们的谆谆教诲;
2组:赞颂恩师,赞颂您们的美好心灵;
3组:铭记恩师,记住您陪伴我们成长的所有日子;
4组:祝福恩师,祝福高尚的您们永远健康,欢乐!
第二首诗歌
谢谢您,老师
您教给我们“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您教给我们“敏儿好学,不耻下问”。
您教给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您教给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教给我们知识,教我们学做人。
老师啊,是您用双臂擎起了我们的明天。
我要说声“谢谢您!”
我们要说声:“谢谢您,老师!”
四、演
女: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师恩重如山,学生怎能忘。一句句感人的诗句,一首首动人的歌曲,献给我们敬爱的老师,祝福您,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男:您是春天的第一缕春风;您是夏天的第一场甘露;您是秋天的第一束阳光;您是冬天的第一场雪花。在您的节日里,真诚地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下面请才艺表演的同学上台表演,大家欢迎!)
五、唱
男: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上,你是鼓满我船帆的一阵风,载着我驶向遥远的彼岸。
与历史有关的诗歌种类分为“史诗”、“咏史诗”和“诗史”。
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如《荷马史诗》。
咏史诗是后人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写作的诗歌,“追怀古人古事,凭吊名胜遗迹,抒发自己的见解与抱负”,达到借古讽今针砭现实的目的,篇幅比史诗短小得多。咏史诗的开山祖师是东汉的班固。他的《咏史》诗,歌颂了汉文帝废除肉刑这一历史事件。隋炀帝征发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乘龙舟游江都,沿途的官员为招待他,生活极端奢侈。唐朝诗人皮日休写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汴河怀古》),既有批评,也有赞扬。历代咏史诗的名篇还有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牧的《赤壁》、李商隐的《马嵬》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可归入咏史诗范围中。
诗史则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诗史是当代人对当时社会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等)的诗性反映,注重比较客观实际地表现社会画卷,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较为可信的资料。中国古代有“六经皆史”的说法。《诗经》中的“鲁颂”、“商颂”、“周颂”即为诗史。建安诗人创作出大量生动描绘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繁盛转向衰落的时代,他将“安史之乱”的痛苦经历,写成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晚清时期,“诗界革命”中成就最大的是黄遵宪,他的代表作有《冯将军歌》、《哀旅顺》、《台湾行》等,反映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重大事件,他的这些诗歌就是诗史。1931年5月,调集反动军队二十万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指挥中央红军向敌军猛烈袭击。战斗胜利后,红军从富田向东横扫,一直打到建宁,十五天走了七百里路。为此写下诗篇:“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写的诗史,篇目较多,与长征有关的诗词如《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其他诗史有《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等。我们说诗史较“史诗”真实可靠,是因为诗史描绘的是作者或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史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1949年4月写作的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教师要在学生们齐声朗读后,予以点拨,教会学生做有关这首诗歌的材料解析题。诗句“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三大战役后的渡江战役;“虎踞龙盘今胜昔”,南京即为“虎踞龙盘”之地,是六朝古都(古人认为此地有帝王气象),定都南京的还有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写的这首诗歌里,特指政府所在地。联系下一句“天翻地覆慨而慷”,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反动政权覆灭了。抗战时期的诗史,当推田间的《致战斗者》。若将歌词也视作诗歌,还应包括《在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义勇军进行曲》等。而《南泥湾》、《生产大合唱》、《二月里来》等歌词真实地再现了大生产运动开展的空前势力盛况。集体创作的《天安门诗抄》反映了十年“”的黑暗现实,很好地发挥了诗歌的战斗精神,和鲁迅的杂文一样,是戳向反革命集团的一把把匕首。
(旁白:放音乐)
a:各位同学
b:各位老师
合:大家下午好
a: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
b:在这在这万众欢腾、神州共庆的时刻
a:我们又迎来了祖国67周年的光辉华诞
b:让我们共同问候
合:祖国啊,母亲,您好!
