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是整理的《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翻译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注释
六国:齐、楚、燕、赵、韩、魏。
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五倍之地、
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而在韩、
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秦说秦昭王,
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
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以二国”
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疆埸(yì):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自相屠灭:指六国间****。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赏析
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展开论述。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攻齐,范堆忧之。由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这确是当时拯救六国危亡的良方。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1、“真人不露相”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了,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瞧你,这一学期进步多快!要是你还能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讲话,那我们就更喜欢你了。加油吧,你将会是个很有出息的男孩!
2、你忽闪着一双聪颖、智慧的眼睛,在全班同学和老师心目中树立了优秀小**的形象,全部同学都默默地把你作为榜样。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你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诚恳。老师布置的事情,你能默默地记在心里,积极去做,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老师想,如果你能主动与同学们交往,那么你将更加出色,更加完美!
3、你像只快乐的鸟儿,你的大眼睛里盛着的是聪明、机灵、乖巧?老师是那么的喜欢你。讲台旁,你是位小老师,领着大家整齐有序的进行早朗读;你还是位小指挥官,分配同学们值日工作时,那样子,可真神气!谁说你个子小,你的心灵像海洋一样宽阔,笔,本子,橡皮?你借给同学多少次,谁也记不清,怪不得同学们都喜欢围在你身旁。你那工整、漂亮的字也给老师留下了深深得印象。
4、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你画的小动物个个活灵活现,连老师都自叹画得不如你,这次画展,同学们欣赏了你那幅惟妙惟肖的作品后,都在夸你都在暗暗羡慕你,你还****,演唱会上,你那可爱的模样,甜美的歌声都给老师和同学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学习也很棒,课堂上,你发言积极,那独到的见解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工作上,你很踏实。多少次,天黑了你还忙碌在校园;多少回,天一亮你就到教室来打扫?你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子,积极进取,在各方面不断的努力着,努力着。
5、老师从你扑朔不定的小眼睛里可以看出你是个聪明绝顶的女孩子。课堂上你那精彩的发言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赛场上你那出色的表现,为班级赢得了不少荣誉;教师里有你那“小老师”的倩影,使同学们个个遵守纪律;你是难得的好生,同学们以你为榜样。如果你今后不再“娇气”的话,那就会更令同学们佩服,令老师欣赏!
1、课堂上,你悦耳的发言声吸引着同学,班会上,你侃侃而谈的风度令同学羡慕。同学们都说:“将来一定会在如诗如画的清华园中寻找到你的足迹”。老师更想说:“只有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的土地上才会开满最艳丽的花朵,只有做勤劳的小蜜蜂,才会收获甘甜的蜜。”愿你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我期盼着你的凯歌奏响!
2、瞧,在众多的手臂中,老师惊喜地发现了你举起的手臂,虽然还有些微弱,但已拨动了老师的心弦。看到你第一次主动举起手要求回答问题,老师高兴极了。因为你终于战胜了过去的你。朱心怡,老师真希望你能像你的同桌一样,手臂再举高些,再举直些,声音再响亮些!
3、每一次上课老师领着同学律动时,你的动作总是那么优美;读课文时,你又是那么注重表情;讲起故事来,也那么绘声绘色。同学们时常随着你的表情发出会心的笑声。同学们是多么喜欢你呀,老师也特别喜欢你。但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希望,那就是希望你不要总孤立于集体之外,而要主动与同学们相处得更好一些,与同学交朋友、做游戏再主动些!你能不辜负老师的希望吗?
