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两人相爱的诗句【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

形容两人相爱的诗句 1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4、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5、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6、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7、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8、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9、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1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1、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12、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13、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4、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桐》

16、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17、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18、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19、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20、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1、佳人独立相思苦。——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2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23、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24、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25、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荆州歌》

26、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7、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28、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29、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30、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31、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32、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33、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34、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5、曾把芳心深相许。——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36、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37、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38、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39、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4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42、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4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44、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45、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46、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47、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48、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49、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50、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51、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5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5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4、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55、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6、闺中红日奈何长。——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57、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郑谷《淮上渔者》

58、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59、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0、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杜甫《琴台》

61、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6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

63、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64、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65、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66、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67、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68、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傅玄《车遥遥篇》

69、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7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7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2、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李白《王昭君二首》

73、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74、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7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王维的诗相思 2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题解

此诗创作年代不详,但可以肯定作于公元755 年安史之乱前。

题曰“相思”,在古代,相思并不限于男女情爱的范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之情,如相传为汉代李陵赠苏武的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这首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乐师,也是诗人的多年好友。所以本诗所抒写的是朋友间的深切思念之情。

句解

红豆生南国

“红豆”,顾名思义,它的果实鲜红浑圆,而且晶莹剔透,人们常常用它作装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丈夫死在边疆,她知道消息后,在家乡他们分手的树下日日哭泣,泪尽而亡,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把红豆称作“相思子”。在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常常用红豆寄托相思之意。

“南国”是红豆的生长地,也是朋友所在之地。简单平实的第一句,暗含着深意。接下来,便是诗人亲切的问语:

春来发几枝

诗人记挂着,春天到了,南国的红豆又新发了多少?诗人为何如此关心红豆?红豆不是无情物。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法。“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是王维的另一首思乡之诗。诗人面对从家乡来的人,最急切想知道的是窗前寒梅开花了没有。这株寒梅已非自然之物,在诗人情思中,它已被提炼成故乡的'象征,它代表着家乡美好的一切。同样,在这首诗中,红豆是赤诚友爱的象征。

劝君多采撷

诗人叮咛远在南国的友人,要多多地采摘些红豆。古代诗歌中常有采摘植物的描写。汉代有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位诗人无尽怅然:我趟过江水去采摘芙蓉,却不知道该送给谁,因为我思念的人儿在远方。诗人在采摘植物,也在宣泄着自己的思念之情。而王维却缘何要友人多多采撷红豆呢?

此物最相思

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这“物”可能是他吃过的、穿过的,也可能是他看过的、听过的;可能是他喜欢的,也可能是他厌恶的。只要是与他有关系的,哪怕只有一丝关联,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经。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叮咛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正是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用这种方式表露情怀,语意高妙,深挚动人。

宋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劝君多采撷”的“多”字写作“休”字。“休”是“不要”的意思,“不要”是因为“不愿”,“不敢”,“不忍”。因为相思,反怕相思,用“休”字说的是相思苦,哀婉低沉。而“多”字体现出的是执著、热烈与饱满,热情高昂。两个字,两种情愫,两种境界。唐人豪放,宋人巧思,这可能与时代风气有关。

评解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常的素材,提炼朴素自然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意外有意,神韵悠长。这首《相思》就是如此。题为相思,句句不离红豆,满腹情思不曾直露,思念之情却充盈全诗。语言自然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 相传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民间,在一次筵席上再度唱起了这首《相思》,还有王维的另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唱罢,遂昏倒在地,四天后方苏醒过来。一番人事全非后,李龟年重新吟唱友人的诗作,自然难免对王维的一份相思之意,更多的,还是对他们共同经历过的开元、天宝盛世的无穷追忆与眷念。

王维的诗相思 3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王维的诗相思 4

《相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王维的诗相思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相思木所结子,实成荚,子粒大小如同豌豆,微扁,色鲜红而首黑,古时常用以比喻爱情或相思之情。

2、发几枝:又长出了几条新枝?

3、愿:希望,一作“劝”。采撷(xié):摘取。

赏析:

诗人以红豆又名“相思子”,乃托物抒情而有此作,构思甚为巧妙。开篇第一句即直写红豆生于南国,暗寓所思之人亦在南国居处之意;“春来发几枝”句则千里寄问,看似无足轻重的无聊问语,而殷切挂念之情已经深蕴其中。末二句点出“红豆”、“相思”的双关意义,“我想念你”之情虽未直接道出,只是说“红豆可寄托相思,你多采一些吧”。表面似为直白平淡语,内里却蕴含了四重意义:我不能去看望你,你多采一些红豆,便当作那是我的思念吧;你不能来看我,多采一些红豆,便是你对我的深情厚意了;你采的红豆越多,我对你的思念就越深厚;你采的红豆越多,你对我的友情也越深挚。两两相辅相成,可以说回味无穷。王维善于以淡笔写浓情,此诗即为典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