a:让我们共同祝愿
合:母亲啊,祖国,愿您永远年轻!愿您更加富强!
b:值此中秋逢国庆、天涯共此时之际
a:我们特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主题班会
b: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国庆相逢会,本次我们的主题班会活动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歌唱、舞蹈、诗歌朗诵、猜灯谜等。
a:我已经看到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了,那么我们就废话少说,马上开始我们的活动吧。
b:嗯,是的,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合:8涉外文秘“迎中秋庆国庆”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鼓掌)
a: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下面由全班同学一起来合唱歌曲《歌唱祖国》
b:《歌唱祖国》,其歌词洋溢着幸福美好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前程似锦的远大憧憬,富有气势,让人听后意犹未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和着优美的旋律,伴着跳荡的音符,让我们点亮灿烂的星光,挂上绚丽的彩虹;为青春而舞,为理想而舞,舞出我们的个性,舞出我们的激情。下面请欣赏街舞《…………》
a:同学们,你们是否曾歌颂过我们的祖国,歌颂她过去走过的不平凡的6年,歌颂过她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颂祖国六十华诞》。
b:改革开放至今,社会在进步,科技和经济不断在发展,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是历史的转变,同时也是一个时代蜕变的结果。下面请欣赏xxx同学带来的歌曲《看我七十二变》。
a:中秋逢国庆,可谓双喜。中秋节它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不断改变,中秋节传统的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祭月、拜月等有些虽已经被现代人所遗忘,但是放焰火、观灯会、猜灯谜依然是几千年来的不变的传统习俗。
b:是啊,其中猜灯谜是最有趣的一项活动。说起猜灯谜,早在XX多年前它就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了,当时人们给它叫“搜辞”或“隐语”,到了隋唐时期才更名为“猜灯谜”。猜灯谜它在古代的唐、宋、元时期及为昌盛,上到九五至尊的皇帝,下到平民百姓,老到白发老翁,下到三岁孩童,都会都喜欢猜灯谜。
a:真可谓是全国上下乱起一场猜灯谜的热潮。其实在如今的社会猜灯谜也是很普遍的,大家都把猜灯谜作为节日里增添乐趣、开动智慧的一种游戏,所以一直受到欢迎和喜爱。
b:是的呢,我个人也很喜欢猜灯谜,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喜欢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准备了十道猜谜题,我想大家会有兴趣来参与。好,下面我们来看题。(显示ppt)
a: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在中秋节除猜灯谜外,不少文人墨客还会吟诗作词,如唐朝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宋朝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等,而我们现在的人们则有把他们当中的一些诗歌做成曲子来歌唱的,如《水调歌头》,下面请欣赏xxx同学带来王菲的《但愿人长常久》。
结束语
a:今天,乐曲悠扬,我们用歌声描绘成长
b:今天,心情荡漾,我们用舞蹈雕铸辉煌。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纵情歌唱《歌唱祖国》,深深地祝福
合:祝福我们的民族日益强大!
