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优秀4篇

有一些同学看起来很勤奋,但是每次成绩都考不上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资质平平,但是还有一部分确实还是很聪明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在考试过后有好好的反思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隆中对》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隆中对说课稿 篇1

隆中对说课稿

一、对课本的明白

1、课本简介:《隆中对》选自九年任务教诲四年制教科书第6册第五单位。本单位选编了《隆中对》、《出师表》、《越巫》《诗词曲四首》4篇古诗文,此中要求讲读的便是《隆中对》,以是这篇课文在这一单位中占据重要职位地方。这篇文章的焦点部门是诸葛亮为刘备所做的对策。由于对策的所在是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以是后人称之为《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炼的阐发了其时形势的底子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其时形势所做的准确阐发和预见,正所谓,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2、凭据新课程尺度中课程目标要着眼于门生本质的全面进步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特点和门生的现实环境,我订定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方面:掌握部门文言实词的用法,借助课下解释和东西书明白课文内容

本领方面:明白隆中对的课文布局,理清作者思绪

情绪方面:领会刘备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精力

3、此中的知识目标和本领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历程中,我将领导门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对门生的阐发:

作为初三的门生,已经具备肯定的文言文底子知识,比较课下解释及东西书能根本明白课文内容,但是门生的生长是不屈衡的,他们的团体程度存在差别,在学习本课时,我要分身各方面,以促进门生的团体生长。

三、教法、本领的运用

新课程中要讨老师应有的讲授观是:讲授不是老师教,门生学,而是师生来往、积极互动、配合生长,讲授是老师和门生的双边运动,以是讲授中我遵照:老师为主导、门生为主体,门生是讲堂的主人的引导原则,在讲授方法上,重要接纳: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充实变更门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兴将当代学习的方法的特点表如今讲堂学习的历程中,使门生从感知到明白,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门生既学到知识,又进步本领。

为增大讲堂讲授的容量,进步学习服从,我接纳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本领。

四、讲授历程

1、引发情绪,导入新课:

与诸葛亮有关的针言、故事、谜语许多,对这小我私家物,同砚们已经相称熟习,基于这个环境我计划的导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的谜语,如许将活泼讲堂氛围,引发门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用孔子的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配景简介及解题:

这篇课文距我们这个期间很迢遥,因此有须要对门生举行有关配景的。先容,如许有助于门生对课文的明白和意会。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解的好,就象交给门生一把意会课文的钥匙,能使门生从团体上掌握课文内容。(板书:隆中对:隆中---诸葛亮的隐居地。对—答复、对策)以上两个内容将用4分钟时间。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这部门将接纳诵读法,以读为主,以读促学,可分为:门生自读,开端感知课文内容;老师范读,进一步明白课文内容;师生共读,挑生朗读,目标是范例字音、句读、语气。这三个关键一环扣一环使门生渐渐加深对课文的明白。这表现了语文课程尺度中对阅读讲授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讲授都要器重朗读,。。。以造就门生的语感。这部门将用10分钟时间。

4、深入课文,熟习课文内容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将摆设15分钟的时间完成这项使命。新课程尺度要修业生:可以大概借助课下解释和东西书明白课文内容,为了变更门生积极到场讲堂学习,我开展:课文翻译角逐运动,对每个门生的翻译,老师要多发明长处,实时表彰和鼓励,这表现当代老师讲授举动的特点:那便是要夸大恭敬和赞赏门生。对门生在翻译历程中出现的疑难,我们师生互动,配合解答疑难。这反应了当代的讲授观:讲授不是老师教,门生学,而是师生来往、积极互动、配合生长。

5品读课文、明白课文布局

这是课文的难点部门,将占用15分钟的时间,方法是:老师引导,门生讨论,让门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明白,门生讨论,表现了新课程:互助探究的理念。

在老师引导方面,我出示一系列的题目,

板书: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目标(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外结好孙权)

依据(须要性-----荆州)

大概性------益州

这三个题目标提出不是根据课文的次序,而是根据由总到分的次序,这切合门生了解事物的纪律。

老师在门生交换总结的底子上对课文布局举行归纳总结,目标是使门生团体掌握课文布局,熟习课文内容。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砚们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网络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传说,如许做的目标是:扩大门生的阅读量,开阔门生的视野。表现新课程:语文的外延和生存的外延相称的大语文讲授观。这部门用1分钟的时间。

《隆中对》内容分析 篇2

《隆中对》内容分析

14、由本文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典故是:三顾茅庐

15、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一句古诗词名句,一副对联,一个故事,一条成语(熟语、歇后语)。

①古诗词名句:A、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②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下联: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③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六出祁山;

④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孔明借箭----有借无还

16、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第(1)段):写诸葛亮的抱负和外人对他的评价。

②(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③(第(3~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④(第(6)段):写刘备非常看重诸葛亮的才能。

17、阅读第1~3段,探究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最能形象地概括诸葛亮的才能和性格特点的一个词是:卧龙

②从正面表现诸葛亮抱负非凡的一句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③表明诸葛亮知音少,从反面衬托他抱负和才能非凡的一句是:时人莫之许也

④从侧面表现诸葛亮才能非凡,尊严至高无上的句子是: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第2段写徐庶向先主刘备推荐诸葛亮有什么作用?

答:从侧面表现诸葛亮才能非凡,为后面写刘备屈尊亲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作铺垫。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一句,表现了先主刘备怎样的品质?

答:重视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4)“奸臣窃命”中的“奸臣”指谁?“窃命”是什么意思?

答:指董卓、曹操。“窃命”指盗用皇帝的政令,即专权。

18、阅读第4~6段,探究下列问题。

(1)诸葛亮认为刘备暂时不能与曹操“争锋”的'依据有哪些?

答:依据有三:①曹操谋略出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②军事力量雄厚(已拥百万之众)

③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而令诸侯)

(2)诸葛亮认为刘备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有三:①政权巩固(已历三世)

②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

③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

(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戎、夷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4)“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既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明对策如获至宝,又表明他们两人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1、用原文语句填写以下空白

(1)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今操以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2)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3)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跨有荆、益,最终的策略目标是:成霸业,兴汉室,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隆中对》内容分析理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外结好孙权,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路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根据提示填写相关词句。

(1)曹操打败袁绍的主要原因是:人谋(或“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曹操当前的优势在于:今操以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隆中对》课后练习题 篇3

《隆中对》课后练习题

23 隆中对

一、注音

好为《梁父吟》( ) 乐毅( ) 因 屏人曰( )

度德量力( ) 汉沔( ) 殆 ( ) 胄 ( )

刘璋 ( ) 存恤 ( ) 箪食壶浆 ( )

二、解释加粗的词。

1、隆中对 2、莫之许也

3、谓为信然 4、先主器之

5、此人可就见 6、不可屈致

7、将军宜枉驾顾之 8、由是先主遂诣亮

9、凡三往

10、因屏人曰

11、汉室倾颓

12、度德量力

13、欲信大义于天下

14、遂用猖蹶

15、自董卓已来

16、非惟天时

17、抑亦人谋也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此诚不可与争锋

20、此诚不可与争锋

2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4、帝室之胄

2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2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27、箪食壶浆

三、特殊句式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君与俱来。

3、时人莫之许也 4、贤能为之用

四、通假字

1、欲伸大义于天下

2、自董卓已来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主要内容 篇4

隆中对主要内容

《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

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