4、你还记得那次值日吗?当同学们都走了之后,你主动留下来帮老师干这干那。值日之后,咱俩还掰腕了呢!我夸你真是个小男子汉。有力气是男孩子的美,应当用你的力气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上次你欺负了一个同学之后,老师认为你做得不好,这样多有损于你的形象啊!欺负别人不对,只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才是“小英雄”。
5、老师非常高兴,这学期你进步了。纪律上你能严格要求自己,不为班级抹黑;学**你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有时能非常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真了不起!那么,你能把“有时”变成“常常”、“天天”吗?真希望能常常看见你举起小手。
【摘 要】《六国论》可以说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至少在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都存在着致命弱点:观点草率,判断虚假;论据含糊,史实无稽;论证牵强,不合逻辑。本文从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以期在教学中起到尊重而不盲从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六国论》 文本分析 论点 论据 论证
每次阅读苏洵的《六国论》都会有一点“怀疑”浮上心头。本文出自古代名家之手,又是中学教材常选篇目,所见古今评论亦多褒扬之语,理应无“疑”。但这个“疑”却挥之不去:论点正确吗?论据可靠吗?论证合理吗?下面就说说我的愚者之虑,以就教于方家。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见解自然是非常正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都算得上是“不刊之论”。古往今来可能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灭亡真正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但接下来的“断语”——“弊在赂秦”就显得主观草率而很难让人信服了。这是本文中心观点的核心所在。支撑这核心观点的核心论据有二:一是“赂秦而力亏”,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从理论上讲,“赂秦而力亏”,属于一减一加的简单“运算”,固然有一定道理。问题是为什么要“赂”?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国君不知道“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所以便“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所谓“赂”者,一般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的“避死”的无奈之举,并不是个人喜好。强敌大兵压境,不“赂”便可能“崩盘”,连“苟延残喘”的机会也没有了,除此还有其它出路可供选择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赂”癖,没有任何一个哪怕是昏君愿意“赂”敌国。明知“赂”会使自身力量削弱,他人力增加,还要做这种的事情,于情于理就都难以讲通了。有个就近的例子:近代史上我们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也算得上是“赂”了,但我们能够认为百年屈辱,弊在赂“洋”吗?揆情度理,一个国家只有在积贫积弱而又积重难返甚至是到了气数将尽的时候才有可能去“赂”;而“积贫积弱”却是政权贪腐、政治黑暗,“几世几年,摽掠其人”造成的。
那么,苏洵何以说得如此笃定呢?循其文意,他是将六国看成了一个可以“抱团”、消弥一切利害冲突的整体了,天真地想象六国可以“并力西向”,而使“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便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苏辙也有一篇《六国论》,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把六国想象成一个阵营,再把秦想象成另一个阵营。然后拿这想象的两个阵营说事。殊不知,忽略了现实背景的一切想象都不可能成为理论的事实支撑。大家知道,这“战国七雄”本来实力没有太大的差别,一会儿这个国崛起,一会儿那个国强大,从来就不存在“两个阵营”对抗的问题。各自都是对手,各自都是敌人。当然,有时他们也会结成“同盟”,但盟友是暂时的,敌人是长久的;结盟是相对的,对抗是绝对的。各自的利益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结成肝胆相照的统一战线共同对敌。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描述过这样的一次“统一行动”:诸侯“会盟而谋弱秦”,“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不就是苏洵所谓“并力西向”吗?按常理推测,这一次“虎狼之秦”应该“食之不得下咽”,万劫而不复了。可结果呢?“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秦人为什么敢“开关延敌”?因为秦人明白所谓“缔交”结盟,乌合而已。“九国之师”“百万之众”为什么连函谷关都不敢进?因为各怀鬼胎,各怀私虑,本来就人心不齐。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如燕太子丹所设想的那样,劫持了秦王,讨还了各国被夺走的土地,甚至消灭了秦国,六国也不可能世代友好下去,最终不过是换了另一个“秦”国来“扫六合”而已。因而,苏氏父子两个阵营对垒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地在古战场上进行现代复盘的游戏。
六国破灭,“弊”不在“赂秦”。苏氏的立论站不住脚。
再来看看《六国论》的论据材料是否可信。
苏洵用来证明“弊在赂秦”的最有力的材料莫过于以下两则:一是“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二是“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在苏洵看来,燕赵都是相对弱小的国家,他们“义不赂秦”,敢于对强敌“用武”,便“能守其土”了,何况那些实力强于他们的国家呢?更何况六国抱团“并力西向”呢?但事实并非如此。
先看燕国吧,且不说他们也曾强大过,也不去追究其由强变弱的历史原因了,姑且就把他们当成先天不足的小国吧。这个小国凭什么“后亡”呢?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揣摩一二。对秦来说,燕国大概是最偏远的地方,前有赵国为其第一道屏障,再前有韩魏为其更大的一道屏障,秦灭韩、赵、魏、楚之前与燕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实质性的战争。在这一点上,苏辙倒是看得比较清楚:“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可见,燕之所以后亡,是他国“蔽”的结果,根本不是什么“用兵之效”。苏洵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之所以要闭起眼睛下此断语,只能认为是为了写作目的而做的有意掩饰。
再说赵国。“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这个说法不是苏洵臆造,《战国策·燕策》记载苏秦游说燕文侯时说过。但是,纵横家常有言过其实的情况,不可尽信。翻检史册,果然发现,“五战三胜”是一笔糊涂帐,难以稽考。据后文的“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分析,我作了个大概的推测,将计算止于“李牧却秦”处,即公元前234年。因为这一年10月赵以李牧为大将军与秦作战,大破秦军,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然后以《史记》和《资治通鉴》为本上溯,盘点了一下秦赵间的战事。
粗略罗列一下,前270年到234年之间,秦赵一共发生了至少9次战争。赵国获得6次“完败”(其中一次是联军的完败),一次“完胜”(前270年),一次防守成功,也可算胜(前269年),一次赖信陵君相救,似胜实败(前257年)。如此看来,这“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不足采信;据此而得出“用兵之效”的结论让人难以信服。其实,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发生过“五战三胜”的事,也并不能说明问题。譬如秦派一支人马来攻燕,对于秦来说,只是分出一部分力量而已,而对燕来说,则是倾全国之力来对付之。所以胜未必胜,败也未必败。
六国论
〔宋〕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翻译】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就能够无所**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