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关键词:古诗教学 春夜喜雨 导学设计
导学理念:本课导学是按照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诗歌教学的要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品味阅读时进行真情体验和阅读想象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和语言文字的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怀。结合课本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这场春雨给诗人(人们)的喜悦之情。
导学目标:1.理解字词及诗句的意思,积累古诗文的语言并感悟诗情体会意境。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语言文字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春雨给诗人(人们)的喜悦之情。
学具准备:A.学生准备: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描写春雨的诗句或精彩文段,并把它制成小卡片。2.搜集杜甫的有关资料,给杜甫建立一个“诗人资料袋”。B.教师准备:1.图片(春雨、春雨后景色的图片)2.歌曲《小雨》3.课件(制作写雨诗句的课件)
导学过程:
一。春之激情。1.谈话激情。边播放《小雨》的曲子边说:同学们,当我们走进春天怀抱里的时候,沐浴着细细的春雨、和煦的春风,倾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时而传来了婉转的鸟鸣。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啊!春雨,预示着新事物的诞生。你看画家用优美的线条和美丽的色彩赞美它;歌唱家用美妙的歌声赞美它;诗人用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来赞美它。同学们,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来赞美它吗?2.赞美春雨体验情感。(举行“春雨之赞”的比赛,)学生把把事自制的春雨卡片在实物投影仪中展示,带着对春雨的赞美之情朗诵,再说一说哪些内容让你体会到了春雨带来的喜悦之情。
二。自主学习,探究诗意。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引导学生释题。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诗人?(让学生以《杜甫的自我介绍》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不妥当的地方教师做适当的补充。)3.真棒啊!大家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可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请大家利用以前学习古诗文的方法继续自学这首诗。4.自悟诗意。(学生参照注释自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揣摩出诗意。)5.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不要求统一,大概意思一样即可)6.小老师讲诗意。(教师用投影呈现这首诗的字幕,请一“小老师”上台讲解这首诗。讲的过程中有不恰当之处教师适时点拨。)7.看着图片齐声朗诵这首诗(出示投影仪春雨的图片)。
三。体会意境,感悟深化。1.想像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场春雨之后怎样的春天景象呢?(出示古诗)让我们一起看看,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想一想,诗中的哪些内容给你提供了春雨带来了喜悦。2.学生反复读古诗后回答。3.出示春雨春景图片让学生欣赏。4.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5.谈体会到的诗情(自由反复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该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喜悦之情来。6.配上音乐,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四。细读古诗品味语言,描绘画春雨寄托春之情。1.你觉的这首诗中哪句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老师想看看谁是小画家?(根据后两句意思,发挥想像力,把春雨之后的景物变成画。分组合作画画,表达喜雨之情。)3.(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谁来评价小画家的作品?(围绕春夜喜雨的诗句来自由评价。)4.利用“想画面背诵的方法)让学生试看着画面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欣赏蒲四兰写的小诗《春雨》
飨赣
淅淅沥沥
湿润了黄土的肌肤
细雨蒙蒙
轻轻柔柔
网住我散乱的思绪
2.想象雨中的景物练习说话。(把自己想象成春雨中的花草树木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
3.谁来给大家说一说,春雨只是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吗?为什么喜悦呢?(联系上一环节,还有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个别小动物等。)
六。作业。
1.(教师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课件所出示的诗句)读写雨的诗句儿,再说说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雨。课外自己搜集写雨的诗句,注明写什么季节的雨,看谁搜集的最多做的最好。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2. 三尺讲台挥汗颜,五米教室作良田。黑板绘就知识景,教案写满育人篇。十年树木多少雨?百年树人多少言?桃李不言已成蹊,德教双馨有人恋!
3.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4. 《板书有感》
5. 成灰蜡烛呕心连,照亮黉门不入眠。三尺讲台传梦想,一支粉笔授丰年。胸怀有阔甘生孺,汗水无声勤润田。爱业敬岗千古颂,因材施教育良贤。
6. 教师本职为后代,甘守清贫抒情怀。重德修身是本份,职业操守由始来。
7. 书庠自古受民崇,育李培桃惠智丰。不问谁家权势极,专谋学子获知隆。尊师德道天钦仰,圣士仁慈地敬躬。接续清风吹校院,持连瑞气助飞鸿。
8.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9.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 《天净沙六首·教师匡焕学》
11. 《冰心》
12. 解惑答疑情满腔,雏鹰添翼助翱翔。挑灯阅卷伴凉夜,鼓棹扬帆迎旭光。铺远道,暖寒窗,莘莘学子饮琼浆。一支粉笔青丝染,两袖清风美誉扬!
13. 耕耘教育田野牛,大汗淋漓四十秋。白发粉笔相辉映,杏坛一株常靑松。
14.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